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根廷和巴西有什么恩仇
当欧洲人把足球带到南美以后,南美的足球迅速的发展起来。其发展速度直逼欧洲劲旅,这其中以乌拉圭跟阿根廷为代表(那时候的巴西基本还不会踢球),这两个国家针锋相对,成为了南美最早的足球冤家。后来经过法国人的努力成功的在乌拉圭举办第一次世界杯,结果决赛上阿根廷输给了乌拉圭,成为阿根廷的遗憾。
阿根廷人很不甘心,然后像国际足联申请第三次世界杯比赛,当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法国巴黎。南美国家先后都表态支持阿根廷举办,可是后来投票巴西居然把票给了法国人,这让整个南美国家很气愤,让南美足联很没面子,这是阿根廷人与巴西最早的恩怨,后来阿根廷人把美州杯上横扫巴西人,这更加加剧了两过足球的恩怨。因为阿根廷指责巴西跟指责国际足联偏向发达国家,因此拒绝参加世界杯(这也就是阿根廷开始就看不起世界杯,直接也导致了在1950巴西举办世界杯阿根廷又一次拒绝参加,这一次阿根廷不给巴西面子导致两国足球的怨恨进一步加深),这期间阿根廷球员大量的流失,纷纷改透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使阿根廷在这短时间成为世界杯的真空,那时候在他们眼里美州杯的分量更高,只有美州杯才是阿根廷的实力(这也导致阿根廷过于自大,以为美州杯是自己发起的,就重视,直到后来阿根廷很后悔当时的做法是非常愚蠢)。
说说两国足球在世界杯上的红牌以及暴力。
1966年阿根廷又一次参加世界杯,在对鹦哥蓝比赛中,裁判把阿根廷能够球员罚出场,阿根廷球员认为裁判对鹦哥蓝偏向太多,拒绝出场,导致比赛中断10多分钟,后来请保安才把阿根廷球员带出去。1990年决赛,阿根廷对德国比赛中两个人红牌出场,阿根廷球员抗议无效,老马拒绝跟国际足联握手,他们认为国际足联对阿根廷不公平。
1938年巴西对捷克两名巴西人被罚下场,因为恶意的犯规跟欧斗,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三大欧斗之一,结果两队1比1打平。
1954年巴西遇到匈牙利,2比4完败,这让巴西人非常愤怒,又一次发生欧斗,这是世界杯第二次大规模殴斗,又导致两个巴西人被罚下场,赛后巴西追着匈牙利人打,导致匈牙利多名主力缺阵决赛,结果那次德国人从小组赛3比8残败匈牙利到决赛3比2胜利,而正好是匈牙利多名主力缺阵。
这些是两个队历史上红牌的缩影,当然恩怨更多了一些。
应该顺便说一下,阿根廷流失的球员,有多名主力帮意大利拿到世界冠军!!!
还应该顺便说一下,这也是阿迷对五星巴西不服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如果阿根廷当年热忠参加世界杯,绝对不会是两颗星!
