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92年船外機叫什麼

俄羅斯92年船外機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04 06:12:17

1. 船外機用什麼品牌的

船外機著名的品牌有雅馬哈、哈迪斯、鈴木、本田、水星、百勝、龐巴的等。每個品牌在各個型號有各自的優勢。主要是你配什麼船,做什麼用途,需要多少馬力的,我們這邊常用的有哈迪斯還不錯,很多救援也在用。

2. 恆火船外機

有錢買進口貨,錢少買合資的宗申,現在外面吹的百勝也是什麼美國牌子。。地道的一個江浙山寨貨。。以前是給泰格供應水泵的。。還有海的、派尼爾、雙馬、航凱、亞島、順風、泰格、艦航、龐巴迪、海馬。百花齊放。江浙質量都差不多。量最大的是百勝。質量最好的是宗申。比亞迪汽車在中國也是量最大的。農村到處都是。但是比亞迪的汽車趕大眾歐系日系的差遠了。。紙是包不住火的。。中國人民會越來越了解的。
PS另外評價我回答的那些其他品牌工作人員,我覺得你們也太好笑了點。說什麼宗申配件都沒有。找不到售後服務。什麼一個月當人家一年產量。都不要LIAN了是吧。。中國唯一有官方扣扣群的是宗申,自己去找找。人家敢直面用戶,可想這個售後服務蠻好,可想這個虛心的態度,可想這個產品的穩定一致性,你們敢么?人家工廠在中國,什麼配件沒有?難道他們還要從義大利運來?你以為買雅馬哈配件?等日本國外運來?你買個合資的別克和福特,工廠在中國會沒有配件?你們要詆毀別人也用點心好不。不帶這么不用大腦的。作為一個宗申用戶來講。。我覺得你們是無理取鬧。。有本事你去人家用戶群去誹謗。。看看有沒有口水飛來。。你們做點實事好不。。。不帶玩網路虛的。這樣中國船掛機行業才能進步。你們說的品牌我身邊也有朋友用的。出去三次。拉回來三次。。還吹什麼吹。。。佩服你們這些人混淆視聽。。誹謗要是犯法的話。拉你們去鞭撻幾百棍

3. 船外機VTEC是什麼意思啊

VTEC是一種發動機類型,船外機就是用於舷外安裝的船用發動機(帶螺旋槳推進器)。

VTEC系統全稱是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是本田公司在1989年推出了自行研製的"可變氣門正時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英文全"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縮寫就是"VTEC",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控制氣門開閉時間及升程等兩種不同情況的氣門控制系統。

4. 國內外船外機牌子都有哪些

進口的品牌很多:雅馬哈、水星、鈴木、東發等,在國內還是雅馬哈的市場佔有率高,售後服務網點較多。國產船外機廠家有海的、航凱、宗申、派尼爾、華盛、百勝等,這2年國產品牌質量越來越好,我比較支持國貨,大家可以多買國貨。有些國產品牌是假洋鬼子,明明是國產的,非說是美國的,不說哪家大家都曉得,請後來的朋友一定要擦亮眼球,不要買個假洋鬼子。

5. 泰坦尼克號的相關內容

泰坦尼克號(英文RMS Titanic),台灣和香港稱為鐵達尼號,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在當時被稱為是「永不沉沒的」,但卻在1912年4月15日從南安普頓至紐約的處女航中,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由於缺少足夠的救生艇,1500人葬生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一次。美國電影《泰坦尼克》就是根據這一真實的故事拍攝的。
「泰坦尼克號」共耗資7500萬英鎊,噸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有175英尺,高相當於11層樓。是當時一流的超豪華巨輪。

2006年5月,最後一名見證事件的女性生還者逝世,終年99歲。目前尚有兩名女生還者仍然存活,但她們在意外時還不到一歲,因此不會對事件有回憶。

建造過程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她也是白星航運公司(White Star Line)在同一造船廠建造的奧林匹克級郵船的第2艘船。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有260米長,28米寬,噸位46329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她的船體還是和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一模一樣大。船上有899名船員,可以運載3300名乘客。因為她也運送郵件,所以也叫皇家郵汽船泰坦尼克號。同樣碩大無比的4個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工作。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動力系統有三套主機:其中兩套為四汽缸往復式蒸汽機,一套蒸汽輪機,主機功率達到50000馬力,航速23~24節。

