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在亞太有什麼優勢

俄羅斯在亞太有什麼優勢

發布時間:2022-05-02 07:11:58

⑴ 第一條亞歐大陸橋對俄羅斯的影響是什麼

(一) 開發東部地區

蘇聯解體後, 因國家投入不足、市場紐帶中斷, 俄遠東西伯利亞經濟出現大滑坡。隨著 近年來俄國力的逐步恢復, 開發遠東西伯利亞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要提高這一地區的實力和投資吸引力,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是頭等要務。因此, 俄羅斯鐵路公司計劃投資310億盧布(相當於10 多億美元) 用於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鐵路建設。

(二) 促進地區間聯系, 強化俄統一經濟體

由於俄幅員廣闊, 各地方經濟利益和需求千差萬別。東部地區在艱難的轉軌時期為謀求發展, 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亞太國家市場,而與俄歐洲地區經濟和市場的關聯度和依賴度越來越小。亞歐大陸橋連接東西, 作為最好的紐帶, 可發揮溝通、聯絡及互通有無的作用, 有助於形成統一的消費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

(三) 樹立國際運輸大國地位, 增加國際聯運收入

近年來, 俄羅斯鐵路運輸發展很快, 2003年貨運量為13 億噸, 較2002 年增長6.7%, 其中對外貿易貨運達4.07 億噸, 同比增長12.9%。俄開始逐步恢復其運輸市場份額。特別是伊拉克戰爭爆發後, 中東局勢動盪, 國際海運面臨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威脅, 更給俄廣闊的陸上國際運輸線帶來了歷史性機遇。目前, 俄千方百計地提高國際運輸能力和水平, 希望重新樹立運輸大國的地位。

(四) 提高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和影響

亞太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俄在20 世紀90 年代一味奉行的西向外交及「回歸歐洲」戰略的多處碰壁, 使俄羅斯意識到其亞太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在亞太地區發揮大國影響力, 俄陸上運輸走廊將成為無可比擬的優勢。

⑵ 俄羅斯有什麼特色

俄羅斯特色;毀滅一切的導彈,名揚全球的文藝產品,深受無數時尚精英喜愛的俄羅斯製造

⑶ 美國和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

美國:(主導)控制著亞太地區,依託韓國和日本,牽制俄羅斯和中國。
俄羅斯:(被動)監視美軍太平洋艦隊,時時刻刻防禦遠東地區。

⑷ 俄國進入五大經濟強國的好處

你是說對中國的好處還是對世界?

先說對世界的好處:

能源:
俄羅斯的能源與資源極為豐富比如天然氣、石油、電力、林木等這都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經濟支柱,也是世界所需要的,起碼可以緩解世界出現的資源緊缺,使全世界人少掏點錢。

戰爭布局:
談經濟強國不談戰爭有點不象話,所以就說說吧。
美國的戰爭布局:北美是他老家不用說,澳洲有澳大利亞(老殖民地)現在是鐵桿盟友自然也在其控制之內,亞太地區有沖繩島12萬左右軍隊,中東佔領伊拉克、阿富汗部署大量軍隊,歐洲有很多它的的鐵干盟友以英國為首,但還是在歐洲一些國家建立反導彈裝備,其實就是針對俄羅斯。非洲以前人家看不上,所以沒怎麼部署軍隊,但由於中國對非貿易政策的介入,美國最近也有小動作不過時機還不成熟。從整個軍隊的部署,我想是傻子都知道美國的野心。光說美國了,該說俄羅斯的舉動了。由於美國的一系列的舉動,特別就是佔領石油王國伊拉克以後,對做為軍事、能源大國的俄羅斯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因此俄羅斯才不進入五大經濟體再展雄風。俄羅斯首先就搞能源戰略,尤其是天然氣和石油,爭取獲得國際話語權和主動權,這是俄羅斯從被動變主動。對世界的好處不用多說,相互克制減少美國再對其它國家發動戰爭機會。

對中國的好處:
中國是個能源大國,又是個缺乏能源的國家,中國人多浪費的也多。俄羅斯的進入可以緩解中國能源緊缺,比如說和中國簽定的一些能源供應:電力、石油、林木、天然氣這都是俄羅斯對中國的恩賜,當然不是白拿也得給錢,但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便宜穩定的,畢竟中國和俄羅斯要團結才能剋制美國野心。進些年中國要開發東北亞,作為鄰邦的俄羅斯都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無論從經濟還是還是軍事布局俄羅斯對世界對中國都是有好處的。

