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迪尔玛·罗塞夫的人物经历
迪尔玛·罗塞夫出生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佩德罗·罗塞夫是保加利亚移民,母亲迪尔玛·哈内·席尔瓦是土生土长的巴西人。现为巴西劳工党的党员 。
迪尔玛·罗塞夫入围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年度最具权势女性排行榜
1947年12月14日出生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 。
1970年代,她已经积极参政,更参加了反独裁地下组织马克思主义游击队而坐过牢,1972年获释后于南里奥格兰德州继续从政,并协助成立民主劳工党。
2000年离开民主劳工党并加入巴西劳工党;
2002年,获卢拉委任为矿业及能源部部长;
2005年于擢升为巴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
2010年3月罗塞夫辞去公职, 决定参与第40任巴西总统选举,由于她得到卢拉的支持,其民意支持一直高于其他八名候选人。
2010年10月31日竞选胜出,当选总统,2011年1月1日罗塞夫正式就职。
2011年4月11日上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
2015年1月1日下午,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在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她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蝉联总统宝座的女总统。
2016年4月17日,巴西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
2. 巴西总统罗塞夫几岁
今年69岁了。
姓名:迪尔玛·罗塞夫
生日:1947年12月14日职业: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简介: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巴西前总统。
3. 迪尔玛·罗塞夫简介:罗塞夫为什么会被巴西国会弹劾
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原巴西总统。
2010年巴西总统大选候选人之一,2010年10月31日,巴西最高选举法院宣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劳工党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当选总统,2011年1月1日,巴西新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正式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2014年10月,迪尔玛·罗塞夫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蝉联总统的女总统。2015年1月1日下午,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在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她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蝉联的女总统。2015年3月11日,迪尔玛·罗塞夫在各国领导人工资中,排名第十位。2016年5月12日,巴西参议院投票通过了针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案,罗塞夫将被强制离职最长达180天。
2016年8月31日,罗塞夫被罢免总统职务。
罗塞夫遭弹劾的主要原因是:
政治上,劳工党执政联盟内部,特别是劳工党与主要联盟党、巴西第一大党巴西民主运动党(简称民运党)貌合神离,政治理念不一,矛盾日益加深,导致执政联盟彻底分裂,严重影响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摧垮了罗塞夫政府的执政基础。在国会中,众议院议长库尼亚(Eardo Cunha)和参议院议长卡列罗斯(Renan Calheiros)均为民运党人,他们与民运党主席、副总统特梅尔(Michel Temer)里应外合,千方百计弹劾罗塞夫总统。6月28日,罗塞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选择民运党主席特梅尔为副总统是她犯的最大错误。
劳工党和政府一些高官先后卷入腐败案,使罗塞夫政府的威信下降。继2005年卷入“月费案”后,劳工党及其他联盟党的高官近两年又卷入巴西国有石油公司腐败丑闻,涉案金额达数十亿美元,这两大腐败丑闻都涉及劳工党的一些领导人,甚至有人指控前总统卢拉与之有牵连。这一切使劳工党和政府的威信下降,使罗塞夫的民调支持率一度下降至8%。
