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有哪些斷層山

澳大利亞有哪些斷層山

發布時間:2022-08-08 13:16:17

㈠ 哪些山屬於斷塊山 由於斷層而形成

又稱斷層山.地殼斷裂上升所形成的塊狀山體.按斷層形式分為:①地壘式斷塊山.山坡為陡立的斷層崖,山坡線掀斜式斷塊山地壘式斷塊山較平直,與相鄰的谷地或盆地間有明顯的轉折,如中國江西廬山.在岩層產狀接近水平的地區,形成平頂山(桌形斷塊山),高角度斷層也可形成桌形斷塊山;②掀斜式斷塊山.山形不對稱,斷裂上升一側為陡峻的斷層崖,另一側山坡緩長,向盆地或谷地過渡.如中國山西五台山,西側沿滹沱河斷裂帶掀斜,形成「五台」.

㈡ 澳大利亞地質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曾是岡瓦納古大陸的一部分,有著世界上最漫長和最復雜的地質演化史。由太古宙克拉通地盾、元古宙褶皺帶和沉積盆地及顯生宙沉積盆地等構造單元組成。

1.太古宙克拉通地盾區

形成於距今28億年左右的太古宙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地質體,澳大利亞西部地區的伊爾岡、皮爾巴拉和高勒地盾是3個著名的太古宙克拉通地盾。3個地盾分別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區、西北部地區和南澳州中西部。各克拉通地盾被太古宙—元古宙褶皺帶所包圍和環繞。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大、最重要的太古宙克拉通地塊,主要由一個花崗岩片麻岩地體和3條花崗綠岩帶地體組成。伊爾岡克拉通地盾也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成礦區,發育有大量金、鎳、鉭、鐵、銅、鋅和鉑等礦床。皮爾巴拉克拉通地盾包含一個中太古代的花崗綠岩地體和上覆的火山沉積岩系列,在火山沉積岩系列中有巨型的鐵礦發育。塔巴塔巴剪切帶是東皮爾巴拉克拉通與西皮爾巴拉克拉通的主要分界線。高勒克拉通地盾含有金、金剛石、銅、鎳、鐵、鉛鋅和鈾等礦床。

2.元古宙褶皺帶和沉積盆地

元古宙褶皺帶和沉積盆地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克拉通地盾周圍,由片麻岩和火成岩組成的穆斯戈拉夫地塊、由角閃岩相變質岩和花崗岩組成的阿潤塔地塊以及伊爾岡和阿潤塔地塊間的加斯科伊納雜岩、戈蘭加里盆地和班傑冒盆地等組成。發生在18億年左右的卡普里科恩造山運動將伊爾岡和皮爾巴拉兩個太古宙克拉通地塊拼貼在一起,其他克拉通地塊之間同樣為元古宙造山帶。元古宙—古生代奧非色盆地和阿馬度斯盆地覆蓋於伊爾岡和高勒兩克拉通地塊之上。

在澳大利亞東部,古元古代的主要地質特徵為發生在南澳和新南威爾士州威利亞馬超群以及奧拉里地塊與布羅肯山地塊上的多期次變形;而澳大利亞北部古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徵則是蒙特艾薩地塊和復雜的褶皺沖斷層帶。在上述古元古代的沉積盆地中,相關的沉積主要是廣泛的地台蓋層沉積,包括白雲岩蓋層沉積和深水相含磷灰岩沉積。

3.顯生宙沉積盆地

澳大利亞顯生宙沉積盆地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點均有發育。寒武紀西澳被動陸緣盆地形成,並發育蓋層沉積,在西澳安特里姆有面積超過1.2×104km2的高原玄武岩,此時澳大利亞中部則發生了彼特曼造山運動,南澳州發育被動陸緣盆地;奧陶紀在拉克蘭褶皺帶發生了阿爾卑斯型造山運動,在新南威爾士州西部形成規模巨大的蛇綠岩帶,同時在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東部形成深水磨拉石和復理石增生體,在澳大利亞東部發育火山島弧,而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花崗岩侵入;泥盆紀發生的塔伯拉伯安造山運動導致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地區發生大面積褶皺,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和昆士蘭州地區則發生了擠壓變形與褶皺,在新南威爾士州中部以及昆士蘭州等地發生中酸性火山噴發;石炭紀澳大利亞大陸一半以上面積為冰川所覆蓋;二疊紀—三疊紀澳大利亞與印度和非洲之間的裂谷開始形成,並發展成裂谷盆地,其他較重要的盆地還有伯溫盆地、格勒達盆地、悉尼盆地、伊普斯威持盆地及克來瑞斯-毛里頓盆地等,並在天鵝海岸平原一帶形成油氣藏;侏羅紀在維多利亞州形成了吉普斯蘭德和巴斯和奧特威等盆地,在南澳州和西澳州則形成了海上陸架盆地,賦存有石油和天然氣,在西澳州珀斯盆地則發生了海侵序列沉積,在中澳地區發育海相地台蓋層沉積;白堊紀在蘇拉特等盆地發生沉積作用的同時,在大自流盆地基底高地邊緣則有小規模的火山岩噴發,在亨特-伯溫造山帶被動大陸邊緣型盆地形成,在近昆士蘭州海域也有火山活動發生。

㈢ 澳大利亞 北冰洋 地質特徵相似點與不同點

澳大利亞的地質特徵:

澳大利亞大陸有著世界上最漫長和最復雜的地質演化史,其基本構造格架形成於中新生代。澳大利亞大陸主體由厚的岩石圈組成,岩石圈最厚達150公里。大陸殼主體由太古代、元古代和若干顯生代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薄的、主要為顯生代的沉積岩蓋層覆蓋在其上。
大地構造背景上,澳大利亞大陸曾是岡瓦納古大陸的一部分。岡瓦納古大陸在二疊紀(晚期)開始破裂解體,澳大利亞作為一個獨立的大陸開始形成。地質上,澳大利亞大陸可被分出如下一些大地構造單元:①太古代克拉通地盾;②元古代褶皺帶和沉積盆地;③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

(一)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區
太古代克拉通地盾,也有稱太古代克拉通地塊,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地質體,形成在距今28億年左右,已鑒別的三個著名太古代克拉通地質體(或曰地塊或地盾)分別是:伊爾岡(Yilgarn)、皮爾巴拉(Pilbara)和高勒(Gawler)地盾,均產出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伊爾岡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南部地區;辟爾巴拉地盾分布在西澳州西北部地區;而高勒地盾則分布在南澳州中西部。其中,以伊爾岡地盾面積最大。各克拉通地盾之間和周圍為太古代-元古代褶皺帶所包圍和環繞。