⑸ 亞太經濟的發展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摘要 優勢:1、總體上,亞太地區將成為世界上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

⑹ 關於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問題

分析表明,就在我們實行消極被動的經濟政策時,亞太地區正在迅猛地發展。據世界經濟發展預測,21世紀亞太地區的國家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都將受到這個過程的影響,甚至捲入這個過程。因此,俄羅斯必須做好准備,有責任考慮到自身在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同時為了提高自身防禦能力,我們必須制訂被世界各國關注的東部地區開發戰略,尤其是礦物原料領域的發展戰略,以便吸引大量投資。

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擬定了一系列工程項目。已有的設計是「西伯利亞—太平洋」的能源建設規劃,面對國內和亞太地區的天然氣、石油及石油製品海外市場。據該方案設計者提供的數據,國際社會准備為亞太地區的發展投資200億美元。俄羅斯與馬來西亞已於1999年簽訂協議,決定開展俄羅斯企業與亞太地區各國公司在科技、工藝和生產領域的合作。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曾寫道:「我們認為,現階段編制的東西伯利亞自然資源開發計劃應該上升到國家規劃的層面上,按照該規劃將大力發展該地區的燃料-能源聯合體,並把它與貝-阿鐵路干線的利用結合起來」。根據他的文章,我提出來兩個向日本和中國供應天然氣的方案(圖7.3)以及由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向中國運送石油的路線圖(圖7.4)。

上述兩個方案引起了多方的興趣,還必須經過嚴密的政治和經濟論證。當然,在我們這兒也有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尤其是我們的礦產資源潛力究竟如何,它的出口對這片幅員廣闊地區的未來究竟會帶來什麼機遇。這又是一個需要多方深入研究的問題。從政治角度看,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亞太地區的能源市場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是動態的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地區的能源供應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目前在天然氣需求量和計劃的天然氣的開采量之間還存在著缺口,到2020~2030年這個缺口將不小於1800億立方米/年。主要的潛在進口國是日本、中國和韓國。目前,有關各方已提出了好幾個由天然氣資源過剩地區向亞太地區鋪設輸送管道的方案:中國的「中石油」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和愛克森公司認為應建設6000千米長的輸氣管道由土庫曼經烏茲別克、哈薩克進入中國西部,然後再到太平洋西岸港口。還有一個路徑更短的方案,但要經過政治制度不穩定的國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這一方案的明顯優勢是地理位置相對較近,從俄羅斯供給的天然氣可直接用管道運輸。

圖7.3 往日本和中國輸出天然氣的方案

圖7.4 從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向中國輸送石油的方案

「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兩種天然氣開采和向亞太地區供氣的方案,這些方案考慮到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北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天然氣原料基地雄厚的前景。這兩種向亞太地區供氣的方案是:

·西西伯利亞(新烏連戈依)托木斯克-克麥羅沃-新庫茲涅茨克-榮加利亞-進入中國領土再到上海。

·西西伯利亞北部-托木斯克-伊爾庫茨克-烏蘭烏德-烏蘭巴托-北京。

這兩種方案的天然氣管道源頭是位於西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兩個大氣田,其已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超過30000億立方米。也不排除沿另一條補充線路鋪設管道,即氣源來自於托木斯克州、克拉斯諾雅爾斯克邊區、伊爾庫茨克州和雅庫梯亞自治共和國,那兒有大型氣田。

在眾多的路徑方案中,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部認為最合理的方案是伊爾庫茨克-中國的方案。該方案的氣源是位於伊爾庫茨克州的科威克金斯克凝析氣田,它已探明的C1+C2級天然氣儲量11000億立方米。

總之,任何一種由俄羅斯向亞太地區國家出口石油天然氣的方案都將促進俄羅斯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擴展地質勘探工作對碳氫化合物原料的貢獻,創建新的地區能源優勢。從長遠來看,向亞太地區市場出口原料也是俄羅斯一項重要的地緣政治任務。