经济上,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罗塞夫第一任期,巴西经济增速就已明显放缓。自2015年年初罗塞夫连任总统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低迷,巴西主要出口商品原油、铁矿砂等价格大幅度下降,再加上政府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一些经济政策失误,使巴西经济连续衰退,2015年为-3.7%,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5.4%,预计今年全年经济还不如去年。标普、惠誉评级机构已将巴主权债务评降为垃圾级的“BB+”。通货膨胀已上升到近10%,失业率达9%。
社会方面,由于经济的衰退、政府用于社会开支的减少、通货膨胀的加剧、物价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致使民众生活受到影响,再加上民众对政府和执政联盟政党一些官员严重腐败深感不满,抗议浪潮此起彼伏。2015年,巴西爆发了4次大规模反政府游行。今年3月,巴西爆发了遍及337个城市、360万人参加的“巴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要求罗塞夫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支持弹劾罗塞夫的民众所占比重一度高达68%。
归纳起来,罗塞夫遭到弹劾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巴西民众对经济连年衰退、政府没有及时转变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深感不满;二是民众对政府及劳工党执政联盟众多官员严重腐败感到强烈不满;三是执政联盟各党政见各异、理念多元、诉求庞杂,政治博弈激烈,缺乏一个执政纲领,总统罗塞夫与副总统特梅尔之间矛盾凸显,大大削弱了劳工党和执政联盟的治理能力。
4. 据说巴西前第一位女总统罗塞夫曾经竟然是一个女混混”,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经在巴西军政府执政的时候,她有过一段偷盗的经历还因此被捕入狱三年,这期间她承受了很多种刑罚所以才有了“女混混”的说法。当然谁还没有个过去呢,毕竟在那个巴西政权动乱的时期,大家都是在为自己所忠心的党政做事而已,应该说那对个时候人的所作所为很难判断出对错的。不过也不得不承认罗塞夫的强大,不仅熬过了刑罚还走上了总统的位置。
在卢拉下台推选罗塞夫成为总统之后,罗塞夫就一心想为当时和她一样承受过酷刑的人讨回公道,可是她忘记了那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一个时代所造成的,因为牵扯太多人引起很多军权大佬的反对。在她执政期间巴西经济迅速下降,她又要拿资产阶级的钱来补充穷人生活,更是激起了资场阶级的反抗,在这种种原因之下罗塞夫成功的人生结束了,她被弹劾下台。
5. 罗塞夫是谁
迪尔玛·罗塞夫,巴西政治家、经济学家,巴西前总统。罗塞夫于2001年6月开始参与联邦政府事务,当时的总统候选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举行了一次会议,旨在与有识之士一起探讨如何解决供电危机。这次会议由核工程师、卢拉团队能源部长热门人选路易斯·平格里组织,迪尔玛是与会专家之一。罗塞夫的大胆发言以及在这一领域的丰富经验令人印象深刻。卢拉当选总统后,任命迪尔玛担任国家能源部长。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人事任命,卢拉说:“我意识到,与其他人相比,迪尔玛具备一种特殊性格,还具备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部长的丰富经验。所以我想,我找到了能源部长人选。”
6. 巴西人是什么人种讲什么语言
人种:
人口:1. 816亿(2004年),占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种人占54. 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 94%,黑种人占5. 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 16%。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语言:
葡萄牙语,因为巴西在成立之前被葡萄牙侵略,之后葡萄牙语就成为巴西的官方语言,在巴西境内也有讲印第安人自己的语言(很少的一部分)还有西班牙语,因为南美洲除了巴西外其他的国家以前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都讲西班牙语,所以在巴西和各邻国的边境会讲一点西班牙语,一点葡萄牙语。
7. 2011年1月到12月国内国际事件
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2、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座谈会2010年12月9日在京召开。
3、迪尔玛·罗塞夫1月1日在巴西国会宣誓就任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成为巴西第一位女总统。
4、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月12日在首都河内开幕。
5、1月14日,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和王振义颁奖。