当时隆多纳和巴西人阿维兰热关系极好。阿根廷依靠假球获得78年世界杯冠军本来使刚上任的阿维兰热极为恼火,全凭格隆多纳一个人使得阿根廷没有遭到处罚(国际足联甚至没有正式调查此事),1979年更是阿维兰热帮助格隆多纳成为了阿根廷足协主席。82年对巴西惨败,喜欢不择手段的阿根廷人意识到了他们无法在球场上真正的打败巴西,于是,开始了86年的冒险。我无意冒犯马拉多纳86-88年的表现,那时候他的确是超级的,不过手球黑手党和兴奋剂使马拉多纳受到了全世界的怀疑。90年之后,基本马拉多纳就不受主流媒体关注了,有也是一系列的丑闻.这一切在2003年马拉多纳穷困潦倒跑到中国-他以为中国人还天真的当他是球王。遗憾的是马拉多纳失算了,在中国人们甚至不给他吃饱饭。2004年马拉多纳在地狱里走了一圈,在欧洲bbc甚至只有莱因克尔说了一句:“那个用手的家伙怎么样了?”而现在,记录贝利的电影《不朽的贝利》在欧洲和美国同期上映,好评如潮。
B. 梅西再次输给巴西队,阿根廷和巴西队有着怎样的恩怨
梅西在本届世界杯上再次的输给了巴西队,为什么要说又?因为这已经不是梅西第一次输给巴西队了,作为南美洲大陆的两个国家阿根廷和巴西从很久以前就是一对宿敌。再一次的阿根廷在半决赛中输给巴西,夺冠的希望提前破灭,第五次美洲杯之旅正式结束。对于连续三次输掉决赛的阿根廷球迷来说,他们可能已经为这样的结果做好了准备,但当现实真的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不禁为斑马军团感到遗憾。
阿根廷和巴西之间的“南美州比赛”是决赛的早期预演,梅西无疑是这场巅峰战役的主角。然而,巴西在上半场的两个进球,再次粉碎了阿根廷人对冠军的梦想,这一次是蓝白军团在半决赛中的表现。从1993年上一次洲际锦标赛冠军到2019年世界杯半决赛中被巴西淘汰,阿根廷曾无数次接近奖杯,但从未碰过。
C. 阿根廷人巴西人互相看不顺眼,不止足球矛盾
他们互相看不顺眼有3方面导致,首先是种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不同,其次是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所带来的心理落差不平衡,最后就是足球了。
第一,种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不同。在阿根廷,大部分都是欧洲移民后裔,约占全国人口的97%以上,其中50%为意大利血统,30%为西班牙血统,15%为欧洲其他国家移民的后代。还约有2%的人来自邻国和其他地区,亦属欧洲人血统。而在巴西,主要有印第安人、黑人和白人等各类混血种人。所以因为种族的混乱,让阿根廷看不上巴西,从而也让巴西瞧不上阿根廷了。
综上所述,巴西和阿根廷互相看不顺眼情有可原,从很早之前就有恩怨了。
D. 阿根廷和巴西有什么仇
阿根廷跟别国结仇,长期以来,足球学者们认为可能与阿根廷人民的民族性格有关.阿根廷是一个自尊心荣誉感特别高昂的国,阿根廷国家队的队员们,经常长发飘逸,激情四射,求胜欲望强烈,这就容易导致在每场比赛里都引起浓浓的火药味.
从世界范围看,阿根廷是老英的宿敌,老德的宿敌,巴西的宿敌,荷兰的宿敌.从南美洲范围看,阿根廷也是乌拉圭的宿敌.
足球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因为竞争而造成的结仇,是基于对抗双方的势均力敌.打个比方,阿根廷为什么不跟中国结仇?因为中国的实力还差得太远,尚不够资格引起阿根廷的重视.
阿根廷,巴西,乌拉圭,这三国,在南美洲彼此作为邻居,讲得好听一些,足球方面的交流切磋是常有的事情,讲得难听一些,足球方面的抗争拼杀是常有的事情.
一提到乌拉圭,大家就会联想到,2次奥运会冠军,2次世界杯冠军和15次美洲杯冠军,这简直就是南美洲一霸.一提到巴西,大家更会联想到,5次世界杯冠军,保持着这个在世界杯上夺冠最多次数的记录.阿根廷对乌拉圭和巴西带有敌意,也就说得通了.