但是白星公司的興趣不在追求速度這方面。泰坦尼克號的麵包師比格斯回憶說:「……再不會有象她那樣的船了。我曾經在奧林匹克號、庄嚴號、伊麗莎白王後號……上工作過。它們都比不上泰坦尼克。……不錯,就象奧林匹克號一樣,不過豪華得多。比方大餐廳,奧林匹克號甚至連地毯都沒有。泰坦尼克號的地毯則厚得可以沒過膝蓋……再就是傢具,重得你都抬不動。還有那些護牆板……他們可以建造一艘更大、更快的船,可是泰坦尼克號卻把全部力量放在營建一個豪華與舒適的空間上……她的確是一艘了不起的船……」。比格斯說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看法。泰坦尼克號使得所有建造與設計她的人都受到誘惑。這種誘惑力之大,使她在多年之後,越來越膾炙人口。用《造船家》雜志的話說,泰坦尼克號「在許多細節方面模仿了凡爾賽宮……擺滿路易十五風格傢具的休息室,風格類似法國的小特里亞農宮沙龍,壁爐上的雕刻作品是《凡爾賽宮的狩獵女神》。還有其它精美的浮雕和藝術作品……上等的柚木和黃銅裝飾,吊燈和壁畫,印度和波斯的地毯」。甚至三等艙也有大理石的洗漱池和床頭取暖設備。泰坦尼克號在當時是無可比擬的奢華。盡管她不是第一艘提供甲板游泳池,健身房,浴室和升降梯的船,她竭盡全力提供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服務水平。對頭等艙的乘客,她提供了3台升降機;作為一種革新,她給二等艙的乘客提供了一台升降機。經濟艙的乘客仍然需要爬樓梯。
她最著名的一個特點就是她豪華的樓梯了。詹姆士·卡梅倫在他的電影中忠實的再現了這個樓梯。
奧林匹克號和泰坦尼克號盡管是姐妹船,但是一些細節部位並不一樣。在經過奧林匹克號首航的觀察發現,A甲板的人會被水霧淋到,貫通B甲板的散步走廊利用率不高。這兩處缺陷都在泰坦尼克號上得到了改進,其中B甲板的一部分被改裝為頭等艙豪華套房的私人專用露台。

泰坦尼克號被認為是一個技術成就的定點作品。泰坦尼克號更津津樂道的是安全性。兩層船底,由帶自動水密門的15道水密隔牆分為16個水密隔艙,跨越全船。16個水密(不進水的)隔艙防止她沉沒。奇怪的是,這些水密隔艙並沒有延伸得很高。頭兩道水密隔牆與最後的五道,只建到了D甲板。中間的八道牆則只設到了低一層的E甲板。雖然如此,其中任意兩個隔艙灌滿了水,她仍然能夠行駛,甚至四個隔艙灌滿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狀態。當時的人們再也設想不出更糟糕的情況了,所以稱泰坦尼克號為「永不沉沒的船」。一個船員在航行中對一個2等艙女乘客西爾維亞·考德威爾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他也弄不沉這艘船。」

處女航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處女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奧林匹克號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與皇家海軍的霍克號巡洋艦相撞)耽擱了泰坦尼克號的最後收工。她的處女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還要在4月1日進行海上試航。一切圓滿。泰坦尼克號於3日抵達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號錨地,等待10號那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作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於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罷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點挫折。IMM公司不想再推遲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所以從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郵船煤艙里搜刮干凈了所有的煤塊。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萬頭涌動。「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工和海關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台鍋爐中的25台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庄嚴號(不是後來德國賠償的那艘)、費城號、聖路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隻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
當天晚7點,泰坦尼克號抵達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後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後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裡價值連城。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但天氣非常晴朗。事後倖存的船員說,他們以前從來沒看到過這么寧靜的北大西洋。按照伊斯梅的命令,泰坦尼克號在第二天就把速度加快到了25節。盡管認為卡納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形象,但白星公司也很想得到藍飄帶來炫耀一下。一路上,泰坦尼克號沒有發生什麼大事。船上的電報員菲利普忙著替頭等艙乘客們拍發昂貴的私人電報,大多是報平安的廢話和股票買賣交割的指令。

