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亚马孙的木材主要出口哪些国家
据巴西政府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目前在亚马孙河热带雨林被非法砍伐的树木占全部砍伐量的80%。虽然巴西环保监管部门对非法砍伐树木的公司进行过多次罚款,如日本的一家木材公司因收购非法砍伐的木材曾被罚款180万美元,警察部队对木材仓库进行过突袭,政府吊销了数十份树木砍伐执照,但巴西政府仍无力控制由巨大利润驱使的非法木材交易。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带雨林的面积极大,巴西环境保护部门人力不足,每一个森林监督检查员管理的丛林大小就相当于瑞士的国土面积,无法有效制止不法商人雇佣的伐木工对树木的砍伐;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在亚马孙州州府马瑙斯开设了木材收购公司,这无形中鼓励了当地不法商人对热带雨林进行大肆砍伐,而且不法商人对政府官员进行威胁、贿赂使他们不能严格执法;此外,英国的木材进口公司向不法商人订货的订单不断,利润的诱惑使不法商人不惜铤而走险。从亚马孙热带雨林深处砍伐的树木被扎成树筏顺流而下,抵达马瑙斯后被卖给阿玛普拉克木材公司,经该公司开设的木材加工厂加工成胶合板后出口。该加工厂生产的3/4胶合板被出口到英国,每个月的数量超过1400吨。
❷ 巴西的主要港口有哪些其简称与简码又是什么
巴西的主要港口有以下:
1、桑托斯 SANTOS
桑托斯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抓斗吊、集装箱吊、浮吊、铲车、自动装卸机、输送带、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集装箱吊最大起重能力为35吨,浮吊达150吨,拖船的功率最大为1734kW,还有直径为150~4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仓库容量达120万吨。集装箱专用码头的面积为32万m∧2,拥有吊举10.6m的集装箱吊,装卸效率每小时20TEU。谷物每小时装300吨,矿石每小时卸600吨,原油每小时卸2000吨,煤每小时卸1000吨,化肥每小时卸2000吨。本港保税仓库面积为8.9万m∧2。散货码头可靠4.5万载重吨的船舶。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为43.8万TEU,年货物吞能力的约4000万吨。
2、萨尔瓦多 SALVADOR
港口有南北防波堤保护,南防波堤由陆向西北伸展,北防波堤孤悬港区之外。从西南东顺岸伸展有四座码头:1.沿海船码头,长683米,前沿水深7-8米。2.远洋船码头,长782米,沿边水深7-9米。3.连接码头,长238米,沿边水深8-9米。4.十米码头,长370米,沿边水深9-10米。全港码头线总长2000多米,十多个泊位。港湾北部水域还有离岸油码头4个泊位。出口纺织品、烟草、咖啡、可可、糖、皮革及石油等;进口煤、谷物等。
3、维多利亚 VITORIA
维多利亚港口服务设施有;修船、加燃料、小艇、医疗、牵引、淡水、给养、遣返,无干船坞、排污设施。港市有阿根廷、比利时、芬兰、法国、意大利、黎巴嫩、葡萄牙、英国、乌拉圭、德国的领事。入港航道宽120米,水深13米。港口泊位分两部分:北岸,5个泊位,水深1个4.3米、1个7.3米、3个7.8米,总长600米左右,装运废钢。生铁、谷物、集装箱、可可、咖啡、托盘货物;南岸:1个油轮泊位,长182米,水深10.2米,是个系缆桩泊位;生铁和煤炭泊位岸线长600米,水深10米到11米;一个装运酒精和糖浆的系缆桩型泊位;1个精矿砂泊位,长160米,水深11米;650米杂货、散装货泊位,水深12米,装运玉米、小麦、集装箱、杂货、钢材等。
4、福塔莱萨 Fortaleza
福塔莱萨(Fortaleza),巴西东北部重要海港,塞阿拉州首府。位于大西洋岸,横跨帕热乌河河口两岸。面积 336平方公里,人口130.9万(1980);始建于1609年,原为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为争夺东北部甘蔗种植园而修建的城堡。1637~1654年曾被荷兰人占领。1823年设市,并成为塞阿拉州的首府,更今名。
5、马瑙斯 Manaus
马瑙斯(Manaus)是巴西西北部亚马孙州首府。位于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左岸,是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万吨货轮可以经亚马孙河到此。面积1.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3.4万。属典型热带雨林气候。16世纪时为印第安人村落。1669年建城,几易其名。1825年定名为马瑙斯。1850年成为州府。1890~1920年间因周围橡胶业繁荣而得以快速发展。1912年橡胶出口居世界第一位。1967年巴西政府把该市辟为自由贸易区。1972年建立了巴西第一家电子计算机厂和彩色电视机厂,是巴西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和摩托车的重要产地,有炼油厂和热电厂。巴西西部文化中心和游览地。设有大学、国立亚马孙研究所和动植物园。有国际机场。
