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哪些文化对贸易的影响

澳大利亚哪些文化对贸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9 21:13:35

㈠ 跪求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知识.......

国名: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首都: 堪培拉
面积: 7,692,000平方公里
人口: 2156万人(2009年1月)
语言: 英语,土着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货币: 澳元
民族: 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95.2%,亚洲人1.3%,土着人1.5%,其他2%。
宗教: 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他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国家元首:澳大利亚的名义国家元首是英联邦元首,即英国国王(或女王),由英王任命澳大利亚总督为其代表。现任英王为伊丽莎白二世。
附图是澳大利亚国旗、地图、国徽、以及经常被作为澳大利亚地标的悉尼歌剧院(歌剧院背景为悉尼海港大桥)。
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三,指数:0.957
国家象征
国旗:旗地为深蓝色,国旗的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表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传统关系。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旗地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五颗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澳大利亚能看得最清楚的星座)。
国徽:澳大利亚国徽左边是袋鼠,右边是鸸鹋,这两种动物均为澳大利亚所特有,中间是一个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分别象征国家的六个州。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狮子、四颗星),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曼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底部的绶带上有英文的“澳大利亚”。
国庆日:1月26日(1788年)
国花:金合欢 (Golden wattle, 拉丁文学名:Acacia pycnantha)
不少以讹传讹的资料说,澳大利亚的国树是桉树,国鸟是琴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澳大利亚外交部透过其官方网站声明,澳大利亚至今(2008年)并无任何官方认可的国树、国鸟或国兽。澳大利亚政府是晚至1988年8月才宣布金合欢为国花,至今为止并没有作为国家象征的动物和鸟类。
历史概况
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Australia 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着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着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有关史料记载,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联邦政制
英国人不断移居后,在澳大利亚逐渐建立起六个各自为政的殖民区(现在成为了澳大利亚六个州,可理解为六个省),继新南威尔士、塔斯曼尼亚建立殖民区之后,西澳、南澳、维多利亚和昆士兰四处相继于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建立殖民区,到1900年之前,当时的六块地方使用同样的货币(英镑与便士),但各自为政,甚至各自发行邮票,仿佛六个国家一般。各殖民区之间和睦相处,联系也不断加强,建立统一的联邦势在必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六个殖民区统一成为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同时通过第一部宪法。原来的六个殖民区遂成为联邦下属的六个州。
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
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澳大利亚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澳大利亚政府为联邦制,共有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北领地和首都领地),各州设有州长,负责州内事务。澳大利亚政府由众议院多数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每届政府任期三年。内阁是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现共有三十名部长。国家最高的行政领导人是总理。
澳大利亚现在有大小政党几十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自由党。澳大利亚工党(Australian Labour Party)1891年成立,为澳最大政党,与工会关系密切,主要代表劳工阶层利益,自1940年以来曾12次执政,现任领袖陆克文(Kevin Rudd),也是现任的澳大利亚总理。自由党(Liberal Party)1944年成立,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澳大利亚联合党。主要代表工商业主利益,曾多次执政。1996年至2007年,自由党连续执政十一年半,并成功带领澳大利亚从19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走向经济繁荣。其他小党有国家党(National Party)民主党、绿党、家庭第一党、无核澳大利亚党、进步联盟党和澳大利亚共产党等。
地理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一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实际上被沙漠覆盖。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然而,澳大利亚内陆贫瘠干旱地带却蕴藏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铁矿储量占世界第二位,各种矿产为澳大利亚带来大量的财富。
澳大利亚的平均年降雨量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匀。最干旱的地区是艾尔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湿润的地方是东北热带地区和塔斯曼尼亚州西南地带。澳大利亚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带。澳大利亚人各地的气候很不相同。大陆北部地区是湿润的热带气候,东部中央地区和西部沿海有温暖而不太炎热的气候,而大陆南海岸和塔斯曼尼亚州则较凉爽。整体而言,澳大利亚各地都有温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内陆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气温曾高达摄氏53度;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气温最低纪录为摄氏零下23度。
澳大利亚气候比欧洲或美洲温和,尤其是北部,气候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相近。在昆士兰州、北领地及西澳大利亚州,一月份(仲夏)的温度白天平均为摄氏二十九度,夜间为摄氏二十度;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气温分别约为摄氏二十二度及摄氏十度。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曼尼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气温约摄氏二十六度,夜间为摄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则分别为摄氏十五度及摄氏七度。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及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风土人情
澳大利亚人既有西方人的爽朗,又有东方人的矜持。他们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如冲浪、帆板、赛马、钓鱼、地滚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橄榄球(Rugby)及游泳等都有众多的热衷者。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土着人(也称原住民),仍然保护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以狩猎为生,“飞去来器”(boomerang)是他们独特的狩猎武器。他们很多仍居住在用树枝和泥土搭成的窝棚里,围一块布或用袋鼠皮蔽体,并喜欢纹身或在身上涂抹各种颜色。平时仅在颊、肩和胸部涂上一些黄白颜色,节庆仪式或节日歌舞时彩绘全身。纹身多为粗线条,有的像雨点,有的似波纹,对经过成年礼的土着人来说纹身不仅是装饰,而且还用以吸引异性的爱慕。在狂欢舞会上,人们头戴五彩装饰,身画彩纹、围着篝火跳集体舞。舞蹈和绘画都很纯朴,多反映狩猎生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土着居民渐渐离开部落,搬迁到城市居住。澳大利亚有优惠土着居民的各种政策,包括在房屋、就业、福利各方面为他们投入现代生活提供各种必要的协助。在旅游区,土着居民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是世界各地游客搜罗购买的物品之一,这都是土着居民的收入来源。
无拘无束:澳大利亚人的最好概括
澳大利亚有特别浓厚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人们日常互相直呼其名(只称呼名,不称呼姓),老板和员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如是。在两大城市悉尼和墨尔本的市中心,平日中午常常可看见穿笔挺西服的白领人士或白领丽人和朋友同事聚在一起,坐在建筑物门前的台阶上吃简单的午餐,如三明治或热狗,白领人士坐在街上吃便当,同样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同样的场面在东京或香港这样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澳大利亚人文明有礼,乐于助人。在人流稀少的街上行走的话,人们即使互不相识也会打招呼和问候。如果手拿一袋水果在街上行走,袋子不巧破了,水果滚在地上,周围的人会马上帮忙捡起来,送还你的手上,还会有人给你找来一个好的袋子或者盒子或者什么可以救急的替代品,这就是澳大利亚。
交通运输
澳大利亚交通十分便捷,飞机、火车和汽车是旅游主要的交通工具。
机场:澳大利亚主要的国际机场分布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荷伯特、阿德莱德、凯恩斯和达尔文。
航空:中国的北京、广州、上海、澳门、香港、台北都有航班飞往澳大利亚的阿德雷德、布里斯班、墨尔本和悉尼。开辟这些航线的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澳大利亚昆达士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和中华航空公司。抵达澳大利亚后,可乘坐澳大利亚的国内航机到各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火车:火车连接着各主要城市。连接各州首府的长途火车为设施先进的空调车,大都设有卧铺车厢和餐车。购买火车套票作长途旅行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可以灵活使用。主要的火车套票有澳大利亚铁路套票(Austrailpass)和澳大利亚铁路纵横游套票(Austrail Flexipass)。
汽车:有发达的公路网。各州首府间有高速公路相通,绝大多数的高速公路是免费的。
经济概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排名中列第11。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70%左右。
近年来澳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3.2%,从1997年至今的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6%。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储蓄率偏低,澳大利亚在1980年代初期受国际外部环境影响,曾经历经济衰退,1992年的失业率曾高达12%,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持续好转,政府财政扭亏为盈,随着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每年逐步降低个人所得税,失业率下降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主要的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 7730亿美元(2007年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3% (2007年度)
失业率:4.2% (2007年10月)
货币汇率:1澳元=0.66美元 (2009年1月)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利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自然资源】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其中已进行商业性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蚝、牡蛎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澳大力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3年度,旅游业产值达320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近10年来,海外游客来澳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澳旅游业产值的约四分之一,国内游客仍是旅游业的主导。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游客474.59万人次,收入167亿澳元,约占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驰名特产】澳大利亚特产包括澳宝(Opal, 澳大利亚特产宝石)、羊皮、牛皮、绵羊油、葡萄酒(红酒和白酒)、动物玩具、原住民艺术作品、艺术画作等。澳大利亚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国际主要的信用卡。
科技文化与教育
【文化教育】
澳大利亚中小学及职业学院由各州或领地的教育部负责管理,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大学则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凡澳大利亚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均享受免费的中小学教育。澳大利亚很注重教育,全国有42所大学及230多所专科技术学院。这些大学和学院几乎都是公立学校(私立大学只有两家),教育体系各州略有差别,但都由联邦政府控制管理,所以能保持平均也较高的教育质量。各学校的学历文凭各州相互认可,澳大利亚的学历资格被世界各国广泛承认。
澳大利亚的教育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准。这个人口前几年才突破2000万的国家,已先后有六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所有的澳大利亚学校教育都是根据个体的需要、能力与兴趣而设,使得每个学生都得以发挥其个人各方面的潜能,并能运用于各行各业。
澳大利亚教育系统可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一)中小学;(二)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构成的职业培训系统;(三)为海外学生提供英语课程的英语补习学校(ELICOS);(四)开设商业、饭店管理、航空驾驶等职业课程的私立学校; (五)大学。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大致承袭英国的系统,小学6年(即1-6年级);中学6年(7-12年级,不分初中高中);专科2-3年;大学3年。依据科系的不同,其修业年限也有差异,例如:文、商、理科3年,工科4年,法律4年或5年,医科6年。一般要进入专科以上学校进修者,必须完成12年教育。澳大利亚学生在12年级毕业后若想继续进修,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以实务课程为主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具有学术理论性质的大学课程。申请资格以12年级的毕业会考成绩为依据。
【宗 教】澳大利亚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各种宗教信仰,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等在这个国家并存。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在澳大利亚存在的宗教信仰约100种之多。根据澳大利亚的平等机会法,任何人不会因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有何种宗教信仰而受到歧视。过去的二十年,澳大利亚信仰宗教的人数逐渐减少。2001年的普查数据显示,25%左右的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总人口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尽管有宗教信仰自由,教会还是渗透到澳大利亚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力很大。在澳大利亚各大小城镇,雄伟的教堂建筑多不胜数。澳大利亚三分之二的私立中小学是由罗马天主教教会开办的,由于富有的家庭喜欢把子女送往私立中小学,因此天主教或者教会学校对澳大利亚青少年一代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平日生活中,教会既竭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信众,教会也尽力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困难。找房子、寻工作、觅恋爱对象、诉心中烦恼、求车搬家、唱卡拉OK,跳舞娱乐、烧烤郊游、凑够打麻将的人数,都可以通过教会或者在教会认识的人来解决。从某程度来说,澳大利亚教会的不少功能,有点类似中国的居委会、工会、妇联和街坊邻居的作用。
对华人移民来说,教会往往是他们认识澳大利亚的途径之一。即使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教会也总是欢迎。华人的教会往往有厨房和吃饭的地方,活动时有很多志愿人士帮厨,不少人还从家中带来家常小菜或家乡特产。礼拜后、查经前,大家熙熙攘攘的吃喝玩乐,说短论长。在礼拜天吃饱喝足之后,大家还组织各种娱乐活动。所以,到教堂走走,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多元文化】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必然特性。移民不仅让澳大利亚维持人口增长,而且改善了人口老化。移民和多元文化为这个国家注入了活力。澳大利亚政府鼓励不同种族或民族的居民,包括土着人,在家里或公共场合象使用英语一样地使用他们的母语,也鼓励任何背景和任何民族的人们保留他们自己的文化。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各领地的政府甚至提供各种援助和津贴,去奖励发展多元文化的人士、团体和组织。
从主流文化角度而言,澳大利亚属西方文化;它的生活方式与西欧和北美相似。澳大利亚的生活大多是轻松而友善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都喜欢这里充满机会的生活。
尽管澳大利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市区的文化和大都会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享受到的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澳大利亚人喜欢喝啤酒,闲暇时光尤其是周末,许多人喜欢联朋约友到酒吧饮酒谈天、欣赏音乐,或者到公园烧烤游乐。澳大利亚的城市都给人开阔的感觉,有很多开阔的公园和绿地点缀其间。澳大利亚绝大多数的公园是免费的,公园连围墙也没有,四面八方都是进出公园的小径。便利的交通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人们带入城市近郊的国家公园。

