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大牧首如何產生

俄羅斯大牧首如何產生

發布時間:2022-06-30 05:39:06

㈠ 俄羅斯信什麼教

你好.朋友.俄羅斯有300個民族.各族的宗教是不同的.
俄羅斯族.91%是信奉東正教的.而少數民族.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這些中亞的民族.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還有的民族,像韃靼族,他們是信薩滿教的而猶太族.信奉猶太教 雅庫特族,信奉薩滿教.日耳曼族,信奉天主教在那裡的國人(華族).還信佛教,
因為俄羅斯地跨亞歐.國土遼闊.民族眾多.所以.不能籠統的說都信奉xx宗教.只能說大部分人信奉xx宗教.這是科學的說法.樓下的說的很籠統.
最後.祝你新年快樂要.給分哦!

㈡ 俄羅斯總理是怎麼選舉產生的

當然是由國家的選舉機構選舉出來的,在俄羅斯則是有國家杜馬也就是下議院選舉出來的。由於俄羅斯處於一種比較微妙的狀態,國家幾乎就是由普大帝說了算,而國家在政治制度上,並沒有給下議院太多的權力,使得解體以後現有的幾個總理幾乎都是由總統提名,再由下議院集體選舉通過的。


而這次普大帝提名了以治理經濟出名的米舒斯京為總理,而下議院也是多票選舉同意了普大帝的提名。而這位以財經頭腦出名的米舒斯京很明顯就很符合現在俄羅斯的國家情況,軍隊實力絕對不輸任何一個國家(核武器),而在經濟上甚至不如韓國,這就是俄羅斯在下一個階段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而米舒斯京則是最好的人選,所以現在普大帝就在為他鋪路,逐漸讓他管理國家,為以後的執掌大權積攢人氣和威望。

㈢ 宗主教的東方正教會的牧首

巴爾多祿茂一世,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Bartholomew I, 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New Rome and Ecumenical Patriarch)
參見:東正教
並非全部15個東正教自主教會的領袖的稱號都是牧首。實際上使用這一稱號的自主教會領袖有9個,其他自主教會領袖的稱號是都主教或大主教。
使用牧首稱號的東正教自主教會領袖實際上都是獨立、平權的,然而按照「歷史榮譽」排序如下(名稱為當前正教中文全稱): 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亞歷山大和全非洲牧首 大安提阿和全東方希臘教會牧首 耶路撒冷聖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 莫斯科和全俄羅斯牧首 全喬治亞大公牧首 塞爾維亞牧首 卡帕多細亞—愷撒城的繼承者,翁格羅—弗拉克人的都主教,布加勒斯特的大主教,全羅馬尼亞牧首 全保加利亞牧首 這9個牧首中,有4個是古代傳流下來,而另外5個是晚近才確認的: 古代宗主教區(最初也包括羅馬宗主教區): 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Ecumenical Patriarch of Constantinople)(東正教中文譯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領導君士坦丁堡正教會Orthodox Church of Constantinople,並且是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精神領袖) 亞歷山大和全非洲宗主教(Patriarch of Alexandria and All Africa)(東正教中文譯名:亞歷山大和全非洲牧首)(領導亞歷山大希臘正教會Greek Orthodox Church of Alexandria) 安提阿宗主教(Patriarch of Antioch)(東正教中文譯名:安提阿牧首)(領導在近東的安提阿和全東方希臘正教會) 耶路撒冷宗主教(Patriarch of Jerusalem)(東正教中文譯名:耶路撒冷牧首)(領導在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和全阿拉伯的耶路撒冷和聖錫安希臘正教會) 在五大宗主教區建立之後的五個晚出的牧首區,根據其被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確認為宗主教區的時間先後排列如下: 全保加利亞牧首(Patriarch of All Bulgaria)(領導保加利亞的保加利亞正教會Bulgarian Orthodox Church),927年被確認為牧首區。 全喬治亞大公牧首(Catholicos-Patriarch of All Georgia)(領導喬治亞的喬治亞正教會),1008年被確認為Catholicosate(即Patriarchate,牧首區) 塞爾維亞牧首(Patriarch of Serbia)(領導塞爾維亞(以及原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正教會Serbian Orthodox Church),1375年被確認為牧首區 莫斯科和全俄羅斯牧首(Patriarch of Moscow and All Russia)(領導俄羅斯的俄羅斯正教會),1589年被確認為牧首區 全羅馬尼亞牧首(Patriarch of All Romania)(領導羅馬尼亞的羅馬尼亞正教會),1925年被確認為牧首區

㈣ 地理俄羅斯

面積
1707.55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蘇聯領土面積的76%),水域面積佔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人口
俄羅斯人口分布極不均勻,歐洲部分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4/5。而廣大東部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不足一人。城市人口佔全國的73%。1.41億(2008年政府估計,世界第9名)。人口密度8.3人/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09名)。性別比為0.88。
民族
俄羅斯共有民族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79% 。主要少數民族有德意志、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蒙古、印古什、圖瓦等。
語言
俄語(Русский язык)是俄羅斯聯邦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有30多種語言。並在該共和國境內與俄語一起使用,目前俄語是四個獨聯體國家的官方語言。
宗教
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 %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 %,0.8 %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1707.52萬平方公里(占蘇聯領土面積(2200萬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 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達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氣候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5℃,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烏拉爾區)、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歐洲部分。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平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達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大河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全長3685千米。(俄羅斯的母親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亞地區的鄂畢河、葉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國最長)。 ③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裏海。
自然資源
俄羅斯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資源。 ②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居世界第二位。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核能發電量為1310億千瓦/小時。核電佔俄電力的10%。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西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編輯本段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編輯本段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90 萬公里,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㈤ 俄羅斯大牧首是個什麼職位

宗主教,在東正教方面往往稱為牧首,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如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和安條克的主教的稱號。他們的威望和權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當天主教和東正教分裂時,羅馬的宗主教成為天主教的教皇,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為東正教名義上的首腦。

㈥ 斯大林時期蘇聯外交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還未消散,冷戰的陰雲已經漫上歐洲的上空。蘇聯與英美等國結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並不牢固,回憶一下大戰開始前的狀況,我們就可以看出,蘇聯和英美雙方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把對方視作結盟對象,相反他們首先選擇的恰恰是他們日後共同的敵人——希特勒德國,而他們之所以或者對德國人採取綏靖政策,或者與強盜共舞,要對付的恰恰又是日後的盟友。現在法西斯德國被打敗了,蘇聯與西方國家建立起來的同盟失去了共同的敵人,因此這種同盟關系只可能面臨瓦解。但是大戰剛過,各國都需要從戰爭的陰霾中得到恢復和休養,各國都無法承受再一次的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 惟有通過劃分勢力范圍,保持各方的均勢,才是最能滿足各方利益的途徑, 因此「鐵幕」落下,冷戰的格局就此形成,縱觀整個冷戰的歷史,可以確定冷戰是以美蘇的對立為標志的,但是就冷戰的起源來看,其始作俑者則是英國,正是丘吉爾著名的「鐵幕」講話, 將美國拉進了冷戰的圈子,從而將冷戰由英蘇在歐洲的矛盾轉化為美蘇爭奪世界的全球性對抗。因此我們要探求冷戰格局形成的原因,我們就不能不分析英蘇矛盾的淵源,我們也不能不分析英蘇之間局限於歐洲內部的矛盾何以能夠轉化為美蘇在世界范圍內的爭奪。

