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153亿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区第二位(仅次于委内瑞拉)。
2007年底以来,在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盐下油气田,预期储量500亿至1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储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占世界1/5。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万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1)巴西贸易顺差有多少扩展阅读: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60%,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❷ 欧盟对外贸易出口额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巴西
应该是中国,总量上从1217亿欧元增至1548亿欧元
欧洲统计局公布2010年12月欧盟对外贸易预估数据
2011年2月17日,欧洲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12月欧盟对外贸易预估数据。该预估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欧元区16国和欧盟27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分别为5亿欧元和105亿欧元;而两者2009年12月则分别实现了32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顺差和出现29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逆差。2010年11月,欧元区16国和欧盟27国的贸易余额分别为逆差15亿欧元和154亿欧元;而两者2009年11月则分别实现27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顺差和出现77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逆差。与2010年11月相比,2010年12月,欧元区16国的进、出口额分别环比下降1.1%和0.4%;而欧盟27国的进、出口额则分别环比下降0.4%和0.3%。2010年,欧元区16国和欧盟27国分别实现7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顺差和出现1433亿欧元的对外贸易逆差;2009年,两者的贸易余额分别为顺差166亿欧元和逆差1081亿欧元。
欧盟27国2010年1~11月对外贸易具体数据:
2010年1~11月,欧盟27国能源产品的贸易逆差从2009年1~11月的2184亿欧元增至2671亿欧元;而工业制品的贸易顺差也从2009年1~11月的1425亿欧元增至1567亿欧元。
就欧盟27国对外贸易额而言,与2009年1~11月相比,2010年1~11月,欧盟27国对其所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欧盟27国出口额增幅较大的贸易伙伴分别为巴西(+48%)、中国(+38%)和土耳其(+38%)。而欧盟27国进口额增幅较大的贸易伙伴则分别为俄罗斯(+33%)、中国(+31%)和印度(+30%)。
与2009年1~11月相比,2010年1~11月,欧盟27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从426亿欧元增至670亿欧元。同期,欧盟27国对瑞士和土耳其的贸易顺差也分别从135亿欧元和68亿欧元增至185亿欧元和168亿欧元。欧盟27国对中国(从1217亿欧元增至1548亿欧元)、俄罗斯(从459亿欧元增至612亿欧元)和挪威(从286亿欧元增至33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均出现增长。但同期欧盟27国对日本(从194亿欧元增至198亿欧元)和韩国(从103亿欧元增至104亿欧元)的贸易逆差则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
就欧盟各成员国对外贸易状况而言,2010年1~11月,对外贸易顺差最大的欧盟成员国分别为德国(+1403亿欧元)、爱尔兰(+403亿欧元)、荷兰(+381亿欧元)和比利时(+165亿欧元)。而英国(?1054亿欧元)则是欧盟最大的对外贸易逆差国,位居其后的欧盟成员国分别为法国(?574亿欧元)、西班牙(?465亿欧元)、意大利(?245亿欧元)、希腊(?210亿欧元)、葡萄牙(?181亿欧元)和波兰(?119亿欧元)。
❸ 中国与各国贸易额排名
(1)欧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其全球贸易领跑地位相当。
(2)美国竖起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和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中国-东盟与中国-美国之间的贸易差已不足8%,东盟GDP总量只有2.9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14%左右,出口导向型明显。
(4)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日本增幅最小,与其GDP的低增幅相匹配,贸易大国日本衰退速度远超美国。
(5)韩国虽然GDP只有日本的1/3左右,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逐步挤掉日本贸易地位。
(6)澳大利亚是一个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资源出口型大国,GDP与西班牙相当,然而近几个月与中国争端不止,已使得澳大利亚经济遭遇成长瓶颈。
(7)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得俄罗斯逐步填补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争端带来的资源空挡,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增幅最大的国家,为被美国全面制裁的俄罗斯赢得巨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8)巴西也是一个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资源出口大国,但其整体贸易实力并不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贸易总额已被越南超越。
2018年中国贸易顺差3517.6亿美元,收窄16.2%。
世界旅游国度排名
(9)印度虽然GDP增速较快,GDP总量已经与英国、法国不相上下,但其贸易规模在全球影响依然不大。
(10)加拿大的贸易严重依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总额不及与美国一国贸易额,其经济结构已在美国新的贸易壁垒中遭遇严重瓶颈。
(11)“一带一路”正迅速成为全球合作重要平台。
❹ 谁能给我几份数据,历年中国贸易顺差统计数据、以及历年中国最新的GDP数据,绝对高分!!!
