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沙皇是什麼朝代

俄羅斯沙皇是什麼朝代

發布時間:2022-11-05 04:52:57

❶ 沙皇時期 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什麼時候結束的

皇( 俄語 :царь)是 俄羅斯帝國 皇帝 1546年 到 1917年 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 伊凡四世 。 1721年 彼得大帝 改名 皇帝 。但直到 1917年 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㠂 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 拉丁語 凱撒 (Caesar)的轉音,царь就是「 皇帝 」的意思。 中文 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在 中世紀 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拜占廷的皇帝,而在 1240年 左右以後則指 蒙古 大汗 。 在 15世紀 ,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 君士坦丁堡 落入 奧斯曼帝國 手中後, 拜占庭帝國 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棟中。到伊凡四世時期, 大公 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 1547年 1月16日 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此外, 保加利亞 早期的皇帝和 20世紀 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俄國沙皇,史稱彼得大帝,統帥。1682年與其兄伊凡五世並立為沙皇,由其姊索菲亞阿列克謝耶夫娜攝政。1689年推翻索菲亞掌握實權。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後,彼得獨掌政權。

1917年3月16日 俄國沙皇退位,沙荒時期結束,稱「二月革命」

❷ 古代俄國皇帝為什麼叫"沙皇"

沙皇(俄語:царь)是俄羅斯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
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凱撒(Caesar)的轉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
在中世紀的俄羅斯,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拜占廷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後則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紀,俄羅斯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時期,大公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亞早期的皇帝和20世紀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❸ 俄國皇帝為什麼叫沙皇

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中凱撒(Caesar)的轉譯(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後保加利亞君主西蒙大帝自稱沙皇(цар),其詞源即來源於「沙阿」,是為沙皇的最早使用。

沙皇相當於國王,而不是皇帝。中文譯為「沙皇」,是將царь的音譯「沙」與代表地位的「皇」字連寫而來。俄羅斯採用沙皇作為君主頭銜始於伊凡四世,俄語轉寫為царь(Tsar)。

(3)俄羅斯沙皇是什麼朝代擴展閱讀:

俄國歷任沙皇: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稱「沙皇」)

1584—1598年費多爾_狄奧多一世(1598年沙皇費奧多爾死,無嗣,留里克王朝告終。)

1598—1605年鮑里斯_戈都諾夫

1605年費奧多爾_狄奧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偽沙皇)

1606—1610年巴西爾四世_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二世(偽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蘭公)

1613—1645年米哈伊爾_羅曼諾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奧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葉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_伊凡諾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葉麗薩維塔_伊麗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羅一世

1801—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亞歷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❹ 沙皇是哪個時候的

沙皇(Царь)是俄羅斯帝國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後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