長期以來,對於冷戰的形成一般都認為是意識形態的對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不否認,在冷戰格局形成的原因中,雙方意識形態的對立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甚至是基本的原因,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這種意識形態的對立並不是二戰勝利後才產生的,而是由來已久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並不是不存在,但是這種對立並沒有妨礙兩國在反法西斯戰場上並肩作戰(盡管其間齷齪不斷),這充分說明,意識形態是會對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產生影響,但是並非是根本的,不可改變的影響。引起英蘇矛盾的焦點與其說是意識形態的對立,還不如說是利益上的矛盾。通過對戰後歐洲形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英國的國力較之在二戰中壯大的蘇聯國力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而歐洲其他國家經歷了大戰,根本沒有能力與蘇聯分庭抗禮,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歐洲勢必形成蘇聯一國獨大的局面,而英國的歐洲戰略一向都是保持均勢,除非由英國控制歐洲,否則保持均勢對英國最為有利。這才是英國積極游說美國與蘇聯對抗的真正原因。

而表面上在英蘇矛盾中起著調停作用的美國也並不是為了英國的利益而與蘇聯對抗的,美國人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由於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傷最少,二戰後的美國無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這個最強大的國家當然也要對世界事務擁有最大的發言權,而蘇聯則是妨礙它得到這種權利的最大障礙。因此出於稱霸世界的戰略考慮,美國別無選擇地要走上與蘇聯對抗的道路,只有遏制蘇聯,美國才能在世界上為所欲為,因此聯合英國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和大洋州國家形成反抗蘇聯集團的西方陣營是美國的必然選擇。

蘇聯呢? 蘇聯如何成為冷戰格局中的一極呢? 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蘇聯贏得了極大的世界聲譽,蘇聯紅軍的軍旗插上柏林的國會大廈,使得蘇聯成為大半個歐洲的解放者和拯救者。但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蘇聯在戰爭中的消耗也是十分驚人的,光是人的消耗就達到1200多萬。這使得此刻的蘇聯實在無力再次開動戰爭機器,奪取全歐洲的政權(這是蘇聯的真實願望),好在大戰中蘇聯解放的大部歐洲領土還在蘇聯的控制之下,更好在大戰結束後不久蘇聯就掌握了原子彈技術,使得蘇聯有了與美英集團叫板的籌碼。因此蘇聯的算盤首先是保住在歐洲戰場上爭取到的地盤, 使得蘇聯的實際勢力范圍不小於開戰前與德國人合作所期望得到的勢力范圍。英美與蘇聯的這種各自的利益訴求才是導致冷戰格局最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這里,意識形態表面上似乎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它是一種類似輿論的工具和手段,掩蓋不了爭奪國家利益的實質」[1]。所以,雖然冷戰的雙方格外突出雙方意識形態的對立,實際上這是雙方為掩蓋利益爭奪而釋放的煙霧彈,在這個問題上,對立的雙方所採取的是相同的策略。

二、政教關系調整的宗旨

如果我們認識到冷戰格局的這樣一種成因,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斯大林在戰後繼續保持對在意識形態上與國家政權截然對立的東正教會的寬容政策,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蘇聯政教關系調整的宗旨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

1945年蘇聯和同盟國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蘇聯全國上下一片歡騰。但是對於為戰爭勝利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俄羅斯東正教會而言,則是喜憂參半。祖國領土能從被法西斯德國的佔領下被解放出來,祖國的軍隊能夠直搗侵略者的老巢,取得最後的勝利,這對於具有深厚愛國主義傳統,並親身參與過衛國戰爭的東正教會來說無疑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俄羅斯東正教會不可能不想到,教會在國家生活中地位的提高與對德戰爭有著緊密的關系,教會的領袖們不能不回憶起在戰爭開始前教會的悲慘命運,他們也不可能不意識到,在戰爭年代教會所得到的優厚待遇並沒有在法律上被給予充分的保證,這種優厚待遇會不會是一種戰時安排呢,這無疑會讓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東正教會充滿憂郁。而事實上,在大戰後期和勝利之初,蘇聯聯共(布)中央就作出了《關於組織科學教育宣傳》的決定,號召要對自然現象作出唯物主義的解釋,並且出版了大量的無神論宣傳品[2],這些行為無疑會被缺乏法律保護的教會認為是要展開新一輪的反宗教運動,回想到戰爭爆發前反宗教運動中教會的遭遇, 東正教會是有理由感到害怕和擔憂的。

但是事情並沒有向更遭的方向發展。在勝利曙光初現的1945年4月10日,斯大林和國家領導人莫洛托夫再次會見了東正教新任大牧首阿列克謝等教會領袖,對教會提出的各項要求都給予了比較滿意的答復。在這樣政策利好的推動下,教會的事業得到了比較快速的發展,在神職人員培養、教堂開放數量、教徒的數量和教會慈善事業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由於戰爭的創傷, 戰後有很多蘇聯人開始重新尋找人生的意義,他們中有不少人在宗教中找到了精神上和心靈上的安慰和寄託,這也為教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到五十年代中期,東正教會迎來了蘇聯歷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此時,在校神學生的數量達到2000人,此外還有大批的函授學生,這些人都是教會的新生力量,能夠為教會的後續發展能夠能量。

那麼,國家為什麼在這個時期允許,甚至是支持教會如此迅速的發展呢,教會的發展究竟如何有利於國家的安全與穩定呢?

當然,從國內的情況看,如上所述,宗教在戰後的發展能夠為人民提供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撫慰,能夠醫治人民心靈上的戰爭創傷,能夠更好地團結和凝聚人民,為國家帶來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除此之外,聽從於政府安排的東正教會還能夠分化宗教糾紛,緩和地區沖突,穩定蘇聯的政局,1946年,蘇聯就利用東正教會對西烏克蘭境內的屬於羅馬的東儀天主教進行分化和瓦解,使得這個教派的一部分最終不得不與蘇聯東正教合並,而不承認這種合並的另一部分只好轉入地下。但是,在戰後的蘇聯,宗教存在並具有一定的地位,其主要作用還是在外交方面:

(一)東正教會對於強化蘇聯在新佔領地區的統治地位,提高蘇聯在東歐勢力范圍內的影響力起著特殊的作用。蘇聯戰後的世界戰略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鞏固和加強蘇聯在新佔領土地上的完全主權,其次是在東歐建立有利於自己的勢力范圍,極力擴大在這個范圍內的影響和控制權,最後是推進世界革命,擴大社會主義國家的范圍[3]。在1944年丘吉爾訪問蘇聯的時候,社會主義的蘇聯和帝國主義的英國無視相關國家的主權,就劃分勢力范圍的問題達成了「君子協定」。戰爭後期,蘇聯經過與英美的談判,最終劃定了雙方在歐洲的勢力范圍,蘇聯承諾在劃定的東歐區域內維持英國和其他國家的一定影響和利益,但是後來,在蘇聯的勢力范圍內,蘇聯建立完全由自己控制的政府,斯大林認為,只有在這些國家建立共產黨政權,才能保證這些國家對蘇聯友好,這就是後來以蘇聯為主體的社會主義陣營。而處於這個勢力范圍內的國家,歷史上大都是以東正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家,這就為蘇聯強化在這些地區的統治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從政治上和軍事上,蘇聯已經佔有了這些地區,但是軍事的佔領並不一定帶來人民的心悅臣服,而宗教,特別是世界宗教本來就有超越國界的屬性,東正教作為基督宗教的一個重要支派,它本身就具有一個超越國家的體系, 俄羅斯東正教會早在沙俄時期除了本身具有獨立教會的地位之外,還對許多國家的東正教會具有領導權,原屬於莫斯科東正教會所轄的許多教會都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以內,那麼利用東正教重新將這些國家的教會納入到蘇聯教會的旗幟之下,豈不是更容易征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嗎?而蘇聯東正教會能夠有機會效力於國家,又借國家之力,擴充了自己的勢力,教會也是受益者,它何樂而不為呢? 俄羅斯東正教的領導人在戰後頻頻出訪,將很多在二三十年代脫離莫斯科牧首區而劃歸其他獨立教會的教區又重新拉入莫斯科牧首區,或者鼓勵歸屬於別的獨立教會的東歐國家教會脫離原牧首區的管轄,獨立出來,這也為莫斯科牧首區進一步控制這些教會帶來了方便,例如,在戰後,蘇聯東正教會成功地使得波羅地海三國、保加利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的東正教會重新歸於莫斯科牧首區的領導,使得芬蘭、波蘭的教會脫離君士坦丁牧首區的領導,通過蘇聯東正教會的努力,莫斯科牧首區成為世界上擁有教徒最多,實力最為強大的東正教教區,這無疑為蘇聯勢力在東歐的滲透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東正教會成為蘇聯實現外交目標,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工具。

(二)東正教的發展有助於蘇聯提高自身的世界聲譽, 擴大蘇聯的世界影響。

戰後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盡管因為打敗了德國法西斯而在世界上提高了其聲譽,但是,由於蘇聯自持軍事上的優勢,追求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成為掌握別國命運的國家,因此它奉行了一條擴張自己勢力范圍的道路,它更加堅定地認為,要推進世界革命,就必須要保證蘇聯的安全和利益。因此,在東歐,蘇聯違背了戰後與英國達成的「君子協定」,進行帝國式的擴張;在亞洲,蘇聯除了利用對日作戰在遠東中國東北搞擴張外,還將手伸到了伊朗和土耳其,蘇聯提出對土耳其的領土要求,拒絕按照計劃從伊朗撤軍[3],最終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爆發利益沖突,使得美英聯合共同對付蘇聯,從而形成了東西方的「鐵幕」。在西方世界,美國的杜魯門、英國的丘吉爾等資產階級政治家紛紛指責蘇聯擴張主義的外交政策,並對它的極權主義的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都給予了強烈抨擊。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認識到,要改變世界對蘇聯的看法,要對帝國主義國家對蘇聯的攻擊予以回擊,並且樹立蘇聯先進國家的形象,就必須要在進行軍事進攻、外交爭奪、經濟制約的同時,進行對外宣傳和文化擴張方面的努力,這樣一來,蘇聯東正教會就可以有所作為了。

眾所周知,東正教與西方天主教不同,具有多中心性,它沒有一個明確的世界統一的中心,盡管世界上的所有東正教會都尊奉最古老的東方教會——君士坦丁堡教會為精神上的領袖,但是各獨立的教會之間並沒有行政上的隸屬關系[4]。傳統上,君士坦丁堡教會也是東方教會中最有實力和影響的教會,但是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各個獨立的教會都有權通過對外傳教擴大自己的影響和地盤,誰有力量在某地建立管轄的教會,這個地方的教會就歸屬於誰, 因此最強大的教會並不一定就是最古老或者最受尊敬的教會。本來,俄羅斯東正教會並不是東正教最古老的教會, 公元十世紀,羅斯受洗後,俄羅斯東正教會隨著俄羅斯帝國的強大而逐漸擴張自己的實力,使得莫斯科及全俄牧首區成為享有獨立地位的自主教會,並在俄羅斯帝國勢力延伸到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教會組織,擴張教會的勢力。在十月革命前,俄羅斯東正教會與俄羅斯帝國的對外侵略戰略捆綁在一起,東正教莫斯科及全俄牧首區已經在沙皇俄國侵佔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傳教區,無論是從信徒數量還是從地域上,都超過了其他東正教會。誠如馬克思所說:「東正教會變成了國家的普通工具,變成了對內進行壓迫和對外進行掠奪的工具」[5]。十月革命後,蘇聯的反宗教政策和對宗教的剿滅對俄羅斯東正教的世界影響和實力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俄羅斯東正教教會的這種性質並沒有改變,地位依然存在,它還具有與東正教其他教會爭奪勢力范圍的資本,當然東正教會與西方天主教會和新教團體的在信仰上和利益上的矛盾也可以被蘇聯政府利用來加強自己在東西方對抗中的實力。

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爭奪世界東正教領導權的斗爭由來已久,但是二戰後兩個教區的斗爭被賦予了更多的政治性。美蘇兩國都希望保持和發展自己在土耳其的權益和勢力,因此在土耳其的爭奪十分激烈,蘇聯政府支持蘇聯東正教會與君士坦丁堡教會爭奪世界東正教的領導權,希望莫斯科能夠成為世界東正教會的中心,進而成為世界基督教的中心,這符合蘇聯要成為世界中心的外交目標。大牧首阿列克謝上任不久,就出訪中東朝聖,希望就東正教會的一些重大問題與君士坦丁堡方面進行交流和談判,但是由於蘇聯和土耳其兩國關系的惡化,大牧首的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之行並沒有成功,但是「蘇聯東正教會的影響因這次的朝聖而得到擴大」[2]。

1948年,是東正教莫斯科牧首區成立500周年,俄羅斯東正教會在蘇聯政府的支持下舉辦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這個慶祝活動邀請到了東正教四大牧首區中的兩個到莫斯科,顯示了蘇聯東正教會的號召力和凝聚力,表明蘇聯希望成為世界東正教中心的意願和決心,為這次慶祝活動發表的一系列文章反對天主教的意味很濃,這顯然是出自於或者至少是迎合蘇聯政府與西方對抗的意志。這樣的慶祝活動能夠在因人權問題、宗教自由問題而飽受資本主義國家詬病的蘇聯召開,本身就為蘇聯贏得了不少的形象分數,而活動的基調又如此符合蘇聯的對外戰略,這不能不說是蘇聯在外交政治上的一大勝利。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戰後斯大林時期蘇聯宗教政策的相對寬松、蘇聯政府與俄羅斯東正教會的合作和配合,主要是因為蘇聯政府看到,東正教會在應付國家內政外交困局的過程中具有可以利用的價值,這並不意味著蘇聯對宗教的徹底改觀,也不意味著蘇聯黨和政府放棄了與宗教作斗爭的立場,蘇聯黨和政府並沒有深刻認識到宗教的長期性、群眾性和復雜性,從而也沒有完全理解和正確估計宗教在蘇聯歷史文化和傳統中地位和作用,整個宗教政策表現出一種明顯的功利性和暫時性,而整個蘇聯時期蘇聯黨的宗教政策反復多變,沒有長遠的目標和方向,造成蘇聯社會發展的嚴重不和諧,這不能不說是蘇聯共產黨執政七十餘年的一個深刻教訓。