⑺ 冷戰後俄羅斯對外戰略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冷戰後俄羅斯對外戰略的調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1-1992年)實行向西方「一邊倒」政策,尚未提出明確的亞太戰略目標。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為了爭取西方經濟援助,努力「融進西方文明社會」。這一階段的對外戰略和政策特點:
其一、完全向西方國家傾斜的「一邊倒」政策。
其二、以尋求西方大規模的經濟援助作為推動國內激進經濟改革的動力源,把西方的援助看作是解決國內經濟困難的靈丹妙葯,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與西方國際社會保持一致,在涉及俄羅斯切身利益問題上唯唯諾諾。
其三、1992年初期,俄羅斯外交部制定的外交政策雖然提出不但要偏重於歐美,而且要側重於亞洲,但並未付諸具體行動,在目標和政策上並沒有實質性的內容。

第二階段(1992-1993年)積極推行穩定東部安全環境,擴大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影響,確立以「亞太大國」地位為主要目標的亞太戰略。
俄羅斯在推行經濟改革過程中付出重大代價,但仍未獲得大規模援助和西方社會的信任,這大大傷害了俄羅斯人敏感的自尊心。俄羅斯不得不重新調整它的外交戰略,把目光投向經濟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

在這一時期,俄羅斯亞太戰略的特點主要體現為:
其一、以經濟合作為中心,發揮俄羅斯遠東的經濟潛力和地緣經濟優勢,爭取融入亞太多邊經濟合作機制,成為亞太經濟合作夥伴。
其二、以安全對話為重點,積極推動建立亞太地區安全體系。

第三階段(1994年至今)全力推行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保持亞太力量均衡格局,藉助亞太制衡歐美,實現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大國復興」戰略。

俄羅斯外交政策轉變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前一時期推行的親西方外交造成的俄在亞洲格局中的不利局面,積極參與亞太地區所有的重要政治、經濟事務。在亞太地區推行以保障經濟利益為重點的安全戰略,強化和重視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以顯示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

在這一階段俄羅斯亞太戰略的特點主要體現為:
其一、俄羅斯的亞太戰略目標已不僅僅局限在謀求經濟利益和政治影響的層面上,而是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國際合作,謀求盡快融入亞太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進程,並把亞太地區營造成俄同西方抗衡的戰略大後方和政治籌碼。
其二、在亞太地區實現以經濟利益為重點的安全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強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和地位。
其三、這一時期俄羅斯同西方國家的矛盾日益暴露,它逐步意識到,作為世界大國的俄羅斯在世界大家庭中並沒有占據應有的位置,它追求的「俄羅斯大國復興戰略」受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種種限制和阻撓。俄羅斯與歐美的關系此時是合作與對抗並存,在對抗和妥協中尋求發展空間。

⑻ 俄羅斯在地域政治和地域經濟中的利益與經濟發展模式

俄羅斯作為一個橫跨歐亞的聯邦國家,在外資、進口商品及其現代工藝密集湧入的浪潮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沖擊下,要快速完成結構調整和實現民族經濟現代化是不現實的。

據1995年的統計,沒有一個獨聯體國家在經濟改革過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市場經濟條件。這里「成熟的市場經濟」是以世界上市場經濟發展得較好的國家為標准,世界銀行按照這個標准把28個實行經濟轉型的國家分成四組,其中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亞美尼亞、喬治亞、哈薩克屬於第三組(屬於第二組的有波蘭、埃斯尼亞、拉脫維亞、保加利亞、魯梅尼亞、蒙古和阿爾巴尼亞),而烏克蘭、白俄羅斯、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則屬於最後的第四組。也就是說,所有友好國家在改革過程中都沒有完成當初預定的經濟轉型任務。獨聯體國家應採取統一行動,協調國民經濟結構轉型的步伐,並在此基礎上集中或分階段地形成統一的市場。因此,獨聯體國家現階段提高生產效率的主要途徑是努力恢復已中斷的國家間生產與技術合作,首先應在礦物原料領域協調政策,進一步發展生產協作並實行聯合設計、聯合規劃,以形成自由貿易區和海關聯盟。