1912年4月14日,星期天晚上,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甚至一點風都沒有。如果有的話,船上的瞭望員會發現波浪拍打在冰山上的點點磷光。泰坦尼克號以22節的速度在這片漆黑冰冷的洋面上兼程航行。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史密斯船長命令瞭望員仔細觀察。這一年的冰山比往年向南漂得更遠。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盡管為頭等艙定製了鍍金的樓梯把手和印度的手工編織地毯,白星公司卻沒有給瞭望員配備望遠鏡!!11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後來生還)發現遠處有「兩張桌子大小」的一塊黑影,以很快的速度變大。他敲了3下駕駛台的警鍾,抓起電話:「正前方有冰山!」。接電話的六副穆迪通知了旁邊的大副默多克。默多克下令減速,左滿舵,停船倒車。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最愚蠢的決定。當時最好的選擇,要麼是加速的同時左滿舵,冒一些風險;要麼是減速的同時用堅固的船頭去撞冰山。1912年4月那個寒冷的夜晚,泰坦尼克號和冰山發生死亡之吻。
這次碰撞的結果,後來人們都知道了。但當時船上的乘客和船員們卻反應不一。頭等艙和二等艙一些睡得不熟的乘客被一陣輕微的金屬刮擦聲驚醒了。船身輕微震動了一下。有人以為遇上了大浪,有人以為是觸礁了,還有人以為是螺旋槳發生了故障。但是下面船艙的乘客感覺到的震動劇烈得多。有的乘客看到了舷窗外擦身而過的乳白色冰山。有些擦掉的冰塊掉到了船艙里。底層統艙的移民乘客更是心驚肉跳地發現,冰冷刺骨的海水正從不知道的什麼地方漫過門縫。船很快停了下來。一些乘客披上外套來到甲板上。北大西洋上空繁星閃爍,氣溫則低達零下一度。漆黑的天穹下,泰坦尼克號的窗戶里發出溫暖的淡黃色燈光。四根高大的黃黑兩色煙囪中冒著白色的蒸汽煙霧。突然,有三根突然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嘶叫聲。懂得蒸汽機的乘客知道,這是船上的鍋爐安全閥門在釋放掉多餘的過熱高壓蒸汽。得到通知的史密斯船長和哈蘭•沃爾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斯一道檢查受損情況。前面的五個隔艙都涌進了海水。海水似乎正在有條不紊地漫過H甲板。在郵件艙昏暗的燈光照耀下,成包的郵件漂浮在海水上。檢查過所有水密艙之後,安德魯斯平靜地對史密斯船長說:「這艘船沒救了」。史密斯船長問還能剩下多少時間,得到的答復是一個小時,最多兩小時。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已經都很清楚了。15日凌晨0點5分,史密斯船長下令准備放救生艇。0點15分,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CQD是當時通用的遇險信號--「Come Quickly Danger」,MGY是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呼叫代號。不久又發出了新近被國際海事協會確定的SOS求救信號。很多大西洋上的船隻都收到了求救電報。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聖殿山號、卡納德公司的喀爾巴阡號、俄國貨船緬甸號,還有法蘭克福號、弗吉尼亞號……都在加速向出事地點趕來。例外的是,就在18海里外的不定期客船加利福尼亞人號的收發報員則在這時關掉電報機睡覺去了。這艘船已經被浮冰困了將近一天,船上一晚上都沒什幺大事,好像也不會發生什幺大事。
0點45分,第一艘救生艇被放下。船上發射了第一枚遇險火箭。一片閃亮的白色火星緩緩落下。0點55分,泰坦尼克號的船頭已經沒入水中。救生艇邊的工作則是亂七八糟,盡管婦女和兒童(頭等艙和二等艙的婦女兒童)先登上救生艇的美德得到了遵守,但很多救生艇在半空的狀態下就被放了下去。不過這也不能怪船員,當時的航海界都認為如果救生艇滿載人員放下去的話,會造成損壞甚至傾覆。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設計得很結實,但是船員們不知道這一點。結果可以搭載1178人的救生艇,只上去了651人(還有一些人是跳海之後被救上救生艇)。到1點40分,最後一艘折迭救生艇被放下海面。船上的樂隊陪伴著乘客,用音樂安撫著這些註定要在幾十分鍾後死去的人們,一直演奏到最後一刻。面對生死抉擇,有些人選擇象紳士一樣地死去,富翁古根海姆穿上夜禮服,「即使死去,也要死得象個紳士」。來自丹佛市的伊文斯夫人把救生艇座位讓給一個孩子的母親,而白星公司主席伊斯梅則拋下他的乘客、他的船員、他的船,在最後一刻跳進救生艇。人性的善與惡,在這里被揭露無遺。隨著湧入船身前部的海水越來越多,船尾逐漸離開水面,高高地翹起。凌晨1點35分,海水浸入了鍋爐室。2點10分,一直堅守崗位的菲利普斯發出最後一封呼救電報。2點13分,船上29台大型鍋爐紛紛離開底座,互相沖撞著砸破一道一道的水密牆,在船頭部位砸開大洞落入海水中。2點17分,海水湧入中央電力控制室,引發短路,全船燈光熄滅。2點18分,伴隨一陣巨大的斷裂聲,泰坦尼克號船身從三、四號煙囪中間的地方斷為兩截。2點20分,船頭部分沉入海中,後半截砸回海面,在一分鍾之內就緊跟著泰坦尼克號前半部分一道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落入水中的人們很快就失去了知覺。等待他們的是迅速的體溫喪失,神經麻痹和死亡。救生艇中的人們也被凍得半死。一些人完全是憑借堅強的意志,半身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緊緊扒住翻覆的2號救生艇。6號救生艇中的布朗夫人堅決要求去救那些仍然泡在水中的人,但是被救生艇上的船員狠狠地威脅了一通。一直到3點30分,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喀爾巴阡號最先趕到了出事現場。4點鍾,喀爾巴阡號船員在北大西洋黎明的微光下發現了第一艘救生艇。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第12號救生艇被繫上救援纜繩。泰坦尼克號上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喀爾巴阡號的船長和牧師在大餐廳主持了一次悼念儀式。8點50分,掉頭返回紐約。

