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农业被称为什么王国
(1)从图上可以看出,巴西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为亚马孙河,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垦荒行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原因是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5)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那里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等.
(6)亚马孙平原地区地处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故答案为:
(1)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
(2)亚马孙; 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3)D里约热内卢;
(4)亚马孙雨林;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亚马孙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20%,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5)东南部;矿产丰富,交通便利;
(6)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㈡ 巴西农业的发展
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着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国家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4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5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之一。
3、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巴西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北部,虽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没有灌溉系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小农主要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种,对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
㈢ 巴西的主要农业分布位置及有利条件
巴西铁矿丰富,水力资源丰富,全国90%的电力来自水电.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咖啡、甘蔗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热量充足.(2)巴西受到关注的是热带雨林;受到关注的原因是: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目前正面临毁灭的危险,对全球气候影响巨大.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咖啡、甘蔗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热量充足;(2)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目前正面临毁灭的危险,对全球气候影响巨大.
㈣ 巴西有哪些农业地域类型巴西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巴西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热带种植园农业。
巴西属于热带,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有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巴西高原地形比较平坦,适宜耕作。
㈤ 巴西什么农业产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有“咖啡王国”之称,甘蔗和柑橘的产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二,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三。
全国可耕地面积约4亿公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粮仓”。
“咖啡王国”——巴西 拉美大国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
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
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㈥ 巴西农业特点
巴西农业特点:
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着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国家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
近20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1.84%,从3440万公顷扩大到4950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人均0.3公顷(4.75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 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之一。
3、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
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
(6)巴西的农业地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巴西农业政策
1、结构政策,土地改革计划的目的是吸引农民到内陆的中西部开发后备耕地资源,通过大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而家庭农业支持计划则专门针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小农,通过该计划使小农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以防止破产的小农向大城市过快流动而带来社会不稳定,最终保证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
2、巴西后备耕地资源丰富,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开发,政府一直努力吸引南部地区的农民到这些地区从事农业。促进土地改革的主要工具是土地征用(land confiscation),征用之后分给农民(如早期时为每个农场提供300公顷),使得45401个家庭得以在农村定居下来;
另一项措施是于1999年成立“土地银行”,由联邦政府向农民提供信贷用于购买农村地产,从而推动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2000年,这类信贷额高达2.67亿雷亚尔,1.56万家庭从27.6万公顷土地中受益。
3、对农民只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27.5%,但是年收入在15000雷亚尔以下的免征所得税。如果亏损,三年之内可以在税前所得中抵扣。
㈦ 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故答案为:咖啡、蔗糖、香蕉、剑麻. |
㈧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部,热带经济作物中()和()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及亚马逊河附近)
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