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瘟疫堡在哪裡

俄羅斯瘟疫堡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5-24 21:23:05

❶ 君士坦丁堡瘟疫的起因又是什麼呢

有人說君士坦丁堡的大瘟疫源自埃及的港口城市,很明顯,這場瘟疫是隨著船隻上的老鼠到達埃及港口的,但是帶著瘟疫的老鼠又是從哪裡上的船呢?沒有人回答得上來了。霍亂和傷寒等偶然才會出現的瘟疫在地球的某些地方卻是經常發生。尤其是當戰爭或飢荒出現時,往往伴隨的就是瘟疫的出現和大流行。

過去由於醫學條件的限制,人們對瘟疫根本束手無策,他們不懂得預防,也不懂得如何治療,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在歷史記載中隨處可見。而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許多科學的方法可以預防瘟疫,並可治癒某些瘟疫,但瘟疫依然是困擾我們的醫學難題。因為許多的病毒帶有極強的變異性,這些瘟疫僅僅是受到控制而沒有被徹底地打敗。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眾多因素中就包括瘟疫,它能使人類的文明毀於一旦,也可以使一個民族從強盛變得衰弱。對待瘟疫,我們必須重視,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會卷土重來。

瘟疫中的人們

❷ 介紹一下歷史上曾發生的嚴重瘟疫

莫斯科黑死病(1971年)
莫斯科最初出現鼠疫跡象是在1770年底,到1771年春季變成流行性大瘟疫。當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設立隔離區,銷毀被污染的財產,關閉公共浴池等。此次大瘟疫造成市民的極度恐慌和憤怒。整座城市的經濟陷入癱瘓,主要是因為許多工廠,市場,商店,和行政大樓已被關閉。接下來是糧食嚴重短缺,造成大部分莫斯科人的生活水平日益低下。為逃避瘟疫,貴族階級和有錢人紛紛離開莫斯科。1771年9月17日早晨,大約1000人再次聚集在Spasskiye門口,要求釋放被俘的反政府武裝分子和消除隔離。軍隊試圖驅散人群,但無法驅散,最終只能再次鎮壓暴亂。大約300人被監禁。9月26日,卡拉辛奧爾洛夫(Grigory Orlov) 手下的一名政府官員被派往莫斯科恢復社會次序。為減輕瘟疫帶來的影響,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為市民提供工作機會,發放食物給他們,最終平息了莫斯科民眾的不滿情緒。
馬賽大瘟疫(1720 – 1722)

1720年,馬賽遭逢瘟疫侵襲,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災難,也是18世紀初歐洲最嚴重的瘟疫之一。

1720年,法國馬賽突發瘟疫,影響了整座城市和周邊城市,造成10萬人死亡。這場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馬賽很快從瘟疫中恢復過來。經濟只用了短短的幾年就恢復了,並發展很快,貿易擴展到西印度群島和拉丁美洲。截至1765年,人口增長恢復到1720年之前的水平。這場瘟疫不像14世紀發生的黑死病破壞性那麼大。

這場瘟疫結束得快與法國政府採取的強硬措施不無有關。政府規定如馬賽市民與普羅旺斯和其它地方的人有任何來往或溝通將會被處以死刑。為加強隔離,還建立了瘟疫隔離牆.
古羅馬「安東尼瘟疫」(公元164—180年)

古羅馬「安東尼瘟疫」是因為傳染而引起的。據史書描述得此傳染病的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熱得燙手,手腳潰爛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在近東打戰士兵回到羅馬帝國,帶來了天花和麻疹,傳染給了安東尼的人們。傳染病奪走了兩位羅馬帝王的生命。第一位是維魯斯(Lucius Verus),於169年染病而死,第二位是他的繼承人馬可·奧勒略·安東尼(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做帝王做到180年,也因被傳染難逃厄運。

9年後瘟疫再次爆發。 據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千人因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四分之一。估計總死亡人數高達5百萬。在有些地方,瘟疫造成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大大削弱了羅馬兵力。

瘟疫對羅馬帝國的社會和政治也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文學好藝術領域的影響。上面這幅圖上的坑裡的遺骸就是傳染病死者的屍骨,讓人觸目驚心。
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前427)

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襲擊了整座古希臘羅馬城。

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這場毀滅雅典的瘟疫的進行了這樣的描述。「身強體健的人們突然被劇烈的高燒所襲擊,眼睛發紅彷彿噴射出火焰,喉嚨或舌頭開始充血並散發出不自然的惡臭,伴隨嘔吐和腹瀉而來的是可怕的乾渴,這時患病者的身體疼痛發炎並轉成潰瘍,無法入睡或忍受床榻的觸碰,有些病人裸著身體在街上游盪,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於此病,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的烏鴉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

當時正處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第二年,正當雅典勝利垂手可得時。據說鼠疫由比雷埃夫斯傳入雅典,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城市,也是主要的食物和日用品來源地。斯巴達和地中海東部一些地方也受到疾病的襲擊。

此瘟疫曾於公元前429年和427年冬天兩次死灰復燃。現代歷史學家不同意鼠疫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的原因的說法。然而,人們普遍認為,戰爭的失敗為馬其頓的勝利鋪平了道路,最終,建立了羅馬帝國。據史料記載,此次瘟疫以多種形式爆發,包括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等。
米蘭大瘟疫(1629–1631)