㈦ 俄國農奴怎麼形成的

農奴制度是俄國社會的一個重要特點, 也是俄國歷史上最復雜的間題之一。農奴制度為
俄國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成為俄國統一和對外擴張的經濟基礎。在工業化以前的俄國, 沒
有農奴制這樣的方式來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 就沒有彼得大帝強力實行的西化改革, 也不會有
俄國長期的對外擴張, 更不會在世紀初打敗拿破崙帝國。但是, 也正是由於保存了農奴制
這樣野蠻和沒有效率的社會經濟制度, 才使俄國在世紀中期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遭到慘敗,
從而也就決定了農奴制在俄國最終被廢除的命運。
一、認識俄國農奴制形成問題的切入點
一般認為, 西歐的農奴制是建立在封建的、自然經濟的基礎上, 東歐如普魯士、波蘭、烏克
蘭的農奴制建立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的基礎上, 這是西歐國際市場對東歐封建經濟影響的
結果, 此被恩格斯稱為「 再版農奴制」 。至於俄國農奴制度如何形成, 至今尚未達到統一認識。
俄國史學家· · 克柳切夫斯基曾說, 「 農奴」 這一形態的起源是俄國社會歷史上最重要
的、也許最含混不清的問題之一。俄國革命前的史學界對俄國農奴制的產生與確立有
兩種理論, 即法律的和非法律的。以契切林為代表的「 國家學派」認為農奴制是由國家法律所
確立的克柳切夫斯基則從農奴制的起源人手, 認為農奴制是農民對地主的債務關系即私法關
系的結果。
從· 川格列科夫開始, 在蘇聯史學界形成了一種農奴制逐漸產生和發展的觀念它從《羅
斯法典》時代開始, 經過一世紀的一系列法典, 到年的《法律大全》確立。格列科夫
認為俄國農奴制建立在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 特別是同勞役制的發展有關。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前者為抽象
名詞, 它來源於具體名詞「 礦農奴, 將其譯為「 農奴制」 是很自然的而後者則應譯
為「 農奴法」 。實際上, 中國學者所說的農奴制在俄國學者那裡一般指的是「 農奴法」 , 例如「 廢
除農奴制」 , 俄語是「 , ,』廢除農奴法。
筆者認為, 農奴制二是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對農民實行的各種形式的超經
濟強制現象, 是一種私法或私人契約關系的結果, 它存在著一個農民逐漸被農奴化的過程農
奴法則是從世紀末開始的俄羅斯國家以立法形式把農民固定在封建主
土地上的法律制度, 它也存在著一個逐漸強化的過程。在俄國, 先出現封建主個人對農民實施
的「 農奴制」 , 然後才形成國家制定的「 農奴法」 。地主使農民逐漸農奴化的過程與國家農奴法
逐漸強化的過程相結合, 應該是我們認識俄國農奴制形成問題的切人點。
二、基輔羅斯與東北羅斯的自由農民
在基輔羅斯時期一世紀, 已經產生了某些類型的依附農民, 如因債務關系而出現的
典身農、契約農, 但在法律上他們仍被認為是自由人。這可以看做是俄國農奴制度的一個起
源。俄國農奴制度的另一個起源是基輔羅斯時期的家奴。二。。家奴不向國家納稅, 與國
家當局不發生直接關系, 當局只與其主人打交道。家奴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戰俘、罪犯、家奴
的後代、賣身為奴者等, 故家奴具有奴隸性質。家奴通常並不從事農業勞動, 而是充當家僕、自
己主人的代理人和戰時的步兵隨從, 家奴用於田間勞動成為大規模的慣例一般要到一世
紀。〔不過, 這一時期雖出現一些依附農民和不少家奴, 但「 大多數農村居民還是在農村
公社保護下繼續自由生活」 。
基輔羅斯瓦解以後, 一部分人口向西轉移到加利奇、波蘭方向, 另一部分則轉向東北, 深人
到伏爾加河上游地區。轉向東北的這一支以後形成俄羅斯民族, 他們在俄羅斯中部的森林裡
安頓下來, 開始了更艱苦的伐林農業。
一世紀, 伏爾加河上游地區由於分割繼承形成許多封邑公國。王公封邑的土地分為
宮廷土地、官家國家土地和大貴族土地三類。宮廷土地主要由王公的家奴耕作, 為王公勞動
生產, 但也有交給自由農民使用的, 由其繳納實物地租。官地是農民公社「 黑鄉」或稱「 鄉社」
使用的土地, 他們向王公繳納賦稅。大貴族土地包括私人世襲領地和教會寺院土地, 一般也多
是出租給自由農民。
東北羅斯的農民同各類封建主的相互關系建立在封建契約的基礎之上。一般來說, 居住
在貴族領主土地上的農民在經營農業時, 大部分都要從領主那裡借貸房屋、耕畜和種子等。為
此農民除了承擔土地租稅外, 還要承擔另外的勞役。不過這時這些農民並沒有失去人身自由,
他們仍擁有「 出走」權, 只要向地主償還債務即可。
同服役貴族一樣, 如果農民覺得當地土地的使用條件不適宜的時候, 可以移居他國。在王
公給貴族地主的特權書中, 王公給予每一地主從別國招募納稅民的權利, 並認為這種應募遷徙
不屬於非法遷徙。年在尚未被吞並的梁贊諸王公的契約中就規定, 農民從一國直接遷徙
到另一國的權利與最高階層的人員相等, 「 會盟諸公之子兄弟稱, 大貴族、小貴族、自由職役和
農民均可自由來往於我兄弟之間」 。事實上在分裂的條件下也很難真正把農民束縛於
土地上, 因為不滿意自己領主的農民很容易在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內就到達相鄰王公的領地, 在
那裡取得份地和農具。
這是否就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學者們對此意見不一。與西歐相比, 東北羅斯封建主之間
的權利義務缺乏嚴格規定, 服役關系與土地關系不太緊密。服役貴族更換服役的公國並不影
響他在原公國取得的世襲領地, 他仍須向他的領地所在的公國繳納賦稅。出征時他站在現為
之服役的王公的旗幟下, 但當他的領地所在的城市遭到敵人進攻時, 他又必須回去保衛。因
此, 東北羅斯的服役貴族不是西歐那樣的附庸。更重要的是, 西歐封建制度以把農民固定在封
建主的采邑上為基礎, 而一世紀東北羅斯的農民, 除過少量家奴外, 卻擁有自由遷徙權。
三、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
世紀下半期至世紀上半期是俄國農民地位的轉折時期。隨著封建土地所有制尤其
是封地制和勞役地租的發展, 隨著統一的俄羅斯中央集權制國家的形成及其經常進行的兼並
戰爭, 都需要加強對農民的控制和剝削, 封建主和國家這時都轉而開始對農民的自由權利展開
進攻。
從世紀下半期起, 大貴族的世襲領地制特別是服役貴族的封地制開始迅猛發展。這些
服役貴族得到了大量無人居住的土地, 於是用一切手段召寡農業勞動力。這樣, 大批貧苦的無
業流民便通過地主的借貸而安頓下來。問題是很少有農民能償還地主的貸款, 在地主的土地
上幹得越久, 欠的債就越多。由於這種債務關系, 這些農民也就成為地主的「 老住戶」 , 他們享
有的「 出走」權利實際上已不起作用。結果使農民要麼不顧一切地從地主那裡逃走, 要麼以合
法方式離開地主, 找到另一願為其出錢還債的地主, 而到後者的田莊上。在第一種情況下, 逃
跑的農民若被地主找到, 要償還債務並交納罰金在第二種情況下, 農民把對甲地主的債務依
附關系轉為對乙地主更深的債務依附關系。
與此同時, 正在形成的中央集權制國家也開始加強對農民的控制。伊凡三世年的法
典規定, 農民離開原先地主的權利只能在秋天的兩周以內。地主允許或拒絕農民出走伴隨著
與該農民的結算。這種結算在月日尤利節前的一周內開始, 在尤利節以後的一周內
結束。年法典實際上在農民中已經區別出了由於債務依附關系而被農奴化了的「 老住
戶」 。農民的遷徙權形式上保存到年法典以後的半個多世紀, 但實施起來變得越來越困
難。到伊凡四世年法典又規定了新的易主贖金的條款, 即出走的農民必須向原主支付一
筆款項。易主贖金的數額取決於農民在地主土地上耕作年代的長短。如果使用的份地是繼承
下來的或已有很長的年代, 那麼這筆贖金之大使農民出走簡直就不可能。
由於農民自由遷徙權利的實際消失, 到世紀末在地主中間已形成了一種共識這些欠
債的農民都無力償還債務, 因此他們已不能廢止對地主的依附關系。有個外國人叫希爾, 他在
描述鮑里斯· 戈杜諾夫一年在位時期農民的狀況時指出, 早在前幾朝君主當政時
期, 地主已習慣於把他們的農民看成農奴了。〕這樣, 債務就成為農奴依附關系的根據。
國家之所以也積極干預農民問題, 是因為在俄國統一的過程中, 莫斯科大公依靠的階級力
量是服役貴族, 他們不僅組成國家的武裝力量, 而且是國家的政治支柱。因此, 國家把大批官
地連同土地上的農民一齊賞賜給服役貴族, 因為俄國當時唯一經常、穩定的收人來源於土地和
農民勞動, 大公把土地及其農民給服役貴族作為酬勞最為容易, 也最為現實。這就是封地制,
這些服役貴族也被稱為封地貴族。封地不同於世襲領地, 它屬於國家財產。封地上的農民除
了為封地貴族耕作服役外, 還要向國家納稅。從世紀下半期開始封地制迅速發展, 到世
紀上半期, 封地制在俄國已佔主導地位。
俄國的自然條件是氣候寒冷, 地廣人稀, 勞動力眨乏。剩餘產品的獲得不僅濡要掌握土地
等生產資料, 尤其還播要控制在土地上耕作的農民。因此, 俄國大小封建主都競相爭奪勞動
