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如何實現產業升級

俄羅斯如何實現產業升級

發布時間:2022-08-18 05:08:07

❶ 俄羅斯的經濟轉型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它的結果怎樣

俄羅斯的經濟產業很簡單,一是石油,二是軍工,他基本上沒有什麼輕工業的

❷ 俄羅斯經濟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總統普京簽署《關於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國家發展目標的法令》,確定了為使俄羅斯實現突破性發展、增加國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創造舒適生活條件以及發掘個人才能的重點任務目標。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國家經濟復甦計劃》草案並已准備開始實施計劃第二階段——採取措施恢復消費需求、提高私人投資,在預算調整的情況下,這將確保俄GDP在2021年增長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僅為了恢復經濟,更是為了實現正在更新的國家目標而吸引私人投資。

2019年俄羅斯與中國雙邊貨物貿易額為1106.5億美元,增長2.2%。其中,俄羅斯對中國出口565.3億美元,增長0.9%,占其出口總額的13.4%,提高0.9個百分點;俄羅斯自中國進口541.2億美元,增長3.6%,占其進口總額的22.2%,提高0.3個百分點。俄羅斯對中國貿易順差24.1億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國是俄羅斯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俄經貿指數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俄貿易指數總體呈現平穩上升態勢,較2018年上漲12.66%。從中俄經貿指數(月度)來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中俄進出口總額出現明顯下降趨勢,在2月份達到低點,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中俄貿易逐步恢復,進出口總額穩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貿易額達到253.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增速在中方主要貿易夥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俄羅斯投資環境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紹了俄羅斯基本情況與投資環境,接著深入分析了俄羅斯經貿發展、中國投資合作情況以及俄羅斯重點區域投資機會。隨後,報告對俄羅斯汽車、鋼鐵、機電、農業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做出細致透析。最後,報告闡述了俄羅斯外商投資的政策法規、稅收制度、外國企業在俄羅斯設立與人員進入程序以及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投資的風險及注意事項。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於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俄羅斯聯邦統計局、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俄羅斯投資環境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

❸ 今天的印度,俄羅斯,印尼這些國家應該怎麼工業化

俄羅斯早在蘇聯時期就完成了工業化,並且以重工業出名,眾所周知,斯大林模式就是以發展重工業為主。而且俄羅斯本身資源極其豐富,是少數不依賴外國進口資源,還出口資源的工業國家。二戰時期蘇聯的武器生產能力令希特勒都震驚。而且中國當初就是學蘇聯「老大哥」的經濟模式,以重工業為主,所以俄羅斯早就完成了工業化,但是由於國內種種原因比如 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不發達,經濟結構畸形【輕工業十分落後】是介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國家,稱之為轉型期國家。而印度在1947年蒙巴頓方案之後印巴分治,隨機獨立,國大黨的領袖尼赫魯早先也學習蘇聯,大力發展國企和重工業,建成了種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但是早期印度並沒有積極投身與世界市場,到了近幾十年,他努力融入世界市場,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強國。而且印度的lt,軟體,外包服務,制葯等行業十分出眾。並且是有一大批說英語的年輕勞動力和日益年輕化的人口結構都是印度的優勢。但是他仍未完成工業化,工業化之路很漫長,印度一度和中國一樣錯失時機,而且印度的腐敗,種姓制度,和不完善的民主制度【印度的民主不能夠發揮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比起這點來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更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我還是很贊賞的。】基礎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環境污染,【據新聞報道德里的空氣污染比北京都強】是制約其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印度應當大力發展科技,克服腐敗和在人權問題上基礎設施建設上和基礎教育上多努力,才能實現工業化,就這樣看來印度完成工業化也是令人期待的。而印尼在新航路的開辟時期就淪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近代又造美日爭奪,在二戰時期經歷了大規模本土作戰。所以印尼的工業並不發達,即使印尼有豐富的原料,至今工業任然是沒有建立較完整地工業體系。印尼的現狀正是如今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射影。許多東南亞國家仍然以落後的農業為主,並且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以旅遊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也不少,因此,如印尼這樣的國家要發展重工業應當投入更多資金去建設種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大力發展科技,基礎設施和教育,趁著仍未結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走向世界。
總結;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工業,首先要投入大量資金或者吸引外資,廣大發展中國家有勞動力的優勢可以利用,到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後,簡稱種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後,大力發展科技,對工業進行產業升級,才能達到工業化的目的。但是工業化之路十分漫長,政府應當多費心了。