贸易顺差创纪录意味着什么?看来,就绝对数字而言,中国将在今年创造其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巨额贸易顺差了。与往年前几个月月度贸易统计通常为逆差不同,我国今年前8个月始终呈现贸易顺差,1—8月累计出口47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2%;进口4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5.0%;累计贸易顺差高达608亿美元。如表1所示,1994—2004年,我国连续11年贸易顺差,贸易顺差最高纪录是1998年的434.75亿美元,其次依次是1997年的404.22亿美元、2004年的320.97亿美元、2002年的304.26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顺差总额,接近年度贸易顺差历史最高纪录,实为空前未有。如果6—8月期间月度贸易顺差均在100亿美元左右的态势能够得到延续,全年贸易顺差可望超过1000亿美元,比此前的年度贸易顺差最高纪录翻一番以上。 我国今年贸易顺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空前的增长?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是我国国内宏观经济走势与主要贸易伙伴不同步,今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虽然可望保持在9%以上,超过此前的普遍预期,但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周期上升态势可能已经发生了转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内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期,甚至日本也出现了强有力的自主性增长势头。正因为国内经济降温,内需不振,进口需求萎靡,出口增幅则因货物纷纷转向海外市场而迅速提升,两项作用共同促使今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其二是此前几年国内高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最典型者莫过于钢铁产品,出现了进口锐减或增幅下降而出口激增的现象。今年1—8月,我国出口钢材1444万吨,出口额9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7.2%和121.6%;进口钢材1750万吨,进口额170.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1.0%和增长17.9%;出口钢坯及粗锻件584万吨,出口额2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7.0%和183.5%;进口钢坯及粗锻件97万吨,进口额5.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72.1%和60.6%。从钢铁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中国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全世界最短的。第三是进口替代趋势,这种趋势在加工贸易中比较突出,即国内上游产业投资逐步形成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地区内导致昔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转为“小进大出”,原材料、中间投入品进口不能与出口同步增长。对此,我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最终目标市场为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即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中方按对方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给对方销售,中方收取工缴费;另一种是进料加工贸易,即中方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不考虑上述两种加工贸易形式中在国内市场采购的投入品中有多少进口成分,我们得出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数据如表2所示。将加工贸易进口设备包括在内,我国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和进料加工贸易两种方式)国内增值率在2002—2004年依次为45%、47%、46%,今年1—8月则为49%。如果今年1—8月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保持在2002年45%的水平,贸易顺差将减少97.3亿美元。当然,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也对贸易顺差火上加油,它不仅驱使一些企业开展提前错后操作,加快出口而放慢进口;而且今年迄今的贸易顺差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国际游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驱动下通过高报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方式而内流。今年贸易顺差高增长既然已成定局,那么它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尽管在内需降温的情况下,巨额贸易顺差发挥了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净出口一跃成为今年GDP增长的主力军;但毫无疑问,巨大的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激化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争端,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争端。按照我方统计,今年全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对欧贸易顺差可望达到600亿美元;按美方统计,今年全年对华贸易逆差可能超过1900亿美元。在对华贸易逆差已经成为美国某些政治势力最钟爱话题的今天,可想而知,他们拿到这个贸易顺差数据后会借机做些什么文章。中美纺织品争端久拖不决,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贸易顺差高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巨额顺差是我国国内经济降温的表现,国内经济降温最终将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向下调整的压力。两种作用究竟谁能占据上风,有待进一步观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必将今年的顺差看得过重。毕竟,今年的贸易顺差绝对数额虽然创造了历史纪录,但相对规模还远远算不上太大。如表1所示,用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来衡量,今年1—8月为6.8%,虽然远远高于去年全年2.8%的水平,但在1990—2004年的15年中,有4年贸易顺差相对规模超过了今年1—8月,分别是1990年(7.6%)、1997年(12.4%)、1998年(13.4%)、1999年(8.1%),今年的这项指标仅仅相当于历史最高纪录的一半而已。贸易顺差高增长及其负面影响导致削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必要性上升,为此,可供选择的策略通常有扩大进口(特别是战略资源和资本设备进口)和对外投资两途。这两项策略固然必要,但应当注意时机选择和其他相关问题。在战略资源进口和建立储备方面,鉴于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仍然处于高价位,但已经连续数年上涨的初级产品行情可望在近一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发生转折,中国国内经济降温将加快这一转折到来,我国不应急于在高价位上入市,而应当等待其价格回落。扩大资本设备进口应当限于必要的、国内无法生产的尖端设备和技术,不应损害国内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对外投资中,应当注意约束企业经理们借机扩大自己“王国”的冲动,避免我国对外投资沦为制造大堆烂账和资本外逃黑洞的大跃进。
❺ 贸易顺差在多少内合适
没有绝对的数据来衡量.
