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華人如何自娛自樂

澳大利亞華人如何自娛自樂

發布時間:2022-07-07 19:16:52

⑴ 澳大利亞的民族風俗

澳大利亞的風俗

民俗風情:

澳大利亞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東方人的矜持。他們興趣廣泛,喜歡體育運動,如沖浪、帆板、賽馬、釣魚、地滾球運動、澳式橄欖球及游泳等都有眾多的熱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土著人(也稱原住民),仍然保護著自己的風俗習慣。他們以狩獵為生,「飛去來器」是他們獨特的狩獵武器。他們很多仍居住在用樹枝和泥土搭成的窩棚里,圍一塊布或用袋鼠皮蔽體,並喜歡紋身或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平時僅在頰、肩和胸部塗上一些黃白顏色,節慶儀式或節日歌舞時彩繪全身。紋身多為粗線條,有的像雨點,有的似波紋,對經過成年禮的土著人來說紋身不僅是裝飾,而且還用以吸引異性的愛慕。在狂歡舞會上,人們頭戴五彩裝飾,身畫彩紋、圍著篝火跳集體舞。舞蹈純朴,多反映狩獵生活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土著居民漸漸離開部落,搬遷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亞有優惠土著居民的各種政策,包括在房屋、就業、福利各方面為他們投入現代生活提供各種必要的協助。在旅遊區,土著居民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是世界各地遊客搜羅購買的物品之一,這都是土著居民的收入來源。 澳大利亞的城市都是現代化的城市,由於政府提倡栽花種草和注意保護環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設得象花園一樣。有些土著人不願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寧願住在骯臟不堪的木屋裡。澳大利亞人的服飾與西歐人一樣,均為西裝革履。土著人的服飾也與西歐人一樣,所不同的是他們的衣服很少洗,顯得很臟。還有的土著人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塊布遮蓋。有的佩帶臂環、項圈、前額箍和骨制鼻針。節日時,他們還在身上塗上各種顏色。澳大利亞人一般喜歡吃牛、羊肉、雞、鴨、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講究花樣,不吃辣,對中國菜頗感興趣。愛吃各種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等。西餐喜歡吃奶油烤魚、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等。

無拘無束:澳大利亞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亞有特別濃厚的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氣氛。人們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稱呼名,不稱呼姓),老闆和員工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如是。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見穿筆挺西服的白領人士或白領麗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築物門前的台階上吃簡單的午餐,如三文治或熱狗,白領人士坐在街上吃便當,同樣是現代化的大都市,同樣的場面在東京或香港這樣的地方是難以想像的。
澳大利亞人文明有禮,樂於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話,人們即使互不相識也會打招呼和問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滾在地上,周圍的人會馬上幫忙撿起來,送還你的手上,還會有人給你找來一個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麼可以救急的替代品,這就是澳大利亞。

周末的繁榮:澳大利亞的生活特色

在澳大利亞工作,工資一般是每周發一次(公務員或者大機構是每兩周發一次),發工資的日子通常是逢星期四或星期五。因此,澳大利亞的餐館、酒吧、百貨公司每周的星期五、六是生意特別好的日子。近年一些大型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都有逢星期四晚延長營業時間的做法(Night Shopping),迎合逢星期四領工資的人士。一些不注意安排花錢的人,就會有周末富貴,周初貧窮的現象。這都沒有關系,因為多過幾天,又是快樂的周末了。

禁忌和禮儀:待人接物隨和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優先」的習慣;他們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裝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

⑵ 澳大利亞華人簡介

澳大利亞華人

漂泊

早在19世紀初,就有華人來到澳大利亞。50年代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發現金礦,吸引大批中國廣東一帶的華工紛至沓來。淘金潮過後,一部分華工回到故鄉,另一部分人則留在 澳大利亞從事種植、洗衣、木工等職業。由於華工的到來形成了與白人工人的競爭,於是在白人工會的鼓勵下,澳大利亞各州和聯邦政府先後實行了排斥華人和有色人種的白澳政策。

