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世界最多高楼的城市排名
一、香港
香港城市面积1053平方千米,坐落着7794座摩天大楼。香港国际金融大厦是全港最高的建筑,高420米。
二、纽约
纽约城市面积800平方千米,坐落着6091座摩天大楼,这里坐落着纽约着名的地标性建筑---纽约帝国大厦(448米)
三、新加坡
新加坡城市面积710平方千米,坐落着4562座摩天大楼。
四、莫斯科
莫斯科城市面积1081平方千米,坐落着10896座摩天大楼
五、首尔
首尔城市面积616平方千米,坐落着3023座摩天大楼,岩洞松下标志性大厦是最高的建筑,高约690米。
六、迪拜
迪拜城市面积3885平方千米,坐落着686座摩天大楼,这里坐落着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828米)
七、芝加哥
芝加哥城市面积589平方千米,坐落着1160座摩天大楼,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螺旋塔是最高建筑,高约610米。
八、上海
上海城市面积6638平方千米,坐落着1121座摩天大楼
九、圣保罗
圣保罗城市面积1523平方千米,坐落着5789座摩天大楼
十、曼谷
曼谷城市面积1568平方千米,坐落着923座摩天大楼。
⑵ 巴西议会大厦的建筑环境简介
巴西利亚城总体规划由纵横两条轴线所组成,主要行政、公共建筑均沿纵轴布置,轴线下端为“三权广场”、国民议会及办公楼、总统办公楼、最高法院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建筑均设于此。由于配合默契巧妙,建筑单体、群体乃至整个城市浑然融合为一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这座建都不到30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高评价,作为巴西利亚利亚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巴西议会大厦也随之名扬天下。
⑶ 世界七大奇迹的世界工程奇迹
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巴拿马运河,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巴拿马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1903年,工程由美国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美国又追加了3亿7500万美元,共挖掘了1亿7700万方土方,用了450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荷兰北海保护工程,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荷兰近1/3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为阻止海洋的进犯,他们建起一系列巨型防洪屏障。该计划是在风暴频发的北海之中建造一道30公里长的防洪堤,以防海水的袭击,与此同时,在防洪堤后面建一个既没有潮汐也没有洪灾危险的淡水湖。
荷兰境内地势非常低平,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约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那里,东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生活在这样的国土环境里,如果没有海堤和河堤的保护,许多人将失去家园。在历史上,荷兰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内侵使千里沃野变成泽国。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与伏列沃湖连成一片,形成了须德海。据统计,从13世纪至今,荷兰的国土被北海侵吞了56万多公顷。但是,荷兰人并未就此屈服。荷兰这个国家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在海平面以下。荷兰人与水抗争了几百年,努力捍卫自己的土地。可是,土地开始缓慢下沉。与此同时,海平面渐渐上升。于是,荷兰人采取了极端的应对措施——修建巨型屏障,把海挡住。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栋着名摩天大楼。
名称源于纽约州的昵称──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称原意为纽约州大厦或者帝国州大厦,惟帝国大厦的翻译已经约定俗世并沿用。帝国大厦为纽约市以至美国最着名的地标和旅游景点之一,为美国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楼高381米、103层,于1951年增添的天线高62米,提高其总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大楼于1930年动工,于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仅410日,是世界上罕见的建造速度纪录。
帝国大厦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选其为纽约市地标;1986年该建筑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大厦在进行巨额费用的改建,正在努力转变为一个更加节能的环保绿建筑。 金门桥(Golden Gate Bridge)是世界着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设计。因其历史价值,于2007年由英、美两国合拍成同名纪录片。
金门大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当船只驶进旧金山,从甲板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桥的巨形钢塔。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缆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缆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缆两端伸延到岸上锚定于岩石中。大桥桥体凭借桥两侧两根钢缆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又宽又高,所以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 伊泰普水电站(Itaipu Binacional, Itaipu Dam),位于巴拉那河流(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20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度,其中2008年发电948.6亿度。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量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三峡电站。
巴拉那河全长5290公里,总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伊泰普坝址以上的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2860亿立方米,分别占全流域的28%和39%。伊泰普以上流域均在巴西境内,水量充沛、落差也较大。伊泰普水库总库容 290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0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径流量的6.6%。在上游还建成23座水库,与伊泰普水库合计总库容216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1265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径流量的44%,所以调节性能很好。1973年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界河长200km一段水力资源,历时16年,耗资170多亿美元,1991年5月建成举世界瞩目的伊泰普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大坝全长7744米,196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形成面积1350平方千米、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立方米 /s。坝址处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枯水河槽宽250m,基岩主要为坚硬完整玄武岩。电站总库容290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0亿立方米 。 英语:the CN Tower,又译加拿大国家塔、西恩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电波塔。英文原名里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缩写,现在则是“Canada's National”的缩写,但两个名称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现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筑物。该塔被认为是多伦多的地标,每年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参观。
