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智人如何抵達澳大利亞

智人如何抵達澳大利亞

發布時間:2022-10-04 11:29:28

Ⅰ 人類祖先有多殘忍沖出非洲之後,血洗了地球上的生物呢

如今經常會聽到因為人類捕獵過度或是太過工業化而導致物種滅絕的新聞,有時候會感覺到人類很殘忍,因此出現了動保、環保這樣的組織,宣傳著人類與動物在工業革命之前一直都是和諧生存的等等。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動物與動物之間也是互相殺戮,且縱觀人類的歷史,即便刀耕火種時期都沒有跟動物和諧生存過!尤其是人類的始祖,滅絕過的動物比起我們現在要誇張得多。

(當然,這里並非抨擊動保、環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智人逐漸掌握了生火、直立行走、使用並製造工具等等技巧,最厲害的是憑著這些粗劣的技巧智人竟然成功地造船航海。

大約5萬年前,智人穿過海洋到達了澳大利亞,來到這里後發現太有意思了,這里的動物叫聲又好聽,各個都是...額,反正智人登陸後相當興奮,開始了他們的征途。

據《人類簡史》中所述,澳大利亞本來是一個閉環,沒有人類到達過,當地的物種也沒有出去過,智人改變了這一切。

根據考古顯示,澳大利亞最初除了鳥類及爬行動物外,基本上都是有袋生物,就跟如今的袋鼠一樣,但是我們現在只看得見袋鼠,那是因為...都直接或間接被智人幹掉了。

Ⅱ 智人是什麼時候走出非洲的

第一次「走出非洲」,發生在約200萬年前,一部分直立人在這時離開了非洲,中國的雲南元謀人就是這時的分支。而第二波擴散則是最終演化成尼安德特人的祖先物種,在大概80萬到60萬年前走進了歐洲。第三批走出非洲的就是我們現代的智人。來自以色列的許多重要化石發現記錄了這一過程。


在一處叫作朱蒂耶的考古遺址,人們發現了一塊50萬到20萬年前的頭骨化石。對這塊化石的形態分析表明,它屬於早期尼安德特人與智人的共同祖先。甚至有證據表明,它可能屬於早期智人。現在已知,最早的智人化石距今有31.5萬年

在摩洛哥一處叫作傑貝爾依羅的考古遺址被發現,此外還有一處來自南非弗洛里斯巴遺址的化石,距今大約26萬年。這些化石屬於舊石器時代,與這些化石一同出土的還有一些打制石器,與之類似的石器在肯亞的也被發現過,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概32萬年前。

Ⅲ 考拉這么笨的動物為什麼沒有滅絕

考拉的腦容量極小,屬於哺乳動物中腦重量占體重比最低的物種之一而且行動遲緩又溫順為什麼可以存活這么久的時間而不滅亡?
在很久很久以前?遠古智人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亞。他們彷彿進入到了一個奇特的新世界,滿眼是從未見過的生物。有200公斤、2米高、肌肉爆炸的袋鼠,還有當時澳大利亞最大型的捕食者袋獅。當然還有咱們討論的主角「考拉」
據說當時的考拉很大很大一點都不可愛!平原上有體型巨大的鳥在奔跑,(體型是鴕鳥的兩倍)灌木從里則有像惡龍般的蜥蜴和蛇,森林裡有巨大的雙門齒獸在游盪,外形像熊體重有兩噸半。
除了鳥類和爬行動物之外,當時澳大利亞所有的動物都是像袋鼠一樣的有袋動物,生下幼小後在腹部的育兒袋中哺乳照顧,在澳大利亞有袋動物是當時最高的統治階級。
但短短幾千年後,這些巨大的動物都已消失殆盡。當時在澳大利亞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中,有23種都慘遭滅絕,(貌似袋鼠菌就是唯一倖存者)許多比較小的物種也從此消失。
咳咳咳!扯了這么長相信各位早就不耐煩了!別急馬上扯完!
據考古學家推測,認為智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火耕技術。於是,面對這樣一個陌生而危險的環境,他們會刻意燒毀難以跨越的茂密灌木從和森林,將地貌變為開闊的平原,以吸引更容易獵捕的獵物,適合人類的需求。於是他們在短短幾千年內就徹底改變了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
大家都知道無尾熊吃桉葉,有植物化石記錄作為佐證,當時桉屬植物在澳大利亞只是少數。智人的到來開創了桉屬植物的黃金時代。因為桉屬植物特別耐火,所以其它樹被燒的灰飛煙滅之後,就剩下它獨霸天下。萌萌答小考拉隨著桉屬植物領域擴張,開心地邊嚼樹葉邊走進新的領地。所以當時的考拉大有幸福來的太突然,一時間竟不知所措?魚唇的人類!吾永生不滅!