力。而在這種爭奪的過程中, 封地貴族處於不利地位。原因是封地貴族多是些小貴族, 封地不
大, 依附農民也不多。而一些最富裕的世襲領主和地主就利用勞動人手旺乏的情勢吸引貧困
的鄰人的農民歸附於自己。顯然, 幾百戶農民供應一位波雅爾貴族及其奴僕, 要比幾戶、十幾
戶農民供養一個封地貴族及其戰馬以及兩個步兵隨從的負擔要輕松。
世紀下半期農民的大量遷徙和逃亡給國家也帶來了明顯的損害第一, 封地制被破壞,
許多封地貴族破產, 他們已不能為國家服役第二, 封地上的農民是納稅人, 他們應該向國家繳
稅履行一定的國家義務。農民逃亡於邊遠地區不用說有損於國家的財政收人, 而一些收容遷
徙農民的波雅爾貴族也往往藏匿這些農民而不繳國家賦稅, 並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家奴。世
紀下半期封建主給家奴分配土地的作法已越來越普遍, 這部分家奴被稱為耕奴。問題是許多
農民還很樂意與領主簽訂契約而轉人耕奴階層, 以逃避國家斌稅。
莫斯科公國地域的急劇擴大, 哥薩克的出現, 災難性的特轄制改革和長達多年的立沃
尼亞戰爭, 都迫使國家要更加嚴厲地限制農民的「 出走」權。這既出於對自己的政治支柱封地
貴族的關心, 也出於對國家財政收人的考慮, 世紀末政府在國家經濟幾乎崩潰的情況下被
迫出台一些措施, 以制止農民逃亡和不合法的遷徙。年政府開始進行人口土地調查登
記, 以重新確定各地稅額, 並首次實行「 禁年」 , 禁止農民遷徙, 還廢除了尤利節。年代連續
實行的「 禁年」 , 為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打下了基礎。一年在人口土地調查登記工作
基本完成之時, 政府頒布法令禁止農民遷徙換主, 凡是登記在某個地主名下的農民, 就是該地
主的農奴。年國家還嚴令禁止納稅農民轉人家奴階層。
四、俄國農奴制度的確立
俄國農奴制的確立與世紀初的「 大動亂」時期和隨後一年代的恢復時期相聯系。
由於世襲領主經常收容逃亡農民, 為滿足封地貴族的一再請求, 沙皇政府於年採取
措施, 把城鄉納稅居民全部編造成冊。派往各地的編冊人員奉命把納稅居民及非納稅的子女
親屬逐個登記造冊, 把他們的居住地和所依附的地主、公社以登記之時為准使之固定下來。而
對逃亡農民則以當時的有效期為基礎, 從逃亡之日到登記之日時間不超過年的, 登記在出
逃地點超過年者, 則按登記時所在地點登記。此後, 廢除追索逃亡農民的期限, 地主和公
社有權無限期追索登記冊上屬於他們的逃亡者。
這樣, 在經歷了對農民不斷加強控制的長期過程之後, 世紀上半期在地主農民中終於
確立了一個新的農奴階層, 依附性的農奴成為法律上的事實, 並為年的法律大全》所確
定。這一《法律大全》對國有農民、宮廷農民、地主農奴以及這些人與地主家奴之間的區別規定
得十分清楚。它規定國有農民、宮廷農民歸農村公社管理地主的農奴和家奴分奴僕和耕奴
屬地主管理。農奴與家奴的區別在於農奴是納稅民, 而家奴則不納稅。農民公社負責監督國
有農民和宮廷農民納稅, 地主則負責監督自己的農奴納稅。
年的法律大全使地主農民的依附關系在性質上起了重大變化, 使凡登記在某地主
名下的農民, 即使不訂立租約, 也將永遠依附於地主而且, 使原來僅限於個人終身的農奴依附
關系, 成為連同子女親屬在內的、世世代代繼承的農奴依附關系, 成為一種完全不可廢止的關
系。
年的法律大全》實際上是地主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一種妥協, 雙方都作了讓步,
不過在這種交易中受害的只有農民。農民被固定在土地上, 由地主控制, 從而保證了地主的勞
動人手, 這對地主有利地主在徵收了自己農奴的租賦後, 有義務保證農奴向國家納稅服役, 政
府實際上得到了不花錢的稅收人員, 這符合國家利益。簡言之, 就是國家要求納稅農民在成為
農奴後既不能終止其納稅民的身份, 也不能喪失繳納賦稅的能力。所以, 法律規定地主必須向
農奴提供土地和耕作手段, 不許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 也不許剝奪農奴個人的財物, 因為這違
背國家的利益。此外, 地主也不能審判所屬農奴的重大違法行為。正是由於國家對地主的這
些限制條件, 由負債依附關系發展而來的農奴制才沒有成為家奴制。據年統計, 在全國
的納稅戶中, 工商戶和國有農戶占, 宮廷農戶占, 教會、高級僧倡、修道院農戶占
, 世襲大貴族的農戶占, 屬封地貴族的農戶最多, 占。
綜上所述, 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是封建地主私人施行的「 農奴制」
與國家制定的「 農奴法」相結合的結果。在基輔羅斯時期和東北羅斯時期, 存在著家奴和依附
性農民, 如典身農和債務農, 但大部分農民還享有遷徙權, 農奴制並不佔主導地位到世紀
末, 隨著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和封地制的迅猛發展, 在一系列國家法律的主導下, 由負
債依附關系發展而來的農奴制度實際上已經形成年法典規定地主農民不但終身而且此
後世世代代都成為地主的農奴, 這標志著俄國農奴制的法律形式最終確立。這樣, 俄國走上了
發達的、農奴制的道路, 中央集權制的俄國與農奴制俄國溶為一體。
五、俄國農奴制度形成的特點
俄國農奴制度定形於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和沙皇專制政體的確立時期, 這是俄國
社會發展與西歐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別。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過程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
其一, 它是由俄國貴族地主依靠中央集權制的沙皇政權來完成的, 並且最後是由國家以立
法形式確立下來的, 國家的斌稅制度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 它是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建立的連
帶產物。這與中世紀西歐農奴制形成的過程不同。西歐農奴制主要是由復雜的封建等級制下
的貴族地主來完成的, 是在集權制的民族國家形成之前進行的, 它在西歐社會的封建分裂時期
才更具特點。例如, 法國集權制民族國家的形成是市場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 此時建立在自然
經濟基礎之上的農奴制度已經瓦解。
其二, 俄國農奴制下的農民既是貴族地主個人的農奴, 同時也是國家的納稅階層。農奴可
以連帶土地或不連帶土地被地主轉讓、出賣, 但其向國家的納稅服役義務卻依然如故。這點又
與西歐不同。中世紀西歐的農民一經成為封建主的農奴, 即喪失了向國家納稅服役的身份。
俄國農奴制的這一特點自然也是國家政權干預的結果。
其三, 俄國農奴制度特別穩固。俄國地主農奴對國家的賦稅由封建主負責繳納, 如果農奴
欠交稅款, 國家則向地主本人徵收。這樣, 國家對農民的賦稅不放鬆, 地主對農民的控制也就
不會放鬆, 由於專制國家、地主的共同作用, 俄國的農奴制度就特別穩固。
俄國農奴制度之所以顯示出上述特點, 是因為俄國具有與西歐不同的前提條件。
首先, 俄國氣候寒冷, 地廣人稀, 勞動力匡乏。剩餘產品的獲得不僅需要掌握土地等生產
資料, 尤其還需要控制在土地上耕作的農民。這樣, 在自然氣候條件惡劣而剩餘產品不多的俄
國, 封建主為得到大量的剩餘產品, 不僅需要對土地的私有制集中, 還藉要對勞動力的集中, 即
需要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成為農奴。
其次, 俄國的自然地理環境造成了強大的農村公社。農村公社在俄國農業生產中起到了
較之西歐更大的作用。它在俄國是必須的, 不是可有可無的, 否則正常的農業生產就不可能進
行。如果說, 西歐的日耳曼人是帶著農村公社制度的殘余登上歷史舞台, 東歐的俄羅斯人則是
帶著完整的農村公社制度登上歷史舞台的。這樣, 農村公社就成為捍衛俄國農民利益而防止
貴族地主侵犯的堡壘, 從而制約和延緩了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過程。
最後, 俄羅斯地緣政治地位的特點是形成俄國農奴制度的重要前提。歐俄是四散開闊的
平原地帶, 極易遭受外敵人侵。因此, 俄羅斯必須高度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 才能保證擊退外
敵的人侵, 而俄國農奴制度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於這種地緣政治地位的需要。地緣政
治地位的特點既是形成俄羅斯中央集權國家和沙皇專制制度的重要前提, 也是形成俄國農奴
制度的重要前提。
這樣, 在俄國, 由於存在地廣人稀、勞動力匿乏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地緣政治地位的特點, 加
上農村公社的巨大障礙, 貴族地主階級必須集中全階級的力量, 依靠強大的國家機器, 才能完
成俄國農民的農奴化過程。這幾種前提條件的結合, 方導致了俄國農奴制度形成的特點。