1.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大、最重要的太古代克拉通地塊,主要形成於29.4-26.3億前,由大量以前存在的地塊(年代多為32-28億年)增生而成。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主要由一個花崗岩片麻岩地體和三條花崗綠岩帶地體組成,它們形成於不同時代,較老的綠岩帶和花崗岩年齡為31-29億年,較年輕的綠岩帶與花崗岩年齡為27.5-26.5億年。在岩石類型上,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類岩石約佔70%以上。此外,伊爾岡克拉通地盾上也發育有大量的拉斑玄武岩和科馬提火山岩,並經歷過多期次的區域變質與變形作用。
伊爾岡克拉通地盾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成礦區,發育有大量金、鎳、鉭、鐵、銅、鋅、鉑等礦床。

2. 辟爾巴拉克拉通地盾包含一個中太古代的花崗綠岩地體和上伏的火山沉積岩系列。塔巴塔巴(Tabba Tabba)剪切帶是東辟爾巴拉克拉通與西辟爾巴拉克拉通的主要分界線。在火山沉積岩系列中,有巨型的鐵礦發育。

3.高勒克拉通地盾,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其前寒武紀結晶基底在15.5-14.5億年期間被克拉通化。在此事件前,該克拉通地盾包括若干元古代造山帶,時間可至少追溯到24.5億年。高勒克拉通地盾含有金、金剛石、銅、鎳、鐵、鉛鋅、鈾等礦化。

(二)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
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包括主要由片麻岩和火成岩組成的穆斯戈拉夫(Musgrave)地塊、主要由角閃岩相變質岩和花崗岩組成的阿潤塔(Arunta)地塊以及在伊爾岡和阿潤塔兩地塊間的加斯科伊納(Gascoyne)雜岩、戈蘭加里(Glengarry)盆地和班傑冒(Bangemall)盆地等,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克拉通地盾(地塊)周圍。其中,卡普里科恩(Capricorn)造山運動(發生在18.30–17.80 億年)是澳大利亞元古代期間最重要的一次造山運動,該運動通過將伊爾岡和辟爾巴拉兩太古代克拉通地塊拼貼在一起,而部分導致西澳大利亞陸塊的形成。其它不甚清楚的元古代造山帶,可能(或大體)類似於西澳南部的阿爾巴尼(Albany)雜岩和穆斯戈拉夫地塊,則代表著兩克拉通地塊在元古代期間的聯系。伊爾岡和高勒兩克拉通地塊其上覆蓋著元古代-古生代的奧非色(Officer)盆地和阿馬度斯(Amadeus)盆地。
元古代地塊、褶皺帶和沉積盆地分布較廣泛,在澳大利亞大陸許多地區均有出現。需要說明的是,早元古代(Palaeoproterozoic),是澳大利亞元古代褶皺帶和沉積盆地的主要形成期。這時期在澳大利亞西部形成的重要褶皺帶和盆地有:產出在皮爾巴拉克拉通地盾南部邊緣上的年齡為27.7-23.0 億年的哈默斯利( Hamersley)盆地,以及克拉通內裂谷、收縮和會合作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年齡為18.0億年的阿什伯頓( Ashburton)盆地和布來爾(Blair)盆地,年齡在16.0-10.7億年之間的埃德夢德(Edmund)盆地和科里額(Collier)盆地,年齡在18.4-16.2億年之間的北加斯科伊納雜岩體,年齡在20.0-17.8 億年之間的位於南加斯科伊納雜岩體中的哥倫堡(Glenburgh)地體,以及在伊爾岡克拉通地盾西北邊緣上的埃拉比迪(Errabiddy)剪切帶。在伊爾岡克拉通地盾的北緣,則有年代為18.9億年的布里亞(Bryah)盆地納羅庫塔(Narracoota)火山岩形成。在克拉通碰撞的頂峰期間,有帕德伯里(Padbury)前陸盆地形成。在伊爾岡克拉通北緣東部,則有耶里達(Yerrida)和埃拉里迪(Eerarheedy)盆地形成。18.3億年的卡普里科恩造山運動,導致布里亞-帕德伯里盆地和耶里達盆地的西部變形。亞旁庫(Yapungku)造山運動 (~17.90 億年),則在埃拉里迪盆地的北緣形成了斯丹利(Stanley)褶皺帶。
在澳大利亞東部,東南澳大利亞的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徵則是發生在南澳和新南威爾士州威利亞馬(Willyama )超群以及奧拉里(Olary)地塊與布羅肯山(Broken Hill)地塊上的多期次變形;而澳大利亞北部早元古代的代表性特徵則是蒙特艾薩(Mount Isa)地塊和復雜的褶皺沖斷層帶。在上述早元古代的沉積盆地中,相關的沉積主要是廣泛的地台蓋層沉積,包括白雲岩蓋層沉積和深水相含磷灰岩沉積。

(三)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
澳大利亞顯生代沉積盆地與顯生代變質岩和火成岩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點均有發育,代表性的事件和發育特點如下:
⑴古生代寒武紀時期
這時期,西澳被動陸緣盆地形成,並發生有蓋層沉積。在西澳安特里姆(Antrim)地區,有廣泛的高原玄武岩發育,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在澳大利亞中部地區,則發生了彼特曼(Petermann)造山運動,使大陸間的巨厚河流沉積焊接進中澳大利亞陸塊體中。在南澳州地區,發育有邊緣地台和被動邊緣盆地。

⑵古生代奧陶紀時期
在拉克蘭(Lachlan)褶皺帶,發生了阿爾卑斯型(Alpinotype)造山運動,導致在新南威爾士州西部巨大蛇紋岩帶的形成,同時在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東部地區則有深水磨拉石和復理石的增生體。

⑶古生代志留紀時期
在此時期,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區處於相對乾旱狀態。沿西澳州海岸地區,有一河流沉積盆地存在。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則有火山島弧發育。在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州,有年齡為4.35-4.25億年的花崗岩侵入體發育,其中,有的岩基年齡較新,為4.0億年。在新南威爾士州的花崗岩中,可鑒別出I型和S型兩種類型花崗岩。

⑷古生代泥盆紀時期
泥盆紀時期發生的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造山運動形成東西向的擠壓應力,導致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南部地區發生大面積褶皺(3.85 - 3.80億年),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和昆士蘭州地區則在3.77 到3.52億年發生了擠壓褶皺。在新南威爾士州中部以及昆士蘭州等地,則有安山質和流紋質火山岩存在。

⑸古生代石炭紀時期
石炭紀時期,澳大利亞大陸有一半以上面積為冰川覆蓋,後氣候轉暖。另一方面,由於與目前位於南美境內的地質體發生碰撞作用,導致澳大利亞東部高地的形成。

⑹古生代二疊紀-中生代三疊紀時期
二疊紀,澳大利亞與印度和非洲的裂谷開始形成,並有裂谷盆地形成。在天鵝(Swan)海岸平原一帶有油氣形成。這時期,其它較重要的盆地還有:伯溫(Bowen)盆地、格勒達(Gunnedah)盆地、悉尼(Sydney)盆地、伊普斯威持(Ipswich)盆地、克來瑞斯-毛里頓(Clarence-Moreton)盆地等。