1629年至1631年,義大利爆發了一系列的鼠疫,通常稱為米蘭大瘟疫。包括倫巴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米蘭大瘟疫是黑死病開始後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的最後一次大瘟疫。

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義大利曼圖亞。在三十年戰爭中,威尼斯軍隊感染了疾病,當他們撤退到義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洲人到來之前,這里居住著400萬到500萬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數都在16世紀幾十年間死去,有歷史學家甚至稱它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不過,奪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殺手不是歐洲人的槍炮,而是他們所帶來的瘟疫。當哥倫布抵達新大陸時,歐洲人就已經經歷了多次致命傳染病的浩劫,也從中找到了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方法。但是,美洲之前長期與歐亞非大陸隔離,印第安人也幾乎與這些疾病完全隔絕。歐洲人的疾病隨著哥倫布的第一次美洲之旅後開始蔓延到新大陸。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說卻極具殺傷力,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幾乎缺乏抵抗力,尤其是麻疹和天花。因此阿茲特克人等中美洲原住民即使擁有歐洲人攻不破的城牆,但卻被外來的瘟疫打敗。

瘟疫摧毀了阿茲特克。1521年,當墨西哥殖民者的軍隊開始圍攻墨西哥原住民阿茲特克人的堡壘時,他們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進攻一次次被擊退。受到重創的西班牙人原以為阿茲特克人會趁機發動致命反擊,但是城堡里的軍隊卻遲遲不見有什麼動作。這給了西班牙人喘息的時間,8月21日,他們發動了新的攻勢,卻並沒有遇到任何反抗。而城堡里的情形讓他們自己也難以置信:死屍遍地,到處彌漫著腐屍的氣味,比西班牙軍隊更致命的力量已經橫掃過這個城市,那就是瘟疫。

有人曾經認為,是落後的武器和技術讓美洲印第安人敗給西方殖民者。因為在傳統觀念中,歐洲人的先進武器一直是他們獲勝的關鍵,但是當時的西方火槍並不先進。印第安人很快發現,雖然火槍威力巨大,但要瞄準卻不容易,他們對於新武器的畏懼感也隨之消失。而且印第安人弓箭的遠程威力也並不遜色。在15世紀時候,拉美印加文化就已經達到了鼎盛,他們修建田地,社會分工明確,造就了繁榮的經濟,他們的天文地理知識足以讓現代人驚嘆。然而,就這這樣一場瘟疫卻讓這樣一個並不落後的種族在短短幾十年間瀕臨滅絕。

實際上,歐洲傳染病的蔓延速度完全超過了殖民者向美洲大陸的推進速度,那些從海岸居民口中得知歐洲人到來的印第安人,多半也同時被感染上了新的疾病。因此,當殖民者在16世紀20年代抵達智利時,這里的印加文明已經遭遇上了天花的重創,整個王室幾乎都被瘟疫奪去了生命。而新的王位之爭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這才使得西班牙人有可乘之機。

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當時瘟疫導致盛行的原因。傳染疾病菌多從動物身上變異而來,先傳染給人,然後才在人類群體中傳播。由於歐洲農業歷史悠久,家畜眾多,在幾千年來與病菌的頻繁接觸已經形成適應性;印第安人則不是,農業的欠發達讓他們先天缺乏和家畜接觸的經驗,肌體很少遭遇此類病菌,也就全然沒有免疫力,所以在天花面前潰不成軍。而非洲人由於較早和歐洲人接觸,也擁有相似的免疫系統和抵抗力。而疾病的傳播也可以是雙向的。當時,唯一一種從美洲傳入歐洲的疾病是梅毒,它奪走了大量的歐洲人的生命。
倫敦大瘟疫(1665-1666)

倫敦大瘟疫是指一場於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七萬五千到十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起的大面積黑死病,由人通過跳蚤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 。1665年這場傳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

瘟疫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來自法國,1665年4月,兩個法國海員昏倒在倫敦西區特魯里街與朗埃克路口,後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引起了大范圍的傳染。另一種說法是說鼠疫病毒來自荷蘭,這種疾病自1599年起就在荷蘭當地傳播了。瘟疫襲擊的第一個地區是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區。1664年底至1665年初的冬天,就已經有病例在那裡出現,但直到1665年開春,由於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衛生條件的急劇惡化,疾病才大規模迅速地傳播開來。到了1665年7月,瘟疫已經遍布倫敦城。當時的國王查爾斯二世以及他的家人都被迫離開了倫敦前往牛津郡,但市長和參事仍在堅守崗位。而一部分神職人員、醫生和葯劑師也因此忙碌了整個夏天。滿大街都是負責瘟疫的醫生,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沒有執照。

由於這場瘟疫的蔓延非常之快,人們不得不將患病者所住的房子都連人封死,在緊閉的大門外漆上紅十字,上面寫上「上帝保佑」的字樣,嚴禁任何人出入。每天只是在限定的時間,由專人從窗口送進食物和水。成千上萬的病人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凄慘地死去,最多時一周死去的就不下萬人。時至9月上旬,原來熙熙攘攘的倫敦城竟然完全變成了一座寂靜的死城。所有的店鋪關了門,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路旁長滿了茂盛的雜草。城內唯一能夠不時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運送屍體。每到夜晚,運屍車「咕隆,咕隆!」的車輪聲和那哀婉的車鈴聲,讓人聽了毛骨悚然。最初,這項掩埋工作只是在深夜進行,後來死者人數太多了,不得已也在晝夜進行了。死者的屍體被橫七豎八地裝到運屍車,運到各處的埋屍坑。在那裡,負責埋屍的工人們往往蒙面捂嘴,搖著鈴,口中念著:「安息吧!」匆匆把屍體倒入坑內,掩上薄土後,匆忙離開。