11月18日,喀爾巴阡號抵達紐約港。經過自由女神像時,上萬人在曼哈頓島的巴特雷海岸觀看。在54號碼頭,大約3萬人佇立在雨水中默默地迎接泰坦尼克號上的倖存者。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當時人們的震驚程度,不亞於本世紀美國的9.11事件。大西洋兩岸許多地方降了半旗。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美國總統塔夫脫互致唁電。德皇威廉二世也拍發了弔唁電報。

事故的後果和影響
泰坦尼克號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達到頂峰時的產物,反映了人類掌握世界的強大自信心。她的沉沒,向人類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以及命運的不可預測。到泰坦尼克號沉沒那天為止,西方世界的人們已經享受了100年的安穩和太平。科技穩定地進步,工業迅速地發展,人們對未來信心十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驚醒了這一切。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埃菲爾鐵塔之後最大的人工鋼鐵構造物,工業時代的偉大成就,因為對自然的威力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所以在第一次處女航中就沉沒了。泰坦尼克號將永遠讓人們牢記人類的傲慢自信所付出的代價。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幅畫面:泰坦尼克號在海底昂著頭,殘破和污跡也掩蓋不了她的高貴。這就是她的歸宿。歷史就這樣演變成了傳奇。

這場災難震驚了國際社會。因為它向一些人證明了:人和人們的技術成就無法於自然的力量相比。

在當時的煉鋼技術並不十分成熟,煉出的鋼鐵在現代的標准根本不能造船。泰坦尼克號上所使用的鋼板含有許多化學雜質硫化鋅,加上長期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使得鋼板更加脆弱。

另一方面,泰坦尼克號撞擊示意圖和大眾的想法不一致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形式亦有很多說法。包括全船沉沒;船身近第2及第3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各自以垂直沉沒;船身近第3及第4支煙囪中間折開,然後前船身部分拖著船尾,船尾垂直下沉。直至1985年,當著名科學家巴拉德在紐芬蘭東南約380英裏海域找到泰坦尼克號殘骸,分別是前2支煙囪的船頭部分,以及第四支煙囪之後的船尾部分,就初步證明了第3個理論。而這個理論在其後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電影「泰坦尼克」體驗出來。當時大家都認為,由於第3支煙囪的船身部分已經被炸毀成碎片,永遠找不到這一部分。但是在2005年8月由History Channel贊助的考古隊伍,在船尾殘骸後500米找到這船身部分,殘骸約12米乘27米,船底的紅色油漆還清楚可見。這個發現更推翻了過去20年的「雙截論」。科學家相信泰坦尼克號,是折開3截後沉沒。

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確使用了國際通用的摩爾斯電碼遇難信號SOS,但這不是SOS最早使用的例子。在1906年的柏林外的國際無線電通訊會議第一次提議了SOS信號。1908年國際社會認可了這個提議並慢慢開始廣泛使用,這已經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四年前了。然而,英國的無線電操作員很少使用SOS信號,他們更喜歡老式的CQD遇難信號。泰坦尼克號的無線電首席官員約翰.喬治.菲利普一直在發送CQD遇難信號,直到下級無線電操作員哈羅德.布萊德建議他:發送SOS吧,這是新的呼叫信號,這也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來發送它了!然後菲利普在傳統的CQD求救信號中夾雜SOS信號。求救信號最終在第二天早上被加利福尼亞號收到,因為她並沒有24小時都監聽無線電。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極大的影響了船的製造和無線電電報通訊。 1913年12月12日,英國倫敦因此召開了第一屆海上生命安全國際大會。大會制定的條約導致了國際冰山檢測組織的形成和資金投入。改組織的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下屬部門,直到今天她還在檢測和報告北大西洋的可能威脅航船的冰山。條約也一致達成一個新規定:所有的載人船隻應該有足夠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在船上的人,並且適當的相關訓練也應該進行。還有就是無線電通訊應該24小時開通,加上一個2級備用電源,這樣就不會漏掉呼救的信號。條約也同意:從船上發送任何火箭必須被解釋為一種求救信號。

就是過了1個世紀後的今天,幾個關於泰坦尼克號和它的沉沒的荒誕說法仍然存在。一個是:她的舵太小了,大一點的舵可以避免這場災難。大點的舵的可能會拯救她,當時她的舵的尺寸按法律上說,就其船身尺寸而言不算小。事實上,按今天對輪船的規定看,泰坦尼克號的舵的尺寸仍然是合格的。 另一種說法是: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船不夠。實際上,她的救生船數量是符合英國的法律規定的,該項法律定的數量不是基於乘客數,而是基於船的噸位。當時所有船的救生船數量都遠遠低於需要的數量,當時救生船的目的那時不是用來裝下全體乘客的;它們只是用來從一艘下沉的船上轉移乘客到另一艘救援船上。在那時,國際通用的海事安全規則是,客船上的救生艇搭載人數是船上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可以搭載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還為這種「對乘客安全高度負責」的額外配置沒有引起公眾注意而感到不平。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永久性的改變了這種救生策略。泰坦尼克號沉沒後,制訂了新的海上安全法規。對救生艇的要求很簡單:必須能容納下船上的所有人員。各大海運公司都迅速按照新要求來進行改造工作。事實上,即使她有可以裝下更多的救生船來裝載所有的乘客,仍然有可能不確保會有更多的人獲救,因為在她下沉時,船員們沒有時間來放下所有的救生船!還有一種說法是:機械組的船員堅持他們的崗位到了最後。1988年出版的一本書也提到這個讓它永垂不朽了。事實是,機械艙在1:15AM就被淹沒了。在下沉的最後時刻,機械師們和燒爐工人們和其他成百的人一樣站在尾部的甲板上,困在船上,沒有獲救的任何希望。

