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人登月用什麼飛船

俄羅斯人登月用什麼飛船

發布時間:2023-08-24 07:07:16

① 再次傳來喜訊!「坐中國火箭上月球」引發熱議,俄羅斯這回來真的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同中國在航天領域展開合作。俄羅斯方面也同樣有著這樣的想法,當地時間5月24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執行總監亞歷山大·布洛申科就表示,俄羅斯方面正計劃借用中國的超重型運載火箭來發射載人登月飛船。

布洛申科所提到的中國超重型運載火箭,實際上就是中國的「長征九號」運載火箭。

事實上,「長征九號」並不是一款專門為載人航天任務而設計的火箭,雖然「長征九號」的確是中國規劃中的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但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實際上還有其它飛船,那便是被稱為「921工程」的新一代載人火箭。

這款新一代載人火箭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200噸,可以將中國最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直接送達地月軌道。這也就是說,憑借著這款新一代載人火箭,中國將可以實現登月任務。

俄羅斯方面所希望做的,實際上也是這一點。俄羅斯希望藉助中國的航天飛船,將俄羅斯的載人飛船送上月球,完成俄羅斯方面的登月任務。

同時,俄羅斯方面也表示,中國方面也可以搭乘俄方火箭登陸月球。事實上,俄羅斯方面正在籌劃打造新一代的重型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飛船。

中俄在航天領域加強合作,不僅對於中俄兩國對於外太空的 探索 是有利的,對於全人類的航天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反,美國等西方國家則不願意同中國展開類似的合作。2020年,美國政府針對開采月球資源一事,就擬定了一項名為「阿爾忒彌斯協定」的項目。這一計劃是由美國牽頭,加拿大、日本以及歐洲多國共同參與的,其目的就是要將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登月項目之外。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早就已經禁止NASA與中國展開任何形式的合作,這實際上斷絕了中美兩國展開航天合作的任何可能性。

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兩國更要加強合作。俄羅斯有著豐富的航天經驗以及航天技術,而中國的航天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中俄兩國的合作,是有利於雙方的共同發展的。

美國的這種做法,是非常之狹隘的,而中俄的合作,則是向全世界其他國家敞開大門的。只有這樣,人類對於太空的 探索 才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② 誰知道俄羅斯的航天史

1961年4 月12日, 前蘇聯成功地將航天員加加林送入地球軌道, 在世界上實現了首次載人航天, 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和開發利用宇宙的新紀元。前蘇聯共發展了五個型號的載人飛船和兩個型號的軌道站, 此外還有兩個型號的貨運飛船。
東方-1號載人飛船
發射日期 1961年4 月12日
航天員 加加林
飛行任務 世界上首次載人軌道飛行。飛行時間1 小時48分鍾。飛行目的是了解人體在航天中的生理反應。飛行中記錄了航天員的心電圖和呼吸描記圖。飛行證實了載人航天的可能性。

東方-2號載人飛船
飛行日期 1961年8月6 ~7 日
航天員 季扎夫
飛行任務 考察失重對人體的影響, 觀察人在失重狀態下進食、睡眠、操作工具、書寫和播音的能力。飛行過程中, 航天員記錄了心電圖、呼吸描記圖和胸壁沖擊圖; 還進行了電影、照片的拍攝, 收集了氣象學資料。 東方-3號載人飛船
飛行日期 1962年8 月11~15日
航天員 尼古拉耶夫

飛行任務東方-3號飛船發射後第二天又成功發射東方-4號飛船。兩天內邊續發射兩艘飛船的目的是要試驗兩艘飛船軌道編隊飛行和軌道上交會的可能性。飛行中兩艘飛船間進行了無線電聯系。
更詳細的在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438780100bpd1.html

③ 觀察|俄羅斯載人航天發展如何計劃雄心勃勃,但缺錢

【編者按】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引發了大眾對載人航天的熱議。目前衫伍喚,世界上只有中或凱美俄具備獨立將本國航天員送入太空的能力,但印度、伊朗等國也試圖進入這一俱樂部。那麼,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載人航天發展如何?
俄羅斯計劃在2023年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鷹」進行首飛,但經費的問題可能導致飛船項目像其他航天項目一樣不斷拖延。
上個月28日,俄國家采購網上發布的俄國家航天集團材料中顯示,俄羅斯新型「鷹」號載人飛船將可以繞地球飛行1年左右時間,並可以繞月飛行長達半年。該飛船計劃在2023年進行首飛,2024年開始執行無人飛行任務,2025年進行載人飛行。