Ⅳ 非洲智人什麼時候開始走出非洲

1、傳統理論認為,智人在6萬年前走出非洲。德國蒂賓根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智人可能在約13萬年前離開非洲,沿阿拉伯半島和印度海岸進入澳大利亞。
2、德國蒂賓根大學的卡特里娜·哈爾瓦蒂和同事對傳統的「6萬年前走出非洲」的說法和出走時間更早的設想進行了對比測試。他們將東南亞本地人的基因組植入一個遷移模型,發現對有關遺傳學數據最好的解釋是,人類曾在約13萬年前大規模離開非洲,沿著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的海岸進入澳大利亞,此後才出現沿著傳統說法中的路線進行的遷徙。
3、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 約3萬到25萬年前,舊石器中期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這是人類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於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就歐洲和近東而言,幾乎可以肯定是從直立人的西部群體中產生出了尼安德特人,但是東亞、南亞和非洲的直立人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從大約25萬年前至3萬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榮的時期,尼安德特人製造出更為高級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後來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

Ⅳ 智人曾與神秘物種繁衍,後代到底是不是人類呢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進化史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歷史了,其中出現過很多的人種,比方說我們熟悉的北京猿人、元謀人等等,曾經我們一度認為他們就是現代人類的祖先,不過近年來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這些古人類竟然都與現代人類存在著生殖隔離,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這些古人類是完全不同的物種,雖然他們和我們很接近,不過,我們和他們的關系就好像是現代人類和黑猩猩一樣。

有觀點認為,外星人或許曾經抵達地球後,發現地球上古猿與他們的樣子有點類似,於是心血來潮對古猿進行了基因改造,才讓直立人順利出現,此後一路在不同的時期觀察著人類的進化過程,又在智人出現後,與智人雜交讓現代人類誕生了。如果真的這樣,那麼人類便是外星人的後代了,這個觀點也似乎太大膽,太匪夷所思了。

Ⅵ 非洲智人數萬年前是靠什麼渡海到達澳洲和美洲的

有沒有到達澳洲不清楚,到美洲是在冰河期從白令海峽的冰橋過去的

Ⅶ 《人類簡史》知識點(9)

第一部分認知革命

第四章   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一)

認知革命前,所有人類物種都只住在亞非大陸上。他們能夠游泳或製作簡單的木筏抵達少數臨近島嶼,但他們還沒有辦法前往遠洋。海洋不僅阻絕人類,還有許多亞歐大陸上的動植物。地球起初可分為幾個不同的生態系統,由各自特有的動植物組成,但這種情況因智人而畫下句號。

認知革命後,智人得到組織能力、新的技術甚至是眼界,能夠走出歐亞大陸,前往外面的世界。大約45000年前住在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智人發展出了第一個能夠航海的人類社會。他們學會了如何建造及操縱能在海上航行的船隻,正是這些技能讓他們能夠抵達澳大利亞。

盡管考古學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45000年前的筏、槳或者漁村,但還是有一些間接證據可以支持這種理論。其中之一就是智人移居澳大利亞後的數千年間,智人還移民到了澳大利亞的許多獨立小島上,如果沒有先進的船隻,高明的航海技術,這就很難實現。

(人類的罪)

狩獵採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亞大陸的那一刻,就已經登上了這片大陸的食物鏈頂端,也從此成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物種,這些移居者不只是適應當地環境,而且讓整個澳大利亞生態系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鳥和爬行動物以外,澳大利亞當時所有動物都是像袋鼠一樣的有袋動物,有袋動物在澳大利亞是最高的統治階級。但僅在幾千年之後,所有巨大的動物(兩噸半重的雙齒門獸、有鴕鳥兩倍重的不會飛的鳥類、像老虎一樣大的袋獅)都消失殆盡。在當時的澳大利亞有24種體重在50公斤以上的動物,其中有23種都慘遭滅絕,許多比較小的動物也從此消失。