⑺中生代侏羅紀時期
隨著澳大利亞與南極州間裂谷的擴大,在維多利亞州形成了吉普斯蘭德(Gippsland)、巴斯(Bass)和奧特威(Ottway)等盆地;在南澳州和西澳州則形成了海上陸架盆地,其中賦存了有意義數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在西澳州的珀斯(Perth)盆地,則發生了海侵序列的岩石沉積。在中澳大利亞地區,則發育有海相地台蓋層沉積。

⑻中生代白堊紀
在蘇拉特(Surat)等盆地繼續發生沉積作用的同時,在大自流(Great Artesian)盆地基底高地邊緣則有小規模的火山岩產出。在亨特-伯溫(Hunter-Bowen)造山帶,有被動大陸邊緣型盆地形成,發育有含珊瑚沉積。在近昆士蘭州海域,白堊紀也有火山活動發生,是島弧形成的次要一幕火山岩。

⑼古新世至現在
第三紀,澳大利亞主要的構造運動停止。偶爾有板內火山活動發生。

總結澳大利亞的地質演化,可簡要概括如下:在距今25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澳大利亞就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質體發育(伊爾岡和皮爾巴拉等),它們是岡瓦納古陸的組成部分,發育有:條帶狀硅鐵建造、埃迪亞科蘭(Ediacaran)動物群和疊層石(stromatolites)等。元古代,岡瓦納古陸澳大利亞部分發生多次造山運動,導致太古代地塊完全拼合。寒武、奧陶、志留和泥盆紀為岡瓦納古陸較溫暖時期,發育有廣泛的沉積岩,並向澳大利亞東部擴展,中心部位有時為淺海相沉積。在寒武、奧陶、志留和泥盆紀時期有多個火山岩噴發旋迴發生。石炭和二疊紀,在岡瓦納古陸上,有冰川沉積,同時發育有成煤盆地,形成澳大利亞重要的煤田,二疊紀晚期,岡瓦納古陸開始分裂、解體。三疊紀在澳大利亞東部發育有火山岩,但在大部地區為內陸海沉積,發育有各類碎屑岩。同期,澳大利亞西海岸與印度開始分離。侏羅、白堊紀,澳大利亞發育有褐煤和油頁岩沉積。進入新生代,澳大利亞氣候越來越乾燥,與南極洲分離,並不斷向北漂移。
**********************************************************************
北冰洋地質特徵:

目前北冰洋里唯一活動的大洋擴張軸——北冰洋洋中脊實際上是大西洋洋中脊向北延伸的部分,只是在冰島一帶被一系列轉換斷層顯著錯開了而已,具有明顯的中央裂谷、磁異常條帶和橫向轉換斷層帶,現今仍以每年0.5~1cm的速度繼續擴張,正由於北冰洋洋中脊的擴張而造就了寬闊的歐亞海盆,即今天的北冰洋主體,在這些新形成的大洋性地殼外側,與原有老地殼交界的地方尚未形成俯沖消減帶,因而沒有明顯的地震活動帶,而距離最近的與洋中脊活動有關的活火山只是在楊馬延島才有,

要想了解比較完整的北冰洋發育歷史,則必須追溯得更久遠一些,至少從勞亞古陸說起,勞亞古陸也像其他巨大的大陸一樣並非鐵板一塊,自從羅迪尼亞泛大陸裂解,岡瓦納古陸形成後,勞亞古陸也同樣經歷了復雜的分裂與聚合過程,只不過規模相對小些而已,到2.35億年前時,歐亞與北美洲之間又發生分裂,形成一個寬闊的洋灣——泛塔拉薩,以後隨著庫拉板塊的漂移,奧莫隆、楚科特卡、科拉微陸塊相繼與歐亞陸塊碰合,泛塔拉薩洋灣閉合消失,直到大約8000萬年前,在地質年代表中屬於白堊紀末期時,歐美古陸再度分裂,分裂的中軸就是阿爾法海嶺,伴隨著數千公里隆隆的火山噴發與大地震的搖撼,一陣陣灼熱的岩漿沿阿爾法海嶺的中央裂谷洶涌而出,又在海水中迅速冷凝,變成新的玄武質海洋型地殼,並將較早凝成的「老」地殼不斷向兩側推擠,這樣的洋底擴張作用造就了加拿大海盆,這一過程持續了大約幾千萬年,後來海嶺漸漸平息下來,成為今天寂靜的無震海嶺,加拿大海盆也隨之停止增長,因此可以說,阿爾法海嶺是已經「死去」的相對較古老的大洋中脊的遺跡,

在阿爾法海嶺之後,北冰洋洋中脊才開始活動,使歐亞陸塊的北緣再一次分裂,歐亞海盆形成,羅蒙諾索夫海嶺漸漸被推向北冰洋中心地帶,所以說,羅蒙諾索夫海嶺屬於古老歐亞大陸邊緣(巴倫支—科拉陸塊)的一部分,是在歐亞海盆擴張時從大陸邊緣分離出來的,它的幾何形狀、岩石種類、岩石年齡等都證實這種見解,在中央北冰洋各個海嶺及洋中脊之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深海盆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些深海盆中,至今還沒有發現主地幔熱柱形成的類似於夏威夷群島那樣的大洋島,而這類洋島在世界其他大洋盆中卻很常見,

隨著自然科學向大科學時代過渡,北極地質考察亦加入全球大規模地質研究計劃中,如全球岩石圈斷面計劃等,在目前「全球變化」的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研究中,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中的各國地質學家們在北極地區岩石圈構造演化研究基礎上,逐漸將注意力集中於解決重大地質事件對環境背景的制約作用,以及新生代古環境記錄的獲取與分析對比上,除了地質、海底采樣或鑽探、固體地球物理探測、航空航天遙感外,他們還力圖運用新構造、沉積、地貌、冰芯等綜合手段開展各種時間尺度地球歷史環境演變的研究,北極地質學家迄今已經在北冰洋海底完成1000多個取樣點,在斯瓦爾巴群島以北進行了深海鑽探,他們發現深海盆中心區海底沉積物的沉積速度是每千年0.1~1厘米,向周邊地區逐漸增加到每千年3厘米,鬆散沉積物的厚度異於1~3.5千米之間,換算一下便可以知道這些鬆散沉積物是在大約10萬年期間形成的,沉積物下就是更老的沉積岩和含有沉積物質的放射性硅質岩,

通過對沉積岩和沉積物的分析,可判斷出北冰洋的永久性海冰是300~400萬年前才開始出現的,當時北冰洋的水溫迅速下降,水面結冰,水中懸浮的物質成分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僅如此,由於海冰的出現,形成強大的洋底冷水流,因此又大大改變了北冰洋海流的運動方式,大量沉積物被海流通過弗拉姆海峽帶入北大西洋,並在浮冰消融帶下沉,在海底堆積成高高的沉積壩,強大的洋底冷水流還造成大量的側壓渦旋,如1975~1976年的14個月中,執行北極冰動力學聯合實驗計劃的科學家在阿拉斯加巴羅角就直接觀測到146個側壓渦旋,這些渦旋一般直徑10~20公里,深度介於50~300米之間。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㈣ 澳大利亞西部高原的地理分區