6、巴拉那瓜 Paranagua
巴拉那瓜(Paranagua),巴西南部城市和第二大咖啡输出港。位于大西洋巴拉瓜湾畔。人口6.8万(1980)。始建于1585年。港口优良,水深10米,主要输出咖啡、马黛茶、木材等。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公路通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巴拉圭出口商品也以此为自由港。多殖民时期着名建筑。港区有个巴拉圭的过境区,第9A货仓属巴拉圭管理和控制,他们用封闭的卡车将进口货物运回国内.对巴拉圭的进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有不少集装箱班轮公司开通有中国到此港口的运输。
7、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面积1255.3km²,海拔2.3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70公里,绿地面积325.6km²,人口900万人。年平均气温17-36℃。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葡萄牙语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该城市始建于1565年,1763年成为巴西首府,1822年成为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后改为瓜纳巴拉州(范围与城市相同),1975年瓜纳巴拉州撤销后成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服装、印刷、汽车、造船、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冶金和食品等工业。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在此设有经理处。市内设有6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85座大小剧场和82家俱乐部。
8、里奥格兰德 Rio Grande
FUEL:AVAILABLE 巴西南端帕托斯湖湖口,大西洋沿岸港口。采用西3区标准时。最大吃水11.28米。水的载重密度为1000-1005。无潮汐变化。盛行东北、西南风、强制引航。通讯联系通过JUNCAO无线电台,呼叫信号PPJ。频率:AL组484、500、4251、4231、8460、84660.5、12840、12689.5、16918、17170;A3J组:2086.6、2182、2096、4125、4143.6、4413.2、4118.8、4382.2、4087.8、8802.6、8278.7、8774.7、8250.8、8790.2、8266.3、13184.5、12413.7;16F3组,甚高频23、24、25、26、27、28频道。港市有英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的领事机构。长度超过200米的船只不能进入内锚地停泊。港口有一个商业码头,泊位岸线总长1920米,最大吃水8.84米,装卸杂货、化肥、港外、谷粉、植物油、磷酸、冻肉等;二个集装箱泊位,长275米,吃水11.28米;一个油轮泊位,长300米,吃水10.06米,装卸原油、石油产品、氨、磷酸;一个系缆桩泊位,可停靠长220米以上,吃水11.28米的散装谷物船只。另外还有2个私营码头,一个专门装卸散装化肥、氨和磷酸,吃水10.97米;一个谷物泊位,也可装卸散装植物油,吃水11.28米。长200米以下的船舶可在内锚地停泊,用驳船装卸货物。
❸ 巴西的工业化进程
巴西的工业化建立在以资源消耗、加工和出口的基础上。巴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咖啡经济”、“甘蔗经济”、“木材经济”、“矿产经济”,基本上是以原料输出和一般粗加工出口为主。如巴西有“咖啡王国”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大国,在经历了持续百年的“鼎盛”之后,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景气而走下坡路。而且在出口贸易上,巴西等拉美国家长时间地依赖于美国等西方经济大国。因而导致巴西的工业经济产业层次比较低、依赖性比较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比如,巴西牛皮产量高、皮质好,但皮革加工产品则嫌粗糙,“卖相”不好,缺乏知名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❹ 巴西是南美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吗
发展中国家中,只有我国,印度,巴西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南美洲都是发展中国家,只是巴西是老大了。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即使工业经济不错,但也是不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是世界工业体系的一个环节,一个加工车间