【罪名成立】

有些學者將這些物種滅絕的責任推給氣候變遷。

顯示氣候變遷難以成為借口的三大證據:

(1)澳大利亞氣候在45000年前有一場改變,但規模幅度並不大。光是這樣小小的氣候變遷,我們實在難以相信能造成如此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2)如果是氣候變遷導致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受到的沖擊通常不亞於陸地生物。然而,我們找不到任何證據顯示在45000年前海洋生物有顯著的滅絕情形。但如果是人類的影響,就很容易解釋了。

(3)類似澳大利亞這種生物大滅絕的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還不斷上演。而時間點都是人類再次移居外面世界的時候。

如果澳大利亞的物種滅絕只是單一事件,對於人類的無辜或許我們還能姑且信之。但翻開歷史記錄,智人看起來就是個生態的連環殺手。

人類造成澳大利亞生態浩劫的三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大型動物(澳大利亞物種滅絕的主要受害者)繁殖十分緩慢。不僅懷孕期長、每次懷胎數少,而且懷孕間隔久。因此,就算人類幾個月才殺一隻雙門齒獸,也有可能讓其死亡數高於出生數。

而且,雖然雙門齒獸身形巨大,但要獵殺並非難事,原因就在於它們對於人類襲擊根本來不及防衛。雙門齒獸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袋動物,所以它可能根本不會在乎第一次看到的這只長相弱不禁風的猿類。對於這些動物,它們需要靠演化才能學會懼怕人類,但時間根本不夠,它們轉眼便已滅絕。

第二種解釋:認為智人抵達澳大利亞大陸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火耕技術。他們會燒毀茂盛的灌木叢和森林,將地貌變成開闊的草原,以吸引更容易捕捉的獵物。於是,他們在短短幾千年內就徹底地改變了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

第三種解釋:大約在45000年前襲擊澳大利亞的氣候變遷讓整個生態系統失衡,變得特別脆弱。在正常情況下,系統還可能慢慢適應恢復,但人類就出現在這節骨眼上,於是將這個已經脆弱的生態系統推進了無底深淵。

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證據,我們很難說究竟這三種解釋哪個更有道理。但確實有充分的理由讓我們相信,如果智人沒有去到澳大利亞,現在我們還能看到袋獅、雙門齒獸在這片大陸上悠然自在。

Ⅷ 早期智人與尼安德特人可能在中東的沙漠中共存

最近對以色列中部內蓋夫沙漠Boker Tachtit考古發掘現場的文物進行的重新檢查發現,早期智人(人類)可能在大約50000年前與尼安德特人共存。

該研究還發現,Boker Tachtit 是黎凡特地區早期智人(人類)從非洲已知最早的遷徙點。

這項研究於周一發表在 PNAS 科學期刊上,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研究人員、Elisabetta Boaretto 教授以及以色列古物管理局的Omry Barzilai 博士領導。

Boker Tachtit 是現代人在前往世界其他地方的途中進入的第一個非洲以外的遺址,該遺址距今大約為5萬年,表明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同時存在於內蓋夫地區。

眾所周知,尼安德特人在此期間生活在其中,專家表示,毫無疑問,生活和漫遊在內蓋夫的這兩個物種都知道彼此的存在。

根據「近代非洲起源」理論,智人早在 27 萬年前就起源於非洲,並在不同時期採取北方路線到達歐亞大陸,途經黎凡特,或幾條可能的南方路線到達亞洲偏遠角落甚至大洋洲——陸路到達澳大利亞。

DNA研究表明,大約6萬年前,現代人類群體開始從非洲遷移到亞洲和歐洲,再從那裡遷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導致尼安德特人消失並融入現代人類。

在舊石器時代中期(50,000-250,000 年前),世界上同時生活著兩種不同的人類: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

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歐洲和中亞,而現代人生活在非洲。特別是中東和以色列是這些物種的分布范圍,因此它們也包含不同時間段的兩個種群的殘余。