記錄顯示倫敦的死亡人數從每周1000-2000人持續上升,到1665年九月,平均每周已經有7000人死亡。到深秋時候,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二月,城市被認為安全到可以迎接國王了。而同時,由於與歐洲大陸的商貿交流,瘟疫傳到了法國。此後直到1666年九月,瘟疫仍在溫和的流行。9月2日和3日,倫敦城遭遇了一場大火,燒毀了大部分遭到感染了的房屋,這是狀況好轉的開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都已經死亡了。此後倫敦城在大火的基礎上重建,在這場瘟疫過後又獲得了的新生。
查士丁尼瘟疫(541-542)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但是此次瘟疫對拜占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國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元4世紀以後,曾經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漸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雄距東部的拜占庭帝國的歷代皇帝一向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所以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義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公元541年,鼠疫開始在東羅馬帝國屬地中的埃及爆發,接著便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

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貧苦人,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

官員在極度恐懼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匯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了23萬人,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屍體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險些感染瘟疫,在恐懼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墓,並以重金招募工人來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斷瘟疫的進一步擴散。於是,大量的屍體不論男女、貴賤和長幼,覆壓了近百層埋葬在了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還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直到1/4的羅馬人口死於鼠疫。這次鼠疫引起的飢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黑死病(1347 - 1351)

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但最近有人認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關於鼠疫的起源在專家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開始於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里米亞。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病從克里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以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

14世紀20年代當此瘟疫細菌再次爆發之前,它已經在亞洲戈壁沙漠中潛伏了數百年,之後迅速隨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處傳播,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亞和土耳其,然後由船舶帶到義大利,進入歐洲。歐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葯筒。3年裡,黑死病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導致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❸ 謝謝幫助的好心人!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扎蘭屯市、阿榮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梅里斯區、富拉爾基區(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龍江縣、富裕縣、嫩江縣、愛輝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是古代契丹族後裔。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1]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市.

十七世紀中葉,達斡爾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在浴血奮戰了半個世紀之後,離開了世居的黑龍江北岸,南遷到大興安嶺、嫩江流域。[2]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達斡爾族人口數為132394。截至2010年,達斡爾族人口約有131992人。

名稱簡介

達斡爾族

拼音:Dáwòěr Zú

英譯:Daur ethnic group

「達斡爾」是達斡爾族固有的自稱。達斡爾一名最早見於元末明初。

我國歷史文獻中有達呼爾、打虎兒、達瑚里、打虎力、打呼里、達烏爾等不同音譯名稱。

名稱變遷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游薩哈連部,當時達斡爾或以地區被稱為薩哈連(滿語對黑龍江的稱呼),或以貢物特點稱為薩哈爾察(滿語譯音意為黑貂)部,或與鄂溫克等泛稱為索倫部。至康熙初年,才出現「打虎兒」的譯名,以後又常譯為「達胡爾」、「達虎里」、「達呼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定名為達斡爾。

沙俄南侵前

17世紀中葉以前,達斡爾人分布於外興安嶺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內吉雅河)河谷與東起牛滿江(今俄羅斯境內布列亞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龍江北岸河谷地帶。

遷徙

17世紀中葉由於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龍江流域,江北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人民受到野蠻的掠奪與屠殺,被迫內遷。達斡爾族最初多數遷至嫩江流域,後來,由於清政府征調該族青壯年駐防東北及西北邊境城鎮,才有一部分達斡爾人徙居呼倫貝爾、璦琿,以至遠徙新疆塔城。

遷徙後的分布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扎蘭屯市、阿榮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梅里斯區、富拉爾基區(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龍江縣、富裕縣、嫩江縣、愛輝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市。

歷史

概述

達斡爾族人的先民分布於外興安嶺以南至黑龍江北岸的河谷地帶。17世紀中葉以後逐步遷到嫩江流域、呼倫貝爾、愛輝及新疆等地。17世紀前,達斡爾族已結成村落,聚族而居。漁獵業是傳統的生產活動。南遷後農業迅速發展。1947年達斡爾農區進行土地改革,牧區實行牧場公有、放牧自由。1952年開始建7個達斡爾民族鄉,1958年8月在內蒙建自治旗。

江北時代

17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在黑龍江北岸時,已結成村落,聚族而居,有雅克薩、多金、鐸陣、阿薩金、兀庫爾、吳魯蘇穆丹等堅固設防的木城,是當地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

後金統治

1616

達斡爾族

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游薩哈連部,取其11寨,以後相繼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以東全部外興安嶺以南地區,原屬明朝奴兒干都司各衛所全改屬努爾哈赤後金政權。

避俄內遷

順治元年(1644)清兵入山海關後,無力顧及入侵的沙俄殖民者,達斡爾與鄂溫克、鄂倫春等族人民陸續從江北內遷。清廷把遷至嫩江流域的達斡爾族居民編為杜博淺、莫爾丁、訥莫爾3個「扎蘭」(隊),由理藩院管轄。

布特哈八旗

雍正九年(1731),清廷又將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按姓氏為布特哈八旗,設副都統銜總管管轄,其中達斡爾原來的3個「扎蘭」,分別編為鑲黃旗、正黃旗和正白旗。為便於統治達斡爾族人民,清朝統治者任命該族一些上層人物為佐領,其中不少人還擢升為將軍、都統、辦事大臣等,逐漸使他們形成為本族內部的統治階級。