❺ 巴西林业是什么
(forestry in Brazil)
(王秉勇)
巴西森林面积为4.25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52%,森林蓄积量584.45亿立方米,年生长量3.34亿立方米。在森林总蓄积量中,绝大多数为阔叶林。197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来源于林业部门。
森林分布
巴西有四个主要的森林类型:热带雨林、稀疏林、灌木林和狭叶南洋杉林。①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盆地,面积达3.4亿公顷,占世界雨林总面积的36%,立木蓄积量为479.45亿立方米。亚马孙雨林是全世界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生活着100多万个物种。这片雨林又分为高地林、水淹林两种类型。高地林幅员辽阔,占亚马孙盆地的80%,树木高达60~65米,郁闭度大。树种组成极为复杂,达2000多种,着名的巴西坚果树就是在这里发现的。雨林中生长着超硬度和超重量的树木,它们的比重大于0.7,因此有60%的木材不能流送。水淹林生长在河流两岸,其年采伐量占亚马孙雨林年伐量的80%。树种构成不象高地林那样复杂,已定名树种和出口树种的比例较高。大多数树种的伐倒木都可水运,其中的维罗拉豆蔻已经过伐。亚马孙雨林的用材林蓄积量为450亿立方米,平均每公顷的原木材积量为155立方米。主要的商品材树种有维罗拉豆蔻、大叶桃花心木,卡拉巴木、缘心木、拉美香椿等。商品材中的46%供出口,其中的维罗拉豆蔻、大叶桃花心木和卡拉巴木三种木材的出口量占木材出口总量的83%。②稀疏林大部分分布在巴西中西部和东南部,面积为1.7亿公顷,森林蓄积量58.6亿立方米。这片森林每年要为米纳斯吉拉斯和圣保罗两州的钢铁厂提供1000万立方米的木炭。③灌木林位于内陆东北地区,面积有8000万公顷。主要生长灌木、落叶或多肉植物,木材蓄积量低,每公顷仅10立方米,总计8亿立方米,主要用作燃料。④狭叶南洋杉林分布在巴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在圣保罗、巴拉那、圣卡塔林纳和南里约格朗德四州共有120万公顷,成熟林蓄积量1.9亿立方米。由于狭叶南洋杉林过伐,使集中产区的巴拉那州的森林覆盖率已由84%下降到8%。
森林经营管理
巴西现有385.5万公顷人工林。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始于1910年。50年代初,桉树林已能为炼铁业提供木炭。主要造林树种是柳叶桉、狭叶南洋杉、云南石梓、湿地松、巴夫木和玫瑰木樟等。为了鼓励造林,巴西政府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①木材加工企业承担法定造林任务,力争原料自给。森林法规定,加工企业每消耗1.8立方米原木,必须种好三棵树,由企业购买土地造林。②国家给予经济扶持。为了鼓励投资造林,政府规定造林所得税减半,林木收入的25%上缴国家,其余的75%留给企业自用。70年代以来,靠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造林,使它成为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基本财源。③采用科学方法造林。巴西的木材加工企业有自己的人工育种、选种、育苗试验研究基地。巴西于1965年9月15日颁布了新《森林法》。该法规定,原始林允许采伐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伐区面积的50%;把亚马孙热带雨林划分为用材林区和自然保护区,以利于开发利用和保护这块世界上最广阔的原始林。根据政府1979年制定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巴西建立了26个国家公园和14个生物保护站,面积达1063万公顷;此外还有79万公顷的特别保护区(保护动植物景观供教育、休息和科学目的)。比哥达内普利纳是最大的国家公园,占地220万公顷。
森林工业
70年代末期,巴西每年的木材采伐量为2.12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薪炭材占77%,按标准煤当量计算,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0%。巴西年加工原木2000万立方米。1980年,全国有锯材厂5600家,生产锯材750万立方米。单板产量为121万立方米,胶合板98万立方米。锯材生产设备结构合理,产品规格简单,出材率一般在60%以上。巴西现有纸厂49家。1980年,全国纸产量达到了300万吨,占世界第12位;纸浆产量230万吨,居世界第八位。同年,林产品的出口值近10亿美元。其中木材出口值占35.7%,其他林产品占64.3%;林产品对外贸易量占巴西对外贸易总量的4.7%。
采伐利用是开发亚马孙雨林最主要的问题。现在仅有极少数的优质材得到了利用,每公顷的采伐量只有2~10立方米,原因是缺乏采伐标准和目前的工业设备还无法加工所有的材种。强度择伐和疏伐是亚马孙雨林的主要采伐方式,这里生产的木材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2%。采运方式从伐木、打枝到集运材几乎全部由人工操作。采运效率因地因树而异,平均每人3立方米/日。在韦洛地区和贝伦—巴西利亚高速公路沿线的高地林中,采伐方式比较先进,由3~4人组成一个伐木队,用油锯伐木、打枝和造材,用拖拉机和汽车集运材。