㈡ 简明扼要的说一下澳洲发展史

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的建立标志着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是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自1851年“淘金热”以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澳大利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当时的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由北半球扩展到了南半球。

澳大利亚民族的形成开始于1851年的震惊世界的“淘金热”(Gold Rush)。“淘金热”的出现加速了澳大利亚社会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全方位的发展,掀起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第二次经济起飞,造成了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所必需的一切前提条件。一言以蔽之,“淘金热”使澳大利亚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形成时期。

进入19世纪50年代后,澳大利亚已完全由流犯殖民地转变为公民殖民地,英国基本停止了向这里流放犯人,自由移民已超过了各种犯人移民。从1851年5月-1852年6月,先后在新南威尔士的巴瑟斯特和维多利亚的亚历山大山和奔地戈地区发现了蕴藏量极丰富的金矿。这些就成了19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出现“淘金热”的重要因素。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轰动了世界,出现了世界第一次大“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旧金山”。1851年哈格里夫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现了金矿,再一次轰动了全世界,这样又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淘金热”,中国人称之为“新金山”。无论是“旧金山”还是“新金山”都以万盎司计的黄金投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为资本主义世界在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矿场上,每天都有挖出金块的消息。口头宣传,报纸宣传,电报又把渲染的消息传到其他殖民区和其他国家。这样又有大批人从世界各地蜂踊而至,尤其是1851年8月希斯考克在维多利亚的巴拉腊特发现了神话般的金矿后,外来的采金人就更多了,“淘金热”被推上一个新的狂潮。各种文字的报刊大肆宣传,自然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都以为澳大利亚大地上布满了无穷无尽的黄金,从挪威到中国,从美洲到欧亚都传播着这样的神话,因而拥有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移民从世界的各地涌向澳大利亚。巴瑟斯特、巴拉腊特和奔地戈金矿区当时是世界上各种人种混合一起最多的地方,仅中国人一度高达4万人之多(1857年)。第二次世界性“淘金热”达到了高潮。

农牧业经济的新发展

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淘金热”,使澳大利亚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了第二次起飞,并通过这次经济起飞从根本上改变着它的殖民地面貌,更进一步向着独立方向前进。它吸引了大批移民,其中有不少人是企业家、银行家、工程师、熟练技术工人、农业家、牧业家、教育工作者和各种知识分子、专门人才。这样就把英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又一次带到了澳大利亚,与此同时也把巨额资本带了进来。