俄羅斯的內外政策應主要著眼於恢復在地理空間上的統一經濟聯盟(指獨聯體——譯者注),以形成世界地域政治的一個軸心;努力擴大並多方面發展與獨聯體其他國家的關系,以形成一個穩定的極。為了執行這個內外政策,首先應在俄羅斯聯邦的領土上從西到東重新配製基本能源的流向。不要向東方國家出口能源,而應把這些能源用於遠東地區和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發展。計算表明,如果把石油、天然氣能源用於國內企業,其單位能源的收入和對國內總產值的貢獻是按國際價格把能源賣給其他國家的10倍。而購買這些能源的國家,如果它在加工業和能源利用方面擁有新技術,那麼它獲得的收入將是購買這些資源費用的20倍。

有的俄羅斯專家指出,出售能源將給我國造成隱性的雙重損害:一是影響了我國的生產穩定,擴大了我國的失業率;二是促進了能源進口國的生產穩定,增加了他們的就業崗位。這將導致降低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劇國內社會的矛盾,同時增強我國能源購買國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實力,最終仍將削弱我國對外的政治力量,有損於國家安全。

在資源開采總量下降的前提下,過分增加出口不僅將加劇生產和需求之間的比例失調,而且會破壞宏觀經濟結構,使我國的經濟模式走向原料出口型。例如,俄羅斯有60%~80%的銅、鎳、金、鉑、金剛石、鋅、鈾、鋁、鉬和稀有元素用於出口,這個問題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出口可維持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國家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將干擾經濟結構轉型的任務,並加深我國經濟對世界市場的依賴性。

我們應適當調整俄羅斯的礦物原料政策,在礦物原料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又不損害當代人民和子孫後代利益的前提下,把礦物原料的剩餘部分用於出口。但出口的數量應精確地與我國地下資源的規模相適應,應遵循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

必須看到,一個文明國家在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應檢查自身的方針與戰略是否適應於變化著的世界。在新的世紀里,世界的格局將出現巨大的變化,全球經濟體系的結構正面臨大的調整。蘇聯的解體使一些原加盟共和國陷入了深刻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使得企業之間大量的協作體制和技術合作中斷了。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水平的下降已造成整個地區的衰退。對俄羅斯而言,最迫切的問題是喪失世界大國的地位。

讓我們按世界經濟和軍事實力的指標把獨聯體和當前世界上其他地區性聯合體(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進行一下比較:獨聯體在世界國內總產值中(按等值購買力計)所佔的份額為3%,歐盟為24%,北美自由貿易區為26%,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不含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國)為29%;獨聯體在國家支出方面佔1.5%,而歐盟為40%,北美自由貿易區為21%,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21%;獨聯體在出口方面佔2%,歐盟為43%,北美自由貿易區為17%,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25%;獨聯體在投資方面佔3%,歐盟為19%,北美自由貿易區為19%,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36%;獨聯體在軍事開支方面佔3%,歐盟為22%,北美自由貿易區為37%,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為18%。

上述數字與獨聯體各國在原料、能源、工業和新技術方面的巨大潛力很不相稱。加強獨聯體地域范圍內的一體化,肯定可明顯加強俄羅斯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的作用。改革後的獨聯體國家在世界指標中所佔的份額到2015年可達到4%,到2030年可達7%~8%。當然,還低於另外三個主要經濟組織的水平,但這已經是單兵作戰的俄羅斯聯邦指標的1.5倍左右。

對於俄羅斯來說,首先應盡快在實力雄厚的部門,即能向國際市場出口礦物原料、金屬、木材和軍工產品換取外匯的那些部門中形成強大的跨國組織。跨國組織形成的過程不僅可促進獨聯體內部的一體化,而且有助於東歐、東南亞和亞太地區國家的一體化趨勢。必須看到,在前蘇聯時期,如果當時建立跨國組織,繁榮地域經濟的可能性比現在的俄羅斯大得多。

為了使俄羅斯國民經濟能順利向地域經濟模式過渡,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認真分析國際戰略形勢,首先是我們面臨的一系列現實威脅和挑戰,同時要認真分析國家現有資源的潛力。在威脅當中,首當其沖的是西方後工業化文明對前蘇聯范圍內新發現礦產資源的企圖。例如,最近在土庫曼、哈薩克、亞塞拜然和俄羅斯發現了一批油氣田。為了合作開發新油氣田,世界經濟力量出現了重組。相關的信貸金融資源、生產資源、智力資源走向聯合,出現了擁有最新工藝技術和地面永久設施的跨國財團。二是要關注俄羅斯在地域政治和地域經濟中的利益,著重尋找能促使俄羅斯經濟增長的基本突破口。進行理論研究時,必須考慮影響世界地域經濟發展的所有因素——全球化、區域化、世界地域經濟的轉化條件、威脅和挑戰等特徵,保證我們在戰略上的靈活性。