6. 什麼牌子的舷外機好

電動舷外機的代表是德國的Torqeedo公司。2012年推出80馬力的深藍(DeepBlue)舷外機,獲得當年的DAME綜合獎項[2] ,也是至今為止世界上馬力最大的量產電動舷外機。在此基礎上,Torqeedo公司又研發出40、20馬力舷外機、舷內機,結合已經成熟的1-8馬力產品,組成了相當豐富完整的電動舷外機產品線。
另外YAMAHA的也不錯

7. 船外機是什麼

就是行船用的發動機,比如YAMAHA船外機

8. titanmarine船外機是什麼牌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7-20

9. PASSION百勝船外機是哪產的網上查不到百勝船外機的資料。另外海的4匹4沖程用過的好用不

百盛是浙江出的。國內船外機最好的是海的、然後是百勝、順風、航凱、船老大啥的。海的4匹4沖程不錯就是速都慢。

10. 俄一共有多少駕安124大型軍用運輸機

82年12月安-124首飛,86年第五架原型機參加了英國范登堡國際航展,引起國際轟動。86年1月安-124交付使用,87年全面投產,至1997年已生產了54架,年均生產5架,至2000年其中26架在俄軍服役。蘇聯解體後,該機主要作用商業租賃用途,為大量西方客戶提供了空運服務。2007年俄軍表示計劃重新開始生產該機的改進型號。

1985年,安-124創下了載重171,219千克物資,飛行高度10750米的記錄,打破了由C-5創造的載重高度原世界記錄。此外安-124還擁有過20多項國際航空聯合會FIA承認的世界飛行記錄。安-124目前主要租賃給各國客戶,提供超大、超重貨物運輸能力,據稱每飛行小時的租賃費用為6000到8000美元。

安-124粗大的機身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後掠下反式上單翼,翼展達73.30米。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推力為23400千克的D-18T渦扇發動機。該發動機由扎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設計局研製,帶有反推力裝置。機頭機尾均設有全尺寸貨艙門,分別向上和向左右打開,貨物能從貫穿貨艙中自由出入。安-124機腹貼近地面,方便裝卸工作。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採用24個機輪。

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艙室較狹小,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組成的機組的座位均在此,另外上層艙室還可載88名乘客。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6.4(寬)×4.4(高)米,容積1013.76立方米,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

貨艙前後艙門採用液壓裝置開閉,分別可在7分鍾和3分鍾內打開。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外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由於貨艙空間很大,安-124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

安-124上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

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地圖雷達、衛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機組人數為7人。

安-124有多種改進型號,包括:安-124-100商用型,92年12月獲獨聯體型號合格證,最大起飛重量392000千克,最大商載120噸;安-124-100M,與100型相似,換裝西方電子設備,樣機於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換裝電子式飛行儀表系統,機組人員減至3人;安-124FR,滅火型,可裝200噸水,也可改裝成貨機。

安-124-100於1992年12月通過俄羅斯官方認證,最大起飛重量392噸。該機改用利頓LTN92慣性導航系統、洛克韋爾公司的GPS導航系統、漢尼威爾公司的航電設備等西方電子設備。改進型的D-18T發動機可以提供6000小時維修周期,壽命24000小時,機組減少到4人。未來的130、140型改進型號可能採用西方發動機。

作為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安-124充分考慮了用於民航運輸時的適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噪音標准。

俄羅斯早在1998年就啟動了「空中發射」計劃。最近,俄軍醞釀已久的利用大型軍用運輸機在空中發射航天器的「空中發射」計劃進入實施階段,俄空中發射公司將正式利用安-124「魯斯蘭」重型運輸機來開展衛星發射活動。安-124運輸機是世界最大的戰略重型運輸機之一。此次用於空中衛星發射的是安-124的改進型為安-124-100VS。而直接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則是一枚「飛行」型兩級運載火箭。根據發射方案,安-124型運輸機將攜帶長30米、重約100噸的「飛行」型火箭飛至距地面11公里的高空。飛機進入預定位置後,飛機尾部的艙門將被打開,當機身與水平線呈76度夾角時,機艙中的大功率活塞會把火箭推向艙口,使其順「斜坡」滑出。與此同時,運輸機將作出緊急躍升的飛行動作,使火箭與飛機快速分離。「飛行」型火箭可攜帶各種小型衛星以每秒3.8公里的速度飛向預定的太空軌道。