E. 巴西和阿根廷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总结巴西失败的原因:
1,缺乏创造性。早在5月份邓加确定巴西队参加世界杯比赛名单的时候他就表明,他需要的是一名能够进球的中场球员。但在巴西队的大名单中,8名中场球员都是偏防守型的,都是没有创造性的球员;只有卡卡是进攻型中场,也就是说卡卡没有替补,反而阿尔维斯几乎每场比赛都踢中场的位置,埃拉诺的受伤更是让卡卡没有了帮手。
2,没有控制力。巴西队最后场上只有10人,最终输掉了比赛,巴西球员显示出心理上的失衡。连罗比尼奥都要去与荷兰球员吵架了,队长卢西奥没有作出一个动作示意大家要冷静,以前打过世界杯的卡卡和吉·席尔瓦同样对巴西队的不冷静视而不见。场上没有一名巴西人有能力引导其他球员,让其他球员冷静,或是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像邓加当年那样的。
3,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与其他弱队比赛时,巴西队确实显示出他们后防线上的优势,但是真正遇到决定性的比赛时就不行了。说朱里奥·塞萨尔是“世界上最好的守门员”,费利佩·梅洛却在他的配合下帮助荷兰队得了第一分;而第二个球,斯内德1米70的个子,头球都不用跳起就能进球。
4,梅洛的脾气。费利佩·梅洛的红牌无论是谁都不能说他是冤枉的。他应该知道,他的做法将会对后面的比赛造成什么影响,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啊!他在小组赛与葡萄牙队的比赛中脾气就上来了,撞了此前侵犯他的佩佩,但那次他只得到黄牌。在与荷兰队比赛时,而且还是巴西1:2落后时,他对罗本的那脚蹬踏直接得到了红牌。
5,只有半个卡卡。一般情况下,一支队伍中穿10号球衣的肯定是最关键的球员。邓加把全部筹码都押在卡卡身上,他坚信卡卡是这届世界杯的主角;但卡卡在准备阶段一直未从伤病中恢复,在世界杯比赛中从来没有找到最佳状态;虽然他共有三次助攻,但整体表现让人失望。对荷兰一场一脚射门被扑出外,还浪费了2次关键机会。
6,邓加主义。主教练邓加违背了巴西足球的传统,阐述他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位置最重要,批评个人主义,摒弃艺术足球,提倡实用,只注重结果。在这次南非世界杯上,巴西队很少踢出优美的足球,也没能让球迷看到最终的胜利。
7,没有精神支持的球队。球迷狂热和过于开放,是人们认为巴西2006年德国世界杯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次邓加选择了封闭一切的做法,媒体成为邓加的敌人,即使是球员的双亲也不能到南非观战,让国家队完全在一个孤岛上;他们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交点。
唉!巴西把运气留给4年后吧、、、
阿根廷内部确实是矛盾重重,主要跟老马的选人有关。
据说后防大将萨穆埃尔不是伤病原因,而是与老马有矛盾才不能上场的。
直接造成阿根廷的后防不堪一击。
总结阿根廷失败的原因:
1、梅西远离禁区。老马把梅西当贝隆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远离对方禁区的他进攻威胁小了很多。要知道,他最大的威胁是在对方的禁区25米区域。在巴萨,梅西只需要在对方禁区前30米左右活动,他的存在让对方后卫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国家队,他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了60米,从那里开始发起攻击,显然很难有太大的效果。估计勒夫都要笑死了,远离禁区的梅西,要封死他简直易如反掌。
2、梅西身边缺少哈维和伊涅斯塔。在巴塞罗那,梅西身边有哈维和伊涅斯塔,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存在让跳蚤获得了更多的拿球和突破的空间,而在阿根廷,这样的球员太少。相反老马缺把有拿球能力的贝隆给撤下了了,有贝隆首发的比赛(对尼日尔爾利亚和希腊),梅西在场上接球和传球的次数超过了70次,而没有贝隆的时候,梅西的场均传球数只有50多次。显然,马拉多纳没有用好他手中的“哈维”。
3、错把小将迪马利亚当做梅西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而皇马新人在世界杯比赛中堪称糟糕透顶,庸人1个。除了小组赛末战打希腊轮休,老马一直让其首发,马大帅希望他能像梅西一样成为边路尖刀,但号称天使之翼的迪马利亚没有发挥出任何速度和技术优势,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
4、阿根廷的后防线不堪一击。德米凯利斯在德甲拜仁已经没有了位置,在国家队几乎场场都有失误,萨穆埃尔有伤未愈,布尔迪索是国米淘汰下来的,海因策也是曼联、皇马淘汰下来的,奥塔门迪只是二流球员。后腰除了马斯切拉诺,就剩下进攻型的球员了。
5、马拉多纳的选人不当。别忘了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阿根廷当初如何1比6惨败于玻利维亚,直到最后一轮才涉险过关的经历。老马固执地任人唯亲,放弃老队长扎内蒂、坎比亚索等人。现在的阿根廷就像是“银河战舰”时代的皇马,4人防守,6人进攻,对方的锋线能直接冲击本方防线,本方中卫因此显得手忙脚乱。遇到弱队尚能凭借强大进攻力击倒对手,如果遇到更强大的对手,防守问题可能被凸显得更厉害。现在真正考验开始了,老马还债的时候也到了。
6、运气已经用尽。阿根廷的前几场胜利,除了对手较弱,别忘了还有裁判的照顾,从小组赛至今,阿根廷已至少接受了3次误判“领先”呢。对德国没有了裁判眷顾,一旦比分落后,自然是一泻千里。
唉!马拉多纳除了激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梅西,期待下一届世界杯能称王!