1. 畜牧业 到19世纪下半叶,畜牧业已经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之一,因此,它的发展状况,对澳大利亚今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对其他经济部门影响更大。这一历史时期,绵羊头数迅猛增长,例如1861年已达2098多万只;1881年升至6509万只,比1861年增长两倍多;1891年突破1亿大关(实数为106421068只)。羊毛产量也逐渐增多,1861年产羊毛6700.4万磅,1871年则上升为20822.5万磅,而1881年为31964.9万磅,1891年高达63404.6万磅。1891年羊毛产量比1861年增长8倍多。在这一时期养牛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1884年存栏头数达756.9万头,1894年高达1167.7万头。畜牧业产品(包括乳产品)产值1881年达2953.8万英镑,1891年则为3925.6万英镑。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它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方面。请参阅下表:

畜牧业的发展还表现在澳大利亚的屠宰业上。1861年屠宰业产值为270万英镑,1870年上升为340万英镑,1880年为520万英镑,1890年为600万英镑,1900年逾千万英镑大关,达1030万英镑。这样,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两大宗收入,即羊毛和肉产品。这两大收入从1861年的640万英镑上升到1890年的3210万英镑,增长了4倍。

牧场管理水平亦大大地提高了,牧场主普遍用了铁丝网作牧羊场的栅栏,建立了定期的剪毛制度和剪毛合同工制度。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它仍然保持着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澳大利亚这时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 农业 1860-1861年,全澳大利亚已有耕地1173628英亩,而1900-1901年,高达8813666英亩,和1861年相比,几乎翻了三番。关于历年耕地面积扩大情况详见下表:

播种面积的日益扩大还反映到农业产值的增长上。1861年农业产值为610万英镑, 1871年为640万英镑, 1881年亦逾千万英镑大关,为1020万英镑,1891年为1050万英镑。到19世纪70-80年代,澳大利亚形成了两大谷物生产基地,即南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此外还形成了甘蔗生产基地——昆士兰。到90年代粮食不但自给,且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如1891年出口小麦近41万夸特,1900年出口68万多夸特。

促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下列因素:

第一,人口猛烈的增长。澳大利亚的人口从1850年的40多万,猛增至1900年的376.5万,其中城市人口增长尤为迅速,例如1891年大城市人口已达114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27%。解决376.5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发展农业和牧业。因为澳大利亚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而又远在南半球,不大力发展农业就无饭可吃,不大力发展牧业就换不回来生活必需用品,并且由此使澳大利亚社会频于崩溃。

第二,澳大利亚羊毛经过多次改良成为优质毛,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早在1850年澳毛在英国市场上已压倒西班牙和德国的羊毛。澳毛几乎为英国所包销,市场宽阔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也有这样的问题。澳大利亚粮食销售市场越来越宽广。在技术上对畜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19世纪80年代引进冷藏设备的成功。冷藏设备是使肉类与奶酪出口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880年,澳大利亚用设有冷冻设备的“斯特拉斯莱文号”船第一次把冷冻肉成功地运到了英国。这在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它成了澳大利亚冷冻牛羊肉的重要市场。这必然反过来又刺激了澳洲畜牧业的大发展。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其生产技术也发展起来。19世纪70年代,麦克凯发明脱粒收割机,斯密士发明垦荒用的圆盘犁,威廉·法瑞尔培育出适应澳大利亚环境的抗锈病品种的小麦,还建立了农学院,培养农业技术专家,他们在土壤、小麦品种、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诸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总之,澳大利亚开始了绿色革命。

第四,交通运输系统的建立,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农牧争地的矛盾,新殖民地的建立,等等。

工矿业与交通、通讯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农牧业经济是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基础工业也发展起来。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澳大利亚也像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一样经历着工业革命,即开始了蒸气化和机械化的进程。到19世纪末,澳大利亚初步建立了近代化的基础工业。但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依然是澳大利亚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1. 采矿业 为了培养采矿人才,于1893年建立了第一所高等矿业学校——矿业工程学院。开采最早的是煤矿。19世纪40年代在纽卡斯尔利用犯人采煤。煤的开采量成倍的增长是50年代以后,1884年全澳产量已达288万吨,1894年上升至414.5万吨,1900年高达638.5万吨。这一时期是以开采金矿和铁矿为重点。由于较前大规模地开采,采矿产值迅速增加,如1861年为1010万英镑, 1891年升至1130万英镑,1900年高达2010万英镑。

2. 冶金业 从史料上看,澳大利亚的冶金业始于1833年。1833年在悉尼建立的钢铁铸造厂是澳大利亚早期的工厂之一,也是第一个冶炼铸造厂。像采矿业一样,冶金业大规模发展也在19世纪70-8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冶金业的主体是冶铁业。据统计从1850年到1884年累计共生产铁24543吨。此外还用国产铁加工出一系列产品,如1876年生产铁轨与铁条4820吨, 1879年又生产这样产品1000吨, 1881年产3351吨, 1882年为2139吨。1881年用国产铁加工各种铸件220吨,1882年又加工出这种产品2139吨。1881年还加工螺母螺栓50余吨。一言以蔽之,到这时澳大利亚已有了自己的钢铁工业。

其他工业部门在采矿业和冶金业的推动下也迅速发展起来,到19 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从整个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看,畜牧业和采矿业(主要是采金业)是澳大利亚民族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支柱,也是出口贸易的两大支柱。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上半叶。

3. 交通运输业 澳大利亚的交通运输一向很糟。最初,殖民当局曾利用犯人修筑了一些公路,但均系土路。内河运输能力也十分差,海洋运输完全靠英国。1850年以后这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开始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过程。这主要表现在铁路网的建立上。

澳大利亚是从1850年开始修筑铁路的。建筑的第一条铁路是悉尼——巴拉腊特铁路线,全长仅14英里。1853年又建筑纽卡斯尔至麦特兰的铁路,全长20 英里。接着又建造了墨尔本——季隆铁路线,为50英里。19世纪70-90 年代是澳大利亚大规模建筑铁路时期,这是与澳大利亚当时社会经济大发展相适应的。1861年拥有铁路243英里,1870年猛增至950英里,1881年达2800英里,到1891年,澳大利亚拥有10024英里的铁路。1891年比1861年铁路长度增长了39倍多!到1901年基本上建成了全澳铁路网。但是,在海洋运输上十分落后,仍依赖英国。

澳大利亚铁路网存在着许多缺点,有些缺点是严重的。首先,各殖民区的铁路轨距不同,特别是维多利亚和新南威尔士两殖民区,极大地降低了铁路网运输能力的发挥。其次,铁路网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在内陆、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几乎没有铁路。澳大利亚铁路网最大优点是经济发达区域,以及重要城市都有铁路相通。

4. 通讯业 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在19世纪下半叶还大力发展通讯事业,到70年代末,各大城市间都互通电报:1858年7月墨尔本和阿得雷德间;同年10月悉尼和墨尔本间;1861年悉尼和布里斯班间;1867年悉尼和阿得雷德间。隆塞斯顿和墨尔本间临时性互通电报是1859年,永久性的是1869年;奥古斯塔和达尔文港间通电报在1872年,而阿得雷德和佩思间在1877年。各殖民区首府都设立了电报局:墨尔本于1878年,布里斯班1880年,悉尼1881年,阿得雷德和赫巴特均于1883年,佩思1887年。到19世纪90年代形成了以悉尼和墨尔本为中心的全澳电讯网,并统一了各殖民区的邮电业务的管理。