原则上最好是挂平,既无顺差也无立逆差,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❻ 贸易顺差如何计算,并代表什么
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贸易顺差的定义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我国贸易量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结构为特征,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5%左右,自然决定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比较大。四是我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亚洲四小龙的5%-6%,亚洲四小虎的5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快,相应来说盘子就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很大,相应也放大了贸易顺差的量。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❼ 巴西的经济究竟是如何发展的
巴西可以算一个农业出口量大国,但是不能算一个农业大国。巴西大幅增加了服务业在国家的比重,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比例,比我用作对比组的其它金砖国家都高。我认为,在当今世界,发展服务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服务业化”的道路上,巴西的确领先了。然而,服务业中也有高端与低端之分。在获得更多更详细的数据之前,我认为不能武断的认为巴西提高服务业比重是好事。巴西的各行业占比(相比较其它金砖国家而言),更接近发达国家的比例。我不知道这是巴西正常发展的结果还是巴西政策有意为之。
❽ 请举例说明中国与巴西的经济合作形式有哪些
作为金砖国家,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具有明显战略特征。自1993年中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与巴西贸易额达85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8%;2013年1-6月,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额达402.4亿美元。近期,中国不仅超过欧盟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且也是巴西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和主要投资国。我们注意到,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已经进入到全面深化的阶段。近两年,为了服务中国企业赴巴西投资,中国建设银行一直有意收购巴西一家中型银行,目前正与BicBanco积极洽谈;虽受到国内航运企业的强烈反对,巴西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40万吨超级矿船来华已经没有法律障碍等等。从资源角度来讲,巴西的矿产资源与中国的制造业技术形成互补。依托中国市场,能够带动双方的经济增长;从合作前景来看,巴西无论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等诸多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此外,作为金砖国家和美国的“后院”,中国与巴西的深入合作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对中国和巴西来说将是双赢,对中国进入南美市场尤其具有战略意义。
❾ 巴西经济怎么样
今年以来,巴西经济形势看好,二季度经济增长达5.4%,为
近些年来少见。巴西计划部下属的应用经济研究所9月份预测,今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高于该机构此前预测的4.3%。
1999年金融危机后,巴西货币雷亚尔汇率实行自由浮动,巴西的出口贸易获得了显着增长,并于2001年实现贸易顺差。近几年来,巴西彻底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平稳,出口增长迅速,通货膨胀得到控制。2006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约1万亿美元,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认为,近几年的经济数字显示巴西经济发展健康稳定,正向另外三个“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靠近。
宏观经济数字喜人,股市也随之升温。从年初开始,圣保罗博维斯帕股指连创新高。今年6月1日,随着该指数大涨2.2%,圣保罗股市成为拉丁美洲首个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股票交易市场。巴西经济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工党领导人卢拉任巴西总统的4年多时间里,按美元计,圣保罗股市市值增加了1074.4%。巴西股市有如此强劲的表现,得益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巴西股指63家成分股中,很多都是生产原材料的公司,例如矿业巨擘淡水河谷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就猛增了85%。
已经步入快车道的巴西经济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巴西地大物博,是矿产资源和农业大国,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根据淡水河谷公司的财报,即便是按照现在的产量挖下去,巴西的铁矿石还可以挖200年。巴西的大豆等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乙醇等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出口,改变了巴西依赖进口能源的局面。巴西是拉美大国,有1.8亿人口,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具潜力的消费品市场之一。
今年1月底,获得连任的卢拉总统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加速发展计划》,计划到2010年前投资2570亿美元发展包括道路、港口、机场、房屋、能源和卫生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卢拉表示,此计划的目的是给巴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以来的平均2.6%,提高到2010年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