西部高原沙漠廣布,它們是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這里到處有沙壟和沙丘,沙壟方向與盛行風向一致,連綿的沙壟可長達數十公里,高20—30米。沙漠周圍分布有山脈和高原。 高原的東部有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北為麥克唐奈山脈,南為馬斯格雷夫山脈。它們由抗蝕能力強的紅色花崗岩和紅色石英岩組成,濟爾山為其最高峰,海拔1510米。這兩條山脈是古老背斜山地的侵蝕殘余。在兩條山脈之間是阿馬迪厄斯盆地,海拔約450米,盆地中有阿馬迪厄斯鹽沼。
北部的阿納姆地是切割強烈的低高原,海拔略高於300米。西北部的金伯利高原,頂部由玄武岩構成,最高處奧德山海拔936米。周圍是陡峭的斷層崖,由於切割強烈,地形崎嶇。 西部的哈默斯利山脈,是由古老的變質岩抬升、斷裂而成,它的最高峰布魯斯山,海拔1226米。高原的西南邊緣,有一道陡峭的斷層崖,叫做達令山脈,山脈沒有明顯的東坡,也有人把它叫做達令高原。組成岩石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花崗岩、片麻岩和石英岩。除西南角一小部分有河流切成深谷以外。高原地表一般平坦,海拔約300米。
高原的南部邊緣是納勒博平原,在古老的基底岩層上,覆蓋著厚約300米的第三紀石灰岩。平原地表平坦,石灰岩中到處是溶洞和落水洞。高原東南端有一列南北縱走的山地,稱為南澳斷裂山地。在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這里受到中等強度的褶皺和斷裂作用形成山脈。在第三紀本區又受到廣泛斷裂作用,地層沿南北向斷層線破裂,抬升部分形成地壘山地,下沉地區形成裂谷和海灣。
西部高原中部平均海拔約450米。氣候乾燥,遍布荒漠和半荒漠。共小有三大沙漠,自北而南為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沙漠間水分較多的地方,生長著稀疏麻黃樹和矮小灌木。維多利亞大沙漠以南與大澳大利亞灣間有第三紀形成的納拉伯平原,由厚達300米的石灰岩層組成,下為堅硬的古老岩層。地表缺乏水系,無林木生長。沿海有斷層作用所形成的高約60─90米的石灰岩懸崖。
高原東部有麥克唐奈山脈與馬斯格雷夫山脈,都是東西走向。麥克唐奈山脈南北寬約30-40公里,東西長約650公里,濟爾山為其最高峰,海拔1,510米,岩石多為古老的片麻岩、礫岩、石英岩。馬斯格雷大山脈高900米,為古老堅硬紅色花崗岩組成。這兩座山之間為阿馬迪厄斯窪地,窪地內有著名的阿馬迪厄斯大鹽湖。
西部高原沿海地勢平坦,它比大陸東岸平原連續性強。北從班伯里向南經80英里灘到達令懸崖,平原覽約14—31公里,傑拉爾頓附近更窄些,在默奇森河口附近又重行開展,直接與沙漠地帶相連。
沿海平原北部為大陸最熱最乾燥地區之一,降水極少且不穩定。河流水量極小,多消失於沙漠中,為不毛之地。沿岸平原南部降水稍多,河流多呈樹枝式,多源於或流經達令懸崖。因河谷地勢平坦,河口多為沙礫所封閉。

㈤ 澳大利亞杜格爾德河鉛鋅礦床

1.地質背景

杜格爾德河(Dugald River)鉛鋅礦床產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北部的元古宇之中,是該區已知五大鉛鋅礦床之一,礦床位於芒特艾薩東北87km處,地理坐標為南緯20°13′,東經140°09′。

昆士蘭州西北部的前寒武紀岩區可以劃分為中元古代東部和西部褶皺帶,中間被古元古代基底構造脊分隔開。杜格爾德河礦床處於東部褶皺帶的北西翼,產在分布范圍有限的科雷拉組黑色頁岩-碳酸鹽岩之中。

在杜格爾德河一帶,最古老的岩石見於羅斯比山斷層以東,包括角閃岩相的科雷拉組變質沉積岩和年齡為(1754±25)Ma的納拉庫花崗岩。斷層以西的變質等級突變為綠片岩相,這里的科雷拉組和上覆艾伯特山群地層總體上呈南北走向,向西陡傾,越向西越年輕。容礦的杜格爾德板岩即為此處科雷拉組的一個次級地層單元。

圖12-9 杜格爾德河礦床DR35鑽孔中部孔段痕量元素地球化學剖面圖

(引自C.Johnson和Muir,1982)

杜格爾德板岩(也稱杜格爾德河板岩段)以黑色碳質板岩為主,局部含綠泥石和絹雲母。其厚度相對較薄,走向長約8km。該段地層包括幾個岩性不同的非正式單元,自下而上為:斑點狀板岩,鉛鋅礦體(富含硫化物的細粒黑色板岩),高碳質板岩夾結晶灰岩,雲母片岩夾碳質板岩。整段岩層的總厚度可達560m以上,由北向南呈增厚之勢,最南端截然終止,可能受斷層切割。

杜格爾德板岩的下伏地層亦屬科雷拉組,主要為鈣硅酸鹽岩石。板岩段上覆的「上盤鈣硅酸鹽岩」厚240~250m,為科雷拉組的最上部。不整合覆蓋在科雷拉組上面的是艾伯特山群,包括納普代爾石英岩以及西部鈣硅酸鹽岩、板岩和變質粉砂岩。

研究表明,科雷拉組和艾伯特山群於16.2億~15億年前期間發生了構造形變,並經受了高綠片岩相至角閃岩相變質作用。至於構造形變和變質作用與礦化的關系,尚存在不同意見。一般認為,杜格爾德河礦床為一典型的芒特艾薩型層控鉛鋅礦床,富含賤金屬的鹵水在成岩作用期間的介入對礦床的形成起了關鍵作用。但也有人認為,杜格爾德河地區經歷了6期構造形變,Zn-Pb-Ag礦化發生在D2(主要形變事件)之後,可能與D4同期,這種看法意味著構造活動對礦化的形成和定位起了重要作用。

杜格爾德河鉛鋅礦床主礦體走向長2200m,沿傾斜向下延伸至少1000m。其厚度為5~21m,自北而南以及由淺至深均呈增厚之勢。其傾斜在礦體北端近直立,在礦體中段和南段的深部為40°W。在主礦體上盤的碳質板岩內,還有一些不連續的礦化透鏡體產出。