抗俄保家

清末廢布特哈總管,管轄制度稍有改革。達斡爾族人民素以勇敢善戰著稱。17世紀中葉,沙俄殖民者侵入黑龍江流域時,達斡爾族人民進行了頑強抵抗,受到清廷的贊賞。清朝統治者在200多年間,多次征調達斡爾人民戍邊,遠達新疆,使該族人口和生產發展受到影響。八旗的建立,加速了達斡爾族社會逐步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物資上的交流,密切了達斡爾族同漢族、滿族人民的聯系。

編輯本段民族起源

因為達斡爾族沒有文字,只能靠口述來傳承歷史,清朝以前的歷史已經無法考究。但是根據達斡爾族傳說及達斡爾人與契丹人生產、生活、習俗、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對比研究,史學家大多認為達斡爾族屬遼代契丹的後裔,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達斡爾族是由當地土著先民發展而來。利用DNA技術的相關實驗表明,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系。

達斡爾族傳說

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里修邊堡(邊堡是達斡爾特有的詞彙,是指一種類似長城的建築),從此便在此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近代的爭議

關於達斡爾族的來源,學術界曾有過爭議。主要分歧意見可分為土著說與契丹遺裔說。

持土著說者認為,達斡爾人最初分布的黑龍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時是室韋各部的分布地,當時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貢。以後遼、金、元各代都在這些地區行使管轄權,明代曾於達斡爾族在江北的舊居地帶建立托木河、卜魯丹河等衛所,故達斡爾族應是黑龍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後裔,與隋、唐時室韋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淵源。另一些人還根據達斡爾族關於其祖先曾建「黑水國」的傳說,認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關。

持契丹遺裔說者主要是根據語言、歷史傳說及某些習俗與遼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點,認為達斡爾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於金滅遼時北遷至黑龍江以北,發展為達斡爾族。

DNA技術揭謎

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採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他們終於得出了准確的結論: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系,為契丹人後裔。

編輯本段古代社會

概述

17世紀以前,達斡爾族在黑龍江北岸時,已結成村落,聚族而居,有雅克薩、多金、鐸陣、阿薩金、兀庫爾、吳魯蘇穆丹等堅固設防的木城,是當地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從黑龍江北部南遷後,達斡爾族人民開拓嫩江流域的土地,為開發祖國東北邊疆作出了貢獻。

種植業

他們使用4牛牽引的木架鐵鏵犁(達木嘎)耕地,種植燕麥、大麥、蕎麥、稷子、穀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饕蘇子、胡麻等油料作物,在宅旁園田種植白菜、蘿卜和瓜果。達斡爾族人民栽培的黃煙,名列「關東煙」之首。

1914年丈量土地,移民墾荒,大批漢族農民遷入達斡爾族地區。在漢族先進生產方式的影響和商品市場的刺激下,達斡爾族農業迅速發展。

漁獵業

漁獵業是達斡爾族傳統的生產活動。他們生產的貂、狐、猞狸、灰鼠等細毛皮張和鹿茸、麝香等貴重葯材,暢銷國內市場,尤其是所產的紫貂聞名中外。清代,達斡爾族成年男子歲貢貂皮一張,故興安嶺南麓由達斡爾、鄂溫克人組成的八旗稱作布特哈八旗,意為漁獵八旗。達斡爾人熟悉許多種魚的習性,捕魚方法多,鑿冰為洞,用網或鉤捕魚,尤具特色。

畜牧業

達斡爾人善於飼養牲畜,居住於呼倫貝爾地區的達斡爾人向以牧業為主,定居放牧。他們善制木質大輪車,輪高輕便,亦稱「糯車」,便於在山谷溝壑和沼澤地里穿行,暢銷呼倫貝爾牧區和附近漢族農區。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達斡爾族中階級分化不斷加深,地主經濟進一步發展,大批農民貧困破產,以出賣勞動力為生。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達斡爾族同東北各族人民一道獲得解放。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1945年解放前

至20世紀初,達斡爾族中還保留著氏族組織殘余。他們分敖拉、鄂嫩、孟爾登、郭貝勒、訥迪、沃熱、吳然、烏力斯、德都勒、索多爾、金奇里、蘇都爾、阿爾丹、胡爾拉斯、何音、畢力揚、陶木、何斯爾、鄂爾特、卜克圖20個哈拉(即氏族)。上述各種哈拉分別漢譯為敖、鄂、孟、莫、郭、訥、沃、吳、德、索、金、蘇、安、胡、康、何、揚、陶、於、杜、卜、喬、單、張、王、李、趙、陳、劉、梁、白、徐、田等姓。

每個哈拉分化為若干莫昆(即新氏族)。莫昆有共同的族譜,每隔數年,全莫昆的成年男子即集會繕修族譜。他們選舉年高望重者為莫昆達,管理莫昆事務,其內部重大事件需由莫昆會議議決處理。莫昆有育林山、柳條林、草場等公共土地。每年春秋季聚族眾祭敖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牲畜興旺,並舉行賽馬、射箭、摔跤、賽曲棍球等體育活動。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莫昆達逐漸成為氏族貴族,氏族民主制度不復存在,莫昆組織成為統治階級剝削人民的工具。