❺ 沙皇是什麼為什麼叫沙皇求大神幫助

沙皇(Царь)是俄羅斯帝國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後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 尼古拉二世 伊凡四世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凱撒(Caesar)的轉翻譯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中文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的」。 在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1810拜占庭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後則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紀,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時期,大公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亞、塞爾維亞早期的皇帝和20世紀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歷任俄國沙皇: 基輔羅斯 862—879年留里克 879—912年奧列格(882年遷都基輔,從此開始基輔羅斯的統治) 912—945年伊戈爾 945—962年奧爾加攝政(伊戈爾妻) 962—973年斯維亞托斯拉夫一世 973—980年雅羅波爾克一世 980—1015年弗拉基米爾一世 1015—1019年斯維亞托波爾克一世 1019—1054年雅羅斯拉夫一世 1054年雅羅斯拉夫死後,其子三分天下,基輔羅斯解體。 1054—1073年伊茲雅斯拉夫 1073—1078年斯維亞托斯拉夫二世 1078—1093年弗塞沃洛德一世 1093—1113年斯維亞托波克二世 1113—1125年弗拉基米爾_莫諾馬赫 1125—1132年穆斯提斯拉夫一世 穆斯提斯拉夫一世死後,羅斯完全進入封建割據時期。 1132—1139年雅羅波爾克二世 1139—1146年弗塞沃洛德二世 1146—1154年維雅切斯拉夫 1154—1157年尤里_喬治_多戈里奇一世 弗拉基米爾大公統治時期 1157—1175年安德列_安德魯一世_伯格柳別斯基 1157—1176年邁克爾 1176—1212年弗塞沃洛德三世 1212—1217年,1218—1238年尤里二世 1217—1218年康斯坦丁 蒙古統治時期 1238—1246年雅羅斯拉夫二世 1246—1247年斯維亞托斯拉夫 1248—1249年邁克爾 1249—1253年安德列二世 1253—1263年亞歷山大一世 1263—1272年雅羅斯拉夫三世(特維爾公) 1272—1276年巴西爾_瓦西里 1276—1281年,1283—1294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 1281—1283年,1294—1304年安德列三世 1304—1319年米切爾(特維爾公) 1318—1326年尤里_達尼洛維奇(莫斯科公) 1326—1327年亞歷山大二世(特維爾公) 1328—1331年亞歷山大三世 莫斯科大公國 1263—1303年丹尼爾 1303—1325年尤里三世 1325—1341年 1331—1341年立陶宛伊凡一世(又稱「錢袋」伊凡) 1332—1341年弗拉基米爾 1341—1353年西蒙 1353—1359年伊凡二世 1359—1389年季米特里_頓斯科伊(頓斯科伊意思為「頓河英雄」) 1389—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1462年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 1462—1505年伊凡三世(伊凡大帝,1480年脫離蒙古統治) 1505—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1584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47正式稱「沙皇」) 1584—1598年費多爾_狄奧多一世(1598年沙皇費奧多爾死,無嗣,留里克王朝告終。) 王朝混亂時期 1598—1605年鮑里斯_戈都諾夫 1605年費奧多爾_狄奧多二世 1605—1606年季米特里一世(偽沙皇) 1606—1610年巴西爾四世_叔伊斯基 1607—1610年德米特里厄斯_季米特里二世(偽沙皇) 1610—1613年伏拉斯基拉夫(波蘭公) 羅曼諾夫王朝 1613—1645年米哈伊爾_羅曼諾夫 1645—1676年阿列克斯 1676—1682年狄奧多三世 1682—1696年伊凡五世 1682—1725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725—1727年葉卡捷琳娜一世 1727—1730年彼得二世 1730—1740年安娜_伊凡諾芙娜 1740—1741年伊凡六世 1741—1762年葉麗薩維塔_伊麗莎白 1762年彼得三世 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 1796—1801年保羅一世 1801—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 1825—1855年尼古拉一世 1855—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 1881—1894年亞歷山大三世 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 1.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大帝) 1682——1721年為俄羅斯沙皇,1721——1725年為俄國皇帝。打敗瑞典和土耳其。1721年加冕為全俄皇帝。他積極改革,是俄羅斯社會面貌向西方靠攏。他在涅瓦河上建立了新京都聖彼得堡。1725年死於尿毒症。皇位傳給續妻葉卡捷琳娜一世。 2.