6、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9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仪式,欢迎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7、莫斯科机场1月24日晚发生一起爆炸事件,爆炸已造成至少35人死亡,130多人受伤。
8、为期5天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1月30日落下帷幕。
9、中共中央、国务院2月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春节团拜会。
10、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月1日晚发表讲话,宣布不再谋求连任下届总统,但表示不会屈服于压力而立刻下台。
11、2月2日胡锦涛在河北省保定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12、2月3日东北第一高楼起火。
13、2月4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开幕。
14、2月5日香港导游和内地游客发生互殴事件。
15、2月6日埃及反对派开始与政府对话。
16、2月7日,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17、2月8日中央军委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
18、2月9日央行加息0.25个百分点。
19、2月10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向副总统苏莱曼部分交权。
20、2月11日穆巴拉克辞职交权给军方。
补充:
1、2010年11月1日巴西执政党劳工党总统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赢得大选。
2、2010年11月5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负责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首次审议美国人权状况。
3、11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卡梅伦。
4、11月12日晚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5、2010年11月23日下午韩国和朝鲜在西部海域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
8. 巴西总统换届问题
2011年1月1日,迪尔玛·罗塞夫正式上任巴西总统,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9. 巴西总统是谁
简述 巴西总统,是巴西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巴西的总统制是在1889年推翻了佩德罗二世的巴西帝国以后建立的。此后,巴西有过六部宪法,两个独裁时期和三个民主时期。在民主时期当中,投票是强制性的。 现任总统是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来自巴西工人党。2002年当选,次年就任,任期至2011年。他得到的票数使巴西当选总统当中最多的。2006年10月1日的选举中,他得到了5820万张票。 [编辑本段]总统的权力 作为总统制国家的元首,巴西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他有效地掌握着国家政府、在国外代表这个国家、任命内阁成员和最高法院成员,同时也是巴西军队的总司令。 巴西总统还有很大的立法权力,它可以向国会提出法律建议,或者使用“临时手段”,也就是在紧急情况下,不经过国会批准就马上颁布并施行法律的权力。 [编辑本段]担任总统的要求以及任期 根据1988年宪法,巴西总统必须是在巴西出生的国民、居住在巴西、35岁以上、有党派属性并拥有一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 巴西总统的任期为四年,可以连任一次。关于连任的条款是1997年16号宪法修正案加上的。 [编辑本段]总统的特权 巴西总统可以使用阿尔沃拉达宫作为居所,普拉纳尔托宫作为办公场所。总统配有医疗和安全方面的专门人员、秘书和助手。还有专车和专机(所谓“巴西空军一号”) [编辑本段]历任巴西总统 1889年,德奥多罗·达·丰塞卡推翻了佩德罗二世的巴西帝国,建立了共和国,1891年,一部与美国宪法类似的巴西联邦宪法诞生,国名也叫做“巴西合众国”。那个时代虽然从理论上讲,巴西是个民主国家,但是实际上该国被一些地区大寡头统治者。圣保罗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大寡头交替执政。农村的选票常常被大地主控制,由于选举权有文化程度要求,只有不到6%的巴西人有选举权。而且实际上也只有富人才能选举或被选举。 1930年,惨遭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巴西爆发革命,旧的共和国终结,圣保罗州的大寡头华盛顿·路易斯成为总统,他破坏了圣米两州轮流执政的制度,在下一次选举当中还支持来自圣保罗的普列斯特斯。然而,路易斯在任期结束前3周被推翻,普列斯特斯并没有能上台。 