在制訂俄羅斯21世紀發展戰略時,必須考慮到地域政治因素、地域經濟因素和意識形態因素。所謂地域經濟因素指的是,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國,在制訂發展戰略時必須盡量反映其在該地區的重大經濟利益。遺憾的是,俄羅斯錯過了曾籠罩在歐洲大陸的一體化進程。冷戰之後,建設歐洲一體化大家庭的過程沒有讓俄羅斯參加。歐洲在歐盟的旗幟下團結起來了。現在「歐洲」和「歐盟」實質上已成了同義詞。

我們看到,一方面歐盟加強了自身的功能,進入了一個質變的發展新階段。在通過了建立統一貨幣(歐元)的決議之後,共同的稅收政策已獲得巨大成功。歐盟的預算大約已達到1000億美元。另一方面,近年來歐洲實現了歷史上最大的擴張,幾乎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成了歐盟的成員。而在亞洲出現的情況是,東亞國家正按7+3的模式(東南亞國家聯盟,加上中國、日本和韓國)開始相互配合協同行動。這些國家的人口佔世界人口的32%,國民生產總值的19%,出口總量的25%和進口總量的18%,還擁有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15%。

俄羅斯「未來研究小組」提交的報告中稱,歐亞對話的第二個階段已經來臨,亞歐高峰會將在所有全球性的團體中發揮作用,因此亞洲和歐洲將成為世界上兩個最有影響的地區。報告中還提到,必須更好地促成北美—歐洲—亞洲這個三角形地區的平衡。亞歐高峰會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適於21世紀共同發展的世界,為2025年最終實現自由貿易創造條件。該報告的核心內容是制定建立亞—歐共同市場的方案。

而俄羅斯能幹什麼呢?俄羅斯可以利用自己難得的地理位置在服務業的全球化市場中爭取主導位置,首先是交通運輸方面。因為,在世界市場中,服務業幾乎佔了世界商品流通總額的四分之一,發達國家僅運輸服務業的產值已超過2500億美元。在交通運輸服務業中發揮的僅是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的地理優勢,而俄羅斯最大的地域優勢是地下埋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物原料,號稱世界頭號礦業大國。

2000年9月,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韓國的代表簽署了關於建設從科威克靜斯克氣田(位於伊爾庫茨克州)到中、韓的輸氣管並共同開發的三國協議。該氣田的潛在儲量估計為15000億~20000億立方米。設計每年開采300億~35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只是一個例子,其實在礦物原料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的潛力還大得很。如果我們能把友好國家的力量聯合起來,用聯合取代過去的競爭,創造跨洲際的能源-運輸軸線,則俄羅斯更容易進入全球經濟一體化。2000年10月簽署的建立歐亞經濟共同體協議可能成為蘇聯解體後發展俄羅斯和其他前蘇維埃共和國合作關系的轉折點。歐亞經濟共同體實質上就是拓展各國的共同市場。

如果我們不理睬亞歐高峰會,就意味著把俄羅斯聯邦排除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一體化進程之外,等於在我們邁向全球化經濟的過程中設置了一個非常不利的壁壘。而俄羅斯加入亞歐高峰會必然是利遠大於弊。通過高峰會可以在互利的基礎上吸引大量外資,以便加速運輸業、通訊業的發展,恢復西伯利亞干線、貝加爾—阿穆爾干線、北方海上通道和航空網的建設;同時可加大燃料-能源部門的投入。這樣一來,俄羅斯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也將發生變化,從過去的單一原料供應國,發展為具有現代交通運輸技術與服務體系的合作夥伴。

總之,世界發展到今天,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俄羅斯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僅取決於其歷史形成的地域政治意義,還取決於她的地域經濟地位。俄羅斯仍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具有豐富能源、礦產、高素質人口和其他資源的大國,具有自己的地域政治利益、地域戰略和經濟利益。盡管近年來社會出現了巨大的振盪,但俄羅斯仍將在新的戰略平衡當中扮演一個營造世界新秩序的積極參加者。

