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在哪裡能買澳大利亞巨蚓

在哪裡能買澳大利亞巨蚓

發布時間:2022-05-14 03:09:50

1.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有多大啊

我國海南島萬寧縣出產的一種距蚯蚓和華南參環蚓身長可達3.5米。然而,以上這些均稱不上世界最大的蚯蚓。1937年,有一則報道:人們在非洲一個叫屈蘭斯瓦爾的地方捕到一條長6.71米,直徑近乎2厘米的巨蚯蚓。這條蚯蚓殼算是「蚓中之霸」了。1967年11月間,在南非開普頓省的岱比納克,據說發現了一條長達6.4米的巨蚯蚓,它的長度超過了6.1米寬的國有道路。

2. 此蟲的名字和信息

馬陸(千足蟲)

中文學名:馬陸

拉丁學名:Spirobolus bungii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多足綱

亞綱:倍足亞綱

科:圓馬陸科

形態特徵:

馬陸,又名千足蟲,倍足綱節肢動物,陸生。蟲體長1~2 cm,黃褐色,蟲體大者暗褐色,背部有硬殼,身體扁平而長,由很多環節構成。整個軀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背面有黃黑色相間的環紋。

平時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如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專吃落葉、腐殖質;也有少數種類吃植物的幼芽嫩根,是農業上的害蟲。

千足蟲雖然無毒顎,不會螫人,但它也有防禦的武器和本領。當它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或順勢滾到別處,等危險過了才慢慢伸展開來爬走。千足蟲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

千足蟲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皮膚中千足蟲的毒性分泌物應該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但一定不要用酒精。若皮膚發生反應,局部可敷以皮質類固醇。眼部受傷者需立即淋洗,並應用皮質類固醇眼葯水或軟膏。

馬陸喜歡潮濕,容易帶來細菌。在它經常出沒的地方撒上生石灰後,其潮濕的生長環境就會變乾燥,就不會滋生馬陸了。也可以用「三唑靈」噴灑,但皮膚過敏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詳細資料請看網路:

http://ke..com/view/118741.htm

3. 最大的蚯蚓在哪裡發現

南極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為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平均長度為1米,重200克,最大長度可達3米多,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極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一種性格很溫和蚯蚓。

一般蚯蚓只有幾厘米,最長也只10厘米左右,但有一種不常見的蚯蚓體長卻能夠達到驚人的3米多,它就是澳大利亞巨型蚯蚓,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蚯蚓!這種蚯蚓是在澳大利亞的南部發現的,因此科學家們將它們暫時命名為澳大利亞巨型蚯蚓。

據考察,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平均長度為1米,重200克,最大長度可達3米多,不過它們體型雖大,但卻是一種性格很溫和蚯蚓。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僅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極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它們的洞穴一般都是在地下0.9-1.5米深的地方。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澳大利亞巨型蚯蚓體型雖大,但它也是很脆弱的,只有少數的幾種濕地才適合它們生存,而且它們對於腳步造成的震動是很敏感的,聽到這種震動它們就會四處爬動。並且它們繁殖率很低,生長周期卻很長,所以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收錄在了紅色名錄中。

其它巨型蚯蚓

①無獨有偶,不久前,在厄瓜多近火山又發現了一種巨型蚯蚓,它長度約1.5米,重量至少1斤,體型如蛇,宛如巨怪,它也因此被列入世界18大恐怖怪獸中;

②而在1937年,曾有一則報道稱:人們在非洲一個叫屈蘭斯瓦爾的地方捕到一條長6.71米,直徑近乎2厘米的巨蚯蚓,這條蚯蚓殼算是「蚓中之霸」了;

③1967年11月間,在南非開普頓省的岱比納克,據說發現了一條長達6.4米的巨蚯蚓,它的長度超過了6.1米寬的國有道路。

4. 葯用蚯蚓的價格哪裡有收購可以告訴一下嗎

蚯蚓價值
人工養殖蚯蚓工作是一項新興的事業,它的用途很廣,經濟價值高.可作為畜,禽,&127;魚類等的蛋白質飼料,可利用蚯蚓處理城市有機垃圾,化廢為肥,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的污染.蚯蚓還可利用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作用.此外還有很多的葯用價值,提取"蚓激酶""氨基酸",作為輕工業的原料,生產美膚劑化妝品.蚯蚓糞是優質肥料,是一種土壤改良劑,蚯蚓糞可以用作栽花,種菜等農作物的肥料.蚯蚓用途很廣,可以在我國農村和城市試驗推廣.
蚯蚓2700種

世界上蚯蚓的種類很多,約有2700百多種.我國的蚯蚓品種有160多種,全國廣泛分布的有環毛蚓,愛勝蚓,異唇蚓,杜拉蚓等品種.要開展人工養殖蚯蚓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蚯蚓有哪些種類?哪些是屬於野生種?哪些不適合人工養殖?哪些品種適合於人工養殖?把問題了解清楚了,我們就可以從中選擇出最適合人工養殖的品種.