足跡

自19世紀以來,在澳華人就為爭取平等自由的生存權利進行著不懈的努力。這期間,出現了許多為民呼籲奔走、受人尊崇愛戴的人物,如著名僑領梅光達、第一位華人律師麥錫祥、著名僑領劉光福等等。以他們為代表的一代代華人付出的努力,推動了 澳大利亞的文明腳步。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徹底廢除了白澳政策,開始倡導多元文化,80年代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在澳華人的歷史翻開新的一頁。

安家

目前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華人約有80萬,佔澳大利亞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這些華人有著各自不同的來澳經歷,他們組成了不同形式的家庭:有的形成龐大的家族;有的三代同堂,共享天倫;有的僅僅是兩個人的天地;還有才踏上這片國土的新移民家庭……

創業

初到澳大利亞的華人,不論你原來有著怎樣的身世和家境,有著怎樣的資歷和地位,當你踏上這塊遼闊而陌生的土地,盤算著如何節省囊中越來越少的鈔票的時候,你必須思考的是:如何活下去?除少數投資移民技術移民外,到 澳大利亞闖天下的華人大都有一段讓他們刻骨銘心的打工謀生經歷。然而打工並不是他們來澳大利亞的最終目的,以此為起點,許多人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踏上了自已的創業之路……

挑戰

自19世紀淘金潮以來,移民澳大利亞的華人大都從事種植業、手工業、飲食業或商貿業。80年代以後新技術革命的出現使人們面對更多的就業選擇,同時也面臨著對自身素質的挑戰。一些老移民的後代和新移民開始涉足科研、教育、電腦、電信、保險、房地產等行業,其發展勢頭令人矚目…… 信任

自19世紀六、七十年代澳大利亞政府實行多元文化政策以來,在澳大利亞的華人有了與歐洲移民一樣的競爭權利和發展機遇,於是,一些華人憑著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人民和政府的信任,有人成為教師、律師、公務員,有的人當選為市長、州議員、聯邦議員……

求學

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市,1998年出現了第一位公立學校培養的高考狀元,他來自中國。盡管當今在 澳大利亞的華人,絕大部分算不上是富人,但其子女學業優異考入名牌大學的卻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中華民族傳統習慣的影響、異域生存競爭的壓力使然。

鄉情

居住在澳大利亞的華人,有的已經四代五代,有的僅僅三年五載,還有的剛剛走出國門。不管他們出去多久,對隔海相望的故鄉,都有著無法割捨的情感和魂牽夢繞的眷戀。中文學校、中文報紙、中文電台、中國藝術、回鄉尋根旅遊團、為家鄉水災捐款的義演……種種文化現象和社會活動都凝聚了在澳華人對故鄉的一往情深。

傳承

在遠離故鄉的澳大利亞土地上,早年定居的華人一代代繁衍,新移民也開始安家立業。沐浴著南半球的陽光,他們依然保留著許多本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那些團結互助的社團組織,那種歡度佳節的喜慶氛圍,那套代代相襲的飲食習慣,還有那一座座古香古色的中國城……

融合

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為了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發展,近年來聯邦政府大力倡導多元文化。 近200年中,有許多華人與從歐洲移民或其他種族的移民組成家庭。除了血緣上的融合, 澳大利亞華人與其他民族在語言、習俗等諸多方面也潛移默化地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融合是移民國家的突出特點,是人類進步發展的歷史必然。

紐帶

自從華人踏上澳大利亞大陸的那天起,就成為連結中國與澳大利亞的一條流動的紐帶。在人類社會已步入現代化的今天,經濟的發展、交通的便利和通訊的快捷使兩國的交往合作更為密切,而經常往來於中澳之間的 澳大利亞華人已成為溝通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最佳使者……

未來

除了土著,華人是早期到達澳大利亞的民族之一。縱觀歷史,今日澳大利亞華人的生存狀態、精神面貌和社會地位與白澳政策時代相比,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展望21世紀,在多元文化的社會, 澳大利亞華人將與其他民族一起在 澳大利亞的經濟建設、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自已的作用。