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经济的特点

第一,澳大利亚经济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更没有简单协作阶段,而是通过自由移民和资本的流入把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移植进来。1830-1850年间,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的农牧业经济体制,在19世纪下半叶主要引入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体制。当然这种移植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一般资本主义原则同澳大利亚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换言之,使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澳大利亚化,或者说使澳大利亚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二,澳大利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通过合法斗争迫使英国政府改变对澳大利亚的殖民政策来完成的。这种斗争是争取改革的斗争,不是暴力革命。换句话说,澳大利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是渐进式的,而不像西欧那样是突变式的,因而社会没有发生大动荡,社会生产力没有遭到巨大的破坏。

第三,澳大利亚经济体制保留了浓厚的殖民地残余,这既在经济上又在政治上反映出来。从经济上说,澳大利亚19世纪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不是以工业为主,而是以农牧业和矿业为主;出口贸易不是以工业品为主,而是以畜牧产品(主要是羊毛)和矿产品(主要是黄金)为主;而进口贸易却以工业品为主。西欧北美那些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恰恰与此相反。从政治上说,由于澳大利亚人口主要是英国移民及其后裔,这样不仅移植进来人口和经济关系,而且还移植进来英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的、文化的以至道德、伦理、宗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澳大利亚社会实质上是英国社会的扩大。在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过程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是从英国引进的,引进资金的同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高级人才也同时被引进,例如1861年通过各种渠道从英国引进资金140万英镑。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扩大,特别是工业和铁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引进的数额也就越来越多,如1862年为240万英镑,1870年480万英镑,1885年高达2040万英镑。从1861年到1900年,英国向澳大利亚投资累计近3亿英镑(29970万英镑)。从澳大利亚经济史看,它的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是和引进外资的数额成正比例的。例如,1882-1891年这十年内,英国共向澳大利亚投资18190万英镑,占40年(1861-1900)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这十年(1882-1891)又恰恰是澳国经济大发展的十年。可以断言,澳大利亚是一个因引进大批英国资金而使自己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

第四,澳大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全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经济纳入世界市场,纳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其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外向)型经济,这是它得以迅速发展,能及时使其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起码不致于落后世界经济发展势头的根本原因。例如,1881-1890年,这一时期年平均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894万英镑,而1886-1890这三年年度国民收入分别为5100万英镑,5500万英镑和6400万英镑。

第五,澳大利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主要通过两次经济起飞而形成。一次是1831年土地改革所引起的经济起飞;第二次是1851年发生淘金热而引起的经济起飞。澳大利亚人及时地抓住了历史提供的良机,毫不迟疑地全力和全方位地发展经济,从而使自己摆脱了落后,进入世界先进的行列。

㈢ 谁能帮忙分析下澳大利亚地理因素对该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急急急。。。要详细的,谢谢了!!!

(1)对工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铁、化学、纺织。、煤、铝土、锰等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采矿、冶金、机械工业比较发达。
对农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农业发达,由以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最为着名,为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原因: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羊群无天敌;候干燥,冬季温和;
(2)由于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科学技术较发达,在商品进出口中羊毛、绵羊、铁矿、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3)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矿产资源较匮乏的国家以及畜牧业欠发达的国家。(上海宝钢、日本的钢铁企业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
(4)澳大利亚开发的比较晚,英国人首先移民到这里,开发较好,经济较发达。并且由于澳大利亚重视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使澳大利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5)澳大利亚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人是高中地理教师,以上仅为基于高中世界地理知识的一点了解而发表的片面之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㈣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1、立足于我国的传媒交往实践,同时对于研究国际间的传媒贸易问题又具有普适性。

在全球高度一体化的当前,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层次。而作为文化产业重中之重的传媒产业来说,则更是如此。

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传媒国际贸易,加强国际间的传媒贸易往来,关乎我国核心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同时,该书中透视了国际传媒贸易的一般规律,提出的一些理论和具体的策略,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把“传媒产品的消费”作为研究的起点,有利于我国传媒的生产更有的放矢,更容易为国外的消费群体所接受。

构建了传媒产品影响因素模型图,对传媒产品产生影响的九大因素进行了阐释,并指出文化因素对于传媒产品的意义,对我国传媒产品的生产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3、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传媒产品的消费”,而是在以“传媒消费”为起点的基础上,回顾研究了传媒生产的整个总过程,提出了规避文化差异的四个节点,即消费、交换、分配以及生产。对每个环节怎样运转以达到传媒产品最有效地被受众所接受,提出了全面的见解。

4、提出我国传媒产品“走出去”的具体策略,对传媒国际贸易活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如在消费环节,促进文化价值认可的路径有“文化间性、共通的文化意义空间、精神效用补偿”;在交换环节,淡化文化差异的策略原则有“文化差异时滞效应、交换渠道数字化、期望产品导向化、延伸产品结构化”等。

这些策略已经不局限于学理上的拓展,而是给当前火热的传媒国际贸易实践指出了实实在在的发展路径。

(4)澳大利亚哪些文化对贸易的影响扩展阅读:

中国的应对国际贸易的策略:

(一)宏观上,全面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首先,在全球层面,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区域贸易协定毕竟不是多边贸易协定,优惠只针对成员国,也无法解决规则统一的问题,对协定外的国家,可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

而且目前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成员都是些小经济体,可以认为美国迟早要重回多边谈判框架,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来说是最有利的选择。

因此,中国应该继续支持WTO在世界经贸治理中的作用,协助其进行改革,推进多哈回合及相关贸易规则谈判。同时,应呼吁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区的整合,以应对由此造成的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避免区域贸易协定成为贸易壁垒。

其次,在区域及双边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现在是自贸区主导发展的时代,截至2013年10月,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请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到221个,而其中80%都是近十年谈判签署的。

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总体来讲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24%,排除港澳台地区则仅占11%。而美国和欧盟的对应数据早在2011年就分别达到了37%和27%,水平差距较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我国应当通过实施自贸区战略,扩大出口市场,提高贸易和投资条件和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地区繁荣。

最后,争取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一方面应该抓住上海自贸区的契机,搭建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平台。

另一方面则应在现有“10+1”、“10+3”、“10+6”等基础上,加快与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在相应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出适合中国特点,并能平衡区域各国利益的中国版国际贸易新规则范本。

(二)微观上,对不同规则采取区别对待态度

对于与我国改革方向一致的规则,要顺势而为。如在服务贸易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我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服务贸易仍是短板。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近12年持续增加,2013年达到1184.6亿美元,比2012年的897亿美元增加了32.1%。因此,我国应顺应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要求,加大服务贸易开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方式转型。

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标准,要迎头赶上,如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

特别是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中国应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向国际标准靠拢。

对于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则,要辩证对待。如TPP和TTIP中提出国企的竞争中立原则,要求保证国有企业的信息被充分披露,且政府政策必须在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中均保持中立,这对我国国有企业及其产品产生很大约束。

我国国企主要在基础性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全部实现竞争中立将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和独立。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的国企数量庞大,体制改革尚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在竞争性环节,加大开放力度,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

㈤ 澳大利亚对外经贸有哪些特点给中澳两国经贸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澳大利亚的对外经贸主要是矿产出口与农产品出口。中国每年要进口他几亿吨铁矿砂,还有牛肉与牛奶等。由于中国的钢铁产量太大,达到10亿吨,而我们又没有多少铁矿,因此与澳大利亚形成了牢固的贸易依赖关系,尽管政治上相处的并不好。