这一时期的巴西总统有: 德奥多罗·达·丰塞卡 1889.11.15-1891.11.23 代理总统至1891年2月,巴西颁布宪法后,仍被选为总统,由于他与立法院有冲突,他试图终止宪法运作,用总统令治理国家未成,被迫辞职。 弗洛里亚诺·佩绍托 1891.11.23-1894.11.15 丰塞卡的副总统。丰塞卡辞职后继任。 普鲁登特·德·莫拉伊斯 1894.11.15-1898.11.15 是巴西第一个经普选产生的总统。 坎波斯·萨雷斯 1898.11.15-1902.11.15 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 1902.11.15-1906.11.15 1918年,他再次当选,但不幸在就职前去世。 阿方索·佩纳 1906.11.15-1909.6.14 阿尔维斯的副总统,在任内去世 尼洛·佩桑尼亚 1909.6.14-1910.11.15 佩纳的副总统,佩纳去世后继任,在他的任期内,巴西的奴隶制被最终废除。 赫耳墨斯·罗德里格斯·达·丰塞卡 1910.11.15-1914.11.15 为首任总统的侄子。 文塞斯劳·布拉斯 1914.11.15-1918.11.15 丰塞卡的副总统。 德尔芬·莫雷拉 1918.11.15-1919.7.28 当选总统应为阿尔维斯,但他在就职前去世,这样莫雷拉作为布拉斯的副总统接任总统。莫雷拉有心理问题,1919年,巴西新宪法诞生,他提前放弃了职务。 埃皮塔西奥·佩索阿 1919.7.28-1922.11.15 1919年当选,以便完成莫雷拉的任期。 阿图尔·贝尔纳德斯 1922.11.15-1926.11.15 华盛顿·路易斯 1926.11.15-1930.10.24 在任期完成前夕被推翻 热图利奥·瓦加斯 1930.11.3-1945.10.29 巴西大独裁者,1945年被推翻 若泽·利尼亚雷斯 1945.10.29-1946.1.31 巴西大法官,在瓦尔加斯被推翻后继任。 1945年,瓦加斯被政变推翻,但是他此后曾一度再次当选,而且他的影响力维持到第二共和国结束。这一时期巴西政局不稳。1954年,瓦加斯在政治危机中自杀身亡,此后便是一系列任期很短的总统执政。1961年,右翼的夸德罗斯上台,但7个月后辞职,当时总统和副总统时分别投票的,副总统则是夸德罗斯的政敌,左翼政治家古拉特,政治危机最终解决,古拉特当选总统,但职权较以前的总统减少。1963年,公民投票决定恢复总统制,1964年,古拉特被政变推翻。这一历史时期的巴西总统有: 加斯帕尔·杜特拉 1946.1.31-1951.1.31 巴西社会民主党人 热图利奥·瓦加斯 1951.1.31-1954.8.24 属于巴西工党,1951年再次当选,任内自杀身亡 卡菲·菲略 1954.8.24-1955.11.9 瓦尔加斯的副总统,军队阻止其行使职权。 内雷乌·拉莫斯 1955.11.11-1956.1.31 参议院议长,代总统,社会民主党人 茹塞利诺·库比契克·德奥利韦拉 1956.1.31-1961.1.31 社会民主党人,任内将首都迁往巴西利亚 雅尼奥·夸德罗斯 1961.1.31-1961.8.25 巴西天主教民主党人,在任内辞职。 若奥·古拉特 1961.9.7-1964.4.1 夸德罗斯的副总统。在任内被政变推翻 1964-1985年,是巴西的军事独裁时期,这一时期巴西的总统有: 卡斯特洛·布兰科 1964.4.15-1967.3.15 军事独裁者 科斯塔·席尔瓦 1967.3.15-1969.8.21 军事独裁者,后因中风,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权力被军人执政委员会取代。 埃米利奥·梅迪西 1969.10.30-1974.3.15 军事独裁者 埃尔内斯托·盖泽尔 1974.3.15-1979.3.15 军事独裁者 若奥·菲格雷多 1979.3.15-1985.3.15 军事独裁者 在80年代,军队政府开始了渐进的民主化进程,1988年,新宪法获得通过,1989年,根据宪法展开的总统选举进行,巴西回归民主化社会。1985年后的巴西总统有: 若泽·萨尔内 1985.3.15-1990.3.15 费尔南多·科洛尔 1990.3.15-1992.10.2 几十年以来第一位民选总统,1992年遭弹劾,被迫辞职。 伊塔马尔·弗兰科 1992.10.2-1995.1.1 科洛尔的副总统,在科洛尔辞职后继任。 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 1995.1.1-2003.1.1 巴西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连任的总统。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2003.1.1至今 巴西现任总统
10. 罗塞夫有什么成就
塞夫出生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佩德罗·罗塞夫是保加利亚移民,母亲迪尔玛·哈内·席尔瓦是土生土长的巴西人。现为巴西劳工党的党员。
巴西国民议会联邦参议院议长雷南·卡列罗斯6月29日说,参议院全体会议计划在8月20日左右就弹劾案举行最后表决。
8月29日,在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院长的主持下,已被停职的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为自己辩护。
8月31日, 巴西参议院31日最终通过弹劾案,罗塞夫被解除总统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