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为什么那么多瀑布

巴西为什么那么多瀑布

发布时间:2022-04-29 17:48:04

Ⅰ 为什么会出现瀑布

‘成因1’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 高贺琪 山水画藏品
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瀑布-谭翃晶国画作品(4张)。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成因2’
世界上最着名的三个大瀑布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维多利亚瀑布和阿根延、巴西及巴拉圭之间的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总落差1040米(3120尺)。尚有争议的世界最大瀑布是寮国湄公河上的孔恩瀑布(Chutes des Khone,英语作Khone Falls),虽然落差只有70米(230尺),但流量估计有11,600立方米/秒(410,000立方尺/秒)。
瀑布的形成可能认为很简单,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其实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像尼亚加拉瀑布,它是尼亚加拉河水翻过白云石的岩 瀑布图片
[1]壁,直落入下面的一个大水池里,翻滚流飞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蚀页岩,淘空了白云岩的岩洞,一块块的白云岩崩落而下,使得悬崖永远陡峭。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块熔化了的岩石从下面挤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后来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墙。中国的黄石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形成瀑布的条件有几个。瀑布存在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较软的岩石河床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尼加拉瀑布组成美国与加拿大间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块斑驳的白云石顶板岩石,压在一连串较软的页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关原因是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其他瀑布较少由岩层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陆地的结构和形状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坚硬的台地,河水在其边缘产生瀑布,北爱尔兰的玄武岩上便是这样。在远比这个更大的规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结构--一块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该地区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产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刚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奥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况下,随着山区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数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蚀和地质特征并不是产生瀑布的仅有因素。沿着断层进行的构造运动会将坚硬和软性岩石聚拢在一起,促成瀑布的产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蚀作用增加,并使河床上的裂点向上游方向后撤(或者说,坡度的急剧变化标示着河床基准水面的变化)。依赖海平面、河水流动和地质特征(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现裂点之处得到发展。冰川作用已形成众多瀑布,那里的河谷已被冰蚀过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两侧高处。加利福尼亚州一座由冰川作用凿出的约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从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个悬谷跌落下来。
从河流的时间尺度来看,瀑布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终将销声匿迹。其侵蚀速度取决于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时由于悬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蚀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缩;在其他情况下,侵蚀会产生下切作用而将瀑布所在的整个河段夷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藉这两种手段或其中任一种手段,河流的必然趋势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总是趋于使河流呈现比较平滑的凹形纵向剖面。
即使没有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获得的侵蚀能量也是极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个特征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蚀成的深潭。有时潭的深度几乎等于产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终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后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后撤是一明显的特征。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从开始处的悬崖正面后撤11公里(7哩)。现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体被转用于水力发电,但据估计,按正常流量计算,瀑布后退率将是每年约1米(3尺)。
‘成因3’

济南九如山瀑布(15张)中国有许多着名的瀑布,像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黄果树瀑布、安徽省黄山的九龙瀑布、黑龙江省牡丹江上镜伯湖出口处的吊水楼瀑布、浙江省雁荡山马鞍岭西的大龙湫瀑布、山东崂山的龙潭瀑布、云南最大最壮观的大叠水瀑布、广西西隆的冷水瀑布等等。这些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珍珠滩瀑布(15张) 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也由此产生了不少赞美瀑布的名篇佳作。那么这些令人陶醉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科学家说,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成因4’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名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河水在河谷中奔流,遇上了陡峭的地形,流水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所以瀑布又称为跌水。地势越陡,水量越大瀑布越壮观。
在一些名山大川中,差不多都有瀑布。中国比较有名的瀑布属贵州黄果树瀑布,宽81米,水从74米高的断崖中跌下,发出轰隆巨响,浪花四溅,水珠飞扬。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它的高度是1055米。

Ⅱ 什么是瀑布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形成原因:

1.岩石类型的差异

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

2.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

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2)巴西为什么那么多瀑布扩展阅读:

瀑布是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是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

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后者尤用于谈及很大的水量时。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不可避免地消失。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产生出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