主要硫化物礦物(以含量降低為序)為磁黃鐵礦、閃鋅礦、黃鐵礦和方鉛礦,還有少量毒砂、黝銅礦、深紅銀礦和微量黃銅礦。脈石為石墨質板岩、石英和碳酸鹽,含少量白雲母、鉀長石、絹雲母和金雲母。

未受擾動的礦化中的硫化物顆粒為0.02~1 mm,但大多數見礦部位顯示出硫化物再活化和重結晶為較粗顆粒的證據。「礦石」在肉眼下和顯微鏡下均呈條帶狀,單礦物條帶或混合硫化物條帶與石墨質板岩條帶交替出現。

礦化頂部的界面不是截然的,取決於穿插在其中的硫化物脈的數量。礦化底部與下伏斑點狀板岩呈截然接觸。相對於圍岩,礦石的錳、鋇、鎘、汞含量偏高,而銅、砷含量很低(圖12-9)。

杜格爾德河礦體的南端在數百米距離內呈漸變式尖滅,硫化物條帶與數量越來越多的黑色板岩薄層呈指狀交錯。在礦體以南,走向長3.5km的杜格爾德板岩中的礦石組分含量異常,但未見像北邊那樣的礦體。杜格爾德河礦體的北端變薄,然後與其圍岩板岩一道突然終止於下盤石灰岩的一個基底隆起處。

杜格爾德河礦體的風化深度達20m,具發育完好的鐵帽,鐵帽沿走向長達2000m,寬達25m。其組成主要為鐵氧化物,保存有一些蜂窩狀構造。次生鉛、鋅礦物為鉛鐵礬、白鉛礦和菱鋅礦,重晶石亦可見及。鐵帽較之原生帶富集了鉛;鋅的淋失嚴重。

鐵帽的地質表現十分明顯,而植被異常又使之進一步增強。常規的土壤和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很容易探測到礦體,地面電磁法、激發極化法和磁測能准確測定硫化物礦體的位置。航磁和航空電磁法雖然不能直接發現礦體,但能在礦體和鄰近地帶產生寬闊的異常。

2.勘查與發現

杜格爾德河礦床的早期勘查活動可以追溯到19世紀後半葉。政府地質學家R.L.傑克於1881年考察該礦產地時,他看到了在礦體露頭上挖掘的2口淺井和一些探槽。據推測,這些坑探工程是1867年在克隆克里附近發現「大澳大利亞」銅礦床之後的探礦活動遺留下來的。這種活動是為了尋找銅和通常與之伴生的黃金。出露於地表的杜格爾德河礦體特徵十分明顯,這無疑會吸引許多早期的找礦者,但由於該礦體不含其所找尋的礦產,因而幾乎未對其開展什麼後繼工作。

20世紀最初的25年,對克隆克里和芒特艾薩地區再度進行了詳細勘查,許多銅礦山投產,但杜格爾德河礦床顯然仍未得到重視。1936年,也就是芒特艾薩開始生產鉛鋅之後5年,北澳大利亞航空地質和地球物理調查局以及昆士蘭地質調查局才開始對杜格爾德河礦床進行評價。這項由政府進行的評價工作延續了3年,最初只是把R.L.傑克55年前提到的淺井之一加深到11m,後來進行了地球物理測量並打了3個鑽孔,總進尺231m。工作重點是礦體的鉛和銀的含量,經工作後認為,垂向每米的含礦潛力為15000t礦石。

1947年,鋅和鉛的開發前景將鋅業有限公司(CAR有限公司的前身)吸引到杜格爾德河礦產地。自那時以來,CAR集團公司一直在斷續地對該區進行勘查工作。1947~1978年期間先後進行了4輪鑽探,總進尺18000m。

1947~1948年進行的第一輪鑽探打了4~11號鑽孔,總進尺790m。經鑽探後認為,杜格爾德河礦床可供年產量最多達30萬t礦石的礦山開采10年,原礦品位確定為鋅12.7%,鉛2.2%,銀67×10-6。鉛和銀相對較低的品位令CRA公司失望,因為這兩種金屬是其尋找對象,而鋅在當時未被視為一筆財富。

不過,上述情況迅速發生了改變。1951~1952年的鑽探計劃把鋅礦體作為勘查目標。在此期間打了12~25號鑽孔,總進尺2086m。通過鑽探得出的估算品位為鋅11.0%、鉛1.5%、銀33×10-6。雖然所認定的含礦潛力略有增大,但仍然認為對杜格爾德河礦床進行開采是不經濟的。

當芒特艾薩鉛鋅礦附近銅礦體的意義得到確認時,人們自然會設想杜格爾德河礦區也可能存在同樣的情況。事實上,該區的礦體附近確實存在許多小型銅礦點,特別是在礦體南端。據此推斷,礦體中的礦化沿走向(特別是向南)和傾斜可能會從鉛鋅變為銅硫化物。為了檢驗這種可能性,打了26號和27號鑽孔,1970~1971年期間又打了28~34號鑽孔,總進尺4630m。但是,沿走嚮往南只打到低品位的銅礦化,沿傾斜向下卻打到了典型的鉛鋅礦。銅的潛力仍然不大,但卻首次獲得了鉛鋅資源量可能相當大的證據。當時估算的杜格爾德河礦床的潛力為5500萬t礦石,含鋅8%,鉛1%,銀18×10-6,即含有440萬t鋅,55萬t鉛和990t銀。

上述所有工作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來自對鐵帽的詳細填圖和解釋,即認為礦化集中在向北緩傾伏的3個礦柱之中。這種解釋是在關於1936~1939年期間政府地質工作的報告中首次提出的,其對鑽探工作的控制一直持續到1971年,所打的鑽孔都集中在所解釋的礦柱邊界以內。與此相應,1947~1948年以及1951~1952年對礦石潛力的估計只包含礦柱內的礦石,以合理的品位圈出適中的儲量。1970~1971年估算的5500萬t礦石包括了礦柱以外的礦石,所採用的總體品位有所下降。

1974年時確定,為了能支撐一個可行的采礦企業,對杜格爾德河礦床的最低限度要求是擁有鋅+鉛品位12%的5000萬t礦石,即以每年200萬t的生產能力生產20年。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把數字較小的早期資源估算值與1970~1971年估算出的較大儲量結合起來。顯然,在「礦柱」不存在的情況下只有在礦體走向范圍的2000m內全是礦石才能達到這一點。

1975年重新檢查了所有數據並得出結論:盡管由硫化物風化形成的礦物在鐵帽的某些部分比在其他部分發育得更好,但來自當時已鑽進的34個鑽孔的證據不足以說明礦柱模式能有效地用於評價原生礦。後來鑽進的3個鑽孔(35~37號)在假定的礦柱之間見到了礦,3個鑽孔都打到了相當厚的典型鉛鋅礦。