介紹幾種適於人工養殖的蚯蚓品種
青蚯蚓威廉環毛蚓 俗稱青蚯蚓.巨蚓科,環毛屬.個體較大,一般體長150-250毫米,寬8-12毫米.性成熟時平均每條鮮體重5.2克,體色為青黃色或灰青色.卵包呈梨狀,每一卵包有一條幼蚓,極少數有兩條,這種蚯蚓吞土量大,是一種土蚯蚓.喜歡生活在蔬菜地或飼料地里,喜歡吞食肥沃的土壤,野生習性較強,&127;江蘇省海安縣有這種蚯蚓適合於人工養殖.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生物系選出"參環毛蚓"適於人工養殖(北京的環毛蚓,&127;個體較大,野生習性強,不適於人工養殖). 參環毛蚯蚓 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生物系選出的"參環毛蚓",適合於人工養殖.是廣東省的優勢種.個體較大,體長120-240毫米,寬6-12毫米,鮮體重每條20克左右,青灰色,每平方米可收蚯蚓10-20千克.另外,廣西,福建等省(自治區)均有分布,也適於人工養殖.
紅蚯蚓(可以吃垃圾的環保蚯蚓)赤子愛勝蚓 俗稱紅蚯蚓,分類上屬正蚓科,愛勝蚓屬.屬於糞蚯蚓.個體較小,一般體長90-150毫米,寬3-5毫米.性成熟時,平均每條鮮體重0.50克.生殖帶在X節.體色為紫紅色,尾部淺黃色.卵包較小,呈橢圓形,兩端延長,一端略短而尖,每個卵包內有3-4條幼蚓,少則2條,多則6條.&127;這種蚯蚓喜歡吞食各種牲畜糞,傾肥性強,在腐熟的肥料堆或紙漿污泥中可以發現,是屬於糞蚯蚓,適合於人工養殖.(1)北京條紋蚓 北京本地良種.屬於糞蚯蚓.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從野生赤子愛勝蚓中,選育出來的.體長100-60毫米,體寬4-6毫米.鮮體重每條平均0.70克,最大的可達1.8克.條紋明顯,生殖帶在X節.適應性強,繁殖率高.&127;喜歡吞食紙漿污泥,牲畜糞,蘑菇渣等.要求飼料濕度70%-80%.是北京本地良種,適於人工養殖.(2)北星2號 引進品種.屬於糞蚯蚓.天津市科委1979年從日本北海道引進.體長90-140毫米.體寬3-5毫米,鮮體重平均每條0.5克左右.生殖帶在XXV-XXXIII節,生育期70-90天,喜歡吞食牲畜糞,傾肥性強.適合於人工養殖.屬於糞蚯蚓.(3)重慶赤子愛勝蚓 是重慶市第一師范學校選育出來的,適合於人工養殖.(4)眉山赤子愛勝蚓 是重慶市第一師范學校選育出來的,適合於人工養殖.
背暗異唇蚯蚓 北京市和德州市都有這個品種.體長90-260毫米,寬3-6毫米,鮮體重量每條0.7-1.3克.環帶為馬鞍形,在XXVI-XXXVI節.體色為暗粟色或灰褐色.喜歡生活在含有機質豐富而濕潤的土壤中,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養殖的品種,但繁殖率較低.另外,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選出"異唇蚓"雖能繁殖,但繁殖率不如赤子愛勝蚓.
蚯蚓飼料 蚯蚓飼料的種類 蚯蚓
飼料
的配製
飼料的好壞決定養殖蚯蚓的成功與失敗的關鍵.飼料的調制和發酵工作,是蚯蚓養殖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蚯蚓繁殖的快與慢,很大程度決定了所准備的飼料.;如果飼料發酵得好,營養豐富,C/N的比例合適(在20-30之間),蚯蚓生長速度就快,繁殖率就高.如果飼料發酵好(特別是利用雞糞,兔糞,豬糞,羊糞等做原料的),就會造成蚯蚓死亡或繁殖率低的後果.因此,必須重視飼料的調制和飼料發酵的工作. 蚯蚓的飼料來源很廣,凡是無毒的有機物質,經過發酵腐熟後,;均可作為蚯蚓的飼料.蚯蚓的飼料種類很多.有畜禽的糞便,如馬糞,牛糞,豬糞,雞糞(氮素飼料)等.有各種植物的器官,如稻草,麥秸,玉米秸,樹葉,木屑(碳素飼料),此外西瓜皮,爛番茄,糖醛渣,蔗渣,爛水果等.有各種農產品加工的副產品,如酒糟和啤酒渣等.;均可作為蚯蚓的飼料. 蚯蚓的生長繁殖,;需要多種營養物質主要的營養指標是碳氮比例(C/N).目前人工養殖的"北星2號"蚯蚓,對碳氮化的要求20-30之間,飼料中的蛋白質不能過高,過高反而會有害蚯蚓.因為蛋白質分解時,產生惡臭氣味和氨氣,對蚯蚓生長不利.因此,氮素飼料不宜單獨使用,必須適量搭配碳素飼料,使C/N比調整在20-30之間,碳素飼料也不宜單獨使用,由於營養不全面,也不利於蚯蚓生長繁殖.飼料搭配的基本原則是:碳氮比例要合理,一般糞料60%,草料40%.品種盡量多種多樣.蚯蚓是雜食性動物要求營養豐富的有機物質.蚯蚓繁殖快或慢很大程度決定於氮素營養,特別是有效氮.
蚯蚓的飼料是經過充分發酵後的有機廢物,;如各種牲畜便和秸稈等.這些有機廢物必須以過堆制發酵後,蚯蚓才能吞食利用,沒有充分發酵的飼料,作為蚯蚓的飼料,會使蚯蚓大量死亡.因此搞好飼料的發酵,是人工養殖蚯蚓的關鍵,一般有機廢物經過三四次的翻堆腐熟後,就可作為蚯蚓的飼料.

飼料的調制發酵 (1)飼料的發酵 蚯蚓是雜食性環節動物.喜歡吞食腐殖化的植物性有機質,;或發酵過的畜禽糞便,有機廢物都要經過發酵.

發酵前,所用的畜禽糞便,如馬糞或豬糞都在經過灑水,搗碎;如果農作物秸桿,如稻草或麥秸,最好用鍘刀切成6-9厘米長,再澆水,拌均勻,使其充分濕潤然後開始在地面堆制.

堆制的方法,採用一層秸桿,約20厘米厚,一層牲畜糞,約10厘米厚,並充分灑水,所含水分為50%-60%之間.逐層堆積,依次類推,堆積1米高左右,長度不限.

堆料時,要求堆料鬆散,不要壓實,以利高溫細菌的繁殖,上面可用塑料布覆蓋,以達到保溫保濕之目的.

15天左右翻堆1次,把上面的堆料翻到下面,四周的堆料翻到中間,並把堆糞料松拌勻,添加水分,以改善空氣條件和水分狀況,達到促進微生物繁殖和堆料的腐熟的目的.

飼料堆腐過程,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質,是物質的生物化學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前熟期(糖類分解期)堆積的有機廢物經過3-4天後,裡面的碳水化合物,糖類,;氨基酸,蛋白質等被高溫微生物的利用,溫度可上升至50-60攝氏度之間,大約10天左右,溫度開始下降,半個月左右可翻堆1次,並添加水分,保持水分在60%-70%之間,同時改善空氣條件.

(2)纖維分解期 這個時期系高濕低溫發酵階段,含水分大約70%之間,纖維素細菌開始分解纖維素,經過半個月左右,再翻堆1次並補給水分.

(3)後熟期(木質素分解期)主要由蘑茹菌參與分解,發酵物質為黑褐色的細片,;木質素被分解在發酵過程,各種微生物交互出現,死灰,這時微生物數量趨於衰減,微生物遺體也是蚯蚓的好飼料.