㈥ 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论文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她的 文化 是英国文化的移植和再创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澳大利亚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澳大利亚文化论文篇1

试论澳大利亚文化认同转型

摘 要: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土着文化阶段、民族文化阶段和多元文化阶段。其每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转化都有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轻的澳大利亚是在多次的文化认同转型中走向成熟的,其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利用外界发展自身的典范。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化认同;转型

对于澳大利亚文化性格的建立,黄源深老师在其着作中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土着文化阶段、民族文化阶段以及多元文化阶段。土着文化即在澳洲延续四万年的原住民文化,虽然几近被随英国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与扼杀,但仍对后来澳洲文化的发展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至于民族文化阶段则是从1788年英国进入澳洲的殖民文化开始,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演化,才逐渐发展成可称为“澳大利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格。就在其移民社会丰富内涵以及开放发展的趋势下,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多元性渐成为其文化社会的重要成份。自70年代起,这种对多元宽容态度的提倡,便成为澳大利亚政府主要的文化政策方向。黄源深认为,澳大利亚的当代文化表现在社会层面上是粗犷豁达、平等实际、物质文明、浪漫无羁。这种民族文化融合了宽容多元的精神,在多元异种文化刺激下而能绽放出丰富的生命力。

18世纪经历圈地运动及工业革命的英国,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谋生而集中到城市。然而过度拥挤的人口以及高消费使得谋生并不容易,城市里出现了大批穷苦的劳工及贫民。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与尖锐摩擦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里犯罪率不断上升,英国政府的对应 方法 则是不断加重及扩大刑罚严惩以期吓阻。为了解决监狱人满为患及城市人口过度拥挤的问题,英国政府开始将囚犯流放至美澳等地,且往往将底层民众所犯的轻罪加重判刑以符合流放标准。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舒缓城市人口压力及社会问题,二来又可以拓展海外殖民地。

由于在北美爆发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澳洲成为英国政府继北美之后替代流放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国派出由菲利浦总督(Arthur Phillip)率领的第一舰队载来首批移民抵达澳洲,罪犯及军人构成了澳洲这批最早移民的主要成员,其后在澳洲发现金矿后及移民奖励政策下,自由移民才逐渐成为多数,直到1868年全澳废除流犯政策为止,英国已经在澳洲流放多达168,000名罪犯。在今天,一般便以1788年作为现今澳大利亚联邦创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年。

这种罪犯流放史的 经验 ,对澳大利亚民族的集体心理可能构成了深层的影响。1788年1月26日,菲利浦总督在悉尼湾(Sydney Cove)举办了简单隆重的典礼,宣告英国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正式成立,后来更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的 国庆节 。然而对今天的澳大利亚人民而言, 1788年并不是一个纯然荣耀的一年。1788年是英国正式将势力伸入澳洲建立殖民地,同时也是首批发配澳洲之流犯抵达的一年;它象征的是英国的荣耀,而不是澳大利亚的荣耀。和怀抱梦想前往美国的清教徒相比,这些澳大利亚早期的移民特质也不一样。这些早年来到澳洲的人们并非为寻找新天地而来,而是一群被英国政府及社会所放逐到遥远荒陆的有罪之人和社会底层民众,他们是被迫待在澳洲的一群无奈的英国人。在这个背景下早期移民澳大利亚的群体自然较难积极发展出独立的自我价值及荣耀,他们的荣耀理当来自于大不列颠帝国殖民的延伸,然而却是原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较为低落的一群。澳大利亚在过去对母国的心态可以说是景仰却隐含有相形自卑的潜在意识,这使得他们早年似乎不断的在寻求英国的认同,并强调以身为不列颠人的身份为荣。这种自信的失落让他们可能特别意识到并强化在面对非西方文明时的优越感。

此外,在澳大利亚的早期移民建立其以白种移民为主社群组织后,便一直想象着一个脆弱的自我。这种想象的来源因素很多,除了前所提及的政经历史发展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孤立偏远的地理位置所致。澳洲的偏远位置、晚起步的发展、相对稀少的人口,都让早年的澳洲白种移民感到不安,担心自己被西方遗弃。这种脆弱性的想象带来不安,使澳洲希望尽可能的以各种方式确认自己居于西方国家,并以身为大英帝国的一员为其归宿。而在外在物质的联系上,早期的澳洲移民时常必须依赖母国的接济,在经济开始发展后,与英国以及日后与美国的贸易,构成了经济上最大的支柱,而其国防在二战前更是依赖英国的保护。在这种脆弱不安感和前所提及的自信相对失落的背景下,澳人便倾向于追求心理上的归属感及外部实质上的依赖,导出澳人比 其它 国家更在意确保自己身为优越西方的一份子,且与强大英美均维持好友。

臭名昭着的白澳政策便可能在这种心态下成为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的基本国策,对于中国和日本等亚太劳工移民的进入,澳大利亚以白人为主的社群在早期显得相当忧虑,澳人因为特别在意自己的西方身分而刻意对亚洲移民加以区隔歧视。如前所述,由于在西方世界内的自信相对不足,澳人在面对非西方文化时因而特别易于产生优越感,借由歧视他们来获取自信失落的慰藉。虽然身处亚太,但澳大利亚过去在论述上认为亚洲是“另一个世界”,然而由于他们实际在地理位置上又和“另一个世界”较为接近,加以前述脆弱性的想象,使得他们对于“亚洲黄种人”可能带来的威胁特别敏感。让澳大利亚早期在亚洲特别感到威胁的国家有二,一为甫成为新兴强国的黄种日本,二为拥有庞大人口且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能代表“东方”的中国。一直到二次大战后,在澳洲开始转向多元开放的五零年代以前,澳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从纯粹西方国家的角度来想象自己,并透过英美来认识世界。

澳大利亚对母国英国从崇拜并安于其传统关系,到产生不满与 反思 ,在历史上有一次重大事件可作为转折点。澳大利亚早年在外交上仅关注于与母国的联系,对外并未有太多独立发展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制度上甚至由英国来代表澳大利亚。二次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本南侵瓦解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防线已经兵临澳洲本土之际,英国首相丘吉尔否决了澳洲朝野的求援请求,还准备将澳洲在中东战场的精锐第七师军团调往缅甸支持。在危急时刻澳洲国会通过召回澳洲第七师的决议,出身工党的科廷(John Curtin)并在激辩中发表了着名的演说,宣告澳大利亚认为太平洋战争对澳洲而言是一场主要的战争,澳大利亚应该要有自立的能力,并且在外交上将转而关注与美国的合作。太平洋战争确实引起了澳洲对自我身份的反思,澳大利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位于亚太的国家,而日本兵临城下与英国轻视帝国边陲战场的态度,强烈刺激了澳大利亚要保卫“自己”的这种想法,促成澳大利亚有别于大英帝国的自我独立意识。

二战后澳大利亚转向追随美国,然而这种追随已经和过去从属英国的关系不一样,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历史记忆中的政治位阶同属独立后的英国殖民地,美国像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优秀的兄长。在这个时期,澳大利亚在政治上的主体性已渐崭露。二次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和欧美各国有了实质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战格局下,澳大利亚追随着美国以两大阵营对峙的观点来认识世界。1972年,工党领袖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成为澳洲,取代了战后长期执政有着亲英美传统的自由党,采取了反战等非亲美策略,开启了新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上崭新的一页,同时白澳政策也在此时正式被废除。