基於新的認識,1977~1978年的鑽探計劃未再考慮「礦柱」一說。除了位於礦體南、北邊緣部位的鑽孔以外,所有鑽孔均見礦良好,打到了相當厚的礦石。結果,杜格爾德河礦床的原礦資源潛力被估算為6000萬t,鋅品位10%,鉛品位1%,銀品位30×10-6,即含有600萬t鋅,60萬t鉛和1800t銀。這一結果近似於1974年設定的最低限度要求。

3.小結

從杜格爾德河礦床的勘查史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找到一個礦體的位置可能並不是一項成功的勘查計劃中最困難的部分。發現杜格爾德河礦床的鐵帽並不需要先進和昂貴的技術,礦體的地面顯示完全可以代表其真正的走向延伸范圍和寬度。反之,認識到在杜格爾德河礦區找到的究竟是什麼,要比尋找本身更困難且代價更高昂。

在進行勘查時,人們往往會找到其所要尋找的礦種;如果沒有明確的尋找對象,那就可能什麼也找不到。導致杜格爾德河礦床這個被確認為一個中等品位的大型礦床的發現是在1974年實現的,那就是人們認識到該礦床的規模必須大到足以支撐一個采礦企業正常運轉一定年限才有開采價值。於是,「礦柱」理論成了經濟成功的障礙,而不再是一種有吸引力的地質要素。

耐人尋味的是,CRA公司的勘查人員未認識到杜格爾德河礦床全部潛力的時期,恰好是他們發現韋帕(Weipa)鋁土礦、哈默斯利(Hamersley)鐵礦和布干維爾(Bougainville)銅金礦的時期。這些發現是澳大利亞礦產勘查史中的成功範例,這使發生在杜格爾德河礦區的任何事情都顯得不太重要。同樣耐人尋味的是,在20世紀70年代認識到杜格爾德河礦床潛力的那些人,同時卻對其他礦產地的潛力做出了不正確的評價。看來,成功的勘查只意味著在大多數情況下正確,而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不出現失誤。

在從1947年到20世紀70年代,對杜格爾德河礦床斷續開展工作期間,CRA公司並不是始終擁有整個礦床的所有權。事實上,有些時期的所有權是空缺的,有些時期大部分為其他公司所有。盡管地表礦體很有吸引力,但其他公司所做的工作都相對不足。這看來是由於大家錯誤地相信,像CRA公司這樣成功的勘查者已經考慮了所有的可能性,而杜格爾德河礦床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杜格爾德河礦床的勘查所提供的另一個有益的教訓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被視為有吸引力的勘查目標,由於在成功的勘查計劃完成時經濟條件發生了變化,而變得沒有吸引力了。

㈥ 斷層山的介紹

斷層山又稱「斷塊山」。岩層在斷裂後,岩層的位置會相互錯開,岩層的這種變化叫做斷層。岩層斷裂後抬升,形成山脈,叫斷層山。一般山坡較陡,如中國陝西的華山,台灣島上的台東山脈是大型斷層山,廬山、泰山也是斷裂抬升形成的山地。

㈦ 常見的地貌類型主要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國亦稱之為岩溶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兩大類,地表有石芽與溶溝,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喀斯特盆地與喀斯特平原,峰叢、峰林與孤峰;地下有溶洞與地下河,暗湖。

喀斯特地貌在中國分布最廣,其集中分布於桂、黔、滇等省區,川、渝、湘、晉、甘、藏等省區部分地區亦有分布。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區主分布於波黑迪納拉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區、澳大利亞南部、美國中東部、大安的列斯群島和越南中北部地區。

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除中國外,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

1928年,馮景蘭等將構成丹霞山的紅色地層及粵北相應地層命名為「丹霞層」。1938年陳國達首次提出「丹霞山地形」的概念。1939年陳國達正式使用「丹霞地形」這一分類學名詞,以後丹霞層、丹霞地形的概念便被沿用下來。

㈧ 外國都有什麼山

1、阿巴拉契亞山脈

位於美國東部,北美洲東部巨大山系, 是北美州東部眾多山脈的統稱,又稱為阿巴拉契亞高地或阿巴拉契亞山系。從加拿大的紐芬蘭和拉布拉多起綿亘於北美洲東部,向南至亞拉巴馬州中部止,全長近3200千米,寬130~560千米呈東北-西南走向。

在東部沿海地帶和大陸內部廣袤的低地之間形成一天然屏障,因而對大陸的殖民和開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最初的13個殖民地就建立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北起新罕布希爾,南至喬治亞的狹長地帶。

2、落基山脈

又譯作洛磯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幹,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脈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加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縱貫4800多千米,廣袤而缺乏植被。

其名稱源自印第安部落名。巍峨的落基山脈綿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數千公里之長。整個落基山脈由眾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就有39個。除聖勞倫斯河外,北美幾乎所有大河都源於落基山脈,是大陸的重要分水嶺。

3、阿拉斯加山脈

美國阿拉斯加南部與阿拉斯加灣海岸平行的山脈。主要為花崗岩構成的斷層山脈。向東接加拿大海岸山脈,向西延伸為阿留申山脈和阿留申群島。大部終年為冰雪覆蓋,並以多而大的山谷冰川聞名。多火山。主峰麥金利山海拔6193米,為北美洲最高峰。

4、藍嶺

美國阿巴拉契亞山系的東部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系最高峻部分。從賓夕法尼亞州南部,向南延伸到喬治亞州北部。大致以羅阿諾克河為界分南北兩段,北段山脈狹窄低緩,寬約15—25公里;南段寬厚高峻,密契爾山海拔2,037米,是美國東半部最高峰。森林密布。山間居民還殘留有移民時代的古老風俗習慣,以工藝品生產著名。

5、內華達山脈

是美國西南部花崗岩斷塊山,科迪勒拉山系西緣山地的組成部分。北起拉森峰,南至蒂哈查皮山口,長640千米,寬80~130千米,以大致南北走向綿亘於加利福尼亞州東部。山體形成於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初的內華達造山運動,一般海拔1800~3000米,山勢自東向西傾斜:東坡斷崖陡峻,拔起於東鄰大盆地之上,高差達1500~3000米,植被稀疏,多為灌木草類;

西坡平緩傾向加利福尼亞中央谷地,多河流切割成的深邃峽谷,森林茂密,迎太平洋濕潤氣流而雨雪豐沛,河流、湖泊眾多,水力資源豐富,使中央谷地成為富饒的農業區。

㈨ 澳大利亞「世紀」鉛鋅礦床

1.地質背景

「世紀」特大型Pb-Zn-Ag礦床是1990年由CRA勘探有限公司發現的,位於芒特艾薩鉛鋅銀銅礦山北北西約250km處。已探明地質儲量1.18億t,平均品位Zn 10.2%、Pb 1.5%和Ag 36×10-6,含鋅1203.6萬t、鉛177萬t、銀4248t。