F. 巴西与阿根廷的“世仇”是怎样结起来的
两国在南美赛区就像米兰德比 国家德比 曼彻斯特德比一样 属于宿敌关系 两国又都是世界足球强国 拥有大批的优秀球员 更重要是他们俩是邻居 更方面加起来难免会有攀比心
G. 阿根廷和巴西有何夙怨
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又称三国同盟战争,1864幠-1870年, 巴拉圭 与 巴西 、 阿根廷 、 乌拉圭 三国同盟之间进行的 战争 。
背景
巴拉圭 自 1811年 独立后,在弗朗西亚(José Gaspar Rodríguez de
Francia)和老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ópez)两任总统的统治下,发展对外蠸易,引进外资,聘请 欧洲
的技术人员,兴建了铁路、船厂、钢页厂、学校、架设了电报、出版了报纸砉,经过50余年的经营,使巴拉圭逐渐仠一个贫瘠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拉美一浠的最现代化强国。
1862年 老洛佩斯去世,他的儿子小洛佩斯(F ancisco Solano
López)继任总统,小洛佩斯在此之前报已经担任了巴拉圭军队的总司令和国颋部长,他从 欧洲 采购了包括 机枪 、 加农炮
在内的大量新式武器,使得巴拉圭军頟成为拉美最现代化的部队。 由于巴拠圭是内陆国家,其对外贸易通过 巴拉圭河 经 巴拉那河
再经 :en:Río de la Plata 出海,小洛佩斯图谋扩大版图获取出样口,而其邻国 巴西 、 阿根廷 同样也对
巴拉圭 具有领土野心。
经过
1864年 ,巴西出兵帮助 乌拉圭 红党(Colorado Party)颠覆了 巴拉圭 支持的白党(Blancos
Party)政府,巴拉圭与巴西矛盾激化@同年11月小洛佩斯对巴西宣战。巴拉圭 队向阿根廷借道以进攻巴西南部,遭
拒绝,但巴拉圭军队仍于 1865年 4月强行进入阿根廷领土,于是阿根廷 巴拉圭宣战。5月在 英国
驻阿根廷大使爱德华?桑顿的策划下 巴西 、 阿根廷 、 乌拉圭 签署协议,结成三国同盟以对付 巴拉圭
并瓜分其领土。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战争爆发 ,巴拉圭总人口只有52万,军队约2万
而三国同盟方面,巴西总人口约1100丠,军队约15万;阿根廷总人口约225万,
队约10万;乌拉圭总人口约100万,军頟约4万。 战争开始后小洛佩斯率巴拉堭军队先发制人向阿根廷、巴西发动进栻,但并不顺利,
1865年 6月,巴拉圭海军与三国同盟的海军在 巴拉那河
沿岸里亚丘埃洛附近水域的激战中全堛覆没,巴拉圭与外界的水路联系被切栭,9月侵入巴西境内的巴拉圭军队被包
后向同盟军投降,小洛佩斯被迫退却 入防守。 1866年 春同盟军攻入巴拉圭境内,5月双方在
尤蒂(Tuyutí)展开激战,这次战斗皠惨烈程度达到了极限,双方都有一万够人阵亡。之后,小洛佩斯把8岁以上的碱童和年迈的老人也征入前线,9月同盟
进攻库鲁帕蒂(Curupaity),巴拉圭军 进行顽强的抵抗,经过10个多月的进栻,伤亡1万多人后仍无法突破,让担任 帅的
阿根廷 总统 :en:Bartolomé Mitre (Bartolomé Mitre)颜面扫地。此后,战争一度陷兠僵局。
由于前线作战的不利,巴西政 更换加西亚(Marquês de
Caxias)担任统帅,并新征14万人入武@而巴西的工厂则加班加点,生产军火?1868年5月,加西亚把小洛佩斯包围在乌
塔(Humaitá)要塞。此时,巴拉圭军頟已经坚守要塞一年多,食品和武器弹蠯严重缺乏,小洛佩斯不得已率部突围?同盟军随后夺取了要塞,战至12月,加西亚指挥部队经过几次胜战之后,终亠攻到巴拉圭首都
亚松森 城下,1869年1月亚松森被攻陷。但小洠佩斯带领残部退入北部山区继续进行 游击战 。巴西人经过14个月的清剿,于