㈧ 正統牧首到底是在莫斯科的那個還是在君士坦丁堡的那個。 有歷史淵源和神學解釋的優先。

正統牧首是君士坦丁堡牧首,但君士坦丁堡淪陷後,他的地位就很尷尬了,就像一個失去領土的流亡君主。而莫斯科大牧首是君士坦丁堡淪陷後權力最大教眾最多的大牧首,羅馬教皇和東正教會談也主要是和莫斯科大牧首。現在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由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徒選舉產生,並且要承認土耳其政府的統治地位,一度被認為是伊斯蘭政權的傀儡,所以很多地方已不承認其普世牧首地位。東正教現在基本處於群龍無首狀態,不像天主教有一個全體天主教主教(不包括大陸地區)選舉的教皇,但由於莫斯科教區幾乎佔了東正教人口的80%,所以現在公認的東正教領袖就是莫斯科大牧首。

㈨ 俄羅斯國徽上的鳥是什麼來頭

俄國國徽上的雙頭鷹圖案,本是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Flavius Valerius)設計的,象徵羅馬帝國東西兩部分領土的統一。君士坦丁在306到310年為羅馬副帝,310到337年為羅馬正帝。他受其母親海倫娜太後(基督教尊其為聖徒,拿破崙被流放的聖赫勒拿島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的影響而信奉基督教。他是羅馬帝國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曾經頒布了承認基督教合法地位的《米蘭敕令》。公元330年,他遷都拜占廷,並將其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宣布這里是第二羅馬。他在軍事、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改造了羅馬帝國,奠定了以東方為中心的羅馬帝國拜占廷時代的基礎。他設計了雙頭鷹徽記,象徵帝國的東西兩部分領土地位平等、神佑「東西兩羅馬」——羅馬城和君士坦丁堡城。公元395年,東西羅馬分裂後,東羅馬帝國繼承了這個標志,象徵只有拜占廷才是東西兩羅馬帝國的唯一合法繼承者,西羅馬帝國則恢復了早期的帝國鷹徽,不久就被日耳曼蠻族滅亡了。
公元1453年,「第二羅馬」君士坦丁堡淪陷。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城中戰死。他的侄女索非亞逃到了羅馬。長大成人後,於1472年嫁給了莫斯科領主伊凡三世。伊凡三世是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君王之一,被視為俄羅斯國家的奠基人。他在迎娶索非亞公主的同時,宣布自己是拜占廷帝國的繼承者,同時繼承了拜占廷帝國的國徽,並且宣布莫斯科為「第三個、也是永久的羅馬」。伊凡三世還給自己冠以「TSAR(愷撒的俄語發音)」的頭銜,因此,俄羅斯的「沙皇」稱號,也自其開始。伊凡三世統一了雅羅斯拉夫爾、諾夫哥羅德、特維爾、彼爾姆、梁贊等諸侯國。1480年,他打敗了阿赫馬德汗,停止對金帳汗國(Golden Horde)的納貢,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贏得了獨立的地位。新的國家成立了,並且獲得了其他歐洲國家的承認。1497年,伊凡三世頒布了全俄羅斯法典(Sudebnik),建立了古俄羅斯的政府機構。在這部法典中,規定了拜占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並且將其圖案刻在了俄國國璽上。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Spasskaya Chamber)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徵自己國家的標志。同樣在這部法典中,他還限制了農民的流動,規定只有在聖尤里節(俄歷11月26日)前後兩周期間,農民才可離開土地四處走動,開辟了俄羅斯的農奴化進程。
從1539年開始,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徽圖案發生了變化。1562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在雙頭鷹的胸部增加了一塊盾牌,中央是基督教經典中著名的「聖喬治(俄語稱為聖格奧爾基)騎士屠龍」的畫面。同時,雙頭鷹頭部王冠上也增加了十字架的標志。在這個時期不同版本的俄羅斯國徽中,王冠的數目並不完全一樣。有的是一個,有的是兩個。
沙皇費多爾·伊萬諾維奇統治時期,東正教勢力在俄國上升。1589年,沙皇在雙頭鷹的兩個腦袋中間增加了基督教聖地—各各他(Golgotha)聖墓十字的圖案,增加了國徽的宗教意味。就在同一年,設立了全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的神職地位,總領全體東正教信徒,並且在俄羅斯建立了教堂自治制度。直到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標志還隨處可見。
隨著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被俄羅斯領主會議推舉加冕為沙皇,俄國歷史上的「空位時代」在1613年結束。俄羅斯開始向西方的強國——瑞典和波蘭張望。俄國國徽圖案再次被改變。1625年,首次出現了三個王冠的圖案。1645年阿列克謝即位後,這個徽記開始經常使用。1654年,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新的雙頭鷹國徽被掛上了斯巴斯基鍾樓——沙皇已經改變了鷹徽的圖案。原來拜占廷風格的老鷹被神聖羅馬帝國風格(西羅馬風格)的雄鷹取代。收攏的鷹翅變成了展開的鷹翅。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和上面國徽中雙頭鷹的不同。1667年,同波蘭爭奪烏克蘭的戰爭結束,鷹爪中增加了權仗和寶球的圖案。1667年12月14日,第一部關於沙皇稱號和國徽的專門法律被制訂出來。其中規定,「雙頭鷹是沙皇和大君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陛下,大俄羅斯、小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的獨裁者和保護者,全俄羅斯沙皇的君權標志」、「三個王冠,代表沙皇陛下征服的三個強大而光榮的王國——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亞」。
彼得大帝時期,俄羅斯國徽又發生了變化。1698年,環繞雙頭鷹的胸頸部,增加了聖徒安德烈的標志——交叉的斜十字(在西方被稱為安德魯十字)。值得一提的是,1710年,距離彼得大帝被俄國元老院授予「俄羅斯帝國皇帝」稱號之前差不多整整十年,雙頭鷹上面就加上了皇冠的標志。
