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发展到衰落,巴西是如何一步步迈入“资源陷阱”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震荡,对巴西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经济与资源的过度捆绑,自然也得接受经济随价格波动的命运,这也是巴西经济大起大落的背景,也是近十年来巴西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纯依赖资源输出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繁荣,但归根结底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赚钱的本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
B. 为什么说巴西是一个“被屎难住的国家”
这是因为巴西这个国家因为不注重大便的处理问题,所以才会成为一个被屎难住的国家。甚至河里面都漂浮着大便,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现象,说明巴西总统处理问题,根本一点也不到位,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的。
巴西这个国家的大部分污水,都是不经过处理,直接就排到皮涅罗斯河里面的,并且这条河流还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臭鸡蛋的味道。这会让经过附近的人都感到恶心想吐的,并且这条河里面的水已经全部都发黑了,还会有很多大便的碎块漂浮在上面,和河里的垃圾混合在一起,真是让人感觉到恶心。
但是这恰恰可以反映出来巴西是一点小事也不注重的国家,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被屎难住的状况,所以说做什么还是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的,小事情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的。
C. 巴西经济人口面积指标都不错,为什么努力这么多年,就是成不了世界强国
在提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国家面积、人口、文化、资源、工业这些都缺一不可。巴西只有人口和面积还过得去,至于其他方面就差强人意,想要成为强国难上加难。
对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没有文化上的信仰,即使侥幸发展起来,也会很快沦落凡尘。想当初,苏联足够强大了吧!还不是在美国的意识形态冲击下分崩离析。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D. 巴西的地理内容
巴西
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2.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3.巴西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4.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5.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6.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7.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8.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9.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10.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11.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13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
E. 巴西资源禀赋这么好,为什么却落得贫民窟、黑社会遍地
提起巴西,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巴西的独特人文风景以及南美特有的桑巴风情。但是,巴西作为南美洲的一个大国,资源非常丰富,照理来说巴西的发展应该很好才对,那为什么当地却贫民窟与黑社会遍地呢?
最后一点,按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巴西人民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应该是水深火热。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巴西人大多数非常佛性,非常容易满足,由于巴西的人口多数为混血人。多数为黑人以及葡萄牙人的混血人。黑人天性爱运动,而葡萄牙人天性喜欢享受生活。这两种性格综合到一起,也就造成了巴西人民不爱工作,偏爱狂欢的性格。所以,尽管巴西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巴西的贫民窟和黑社会还是遍地都是。
F. 有关巴西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的资料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MG 1900万,里约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巴西货币——雷亚尔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2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4305亿美元。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G. 巴西3怪是哪3样
在南美洲巴西,有“三大怪”:汽车两开门,酒精当燃料,炼钢用木材。
1、两门汽车。
当今世界的小轿车以四门车为多,乘客上下颇为方便,但两门车,坐后排者上车须将前排司机旁边那个座位的椅背向前扳倒,低头弯腰“屈尊”入座。
两门车上车时确实有些麻烦。这种两门车一般2.5米到3米长,车身短但略高,车内容量小,后备箱不大,其貌短粗,看上去有点不顺眼,确实有点“怪”,但由于两门车便宜,在一万美金上下即可购得一辆,一般工人都可购买私车,汽车业也因此日益兴旺。
2、酒精当燃料
在巴西,汽车的燃料,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酒精。巴西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较普遍使用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在全国1800万辆汽车中,有900多万辆汽车是用酒精作燃料的。
因为巴西缺乏石油的特殊国情所造成的。为了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解决本国的汽车燃料问题,巴西政府提出了“全国酒精计划”,决定利用巴西作为世界第一大甘蔗生产国——年产甘蔗2亿吨,这一优势,用甘蔗渣生产酒精,以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鼓励国民把汽油燃料的汽车,改造成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
3、炼钢用木材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钢铁生产国,2008年,巴西的钢铁产量为4850万吨。但巴西又是个缺煤的国家,该国炼钢铁的煤,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然而,巴西却又是世界上的木材生产大国,因而在巴西国内,许多炼钢厂都采用木材炼钢。
(7)巴西人缺什么资源扩展阅读: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钢铁生产国,2010年钢铁产量3280万吨。但它又是个缺煤国,炼钢的煤炭需要进口。然而巴西却是世界木材生产大国,因而许多炼钢厂都用木材炼钢,经多年使用,技术成熟,2立方米木材可炼1吨钢。这样当然会影响到生态。
于是巴西政府制订森林政策规定,“伐一树须植一树”,因此,炼钢厂用的木材大多是自己栽植的成片林木,比如按树等速生林,五-六年可成材,钢厂就规划出六片用地,伐一片,植一片,轮流使用,生生不息,一个85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只有1.9亿人,有的是土地,这又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怪”。
H. 自然条件优越的巴西,为什么无法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中
说到巴西,首先让人想到的是足球王国,它不仅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还是金砖国家、20国集团成员国。
巴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紧邻大西洋,领土面积多达851.5万平方公里,人口2亿多,是世界第五大领土大国。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铁、镍、锰、铝、铅、锡,金等有色金属,以及石油储藏量均居世界前列。
(面对经济萎缩的巴西人)
四、沉重的税负。
在巴西,会计和律师成为最有钱景的职业,这是因为当地的税法不仅复杂,还时常修改。没有专业的财务和法律知识,稍有不慎就会违法。
巴西落后的工业基础和高福利之间的矛盾,是靠高税负来支撑的。在巴西,除了进出口贸易要缴纳名目繁多的关税,国内贸易买卖双方也要缴税。而且各个州的税收政策还不相同,就连当地税务局在处理税务违法时,有时也难以查出问题根源,只能给出一个他们认为的漏洞,来判定有罪。
沉重繁杂的税负,让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只能把商品价格大幅提升,这也是巴西物价高得离谱的原因。而高物价带来的消费低迷,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国民经济的萎缩。
正是因为有历史和现实中这些问题,具有优良历史条件的巴西,才难以实现经济的腾飞,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当然,如果巴西大力改革,释放潜能,利用先天的地理优势,成为世界强国,也不是没有可能。
I. 巴西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二)巴西的面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三)巴西的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四)巴西的水系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五)巴西的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六)巴西的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