世紀礦床位於芒特艾薩內圍層內,與芒特艾薩、希爾頓等礦床一樣,賦存於麥克納馬拉(McNamara)群細粒碎屑沉積岩(含少量火山岩)之中。麥克納馬拉群下部為富含蒸發鹽沉積的碳酸鹽岩。大多數已知的鉛鋅礦化產於麥克納馬拉群下部,而只有世紀礦床賦存於富含硅質碎屑的麥克納馬拉群上部。

世紀礦床產於朗希爾組的上部,郎希爾組是麥克納馬拉群中最年輕的單元,由1800~2200m厚的頁岩、粉砂岩、凝灰質沉積岩、砂岩和少量的白雲岩組成。礦床靠近一條NW向區域大斷層,即特爾米特山(Termite Range)斷層(圖12-2)。

圖12-2 世紀礦床地表地質圖

(引自G.Thomas等,1992)

喬治娜盆地的寒武系灰岩和白雲岩構成了芒特艾薩內圍層的西緣,在世紀礦區內,這些碳酸鹽岩不整合地截斷了礦化。

世紀礦床基本上被年輕的元古宇沉積岩和上寒武統灰岩覆蓋,只有極少的礦化露頭,且礦化露頭在地表顯示微弱,沒有典型的鐵帽,大概是礦石中硫化鐵含量偏低所致。礦體埋深一般為100~300m,呈平伏狀產於斷塊之中。斷層將礦體切割成南(較小)和北(較大)兩塊。一條區域大斷層(特爾米特山斷層)與礦床的東北邊界相鄰。礦區內發育了數條較小的斷層,即馬格津山(Magzine Hill)、潘多拉斯(Pandoras)和尼基斯(Nikkis)斷層,這些斷層構成了主礦體的邊界(圖12-2)。

2.勘查與發現

本地區的賤金屬勘查活動始於19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F.H.漢恩的找礦人1887年在現「銀王」脈型礦床的地方找到了鉛鋅銀礦脈;此後,又在該區發現了43條礦脈。1899年該區已發展為伯克敦(Burketon)礦田。1897年開始開采鉛和銀,采礦活動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共產鉛6174t,銀5.4t。

圖12-3 世紀礦床附近早期布設的物化探線和鑽孔線

(引自G.Thomas等,1992)

圖中的黑色區域為世紀礦床

銀王礦脈原始租地的一個邊角木樁距世紀礦床的露頭僅1600m,而另一個露頭距早期找礦人的宿營地也只有200m。這兩處露頭的礦化特徵很不明顯,大概是缺乏硫化鐵,故在地質圖上被填上了傾角符號。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該地區開始頒發勘查許可證(ATP),獲ATP的公司可圈定租地進行勘查。到1987年CRA勘探公司獲得ATP之前,該地區被其他公司先後9次獲得ATP並從事勘查活動。遺憾的是,雖然他們的租地均已將世紀礦床圈在其內,但都未發現這個「巨人」。他們的工作重點放在元古宙岩石中的賤金屬或前寒武紀基底岩層中的磷酸鹽礦化上。

1987年之前,許多公司在此地進行過不同程度的勘查活動,布設了多條物化探剖面甚至鑽探剖面,但都是無功而返。圖12-3為1987年以前在該區所開展的物化探(土壤)和鑽探剖面分布示意圖。從圖中可見,許多剖面靠近了世紀礦床,但實際上沒有一條剖面穿過礦床。

1985~1986年,CRA公司就芒特艾薩內圍層的賤金屬勘查採取了務實的策略。一方面,他們對該區賤金屬礦化的區域性控礦因素作了系統研究;另一方面,他們廣泛收集了整個地區已知礦床和礦點、以往的選區及相關的技術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了綜合評估。通過這兩方面的分析與研究認為,朗希爾組的岩石與芒特艾薩等鉛鋅礦床的岩石是相似的,屬於同一類型和同一時代(元古宙,距今約16億年),且朗希爾的賤金屬礦點成群出現,表明該區是值得進一步評估的目標。另外,從控礦構造因素來看,與區域大斷層(特爾米特山斷層)相鄰的穹隆構造是成礦有利的地區。

基於上述認識,CRA公司於1987年在該區取得了探區租地的勘查許可證(ATP)。由於探區租地年份距1887年銀王礦脈發現剛好一個世紀,故該探區以「世紀」命名。

隨後,CRA公司布設了兩條20km長的區域性重力和磁測剖面,剖面穿過了NW向特爾米特山斷裂和寒武紀灰岩構成的圓型構造,沿剖面還作了土壤采樣。

測量結果顯示,重磁剖面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特徵,而NE向剖面的土壤采樣在剖面西南端探測到(400~1000)×10-6的鋅異常,長達1600m,異常位於元古宙和寒武紀岩石之上,同時還發現了高達(n×100)×10-6的鉛異常。

圖12-4 原始土壤采樣剖面及100m間距網格化土壤采樣得到的鋅異常模式

(引自G.Thomas等,1992)

為追蹤上述異常,隨後又布置了幾條土壤采樣剖面和間距為100m的網格化土壤采樣工作。圖12-4為100m網格化土壤采樣及先前土壤剖面測量得到的鋅異常模式,圖12-5示出了為追蹤土壤采樣剖面而測制的SIROTEM電磁剖面。

從圖12-4可見,土壤異常與礦體的輪廓大體上相對應,但石灰岩層也產生了大量的異常。不過,先期所做的土壤剖面反映出了主礦體露頭部分產生的異常響應。露頭的岩石碎屑亦顯示出(n×1000)×10-6的鋅異常和30×10-6的銀異常。

為評價土壤異常,優選鑽孔靶位,在主要的異常區上方作了SIROTEM電磁測量,以確定灰岩覆蓋層下是否存在良導體。測量並未反映出有大的良導體的異常特徵,只是在測網西南部一條測線的端部發現了一個弱異常(圖12-5)。後來的調查表明,該異常與礦無關,是由小斷層內的弱礦化引起的。主礦體為非良導體,不能被SIROTEM探測出。

圖12-5 20850測線的SIROTEM測量曲線

(引自G.Thomas等,1992)

在開展電磁測量的同時,也曾計劃做激發極化測量。但由於承包商的延誤,使這一計劃被迫取消。事後的結果表明,這一失誤導致該礦床發現時間被延遲,因為在礦床發現之後的1991年,在礦床上方進行了激電測量方法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礦體能產生較明顯的極化率和電阻率異常(圖12-6)。礦化反映出10~25ms的良好IP響應以及100~325Ω·m的視電阻率異常。