(2)飼料的鑒定投試 腐熟標准為:腐熟好的飼料,黑褐色,無臭味,質地松軟,不粘不滯,表示腐熟

為了慎重起見,取部分飼料投入蚯蚓床上,然後放上20-30條蚯蚓在料床上,;如果蚯蚓很快進入料床內,不往外爬,表示飼料已經充分腐熟,符合蚯蚓的口味,可以使用.

如果蚯蚓不願進入料中或往外逃逸,說明飼料腐熟不完全,要繼續發酵後才能使用

蚯蚓大世界

蚯蚓又名"地龍",俗稱"曲",是盡人皆知的環節小動物,凡有泥土的地方,如庭院,屋前宅後,路旁岸邊,田野等處,都有它的居住場所,可謂比比皆是.據明代李時珍解釋:"蚓之行也,此而後伸,其僂如丘,故名蚯蚓."古書(禮記* 月令篇)中有"孟夏之月蚯蚓出,仲冬之月蚯蚓結"的記載, 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蚯蚓的習性和生長規律.在動物分類學上,蚯蚓屬毛足納,寡毛目.它有水生和陸生兩種, 以陸生蚯蚓與人類關系為密切.蚯蚓雖然體軀粘糊糊,長相難看,人們往往一屑一顧;但它的一生,卻默默無聞地, 辛勤地為人膠耕耘著,早在1882年,達爾文曾說過,蚯蚓在混合土壤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不斷地通過自己的身軀把大量底層土壤暴露在空氣中,並把這些土壤堆積在洞口,這樣就把細致的混合物質帶到表層.指出了蚯蚓對改土肥的作用.我國勞動人民早就有利用蚯蚓作為飼料的習慣,如從野外掘取蚯蚓喂養雞,鴨; 或在翻地時將雞,鴨放牧,任其尋食蚯蚓.但是,隨著畜,禽,水產養殖業的發展, 飼料不足,特別是蛋白質飼料不足,已成為當前較為突出的矛盾. 為此各國相繼開始了蚯蚓養殖業.蚯蚓富含蛋白質.據對赤子愛勝蚓分析,干體含粗蛋白61.02%, 粗脂肪含量高於魚粉.可見,人工養殖蚯蚓業的興起,是提供蛋白質飼料的一條新途徑.蚓糞是優良的機肥料,據分析,含全氮0.82%,全磷0.80%, 全押0. 44%, 有機質29.93%.此外,蚯蚓食性廣,可用以處理垃圾,化害為利;還可製成葯品.隨著工業生產的當展,蚯蚓還可作為罐頭,食品,化妝品等的原料.總之,人工飼養蚯蚓方法簡便,各地可以就地取材,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蚯蚓養殖業.
中國蚯蚓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和命名的蚯蚓約有2000多種.在澳洲有一種被稱為"巨蚯蚓"的,有9尺多長,最長的竟有15尺.我國幅員遼闊,蚯蚓資源豐富,計有四個科:正蚓科,鏈胃科,巨蚓科,舌文科,共140餘種蚯蚓,其中100餘種系環毛蚓屬.在我國峨眉山萬年寺一帶,有2-3尺長的蚯蚓.在無錫發現一種"杜垃蚓",長達2.4尺.蘇州,無錫的合胃蚓長達3尺左右,而普通蚯蚓只有3寸長.在西藏高原的冰川上,還可以見到一種冰蚯蚓,它們在冰天雪地中依偶爾吹來的一點花粉頑強地生存著.我國大部分地區,從南方的紅壤到北方的黃土地區,除鹽鹼土及乾旱的沙漠地區外,其他各類土壤均有分布.據初步估計,每平方公里約有蚯蚓3-6萬市斤,比相同面積上的人口總數還多幾倍.
最早人工養殖蚯蚓的,當首推紐西蘭和美國.最近十幾年來,由於世界各國工業的迅速發展,"三廢"的污染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危害,經試驗研究,人們發現蚯蚓是處理"三廢"的"廉價勞動力",從而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繼紐西蘭和美國之後,日本,加拿大,印度,緬甸,菲律賓,以及我國的台灣省相繼開始了蚯蚓的人工養殖.蚯蚓養殖業的迅速發展,逐步導致蚯蚓養殖的工廠化和商業化.據蚯蚓養殖專家估計:美國現有的蚯蚓養殖場,每天可以處理150噸垃圾;在日本,每季度增殖及其糞土達2000噸;加拿大的一個德國移民養殖的蚯蚓,&127;每星期能吃掉20噸垃圾,並收獲同量的蚓糞,再用這些蚓糞拌合泥苔和細砂,包裝後運銷各處的苗圃,溫室,超級市場和百貨公司,作為花卉的肥料,很受歡迎.近年來,我國台灣省的蚯蚓養殖業發展也相當迅速.目前,台灣比較成功的出口項目之一是蚯蚓,僅1977年-9月,就向中東提供了32.000噸鮮蚯蚓,還培育了一種新的蚯蚓品種-THE-RETI-MA,繁殖率在15000倍以上,即每隔六小時就能繁殖一次.近兩年來,我國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河北,山東,吉林,福建,北京,天津,四川,湖南,新疆等省市相繼開始了人工養殖蚯蚓.天津市還從日本引進了一套蚯蚓工廠設備,由日本專家指導蚯蚓生產.據上海市金山縣的初步測算,全國已有1000多個縣飼養日本蚯蚓"大平二號".目前在不海市金山縣,崇明縣,川沙縣人工飼養的蚯蚓共有三種,除本地赤子愛勝蚓和威廉環毛蚓外,還從日本引進了"大平二號"蚯蚓.
人工養殖蚯蚓與開發利用的熱潮已席捲全球, 現將一些國家養殖開發利用情況例舉如下:
美國蚯蚓美國開發人工養殖蚯蚓的時間較早, 現在大大小小的蚯蚓養殖場已遍布全國.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1997年9月22日)的報道,一致認為"養殖蚯蚓, 一舉三得".近幾年來,美國的蚯蚓養殖業又開始興旺起來了,他們對養殖蚯蚓這一行業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養殖蚯蚓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行業,此行業是"盈利的行業,健康的衛士,環保的功臣".目前美國約有300個大型蚯蚓養殖企業,並在近年成立了"國際蚯蚓養殖者協會". 一些蚯蚓養殖公司,正在著眼於"放眼全球","立足本地"的環保主義, 利用養殖蚯蚓來處理大城市後院的垃圾.預計到2000年,把大城市後院的垃圾, 送進垃圾填埋場的數量將減少一半.他們組織了1200名的城市居民,憑票發給他們的是蚯蚓,用於處理家庭垃圾, 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一家錢伯蚯蚓養殖公司,一年就可以出售蚯蚓4000磅, 每磅售價約為20美元,從而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美國紐約州的街頭上,出現一種流去攤販,專門出售蚯蚓荷包蛋的攤販. 大盒的價格為17.99美元.小盒的價格7.99美元,現在已經成為紐約市民喜歡的食品.美國科學專家們,對家庭養殖蚯蚓的綜合利用作出如下的評價:" 利用蚯蚓處理家庭有機廢物,凈化住宅環境,為家庭提供了優質肥料(蚯蚓糞)用作種花,種菜的肥料,對喜歡家庭園藝的人來說,具有特殊價值."美國有一位農場主,使用堆肥養殖蚯蚓,連續60年獲得了豐收, 所種植的農作物的產量高,成本低,經濟效益很好.美國一位蚯蚓專家,在1977年,寫了一本關於蚯蚓的專著, 專門評述蚯蚓的生物學特性,生理生態,生活習性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並且介紹了19 個農民如何通過養殖蚯蚓來為農業和園藝服務的經驗. 日本蚯蚓 20世紀70年代, 日本曾派代表團到美國學習關於蚯蚓的養殖經驗. 到了80年代,日本蚯蚓養殖業已經遍布全國.大型的蚯蚓養殖農場已有200多家.靜岡縣1977年建立了1.65萬平方米的蚯蚓養殖工廠, 蚯蚓利用來處理有機廢物和造紙廠的紙漿等.每月可處理有機廢物3000噸,並且生產蚯蚓飼料添加劑.兵庫縣蚯蚓養殖工廠為滿足人民養殖蚯蚓的需要,養殖10億條蚯蚓,用於處理食品廠和纖維加工廠的10萬噸污泥,化廢為肥.在北海道,建立了有機廢物再循環的試驗場,其試驗目的: 在於利用廢物轉化為蛋白質,以滿足人民的需要,試圖改變日本人的食物結構,增加蛋白質的數量.其方法如下:

將稻殼粉碎後,加入相當於稻殼重量的2%的糖,攪拌均勻,經過滅菌後,再接種蘑茹,從而生產出蘑茹蛋白質.剩下的蘑茹渣,可以用來喂牛,生產出來的牛肉, 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牛糞里再加入鋸末,攪拌均勻,經過發酵後,再用來養殖蚯蚓, 所生產的蚯蚓用來養雞,養鴨,養魚.蚓糞和雞糞再用來肥田種植水稻.這種循環復式農業, 只要投資2億日元,預計經過2年就可收回投資.由於日本的蚯蚓養殖業的迅速發展, 已成立了全國性的蚯蚓協會, 會員已達到1500餘人,他們推動了日本的蚯蚓養殖業的發展.日本宮崎醫科大學的美原恆教授,他利用蚯蚓提取蛋白酶獲得了成功, 此葯可以代替"尿激酶",是治療"心肌梗塞","腦血栓"的特效葯.
加拿大蚯蚓的法國移民克勞克,向安大略州的環境廳提出申請,利用蚯蚓處理城市垃圾,生產有機肥料(蚯蚓糞),再摻加一些泥炭加工處理後, 作為園藝作物的營養土,運銷到世界各地,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英國蚯蚓 1982年11月19日,英國的(每日電訊報)上報道: 研究農場食用蚯蚓的昆蟲學家劉易斯博士對蚯蚓的評價是:農場養殖的食用蚯蚓,它像牛排一樣富有營養, 蚯蚓體中含有蛋白質70%左右,並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酸,礦物質和維生素. 他還用蚯蚓喂豬和家畜進行試驗,證實利用蚯蚓來喂牲畜可以長膘,用蚯蚓作為魚飼料, 所喂的魚比一般的商品魚更好吃.英國每年生產4200萬噸牛糞,如果不加以處理就會污染環境. 只要利用蚯蚓來處理其中1/3的牛糞,就可獲得生產價值大約3億磅的蛋白質,可以作為飼料的一種補充.這筆錢相當於我們花在進口蛋白質的款項.蚯蚓糞可作為園藝作物的優質肥料, 認為人工養殖蚯蚓是很有前途的事業.英國著名的蚯蚓專家愛德華茲,他是(蚯蚓生物學)一書的作者,1980年在英國的洛桑試驗站,開展蚯蚓處理有機廢物(獵糞)轉化為蛋白質飼料的試驗.(國外科技消息)在1988年14期報道:英國用獵糞生產動物飼料.英國康普羅斯泰公司,已建立一個利用蚯蚓處理獵糞的工廠,利用蚯蚓來處理固體的獵糞轉化為蛋白飼料,用來喂魚和家禽,蚯蚓糞是優質肥料, 可以與工業化肥相競爭. 這個工廠有處理10萬頭豬所生產的豬糞的能力,在亨德地區有90萬頭豬,今後五年計劃要建立12個工廠,霍爾德內斯廠將僱用40人從事於這項工作,這個工廠可以消除豬糞對環境的污染,而蚯蚓是高蛋白,可以用來代替魚粉和大豆,供作飼料.