❹ 詳細講述一下俄羅斯的經濟體系

經濟俄羅斯現在的經濟狀況人均GDP應該在6000美圓.但是含金量非常高,都是靠工業和科技的,不像有些國家都是靠炒股炒樓的.但不管怎麼說和蘇聯時期比起來還差的遠,俄羅斯現在的綜合國力估計相當於蘇聯70年代的水平. 發展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全面超過1990年解體前。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西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 至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13.9萬公里,客運量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 至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90 萬公里,客運量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 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金融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據俄羅斯海關委員會統計,2009年俄羅斯貨物貿易進出口3891.4億美元,較上年(下同)減少37.6%。其中,出口2339.4億美元,減少36.4%;進口1552.1億美元,減少39.3%;順差787.3億美元,減少29.7%。 2009年俄羅斯對荷蘭、義大利、中國、德國和土耳其的出口額分別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15.1%、8.5%、6.9%、4.9%和4.6%,為353.2億美元、198.0億美元、161.8億美元、114.9億美元和107.8億美元;自中國、德國、美國、烏克蘭和法國的進口額分別佔俄羅斯進口總額的14.2%、12.3%、5.7%、5.5%和5.1%,為219.6億美元、190.5億美元、89.0億美元、85.9億美元和79.4億美元。俄羅斯前五大順差來源地依次是荷蘭、義大利、土耳其、波蘭和哈薩克,順差分別為323.3億美元、127.2億美元、77.0億美元、60.3億美元和53.0億美元,減少36.1%、41.1%、30.5%、41.8%和21.5%;逆差主要來自德國、中國和法國等,其中對德國和中國逆差減少40.7%和59.5%,但對法國逆差增長12.9%。 對外投資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生活水平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SPAN></p>