由於土壤異常未能得到電磁法的驗證,當時勘查人員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但他們對如此顯著的化探異常並未失去信心,只是一時不知如何或在何處布鑽驗證。1989年,他們將注意力暫時轉移到該礦田的另一個靶區,即世紀探區以南8km處的一個礦脈(沃森礦脈)之上。在該礦脈周圍作了土壤采樣,結果得到了與世紀探區土壤異常極其相似的異常,只是規模要小得多。1989年底打了一個淺孔驗證異常,發現了富鋅礦化,在數米礦段上鋅含量高達10%以上。這一發現激發了勘查人員用鑽孔驗證世紀探區大片土壤異常的信心,但由於當時正值雨季,不得不將世紀異常的驗證工作推遲到1990年。

圖12-6 世紀礦床測線47700mE的IP擬剖面,50m偶極-偶極排列

(引自G.Thomas等,1992)

1990年4月,開始對世紀探區的土壤異常進行鑽孔驗證。最初打了3個鑽孔。第一個鑽孔LH4見到了27m厚的礦層,含6.3%Zn。第二個鑽孔LH5位於LH4以北200m處,正好處於南北兩礦體之間的「夾縫」地帶,只是打到了礦化。第三個鑽孔LH6位於LH4以南100m,結果也見到了富礦層。經測試分析,確認該礦層具有重要意義。於是在6月再打9孔,其中8孔見礦,由此肯定了礦化的性質和遠景。此後又打了78個200m間距的擴邊孔,並做了有關的物探測量(地面激電、鑽孔激電/電阻率、電阻率測井、自電測井、自然伽馬和中子測井以及地震反射測量等),據此圈定了礦床的分布范圍,填繪出了容礦岩石的邊界及控礦構造等。

3.小結

澳大利亞政府地質機構對芒特艾薩內圍層的基礎地質研究工作很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早在20世紀50年代,原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局(BMR,現為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和昆士蘭州地質調查局(GSQ)就對芒特艾薩內圍層進行了系統的1:25萬比例尺的地質填圖;1969~1980年進行了第二階段的1:10萬比例尺的地質填圖;1983~1989年進行第三階段填圖,主要在十幾個重點地區進行,大部分是1:25萬比例尺,小部分為1:5萬比例尺。同時,從1983年起,BMR調整了研究計劃,於1990年完成,包括詳細構造和沉積學研究,以幫助解釋元古宙的構造史和成礦作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BMR對該區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齡(鋯石U-Pb和Rb-Sr)和地球化學(主要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了研究。另外,從1953年開始直到90年代,為研究該區構造、已知礦化特徵和發現隱伏礦床,在該區開展了廣泛的物探工作。

這些基礎性的調查研究理清了芒特艾薩內圍層的地質格架,地層、構造、侵入岩特徵以及礦床的分布狀況,為在該區找礦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該區自1923年發現芒特艾薩礦床以來,於20世紀40年代發現希爾頓(Hilton)礦床,50年代發現麥克阿瑟河礦床,70年代發現萊迪洛雷塔(Lady Loretta)礦床,80年代發現杜格爾德河(Dugald River)礦床,90年代發現「世紀」、坎寧頓(Cannington)礦床等。通過對比研究查明了礦床的成礦環境,表明了朗希爾礦田具有發現類似層狀鋅、鉛礦床的潛力,為「世紀」礦床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100多年來,在「世紀」礦床周圍的勘查活動從未停止過,幾經上下和反復,9次被勘查公司租用和放棄,但是最終還是發現了大礦。這說明這種「勘查程度高」的地區,尤其是大型的礦化集中區仍有發現礦床的潛力。「世紀」和坎寧頓巨型礦床的發現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世紀」礦床勘查中,土壤地球化學異常最初揭示了發現鑽孔的位置。雖然地表磁測和電磁測量未能為地球化學異常提供可驗證的鑽孔位置,但自礦床發現後,地球物理技術在幫助確定礦化界線、岩性界線和進行構造填圖中起了很大作用。使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有:重力、地面和航空磁測、地面和航空點磁法、激發極化法、電阻率法、地球物理測井和反射地震法等。尤其是激發極化法和電阻率法,它們幫助測定和填繪,覆蓋層之下至少150m深處的礦化延伸情況。當鑽探進入到該區北部較深礦帶時,基本上是由該區一個良好的激發極化異常來指向的。同時,地球物理測井技術對地下各種岩層和礦化岩石進行圈定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特別是根據岩石的密度值、天然伽馬射線強度、中子流強度和電阻率大小來區分各類岩石。

㈩ 分水嶺的典型例子

大分水嶺
大分水嶺是澳大利亞東部新南威爾七州以北山脈和高原的總稱,位於新南威爾士州以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自約克角半島至維多利亞州,綿延約 3 000公里,寬約 160公里~320公里。它的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 230米,是全國的最高點。在此以西發源的河流注入卡奔塔利亞灣和印度洋,以東發源的河流注入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
大分水嶺南北走向,縱貫澳大利亞東部,它的北部處於熱帶氣候區,中部處於副熱帶氣候區,南部地處溫帶氣候區。這綿長的大山系像一座天然屏障,擋住了太平洋吹來的暖濕空氣,使山地東西兩坡的降水量差別很大,生長的植物也迥然不同。東坡地勢較陡,沿海有狹長平原,降水充分,生長著各種類型的森林。西坡地勢緩斜,向西逐漸展開為中部平原,這里降水較少,長年乾旱,呈現一片草原與矮小灌叢的景象。
大分水嶺南段悉尼西郊的藍山是一處著名的觀光勝地。大分水嶺的主峰科休斯科峰又稱大雪山,這里有一處巨大的水利工程,被稱為世界奇跡之一。大雪山水利工程就是建築大小水壩,控制融化的雪水。在大雪山水利工程的施工范圍內共建造了16座大小水壩,7所水利發電廠,為人類開創了變荒漠為綠洲的奇跡。
秦嶺分水嶺
秦嶺位於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西起甘肅省南部,經陝西省西南部到河南省西部。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長1100千米。甘肅境內的秦嶺西段山勢較低,山峰海拔2000米左右。叢山之間夾有成縣、徽縣、兩當盆地。嘉陵江上游以東的東秦嶺山脈走向為正東西向 ,褶皺緊密 、山體碩大 ,谷地窄小 ,平均海拔 2000 ~ 3000米左右 。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為中國東部超過3000米的少數山峰之一,山頂有古冰川遺跡。
秦嶺北部渭河平原,其間有大斷裂,為北仰南傾的斷塊構造。主脊偏居北側,北坡陡而短,南坡緩而長。水系不對稱。山間多橫谷,為南北交通要道。寶成鐵路沿嘉陵江河谷穿過山地。秦嶺山地是中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對氣流運行有明顯的阻滯作用。夏季濕潤的海洋性氣流不易深入西北,使北方氣候乾燥;冬季阻滯寒冷空氣的南侵,使漢中盆地、四川盆地少受冷空氣的侵襲。因此,秦嶺成為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以南河流不凍、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土壤多酸性 。以北為黃土高原,1月均溫0℃以下,河流凍結,植物以落葉闊葉樹為主 ,土壤富鈣質 。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有哪些斷層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