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與俄羅斯現在是什麼樣的局勢他們矛盾的歷史由來是什麼樣的
美國和蘇聯——這一對超級大國,從共同對抗納粹的威脅中解除出來後,就再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相處。希特勒剛一垮台,雙方便展開全方位的競賽,試圖用它們的影響力控制整個世界。與以往戰爭不同的是,雙方都在他國挑起間接的戰爭對抗,而避免相互間的直接作戰沖突。沒有一方希望挑動對方直接作戰,因為這意味著全面核戰爭——人類毀滅的危險,雙方在這一前提下形成了冷戰的態勢。即便是冷戰,美蘇雙方也積極尋找多種途徑與對方展開競爭。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軍備競賽,雙方囤集了足以讓對方毀滅成百上千次的核彈頭,並將核彈的打擊范圍擴大到太空空間。雙方無時無刻不在策劃實施著針對對方的間諜活動。太空競賽的唯一積極後果是促進了航天事業的發展,蘇聯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國人則搶得了登月的先機。為了完成人類航天這一偉大的事業,雙方都不斷地將最新的科技成果發展應用。戰爭改變了軍事聯盟的格局。美國人與西歐國家組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而作為對抗,蘇聯人則將大多數東歐國家集結在一起,共同組建了華沙條約組織——這一共同防禦性實體。這兩個組織中的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遭受攻擊,則視為對整個組織的挑釁,該組織的所有成員國將立刻針對挑戰國,發動最嚴厲的反擊。盡管美蘇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爭從未爆發,但有數次戰爭已弓在弦上,一觸即發。這其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古巴導彈危機,美國人發現蘇聯人正在古巴地區——距美國本土僅90英里處建造核導彈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彈正通過艦船向此運輸。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以果斷的行動與蘇聯人達成了一項外交默契,促使蘇聯人從古巴地區撤出導彈基地,導彈危機得以解除。最終,美國的經濟發展終於戰勝了蘇聯的人力優勢。共產主義在蘇聯遭到徹底失敗——即便在蘇聯解體之前,不少前共產主義陣營中的國家已紛紛相繼拋棄它們的信仰。昔日的華約早已無處尋覓,而北約則一直活躍至今,並吸納了不少前蘇聯陣營的成員國加入其中。 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經濟的下滑,已經無力和美國進行爭霸。美國和北約在俄羅斯周邊國家部署反導系統,讓俄羅斯很是不安。俄羅斯急需一個強大的國家和自己一道來震懾美國,轉移美國的注意力,而中國就是其不二人選。中俄之間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親密,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俄羅斯其實心態也是很復雜的,一方面他鼓吹中國的強大,希望以此來震懾美國,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中國崛起來影響他的地位。所以俄羅斯一方面強調和中國的友好關系,一方面對和中國有分歧的國家,例如向越南出口武器,限制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發動機用於武器出口等。中國如果真的捲入戰爭,俄羅斯不見得會幫助中國。但是表面上還是過得去。美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取決於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程度,現在的俄羅斯雖然保持的戰略核威懾,但整體實力不足以威脅美國,美國是在孤立俄羅斯,近一步削弱其軍事力量。兩國關系不好,但不是前蘇聯時期的敵對關系。美國、中國、俄羅斯構成了軍事格局的三角平衡關系。
⑵ 為什麼說如果俄羅斯和美國打起來的話,會引發世界大戰
因為如果俄羅斯和美國打起來的話,各地區的利益問題受牽連,一定引起戰爭連鎖反應,這也是世界大戰最明顯的特徵。
南沙問題:2008年8月1日,越南聲稱為南沙「不惜一戰」,此前越南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達成南沙油氣勘測協議。
伊核問題:2008年8月25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支持內賈德連任總統,繼續在核問題上抵抗西方壓力。
俄格沖突:2008年8月26日,俄羅斯宣布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回應美國導演的科索沃獨立,新冷戰已然成形。
朝核問題:2008年8月26日,朝鮮終止寧邊核設施去功能化,中美俄新冷戰爆發。
48小時之內,伊朗、俄羅斯、朝鮮相繼強硬表態,如此連貫,純屬巧合?
一個月之內,三個大國,四個小國,三個問題,一個沖突,如此集中,純屬巧合?
中國在為打越南造勢,何時出手?
美國在為打伊朗備戰,何時開戰?
俄羅斯在喬治亞駐軍,何時收兵?
三個大國對三個小國虎視眈眈,世界大戰蘊釀中......