「鷹」號載人飛船模型。

「老黃牛」老驥伏櫪
今年10月,俄羅斯將發射「聯盟」MS-19載人飛船,將新一批航天員送往國際空間站,這是「聯盟」系列載人飛船的第150次發射,發射次數之多、改進型號之多,讓其他載人飛船難以望其項背。而且征戰太空55年的「聯盟」飛船還將繼續服役多年,直到俄羅斯新一代載人飛船「鷹」號上崗,可以說是世界載人飛船中的「老黃牛」。
1966年11月,代號「宇宙」133號的「聯盟」飛船進行了首次試飛。該飛船由科羅廖夫設計局研製,採用三艙式設計,最前面是軌道艙,之後是返回艙,最後是推進艙。「聯盟」飛船其實是為蘇聯載人登月設計的,但登月計劃以失敗告終,「聯盟」飛船轉向近地軌道,出乎意料的是,飛船不僅是蘇聯載人飛行的主力,蘇聯解體後還繼續服役了30餘年。「聯盟」飛船重約7.1噸(早期型號重6.5噸),擁有一個2.9噸重的返回艙,內部容積4立方米,可攜帶3名航天員。
「聯盟」飛船的指標並不算出眾,尤其是狹窄的返回艙只能容納3名航天員,而且非常擁擠,但由於後繼者遲遲未出現,只能一直改進,適應時代的變化,而同時代的「雙子星」、「阿波羅」飛船早已進入博物館,甚至上世紀80年代後期誕生的太空梭都在2011年退出了 歷史 舞台。現役的「聯盟」MS由「聯盟」TMA改進而來,重點是使用了電子設備,比如新的電子計算機、遙測指令系統等,實現了全數字化,自動化程度、落點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改進的技術一部分將用於俄羅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研製。
雖然「聯盟」飛船目前是俄羅斯載人航天的主要工具,但這種飛船畢竟是50年前的設計,再怎麼改進,受原始設計的影響,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尤其是返回艙空間有限,無法攜帶更多航天員,不適合用於載人深空探測。

「聯盟」飛船改進型非常多,現役的是「聯盟」MS。

與其他國家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差距則更加明顯。其實早在蘇聯時代,「聯盟」載人飛船之後的下一代飛船就橘慧曾提上日程,上世紀80年代,蘇聯開始研製「曙光」飛船,該飛船兩艙式設計,最多可搭載8名航天員,但由於這一時期蘇聯國力開始走下坡路,加上「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存在,研製工作還未完成蘇聯就已經轟然解體,而繼承蘇聯最大遺產的俄羅斯財力有限,完全沒有餘力繼續研製「曙光」飛船,只能在「聯盟」飛船基礎「縫縫補補」。
進入新世紀後,借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國力有所恢復的俄羅斯開始考慮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2006年,俄羅斯和歐洲聯合進行了名為先進載人運輸系統(ACTS)的研究,載人飛船的研製才算步入正軌,ACTS早期計劃使用ATV飛船的服務艙,外加「聯盟」載人飛船改進後的軌道艙。2007年10月,方案再次更改,變為大錐形返回艙加服務艙的設計,後來它的服務艙也改由能源集團專門研製。
2009年,由於歐空局遲遲不下決心,雙方合作曲終人散,ACTS飛船計劃不得不取消,不過這為俄國新一代飛船「聯邦」號的研製奠定了基礎。2009年4月6日,能源公司獲得了新飛船的研製合同,新飛船被命名為「未來載人運輸系統」(PPTS),它是一種兼顧近地軌道和登月任務的飛船。2016年1月15日,俄羅斯航天局正式公布的命名卻是「聯邦」號,最後又更名為「鷹」號。
「鷹」號飛船也採納了返回艙重復使用的概念,採用兩艙式設計,可以容納4人進行近地軌道或是深空飛行。為了同時兼顧近地軌道和深空任務,「鷹」號載人飛船使用大小不同的服務艙,飛船重量14噸和20噸兩個級別。「鷹」號載人飛船由俄羅斯正在研製的安加拉-A5運載火箭發射,將取代目前的聯盟號飛船執行近地軌道任務,未來還可用於執行載人登月甚至登火任務。「鷹」號飛船原計劃在2015年發射,但因為技術和經費的原因,研製進度大幅落後於原計劃,目前已經推遲到2023年。
聯想到不斷推遲的「安加拉」火箭、「月球」-25等俄羅斯重大航天項目,「鷹」號飛船首飛時間還可能繼續拖延,「聯盟」號飛船「這頭老黃牛」還要繼續征戰多年。