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夫娜 1725——1727年在位,遵照彼得一世的志願,建立了俄羅斯科學院。 3.彼得二世·阿列克謝耶維奇 1727——1730年在位,在位期間,罷黜彼得一世的寵臣阿·緬希科夫,首都遷回莫斯科。1730年死於天花,此後,羅曼諾夫王朝絕嗣。 4.安娜·伊萬諾夫娜 1730——1740在位。俄國女皇,伊萬五世沙皇和普拉斯科維亞·薩爾特科娃皇後的女兒。 5.伊萬六世 1740——1741在位。登基時還不到1周歲。他的母親是安娜·伊萬諾夫娜女皇的外甥女。1741年被推翻。 6.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 1741——1761年在位。彼得大帝最後的繼承人和最小的女兒。她發動政變,l囚禁了攝政女皇和伊萬六世。女皇知書而不識禮,為人乖戾暴躁。她參加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幫助普魯士保住了西里西亞。還參加了七年戰爭。1761年死於聖彼得堡,王位傳給外甥彼得·烏爾利希。 7.彼得三世·烏爾利希 1762年在位。彼得大帝的外孫。霍斯丁公爵卡爾·腓特烈的兒子。1742年從霍斯丁回到彼得堡成為大公和皇儲。1744年娶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主索菲婭·腓特烈·奧古斯塔為妻。1762年繼承王位,荒疏政務,而且狂熱的模仿普魯士的制度,他憎惡妻子, 結果招來了1762年的政變。他本人被囚禁在彼得—保羅要塞。1762年離奇死亡。 8.葉卡捷琳娜二世(大帝)1762——1796年在位。俄國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生於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1744年成為大公夫人。1762年發動政變成為女皇。葉卡捷琳娜奉行擴張主義政策,發動了兩次俄土戰爭、一次俄瑞戰爭和三次波蘭戰爭。她和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一起瓜分了波蘭的領土。在這些戰爭中,俄國完全獲得了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口,領土擴大了67萬平方公里。 9.保羅一世·彼得羅維奇 1796——1801年在位。俄國皇帝,官方說法是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獨子。1796年即位之後廢除了大部分母親所建立的制度。他狂熱的仿效普魯士的軍事制度,遭到了貴族們的反對。1801年,保羅一世死於一次政治謀殺,罪魁很可能是他的兒子和繼承人亞歷山大大公。 10.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 1801——1825。俄國皇帝保羅一世的長子。出生在聖彼得堡。1801年策劃了謀殺父親的政變,同年成為俄國皇帝。亞歷山大與拿破崙皇帝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但仍然不可避免地捲入了反法戰爭。1811年亞歷山大在莫斯科擊敗了拿破崙的60萬大軍,1814年和1815年分別在萊比錫和滑鐵盧打敗法軍,迫使拿破崙兩度退位。此後亞歷山大一世成了歐洲的保護者和英雄。他信仰神秘主義,受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影響很深。1825年與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夫娜皇後到塔甘羅格療養,結果離奇的死在那裡。亞歷山大娶巴登公主路易莎·瑪麗婭·奧古斯塔(伊麗莎白·阿列克謝耶夫娜)為妻,他們只有兩個女兒,他的王位由弟弟尼古拉大公繼承。 11.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維奇 1825——1855。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駕崩,尼古拉大公遂向王兄康斯坦丁大公宣誓效忠,但康斯坦丁自願放棄王位,尼古拉就成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為人殘暴,對革命和起義採取堅決鎮壓的態度。他洞察到了農奴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但他的改革還僅限於不損害地主階級的利益的范圍內。尼古拉一世把俄羅斯引進曠日持久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國在這場戰爭中沒撈到什麼好處,而是損兵折將,經濟崩潰。1855年,尼古拉在戰爭的硝煙中去世。尼古拉一世是俄國第一位迎娶普魯士王族的皇帝,他之所以違反祖制的娶了一位一等大貴族的女兒,是因為他當時並不知道會成為君主。他和妻子普魯士的弗里德里卡·路易莎·夏洛特·威廉明娜(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夫娜)共生有7個子女,長子亞歷山大繼承王位。 12.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 1855——1881。尼古拉一世死後,亞歷山大二世順應時機的結束了克里米亞戰爭(1856),戰爭結束之後,面對國內愈演愈烈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於1862年頒發敕令,解除了農奴對農奴主的義務,但他們須得用大量的金錢「贖身」。盡管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根本沒有減輕農奴的負擔,但它畢竟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革命,並為二月革命打好了基礎。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在十二月黨人的未遂政變中被刺殺。亞歷山大二世娶黑森—達姆斯塔特的馬克西米連娜·威廉明娜·奧古斯塔·瑪麗婭為妻,子女均夭折;後娶葉卡捷琳娜·多爾戈盧卡婭女大公,有數個子女。王位由次子亞歷山大大公繼承。