最壞情況:四場局部戰爭同時開打,人類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軍隊援戰喬治亞,同時攻打伊朗,准備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俄羅斯與美國在喬治亞決戰,企圖拖住美國,減輕伊朗壓力。中國乘機教訓越南,分散美國注意力。中俄援助伊朗抗擊美國。英國和日本力挺美國與中俄決戰。美國煽動印度趁火打劫,中印邊境戰火重燃。
四場局部戰爭同時開打,美伊俄格中越印日英9國相繼參戰,人類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戰!
最好情況:四個熱點同時降溫,中美俄繼續和諧......
俄羅斯軍隊撤出喬治亞,美俄在科索沃和南奧塞梯問題上求同存異。美國承認科索沃獨立,不承認南奧塞梯獨立,但不使用武力改變現狀。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獨立,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但不使用武力改變現狀。
美國把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刪除,朝鮮繼續對寧邊核設施進行去功能化。
小布希把打伊朗這個問題留給下一任總統。美國打伊朗至少等到美國新總統上任之後。伊朗繼續玩太極,一邊搞鈾濃縮,一邊搞軍事演習,一邊繼續談判。
中國對越南一忍再忍,在南沙按兵不動。
實際情況:小國在跳舞,大國在觀望,時機不成熟。
俄羅斯暫時保留在喬治亞的駐軍,美歐在外交上抗議一下,等待時機。
美國暫時不會把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刪除,美朝繼續討價還價。
小布希摩拳擦掌,准備在任期結束前尋機拿下伊朗,為其石油財團謀福利。
中國暫時按兵不動,尋機教訓越南。
現在時機都不成熟。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打開,也就是整個人類末日的開始。
⑶ 美國對俄羅斯的戰略是什麼,為什麼北約東擴能夠成功
1、自從冷戰以來,美蘇對抗幾十年,這種敵視直到今天都沒有減退,美國和俄羅斯都把對方看作最大威脅,多年的仇冤並非一日就能化解。
⑷ 美國計劃在北極地區部署水面艦艇,這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有人說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會有美國的海軍。北極的海冰正在慢慢的融化,所以美國的海軍將目光放在了北極。美國和俄國致力於發展北極的路線。而美國在北極地區部署水面艦艇,對於俄羅斯而言無非是影響了它的利益,也影響了俄羅斯的戰略和軍事部署。
在冷戰期間時,美國和蘇聯就已經非常重視北極的發展,可以說美國很早就把目光投在了北極,認為北極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俄羅斯和美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不論哪一方獲勝都會觸及到另一方的利益。並且北極航道的開發也會帶來其他國家的利益增長,觸及多方面的利益,就會使整體形勢變得復雜,可能到最後不僅僅只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競爭。
⑸ 美國和俄羅斯在未來的世界格局中,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格局就分為了以蘇維埃聯合政府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兩大陣營,那個時候正因為兩極化的陣營對立,其他的國家也開始尋找自己所處的陣營。但是伴隨著蘇聯的解體北約也失去了他存在的理由,從而北約和蘇聯的對抗就變成了美國和俄羅斯的對抗,一直持續到今天也從未間斷,雖然雙方並沒有開展實際意義上的對抗但是無論從政治,軍事,更或是經濟的對抗都沒有停止過。
再觀俄羅斯,與中國之間不僅僅再利益上有著關聯,更加有著以往建立的兩國友誼,這與中美關系不同,無論從戰略的角度還是情理的角度都是不可互缺的。中國也是俄羅斯繼續發展的重要盟友,與夥伴關系。
⑹ 俄軍已處戰備狀態怎麼回事 美國和俄羅斯最新消息
針對美國准備對敘利亞動武的計劃,俄羅斯也做好了准備。
對此,俄新社10日援引土耳其《自由報》報道稱,俄羅斯戰機至少4次飛過位於地中海東部的美國「唐納德•庫克」號導彈驅逐艦上空,以對這艘軍艦進行監視。
俄駐聯合國常駐代表涅邊賈警告稱,如果美國對敘利亞動武,將面臨嚴重的後果。
他說:「通過相關渠道,我們已經向美國方面提出,俄羅斯軍人是應敘利亞合法政府要求前往敘利亞的,如果美國以虛假借口對敘利亞動武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他呼籲西方政治家制止挑釁全球安全的魯莽行為。西方領導人沒有被授權擔任世界憲兵的角色。
另外,俄羅斯《觀點報》10日在題為《『化武歇斯底里』把世界置於俄美之間軍事沖突的邊緣》文章中稱,西方國家威脅因敘利亞杜馬市化武事件而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俄羅斯在陸、海、空三方面已經處於「戰備」狀態。
報道稱,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的S-400和其他陸基防空導彈系統提高了戰備等級;俄海軍在地中海東部的潛艇也處於一級戰備狀態;2架蘇-30SM戰機在地中海地區進行巡航,以監視這一地區美國軍艦的活動。
報道稱,俄美在敘利亞面臨直接發生軍事沖突的危險。
⑺ 美俄兩國都在為打一場核戰爭做准備
真要打的話,蘇聯時代末期就打了,用等到現在?