1945年解放後

達斡爾族於1945年解放後,1947年在農業區進行了土地改革,在牧區實行牧場公有,放牧自由。

從1952年開始,先後在達斡爾族聚居區建立卧牛吐(齊齊哈爾市郊)、瓜爾本設爾(新疆塔城縣)等7個達斡爾民族鄉。

1958年8月在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進一步實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達斡爾族人民的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達斡爾族地區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業機械、農業用電,以及機修、榨油、化肥等小型工業迅速發展,糧食產量增加很快。

到20世紀末,文教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發展,自治旗已創辦50多所中學,數百名青年上了大學,已培養出一批本民族的知識分子和幹部隊伍;建立了100多個醫療衛生單位,過去發病率很高的「克山病」得到根治,疾病叢生、瘟疫蔓延的災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代之以人丁興旺、共同繁榮的新景象。

編輯本段宗教信仰

達斡爾族人曾多信仰薩滿教,是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財畜神、祖神等。原來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薩滿主持宗教活動。少數人信仰喇嘛教。

達斡爾族過去以自然界為崇拜對象,每年陽歷五月,屯眾殺牛或豬祭天、地、山、川諸神。每個家庭均有一個專司祭祀的薩滿,除祈禱、祭鄂博(一種山神)外,甚至以巫術治病,屆時要殺牛、羊,同時還要奉送許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種糕點,如今祭祀活動已不多見。

達斡爾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財神、祖神等。由於達斡爾族居住在祖國各種文化交匯和過渡的地帶,加之他們獨特的歷史文化變遷,因而形成了他們社會、文化多元化的特徵。達斡爾族的物質生活、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所表現的,正是這種農、牧、漁、獵多種文化兼容的特點。