近期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體、「進步」設計局、烏克蘭航空運輸部和俄「伏爾加-第聶伯河」航空公司,聯合研究了安-124-100型的英國航空委員會標准認證問題。2002年6月,上述公司聯合啟動這一計劃。計劃將於2003年底之前,完成安-124及其發動機的英國適航認證。屆時安-124-100將符合西方貨運飛機的標准要求,極大加強市場競爭力。
2003年中,安東諾夫設計局大力游說北約選擇約20-25架安-124型運輸機作為其大型空中運輸平台。北約目前急需大型運輸機,用於保障其需要快速部署能力支持的反恐、維和和人道主義行動行動。而原本北約各國給予厚望的空中客車公司A400M型運輸機至今尚在字面上,首批A400M型機要在2008-2010年前才能裝備北約司令部,各國對購買數量也有所保留。相比之下,安-124已量產多年,可以立即組建成建制的部隊。實際上這幾年間,北約與俄羅斯的"伏爾加-第聶伯河"航空公司,即安-124-100型運輸機的持有者,進行了多次合作,僅去年就在阿富汗為北約部隊飛行了260架次,利潤超過1億美元。

2003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期間,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體總設計師巴拉布耶夫與俄羅斯「伏爾加-第聶伯河」集團公司總經理伊薩爾金錶示,現在已經簽署決議,決定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企業內恢復安-124-100型飛機的製造。據稱,將在俄羅斯的「航星」廠和烏克蘭的「阿維安特」廠恢復安-124-100型機的製造與改進,在烏克蘭的「西奇發動機」廠恢復製造D18T型發動機,也將恢復製造用於安-124-100型機的材料、半成品和配件。實施這一決定的最一個步驟是制訂恢復生產計劃並分階段將現有的安-124-100型機改進成安-124-100M型機,將載重量提高到150噸,同時滿足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四級噪音與排放物要求,以及提高D18T型發動機的功率,配備改進型駕駛導航系統等。

安東諾夫航空科技綜合體針對2003年開始大作宣傳的載重150噸、續航能力為15000公里的歐洲空中客車A380型運輸機,推出了相應的安-124-300型運輸機研製計劃,載重和續航里程和A380一樣。整個計劃經費預算至少為5至6億美元。這個項目將是相當費時費事的。2005年後才能完成項目計劃的制定工作,同時還要尋找投資者和市場。歸根到底是要先確定項目的研製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途徑,然後再根據現有的資源條件不斷調整目標,甚至包括縮短續航里程等。烏方樂觀的認為,A380將不是安-124-300的對手,因為A380造價比它高,又只能裝運集裝箱,而安-124-300還能裝運非標准大件貨物。據悉,烏方打算依靠進口解決該項目的核心問題,在安-124-300上使用加拿大普惠公司或美國通用電氣飛機發動機公司的發動機。因為烏方自己研製新發動機的代價非常昂貴,而這些西方公司有現成可用的發動機,並且它們都願意出售給烏克蘭。

2004年4月,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星」工廠生產的安-124-100型開始進行飛行試驗。該機由俄羅斯「飛行」航空運輸公司於2001年4月10日簽訂合同訂購這種飛機,但是主要的製造工作從2002年第二季度開始。該型號的研製費用由生產廠和訂貨方共同承擔。根據航空運輸公司的要求,飛機的載重量從120噸提高到150噸。目前該機已開始飛行試驗,然後將投入使用。

2004年6月,除美、英兩國之外的15個北約成員國的國防部長在伊斯坦布爾峰會上,簽訂了」戰略空運過渡方案「(SALIS)諒解備忘錄,授權各簽字國使用安-124-100來支援盟國或歐盟部隊。簽訂空運諒解備忘錄的動議是北約組織國防部長在2002年布拉格峰會上提出來的,還提出了簽訂類似的海運諒解備忘錄的動議。現在這個空運諒解備忘錄有效期到2012年12月31日截止,但是在2006年1月1日之前必須簽訂有效合同,否則該諒解備忘錄將失效。

將米-35運送到斯里蘭卡的安-124運輸機正在進行裝卸作業

北約組織的維護供應局(NAMSA)將負責SALIS采辦事宜。按照該諒解備忘錄規定,各簽字國若需要使用安-124-100戰略運輸機,必須先提供授權簽訂該合同的批准書。主承包商可能是商業運輸公司,在獲得通知之後的6天內,提交多達6架安-124-100戰略運輸機,可連續使用20天,飛行時間最少800小時。使用安-124-100作為歐盟的過渡性戰略運輸機,旨在填補10年前就已存在的戰略空運的空白,直到空中客車軍機公司正在研製的A400M戰略運輸機投入服役時為止。