義大利蚯蚓
義大利的蚯蚓養殖業,已成為一種新興行業.於20年前, 在佛羅倫薩附近建立一個蚯蚓養殖公司,其養殖面積達16公頃,是歐洲最大蚯蚓養殖場, 從事於加利福尼亞的種蚓繁殖,繁殖的種蚓源源不斷地供應全國各地蚯蚓養殖戶.這個公司還承擔養殖蚯蚓,用於處理畜牧場的牛糞,繁殖的蚯蚓作為畜禽的蛋白飼料; 所生產的蚯蚓糞作為花卉肥料營養土銷售給法國.蚯蚓的另一用途是,用來處理城鄉生活垃圾,其方法是建立一個裝垃圾的塔, 垃圾從塔頂裝入,經過發酵後,放入蚯蚓去處理垃圾,經過2-3個月後, 從塔的底部分離出有害物質和腐殖土,並收回金屬塑料,玻璃等.義大利的利卡比市,用蚯蚓處理垃圾的方法是,先把有機垃圾和無機垃圾分開, 有機垃圾經過發酵處理後,放入蚯蚓,每平方米放入2萬條蚯蚓,經過蚯蚓的一段時間處理後,原來的有機垃圾就變為蚯蚓糞,其養分的含量比普通肥高得多, 再用蚯蚓糞作為小麥,豌豆肥料,增產效果極為顯著,每平方米的蚯蚓價值達8000法郎,獲利可觀, 因為有利可圖,養殖者很樂於養殖蚯蚓. 德國蚯蚓 在德國盛行利用蚯蚓處理家庭食物殘渣,清除廚房的垃圾,通過蚯蚓處理轉化為腐殖土,作為優質肥料.其辦法是:在住宅的陽台上,設置一個長90厘米,寬60厘米,高30厘米的木箱, 內裝有2/3的摻有碎紙屑的泥土,再放入500-1000條蚯蚓,隔2-3天,倒1次廚房食物殘渣以喂養蚯蚓,蚯蚓吞食有機廢物後,它的排泄物與沙土混合造成腐殖土, 然後用來栽花美化環境.由於飼養蚯蚓方法簡便,利潤高,目前已有上千個企業從事於這種事業,在德國已形成一個新興行業.1989年有關報道,德國開始養殖一種蚯蚓(美國加利福尼亞紅蚯蚓),用來處理家庭有機廢物,只要花20美元,就可以買到1箱紅蚯蚓(每箱800條), 用來處理家庭的生活垃圾如菜葉,果皮,咖啡渣,剩飯等,蚯蚓把這些生活垃圾轉化為腐殖土, 有人還用擔當蚓作為食品(蚯蚓剁碎後加入食鹽和胡椒),吃起來像雞蛋一樣有味道.
蘇聯蚯蚓 前蘇聯的農業雜志,在1984年報道:利用蚯蚓處理有機堆肥,每方堆肥中,接種蚯蚓5000條至3萬條,經3-4個月後,便可製成蚯蚓堆肥,施用這種蚯蚓堆肥, 能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坑病能力,果實色澤鮮艷,外觀品質都有所提高. 蚯蚓堆肥還適用於花卉,果樹,蔬菜等行物. 荷蘭蚯蚓 荷蘭皮頓蚯蚓養殖公司,利用蚯蚓處理城市垃圾,這個公司擁有1600萬條蚯蚓,利用迷宮系統養殖蚯蚓繁殖快.其方法是:建立直徑為11米,高為30厘米, 八角形的蚯蚓池;放入50噸垃圾,並投放200萬條飢餓的蚯蚓,大約90天後, 就可以把有機廢物轉化為肥效很高的肥料.荷蘭農業大學土壤專家萬比斯特從事於這項研究,40個八角形的蚯蚓養殖池能處理一個5萬人城市垃圾. 菲律賓蚯蚓 (世界農業)1984年10期報道,在菲律賓蚯蚓養殖技術已經標准化.一般由蚯蚓養殖公司向蚯蚓養殖戶提供種蚓,飼養者把收獲的蚯蚓賣給公司,供出口或國內加工和消費.目前飼養蚯蚓的人數達5萬人之多,大家認為蚯蚓是廢物處理機,一切有機廢物都可被蚯蚓吞食.目前養殖的蚯蚓7個品種.其中有一種蚯蚓來源於中國,呂寧國立大學正從事於本國的蚯蚓品種進行試驗.一些慈善機關負責人認為:深信養殖蚯蚓是解決菲律賓低收入經濟來源的好辦法.
西班牙蚯蚓 在西班牙一些地區正在試驗,推廣紅蚯蚓養殖業,此項養殖業,本小利厚,是農民"生財之道",發展紅蚯蚓養殖,可把垃圾處理和肥沃土壤結合起來,目前在西班牙已建立了15個蚯蚓養殖場. 在加太羅尼亞地區的阿雷依斯德爾鎮已建立紅蚯蚓養殖試驗場,用蚯蚓處理城市有機垃圾已取得顯著效果.經蚯蚓處理的腐殖土, 在市場上每600克可賣2個多美元.腐殖土用來栽花肥效很好.在城市垃圾場, 氣味難聞,經過蚯蚓處理後可消除難聞的氣味. 印度蚯蚓
(北京晚報)1995年1月12日報道, 印度正在利用蚯蚓處理城市中堆積如山的垃圾,它藉助於印度本地一種蚯蚓,把它放在垃圾坑裡或垃圾箱里. 蚯蚓就以垃圾為食,然後排出一種精細而鬆脆的堆肥. 澳大利亞蚯蚓
(北京晚報)1996年11月7日報道,澳大利亞的環保專家提出,一個家庭就地消化垃圾的辦法.專門製作一種底部有許多小孔的箱形鐵盒,放進有泥土有蚯蚓的淺坑裡.家庭中的生活垃圾去除玻璃,塑料,金屬,魚刺後,將這些菜葉,麵包屑, 果皮,剩飯菜,統統扔進鐵盒裡,蚯蚓就從小孔進入鐵盒裡吃垃圾,蚯蚓隨吃隨排泄, 垃圾是隨消耗隨添加,等到鐵盒箱滿時,將箱子倒扣過來, 把蚯蚓糞與垃圾一起倒在坑裡,再過一段時間,土坑填滿後,可以取出來當花卉肥料使用,也可用來種菜之用.
中國新蚯蚓展覽室