❹ 東瘟疫之地的地域概況

天災在東瘟疫之地佔據著優勢,大巫妖克爾蘇加德從中心斯坦索姆指揮著這片地區。活動的死人自由的穿行於這片土地-在前半個小時內我至少碰到了一打以上的僵屍和骷髏戰士。
來自祖阿曼的森林巨魔在南部同天災戰斗,以設法收復他們古老的王國。一個瘋狂的人類組織,血色十字軍勇敢但卻徒勞的同天災進行著抗爭。我曾聽說過提爾之手這個人類城市,並且准備在進行探險時以其作為落腳點。
東瘟疫之地位於辛特蘭北部,西瘟疫之地東部。達隆米爾湖的邊界與這片地區的南部接壤,祖阿曼和奎爾薩拉斯位於北部。整個瘟疫之地都被天災污染,毀滅。亡靈瘟疫污染了人民和自然。有害的桔色薄霧就像是漂浮在晦暗、污穢的土壤上面的一層實體。天災的力量在這里佔有絕對優勢。 土地貧瘠,動植物都變得骯臟腐敗。毀滅改變了森林,將他們轉變成了巨蘑。(千萬不要食用)。達隆米爾湖水有著足夠的淡水,但是天災存在的時間越長,湖水就變得越來越骯臟。北部朝著奎爾薩拉斯和祖阿曼的方向地勢漸高。克爾蘇加德的仆從是這個地區僅存的生物。天災統治著這個曾經榮耀的地區。出於對亡靈的憎恨,人類集合起來開始進行抵抗。
達隆米爾湖:
這個淡水湖位於東瘟疫之地的西南部。以祖阿曼的Greenrush河為源頭,流經東瘟疫之地最後匯入達隆米爾。這個湖是第二次大戰中很多海軍戰役的地點,但現在已經落入天災手中,他們的污穢弄臟了湖水,每天都有很多的死魚沖上岸邊。
天災統治著這個曾經榮耀的地區。出於對亡靈的憎恨,人類集合起來開始進行抵抗。
凱爾達隆:
在達隆米爾湖的中部是一個孤島:達隆島。凱爾達隆城堡也許是人類最古老的紀念,現在仍矗立在這個小島上。第三次大戰時,城堡的守護者放棄了這里。我非常希望調查這片廢墟-想想看,能夠保存下來是多大的奇跡!不幸的是,凱爾達隆到處都是亡靈和他們的少數倖存的惡魔盟友。我曾想結果幾個怪物,但當我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續看到了三個恐懼魔王時,我打消了這個念頭。我轉而向提爾之手行進。
提爾之手:
提爾之手由血色十字軍的軍隊控制,是亡靈瘟疫尚未觸及的一塊地方。坐落於瘟疫之地的東南部。提爾之手是洛丹倫僅存的人類定居點。城的中心是新建的血色修道院,是一座類似於暴風城聖光大教堂的大型建築。阿比迪斯將軍指揮著這座城市以及這里的血色十字軍和血色牧師。與大多數血色十字軍一樣,阿比迪斯非常瘋狂。他相信聖光護佑著自己,所以他認為能夠收復斯坦索姆並擊潰天災。少數游盪在瘟疫之地的人類在尋求著提爾之手的庇護,而我也在這樣做。
現在血色十字軍並未對天災構成威脅。他們僅僅使勢態變得緊張,同時試探天災領導層的戰術。到克爾蘇加德覺得厭煩並毀掉十字軍只是個時間問題。
斯坦索姆:
人口分布:25000(100%亡靈)
政體:獨裁
統治者:瘟疫之地的巫妖領主克爾蘇加德(男性人類巫妖,25級法師)
語言:通用語
信仰:巫妖王
資源:邪惡,魔法,瘟疫
從屬:天災
想要到達斯坦索姆是非常危險的,但我還沒有被嚇得靈魂出竅。這個地方到處都是亡靈和他們的凡人仆從。黑暗魔法在空氣中彌漫。意識到如果不是天災成員便休想摸進這座城市時,我從遠距離觀察著斯坦索姆並從抓來的巫師那裡收集有關這里的傳說。 這里曾經是洛丹倫最顯赫的人類城市,第三次大戰期間,由於意識扭曲的阿爾薩斯王子認為這里已經感染了瘟疫,便毀滅了這座城市。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復原。在燃燒軍團戰敗之後,克爾蘇加德奪取了這座城市,並在廢墟之上建立了天災的建築。斯坦索姆是一個令人恐懼,黑暗的地方,這里全都是黑色、紫色和討厭的桔色薄霧。亡靈建築和人類的廢墟混雜在一起,憎惡、食屍鬼、僵屍、骷髏戰士、幽靈、巫師和巫妖遍布街道,並在他們的「聖殿」里為黑暗謳歌。石像鬼和冰霜巨龍在空中盤旋。
克爾蘇加德的大墓地納克薩瑪斯,飄浮在城市上空。大墓地在數英里之外就可以看到紫色的光芒,象徵著克爾蘇加德對這塊土地的完全掌控。斯坦索姆是一座固若金湯的邪惡堡壘。
斯坦索姆曾經是瑞文戴爾男爵的家園,很不幸,我居然遇見了他。我射傷了他的亡靈戰馬,逃離了瘋狂的男爵。瘟疫使這位曾經很富有的人類領主墮落了,他成了一名死亡騎士。瑞文戴爾的職責是搜尋獵殺能夠找到的一切人類倖存者,他和他的巡邏隊正在履行著這一職責。瑞文戴爾真是一個大瘋子!
阿徹魯斯黑鋒要塞:
阿徹魯斯黑鋒要塞是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中的一個新開放城市,它是死亡騎士的專屬城市。年輕的死亡騎士達里安·莫格萊尼統領著黑鋒要塞。
這里曾經是巫妖王在撤走納克薩瑪斯之後在瘟疫之地的天災據點,也是當時天災組建阿徹魯斯死亡騎士團時死亡騎士的訓練基地。
在這里,達里安親自率領新手死亡騎士們剿滅了血色十字軍在瘟疫之地的所有勢力,血色十字軍們只得前往諾森德遠征。
在巫妖王發起的一次企圖攻佔聖光之願禮拜堂的任務中,達里安和他的死亡騎士們受到了聖騎士提里奧·弗丁的感召與救贖,脫離了巫妖王的鐵腕統治。這里便不再是天災的城市,而是黑鋒騎士團的死亡騎士們在一般意義上的「家」。
這里有死亡騎士在艾澤拉斯的唯一的三位訓練師:阿曼薩加德——擅長冰霜的巫妖、索瓦爾勛爵——擅長鮮血系的死亡騎士和奧莉絲塔夫人——擅長邪惡系的死亡騎士;死亡騎士在70級之前只能在這里學習到技能。
這里有死亡騎士的符文熔爐,死亡騎士可以通過符文熔爐來更換自己武器上的符文效果。符文熔爐位置:黑鋒要塞有3個,回城之後下樓就是;冰冠冰川東北的暗影拱頂有3個,就在大廳里。
這里的恐怖指揮官薩拉諾爾出售死亡騎士專屬飛行坐騎:黑鋒骷髏獅鷲(國服特殊情況,黑烏鴉),這種坐騎的速度隨著騎術的增長而增長。 在第二次大戰時,斯坦索姆是洛丹倫聯盟勇敢的成員之一,我還清楚地記得並肩戰斗的戰士。阿爾薩斯和天災在第三次大戰一起洗劫了這座城市,少數倖存者跟隨吉安娜·普羅德摩爾逃到了西部。巫妖王召喚阿爾薩斯趕往諾森德的時候,這個叛逆者安排克爾蘇加德管理洛丹倫。克爾蘇加德把斯坦索姆作為它的大本營,周圍的土地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第三次大戰以後,血色十字軍成立了,並發動了一系列的小型戰斗。這種戰斗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在任何時候,只要有機可乘,十字軍就會攻擊天災。
第三次大戰後,森林巨魔在他們的戰斗領袖塔雷什金的領導下也來到了這里。隨著洛丹倫和奎爾薩拉斯的陷落,巨魔們看到了恢復統治權的希望。 天災控制著瘟疫之地。亡靈很聰明,他們從遙遠北方的巫妖王處汲取了力量。現在,巫妖王重新獲得了力量,所有的天災成員完全臣服於他—不可能有更多的像黑暗女士希爾瓦娜斯和被遺忘者這樣的背叛者了。僵屍,食屍鬼,骷髏戰士游盪在這片土地上,屠殺著任何可以找到的倖存者。亡靈不需要休息也從不抱怨。我可以自豪地說,由於我的攻擊,這個世界上又少了23個僵屍,14個骷髏戰士和7隻食屍鬼以及一隻聽起來叫得像食屍鬼的倒霉的狗。
依靠這股堅強的力量,天災和血色十字軍對峙著。顧名思義,這些人類戰士和牧師們身穿鮮紅色的衣服-與已經毀掉的土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十字軍們狂熱的不顧一切的摧毀著天災,但簡直太瘋狂了。血色十字軍是一群無畏的狂熱者。從聖光中汲取著力量和信念,他們致力於消滅亡靈,保護人類倖存者。不幸的是,十字軍認為與他們毫無聯系的任何人都感染了亡靈瘟疫,他們時常殺死逃亡者。這使得人民大為恐慌。十字軍全副武裝並且裝備精良。盡管他們的心裡仍然充滿了正義,但思想已經變得混亂—這個小團體是一支對抗天災力量的悲壯的軍隊。血色十字軍只有與大部隊聯合,才有可能勝利。而某些人將正義拒之門外。
一支巨魔軍隊也進入了這片地區。從祖阿曼向南部沖擊,巨魔們想收復他們古老的王國。一個奄奄一息的巨魔向我講述了他們的領袖,塔雷什金:「塔雷什金和他的軍隊、族人計劃將天災逐出這片土地。至於這片土地是否貧瘠完全無關緊要;塔雷什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以前這里屬於我們。並且將重新屬於我們!」
我殺死了他,這並不表明矮人毫無仁慈之心。
森林巨魔對矮人或人類都沒有善意,但他們是天災的敵人。如果承認他們的王國,他們也許會加入聯盟。
大災變後的東瘟疫之地
東瘟疫之地在阿爾薩斯隕落之後,瘟疫漸漸退去,聖光之願禮拜堂被重新修葺。但是一些天災之前重兵把控的地區,瘟疫的傷害依然需要時間去改善。
具體改動:
-3座哨塔被銀色黎明佔領,哨塔周圍的小塊土地得到了凈化,其中北地哨塔旁邊似乎在焚燒木乃伊。
-魔刃之痕、瘟疫之痕以及其他一些窪地都被用水填滿了,銀色黎明在上面架了橋。
-聖光之願禮拜堂擴建,有了圍牆,圍牆內側的土地得到了凈化,禮拜堂的前面多了一個噴泉,後面多了一
個墓園和一座雕像,另外,冰冠堡壘門口的攻城槌也被運了回來。
-提爾之手後面的血色領地廢墟插上了黑鋒騎士團的旗幟。