自从在1976年落成后,该塔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纪录为最高的建筑物,直至被哈利法塔(迪拜塔)超越为止。但从专业角度看,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并不是一个建筑物,而是一个非建筑结构物。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是多伦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通讯塔,塔内拥有将近一千七百多级的金属阶梯,塔高约等于于一百几十层楼的高度。塔内装有多部高速外罩玻璃电梯,只需58秒就可以将游客从电视塔底层送至最高层,在塔顶可以远远眺望整个多伦多城市以及安大略湖等周围的景色。1995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英吉利海峡隧道(英语:The Channel Tunnel 、法语:le tunnel sous la Manche)也称为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隧道横跨英吉利海峡,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隧道长度50千米,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长度39千米。单程需35分钟。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像是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区间火车。隧道由欧洲隧道技术公司经营,但因为隧道建造费用极高,所以债务沉重。
⑷ 巴西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
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东濒大西洋,同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家。
巴西利亚是联邦区政府所在地,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0个,总人口约200万。现任联邦区长官为若阿金.罗里兹(Joaquim Roriz)。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10亿美元,占全国的2.73%。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约占联邦区产值的90%;工业占10%,主要为建筑业和水泥制造业。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气候宜人,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温度为29.3°C,最低温度为17.1°C。年降雨量为1603毫米。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联,呈“H”型,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市内帕拉诺阿(PARA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 巴西利亚现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
2000年人口1.69799亿,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
圣保罗市(Sao Paulo)于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圣保罗州首府,位于该州东南部。海拔760米,面积149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740万。圣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产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州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50%和70%。主要工业:机械、汽车、电器零件和轻工业。此外还有医药、塑料、烟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类企业22.5万家,全国50个最大企业中有30个在此。银行和分行5037家,银行职员占就业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个,11个现代化购物中心10余家,还有800多个集市。圣市工业就业人口占全国总数的20%。圣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贸基地。1984年,我国在圣保罗设总领事馆。1988年,圣市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约有17万华侨华人居住于圣保罗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伊瓜苏市(Foz do Iguazul)位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汇合处。“伊瓜苏”在印第安瓜拉尼语中意为“大水”。全市面积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苏国家公园占20%,伊泰普湖占30%)。市区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万。年平均温度27.7°C,每年1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8.1°C;7月最冷,平均温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湿度80%。
伊瓜苏市是巴西第二大旅游中心,年均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商业和旅游业。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距市区12公里,着名的伊瓜苏大瀑布距市区28公里。该市距巴拉圭东方市仅6.5公里(每年巴西约有600万人次前往东方市购物),距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港市10公里,距阿境内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苏市约有3000华侨华人,其中大多数在位于巴拉圭一侧的东方市经商,居住在伊市。伊瓜苏大瀑布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形成于1.2亿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大瀑布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称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内,但从巴西一侧看去更为壮观。巴境内参观里程1公里(阿境内参观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18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90亿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语中意为“会唱歌的石头”。伊泰普水电站于1974年10月17日动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历时17载。水电站主坝为混凝土空心重力坝,高196米(海拔225米),长1500米。右侧接弧形混凝土大头坝,长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闸长483米,最大泄洪量为62200立方米/秒。两岸还接有堆石坝、土坝,整个坝长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库面积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侧750平方公里,巴拉圭侧600平方公里),容量290亿立方米。
伊泰普水电站工程由美国旧金山国际工程公司和意大利米兰电力顾问公司提供咨询并于1971-1974年间完成了总体规划、导流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选用等关键性设计。发电机组全部由德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在巴西制造。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为开发伊泰普水电站组成伊泰普联营公司,负责施工建设和经营管理。两国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对水电站的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电力频率不同,分属巴西和巴拉圭的机组分别采用60赫和50赫的频率。高压交流输电线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费水电站发电量的2%,故按规定(50年内,巴拉圭分得电力的多余部分必须卖给巴西,50年后可以自由转售)将剩余48%的电卖给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福纳斯公司(Furnas)中心调度所负责调度。