不久之后,发生全澳震撼的政治事件,1975年工党的经济政策失误导致政治陷入僵局,惠特拉姆向时任总督一职的克尔(John Kerr)请求参议院改选,而寇尔竟宣布以总督职权解除民选惠特拉姆的职务。这个事件确实激起澳洲民众再次对自我走出英国关系的省思。且在此之前英国加入欧盟的这件事,其实已经对澳大利亚传统亲英的人士造成相当大的打击。70年代,先是美国反传统的浪潮影响到澳大利亚新兴社会风气,且各国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元民族的现实打破了文化一元的情况,澳大利亚政府在80年代宣布采取“多元文化”作为正式的政策方向。

澳大利亚所呈现的文化多元性似乎与美国不同,其既想要改变过去依附推崇英国文化作为唯一主流的立场,然而在自我价值相对薄弱下并没有很强的主体文化基础。由于他们不似美国拥有“美国精神”般的也有某种澳大利亚精神,或说澳大利亚精神是在后来才逐渐形成并以开放、多元和自然为期待,因此他们的文化主体性质可能更易接受各种外来的刺激影响。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是将各种文化吸纳进美国这个主体,然而澳大利亚的文化主体则由于没有强烈的基本元素,而使得各种外来文化更容易生存且可能直接形塑文化构成,宽松开放的文化主体使澳大利亚能去追求展现出一种“世界性”特质的理想。

这种澳大利亚对自己拥有“世界性”期待的理想,除了表现在尊重国内的多元文化共生外,还展现在澳洲对国际事务的态度。澳洲自二战后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对事务的意见上,努力表现超然中立,从一种以世界为考虑的高度上去思考。在这种世界性的展现中,澳人可以找到了心理上属于自己的价值与荣耀。且由于站在这种高度去思考,而使澳大利亚能对以往极依赖的“西方”世界有所批判,例如在环保、军事等议题上皆曾与传统西方国家对立,而人权议题更在白澳政策废除后成为外交主题之一。澳大利亚对追求世界性的开展和对澳洲自我定位的省思是相关联的,澳大利亚在走出英国、反省一昧追随美国以及放弃极力确保自己为西方欧洲国家的进程中,开始逐步整理自己的身份定位。这时,澳大利亚的地理偏远位置反而能有利于在国际发声时显得超然中立,而国内多元民族文化的提倡以及原民传统则留下的自然思维等,皆有利于其对世界性追求的开展。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并不是说她的亲英美传统消失了,事实上无论是亲英美策略或者以国家战略利益考虑的态度一直都存在。而在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元素中,根源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强势的主流。英语能说得好,可说是在当地生活获得尊重的必要条件。白澳政策虽然已经废除,但部分澳洲白人仍有这种排斥亚裔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想法,白人作为主流优越的印象也仍存在一些澳洲民众的心中。1998年由激进种族主义者汉森(Pauline Hanson)所创立的一族党(One Nation Party),主张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针对影响日益增加的亚裔文化,该党竟在当年的选举获得89席中的11席国会席次。虽然一族党后来遭到不分族群许多民众的多次抗议并衰微解散,但可知种族主义思维仍然存在于澳洲,并可获得一些支持。

年轻的澳大利亚是在多次的文化认同转型中走向成熟的,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是一个善于利用、借鉴他国的国家。这种拥有多元性、开放性、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澳大利亚社会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Dalrymple Rawdon. Continental Draft: Australia’s Search for a Reagional Identity. Burlington, Vt. : Ashgate. 2003.

[2] Lachlan Strahan. Australia's China :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黄源深. 澳大利亚文学史〔M〕.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1997.

[4] 黄源深:从孤独中走向世界―澳大利亚文化简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 阮西湖 . 澳大利亚民族志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6] 吴祯福 . 澳大利亚历史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7] 张安:.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 [J],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5

[8]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史[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 张天: 澳洲史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澳大利亚文化论文篇2

试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

摘要: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而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确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谐发展,不仅丰富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使得社会得以全面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独具特色,这不仅反映在国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体的实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移民的情况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其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亚第一次移民潮是土着人,他们大约在6万年前到达澳洲。他们代表着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对现代澳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788第一船队登陆植物湾起到1945年,主要是英国人和爱尔兰人移民。1847年,90%的澳洲人口是英国人,其它来自欧洲.只有不到l%来自亚洲。第三次移民潮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澳洲接收了来自许多非欧洲国家与地区的新移民。这些新移民以他们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澳大利亚的社会状况,尤其是近些来自印度支那的难民潮也更深地影响着澳大利亚社会特性。移民,澳大利亚这一主要的社会元素,给澳大利亚社会打上了多元文化的印记。

与此同时,移民结构的改变也决定了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发展演变。同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也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同化阶段(190l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1901年制定的这个移民限制法将移民的范畴仅仅局限在英国和爱尔兰,所有在澳洲定居下来的移民都应接受澳洲主流文化的同化,以便尽快融入澳大利亚社会。第二个阶段为融合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至1972年,出于改善国际形象的迫切要求和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同化政策开始改变。1966年政府开始改革移民法,并对非欧洲移民的限制进行了修改,允许“杰出”非欧洲移民澳大利亚,也对“白澳”政策进行了抑制。随着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终止这个限制性的政策,并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张。他指出解决移民政策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第三阶段是自1972起多元文化的实行。1973年,“多元文化”被政府正式提出,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回应,纷纷成立全国性的组织以便在主体文化中能够提倡或体现他们的传统与语言。

自1979年起,澳大利亚成立了多元文化事务学院.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加强澳洲社会的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宽容。之后到1989年,多元文化事务顾问委员会在广泛咨询和接受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队国家议程》,并且确定了多元文化的三个方面,即文化认同、社会公正以及经济效益。随着这一议程的提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逐渐趋于完善,最终被确立为澳大利亚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移民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并且明确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1996年,霍华德向众议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文化多样性原则和无歧视的民族政策,议会一致通过。1999年,澳大利亚国民多远文化咨询委员会在名为《新世纪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趋向包容性》的 报告 中阐明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方针原则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亚文员会,对多元文化进行监督和管理。2003年,澳政府再次颁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多元一体》,重申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二、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随着多元文化政策的产生而产生,但是它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一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绝非欧洲地区的移民。当时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鉴英国的,实行同化教育,而且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的土着居民和非欧洲移民接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对移民学生采取“被动的通话教育”政策,政府认为移民学生自己必须主动去适应学习环境、语言和学习习惯,学校没有义务和责任做出任何改变,政府只允许学校使用英语进行授课,限制其他语言在课堂中的使用。

然而,变革不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它并没有得到现实的尊重。到了80年代早期,澳大利亚所有的州几乎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说,在澳大利亚,没有哪个学校没有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教学资源的编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门的政策。虽然各州的政策努力使教师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政策中来,但是,真实的落实,尤其是没有较多移民学生的学校里,这些政策的落实都只是象征性的。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都是各行其道,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这就导致了1984年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咨询文员会的建立。1973年.政府组建了多个移民教育调查委员会,并在各州学校成立组织委员会,并细致地调查了移民 儿童 的教育问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到80年代,澳大利亚各州已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从80年代初期开始,联邦政府以及各州开始制定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实施方法。1987年中期,联邦政府又制定出了国家语言政策,提出“非英语教学语言”。这就肯定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价值,并提供资金在中小学、成人教育机构中进行英语为第二语言和非英语语言的教学研究。1989年出台的《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议程》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实施纲领。该议程的实施,使得来自不同家庭、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经历和传统得到充分的尊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承认所有学生对学校、社区及社会所作的贡献。另外,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发展和提高土着居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土着居民的教育、就业的机会。从此,澳大利亚由多民族、多种族人口形成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全面发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政府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并成立组织了相关部门负责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课程。国家设立多元文化教育委员会,各个州成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府顾问委员会或相应的管理机构,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不仅如此,澳大利益对土着居民的教育问题也日益重视,各州政府不但拨资金以提高土着学生入学率和教育质量,还在进行教育拨款时向土着学生较多的地区和州倾斜。

