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南美着名军事工业
巴西是拉美地区的第一军事大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国防工业生产体系,其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均居世界中上水平,有些居于领先地位,能生产多种海陆空常规武器,早已实现自给自足,其中陆军的武器自给率达90%,海军自给率达80%,空军自给率达60%。巴西国防工业的从业人员达20万,工业企业达380多家,70%的国防产业主要分布在圣保罗州,巴西的3大军工企业巨头——恩杰萨公司、航空工业公司和航天工业公司就设在这里.
恩杰萨公司是巴西地面兵器工业的代表,其研发和生产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能独立设计生产较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及火箭系统,是巴西军用车辆的主要厂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装甲车制造厂之一,其产量是西方国家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40吨新型主战坦克“奥索里奥”,性能可与美国的M1坦克媲美,装有夜视器、激光测距仪等先进设备。该公司还开发和生产直升机,并致力于导弹的开发。
巴西的航空军事工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公司。作为巴西最主要的飞机制造企业,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能生产十几种不同种类、50多个型号的飞机,过去30多年中共制造了5300多架飞机,每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美元。EMB-318型“图卡诺”教练机是该公司的拳头产品,AMX攻击机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喷气式战斗机,可执行战场封锁、近距离空中支援、侦察和反舰任务。目前,该公司接到了大量的生产订单,仅ERJ系列中短途飞机每个月就要制造18架,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制造公司。
巴西航空航天公司是巴西最大的民营国防工业公司,专门从事火箭和导弹的生产,能够制造各种战术导弹、中程弹道导弹、探空火箭、卫星运载火箭等,其中战术导弹包括地地、地空、空空、空地、反舰和反坦克导弹,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一般都在1000千米以上。该公司90%的收入来自火箭炮、火箭弹的出口,所研制的X-20和X-40反坦克导弹深受用户的欢迎。“阿斯特罗斯”机动野战火炮系统配备3种弹药,射程分别可达30千米、35千米和60千米,是巴西生产的摧毁力最强的炮弹。该公司同时也是巴西军事装备、航天、化学、电子、电信等领域的领头企业。
巴西还是世界上主要的造船国之一,能制造多种常规舰艇,现正研制核潜艇井准备建造直升机航母。主要造船企业为里约热内卢海军造船厂,主要产品有各类巡逻艇、小型护卫舰、潜艇等军用舰船,集装箱船、海洋钻井平台、平底船、拖船和驳船等民用船舶,以及柴油机、推进器等多种船用设备。目前正在制造载员达85人、排水量为2200吨的号称“第三世界国家最强大”的潜艇,并且正同意大利合作生产常规动力潜艇。
军火贸易十分红火
巴西一直十分重视军火出口,认为“出口便是出路”,是南美洲最大的军火出口国。军火出口为巴西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成为仅次于咖啡和食糖的第3大创汇来源。从军火出口的范围来看,巴西军火出口的种类繁多,包括轻便和重型武器和装备。如步枪、机枪、手榴弹、喷火器、卡车、吉普车、头盔、战斗机、坦克、装甲车、直升机、火炮、导弹、火箭、无线电设备等。其中“阿斯特罗斯”导弹、“班德兰特”和“图卡诺”式飞机、“响尾蛇”导弹、“卡斯卡维尔”和“乌鲁图”装甲车等,均在世界市场上享有盛名。
巴西有关人士声称,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轻型装甲车市场已为巴西控制;在当今世界上使用的双发动机涡轮螺旋桨飞机上有l/10的产品产自巴西。装甲车和导弹是巴西军火出口的拳头产品,畅销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巴西产的“响尾蛇”装甲车,经1967年中东战争和1980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使用,证明其性能良好,但价格仅是欧洲同类产品的l/3。“奥索里奥”主战坦克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部件造价低、重量轻、机动性能好等特点,颇受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巴西出口的空对空和空对地“食人鱼”导弹,弹头装有计算机,可根据敌机发动机释放的热量追踪目标,命中率优于美国的“响尾蛇”导弹。