我國於1979年,從日本引進"大平2號"蚯蚓和"北星2號"紅蚯蚓.從日本引進的這兩個蚯蚓品種同屬於赤子愛勝蚓.其特點是適應性強,繁殖率高,適於人工養殖.我國從1980年開始,在全國各省(自治區)市進行試驗與推廣.同年在上海召開蚯蚓協作會議.1982年10月份,農業部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畜牧研究所,舉辦蚯蚓講習班.1983年在陝西省咸陽市,召開了全國蚯蚓學術討論會,參加會議的代表有150餘人.現在全國已有600多個縣,開展人工養殖蚯蚓工作.全國蚯蚓會議指出:人工養殖蚯蚓適合於"自繁,自養,自用"的方針,不要盲目購買大量種蚓,以免經濟上受到損失.人工養殖蚯蚓的出路,在於開展綜合利用,繁殖的蚯蚓作為雞,鴨,牛蛙,鱔魚和甲魚等的蛋白質飼料,蚯蚓糞作為蔬菜和花卉肥料或作為飼料添加劑.現在我國對人工養殖蚯蚓的研究,試驗,養殖和開發利用情況介紹如下:
天津蚯蚓
市科委從日本北海道引進的"北星2號"紅蚯蚓,共有50萬條, 分別在天津市飼料研究和雙港大隊進行人工養殖引種試驗工作,其目的是利用蚯蚓處理豬糞,牛糞,雞糞以及城市有機生活垃圾.從中獲得大量的蚯蚓蛋白質飼料, 以及把城市有機廢物轉化優質肥料(蚯蚓糞),然後用來種花,種草達到美化城市之目的, 同時也達到消除有機廢物,減少對環境污染問題,並於1980年召開引種成功鑒定會.
中國農科院蚯蚓
土壤肥料研究所楊珍基,譚正英等研究人員,1980年, 開始從事於蚯蚓處於有機廢物,化廢為肥,從而消除有機廢物對環境污染的問題, 蚯蚓糞作為花卉肥料和其他農作物的肥料以能美化城市的研究工作. 中科院西北所蚯蚓
黃福珍研究員, 長期從事於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從事於從蚯蚓中提煉抗癌葯---"福乃康"葯物的研究. 四川蚯蚓
動物學會,於1982年3月27日至30日, 在重慶召開蚯蚓養殖與綜合利用學術討論會,全國有15個省(自治區)市的蚯蚓科學工作者參加了大會,並提出論文和總結報告60餘篇,編成論文集(蚯蚓的養殖利用),並於1984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此書總結了我國近年來有關蚯蚓的科學研究成果.主要介紹蚯蚓的生長,發育.繁殖,生態, 區系,品種選育與改良,飼料配方與加工製作,養殖工藝,養殖密度和管理技術. 利用蚯蚓處理有機廢物,蚯蚓喂魚,養對蝦,養豬,養雞,養鵪鶉以及蚯蚓的葯用價值等,內容相當豐富.
上海自然博物館蚯蚓陳賽英同志,長期從事於蚯蚓品種方面的研究,並與海安縣飼料研究所和上海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協作,開展蚯蚓養殖與利用研究. 金山蚯蚓科委,在1980年進行"大平2號"紅蚯蚓人工養殖試驗, 很快在該縣推廣22個蚯蚓養殖試驗點.利用蚯蚓喂雞,喂鴨,其增產效果顯著. 江蘇海定蚯蚓1986年在全縣推廣人工養殖蚯蚓和蚯蚓選種方面的工作,認為當地的環毛蚓和" 曲塘一號」紅蚯蚓, 可以作為當地人工養殖品種. 研究人員在全縣7366養殖蚯蚓農戶中,開展良性循環生態農業的研究,利用牛糞,養殖蚯蚓,蚯蚓喂雞鴨,蚯蚓糞和雞糞喂豬,豬糞產沼氣,沼氣渣,喂蚯蚓和種蘑茹,進行多級循環利用.從而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上海農科院畜研所蚯蚓20世紀80年代,引進露天紅蚯蚓0.5噸,進行處理牛糞試驗,蚯蚓養殖面積為4.05畝(畝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公頃=15畝,下同),全年總產出蚯蚓11642千克,全年增殖20倍.研究人員認為,人工養殖蚯蚓的生產成本低, 每千克的生產成本只有0.99元,蚯蚓可作為畜禽的蛋白質飼料. 山東萊陽農學院蚯蚓開展蚯蚓高產養殖技術研究利用蚯蚓代替進口魚粉,蚓糞代替部分能量飼料用來喂豬,喂雞,喂魚等試驗.採用露天養殖蚯蚓的方法,蚯蚓畝產達5253.9千克;採用塑料大棚養殖蚯蚓,畝產蚯蚓達15000千克的好成績.利用蚯蚓喂羅非魚試驗,增產極為顯著. 沈陽農大蚯蚓
崔玉珍等研究人員,從事於養殖蚯蚓處理有機垃圾的研究試驗,他們認為養殖蚯蚓是增加有機肥源的有效途徑,並認為利用有機垃圾養殖蚯蚓,蚯蚓繁殖快,蚯蚓糞是優質肥料,養分含量高,蚯蚓可作為優質蛋白飼料.華中理工大學生物工程系陳祖建等研究人員, 利用低等動物處理農副產品廢棄物的研究,進行養蛆,養蝸牛,養蚯蚓等的循環利用.
清華大學蚯蚓環境保護系胡秀仁等研究人員,在1985-1989年,從事蚯蚓處理有機垃圾試驗,認為養殖蚯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工藝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投資不多, 沒有2次污染,可作為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方法之一.具有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光靠蚯蚓處量數量龐大的垃圾是難於實現的必須因地制宜,同生態工程, 生物工程相結合,開展綜合利用,多種經營或利用農村城鎮的多餘勞動力,分散養殖,才有更顯著名經濟效益. 重慶一師
蚯蚓岳清泉等研究人員,於1981年,進行四川眉山赤子愛勝蚓選育與養殖試驗,認為當地的眉山赤子愛勝蚓具有的特點是:聚居性好,生產性能穩定,在省內具有明顯的分布區,抗病性能強,具有一定價值的地方品種,應當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可以利用眉山赤子愛勝蚓與進口赤子愛勝蚓進行雜交,以培育出更高產量的新品種.此外還進行利用蚯蚓提取"蠶保素"試驗,結果證明: 在桑葉上噴灑蠶保素後,可以提高蠶的抗病能力,並且能增卵和增絲,從而增加蠶絲的產量,提高了經濟效益. 北京雙橋蚯蚓養殖場方田同志,利用豬,牛糞養殖蚯蚓快20年的歷史了. 對人工養殖蚯蚓有豐富的經驗,養

5. 蚯蚓有哪幾種

蚯蚓屬於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種類,全世界已知的有 3000 余種。一般分為三個目: ① 近孔寡毛目。體形較小,一般常生活在淡水水底泥土中,如常見的有膘體蟲、毛腹蟲、尾盤蟲以及水絲蚓等。 ② 前孔寡毛目。體形小,水生或寄生,如帶絲蚓,寄生在喇蛄的鰓或體表的蛭形蚓。③後孔寡毛目。體形較大,一般生活在土壤之中,這一目的種類即是我們日常見到的蚯蚓種類,如環毛蚓、杜拉月、異唇蚓等。

如果根據蚯蚓的棲息環境,也可分為三大類,即水棲的種類、陸棲的種類以及少數寄生的種類。以上三類蚯蚓在我國均有分布,但以陸棲的種類為最多。在這里主要介紹數種可供養殖的陸棲蚯蚓種類