目前,全球共有三家企業在生產「魯斯蘭」,分別為俄羅斯的「伏爾加-第聶伯」和「飛行」公司,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航空公司」。盡管招標結果還未宣布,但專家們均認為擁有10架安-124的俄「伏爾加-第聶伯」公司將會在招標中勝出。一位專家表示:「對頻繁參加維和行動的北約來說,保持運輸機在如何時候都能迅速投入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只有那些擁有足夠飛機儲備的公司才能辦得到。」另外一家俄羅斯企業「飛行」公司也擁有8架安-124。盡管開始時北約認為烏克蘭的安東諾夫公司更符合有關條件的要求,但該公司目前的機會已經非常小了。安東諾夫共擁有7架安-124,但其中的兩架已被加拿大和比利時的法院扣押。

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航空起點-SP」公司將於2008年開始組裝首架改進型安-124-100M-150運輸機,其載重量將達到150噸。據悉,安-124-100M-150運輸機的生產周期將長達33個月。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製造公司總經理安納托利·梅里查表示,該公司下屬的30家烏克蘭航空製造廠中絕大多數將參與改進型機的建造計劃。改進型安-124運輸機載重量從原來的120噸增加到了150噸,其在負載120噸貨物情況下飛行距離從原來的4600千米增加到了5400千米。與此同時,由於使用了最新型指揮控制系統,機組人員數量從6人減少到了3人。根據計劃,2027年前俄烏將為訂購商建造和提供55架安-124-100M-150運輸機,而到2030年前還將交付30架該型機,未來世界航空運輸市場對該型機需求至少為100架。據悉,因財政撥款問題,安-124運輸機的批量生產工作於上世紀90年代收縮,目前共建造了56架該型機,其中有10架屬於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所有,6架屬俄「飛行」公司所有,另有7架屬「安東諾夫航線」公司所有,其它歸俄羅斯運輸航空兵所有。此外,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製造公司正在開發另一種改進型安-124型機,其機身預計將加長5米,而翼展將增加13米。根據專家預測,實施這一方案預計需要20-25年時間,而第一階段的撥款將需要4.07億美元,第二階段需要投資約11億美元。

2002年12月,廣州地鐵為在二號線通車時能夠使用德國新型列車首發,特別租用安-124運送該型列車前來廣州。

美洛馬航天公司正在研究可否用安-124運輸機把宇宙神3和宇宙神5運載火箭從丹佛送到東、西海岸發射場。這兩種新型火箭將使用俄羅斯設計的RD-180發動機,正常情況下應使用美國空軍的C-5運輸機運輸。然而,隨著今後幾年內商業發射次數的增多,洛馬需要有後備運輸能力,以防因C-5供應不上而影響發射安排。

安-124座艙,與西方先進運輸機相比有差距

2005年8月,"烏里揚諾夫斯克航星"股份公司執行總經理瓦列里-薩瓦特契科向記者宣布:航星股份公司正在恢復安-124的批生產。在過去20年裡,烏里楊諾夫斯克航星工廠共製造了36架"魯斯蘭"飛機。恢復安-124飛機批生產計劃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開始,在航展上簽訂了"烏里楊諾夫斯克"股份公司、"伏爾加-第涅伯"航空公司和"飛行"航空公司之間的三方協議。2012年前,烏里楊諾夫工廠需要向每家航空公司提供5架飛機。薩瓦特契科解釋說,"烏里楊諾夫航星"公司對生產"魯斯蘭"飛機有全面的准備。在財政充足的條件下,企業很快可以向訂貨人提供2架安-124飛機。對這種飛機的所有需求,包括國外需求,預計有50架。

2006年7月,報道指出安-124重型貨運運輸機在2020年前的市場容量預計為60~80架。這些俄羅斯和國外研究的數據是"航空工業"公司總經理康斯坦丁-卡傑諾夫在同記者談話時提到的。如果考慮到未來東南亞國家快速發展的要求,那麼對安-124飛機的需求可能更多。根據卡傑諾夫的意見,如果不研製新的改型也不生產安-124飛機,那麼貨運航空運輸市場將被波音和空客公司的寬體貨運改型飛機佔領。卡傑諾夫提起,兩年前已經討論了恢復安-124飛機生產的問題,所有的計算都已經完成,進行了市場研究,制定了清晰的包括投資回報在內的商業計劃,以便研製和生產載重量、航程增加的安-124型飛機,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通過任何決議。對於運輸公司來說,恢復和改進安-124的項目是復雜的需要巨大投入的項目,同時也是回報很高的項目。他說:"國防部暫時不會購買這種飛機,但是現在,民用航空公司需要安-124。"當前聯合國和北約組織都對安-124-100飛機表現了興趣。

2007年5月,一架在挪威卑爾根(Bergen)Flesland機場停留的安東諾夫公司安-124-100飛機被迫進行了降噪改裝,其發動機短艙帶有V型罩。該機注冊號為UR-82009,是一架服役16年的飛機,歸屬於安東諾夫航空公司(Antonov Airlines)。該機被觀察到其所有4台Progress D-18渦扇發動機的噴管做了V型(chevron)改造,這一結構使經過發動機各處的氣流平滑過渡,從而降低雜訊。過去幾年這種改裝作為一種潛在的降噪方法進行了多次測試,並將應用到波音787和747-8的通用電氣GEnx發動機上。靜音技術驗證(QTD)項目的波音777-300ER的GE90發動機也安裝了類似V型罩。