俄羅斯科學院宏觀經濟分析與短期預測中心的報告指出,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地適應地域政治的經濟政策調整,而是要從客觀需要和主觀能動性兩方面促使經濟發展模式產生質的變化。各個分階段的任務如下。

第一階段(2000~2002年),維持從1998~1999年開始的經濟上升勢頭,使國內總產值的年增長率不低於3.5%~4%。要點是加強出口(包括某些商品、半成品的出口),強化促進商品生產的財政基礎(取締欠債、易貨的交易方式,使資金周轉正常化)。總之,這個階段俄羅斯國民經濟只能以比較適中的速度增長,三年裡增長11%~12%。同時,應注重克服地方分離主義,使經濟環境明顯好轉。最近國家的金融儲備總量增長是好消息,至2002年可能達國內總產值的30%~31%。

第二階段(2003~2006年),盡可能加速俄羅斯經濟物質基礎的恢復,提高生產效率和競爭能力。在這個階段末使國家的總儲備額增長為國內總產值的32%~33%,而使基金的積累(同時限制資金出境)從國內總產值的16%增到20%~21%。這樣就可使經濟領域的投資增長率維持在每年13%~14%左右的水平,並使本金投入總量在4年中增加三分之二。這個階段的經濟總增長率可達4.7%~5.1%。在這個階段的初期(2003~2004年)人口可能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平均總量。這時通貨膨脹應穩定在年均7%~8%的水平。在2005~2006年間俄羅斯經濟將遇到更嚴格的資金限制,這樣一來,生產部門必然努力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此後,「能力因素」就形成了進一步加速增長的支撐點。

第三階段(2007~2010年),在嚴格的資金限制條件下維持工業生產的增長勢頭,並使重心從投資轉向消費。在這個階段,經濟增長必然會有所降低。必須指出,這個階段的重要任務是調整需求結構,引導社會朝著非能耗型和非資金密集型消費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與我國的自然資源供給狀況相適應,從而保持經濟增長的動平衡。此外,應加快社會改革的步伐,減輕預算的負擔,使生活水平達到較高的水平(在這個階段初期比1999年增長20%)。可以預計,因為減緩了投資力度,主要資金的投資增長約為6.6%~6.8%,國內總產值的平均增長率將下降至4.4%~4.7%,而居民生活水平將以每年4.9%~5.1%的速率提高。