6. 巨蚓是什麼

巨型蚯蚓
南美森林中存在著一種巨大的蚓螈(caecilian)亞種。這種生物在恐龍時代就有了。大多數發現這種生物的報告都在巴西。生活在南美洲的巨型蚯蚓,最長的可達2米多。

7. 蚯蚓品種介紹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蚯蚓在中葯里叫地龍(開邊地龍、廣地龍),《本草綱目》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屬環節動物門(Annelida)寡毛綱(Oligochaeta)陸生動物,1,800餘種,尤指正蚓屬(Lumbricus)的種。在美國有17個本地種及13個從歐洲引進的種,其中陸正蚓(L.terrestris)最為常見。亦稱釣魚蟲(angleworm)。蚯蚓幾乎見世界各地所有濕度合適並含足夠有機物質的土壤。一種澳大利亞蚯蚓可長達3.3公尺(約11呎)。
陸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是無脊椎動物。陸正蚓長約25公分(10吋),淺紅褐色,之所以帶淺紅色,是因為血中含血紅素。某些蚯蚓(如原產英國的淺黃綠並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為綠色。
蚯蚓的軀體分為多數體節(陸正蚓多達150節)。某些內臟器官(如排泄器官)見於每一體節。第32~37節稍粗,無節間溝,色稍淺,在生殖季節能分泌黏稠物質,形成蚓繭,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軀體前後兩端漸細,尾端稍鈍。蚯蚓無視覺及聽覺器官,但能感受光線及震動。以土壤中腐爛的生物體為食,進食同時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層,但於氣候乾旱時或冬季可鑽入2公尺(7呎)深處。有一個亞洲種於暴雨後能爬樹以防淹溺。蚯蚓為多種鳥獸的食物,又間接為人類提供食物,疏鬆土壤利於通氣和排水,將有機物質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從而增加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蚯蚓又可作為魚餌,故俗稱釣魚蟲。
o(∩_∩)o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請及時給予好評或採納,萬分感謝!

8. 蚯蚓的生殖特點

蚓繭 如上所述,通常蚯蚓可以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也可以再生。無論蚯蚓孤雌生殖、異體受精、自然體受精等生殖方式及其胚前發育等均有很大的差異,但都要形成性細胞,並排出含一枚或多枚的卵細胞的蚓繭。這是蚯蚓繁殖所特有的方式。蚯蚓的蚓繭生產場所、顏色、形狀、大小、組成、含卵量以及其生產量常因種類而有差異。

不同種類的蚯蚓,其蚓繭生產的場所也有不同。一般陸棲蚯蚓的蚓繭產於陸地上。例如紅色愛勝蚓、背暗異唇蚓、日本異唇蚓等常產於潮濕土壤表層。若土壤干早則產於較深處。八毛枝蚓常產於腐殖層中,赤子愛勝蚓常產於農家肥堆處。水棲的種類,其蚓繭一般產於水中。

蚓繭的顏色常隨著產生蚓繭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改變。通常初生產的蚓繭顏色為淡白色、淡黃色,後逐漸變為黃色、淺綠色或淺棕褐色。最後可變為暗褐色或紫褐色、橄欖綠色等。

蚯蚓蚓繭的形狀也因種類不同有所差異。通常蚓繭的形狀多為球形、橢圓形等,有的為紡錘形、袋形、花瓶形等,少數的蚯蚓蚓繭呈長管形或細長纖維狀。此外,不同種類蚯蚓的蚓繭端部的形狀和結構也不一樣,如有的呈簇狀、莖狀,有的呈圓錐狀或傘形,有的端部較突出。繭壁由交織纖維組成,此種纖維在開始形成時是軟的,後來才逐漸變硬,而且十分耐乾和耐損傷。

蚯蚓所產蚓繭的大小常常與蚯蚓個體大小成正相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澳大利亞巨蚓,其體寬為 24 毫米,蚓繭寬 20 毫米,長 75 毫米;陸正蚓產的蚓繭寬 4 . 5 一 5 毫米,長 6 毫米,而環毛蚓的種類則比陸正蚓產的蚓繭小,寬約為 1 . 8 毫米,長 2 . 4 毫米。此外,蚓繭的長度與分泌粘液管和蚓繭膜的環帶之長短有關。例如,淡黑巨蚓的環帶體節有 32 節,所產的蚓繭長達 70 毫米以上。不過也有例外,如正蚓與體型差不多的某些環毛蚓所產的蚓繭相比,前者長 6 毫米,寬 4 . 5 一 5 毫米,後者長 1 . 8 一 2 . 4 毫米,寬 1 . 5 一 2 毫米。

不同種類的蚯蚓所生產的每個蚓繭,其內所含的卵量也是不同的。有的有多個,有的僅 1 個卵。如赤子愛勝蚓每個蚓繭內含有 1 一 20 個卵;環毛蚓一般為 1 個,少數達 2 一 3 個卵;紅正蚓的蜘繭一般為 1 一 2 個,有時更多。 "

不同種類的蚯蚓所產的蚓繭量也有所差異。通常性成熟的蚯蚓,在適宜的條件下,在一年之內可以斷續生產蚓繭。不過,生活在自然界的野生蚯蚓、蚓繭的生產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為在自然界常受各種生態因子的影響,遇到高溫、乾旱或食物供應不足等不良環境條件時, 則常伴隨蚯蚓的滯育、休眠而停止生產蚓繭。有時為了生存和延續後代,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生產較多蚓繭。

蚓繭繭壁系交織纖維,由三層構造組成:最外層為纖維結構;中層為交織的單纖維;內層為淡黃色的均質。初生的蚓繭,其壁的最外層為粘液管,一般粘性較大,隨著時間推移,蚓繭變硬,粘液管逐漸乾燥而潰散。粘液管的內面為蚓繭膜,此膜較堅韌,富有一定的保水、透水和透氣的能力,發現有的蚯蚓蚓繭在土壤中保存 3 年時間而未腐爛分解,蚓繭膜內形成囊腔,並有似雞蛋蛋清的營養物質充斥著,卵、精子或受精卵懸浮其中。蛋白液的顏色,濃稠程度也常因蚯蚓種類和所處的不同環境有所差異。蚓繭對外界不良環境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抵禦不良條件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溫度過高會使蚓繭內的蛋白質變性,溫度過低會使蚓繭內的受精卵凍死,蚓繭長期被水淹沒,會使蚓繭透水膨脹而導致蚓繭的破裂死亡,如果過於乾燥,則會使蚓繭失去水分而導致干癟 。