❺ 黑死病!!!

14世紀20年代,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灘流行並向東傳播,10年後在我國中原地區蔓延。那時,中原地區本已遭受乾旱、地震和洪水之災,黑死病的侵襲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1339年,中亞的老鼠們帶著黑死病菌東奔西走,所到之處災難深重:印度人口減少;韃靼地方(當時受蒙古統治的西亞)、東歐一帶 、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一帶,包括今伊拉克等地)以及亞美尼亞等地區屍橫遍野;庫爾德人逃進深山,但仍難躲避災難。1347年,黑死病傳至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大(今埃及城市)。1348年初,亞歷山大一天之中就死了1000人。開羅的情況更糟,盡管當時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50萬人,但在黑死病的高峰期,開羅每天死亡7000人。到了1349年,這場瘟疫襲擊了整個中東地區,造成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達二分之一。
那場災難也沒有放過歐洲。1346年,黑死病傳到俄羅斯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1347年10月,帶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熱拉亞人的船上,從克里米亞半島來到西西里島東北的墨西拿港,該島很快就布滿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襲威尼斯和熱拉亞兩個港城,然後蔓延至整個義大利。佛羅倫薩受災最重,城裡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國當局趕忙驅逐了一艘帶有黑死病人的遊艇,但為時已晚,鼠疫已經在馬賽登陸,並由此而進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蘭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後,從愛爾蘭、挪威到維爾茨堡(今德國中南部城市)、維也納的廣大地區都變成了黑死病流行區域。但災難並未就此結束,它無情地掃盪了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於1532年「進軍」俄羅斯西部。
14世紀後半期,歐洲還出現過數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的黑死病,傳播范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
那麼,黑死病就是起源於14世紀的歐洲?不,根據歷史記載,在更早之前,遠至公元前,就有過這種可怕傳染病的發生。
公元前430年,一場黑死病襲擊雅典,導致城裡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其中包括雅典的貧民領袖伯利克里。那次瘟疫大概源於衣索比亞,經埃及傳入雅典。
公元2世紀和3世紀,羅馬帝國曾多次發生過黑死病。其中發生在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略統治時期公元161~180年的一場黑死病,持續時間竟長達15年之久。
公元541年,拜占廷帝國發生黑死病,流行地區包括中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北非、伊比利亞半島、丹麥和愛爾蘭。從這一年秋到第二年春,僅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就死了20萬人。那場瘟疫導致歐洲南部五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黑死病,醫學上稱作腺鼠疫、腹股溝淋巴結鼠疫,簡稱鼠疫。1894年,法國細菌學家耶爾森和日本細菌學家柴三郎不約而同地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細菌。人們為了紀念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將其命名為巴斯德氏鼠疫菌。也有人按照耶爾森的名字將這種細菌稱為耶爾森氏鼠疫桿菌。這種細菌喜歡生活在動物血液里和跳蚤胃裡。而跳蚤又寄生在嚙齒動物毛發間,通常是寄生在東游西竄的老鼠身上,有時也寄生在松鼠身上,所以極容易傳播。科學家們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老鼠為什麼酷愛「旅遊」,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老鼠經常乘船遠航,它們偷吃船上的糧食,躲在布包中休息,好吃好住,還抓緊時間生兒育女,就這樣在大海航行結束後,又上岸進城遊逛。