我們認為,上述方案考慮了俄羅斯的經濟現狀和財政可能性,以「穩定發展」和「為人民謀福利」放在首位,是合理的方案。

⑼ 談談你對當前俄羅斯在亞太地區所扮演角色的認識

俄羅斯國際事務專家在思考莫斯科在全球權力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問題,畢竟中美競爭預計還將持續數十年時間。2010年,美國發布《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並在開篇就承認了中國的崛起和不斷變化的全球形勢。該報告指出:「中國正在發展和部署大量先進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配備有先進武器的新型攻擊潛艇以及越來越強大的遠程防空系統,強化電子戰和網路攻擊能力,並研製先進戰斗機和反太空武器系統。」然而,俄羅斯對於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有著更全面的看法。俄羅斯外交學院當代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伊萬·薩弗蘭切克(Ivan Safranchuk)表示:「對中國而言,最有可能與美國的盟國發生沖突及面對美國的武器,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因此,他們必須思考如何為此做好准備。」
BAIDU_CLB_SLOT_ID = "743390";
自2010年發表《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以來,美國開始恢復與盟國的關系,以平衡中國已擁有和潛在的實力。美國的北半球聯盟主要依靠兩大支柱,即位於大西洋地區的北約組織,以及與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國簽署的亞太地區雙邊安全協議。自二戰以來,俄羅斯一直沒有參與美國的軍事同盟,但也不願意加入其它大國的安全協議。俄羅斯外交政策的理念表明,它將自己設定為多極化世界中的獨立一級,在八國集團中與西方強國地位平等,而在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也與中國保持相同的地位。據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項目負責人伊萬·吉莫弗耶夫(Ivan Timofeev)稱:「俄羅斯無意加入中美競爭中的任何一方,將來可能也不會,除非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莫斯科不會冒著破壞對華經濟及睦鄰友好關系的風險加入日韓聯盟,但也不會成為中國的小夥伴。」奧巴馬政府專注於建立一個與現有安全協議相類似的經濟聯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PP)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的一項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在2011年擔任亞太經濟合作論壇主席國期間,TPP成為其國家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之一。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貝爾弗中心國際安全項目研究員基·科加(Key Koga)表示:「美國發起TPP的目的旨在該地區乃至更大范圍內創建某種全球經濟規則。」在2013年2月發表的國情咨文中,奧巴馬總統談到「與歐盟全面建立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以配合未來以美國為中心的亞太自由貿易區。TPP談判被廣泛認為是能夠替代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國與「東盟+6」一體化項目。「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參與一些東亞多邊論壇,如東盟地區論壇(ARF)、『東盟+3』、『東盟+1』、東亞峰會以及東盟國防部長會議等。這些舉動旨在提升中國平衡美國影響力的能力,並安撫對中國崛起感到擔憂的國家」,科加博士指出,「俄羅斯的東亞政策缺乏連貫性。盡管俄羅斯表示會採取『再平衡』或『萬向軸』的政策,但能與美國維持這種政策到何種程度目前尚不可知」。俄羅斯一直傾向於支持「東盟+6」的模式與TPP進行對抗,但並不急於明確表示將參與哪一方。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東盟中心主任維克多·蘇姆斯基(Victor Sumsky)表示:「支持TPP對俄羅斯沒有明顯益處,但其消極影響卻很顯著,對華關系會出現不必要的復雜化情況。」薩弗蘭切克認為,對俄羅斯來說,考慮在經濟聯盟中的立場還言之過早。「除表面情況外,俄羅斯還有很大的可選擇餘地。例如,有可能不會形成跨大西洋夥伴關系協議,因為歐洲人很清楚,與歐盟相比,美國天然氣價格低2-3倍,達成協議後美國公司將獲得極大的競爭優勢。」在合作夥伴、政策和地區重大事務中保持平衡的做法往往被視為俄羅斯外交政策缺乏誠意的表現。然而,就亞太和全球戰略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可能將有助於避免該地區建立冷戰風格聯盟。蘇姆斯基表示:「鑒於對自身經濟發展的考慮,相比於地區局勢的激化,俄羅斯對該地區不斷發展的現狀更感興趣。」與中美兩國相比,俄羅斯的經濟和常規軍事力量相對遜色,但如果在亞太地區推行軟實力,那麼這個國家依然是重要的參與者

⑽ 為什麼俄羅斯遠東地區對中國如此重要

原文
俄羅斯很少被認為是亞太國家,然而由於其遠東地區的原因,它也成為亞太國家之一。
《世界郵報》1月12日發表遠東聯邦大學教授Artyom Lukin的評論文章稱,遠東地區富含各種自然資源,而且地廣人稀。由於該地區距離俄羅斯的歐洲核心區域遙遠,交通不便,發展落後,又缺乏基礎設施,一直是莫斯科的一塊心病。自從俄羅斯獲得這些疆土以來,一直擔心會由於外部入侵、外國侵犯或內部分裂主義喪失這一區域。

目前,中俄為「戰略夥伴」,而且兩國越來越類似准同盟關系。中國之所以需要與俄羅斯增進關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首先,北京希望與俄羅斯保持北部邊境的和平與穩定,以將軍事資源部署到其它戰略地區,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區。其次,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遠東地區的自然資源,有跡象表明,中國開始將俄羅斯東部視為重要的「戰略後方」,距離最近的陸上物資輸送地。
就在不久之前,中國在遠東地區的經濟影響力還很有限,但現在有跡象表明,其在遠東的影響將會增加。中國在遠東的利益正好與莫斯科的需求吻合。雖然僅幾年之前,俄政府還不願讓中國直接進入遠東最有價值的產業,但面臨烏克蘭問題引發的西方制裁,它不得不轉變觀點,而且現在它除了中國別無選擇。在這一背景下,莫斯科取消了對中國投資的正式與非正式限制,並開始積極吸引中國資本。
中俄近期在遠東地區的協議並不僅局限於能源開采。2014年,俄羅斯和中國國有企業宣布將共同修建扎魯比諾港口。這一港口將使中國可以直接進入日本海。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在亞太有什麼優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8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1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4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7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6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6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9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4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2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5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4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6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6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7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9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9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1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75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