( 2 )交配 蚯蚓性成熟後即可進行交配。蚯蚓的交配方式大多為異體交配受精方式。即把精子輸送到對方的受精囊內暫時貯存起來,為爾後的受精作準備。不同種類的蚯蚓交配的姿勢大致相同,但有的種類也有所差異,蚓蚓都是雌雄同體,雖然許多種類也能行孤雌生殖生產蚓繭,但絕大多數的種類是以交叉受精生殖,有些種類在地面上交配,另一些種類在地下交配。除了處在不適宜的條件下或夏眠或滯育外絕大多數種類是全年周期性交配,不同的種類交配方式也有差異。如正叫科的種類交配是受兩條蚯蚓的腺體分泌物頭尾交錯腹面緊貼在一起,一條蚯蚓生殖帶區緊貼在另一條蚯蚓的受精囊孔上,以完成交配。

例如赤子愛勝蚓在交配時,兩條蚯蚓身體呈前後倒置,腹面相貼,一條蚯蚓的環帶區域(XXIV,XXV,XXVI~XXXII)正對這另一條蚯蚓的受精囊孔區域(IX-X,X-XI節間)。環帶的前端,在XXVI節處與另一條蚯蚓的雄孔區(XV節)正對應。環帶區所分泌的粘液可將兩者黏附在一起,並且在環帶之間有2條細長粘液管,將兩者互相纏繞,兩條蚯蚓相互貼近的腹面凹陷。此時具有明顯的兩縱行精液溝,當交配時精液溝的拱狀肌因有節奏地收縮,從雄孔排出的精液向後輸送到自身的環帶區,並進人到另一個體的受精囊內。兩條蚯蚓相互受精完成後,則從相反方向各自後退,退出纏繞的粘鑲管,直到兩個體完全脫離接觸。這樣的交配過程大約需 2 一 3 小時。在自然界通常赤子愛勝蚓多在初夏和秋季夜晚時分,在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堆肥處交配,然而人工養殖的蚯蚓,只要條件適宜,一年四季均可交配繁殖。

在交配過程中,卵從蚯蚓的雌孔中排出體外,由於蚯蚓的卵細胞投有任何運動器,只能被動地排出,也就是存在於卵囊或體腔液內的卵,依靠蚯蚓的卵漏斗和輸卵管上的纖毛的擺動,使其經雌孔排出體外。

蚯蚓的受精過程是雛型蚓繭途經受精囊孔時,先前交配時所貯存的異體精液就排人雛型蚓繭內,從而完成了受精過程。精子具有纖毛狀的尾部,可行游泳運動,可與懸浮的卵相遇而受精。

蚯蚓產生蚓繭是由蚓體環帶分泌蚓繭膜和細長粘液管開始,經排卵到雛型蚓繭從體前端脫落,蚓繭前後封口為止。大多數種類的蚯蚓在生產蚓繭的過程中即開始了受精,有的蚯蚓是在交配結束後,利用交配時環帶區分泌的細長粘液管便形成了蚓繭而受精。

9.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最早是在哪發現的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為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平均長度為1米,重200克,最大長度可達3米多,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極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一種性格很溫和蚯蚓。



一般蚯蚓只有幾厘米,最長也只10厘米左右,但有一種不常見的蚯蚓體長卻能夠達到驚人的3米多,它就是澳大利亞巨型蚯蚓,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蚯蚓!這種蚯蚓是在澳大利亞的南部發現的,因此科學家們將它們暫時命名為澳大利亞巨型蚯蚓。



據考察,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平均長度為1米,重200克,最大長度可達3米多,不過它們體型雖大,但卻是一種性格很溫和蚯蚓。澳大利亞巨型蚯蚓僅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極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它們的洞穴一般都是在地下0.9-1.5米深的地方。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蚯蚓,澳大利亞巨型蚯蚓體型雖大,但它也是很脆弱的,只有少數的幾種濕地才適合它們生存,而且它們對於腳步造成的震動是很敏感的,聽到這種震動它們就會四處爬動。並且它們繁殖率很低,生長周期卻很長,所以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收錄在了紅色名錄中。

其它巨型蚯蚓

①無獨有偶,不久前,在厄瓜多近火山又發現了一種巨型蚯蚓,它長度約1.5米,重量至少1斤,體型如蛇,宛如巨怪,它也因此被列入世界18大恐怖怪獸中;

②而在1937年,曾有一則報道稱:人們在非洲一個叫屈蘭斯瓦爾的地方捕到一條長6.71米,直徑近乎2厘米的巨蚯蚓,這條蚯蚓殼算是「蚓中之霸」了;

③1967年11月間,在南非開普頓省的岱比納克,據說發現了一條長達6.4米的巨蚯蚓,它的長度超過了6.1米寬的國有道路。

10. 世界上最大的蚯蚓

據美國獵奇網站「odditycentral.com」1月14日報道,澳大利亞東南部吉普斯蘭地區近日驚現世界上最大最長的蚯蚓,軀體伸展最長可達2米。

由於其洞穴位於地表3英尺(約1米)至5英尺(約1.5米)以下,因此人們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有時因為暴雨傾注,這種蚯蚓才不得不鑽出地面。

吉普斯蘭大蚯蚓生活在一種十分潮濕的土壤中,如果人們踩在它們洞穴的上方,它們會感受到震動並發出嘎吱的響聲。因此,即使人們看不到它們,但也能知道它們的存在。

(10)在哪裡能買澳大利亞巨蚓擴展閱讀:

蚯蚓的分布

大多數生態系統中都有蚯蚓存在,但海洋是蚯蚓的天然屏障,沙漠區和終年冰雪區也很少見。

它們主要在土壤的表層分布,那裡有機質比較豐富。土壤的結構、酸鹼度、含水量、通氣性等都是限制其分布及數量的因素。

通過體表的氣體擴散而進行呼吸作用。蚯蚓沒有呼吸器官,而是由於體表分布有大量的微血管網,在皮膚潮濕的情況下,很容易的進行氣體的交換。蚯蚓的血漿中溶解有豐富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很容易與氧結合及釋放出氧。有人報導正蚓所利用氧的40%是由血漿中的血紅蛋白進行傳遞的。

閱讀全文

與在哪裡能買澳大利亞巨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