從這個時期開始,帝國雙頭鷹由棕色改為黑色。
1721年,俄羅斯改為帝國。1726年,葉卡捷琳娜一世女皇規定雙頭鷹國徽的底色為黃色。1729年頒布的法令,規定俄羅斯國徽圖案為:「黑色的雙頭鷹,位於黃色背景上,頭頂為帝國皇冠的圖案,胸部是紅色盾牌,中央為聖喬治,黃色披風,白馬,下方為被打敗的黑龍。鷹的左爪托寶球,右爪托權仗」 。安娜女皇邀請一個瑞典雕刻師將其刻為國璽。作為圖案主體的雙頭鷹的形狀就此被固定下來,一直到1856年,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沙皇保羅一世在俄國歷史上被認為是一個神智不健全的皇帝。他率領俄國參加了第一次反法戰爭,從法國手中奪到了馬爾他島,並得到了馬爾他騎士團授予的大十字勛章,並被尊為馬爾他騎士團領主。1799年他簽署命令,將馬爾他十字的圖案加入到國徽中。1800年,這個瘋癲的沙皇又設計了一個「節日國徽」。九個盾形紋章,四十三個小型國徽,環繞著中央的雙頭鷹大國徽。整個國徽背景是馬爾他大十字,下方是聖安德烈十字,背景是猩紅色、金黃色的流蘇、白底加黑色圓點的帷幔,上面是三頂俄羅斯帝國皇冠,背景左右還有兩個標准尺寸的雙頭鷹,然後由天使長邁克爾(米哈伊爾)和加布里埃爾手扶這面大紋章。這個瘋狂的紋章方案被設計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在聖彼得堡的「工程師棱堡」中,被心懷不滿的貴族們用枕頭悶死了。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一世(可能在幕後策劃了這起事件)簽署命令,取消了這個花里胡哨的國徽。
這個時期的俄國國徽有許多版本。有的頭上有一頂皇冠,有的有三頂皇冠。有的雙頭鷹,鷹爪上不是權仗和寶球,而是閃電和花環。鷹的翅膀形狀也有不同。歐洲大陸的時尚,決定了俄羅斯國徽的風格變化。 尼古拉一世時期,有兩種國徽共同存在:一種是簡單的雙頭鷹—聖喬治紋章圖案(雙頭鷹的樣子是下圖左邊翅膀張開的那個圖案)。還有一種是復雜化的國徽,見下面右圖。俄羅斯歷史上的各王國、公國、地區,還有代表新征服領土的紋章被加了上去:左翼(圖片的右側)從上到下是波蘭王國(今天的波蘭國徽也是這個圖案,紅色天幕下的白鷹)、克里米亞汗國、 芬蘭(紅地上的金色獅子,和今天芬蘭國徽圖案基本相同);右翼是早先被征服的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亞汗國。也有的版本,右翼是古俄羅斯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基輔、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的紋章。胸部的聖喬治盾牌被紅底藍色的聖安德烈十字環繞。
俄羅斯在1855年到1857年進行了紋章改革。神聖羅馬帝國風格的雙頭鷹被普魯士風格的老鷹所取代。大家觀察鷹翅和鷹尾的形狀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別。同時,與西歐類似主題的紋章風格接軌,聖喬治的頭部改為朝左。鷹翅上的紋章發生了變化。左翼從上往下為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喬治亞和芬蘭,右翼為喀山、波蘭、克里米亞和「大公國聯盟(基輔、弗拉基米爾、諾夫哥羅德)」的紋章。1857年,俄羅斯參議院簽署法令,接受這個圖樣作為俄羅斯國徽的圖案,並規定了大國徽、普通國徽和小國徽在不同場合的使用規則。
1882年7月24日,亞歷山大三世沙皇在彼得霍夫簽署了關於帝國國徽的新法令。沙皇保羅一世設計的那個紋章學家的噩夢——所謂「節日國徽」被接受作為俄羅斯帝國的大國徽使用。 但是做了一些改動:馬爾他大十字被取消了。背景的猩紅色、金黃色流蘇也拿走了。左右還有兩個標准尺寸的雙頭鷹也取消了。同時還增加了象徵新近征服的中亞地區各國的紋章。
1883年2月23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簽署命令,恢復舊國徽的使用。但是雙頭鷹頭頂上皇冠的顏色由金色變成銀白色。
1906年,最後一道有關國徽使用規則的法令被簽署。隨著日俄戰爭的失敗、社會矛盾的加劇、改革家斯托雷平的被害、「惡僧」拉斯普廷在宮廷里的得勢,俄羅斯上流社會歌舞昇平的年代結束了。在盛大隆重的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周年慶典(1613—1913)之後,俄羅斯迎來了它的血腥時代。
1917年「二月革命」後,俄羅斯成立臨時共和政府。皇室的雙頭鷹圖案因為凝聚了俄羅斯帝國450年的傳統,不好貿然宣布廢棄。但是,雙頭鷹上所有象徵俄羅斯帝制的皇冠、權仗、寶球、紋章、綬帶、徽記、聖符……,全部被取消了。日耳曼風格的雙頭鷹形狀,也恢復成傳統的拜占廷風格。這個圖案曾經用在臨時政府簽發的俄國護照封面上。甚至十月革命之後,直到1918年7月24日,革命後的紅色俄羅斯還在使用這個圖案。
1918年夏天,布爾什維克們決定和傳統的俄羅斯決裂。教堂和修道院被關閉,皇室和貴族們被全家槍斃,商人和教授們被逮捕,大批珍貴的宗教文物和文獻被焚毀……,甚至有人說,要拆除所有「封建」的俄羅斯時代建造的工廠和鐵路,重新修建新蘇聯的工廠鐵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國徽也不能倖免。
新的國徽完全和歷史、傳統、民族決裂,變成政治性很強的符號。中央是紅色盾牌和鐮刀錘子的圖案,上書RSFSR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的大字,兩旁扶持盾牌的由天使長變成了小麥穗。下面的緞帶上是俄文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1972年,五角紅星——古代是火神伏爾甘的標志——被加了上去。1992年,蘇聯滅亡前夕,就象東德滅亡之前從國旗上取消鐮刀錘子國徽的預兆一樣,俄羅斯國徽上的鐮刀錘子也被「俄羅斯聯邦」的單詞取代。
1990年11月5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政府成立特別委員會,開始著手設計新的國旗和國徽。該委員會決定將俄羅斯歷史上的白藍紅三色旗作為國旗,紅色背景的金色雙頭鷹為新的國徽(這個時期,波羅的海三個加盟共和國已經把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國旗國徽換成了1940年之前的老國旗國徽)。1993年,葉利欽總統簽署法令,正式將俄羅斯歷史上的白藍紅三色旗作為國旗,使用紅色背景的金色雙頭鷹為新的國徽。
新國徽保留了許多不平凡的俄羅斯歷史標志。但是它們被賦予了新的政治涵義。彼得大帝加在雙頭鷹頭上的三頂皇冠被保留了下來,作為俄羅斯聯邦整體團結的象徵,權仗和寶球象徵國家的權力,聖喬治屠龍的紋章作為捍衛正義、懲處邪惡、保衛祖國、追求自由的標志。俄羅斯古老而光榮的歷史在這里凝結,並且將在新的一千年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俄羅斯是文化意義上的羅馬帝國傳承。