❺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眾所周知,前蘇聯曾一度是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但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其主體——俄羅斯經濟卻由於不能適應新的體制而發生嚴重倒退,國內生產總值連續6年呈負增長。1999年,俄羅斯經濟開始重新復甦。隨後,其國民生產總值連續7年保持了超過6%的高增長率。2007年的前9個月,其經濟增長率又為罕見的7.7%。俄羅斯大有重回經濟大國的姿態。那麼,就目前來說,影響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劣勢在哪裡?該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啟示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勢
(一)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給俄羅斯對外貿易帶來好的局面
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資源幾乎能夠完全自給的國家。現已探明的資源儲量約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尤其是俄羅斯境內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開采時間可長達30年以上。
近幾年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從2002年到2006年,國際原油價格指數上漲了256%,而且還有不斷上調的趨勢。這種變化對以能源產業為主要支柱產業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強勁的支持和推動。據統計,能源產業的產值約佔俄羅斯工業產值的30%,僅此一項,就為政府創造了大約54%的年預算收入和45%的外匯收入。隨著國際油價的繼續高位運行,俄羅斯能源產業的國際形勢還將越來越好。
(二)強大的科技力量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俄羅斯是一個教育、科研大國。前蘇聯對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視使俄羅斯的科技力量有了堅實的基礎。這一優勢突出表現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領域,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並向太空出訪了第一位宇航使者。可以說,前蘇聯在科技領域的成就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作為前蘇聯重要組成部分的俄羅斯因此繼承了相當巨大的科研力量。
據統計,目前,俄羅斯有85.8萬科研人員。其中,63.6萬在國家科研機構工作,科學院有11萬人。俄羅斯的科技實力很強,主要集中在基礎理論、軍事工業和一些重化工業領域。其中的武器產業更是俄羅斯知名的產品品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此巨大的科研力量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三)與周邊國家良好的互利合作為俄羅斯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對外經濟形勢
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為了盡快實現向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過渡,對外政策曾出現向西方發達國家一邊倒的趨勢。這一政策非但沒有幫助俄羅斯擺脫因國家解體帶來的混亂和貧困,反倒使俄羅斯出現了連續多年的經濟負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自普京總統上任之後,政府調整了矯枉過正的作法,對外政策更加務實。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政策的調整。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邦,兩國的經濟發展都對雙方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兩國在經貿、能源等各方面都保持著重要的合作夥伴關系,中俄「國家年」的活動更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文化和經貿往來。同時,兩國經濟的互補性極強,尤其是在能源方面。相信通過雙方充滿誠意的合作,在此領域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可以說,俄羅斯與中國和其它周邊國家良好的經濟往來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良好的發展和機遇。
二、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劣勢
(一)對能源產業過分依賴使俄羅斯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毫無疑問,俄羅斯經濟的迅速好轉與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有緊密關系,尤其近幾年來全球性能源價格的暴漲大大幫助了這個昔日大國,但是僅依靠單一的資源優勢是成就不了俄羅斯的復興強國夢的。國家若要強盛發展,要依靠本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尤其是靠本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而僅依靠現有的自然資源是無法坐享其成的。
放眼世界上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士、日本等國,雖然其自然資源十分貧瘠,但憑借其高精尖的具有本國特色的產業成為經濟強盛之國。目前,世界資源性產品價格指數在迅速上漲,但不能保證這類大眾性商品的價格會永遠上漲。一旦出現價格迅速下降,俄羅斯經濟對資源性產品過多依賴的缺陷就會暴露無遺,也會導致因經濟內部缺乏替代性結構,過早結束黃金發展期。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也會帶來新的替代性資源,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將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小,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
(二)俄羅斯嚴重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將大大制約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過近8年的經濟復甦,俄羅斯經濟如今已經走出低谷。但隨著國民經濟美元化和資本外流現象的進一步加深,國家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仍十分嚴重。現在,俄羅斯每年還需償還100億以上的外債,如何緩解沉重的外債壓力對政府來說是不小的考驗。另一方面,由於車臣、第比利斯等地區仍不穩定,俄羅斯軍費開支也在不斷增加。在社會開支方面,居民的工資及退休金等隨著經濟發展也在逐年上漲。因此,俄政府還面臨著要解決巨大的財政預算赤字的問題。
(三)人口數量的銳減使俄羅斯經濟面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尷尬
人口危機一直是困擾俄政府的棘手問題。根據近20年來俄羅斯的人口變化趨勢,可以算出,俄羅斯是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自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口下降了近300萬。極低的出生率、外來移民人口的減少,持續的高自殺率等都使得俄羅斯人口銳減。除此之外,俄羅斯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嚴重,青壯年勞動力愈發緊缺。俄羅斯本來擁有令人羨慕的廣闊疆域,但卻因缺少足夠的勞動力而無法進行開發和居住。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1世紀還沒有過完,俄羅斯可能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保衛偌大的國土了。資料顯示,依據俄羅斯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國家至少還需要500萬左右的勞動力。可以說,俄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使得俄羅斯經濟缺乏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從俄羅斯經濟發展回歸到中國的經濟建設,我們發現,作為世界上兩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毗鄰大國,俄羅斯與我國在經濟發展進程中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對比當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因此,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起到了積極的啟示作用。
三、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俄羅斯經濟對單一產業的強烈依賴性也同樣出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主要表現為我國經濟對外資的過分依賴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而在整個進程中,外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早已超過5000億美元,佔中國GDP的比重也已超過40%,這些數字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這樣的比例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和亞洲其他地區國家。外匯儲備過高,將會產生潛在的通貨膨脹。外資增長速度過快,又會加劇經濟過熱的風險。而外資企業憑借其強大的資源、資金優勢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也會逐漸形成市場壟斷,從而使得我國本土企業因得不到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有效發展而導致萎縮。鑒於國際資本的有限性和流動性,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演變,國際投資商是可能出現戰略方向性的集體轉移的。因此,我國經濟應逐漸改變對外資企業嚴重依賴的現狀,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力更生」。
(二)同樣是幅員遼闊且資源豐富的國家,俄羅斯可以成為能源出口大國,而我國卻無法實現能源自給。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目前極低的能源利用率
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近幾年來俄羅斯經濟的迅猛發展同世界范圍的能源短缺有直接關系。因此各國政府都在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地開發新型能源並在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但我國卻是一個公認的單位產品高能耗的國家,其工業領域的單位產品能耗和工藝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顯著。如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主要高耗能行業的產品單位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其中,水泥綜合能耗高45.3%,造紙綜合能耗高120%。目前,我國現有的資源開采還不能滿足工業發展需要,仍需進口一部分能源。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今天,這大大增加了單位產品的成本。因此,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大事。
(三)人口問題是中俄兩國在經濟發展中都不可避免的嚴重問題,能否合理解決關繫到國計民生
同俄羅斯人口數量銳減的危機相反,我國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恰恰是人口數量過大。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21%。為控制人口增長,30多年前,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一政策的實行使我國到2007年少生了至少4億多人,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增長過快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因此也有人提出,中國人口數量過多的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但事實並不樂觀。人口數量的低增長只限於上海等一些經濟發達城市,而廣大農村卻並非如此,超生多生現象也都普遍存在。據科學估算,我國與經濟發展、資源分布相匹配的合理人口應是9億人。但目前,我國人口數量早已超出13億,這個龐大的數字無疑是拉緩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沉重包袱。此外,我國人口素質偏低也是困擾政府多年的「頑疾」。
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人口素質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農村人口,更是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貧困區」。極端落後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影響極深的封建思想意識,使這些貧困地區的人口以「高速度、低素質」的特點逐年增長著。而與此同時,人口素質相對較高的一些發達城市卻出現了人口增長緩慢和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趨勢。另外,遍布城鄉、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又使得目前中國人口性別比例出現嚴重失調:男生數量大大多於女生是目前中小學的普遍現象。這一性別比例上的嚴重失衡也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著力改善人口環境,合理解決人口危機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問題。
【一點說明】:該文章發布日期為2008年,但目前依然有效。後半部分,也就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中國經濟建設的啟示部分,僅僅作為參考性閱讀。