2007年11月,使用俄羅斯的安-124飛機運送防地雷伏擊車輛(MRAP)到伊拉克,在美國國會成為了一個熱門政治話題。國會防務撥款小組主席John Murtha,當他與國會上層David Obey就11月20日的記者會勾畫他們的戰爭經費立場時,明示借用俄羅斯的運輸機。因為五角大樓暴出一項潛在有250億美元的努力,今年生產、裝備和空運MRAP到伊拉克,Murtha著眼點在他們的空運成本,這是因為他考慮到此前布希行政部門另一個完全失敗的案例。Murtha說,如果拉姆斯菲爾德時代防務領導人要改變伊拉克的狀況先行做出調整並因此而做出計劃,那麼MRAP可能早就及時生產出來,甚至節省費用裝船運到中東了。替代方法,美國使用"由烏克蘭人駕駛的俄羅斯飛機空運它們"。美國運輸司令部告訴《航宇日報》,它已由運輸司令部的民用預備空運機隊(CRAF)的合夥人(Atlas航空和Lynden航空貨運公司),通過兩家俄羅斯公司(Volga-Dnepr航空公司和Polet Cargo航空公司)簽下了安-124飛機。"MRAP運輸的使用概念是,對於穩定狀態的運輸需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安-124飛機……"運輸司令部在電子郵件中說。"安-124的使用反映出我們利用民用運輸的能力,正像我們例行混用美國政府和商業海運資產支持我們的作戰一樣。"運輸司令部聲稱,安-124是不出租的,這樣國防部是"為此能力簽約,而不用專用飛機來支持MRAP的快速交付。"據司令部說,近來與Atlas/Volga-Dnepr簽下的一份長期合同是每天提供一架安-124飛機直到三月底,約值3億美元。

2007年12月,俄羅斯空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澤林上將日前宣布,俄羅斯空軍准備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空企業生產改進型「伊爾」-76MФ運輸機,以及將在這里恢復生產「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伊爾」-76MФ飛機將用來為空軍軍事運輸航空兵補充一批重型運輸機。將安裝新的ПС-90經濟型發動機,起飛重量為60噸,航程為8000千米。首架批量生產的「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於1987年在基輔航空製造廠出產,共計組裝了40架。有關恢復生產和改進「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的決定,於2005年2月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政府共同做出,並為此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門間委員會。經現代化改造後,「安」-124-100「魯斯蘭」運輸機的起飛重量將從原來的120噸提高到150噸,而機組乘員將由6人減少為4人,並將裝備新型機載設備。2020年前計劃組裝80架。

2008年1月,烏克蘭工業政策部宣布,烏克蘭和俄羅斯計劃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負責制定解決安-124飛機知識產權問題的方案。雙方就這一問題的最近一次商談於2008年1月16日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代表指出,已經准備好了一份為恢復安-124飛機的批量生產而調解知識產權的俄羅斯政府和烏克蘭政府間的協議草案。該文件已經由俄羅斯各部門批准,並提交給烏克蘭方面協商。烏克蘭方面則宣布,俄羅斯方面提出的協議草案與烏克蘭法律相抵觸,因為知識產權劃分應在兩個經濟主體之間的條約關系框架內進行。

2008年2月,烏克蘭國防部長尤里·葉哈努羅夫向記者宣布,俄羅斯將繼續在「安-70」軍用運輸機項目上與烏克蘭合作。俄羅斯方面證實,俄方將繼續「安-70」軍用運輸機的研發工作。烏克蘭防長宣布,目前為了使「安-70」投入批量生產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及試驗。而為了完成該項目需要大約3億美元,一年半的時間。製造「安-70」軍用運輸機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聯合項目。飛機將用於運輸重47噸的貨物及空投傘兵和技術裝備。2006年7月俄羅斯政府決定就中止「安-70」軍用運輸機的研製和批量生產與烏克蘭開始談判。2006年10月24日當時的俄羅斯政府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宣布俄羅斯最終退出「安-70」項目。2007年8月在莫斯科國際航展期間,俄羅斯的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與「烏克蘭航空」國有航空製造公司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發展在運輸和客運航空技術領域的合作,特別是恢復「安-124」「魯斯蘭」飛機的批量生產和在「安-70」軍用運輸機計劃上進行協作。

安-124三面圖

尺寸數據

翼展 73.30米
機長 69.10米,
機高 21.08米,
機翼面積 628.00平方米
貨艙長×寬×高 36.0米×6.4米×4.4米

使用空重 175,000千克
最大商載 150,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30,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05,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 865千米/小時
正常巡航速度 800~850千米/小時(高度10000~12000米)
進場速度230~260千米/時
起飛滑跑距離2520米
著陸滑跑距離(最大著陸重量)900米
最大有載航程4500千米
最大燃油航程16500千米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92年船外機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6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2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7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3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2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5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7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7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9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5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