「鷹」號飛船的返回艙模型。

重啟太空梭靠譜嗎?
近幾年,俄羅斯考慮重啟太空梭的報道不時出現,但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今年3月,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向媒體表示,俄羅斯正在研發的太空梭未來可以用於軍事任務。俄羅斯「閃電」科研生產聯合體總經理索科洛娃表示,作為曾研發「暴風雪」號太空梭的機構,「閃電」科研生產聯合體將建造新的民用航空太空梭,新的航天綜合系統「最近5年內將實現太空飛行」。 俄羅斯航天集團2020年10月的文件顯示,該集團計劃在2022年9月前投入2.39億盧布論證建造可重復使用的有翼型太空梭的必要性。
2011年7月21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慢慢脫離國際空間站,包括「亞特蘭蒂斯」號在內的美國現役3架太空梭在當年全部退役。美國退役太空梭不僅宣告美國太空梭時代的終結,也宣告世界太空梭時代的終結。
太空梭是美蘇你追我趕航天競賽下的產物,由於美國太空梭最先發射成功,很多人認為美國是最早研製太空梭的國家。其實,恰恰相反,蘇聯比美國更早啟動太空梭的研製,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而已。
上世紀60年代,蘇聯為了能在太空領域進一步壓倒美國,蘇聯米格設計局的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螺旋」太空梭計劃,而美國太空梭研製計劃在70年代初才正式啟動。蘇聯又在1976啟動了「暴風雪」號太空梭的研製計劃,並在1988年進行了首次發射,蘇聯解體後,「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後續發展戛然而止,而囊中羞澀的俄羅斯更是無法支持太空梭這個吞金巨獸,成為俄羅斯航天發展路上首先拋棄的對象。

「暴風雪」號太空梭的命運非常悲慘,現在已經成為街頭藝人塗鴉平台,令人唏噓不已。

隨著經濟的好轉,俄羅斯開始考慮重啟太空梭,其中比較有名的項目是MRKS太空梭,該太空梭外形和「暴風雪」號較為類似,整個太空梭系統由軌道器和助推火箭組成,助推火箭採用可重復使用和模塊化設計,回收方式均為飛回式。火箭經過檢修和重新加註燃料之後可用於下一次發射。
MRKS太空梭在氣動布局和內部設計方面與「暴風雪」號太空梭基本相同,主要由前、中、尾三段組成,前段結構可分為頭錐和乘員艙兩部分,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和防熱系統。太空梭的中段主要是有效載荷艙。艙內可以裝載各種衛星、空間站等。尾段安裝了多台發動機,可為太空梭入軌和離軌提供動力。據悉,MRKS太空梭可將35噸的載荷送入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非常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MRKS太空梭項目至今沒有什麼進展。與俄羅斯其他重大航天項目一樣,錢是最大的問題。每架MRKS太空梭的成本可能不低於1.8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研發的費用。美國太空梭研發費用平攤到每架飛機約20億美元,俄羅斯這幾年每年的航天預算在50億美元左右,這幾年俄羅斯經濟並不好,加上安加拉火箭、探月計劃等項目占據了不少的航天經費,大型太空梭過於燒錢,很難得到支持。
對於俄羅斯來說,研製類似美國X-37B的小型無人太空梭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可以使用現役的運載火箭發射,研製成本和運營成本也比「暴風雪」這樣的大型太空梭少很多,而且可以滿足軍用需求。

④ 為什麼有空間站的前蘇聯無法登月

前蘇聯只是沒能實現載人登月,不過實現了無人登月,也就是無人登月飛船降落到了月球上,並達到了取樣返回的目地。

以下是前蘇聯三次登月帶回來的月壤。

1970年的月球16號無人探測器帶回101克。

1972年的月球20號無人探測器帶回55克。

1976年的月球24號無人探測器帶回170克。

也就是說,前蘇聯三次無人登月一共帶回來了326克月球土壤。

畢竟其比沖時間比較長,比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長了將近100秒。否則如今大多數運載火箭的上面級也不會選擇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了。

而要俄羅斯從頭開始研發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到推力達到200噸以上,那不知道到了何年何月。所以說,還是選擇長征9號重型運載火箭吧。