❻ 俄國社會發生了怎樣轉型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一直受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但在今天,顯然有必要從一個更為寬廣和更為深入的視角,重提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話題。

這里所說的「俄羅斯體制轉型」,專指從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與一黨壟斷的傳統體制向現代市場經濟與民主法制社會的歷史性轉換。從一般的意義上說,起自於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的俄羅斯體制轉型迄今已有10年,這10年體制轉型的實踐無論為社會轉型問題的橫向比較,還是從歷史延伸中作縱向剖析都提供了一定的積累。十年的歷史沉澱也多少使人們有了一個較為冷靜的心態,對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作一番較為客觀的評判。

近年來,無論是俄羅斯本身,還是國內國際學術界都有不少以這一內容為主題的重要著作與大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問世,為研究轉型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其次,就俄羅斯體制轉型這一問題本身而言,在當前又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就俄羅斯自身來說,隨著普京總統的執政,一個重新思考過去、重新定位未來的過程正在俄羅斯政界學界自然而然地展開;就國際社會而言,以蘇聯解體為最終標志的冷戰體制瓦解迄今也有十年,後冷戰時期的大國關系變遷到了一個相當關鍵的時刻。幾乎在各大國,當然尤其突出地表現於美國,正在展開一場全面的外交政策大爭論,其中在判斷未來美俄關系及其它大國關系走向時,又不可避免地把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提了出來,需要對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最後,中國改革開放20餘年的成功,並不等於我們不需要對俄羅斯體制轉型問題作全面觀照,尤其是當中國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向國際社會開放和深入考量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關鍵時刻,重新思考俄羅斯社會轉型的發生、路徑及其未來走向問題,顯得更為重要。

一、俄羅斯體制轉型的發生。

俄羅斯體制轉型的發生問題包括轉型的動因、轉型的前提,以及轉型的起始方式等內容。轉型的動因是指:從1992年起俄羅斯全面地推行從傳統體制向市場經濟與西方式民主制度的轉 變是有一系列深刻起因的。這個問題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也就是蘇聯到底為什麼會解體的問 題。轉型的前提所指的問題是,1992年開始的體制轉型是在什麼樣的先前體制基礎上發生的。以另一種表達,也即是蘇聯解體所結束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社會的問題。轉型的起始方式所指的問題是,90年代初期俄羅斯社會轉型以制度的重大變化為起始點,那末這樣的一種變化為何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發生。顯然,上述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葉利欽時期體制轉型的路徑選擇。

首先來看1992年葉利欽體制肇始的起因,這一問題密切關聯著蘇聯解體的原因問題。盡管關於這一問題的探討已有浩如煙海的著述,但如果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作一個鳥瞰式的概括 ,大概可以有以下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把蘇聯解體視作為是20世紀最後的幾十年間國際社會一系列重要變化的結果,其中包括市場化與民主化浪潮的擴展,包括軍備競賽高度抗爭中蘇聯的失勢,包括東歐劇變、兩德統一這樣的重大國際事態,也包括蘇聯式傳統意識形態的逐漸式微。第二,把蘇聯解體看作為是70 年蘇聯歷史延續的結果,或者看作為是一個更長過程中一個帝國興起與衰落的自然過程。在這一視角之下的分析既包含有「擴張過度必然導致敗亡」的帝國興衰邏輯,也包括著東西方文明結合部背景之下,俄國歷史獨特性尚未找到使之能立於先進民族之林的制度化的現代表現方式。第三,把蘇聯解體看作是現代化過程中一系列社會轉型的自然表現。這種比較肯定的表述主要來自於西方學者,這里包括:認為戈爾巴喬夫改革是斯大林之後由赫魯曉夫開始的改革進程的自然庚續;是傾向於西方文明的一個歷史長時段中的一個環節等等分析。最後,側重於從偶然性事件、或者從宏大結構中的某個側面或某些要素方面來描述蘇聯的解體。比如,從1991年8.19事件乃至從戈爾巴喬夫的個性心理;比如,從前蘇聯的既得利益集團希望通過制度轉換,實現個人所有制,來確保個人 與集團利益等等來分析蘇聯解體。有人認為,如果這些偶然性事件得以避免,那麼也許蘇聯的解體問題可能完全會以另一種方式,或在另一個時間出現。