蘇聯末期的時候,前蘇聯戰略縱深更大,儲備更充足,美國的准備也沒現在這么充分,這個階段不打;非要等前蘇聯殘廢了,解體了,什麼都沒了再打?符合情理么?
所以真要是有「准備核戰爭」基本上是美國單方面的,蘇聯-俄羅斯這邊要說備戰,冷戰時期那才叫備戰,現在國力還沒冷戰時期強的俄羅斯,有什麼資本去跟美國叫板?
現在俄羅斯被歐美懟到烏克蘭,你看看世界地圖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地緣情況是什麼樣:
A)向東是俄羅斯的葫蘆口地帶,快騎到頓河臉上了;
B)向北幾乎是距離莫斯科最近俄羅斯邊境;
C)向南還扼守著黑海;
到這么個敏感地帶鬧事,你給俄羅斯一個不發飆的理由……
⑻ 為什麼說美國可能已對俄羅斯發起一場新型戰爭
最近,俄羅斯突然有點不得了了,因為根據「可靠消息」,其不僅干預美國選舉已有數十年,而且還要干擾墨西哥選舉。當然,這更多的不過是扣帽子,因為消息出自美國中情局局長之口,這個早已在世界上臭名昭著的情報部門,幾乎沒有什麼信譽度可言。同時,這也可能是一場新型戰爭,不得不防!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它就在不停的通過北約東擴消化這一戰略成果,或許,它還需要進一步削弱俄羅斯,這也是其在謀求世界霸權中不可或缺的一步,畢竟,至少目前,俄羅斯還是能在軍事手段,尤其是核戰爭上能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唯一國家,美國很難容忍這樣的勢力存在。那麼,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進一步弱化俄羅斯,就是美國必須進行的一步,而從最近幾年來美國的對俄大動作,也不難看出端倪。
俄羅斯,你可得小心了,一場全面的新型戰爭或許已經打響!
⑼ 美國對敘利亞 為什麼俄羅斯戰備狀態
俄羅斯方面報道,在敘俄羅斯軍隊進入緊急戰備狀態。除此之外,俄羅斯黑海艦隊和本土軍區都進入戰備狀態。
⑽ 如今的美國對俄羅斯制裁意味著什麼,對中國未來有哪些影響,未來世界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美歐打壓俄羅斯,其另一層深意,乃是劍指中國,眾所周知,俄羅斯與中國目前處於准盟友的關系,也是金磚五國核心之一。
關鍵是目前地球上,敢跟美國這個全球霸主叫板的國家,打壓俄羅斯,對打擊金磚五國的運行有長遠得益,只要金磚五國一日不成事,世界經濟的話語權,金融的領導權就掌握在華爾街以及歐盟手上。
就可以繼續剝削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的剩餘價值。故此,烏克蘭的內戰,正走向符合美歐的戰略思路的方向,即成為壓制俄羅斯的籌碼,可以預見,俄羅斯與美國主導的美歐體系,將會有更多對抗。
美歐打壓俄羅斯實則劍指中國
表面上,中國似乎與這種對抗無關,但筆者前面已經提到,美歐壓制俄羅斯的生存空間,最終是拆散金磚五國組織,瓦解挑戰傳統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新興力量,故此。
中國不能等閑視之,筆者甚至認為,中國受美日壓制,俄羅斯受美歐日壓制,中俄之間有唇寒齒亡的內在關系。因為沒有俄羅斯的存在,金磚五國這個占據未來世界政治格局一個重要位置的組織,有可能名存實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歐美若執意制裁俄羅斯中國可以適當保護俄羅斯
故此,筆者認為,美歐制裁俄羅斯,有制衡中國壯大國際影響力的意圖,可謂一箭雙雕,在美國看來,也會是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的新增內容,畢竟俄羅斯也是半個亞洲國家,也想染指亞洲(與中國多次在太平洋軍演就是給美國看,顯示存在)。
只要歐盟敢玩真去制裁俄羅斯,中國就應該做出一些"平衡"戰術動作,如"圍魏救趙"等,在不損害自己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適當保護俄羅斯,巧妙地打破美歐欲孤立俄羅斯的計劃。
使金磚五國的運行大局得到保障,這才是明智的做法。否則,去掉俄羅斯後,下一個戰略對手(其實對美國而言現在已經輪到中國了)要對付的就是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