林业教育与科学研究
巴西有高等林业院校及研究中心34所,中等林业学校6所。自1960年创办第一所林业学校以来,全国已培育了2200位林业工程师。在巴拉那州的圣塔维姆城有一所木材专业培训中心,它隶属于亚马孙开发监督处。巴西林业发展研究所成立于1967年,该研究所的主要职责是实施巴西的林业政策。它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吸收外资,开展林业基础和应用、木材加工等课题的研究。
❻ 中国在巴西建木材加工厂可行吗
不可行。虽然巴西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对雨林大规模开发,导致巴西诸多环境经济问题,甚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so,面对开发热带雨林产生的问题,巴西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所以说,你是想将中国木材运过去加工吗,-)人家自己都没得卖的了@x@)
❼ 巴西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带雨林的面积极大,巴西环境保护部门人力不足,每一个森林监督检查员管理的丛林大小就相当于瑞士的国土面积,无法有效制止不法商人雇佣的伐木工对树木的砍伐;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在亚马孙州州府马瑙斯开设了木材收购公司,这无形中鼓励了当地不法商人对热带雨林进行大肆砍伐,而且不法商人对政府官员进行威胁、贿赂使他们不能严格执法;此外,英国的木材进口公司向不法商人订货的订单不断,利润的诱惑使不法商人不惜铤而走险。从亚马孙热带雨林深处砍伐的树木被扎成树筏顺流而下,抵达马瑙斯后被卖给阿玛普拉克木材公司,经该公司开设的木材加工厂加工成胶合板后出口。该加工厂生产的3/4胶合板被出口到英国,每个月的数量超过1400吨。
❽ 巴西人种构成最显着的特征是
(1)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巴西人种构成最显着的特征是混血种人居多,使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巴西工业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
(2)结合图示得知:图中表示亚马孙河的序号是②,该河冲积形成的亚马孙平原覆盖着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3)我国某企业想去巴西投资建厂,建立钢铁厂可行,理由是巴西铁矿资源丰富;建立木材加工厂不可行,理由是巴西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故答案为:(1)热带;混血种人;东南沿海;(2)②;热带雨林;(3)可行;巴西铁矿资源丰富;不可行;巴西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❾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
圣保罗
① 巴西东南部一州。东南濒大西洋,西、北界巴拉那河及其支流格兰德河。面积24.82万平方公里。人口3,307万(1990),城市人口占80%。首府圣保罗。沿海为狭长低地,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大崖壁以北的内地为高原和谷地,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流富水力资源。十九世纪末,因咖啡种植而兴起。1899年设州。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州。工业生产占全国工业总值的50%左右,部门齐全,以钢铁、汽车、飞机、电子、化学、机器设备为主,并有纺织、食品、造纸、水泥、炼油等工业。咖啡、棉花、甘蔗、柑橘、柠檬产量均居全国之冠。畜牧业发达。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四通八达。
② 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圣保罗州首府,世界4座最大的都市之一。位于国境东南部马尔山脉大崖壁边缘海拔800多米的高原上,东南距外港63公里,城区面积1624平方公里,包括郊区在内的大圣保罗则达2300多平方公里,大圣保罗人口超过1300万。该城虽然处在南回归线附近,但因地势比较高,夏季多雨凉爽,冬季干燥偏冷,无严寒,是一座气候宜人、林木苍翠、风光秀丽的城市。