也許十年的時間不足以對蘇聯的解體問題作出全面分析,但看來上述四個方面中任何單獨的某一方面都不可能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終極原因。更為現實的判斷是從這四個方面的相互交融與綜合中去得出結論。任何宏大社會的歷史變遷,看來只能從比較復雜的分析框架中才能找 到真諦。

與90年代俄體制轉型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轉型的前提,即如何斷定蘇聯解體前的社會形態問題。綜合起來看,至少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加以觀察。第一種方式是傳統意識形態的劃分方式,也即把解體前的蘇聯社會形態認同為社會主義性質。這樣的一種認定既是前蘇聯憲法法律制度的規定,同時,也是西方學術界相當普遍的一種認同。問題在於,前蘇聯最後幾十年這樣的一種在利益劃分上傾向於特權階層,在資源分配上絕對地以軍重工業為優先,在意識形態上凝固僵化而又落後於時代發展,同時,在對外關繫上又以擴張稱霸為政策原則的國家,能不能簡單地以「社會主義」相稱許。也許人們未曾忘卻我國當年還把前蘇聯稱作為「社會帝國主義」,鄧小平同志之所以提出,還要研究「什麼是社會主義」,這里包含著對蘇聯這樣一種「社會主義」的質疑。總之,解體前蘇聯不能簡單地等同於一個人們所嚮往的公正、進步、繁榮、和平的社會主義社會制度;蘇聯解體更不是,也不應該認為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終結。第二種方式是從政治學范疇出發對前蘇聯時期社會型態的斷定。俄國學者在這方面有相當深入的探討,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是:認為從前蘇聯體制向「後共產主義體制」的轉型早就開始了,最早可追溯自赫魯曉夫,最晚也是自戈爾巴喬夫時期開始。就戈爾巴喬夫時期而言,有人將其稱之為是後共產主義的權威主義時期,也有人稱其為是「橫向層面上日常政治領導與管理的非全權主義和垂直層面上確保功能與價值統一的新全權主義這兩者之間的聯合。」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的表述,戈爾巴喬夫時期社會形態的特點是,第一 ,民主轉型沒有任何可靠的社會結構基礎作為支撐;第二,全權主義的傳統結構不可能在短時期中被全盤取消,新中有老,新老交替是一個必然現象。也正因為客觀存在著這樣復雜的結構關系,所以戈爾巴喬夫時期,以及爾後的體制轉型有著多種發展的可能性與選擇性,並不如某些西方人士所構想,蘇聯解體後的這一地區必然地趨向西方式的尤其是美國式的民主與市場經濟。

現在再來看體制轉型的起始方式問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的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研究中相當強調這種普遍性轉型過程中的國別差異性與特殊性,甚至認為,這種差異性與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社會轉型的方式與取向。從比較的觀點來看,前蘇聯地區之所以制度轉型是在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下進行,而沒有出現如同前南斯拉夫地區那樣的大規模戰爭局面,這得之於前蘇聯——俄羅斯的特殊條件。首先,前蘇聯是一個擁有超級核武庫的大國,單從這點而言,西方國家就不願意看到這個國家的重大事變導致動亂乃至引發核災難。同時,在蘇聯傳統意識形態日益面臨危機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運動,甚至更為久遠的反斯大林運動,對於摧毀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起到了極大作用,特別使得傳統意識形態逐漸地不能再發揮維護傳統體制的作用。廣泛而深刻的信仰危機是確實存在的,很少人願意為信仰而進行暴力斗爭,甚至1991年8.19事件中,「8人委員會」都不敢輕易使用武力,這在客觀上使得在發生蘇聯解體這樣大規模社會激變之時,意識形態的交鋒不那麼容易轉化成為社會對抗。再次,由於蘇聯解體的重大社會變化過程中,前蘇聯精英階層通過各種渠道與手段重新取得了社會地位(如通過各級政府的留用),重新掌握社會財富分配渠道(如通過私有化),往往國有企業的經理們又重新成為私有化的企業主。社會管理階層以這種方式保持相 對穩定,也大大減少了全面動亂的可能性。最後,俄羅斯內部民族孤立主義的增長,不是希望成為前蘇聯帝國內部的領袖民族,而是僅希望維持現有邊界;不輕易推動單一語種移民傾向出現,而是竭力維持各民族的共處,這使得俄羅斯當時並未發生類似於前南斯拉夫地區塞爾維亞族與其他民族的火拚。

像前蘇聯這樣一個曾經與西方高度對抗的超級大國,但卻在西方壓力之下,以基本上是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會制度的根本性轉變,這在國際關系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先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更為詳盡深入的發掘,但無論如何,和平地進入轉型這一現象,對爾後俄轉型進程的展開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