⑤ 載人飛船的各國飛船

蘇聯最早的載人飛船系列是「東方號」,每艘只能乘坐一名航天員,共發射6艘。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飛上太空。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飛船繞地球飛行108分鍾安全返回地面,成為世界上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1963年6月16日,蘇聯的捷列什科娃乘東方-6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名女航天員。以「東方號」飛船為基礎改造而成的「上升號」是蘇聯的第二代飛船,共發射2艘。1964年10月12日發射的上升-1飛船是世界上第一艘載3名航天員的飛船。航天員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行走,歷時10分鍾。
前蘇聯、俄羅斯使用歷史最悠久的載人飛船系列是「聯盟號」,分為聯盟號、聯盟T和聯盟TM三個階段,能載3名航天員,具有軌道機動、交會和對接能力,是蘇聯/俄羅斯載人航天計劃中重要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1969年1月15日,聯盟-4與聯盟-5首次進行了兩艘飛船的太空對接。 「水星號」是美國第一個載人飛船系列,共發射6艘。1961年5月5日阿蘭·謝潑德乘第一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揭開了美國載人航天的序幕。1962年2月20日,約翰·格倫乘第3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首次軌道飛行,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
美國第二個載人飛船系列是「雙子星座號」,共發射12艘,其中前2艘未載人。1965年3月23日發射的雙子星座位-3是美國第一艘載2名航天員的飛船。在1965年6月3日發射的雙子星座-4飛船上,懷特出艙21分鍾,成為美國首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員。「阿波羅號」飛船是根據美國阿波羅計劃量身定做的載人航天飛船。1968年10月,第一艘載人的阿波羅-7號飛船發射升空。在此之前,阿波羅計劃中只做了不載人的飛行試驗。從阿波羅-7號到阿波羅-18號,美國發射了12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其中1969年7月16日發射的阿波羅-11號於7月20日實現了人類歷史的首次登月,1971年7月26日發射的阿波羅-15號飛船首次把一輛月球車送上月球。在整個阿波羅計劃中,共有6次登月成功,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
聯盟號與阿波羅對接:1975年7月15日發射的聯盟-19飛船與美國的阿波羅-18飛船在軌道上成功對接,實現了世界上首次太空國際飛行。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起步於1992年,經過7年伏告碧的努力,於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建成的載人飛船發射場,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1號」由新研製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准確缺舉進入軌道。經過21小時的軌道飛行,飛船返回艙在15圈時進入返回軌道,並於21日凌晨3時41分准確著陸於預定回收場,圓滿地完成了試驗任務。這項試驗任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001年1月和2002年3月「神舟2號」和「神舟3號」又相繼完成了無人試驗。尤其是2002年12月30日,「神舟4號」飛船搭載了2名模擬人又升入太空並安全返回,為實現載人航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10月15日9時,2005年10月12日9時中國「神舟5號」和「 神舟6號 」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把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以及費俊龍、聶海勝2位宇航員送上了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也是中國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以來,中國航天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
1992年,中國「921」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研製。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友槐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這次飛行成功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2003年,「神舟五號」搭載首位中國宇航員楊利偉前往太空;2008年,「神舟七號」搭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翟志剛完成首次出艙行走。 飛船 發射日期 飛行目的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次測試飛行,成功實現天地往返。 神舟二號 2001年01月09日 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對工程各系統從發射到運行、返回、留軌的全過程進行考核,
檢驗各技術方案的正確性與匹配性,取得與載人飛行有關的科學數據和實驗數據。 神舟三號 2002年03月25日 飛行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火箭逃逸功能、控制系統冗餘、飛船應急救生、
自主應急返回、人工控制等功能,這次任務載有模擬宇航員。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29日 無人狀態下全面考核的一次飛行試驗,主要目的是確保宇航員絕對安全,
進一步完善和考核火箭、飛船、測控系統的可靠性。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 首次載人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 首次進行多人多天的航天飛行,承載的宇航員是費俊龍和聶海勝。 神舟七號 2008年09月25日 首次承載三名宇航員進入太空,承載的宇航員是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
成功進行出艙活動(又稱太空行走)。 神舟八號 2011年11月01日 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順利發射升空。2011年11月3日凌晨,與組合天宮一號成功實施首次交會對接任務,成為中國空間實驗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號 2012年6月16號 2012年6月18日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對接,承載的宇航員是景海鵬,劉旺,劉洋。 神舟十號 2013年6月11號 2013年6月11日17點38分發射,將與天宮一號對接,載人短期管理空間站,承載的宇航員是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神舟十一號 未定 發射時間未定,將與天宮二號對接,為了更好地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人登月用什麼飛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9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2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5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8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7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7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20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6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6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5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7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6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00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70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2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8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