1870年 3月1日 将其俘虏并处决,战争结束。
结果
巴拉圭战争是南美历史上规模最大、 惨烈的一次战争,通过这次战争 巴西 和 阿根廷 瓜分了 巴拉圭
约11万平方公里国土,而巴拉圭不仅够去了大片国土,其人口也从战前的52万 减少到不足22万,其中成年男子不到2
8万,战后的巴拉圭,满目疮痍,土地蠒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生?活动均由妇女承担,社会经济长期无栕恢复。
H. 巴西和阿根廷有啥历史恩怨么
就算不说政治方面,美洲杯几十年来几乎就是这两家单挑的舞台,典型的宿敌.而且挨在一起的国家肯定会有恩怨
I. 同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为何两国关系总是呈现一种水火不容的局面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认为自己是南美洲的老大,可阿根廷认为巴西不纯在,外来人口居多,不配成为南美洲最强的国家。当然巴西和阿根廷也不只有这个方面两两相对水火不容。有个很着名的国际笑话,说是如果你的阿根廷朋友不开心,那就跟他讲讲巴西的倒霉事儿。
因为除了巴西,阿根廷就是南美洲最强大的国家,强者与强者之间必然是要互相竞争的,况且两国又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没理由哪一方要堂而皇之地胜利。所以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往往巴西和阿根廷的交锋会被留到最后,因为这两者不仅是体育方面的较量,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每一场比赛都不能输,输了就是丢国家的脸。
J. 巴西 和 阿根廷的失败到底应该怪谁
总结巴西失败的原因:
1,缺乏创造性。早在5月份邓加确定巴西队参加世界杯比赛名单的时候他就表明,他需要的是一名能够进球的中场球员。但在巴西队的大名单中,8名中场球员都是偏防守型的,都是没有创造性的球员;只有卡卡是进攻型中场,也就是说卡卡没有替补,反而阿尔维斯几乎每场比赛都踢中场的位置,埃拉诺的受伤更是让卡卡没有了帮手。
2,没有控制力。巴西队最后场上只有10人,最终输掉了比赛,巴西球员显示出心理上的失衡。连罗比尼奥都要去与荷兰球员吵架了,队长卢西奥没有作出一个动作示意大家要冷静,以前打过世界杯的卡卡和吉·席尔瓦同样对巴西队的不冷静视而不见。场上没有一名巴西人有能力引导其他球员,让其他球员冷静,或是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就像邓加当年那样的。
3,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与其他弱队比赛时,巴西队确实显示出他们后防线上的优势,但是真正遇到决定性的比赛时就不行了。说朱里奥·塞萨尔是“世界上最好的守门员”,费利佩·梅洛却在他的配合下帮助荷兰队得了第一分;而第二个球,斯内德1米70的个子,头球都不用跳起就能进球。
4,梅洛的脾气。费利佩·梅洛的红牌无论是谁都不能说他是冤枉的。他应该知道,他的做法将会对后面的比赛造成什么影响,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啊!他在小组赛与葡萄牙队的比赛中脾气就上来了,撞了此前侵犯他的佩佩,但那次他只得到黄牌。在与荷兰队比赛时,而且还是巴西1:2落后时,他对罗本的那脚蹬踏直接得到了红牌。
5,只有半个卡卡。一般情况下,一支队伍中穿10号球衣的肯定是最关键的球员。邓加把全部筹码都押在卡卡身上,他坚信卡卡是这届世界杯的主角;但卡卡在准备阶段一直未从伤病中恢复,在世界杯比赛中从来没有找到最佳状态;虽然他共有三次助攻,但整体表现让人失望。对荷兰一场一脚射门被扑出外,还浪费了2次关键机会。