❻ 西瘟疫之地的大災變之後的西瘟疫之地

-除了與東瘟疫之地交界的地區和達隆米爾湖,其他區域的土地和空氣幾乎被完全凈化。
-壁爐谷被銀色黎明佔領。
-新的聯盟/部落飛行點:壁爐谷。
-其他原先的血色十字軍營地也都被銀色黎明佔領。
-北山伐木場似乎被聯盟佔領。
-聯盟收回並完全修復了費爾斯通農場和達爾松之淚,恢復了那裡的生產。
-聯盟正在修復嚎哭鬼屋,並在那裡部署了弩炮,對准了被被遺忘者佔領的安多哈爾廢墟谷倉。
-銀色黎明正在圍攻蓋羅恩農場,農場外圍有不少弩炮,而天災也部署了不少絞肉車。
-亡靈壁壘模型翻新。
-被遺忘者佔領了安多哈爾廢墟東側谷倉附近的區域,可以看到瘟疫車。
-新的部落飛行點:安多哈爾廢墟。
-聯盟收回並修復了安多哈爾西側區域,並且正在著手收復更多區域,可以看到弩炮和蒸汽坦克。
-安多哈爾廢墟中央似乎正在發生激烈戰斗,一些樹木正在燃燒。
-新的聯盟飛行點:安多哈爾廢墟。
-聯盟收回了並修復了悔恨嶺,烏瑟爾之墓被裝飾一新。
-寒風營地的那幢房子終於修好了。

❼ 人類歷史上能稱得上十大瘟疫的有哪些這些瘟疫中哪種殺死的人最多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名字忘記了,講的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雖然結局是人類打敗了外星生物,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的原因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終打敗外星生物的不是人類,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簡稱病菌。

當時看起來彷彿天方夜譚,但是如今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

與其朝夕相處的人類尚且未能戰勝病菌,更何況入侵的外星生物呢?那麼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幾次大規模的瘟疫流行,如今又戰勝了幾個呢?

當然其他的什麼雅典大瘟疫啊、安東尼瘟疫啊、俄國斑疹傷寒啊、查士丁尼瘟疫啊等等,雖然能排到六七八九,但其類型跟前面五種類似。

還有一種瘟疫估計也能稱得上世紀瘟疫了,那就是至今還在肆虐的新冠了,目前已經導致了全世界270萬人死亡了,而數據還在上升中,實在是恐怖。

未來人類還會面臨更多的傳染病侵襲,每個人也要潔身自好,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也要管住自己的嘴,別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畢竟有些病是從口入的。

當然,也不要人為的去製造魔鬼,所謂的人定勝天,那是痴心妄想,不然下一場大瘟疫到來,你我無處可逃……

❽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究竟有多可怕呢

中世紀的歐洲大瘟疫主要是指黑死病,其威力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他引起社會動盪,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發展。


這場瘟疫的災難程度是無法想像的,義大利的弗洛倫薩居民死了一半以上,法國馬賽死了五萬多人,甚至連英法百年戰爭也因瘟疫停了下來。由於城市人口密度大,多數城市死亡率在50%以上。只有波蘭,比利時等少數幾個國家死亡較少,雖然已經距今五百多年了,但是想起來仍然令人毛骨悚然!

這是一場非常可怕的瘟疫,波及歐亞非三大洲,奪走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從1347至1353年短短8年內,因為黑死病的蔓延,歐洲大陸的人口就死亡了2500萬,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損失的人口數量還要多。這場瘟疫的發源地是在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港口城市墨西拿,隨後快速橫掃到整個歐洲,倖免於難的國家和城市很少。瘟疫的腳步最後來到了俄羅斯,俄羅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也快速死亡,可能是俄羅斯的高寒天氣阻擋了瘟疫的步伐,最後在1353年,這場大瘟疫終於偃旗息鼓。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大瘟疫中,有些城市的損失非常慘重,就像義大利的佛羅倫薩,80%人口死亡,街上到處都是屍體,來不及清理。

❾ 14世紀橫行歐洲的黑死病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後續是怎麼結束的呢

黑死病發生在14世紀四五十年代,它是歐洲歷史上最為悲慘的時刻。

黑死病前後歷時八年,這場瘟疫奪去了5000萬人的生命,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於這場瘟疫,死亡人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五倍;甚至使英國和法國之間的百年戰爭停戰十年,歐洲文明差點因此毀滅。

黑死病是什麼?

我們知道黑死病其實就是鼠疫,它傳染性強,致死率高,在39種已知傳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旱獺等是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而鼠蚤則是該病的傳播媒介。

由於時代局限,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些,防治更是無從談起,只能胡亂猜測,怪招頻出,採取了不少可悲、可笑甚至可惡的防治措施。

比如本能地隔離有病的人,不分青紅皂白不讓外來者進入,不讓外來船隻的船員登陸。

有人則說是血液不幹凈導致黑死病發生,找醫生放血的人絡繹不絕。

也有人說是水源的問題,所以人們開始喝開水;有錢的貴族乾脆連水也不喝,只喝葡萄酒,葡萄酒開始熱銷。

更有人說,洗澡能讓人體毛孔增大,病毒鑽了空子,也可以傳播瘟疫,於是大家整年累月不洗澡,導致身上氣味難聞。為了掩飾身上的氣味,一時間香水成為搶手貨。

但是這些辦法非常荒唐,顯然是無法消除黑死病的,只能任其宰割,讓它自生自滅。

人口的急劇減少,讓瘟疫傳播速度減慢,鼠疫開始得到控制。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瘟疫堡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