Boker Tachtit 位於 Wadi Zin 盆地,如今被稱為 Ein Avdat 國家公園,被認為是追蹤這種遷出非洲的關鍵地點。

它被認為是黎凡特記錄人類史前重要時期的主要遺址:從佔主導地位的尼安德特史前文化過渡到現代人類統治的開始(舊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

Ⅸ 讀《人類簡史》-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想要拆書好久了,一直太懶,沒動手。如今終於有點時間,完成一下二刷的 《人類簡史》

從動物到上帝

【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通過本書:理清影響人類發展的重大脈絡,解除歷史的枷鎖,看到多種多樣的未來。

第一章: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在本章,赫拉利闡述了,其實人類也不過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在歷史上,有三大革命深深地改變著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發展歷程。

而人類,早在有歷史記錄之前就已經存在。早在25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非常類似現代人類的動物。我們大致可以把這一類動物稱為:「人」。這里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人」,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人。而現代意義上的人,在生物學的「全稱」應該是:人科-人屬-人種。

按照赫拉利書中的定義:能夠互相交配並向下不間斷傳遞基因的物種,稱之為,種;從同一個祖先演化而來的不同物種,稱之為屬;許多屬可再歸類到同一科。總的來說,科>屬>種

在文中,為了避免混淆,赫拉利講到「智人」,講得就是「智人」這個物種的成員,而講到「人類」,講的就是人屬的所有現存成員。所以,人類>智人

最早人類的祖先是在大約250萬年前的東非猿屬,它們中的一些離開家園,踏上征途,各自演化。最終,人類也發展成不同的幾個物種。有來自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來自東亞的「直立人」,來自印尼爪哇島的「梭羅人」,來自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人」等, 它們都是「人屬」也都是人類 。

和其他物種比起來,人類的大腦容量明顯大於其他動物。但其實, 大腦是個龐大的負擔 :

人類還有一個另一個特點,就是 直立行走 。這樣視野更開闊,能更快得發現威脅或者食物,同時也解放了雙手,能夠用雙手去生產,操作工具,使神經突觸進一步發展。

特別是解放了雙手,使用了工具,就能生火了。火,能使食物發生化學反應,熟食容易被人類咀嚼、消化,易於保存,也能殺菌。而使用火,使智人第一次嘗試到控制自然的力量帶來的甜頭,更重要的是,火的使用,不會受到他們的身體形式、結構或力量所局限。就算個弱女子,幾個小時,就能焚毀一片森林。

但直立行走,也會帶來比較大的麻煩。比如說女性生產孩子:

但,正是由於獨自撫養這些「早產兒」後代較為艱難,人類才發展處突出的社交技巧,他們需要互相協助才能將後代養活。

因為長久以來,智人,一直穩居食物鏈的中間位置,在長達數百萬年間,人類只能獵殺小動物、採集果實,同時還要躲避大型食肉動物的追擊。

直到10萬年前,智人一躍而居於食物鏈的頂端 ,太快,太倉促... ...

第二章  知善惡樹

上一章,我們講到了智人,尼安德特人等人種。我們現代人都是智人的後代,那其他人種呢?是被同化了嗎?還是演化成了智人?還是被滅絕了?

這一章將講述,壞壞的智人…

10萬年前,有幾群智人遷移入侵了尼安德特人的地域,但爭奪地盤失敗了,尼安德特人仍然是中東的霸主。這個時候的智人,雖然看起來和我們一樣,但是在認知能力(學習、記憶、溝通)上,卻十分受限。而等到大約7萬多年前,智人第二次從東非出發,這一次,他們滅絕了所到之處碰到的所有其他人類,還跨過海洋,抵達了之前人類從未抵達的澳大利亞大陸。再等到7萬年前至3萬年前,智人發明了船、燈、針線等物品,同時,還出現了宗教、商業和社會層級。

所以,這里推進智人質的飛躍的是 思考方式 和 語言 的改變。

其實,多數的動物都有他們的語言,蜜蜂、螞蟻、狼、獅子等,但智人語言與這些動物的語言最不相同的地方在於:智人能夠表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而動物不能。就像在認知革命之前,智人只能說出「小心!有獅子!」這件事,用以提醒同類;而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卻能說出「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