⑶ 在澳洲生活的真實狀態是怎樣的

人生重品質而不是物質

澳洲人經常把「生活品質」掛在嘴邊。老一輩的澳洲人會對年輕人說:錢是可以儲存的,而時間是不能儲存的,你怎麼花時間,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他們認為,被房子、車子、票子充滿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園子充滿的人生,完全是兩種性質的生活,在他們看來,前者歸根到底是物質,後者才是他們要的「品質」。澳洲人會對你說:慢一點,再慢一點,並且會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對物質的追求趨向簡約

澳洲雖然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可大多數人無論貧富都保持著節約的好習慣。澳洲人的簡約傳統隨處可見,穿衣打扮,不論貴賤,不講名牌,不要求有多炫目,但求合適,符合自己的氣質,凸現自我個性。

如果在街頭巷尾遇到朋友,不必去高大上的餐館,咖啡館就已經足夠。點上一杯3澳元的咖啡,或者換上一杯5澳元左右、濃郁可口的摩卡,再沐浴著陽光,和朋友舒服愜意地交談打發一下午時間,完全不會覺得尷尬或別扭。


工作追求高效 為了更好的生活

為了節約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澳洲人必然要提高工作效率。為了更高效,他們總是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創新,如何把更多的工作交給機器,而讓自己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相比中國,澳洲人的工作節奏比較輕松,空餘的時間足夠再打一份工。但是,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們一般不會這么做,而是選擇在咖啡店喝咖啡或看書消磨掉。

但如果你以為澳洲人每天就是喝喝咖啡、看看報紙的懶人生活,那你就錯了。他們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高福利體制下高效和熱情的工作態度。這樣輪到休假,大家才得以忙碌起來,變成了世界飛人,不亦樂乎地去心儀的國家和地區度假。澳洲人愛旅行是出了名的,假期的時候,要麼去度假小屋,要麼滿世界飛。


比起工作 和家人在一起更有成就感

相比工作,和家人一起享受陽光、海灘、騎行帶來的快樂,才是人生的真正成就感所在。澳洲生活的人家庭觀念很強,即便是男人也不會以「加班應酬」為由,犧牲與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他們一起做飯,做游戲,講故事,聚會,很少有人在外留戀。即使要加班,也以不影響家庭時間為准。

他們認為,最好的時光就是孩子們在睡覺之前爬上膝蓋,向自己要一個擁抱。這種時候,他們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幸福。


澳洲移民生活也有壓力

不過,生活在碧海藍天下的華人也不是無憂無慮,澳大利亞移民人群也有壓力。最近,橋愛慈善基金會(Bridging Hope Charity Foundation)與澳洲生命熱線共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受訪者確認的壓力和焦慮中,「養育孩子的壓力」居於首位(34%),其次才是工作壓力(33%)、經濟壓力(33%)和婚姻問題(25%)。

除了與家庭、財務和工作相關問題成為最突出的焦慮源,需要適應新環境(16%)和遠離家人朋友(14%)也是造成移民壓力的原因。

⑷ 關於澳大利亞華人

2006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
全國76%屬於英國後裔 其次是義大利後裔佔10% 華人越佔6%

自1996 年以來,澳大利亞海外出生人口中數量增加最多的群體的出生地依此是:紐西蘭 (~98,000),中國 (~96,000), 和印度 (~70,000)。在家庭中最為廣泛使用的外語是漢語(粵語 1.2%,普通話1.1%),其次是義大利語 (1.6%)和希臘語 (1.3%)。

⑸ 中國人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人對你的態度與看法

澳大利亞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 後獨立.但仍然算是英聯邦的國家之一.與英國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澳大利亞1931年獲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國女王在澳大利亞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據此,澳大利亞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終止了英國議會和政府對澳大利亞各州的權力,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不再有效。澳大利亞的聯邦議會是立法機構 ,由英國女王、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國家元首。總督是英國女王的代表。

沒錯,英國女王應該稱得上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澳大利亞至今還沒有統一的國歌。弗雷澤就任總理時,曾以《馬蒂達》作則國歌。1977年6月21日規定:由州主持的儀式,以《前進吧!美麗的澳大利亞》作為國歌;由英國女王或聯邦總督主持的儀式,則以《天佑女子》作為國歌。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華人如何自娛自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