巴西的军火主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如智利、委内瑞拉等)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发生军事政变,导致军政权上台执政,美国曾一度拒绝向这些国家出售武器,巴西趁机向智利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出售军火。向发达国家出口武器是巴西在军火贸易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显着标志。美国购买了巴西的“班德兰特”式飞机,法国购买了4l架巴西的“辛古”式飞机,英国购买了130架巴西的“图卡诺”军用教练机。
采取措施维持优势
巴西国防工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来维持。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军火市场—度萧条,竞争十分激烈,巴西的军火销售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特别是一些国家购买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更为先进的武器,使巴西的军火出口雪上加霜,出口额曾一度出现急剧下滑的趋势。
针对这种形势,为维持巴西在世界军火贸易领域的优势,近几年来巴西的国防工业企业经过大力整顿,加速公司改组,引进新的技术和资金,不断开发新产品,国防产业逐步走出困境,重新焕发出生机,军工企业的效益逐年提高。据《圣保罗州报》报道:巴西新研制的ERJl45型50人座客机已揽到美国航空公司200架飞机的订单,一举击败了加拿大同行。短短的几年中,巴西收到的客机订单已达800多架。目前巴西各种飞机年出口额为20亿美元,且保持着10%的增长率。
‘贰’ 罗老号火箭的发射对中国的影响
最大的后果是让韩国人产生“航天技术不过如此”的幻觉,以至于变得更加狂妄。
韩国人自己号称对罗老号的技术掌握了70%,罗老号是“韩国自主技术”。这很可笑。因为航天技术中存在大量的通用技术。
什么叫通用技术?打个比方说,一台电视机,它的塑料外壳,就是通用技术,它里面的大部分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之类的,也是通用技术,因为你做收音机也用这些东西。而显像管就是专用技术了,只有电视机才用,或者电视机的衍生产品用,例如电脑。
火箭上面也是如此,火箭上的大部分技术实际上和飞机,轮船,汽车,甚至收音机是通用的。真正的专用技术只是一小部分。
火箭上真正的先进材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只是普通材料,真正的先进设备也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也是普通电子元件。
老实不客气的说,一个国家只要有能力给飞机做大修,就有能力掌握70%的火箭技术,比如说埃及。别小看埃及,人家可是能造飞毛腿的,那火箭技术可不见得比韩国落后。
再回来说罗老号,它的第一级完全是俄罗斯卖给他们的,韩国人连碰都不能碰。那么这枚火箭80%的技术实际上韩国人连看都没有看见过。第二级和卫星都有中国和俄罗斯参与,关键部件是中国生产的,发射场建设是中国参与的。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由中国和俄国做的那些东西一定是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那么我们看看,韩国究竟做了什么?
系统集成?我们知道系统集成是最考验工程师水平的,难度最顶尖的部分,但是韩国人根本不能碰到火箭最主要的部分。所以系统集成不可能由韩国完成。
算来算去,真正的火箭专有技术,且不论是否先进,韩国人在罗老号上掌握的可能连5%都不到。
这哪叫俄国地基,韩国二楼?纯属于韩国人出钱让俄国人给他们盖了一栋房子,然后请中国给他们装修。韩国人充其量打了打下手,然后提了些无关紧要的意见。最后就提包入住了,结果他们还大言不惭:“我也会盖房子了!”
就算不说韩国人的技术掌握程度。就罗老号本身的而言,就存在好几个严重的弱点:
能力不足。罗老号起飞重量140吨,发射的卫星却只有100多公斤,而中国40年前的长征一号起飞重量80吨,运载能力都有300公斤,长征一号丁都有1000公斤。
价格昂贵:罗老号的第一级是俄罗斯卖给韩国的,发射两次就花掉了2亿美元,就算一次1亿美元,发射100公斤重的卫星。然而现在卫星发射的市场价是多少呢?每公斤载荷只要2万美元,这还是发射静止轨道卫星的价格!!黑啊,实在是黑,俄国人赚的太离谱了,当然中国也赚了不少。
受制于人:如果我们把罗老号上所有中国和俄罗斯设备和技术去掉,试问这枚火箭还剩下什么?
所以说,如果罗老号发射成功,结果只能是韩国人站在世界之巅傻笑,中国和俄国躲在一边偷笑,美国和日本冷笑,朝鲜在狂笑。
其实,中国也有办法让韩国人醒一醒的。韩国人不是一直在叫嚣成为十大宇宙强国之一吗?那我们就让另一个国家顶掉他。
巴西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航天技术,但是已经连续3次失败,其中2003年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炸死了20多位巴西最顶尖的火箭专家,从此巴西航天一蹶不振。但是巴西的技术底子仍然是货真价实,响当当的,比韩国可要靠谱的多。而巴西长期以来一直和中国有航天技术合作。
所以,中国完全可以参考罗老号模式,用中国地基加巴西二楼,把巴西送上世界第十的宝座!