❻ 沙皇時代是什麼時候

沙皇俄國的封建時期的俄國。 也就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由沙皇統治。

通常簡稱為俄國或沙俄。14世紀中期,從蒙古帝國之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的諸羅斯公國之一的莫斯科公國日漸強大,兼並周圍小國。1546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沙俄誕生,此時應為封建農奴制。1613年7月11日,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在莫斯科聖母大教堂舉行加冕典禮,開創羅曼諾夫王朝。1721年,彼得大帝與瑞典進行的北方戰爭勝利後,使俄羅斯參政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俄國成為正式意義上帝國。後領土不斷擴張成為世界性大帝國,長期充當「歐洲憲兵」的角色。1917年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簽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共記304年。

❼ 沙皇統治俄國多少年

沙皇統治俄國374年。
沙皇(俄語:царь)是俄羅斯帝國最高統治者1547年到1721年的正式稱呼。沙皇名號最早是俄羅斯人用來稱呼拜占庭帝國皇帝,後對蒙古可汗的敬稱。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凱撒(Caesar)的轉翻譯音(Цезарь),царь就是「大皇帝」的意思。
1547年1月16日,莫斯科大公國大公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發表了重要講話,將大公升格為沙皇,國號即被稱為沙皇俄國(王國時期),伊凡四世打破了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領主政體改為了沙皇專制政體,於是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後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於1721年將沙皇升格為皇帝,俄羅斯正式成為帝國,但一般沿用沙皇、沙皇俄國作為俄羅斯帝國君主和國家的呼稱。
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歷2月23日至27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封建專制的統治,沙皇的稱呼不復存在。

❽ 俄國沙皇統治時期

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沙俄最後一個沙皇.
1918年被推翻並被布爾什維克處決,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39)還有21年.
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1547年正式加冕為沙皇,俄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綽號「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確立農奴制度。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宮戴上了羅馬皇帝使用過的王冠,成為俄國的第一個沙皇,在俄語中「沙皇」的意思就是「愷撒」。

費多爾·伊凡諾維奇(1584-1598在位),伊凡四世之子。

鮑里斯·戈都諾夫(1598-1605在位)

偽季米特里(1604-1613在位)「大動亂時期」,波蘭、瑞典的入侵。

1613年1月,全俄縉紳會議選舉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沙皇(1613-1645在位)。羅曼諾夫王朝建立。征服西伯利亞,並使農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確立。

阿歷克塞(1645-1676在位),費多爾(1676-1682在位)。費多爾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伊凡和彼得同時登基為帝。伊凡(1682-1696在位)體弱多病,彼得年幼,實際權力掌握在長公主安娜手裡。彼得成年後,放逐了安娜,奪取了政權,並把首都遷到彼得堡,由此開始了俄國歷史的新時代。

彼得堡時期(1703-1917):沙皇俄國晉升為俄羅斯帝國

❾ 沙皇統治時期

從伊凡四世時代到十月革命,俄國歷史上的沙皇統治長達370年,先後在位的沙皇共有20多人。這段時期對俄國歷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舉報/反饋
拜占庭帝國
拜占廷帝國(英語:Byzantine Empire;395-1453年),即東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拜占廷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 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

❿ 沙皇俄國時代的背景資料.

沙皇(俄語:царь)是俄羅斯帝國皇帝1546年到1917年的稱呼。第一位沙皇是伊凡四世,最後一位沙皇是尼古拉二世。1721年彼得大帝改名皇帝。但直到1917年為止,俄國的統治者一直都稱為沙皇。

俄語中沙皇(царь)一詞中的「沙」來自拉丁語凱撒(Caesar)的轉音,царь就是「皇帝」的意思。中文則半音譯半義譯,翻譯成「沙皇」。

在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特別是指拜占庭的皇帝,而在1240年左右以後則指蒙古大汗。

在15世紀,俄國流傳一種說法,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在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手中後,拜占庭帝國和皇帝的權力就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到伊凡四世時期,大公稱號顯得權力不夠大,於是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

此外,保加利亞早期的皇帝和20世紀的保加利亞國王也自稱沙皇。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沙皇是什麼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4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8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3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