「 智人能通過語言向其他智人虛構故事,並且通過八卦,讓其他智人相信,並且共同虛構,再向外傳播。 」

其實我們想像一個場景:一個智人撒謊說「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這個時候他身邊並沒有人相信他。所以,他要找其他沒聽過這個虛構故事的智人,一旦有一個智人相信他之後,那個智人就會通過八卦(那時的群居社會里,沒有其他任何的信息傳遞介質,八卦是智人大部分的信息獲取主要渠道)的本領,講述給另一些智人聽「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這樣,在一系列的傳播之後,那些相信「獅子是我們的守護神!」這個虛構故事的人們便聯系更為緊密,最終聚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部落。這種一起想像(虛構)的思考能力,加上八卦的本領,最終發展出了圖騰,宗教,制度,經濟,國家等非實體概念,並且智人也服從他們想像出來並不存在的東西。 而其他物種不行。

我們的祖先存活下來之初,基因里就有兩個重要的片段,並一直流傳至今:一個是習慣性撒謊,一個是無條件相信。

正是由於想像出來的現實,使大批不認識的人能夠有效協作,並且赫拉利認為,只要改變所講的故事,在對的情境下,這些人的協作方式便能迅速改變。所以,在認知革命後,智人就不斷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改變所講的故事,進而改變智人們的協作方式,實現了 「文化演化」對「基因演化」的彎道超車 。縱觀歷史,我認為人類的發展一定是協作方式的發展,展望未來,藉助互聯網及科技,智人也一定是由於協作方式的迅速發展,而進一步向更高級演化。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基因演化」什麼貢獻。

第三章  亞當和夏娃的一天

關於甜食。高熱量的食物對人不好,但我們總是戒不掉。想想3萬年前的採集者,想吃甜食,只有靠熟透的水果或者蜂蜜,那時,碰到一顆滿掛水果的果樹,智人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猛吃,吃到吃不下為止。否則,等附近的狒狒也發現了這棵樹,那麼可能一顆都吃不到了。

關於一夫一妻。古代採集部落並不是一夫一妻組成的,他們共享著各自的丈夫和妻子,互相存在著性關系,所有的男女共同撫養著後代,以確保他們能有最高的存活率。

關於遷移。智人社會就像星星一樣,散布在廣闊的土地上,大多數智人不斷遷移,跟隨氣候、動植物的供給量,但都在一個區域內來來回回。偶爾,碰上自然災害、人口壓力,或者哪怕是一個極富冒險精神的領袖,部落也可能走出自己原有的領地。

關於人體機能。採集者需要對他們周邊的環境了如指掌,他們要知道什麼植物有毒、什麼獵物能吃、手工製作出工具、哪裡有危險、哪裡有食物,有研究表明,智人的腦容量其實是遞減的。而且遠古採集者他們更擅長使用自己的身體和感官,他們的聽覺視覺和嗅覺能力都遠超現代人。他們知道怎樣最省體力,怎樣跑最靈活,就算現代人練習再多的瑜伽太極,也不可能像他們一樣靈活。

關於神。在採集者的心裡,任何地點、現象、物件、動植物,都能與自己心靈相通,他們認為自己能與這些神靈交流,要去取悅它們來躲避懲罰。

第四章  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

認知革命之前,所有人類物種都居住在亞非大陸上。

認知革命之後,智人得以走出亞非大陸。

他們的第一個重要成就是抵達澳大利亞。他們並沒有像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一樣,發展出符合流體力學的身體,長出背鰭或腳蹼,自然更不會飛。唯一的解釋是,那時,他們已經造出了船,並且具備超強的航海能力。這是大型陸生哺乳動物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亞,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狩獵採集者正式成為這片大陸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同一時期,也 成為地球史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種。

雙門齒獸的滅亡。雙門齒獸是澳大利亞的大型動物,繁殖十分緩慢,就算人類每幾個月才獵殺一頭雙門齒獸,也能導致他們的滅亡。

桉屬植物的繁盛。那時的智人,已經掌握了火的使用,於是,一把大火燒幹了澳大利亞的樹木,因為這樣,能更好地去捕獵。所以,燒光了大部分植物,只留下了耐火的桉屬植物,它們到達了繁盛時期。