(二)构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澳大利亚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取多元文化政策,为多元文化创造有利的条件,联邦政府和各州都高度重视并支持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且成立相关的部门负责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课程反映在课程文化背景、课程目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管理实施中。课程的设立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澳大利亚强调国家执行多元文化主义,而国家统一推动多元文化课程是其多远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特点。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把普通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人都必须重点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社会认为一切成员都应具备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具有规定性。另一部分是选修课程,是一套可以根据学生愿望、兴趣、才能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需要来确定的内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选择。在课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亚中小学实行分权、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国中小学的课程.只对各州中小学课程发展给予指导和资助。学校也为教师提供课程发展的空间,允许教师自主开发多元文化课程。

(三)保护和发展本国语言的多元化特点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本国语言的多元化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1997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语言问题国家政策》,这是澳大利亚第一部明确的官方语言政策。该政策规定了英语为澳大利亚的国语和官方语言,并一直坚持以下四条澳大利亚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1)确保英语的支配地位;(2)保护其他语言的稳定发展;(3)提供英语外其他语言的服务工作;(4)提供学习第一语言的机会。同时注重土着语言的保护和研究。

(四)注重多元文化师资的培养

学生背景的多元化给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学习如何满足多民族学生的需要,必须设计、安排出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必须设计有文化交融的课程进行教学。政府还在高等教育院校设置教师培训专业项目,主要为从事多元文化教学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使用多元文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使用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和成熟的语言教学。此外,政府还招聘和培训土着教职员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土着学生的需要,同时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掌握土着居民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政府为加强土着教师队伍建设,还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对土着居民教育的教师给予种种优惠等。

四、 澳大利亚多远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面临着处理教育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协调的问题。我国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与模式,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如何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还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澳大利亚宽容、开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为我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

(一) 必须确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理念

我国的民族教育与澳洲多元文化教育在发生的背景、实施的内容和方法、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各个级别的民族学校,甚至有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到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部分,民族性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双语教育也是停留在摸索阶段.并没有一套体系遵循;课程设置上忽视民族 传统文化 建设,民族学校与内地同科目,开展“应试”与“升学”教育。因此,我国的民族教育要坚持开放、民主、宽容的态度,认识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体现我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发展既有国家的一体性又彰显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二)教育政策要向民族教育倾斜

澳大利亚制定为多元化教育的实施和执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法令、法规等,从而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和政策上的依据。此外,这些法规法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每项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有相应的人员、财务和组织机构做保障。我国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时,要按照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在政策制定、实施、资金保障层面要确保我国民族教育多元化发展,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补偿机制,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要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具体措施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促进其本土化转化。

(三)为培养多元文化师资力量提供必要条件

师资力量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基本上全国趋同,很少有涉及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的训练。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改善现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更新多元文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纳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少数民族可以聘请民间的一些艺人、长者、学者担任民族学校的客座教师,不定期和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帮助教师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定期定向拨款资助教师培训,同时注重对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能够使教师顺利应对跨文化的教育教学情境,辨别学生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使用学生熟悉的教学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燕.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时代教育.2011.1.

[2]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杨洪贵.战后移民与澳大利亚人口变迁[J].渝西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5.

[4] 姜峰,刘丽莉.澳大利亚《土着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J].中国民族教育,2009,(5):41—43.

[5] 郑信哲.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发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澳大利亚文化论文”

㈦ 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首都,经济方面的国家介绍

多样文化背景构成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构成。澳大利亚是一个容忍互让、兼容并收的社会,其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民族特色。土着人的文化遗产 、英国人的殖民历史、世界各地移民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澳大利亚持开放政策,在艺术领域鼓励竞争、提倡百家争鸣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

澳大利亚的音乐、舞蹈、戏曲、艺术和文学蜚声世界。特别是澳大利亚的电影艺术在国际上已取得重大进步,《特鲁门秀》(The Truman Show)、《穆瑞尔的婚礼》(Muriels Wedding)、《亲密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罗米欧与朱利叶》(Romeo & Juliet)、《沙漠皇后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等影片都是由澳大利亚籍导演执导的,在国际上有很深的影响力。

首都堪培拉

语言

人所共知,澳大利亚的共通语言是英语,但其实澳大利亚亦有一套独特的澳式口头英语,令游客摸不着头脑。你会随处听到“fair dinkum”、 “cobber”等的口头英语,第一次听你可能不会明白,但只要多听几次,你就会明白个中意思。

体育活动

澳大利亚人开朗好动,热爱体育运动,澳大利亚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体育机构,以及数千个地区、区域和省级体育组织,估计有六百五十万澳大利亚人是注册的体育参与者,以人口只有一千九百万的国家来说,这比例可说相当高!

文化节目

澳大利亚文化可以显示出澳大利亚人对生活的热诚,这里的人喜欢在余暇欣赏艺术或到户外体验生活,并视此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澳大利亚有不同民族的人聚居,亦为澳大利亚文化倍添姿彩;中国农历新年、同性恋狂欢节以至其他源自不同文化的节目,保证令你大开眼界。

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人热爱生活,亦享受户外活动,他们既喜欢美酒佳肴,又会欣赏艺术音乐,又喜爱运动、海滩和烧烤;无论你到任何角落,都会找到热爱生活的足迹。

通讯网络

澳大利亚的通讯和传媒服务质素均属世界级,通讯网络包括高效率的国内邮政服务以及覆盖范围遍布全国的互联网和流动电话网络;此外,还有多个网络和有线电视台,以及一千二百多种杂志和报纸等,保证你随时随地,均可紧贴世界脉搏。

澳大利亚的大学以其实用和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而拥有良好的国际声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把澳大利亚作为其留学的首选目的地。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安全、友善、发达、和谐的国家,国民都讲英语,海外学生可以在这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安心地学习和旅行。

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中国学生在刚到达澳大利亚的几个月中仍然会感到不适应;七月是澳大利亚大学开学高峰,在此对在澳的衣食住行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希望对即将赴澳留学的学生有所帮助。
风俗

澳大利亚的城市都是现代化的城市,由于政府提倡栽花种草和注意保护环境,所以每座城市都建设得象花园一样。有些土着人不愿意住政府提供的住宅,而宁愿住在肮脏不堪的木屋里。澳大利亚人的服饰与西欧人一样,均为西装革履。土着人的服饰也与西欧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少洗,显得很脏。还有的土着人赤身裸体,或在腰间扎一块布遮盖。有的佩带臂环、项圈、前额箍和骨制鼻针。节日时,他们还在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澳大利亚人一般喜欢吃牛、羊肉、鸡、鸭、蛋、野味等。菜要清淡,讲究花样,不吃辣,对中国菜颇感兴趣。爱吃各种煎蛋、炒蛋、冷盘、火腿、虾、鱼、西红柿等。西餐喜欢吃奶油烤鱼、炸大虾、什锦拼盘、烤西红柿等。