圣保罗最早是印第安人的村落。1554年1月25日,葡萄牙殖民者来到这里,发现其地理位置理想,便大兴土木兴建城镇,因这一天恰好是天主教纪念圣徒圣保罗的日子,便将这座城镇命名为圣保罗。1711年圣保罗设立市。1822年,巴西在这里宣布独立。到1880年,圣保罗仍只是一座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4万的小镇,但到19世纪末期,因附近地区大面积种植咖啡和外国移民大量涌来,城镇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到1940年城市人口已超过130万。据有关报道称,圣保罗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圣保罗给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华的景象。从飞机上俯视这座南美洲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全市6.4万条街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市区许多建筑物高达三四十层,如圣保罗州银行高32层,在160米的楼顶建有一座电视塔;意大利大厦高41层,顶端建有餐厅和了望台,凭栏远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圣保罗市商业十分繁荣,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圣本托大街、安东尼奥·普拉多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一带。共和国广场中心的花园里,设有工艺品集市,有出售宝石、古董、木雕、皮货、邮票、硬币、名画的摊位,每逢星期日,圣保罗市民和外来游客纷纷涌到这里,使集市变得水泄不通。市中心地区有一个占地2.7万平方米的大市场,商品繁多,种类齐全,而且价格较低廉,一天到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另外,1600多家大小饭店、餐馆分布全市各个角落,但主要集中于市中心、富裕阶层聚居的东南区和消费水平较高的西区。巴西素有“咖啡王国”的称号,咖啡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8,而圣保罗附近地区是巴西的重要咖啡产地,市区大街小巷各类咖啡馆比比皆是,一天到晚顾客盈门。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城市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同圣保罗州的经济密切相关。公元19世纪以前,圣保罗州盛产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为州首府的圣保罗市的工业以棉纺、粮食加工、咖啡加工的传统工业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了冶金、机械、汽车、电力、食品、水泥、化学、橡胶、烟草、造纸等工业,而这些工业部门能够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工业原料的大部分可从圣保罗州及附近地区获得。近二三十年来,圣保罗又建有巴西电子工业中心、汽车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炼油厂。圣保罗现有3万多家工厂企业,产业工人200多万,集中了巴西全国工业的一半。
圣保罗也是一座文化城市,市内有圣保罗大学、天主教大学、医科大学及其他各类高等学府和专科学院,拥有藏书逾百万册的圣保罗图书馆。郊区有建于1901年的巴吞吞毒蛇研究所,饲养和陈列着2000多种、数量达数万条的各类毒蛇,每年生产解毒血清2.85亿支和预防伤寒、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传染病的疫苗2500万支,是世界公认的毒蛇研究中心,每年吸引30多万外国游客前来参观。圣保罗市区博物馆众多,其中着名的有圣保罗美术博物馆、巴西美术博物馆、家具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印第安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建筑别具一格,藏品丰富,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圣保罗市区还有许多着名建筑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南美洲最大的教堂之一——天主教大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本世纪30年代,落成于圣保罗建城400周年的1954年,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气势宏伟,多姿多彩,地下室里保存着许多圣徒的遗骨。
③ 印度洋西部法属留尼汪岛城镇。在西北岸,东北距圣但尼24公里,有公路相通。有制糖、香草加工、谷物加工等厂。西南面的圣吉尔莱班是海滨疗养地。
④ 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人口26.6万(1984)。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对岸是本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两个城市合组成双联市。大市区人口211.4万(1980)。密西西比河溯航终点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活牲畜和农产品集散地。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其次有汽车、电子仪器、钢铁、炼油、化学等工业。市内外多冰川湖和冰碛丘,风景甚佳。有明尼苏达大学等高等院校多所。