雙重打擊。大約45000年前的一次氣候變遷使澳大利亞的生態遭受重創,再加上人為的「破壞」,使得澳大利亞大陸上的生態環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完了澳大利亞,我們再來瞧瞧北歐及西伯利亞。

16000年前,從未有人類踏上氣溫極低的西伯利亞,然而智人辦到了,並且步行穿過冰封的白令海峽,到達美洲。他們獵殺著肥美的獵物,食用美味的動物蛋白。獵殺馴鹿和長毛象等耐寒動物不但可以獲取大量的熱量,環境極低的溫度還使得食物得以保存,他們的皮毛還能提供禦寒的衣物。

他們一路遷移,一路獵殺,最終到達了美洲,再一路南下,到達南美洲熱帶雨林,潘帕斯草原等地方。智人以其極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一兩千年間,在基因沒有怎麼改變的情況下,橫掃各個大陸。

長毛象、劍齒虎、巨型地獺等大型動物,在智人的眼中不過是長得特別大、移動緩慢的糧倉。兩千年間,這些動物迅速滅絕。

Ⅹ 《人類簡史》摘錄(11)

      智人看起來就是個生態連環殺手……但就是有充分的好理由讓我們相信,如果智人沒去到澳大利亞,現在我們就還能看到袋獅、雙門齒獸還有巨型袋鼠在這片大陸上悠閑自在。

      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群的滅絕,可能正是智人留在地球上的第一個明顯標志。而之後在美洲又有一場更大的生態災難。在所有人類物種里,只有智人踏上西半球的土地,時間大概在16000年前,也就是大約公元前14000年。

      大約公元前12000年,全球暖化融冰,出現了一條比較容易通過的通道。藉由這個新的通道,人類大舉南遷,走向整片大陸……等到公元前1000年,人類已經來到了美洲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在這之前,沒有任何其他動物能夠在基因幾乎毫無改變的情況下這樣快速地遷移到如此大不相同的環境當中。

      來到美洲的智人,給予絕非什麼善男信女……智人抵達後不過兩千年的時間,大多數這些獨特的物種就全部慘遭毒手。根據目前的估計,北美洲原本有足足47屬的各類大型哺乳動物,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其中34屬已經消失;南美洲更是在60屬之中失去50屬

      有些學者還是試著為智人找借口,認為這一切都是氣候變遷所造成。然而就美洲而言,這可以說是鐵證如山。我們人類就是罪魁禍首,這點絕對無法迴避。就算氣候變遷也助紂為虐,但人類無疑是整起案件的主謀。

      智人的第一波殖民正是整個動物世界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一場生態浩劫……甚至遠在人類發明輪子、文字和鐵器之前,智人就已經讓全球大約一半的大型獸類魂歸西天、就此滅絕。

      在太平洋,大約在公元前,15000年開始了一波物種滅絕浪潮……自此,這股生物滅絕的浪潮又逐漸向東、向南、向西、向北席捲,侵入太平洋的心臟地帶,種種特殊的動物慘遭毒手……

      第一波的滅絕浪潮是由於採集者的擴張,接著第二波滅絕浪潮則是因為農民的擴張;這些教訓,讓我們得以從一個重要觀點來看今日第三波浪潮:由工業活動所造成的物種滅絕……早在工業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多動植物絕種的元兇。人類可以說坐上了生物學有史以來最致命物種的寶座。

      人類曾經有長達250萬年的時間靠採集及狩獵為生,並不會特別干預動植物的生長情形……這一切大約1萬年前全然改觀,人類開始投入幾乎全部心力,操縱著幾種動植物的生命……這是一場關於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農業革命。

      從採集走向農業的轉變,始於大約公元前9500年至公元前8500年,發源於土耳其東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東部的東陵地帶……到了公元前3500年,主要一波馴化的熱潮已經結束……。

      人類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間馴化的植物:小麥、稻米、玉米、馬鈴薯、小米和大麥。在過去2000年間,人類並沒有馴化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動植物。可以說,人到現代還有著遠古狩獵採集者的心,以及遠古農民的胃。

閱讀全文

與智人如何抵達澳大利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