禁忌和礼仪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澳大利亚社会上同英国一样有“妇女优先”的习惯;他们非常注重公共场所的仪表,男子大多数不留胡须,出席正式场合时西装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澳大利亚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必须事先联系并准时赴约,最合适的礼物是给女主人带上一束鲜花,也可以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澳大利亚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

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

澳大利亚已建立综合全面的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经济具有全球竞争力,并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澳大利亚有着健全、稳定和现代的体制结构,这种体制为企业带来了商业判断的确定性。

澳大利亚的经济充满竞争力、开放、生机勃勃,挤身世界最强大经济体行列。澳大利亚出色的经济表现是有效经济管理和持续体制改革的结果。澳大利亚也拥有竞争力强、充满发展活力的私营部门,以及技术精湛、擅于应变的劳动力队伍。

2003-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记录了80亿澳元的预算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003-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的净负债下降至234亿澳元,减少了62亿澳元;如此一来,净负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创26年之新低。

高增长、低通胀

自1998年以来,澳大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3.4%。近年来,澳大利亚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国家之一,1990年以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4%。

与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低通货膨胀。在过去的10年间,澳大利亚的通货膨胀率一直稳定。2003至2004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为2.4%。

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维持高增长、低通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显着提高。自1990年以来,澳大利亚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3%,已成为经合组织(OECD)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劳动生产率之一,高于1.8%的平均水平。

健康的经济体制

澳大利亚已建立综合全面的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经济具有全球竞争力,并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澳大利亚有着健全、稳定和现代的体制结构,这种体制为企业带来了商业判断的确定性。

澳大利亚拥有强大的审慎监管制度,以及以商业为导向的公司监管和破产制度。在交通运输、电信、电力和天然气等主要行业都存在实质性的竞争。

澳大利亚拥有开放的经济和有利于企业的税收制度,其贸易和投资壁垒非常低。灵活的劳动力市场,高度熟练的劳动力,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适度的工资和物价压力,都奠定了可持续就业发展的基础。

货物与服务税(GST)是澳大利亚一种有着广泛税基的增值税,按10%征收,适用于几乎所有货物和服务。澳大利亚不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企业税包括30%的公司税。

2003-04年度,新的商业投资增长了8.3%,其原因包括低利率、公司利润增加以及乐观的商业情绪等等。

澳大利亚与外贸

澳大利亚的出口基础坚实多样。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澳大利亚企业突出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低关税和最低市场准入壁垒所带来的诸多国际商机。

经常项目下赤字在传统上是外国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过去10年中,澳大利亚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左右。2003—2004年度,经常项目下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预算赢余,因此,目前的经常项目下赤字主要是私营部门贸易以及收入流的结果。

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

在技术和社会变革步伐的驱动下,创新活动层出不穷,它们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所有行业信息和知识的快速发展。

澳大利亚是拥有强大知识经济的众多现代经济体中的一员——推动这种经济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应用。目前,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所做的贡献接近澳大利亚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澳大利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日益依赖技能、知识、创新、事业心以及国内国际信息网络。

澳大利亚的开放经济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发展事业和开展创新活动的绝佳气候,而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驱动因素。澳大利亚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名列全球第10位。

澳大利亚的企业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大户。就规模而言,澳大利亚的电信与信息技术市场名列亚太地区第3位,全球第10位。

旅游业

旅游业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业每年消费730亿澳元,雇用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7%,旅游收入在澳大利亚出口总收入中的比重超过11%。

90%以上与旅游相关的企业平均雇用约20名员工,其中多数是年轻人以及来自非英语背景的人士。由于旅游消费的48%发生在各首府城市之外,旅游也是澳大利亚所有州和地区的关键经济部门。

2004年,澳大利亚入境游达520万人次,比前一年增长了10%。

㈧ 谁能帮忙分析下澳大利亚地理因素对该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位置,独占一个大陆,在区位上,距离经济活跃的西太平洋沿岸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比较近。主要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英国等。商品结构以出口初级资源型产品和服务业为主,进口为机电设备、纺织产品等。
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温度适宜、降水合适,又濒临大海,比较发达;澳洲大陆内部以热带沙漠和草原为主,人烟稀少,资源资源丰富,因此决定其对外贸易以商品为主。
中国等国家的经济腾飞加上相对距离较近促使中国成为其最大贸易国,也是外贸顺差国。
这就是基本情况,仅供参考。还有疑问,欢迎追问。

㈨ 澳大利亚的国家优势

经济: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羊毛修剪工在埋头剪羊毛织(OECD)国家排名中列第11。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长期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赚取大量收入,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采矿业为澳传统产业。澳大利亚的高科技产业近几年有较快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来,澳经济经历了重大结构性调整,旅游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70%左右。
近年来澳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3.2%,从1997年至今的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3.6%。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民储蓄率偏低,澳大利亚在1980年代初期受国际外部环境影响,曾经历经济衰退,1992年的失业率曾高达12%,经过政府和国民的不懈努力,过去十多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持续好转,政府财政扭亏为盈,随着政府出现财政盈余,澳大利亚自2001年开始每年逐步降低个人所得税,到2008年年中,失业率下降到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亚主要的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 7730亿美元(2007年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3% (2007年度)
失业率:4.2% (2007年10月)
货币汇率:1澳元=0.70美元 (2009年3月)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利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自然资源】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其中已进行商业性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蚝、牡蛎等。
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树熊(考拉)【旅游业】旅游业是澳大利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3年度,旅游业产值达320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近10年来,海外游客来澳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澳旅游业产值的约四分之一,国内游客仍是旅游业的主导。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游客474.59万人次,收入167亿澳元,约占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驰名特产】澳大利亚特产包括澳宝(Opal, 澳大利亚特产宝石)、羊皮、牛皮、绵羊油、葡萄酒(红酒和白酒)、动物玩具、原住民艺术作品、艺术画作等。澳大利亚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国际主要的信用卡。澳大利亚十强企业:1 TELSTRA Telstra Centre , 242 Exhibition Street , MELBOURNE, 3000 电讯 2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evel 24 , 500 Bourke Street , MELBOURNE , 3000 银行 3 RIO TINTO LIMITED 33rd Floor , 55 Collins Street , MELBOURNE , 3000 铜、金、铁、煤、铝等矿业及金属生产 4 BHP BILLITON LIMITED Level 45 , BHP Tower - Bourke Place , 600 Bourke Street , MELBOURNE,3000 矿山、油气开采;生产、加工及精练 5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Level 2 , 48 Martin Place , SYDNEY , 1155 银行 6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IMITED Level 6 , 100 Queen Street , MELBOURNE , 3000 银行,金融投资、寿险 7 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Level 25 , 60 Martin Place , SYDNEY, NSW 2000 银行、金融及相关服务 8 AMP LIMITED Level 24, AMP Building , 33 Alfred Street , SYDNEY , 2000 寿险、养老金退休金及其他金融服务 9 WOODSIDE PETROLEUMLIMITED No 1 Adelaide Terrace , PERTH , AUSTRALIA, 6000 油气开采、生产、运输、营销;西北大陆架油气项目 10 ALUMINA LIMITED Level 16 , IBM Centre , 60 City Road , SOUTHBANK , VIC. 3006 镍、金等矿业开采、加工、营销、投资;化肥生产及分销 排名全球的企业中有没有澳洲的公司:没有.

阅读全文

与澳大利亚哪些文化对贸易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1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4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6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19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4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6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7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1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5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