㈩ 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歷史發展

當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將拜占庭作為羅馬帝國的新都城後,這個城市的主教很自然地成為了基督教會內部的第二號人物,其地位僅次於「老」羅馬的主教,亦即教皇。在遷都後不久,主教被升格為大主教。
許多世紀以來教皇們反對君士坦丁堡主教獲得這種地位,因為這將改變基督教會業已形成的等級制度。但是在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宣布了如下信綱:「君士坦丁堡主教應享有與羅馬主教同等的地位和榮譽,因為君士坦丁堡是新的羅馬」。
教皇達馬蘇斯一世和格列高利一世拒絕承認這個信綱,這一舉動極不尋常且受到了質疑和譴責——普世公會議是應該對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具有約束力的。盡管面臨如此尖銳的反對,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卻在拜占庭帝國各皇帝的恩遇下變得越來越重要。
在451年的加爾西頓公會議上正式確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轄區(包括小亞細亞和色雷斯),也確立了君士坦丁堡在各地教會中的地位僅次於羅馬。教皇利奧一世拒絕接受這個教令,指責它非法並且和無效,因為這一決定是在教皇特使缺席的情況下作出的。
6世紀時,主教的官方名稱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新羅馬,及普世牧首。
在中世紀,君士坦丁堡牧首們完全受制於拜占庭帝國的皇帝,這使得他們的地位最終變得無足輕重。歷任皇帝經常干預教會事務,他們實際上可以任意廢立牧首。許多皇帝甚至任命宦官擔當牧首之位。
相比之下,羅馬教皇卻成為一支獨立和不受世俗統治者控制的強大力量。在俄羅斯教會成為東正教世界最大的教會之後,東正教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莫斯科牧首了。
在君士坦丁堡於1453年陷落之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們一度控制了對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命。但是今天的土耳其政府僅僅要求牧首承認自己是一個土耳其公民,並且允許伊斯坦布爾市的東正教會自主召開教會會議來選舉牧首。
現任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巴托洛繆一世。他因為積極參與環境保護運動而被人們稱為「綠色牧首」。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大牧首如何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6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9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2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5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3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44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7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2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2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2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4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3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5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6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5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