❿ 巴西热带雨林受到了哪些破坏
巴西热带雨林受到了以下五种环境方面的破坏
1.森林砍伐
20世纪60年代,巴西迅速增长的人口定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各主要地区。居民伐林取木或开辟牧场及农田,致使雨林急遽减少。90年代,巴西政府及各国际组织开始致力保护部分雨林免遭人们侵占、开辟和毁坏。
亚马逊热带雨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的生物量足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论题了,亚马逊热带雨林依靠亚马逊河流域非常湿润的气候,亚马逊河和她的100多个支流缓慢地流过这片高差非常小的平原,河岸旁的巴西城市马瑙斯距离大西洋有1600公里,但海拔只有44米。
一些环境学家提出保育雨林不单只有生物学上的动机,亦有其经济动机。若以可持续方式耕作水果、橡胶及木材,每1公顷的秘鲁亚马逊雨林价值约US$6820;若以非持续性方式耕作商业木材,则值约US$1000;若将林地改作牧草场,则只值US$148,但这个假设被广泛地质疑。
单单在巴西,超过90个原住民部族于1900年代被殖民主义者摧毁,数百年来累积对雨林物种医学价值的知识亦随之散失。由于领土持续被森林砍伐破坏及生态灭绝,例如秘鲁亚马逊,本土的部族不断地消失。
2.洪水泛滥
亚马逊河季节性的降雨使亚马逊河和其支流经常泛滥,在雨季河道平均深达40米,宽展到平均38公里,从11月份开始涨水,直到第二年6月份,然后回落到10月份。其支流内格罗河的涨落和干流还不在同一时间,雨季是从2月或3月开始,涨到6月开始和主干流一起回落。另一个支流马代腊河的涨落要比主流提前两个月。
在雨季里,亚马逊河淹没了几十万平方公里,洪水深度在有些地方比旱季水位最低时高出12到15米,在伊基托斯附近高出6米;在泰弗附近是15米;在奥比多斯附近是11米,在帕腊河是4米。
3.气候转变
有证据显示亚马逊雨林的植被在过去21,0000年,经历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及冰蚀期(deglaciation),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析过亚马逊盘地古湖(paleolake)及冲积扇中的沉淀物,显示出盘地在末次盛冰期的降雨量比现时的为少,这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盘地潮湿的热带植被减少所造成。对于当时植被减少的广泛程度,科学家有不同的争论。有科学家认为雨林萎缩至细小及分离的物种遗区(refugium),被空旷的森林及草原分隔着;有科学则认为雨林依然完整,只是北部、东部及南部没有伸延至如现时的这么远。这个争论实难以解决,原因是雨林研究工作实际上的限制,意味着数据取样可能与中央的亚马逊盘地出现偏差。以上两个的见解,都有合理的数据支持。电脑模拟预测未来因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显示在降雨量严重减少及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亚马逊雨林可能无法维持,导致盘地上的雨林于2100年后几乎完全消失。但是,不同的亚马逊盘地气候模型得出不同的降雨量估计结果,由轻微上升至严重下跌的结果都有。结果指示出雨林在21世纪可能受到气候转变及去森林化的危害。
4.干旱影响
2005年,亚马逊经历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正踏入连续第二年干旱。2006年7月23日,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总结指出,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亚马逊干旱,迅速将整个地区推向一个“引爆点”(原文:"tipping point"),届时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森林已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将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可能灭亡。
5.全球暖化
环境学家所忧虑到的不单是森林遭破坏后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更忧虑到森林遭破坏后植物所释出的碳元素可能会加速全球暖化。
亚马逊雨林的常绿森林占全球陆地主要碳元素产量的10%及生态系统碳元素储存量的10% — 约为1.1 x 1011公吨碳元素。于1975年至1996年间,亚马逊雨林的每1公顷面积每1年估计积存达 0.62 ± 0.37 吨碳元素。因火灾而对亚马逊雨林造成的去森林化,使巴西成为其中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