二、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路徑選擇

如果把俄羅斯體制轉型視為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的話,那麼這一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就是一個重要問題。路徑選擇的問題不僅體現出轉型中一個民族對體制轉換中模式選擇的判斷力,而且也體現出轉型中民族對模式選擇與本土環境這種相互關系的理解深度。也即路徑選擇問題不光提出了選擇哪一種先進的制度模式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被選擇的制度模式與特定國情是否合適的問題。

當葉利欽在1992年1月2日起大刀闊斧地推進「休克療法」政策,在緊縮銀根的前提下,在相當短的時間里大幅度開放物價,推動貿易自由化,實行盧布的可自由兌現,以及迅速地推動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之時,一般地認為,俄羅斯的體制轉型作出了「新自由主義」的路徑選擇。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自由主義政策相匹配,葉利欽大力推動多黨體制,推動新?媒體的自由化政策,並且至少在形式上以全民選舉的方式實行國家領導人的更替,應該認為葉利欽是力圖以政治民主化來為經濟自由化創設環境。甚至在外交上,葉利欽曾設想通過向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邊倒的政策,大力與西方國家發展關系,力求通過內部的轉型和親西方的對外關系,「回歸北半球民主社會」,「成為民主國家的一個成員」。從經濟體制、政治體制乃至外交戰略設定等幾個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看,俄羅斯無疑是以自由主義原則為路徑選擇的基本取向。這一點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沒有太大的爭議。

問題在於,以自由主義路徑選擇為起點的俄羅斯十年轉型究竟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或者說是階段性的結局嗎?這是一個相當值得觀察的問題。

先來看經濟體制的問題。「休克療法」將近十年之後,令人非常吃驚的現象是,甚至連俄國的激進自由主義者都對目前的體制狀況進行了尖銳的批評。雖然他們也仍然以「資本主義」 這一范疇來描述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形態,但在「資本主義」這一范疇之前,加上了種種限制,稱俄羅斯目前的經濟形態為「等級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寡頭資本主義」 或者「犯罪資本主義」,諸如此類。在這樣的體制之下,是誰在資產佔有和經濟決策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呢?一種觀點認為,政府官僚依然在整個經濟體制中占據主導地位,無論是市場運作規則還是市場份額的切割都依然是政府官員起著支配作用,企業家和商人基本上被忽略在一邊,這種觀點尤其在普京總統加強中央管理的背景下得到加強。另一種觀點認為,迄今為止的俄經濟運轉主要是依靠大的壟斷集團來進行,一方面是俄羅斯特有的國情(如地域廣大,自然資源豐富)決定了壟斷集團形成的便利性;另一方面,90年代初的私有化政策,也大大促進了寡頭財團的形成,他們既靠廉價收購國有企業,又靠占據商業銀行代替國家發放貸款的特殊地位,形成產業金融集團。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葉利欽時期的經濟政治運作基本依靠寡頭集團,而普京時期的寡頭集團作用盡管受到阻厄,但其影響仍然巨大。第三種觀點認為目前過渡階段的背景之下,究竟誰起主導作用的問題很難斷定。他們認為,目前的資源分配與經濟決策完全是在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相互關系的博奕過程中得以完成。認為普京取代葉利欽之後,這一情況有所好轉,「國家化」的進程對「私有化」進程佔有上風,但從體制安排角度看,各利益集團間相互關系仍不十分清晰,利益集團與政府間的關系也仍在發展變換之中。

即使僅從目前關於俄經濟體制狀況的爭論中,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第一,盡管俄羅斯憲法制度已經明確規定了尊重私人所有制,但是俄實際經濟運作過程中的產權界限依然非常不明確。國民經濟中軍工部門佔有絕大部分比例這一基本事實阻礙了產權的分化與重組;而俄官僚利益集團非常善於在向市場轉換過程中使「私有化」政策適應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需要,這一點也使產權明晰化相當困難。第二,當前的體制運作情況很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羅斯經濟模式:當時俄國官僚與企業家、商人混為一體,「公私不分」;整個社會彌漫著對商人階層與商業精神的極度疑慮;現代化的進程向國庫提出了漫無節制的財政要求,使得國家對企業有著非常緊迫的稅收需求,客觀上限制了企業的自由發展。還有人認為,目前的俄國形勢有點類似於西方國家由大蕭條向「羅斯福新政」的過渡階段,需要國家擴大需求、刺激經濟,但是俄目前由於對世界經濟的過度依賴、新的壟斷格局的形成、政權與資本的合流、政府對金融業的寄生性、大量中小企業的產生乃至農地私有化還都非常困難,這一切都使得真正的「新政」降臨仍需時日。

如果與多數南歐、拉美、中東歐國家的社會轉型過程相比較,俄羅斯體制轉型的路徑切入顯得尤為突出。在上述國家,一般而言是遵從了這樣的路徑選擇:

首先是在「國家守夜人」發揮作用的前提下,是在對古典的市場理念進行改造,並且在民主力量相對而言得以合作的基礎上推進市場化;具體地說,盡管各國進程有所不同,大體上說,是首先進行激進的民主改造,建立民主體制,然後不同程度實行社會領域的改革,以保障經濟再分配的有效性和竭力使其成為民主體制的社會基礎,有不少國家僅僅是在最後,再推動經濟領域的結構性改革。而俄羅斯是與其相反,葉利欽當年是在首先鼓吹「民富國窮」的原則基礎上,大大弱化國家對整個體制轉型的監控;其次,是在不具備上述一系列鋪墊的情況下,在產權制度與經濟結構領域一攬子全面啟動改革;尤其是由於這一系列重大變化出現在俄羅斯這樣一個極難控制的大國。這樣,就難免出現以「自由主義」方式切入體制轉型,而以「犯罪的、寡頭的、官僚等級制的資本主義」而告終的局面。

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探討,也即從表面上看,或者以90年代前期西方一般的評價來看,俄羅斯已經實行了「民主改革」,何以也不能使經濟體制轉軌更見順利呢?這涉及到對90年代以來俄羅斯政治體制改革的評價。

與對俄羅斯經濟體制的評價相近似,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術界同行,包括自由主義理論家們,更傾向於在「民主體制」、「權威體制」、「寡頭體制」、「混合體制」這些評價中,選擇後者,也即「混合體制」來界定俄政府體制轉型的現狀。俄羅斯自90年代之後固然推行了全民選舉,推行了言論解禁,實行了多黨制度,但是不少學者仍不同意簡單地使用「民主體制」來描摹當今俄國政體。一則是因為選舉制度仍大有政治技巧、「禪讓」等其他非選舉因素的介入;二則是因為當今俄國的「言論自由」也多為「有管理的言論自由」;三則俄目前政治運作仍大量通過非政黨形式,而現有政黨也缺乏相應的穩定的社會利益集團作為基礎,因而俄政黨制度也仍在成熟的過程中。所以,不是簡單地以「民主體制」來界定俄政治體制現狀,有一定的道理。同時,俄政治體制也並非簡單的權威體制。從成文法律上看,俄總統具有遠遠超過美國、法國等總統制國家的權利,但是,在真正權力運行過程中,俄總統本身會受到許多制約。至於不用「寡頭體制」的定義,不光由於寡頭集團在俄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並不穩固,而且寡頭與政府、寡頭與民眾的相互關系仍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也不能簡單以「寡頭體制」來界定俄羅斯政治體制。

之所以採用「混合體制」這樣的范疇來界定俄目前的政體,也並非因為俄政體格局一片混亂,無法名狀,事實上還是有著一些很突出的特點值得關注。首先,就俄政治體制而言,確實同時具有民主制、權威制、寡頭制各自的一些特點,而不能簡單地否定其中的任何一種體制形式。應該看到俄羅斯寡頭集團以政府為背景,以壟斷性的國有大企業為基礎,整體上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即使其中某一部分受到阻遏,但是從全局看,無論就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就其資金的集中程度,甚至就其政治影響來看,如若將其全部剪除,一則不能,二則也不利。就「權威體制」這樣的概括而言,確實應該重視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在俄政治管理中的至關重要性,而且往往總統是集立法與行政大權於一身。甚至也不應該簡單地否定以「民主體制」這樣的范疇來界定俄目前體制現狀的某些合理性,至少形式民主也對遏制專權和社會兩極分化起到一定作用。其次,用「混合體制」界定目前俄政治體制,還有其特殊的含義:第一,目前各種政治利益集團(包括官僚集團、寡頭集團)和各種政治派別(包括以「右派聯盟」形式出現的自由派、以共產黨形式出現的反對派和以「團結黨」面目出現的中間派)還沒有一個能夠占絕對統治地位。俄政治格局從原則上說呈「極化」狀態;第二,目前俄政治格局內的各種政治設施、各種利益集團、各種政治派別,簡言之,各極之間還缺乏一種相互間的吻合性,雖然無論在葉利欽,還是在普京時期都曾通過各種政治安排來加強俄政治系統內部「各極」、「各派」、「各方面」之間的內部吻合性,但看來,這種努力的效果還尚在體現的過程中。

從轉型十年的長過程來看,從「新自由主義」的路徑切入而得到的是一個「混合型體制」的(階段性的)轉型結局,多少是一個富於戲劇性的結果,至少也是一個令當年作出路徑選擇的決策者大出意外的結果。