‘叁’ 地球上航天实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哪几个国家
按由强到弱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日本
有人认为欧盟航天实力强于中国,这是因为它们的卫星比我们的先进。但那不代表它们的航天实力比我们强,只代表它们的电子和仪器制造技术比我们强。航天实力的主要体现在于投射能力、保障能力和性价比,这点我们优于欧盟、日本。
历史上第一座空间站是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后因经济无力维持其修缮和运行而放弃,已于很多年前人工控制坠毁在太平洋
现在太空中的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座,叫做国际空间站,由美国发起,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多国参与。目前仍在计划扩建中。该计划虽名为国际空间站,但实际原本是北约及美国的其他盟国内部的项目,后因需要俄罗斯的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和经验而吸纳俄罗斯。
中国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立有人值守的空间站
‘肆’ 巴西和中国哪个国家更发达
我很想说中国,但是巴西我想说比我们国家强。。。。
1、巴西人生活轻松,没有什么就业压力,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大,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工性质的人好好的干一年就可以买到一套100平米以上的房子。。。
2巴西人对于这样的生活感觉很无聊,他们宁愿自己去郊外盖一套木房,巴西热带雨林多,随便个地方就可以住下。。他们感觉很惬意,就像我们古代的隐士。。
3巴西人如果员工告公司,公司输官司的概率在90%以上,他们法官会先让员工说,然后问公司作出什么规定或者是措施满足过这些没有。。。。
4巴币去年还是1:3人民币。一元巴币相当于3元左右的人民币。。。。。。
我不想说些什么,巴西经济实力和国力肯定赶不上我们,我们要面对现实,人口问题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国家总体很强,但是遇到人均水平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国人们,努力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奋斗吧。。。。。
‘伍’ 世界十大航天大国
现在可以称之为航天大国的就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法、英、德三国同为欧空局成员,欧空局唯一的航天发射中心是南美法属圭亚那上边的库鲁发射场。欧空局成员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共同经营反正就是说现在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航天技术其实应该是一个部门。);日本和印度应该是第二批次的国家吧。虽然航天能力比较强但是在世界航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少的可怜;巴西、以色列、南非、伊朗、朝鲜等几个国家应该算是第三批次了,就是说这几个国家能独立进行部分航天活动;韩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几个国家就应该算是能与航天活动沾边的国家了,也就是说这几个国家都能独立制造或者在国外技术的支持下制造非载人航天器。
不过如果非得排一下名次的话我想世界上前十名能进行航天活动的国家应该是:
1、美国(这个都没意见呵呵,唯一拥有航天飞机的国家)
2、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呀)
3、中国(这个主要是中国的神州飞船发射成功之后才超过欧洲的,以前欧空局和中国航天局都差不多)
4、欧洲(实在是没办法分那个国家了,欧洲的国家每个国家负责几块零部件晕死)
5、日本(主要是倭寇的H系列火箭光爆炸,发射成功率才80%左右,前几个航天单位的成功率这十年当中都在90%以上,中国更是达到了100%,记好了是发射成功率,不是故障率,晕,那个单位的火箭故障率都在40%以上。)
6、印度(阿三的火箭发射成功率还不如倭寇呢)
7、巴西(不得不说巴西的航天技术还是不错的)
8、以色列(以色列虽然总是鬼子进村悄悄的进行但是技术相当先进)
9、伊朗(不管怎么说他独立发射卫星成功了)
10、朝鲜(和伊朗一样,不管送上去一克也好还是100吨也好他们独立发射成功了)
呵呵,一点我自己的观点,欢迎大家指点。
‘陆’ 巴西火箭技术怎么样
不错的。
巴西曾是许多国际性空间组织的最早成员国之一。1961年,巴西成立国家空间活动委员会的政府组织,后又在航空部内建立航空空间技术中心,中心下设空间活动研究所,负责研制探空火箭、导弹及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巴西空间活动研究所已研制成功4种探空火箭。1984年11月试验成功的“探”4探空火箭达到700多公里的高度。它是二级固体火箭,由巴西自行研制,以“探4”火箭为基础将组成巴西第一种人造卫星运载火箭。1971年建立负责空间技术研究的空间研究所,主要从事空间及大气科学、航天技术和空间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柒’ 我国航空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航空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虽然这几年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很迅速,但是中国整个工业体系的落后,严重阻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原因为:
1,产业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属于追赶型。
2,市场成熟度较差,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进行社会性的专业化布局和水平整合,所以采取垂直整合的模式,一条产业链一竿子插到底,同样能做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有利于我们的做法。体系化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我们军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尽快把航空装备的体系化发展成熟起来。不仅尖端产品要做好,还要完善谱系,保证部队形成全面、完整的战斗力。
中航工业的存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部队赢得战斗力,这是我们的根本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不懈努力。
‘捌’ 全球有那几个国家航天技术最发达
全球航天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一、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航天活动的国家,活动规模和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特别是美苏两国展开军事备战期间,不可否认的是美苏争霸促进了科技技术的加速发展,特别是航天航空技术随之提高了几十年水平。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从1961年开始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见“阿波罗”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两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从1972年起美国航天活动的重点转向开发和利用近地空间并开始研制航天飞机。1982年11月航天飞机进行首次商业飞行,到1984年底已飞行14次。1984年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开始研制永久性载人航天站。
美国先驱者号探测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德国向美国投降的航天专家,韦纳?冯?布劳恩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美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贡献,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研制也是自他手中发端。