伊泰普联营公司注册1亿美元,两国电力公司各出一半并分别拥有水电站的一半产权。建设资金的99%依靠贷款,由巴西负责筹集。水电站建设总投资为234亿美元,其中工程投资112.4亿,利息支出121.6亿。根据两国政府协议,水电站按50年(1974-2023年)还清本息确定电价(仍以美元计)。其间可借新债还旧债。贷款还本付息费用占水电站经营管理费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电站每年发电收益约23亿美元。
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 是里约热内卢州首府,位于该州南部,坐落在瓜纳巴拉海湾内侧,海拔2.3米,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温度为17°C,最高温度为36°C。里约市建于1565年,1834-1960年为巴西首都。是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中心。
里约热内卢在葡萄牙语中意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达这里时,误以为瓜纳巴拉湾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着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面包山、尼特罗伊大桥等。里约的海滩举世闻名,其数目和延伸长度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滩72个,其中两个最有名的海滩是:科巴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里约被誉为“狂欢节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最有特色的狂欢节。
1986年里约热内卢市与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1992年我国在里约设总领事馆。约有5000华侨华人居住于里约市,多家中资公司在此设有机构。
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面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
玛瑙斯市(Manaus)为亚马逊州首府,地处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亚马逊河支流)交汇处,面积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该市地处亚马逊平原,位于南纬3度,常年湿热多雨,年平均温度26°C,最高可达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该市工业以冶金、电子和机械为主。该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动码头,全长1313米。农产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现有高等院校4所,中学370所,小学72所,医院24所,病床1570个。玛瑙斯是着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海关大楼(砖瓦均从英国进口)、马瑙斯大剧院、印第安人博物馆等。距市区80公里就是野生热带雨林。亚马逊河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全长6751公里,在巴西境内3165公里,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亚马逊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河河水为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
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接待客人时,有一种特殊的礼仪--淋浴礼。
巴西狂欢节原是北半球和天主教的节日,是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的,它吸收了黑人的音乐和舞蹈而变成闻名遐迩的巴西特有的传统节日。
巴西人具有尊敬老人的民族美德,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一天举国同庆。
巴贡巴祭典是巴西黑人的宗教节日。
⑸ 谁知道巴西的首都以及它的概况
巴西利亚
12/10/2003 16:32:56
巴西尼亚是巴西的首都,是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位于巴西中部戈亚斯州高原,地处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处的三角地带。巴西尼亚城区人口41.1万,连同周围8个卫星城组成的联邦区,面积5814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巴西尼亚被称为超级现代化的都市,由卢西奥<img src="/images/dot-b.gif" >柯斯达和奥斯卡<img src="/images/dot-b.gif" >尼梅耶尔两人设计的。市区的建筑风格新颖独特,多姿多彩,融会世界古今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世界建设博览会"之称。 巴西尼亚建在巴西尼亚人工湖旁,以三权广场为核心,形同一架喷气式飞机。总统府、国会、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楼建在机头部门,机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轴,其两旁是建筑规格划一的高楼群;机两翼是商业区、住宅区、旅馆区;机舱后部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东部的普拉纳尔托宫是总统府所在地。总统官邸叫曙光宫。外交部在伊塔玛拉蒂宫,该建筑位于湖中的岛上,四周玻璃墙辉映着湖光水色,有"水晶宫"之称。国家剧院的外形像埃及的金字塔。巴西尼亚大教堂如同罗马教皇的圆形帽。这里还可以看到西班牙的古城堡和欧洲巴罗克式建筑。与上述建筑群相交叉的是从北向西南沿着三条大街排列着的一组组住宅建筑群,逶迤10公里左右。这些建筑皆与湖岸曲线相平行排列,很像一弯新月。住宅区建筑风格各异,多姿多彩:有的鳞次栉比,紧相连接;有的相对集中,形成四方形的群体。
⑹ 巴西的名胜古迹有什么
巴西的名胜古迹(简要说一下比较出名的四个):
1、伊瓜苏大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伊瓜苏河上,形成于1.2亿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大瀑布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称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内,但从巴西一侧看去更为壮观。巴境内参观里程1公里(阿境内参观里程3公里)。
2、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3、面包山,此山因形似法式面包而得名。位于瓜纳巴拉湾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与面包山为邻的有两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
4、亚马逊河发源于秘鲁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全长6751公里,在巴西境内3165公里,河面宽广,支流众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总量的20%。由亚马逊河冲击而成的亚马逊平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多位于巴西境内。亚马逊流域适合植物生长,有浩瀚无际的原始森林,各种植物两万余种,盛产优质木材,并被誉为“地球之肺”。亚马逊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组成。索河河水为黄色,黑河河水为浓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两种河水在交汇处长达数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黄分别,互不相犯,成为一大景观。
⑺ 巴西最出名的建筑
耶稣山(科尔多瓦山),高710米,位于里约市蒂茹卡国家公园内。山顶塑有一座两臂展开、形同十字架的耶稣像,故又名耶稣山。巨大的耶稣塑像在全市的每个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约的象征之一。该塑像建于1931年,高30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1145吨。仅其头部就高3.75米、重30吨;左右两手手指顶端之间距离为28米;两臂面积约38平方米,重114吨;塑像基座面积为100平方米。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