三、俄羅斯社會轉型的走向

俄羅斯經濟學家、現任政府經濟顧問的符拉基米爾·毛早年曾將俄羅斯轉型與拉美國家的體制轉型做過一個比較。他的結論是認為:俄羅斯的自由主義式的體制轉型很可能落到一個反自由主義的狀態,而以平民主義而告終的結局。他的理由是,俄羅斯與當年拉美國家一樣,具有發生從自由主義轉向平民主義的共同背景:第一,自由主義導向下產生的經濟結構二元化趨勢往往會轉化為激烈的社會矛盾;第二,平民主義相當容易在缺乏民主傳統、政治設施不穩定、政黨力量相對薄弱的條件下產生;第三,平民主義產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以改革為口號的全面推行緊縮政策,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反對;第四,外部反對性政治壓力之下的民族主義崛起,民族主義往往是平民主義的同盟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普京總統治下的俄羅斯體制轉型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與早年自由主義體制路 徑切入相異的方向。雖然,普京依然堅定地推行以自由主義為方向的市場化改革,但顯然越來越強調「政府守夜人」的監護作用;雖然普京從未放棄政治民主的口號,但可以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有管理的民主」;雖然普京的外交依然注重西方,但他所強調的「回歸歐洲」 和加強與東方國家發展關系顯然包含著反對美國單邊主義的歐亞主義取向。

也許,從俄羅斯十年社會轉型中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簡單地論斷非歐美文明背景的國家(尤其是大國)經過制度變遷能夠成長為歐美型市場經濟與民主國家的這一判斷是缺乏根據的。體制轉型過程要遠比任何非社會系統的輸入或輸出復雜得多,更多地關注模式選擇與本土環境的互動與相互適應也許才是體制轉型問題的關鍵所在。

❼ 俄羅斯的傳統產業發展並非長久之計'經濟轉型向什麼產業發展

俄羅斯太依靠能源經濟了。但全球,石油天然氣儲備豐富的不止俄羅斯,太受制於人了。但精密的東西俄羅斯民族不太合適,這是民族特點決定的。賣軍火比較有前途。

❽ 俄羅斯做為面積大的國家,為何在製造業的沒有能大力發展

因為雖然俄羅斯是一個大面積的國家,可是區域優勢卻不是很少,缺少很多的自然資源,而且那些富含寶貴資源的地區多數都是山脈這些,增加了開採的成本和難度,還有就是俄羅斯現在的經濟主體可以靠出口來位置,既然自己出口就可以養活自己的國家那為什麼還有那麼辛苦的去搞工業呢?


俄羅斯雖然地方大,可是人卻分布不均勻,地廣人稀有很多地方都沒有進行開采。當初的中國正是具備了這些優勢,並抓住發達國家向國外轉移製造業的契機,實現了產業轉型和升級。所以,俄羅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盡管國土很大,但想發展製造業可能還不如越南和菲律賓合適。

❾ 俄羅斯發展工業化需要什麼條件呢

需要基礎還有西方國家的不打壓。

只要出售石油就可以獲得很大的財富,所以俄羅斯發展工業化才會更難。對於俄羅斯來講,工業化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還有很多的條件,但是這些東西俄羅斯都不具備, 想要工業化是非常難。因為蘇聯的解體已經導致了工業化的基礎徹底被破壞,尤其是西方國家還對俄羅斯虎視眈眈。加上俄羅斯現在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人們也已經懶惰了,所以想要工業化是不可能的。除非時間能夠倒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俄羅斯永遠都不可能在發展工業化。

❿ 俄羅斯近幾十年工業的發展的方向是原因是

未來俄羅斯工業的發展趨勢將是逐步的去工業化

前蘇聯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自成一體的工業體系,可以自主進行生產、研發、配套,生產各類工業品(雖然有的東西外觀不行,但總體很齊全)
但前蘇聯解體後,隨著諸多配套廠商因解體而歸屬其他國家,原有的配套體系被割裂,而毛子又沒錢重建,導致重工業快速萎縮

此外,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是一個吞金獸,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基礎材料、基礎加工技術)和大批熟練工人,一旦出現10年停滯,這個工業基礎就受到動搖了

毛子現在就是這樣,寡頭們將注意力放在資源類投資上面,沒人管見效慢、投入大的重工業和基礎工業。看看毛子現在向中國采購鐵道鍛件、普金給拉達車做廣告卻遇到發動不起來的現象就知道了

至於輕工業和電子工業,很遺憾,這塊中低端產業鏈基本在TG手裡,除非你的人均GDP是TG的1/4左右(如孟加拉),才有可能發揮成本優勢從TG手裡搶一口飯吃,毛子就別指望了

所以說,毛子未來工業走勢是逐步的去工業化,工業逐步萎縮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如何實現產業升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0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3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4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53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8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3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0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3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4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6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8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8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0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0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6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