国深空探测的目标是考察太阳系内的天体和行星际空间环境,重点是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
1958-1968年间先后用“先驱者”号探测器、“徘徊者”号探测器、“勘测者”号探测器和“月球轨道环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拍摄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为实现载人登月提供了科学资料。迄今为止美国依然是航天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二、俄罗斯
俄罗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年苏联甚至拥有自己的航天飞机(虽然这架航天飞机命运坎坷被毁)。曾经的国际空间站象征着俄罗斯的航天实力。拥有世界第二军事实力的俄罗斯航天技术绝对不可能弱。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宇航工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为人类开辟了通往宇宙开发的道路,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的骄傲。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也确定了苏联在世界宇航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苏联科学家成为自动太空飞行和载人太空飞行的先驱。在制造多座位宇宙飞船、发射轨道站、太空焊接方面,苏联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国家。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保持着滞留太空的世界纪录。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模型 虽然直径只有55厘米 却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苏联宇航业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成因在于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斯大林执政时期确定了“要把落后的农业国家变为工业国家”的思路,提出“掌握了技术的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
苏联红军上校飞行员加加林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二战期间,苏联全民动员保卫国家,但大学生、科学家不是动员对象,从而为国家保留了科学力量。在实施太空计划期间,苏联有138个研究所、几百个工厂服务于这项计划,总人数达到数万人。
到2005年,俄已具有技术成熟、载重能力大的“能源”型超重载火箭,如果俄宇航工业所需资金和材料得到保证的话,它可凭借自己的实力与竞争力,将在世界航天市场上争取到占世界太空货物50-60%的订货,即1000-3000吨/年,每年将为俄带来80-240亿美元的利润。此外,通过出租世界水平的轨道站和航天通信设施,提供地球矿物勘探,绘制地图等方面的服务,出售在太空合成和采取的物质,将为俄挣来更多的钱。
此时期的特点将是:俄宇航工业将在世界航天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并将重新出现繁荣景象,为俄挣得巨额外汇,从而推动本国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
三、中国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
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航天火箭 中国航天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非常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尤其是近几年中国航天发展迅猛。
四、欧洲
欧洲国家太多,没有哪个国家有实力单独进军航天领域,但欧洲整体实力依旧很强,特别是它们有机会经常与美国合作。
欧洲航天局(欧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个政府间会议设立的,目标是专门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进欧洲各国在空间研究、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和欧洲航天器发射装置研制组织。
欧洲航天中心发射两颗卫星
除捷克外,欧航局现有17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德国、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挪威、荷兰、葡萄牙、英国、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国也参与了该机构的一些合作项目。
欧洲航天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
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欧洲航天局与欧盟没有关系。欧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欧盟国家如瑞士和挪威。卢森堡和希腊将于2005年12月加入。
从表象上看,欧洲航天局太空探索的重点不是载人航天,而是深空探测。2004年发射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正在飞往“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路上,2005年发射的“金星快车”传回了金星极地的清晰图片。
为推动现有运载火箭系统的中期发展和2010年前后新一代欧洲航天运输器的发展,欧洲航天局又提出了“未来运输器准备计划”、确定下一代技术需求的“欧洲航天技术主体计划”。而在载人航天方面,欧洲航天局更确立了雄心勃勃的“极光”计划,打算在2020年至2025年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2030年至2035年间登陆火星。
五、日本
日本的航天技术在亚洲依然算是很强的。随着日本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本已拥有两个航天发射中心——鹿儿岛航天中心与种子岛航天中心。它们都位于日本南部。日本鹿儿岛航天中心隶属于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学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种子岛航天中心隶属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是日本应用卫星发射中心。
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
1970年2月11日,用兰姆达4S-5火箭把日本的第一颗技术卫星(24公斤重的大隅号卫星)送入337/5141公里的轨道。 此后,科学卫星的发射率大约为每年一颗。自1964年以后,发射场进行了扩建,以发射推力更大的缪运载火箭。
日本女宇航员完成太空之旅顺利返航
日本鹿儿岛航天中心,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学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1962年2月,该研究所在鹿儿岛县的内之浦附近选中一个多山丘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作场址,并开始兴建,1963年12月投入使用。1965年,鹿儿岛航天中心已拥有发射卡帕和兰姆达固体燃料探空火箭的全套设施。而日本宇航开发局使用的H2A是世界上技术最稳定的发射器。
‘玖’ 世界航天强国排名
1、美国
美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展开对外太空的探索,率先完成了载人登月计划。美国在航天领域更是大有所为,太空探索公司的“龙”飞船成功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两个月以后,两人顺利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