6,邓加主义。主教练邓加违背了巴西足球的传统,阐述他自己的哲学。他认为位置最重要,批评个人主义,摒弃艺术足球,提倡实用,只注重结果。在这次南非世界杯上,巴西队很少踢出优美的足球,也没能让球迷看到最终的胜利。
7,没有精神支持的球队。球迷狂热和过于开放,是人们认为巴西2006年德国世界杯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次邓加选择了封闭一切的做法,媒体成为邓加的敌人,即使是球员的双亲也不能到南非观战,让国家队完全在一个孤岛上;他们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交点。
唉!巴西把运气留给4年后吧、、、
德国的整体型打法,明显比阿根廷的个人英雄主义打法要强太多了。
阿根廷内部确实是矛盾重重,主要跟老马的选人有关。
据说后防大将萨穆埃尔不是伤病原因,而是与老马有矛盾才不能上场的。
直接造成阿根廷的后防不堪一击。
总结阿根廷失败的原因:
1、梅西远离禁区。老马把梅西当贝隆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远离对方禁区的他进攻威胁小了很多。要知道,他最大的威胁是在对方的禁区25米区域。在巴萨,梅西只需要在对方禁区前30米左右活动,他的存在让对方后卫不敢掉以轻心,而在国家队,他的活动区域扩大到了60米,从那里开始发起攻击,显然很难有太大的效果。估计勒夫都要笑死了,远离禁区的梅西,要封死他简直易如反掌。
2、梅西身边缺少哈维和伊涅斯塔。在巴塞罗那,梅西身边有哈维和伊涅斯塔,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存在让跳蚤获得了更多的拿球和突破的空间,而在阿根廷,这样的球员太少。相反老马缺把有拿球能力的贝隆给撤下了了,有贝隆首发的比赛(对尼日尔爾利亚和希腊),梅西在场上接球和传球的次数超过了70次,而没有贝隆的时候,梅西的场均传球数只有50多次。显然,马拉多纳没有用好他手中的“哈维”。
3、错把小将迪马利亚当做梅西使用。结果是,梅西远离禁区,每次发动进攻都要从中圈附近拿球。而皇马新人在世界杯比赛中堪称糟糕透顶,庸人1个。除了小组赛末战打希腊轮休,老马一直让其首发,马大帅希望他能像梅西一样成为边路尖刀,但号称天使之翼的迪马利亚没有发挥出任何速度和技术优势,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可以用打酱油来形容。
4、阿根廷的后防线不堪一击。德米凯利斯在德甲拜仁已经没有了位置,在国家队几乎场场都有失误,萨穆埃尔有伤未愈,布尔迪索是国米淘汰下来的,海因策也是曼联、皇马淘汰下来的,奥塔门迪只是二流球员。后腰除了马斯切拉诺,就剩下进攻型的球员了。
5、马拉多纳的选人不当。别忘了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阿根廷当初如何1比6惨败于玻利维亚,直到最后一轮才涉险过关的经历。老马固执地任人唯亲,放弃老队长扎内蒂、坎比亚索等人。现在的阿根廷就像是“银河战舰”时代的皇马,4人防守,6人进攻,对方的锋线能直接冲击本方防线,本方中卫因此显得手忙脚乱。遇到弱队尚能凭借强大进攻力击倒对手,如果遇到更强大的对手,防守问题可能被凸显得更厉害。现在真正考验开始了,老马还债的时候也到了。
6、运气已经用尽。阿根廷的前几场胜利,除了对手较弱,别忘了还有裁判的照顾,从小组赛至今,阿根廷已至少接受了3次误判“领先”呢。对德国没有了裁判眷顾,一旦比分落后,自然是一泻千里。
唉!马拉多纳除了激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了、、、
梅西,期待下一届世界杯能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