跌水潭是在跌水的下方,河槽中被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的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Ⅲ 委内瑞拉.圭亚那,巴西三国交界出的那座山为什么多瀑布

罗赖马山南美洲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在巴西、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三国交界处。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长约14公里、宽5公里,海拔2,810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奥里诺科河系、亚马孙河系以及圭亚那的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险峻,落差太大了所以瀑布多。

Ⅳ 瀑布是怎么样形成的

在世界上的名山大川中,瀑布很多,它们沿着各种不同形状的悬崖峭壁,奔流倾泻。由于地势起伏不同,水量多少不等,瀑布流泻时,千姿百态,变幻奇丽,各有说不完的美景。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着名的宽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流域,它的支流伊瓜苏河长不过700公里,水量却很丰富。大量河水呼啸奔腾而下,形成了一个宽大的瀑布。瀑布平均高度40多米。最高的“鬼吼瀑”高达72米。在它的120多米高空上可以看到飞悬着一条绚丽的长虹,浮现在水雾里,形成一幅人间奇景。

如果从流量来说,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在汛期时,它以每秒3万立方米的流量直泻而下。从远处看,瀑布犹如条条银练从天而降,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一条美丽的彩虹,像五彩缤纷的蝴蝶随风飞舞。

我国瀑布也很多,着名的有贵州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黑龙江镜泊湖上的吊水楼瀑布,以及江西庐山的开先瀑布、三叠泉瀑布、黄龙潭瀑布、乌龙潭瀑布等。众多的瀑布装点着祖国的河山,使景色更加壮丽。

世界上的瀑布千姿百态,形形色色,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条河流上,由于构成河床的岩石不同,有硬有软,软的地方容易被冲蚀,硬的地方冲蚀得慢,在软硬岩石交界处,河床高低相差很大,就出现了瀑布。再有,由

于地壳运动,地壳断裂引起升降,造成陡岩,河流流经这里,形成瀑布。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成湖,湖水从缺口溢出,也会形成瀑布;火山喷出的岩浆,阻塞河道,造成湖泊,湖水壅高泻出,同样会形成瀑布。古代冰川创蚀成的U形谷,石灰岩地区的暗河从山崖间涌出,海浪拍击海岸,迫使河流后退而产生崖壁,也会形成瀑布……总之,瀑布是地球内营力和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Ⅳ 海底竟然也有瀑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瀑布是大自然中壮观的景象。“成千上万的瀑布从一个瀑布到另一个瀑布”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壮观的景象。人们经常看到地面上的瀑布。你知道海底有瀑布吗?水下瀑布是怎么形成的?就有人指出,有些海域有巨大的水下瀑布。然而,由于水下瀑布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许多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一群科学家才测量出格陵兰海岸航线上的海水流速,受损的海流计终于证实了水下瀑布的存在。世界上已经发现了许多水下瀑布。其规模令人震惊。陆地上最宽的伊瓜苏瀑布,宽4公里,落差80米。巴斯海峡下面的水下瀑布

水下瀑布的产生是海水对流的直接结果。大流体的运动和大趋势的热量和能量的传递对海洋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水下瀑布的形成是海底垂直地形引起的海水下降流动。因此,特殊的海底地形对海底瀑布的形成和规模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底形成的所谓水下瀑布,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下行流。在一些特定的海域,人们也发现了上升的水流,这是一个“倒置”的水下瀑布。由于水下瀑布很久没有被发现,人们对其机理的认识还只是初步的,更谈不上利用了。巨大的水下瀑布就像一个迷宫,吸引着人们对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Ⅵ 巴西着名景观伊瓜苏瀑布原因是什么

伊瓜苏大瀑布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在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合处东方上游约25公里处, 自东向西的河水,在经过一个U字型大拐弯时,从宽广的河道陡然跌入一条峡谷,就形成了马蹄形的大瀑布。

Ⅶ 瀑布怎么形成的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

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

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

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

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瀑布
【成因】

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跌落。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Ⅷ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大瀑布的葬礼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拉丁美洲的巴西与阿根廷两国国境线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着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就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在下面撞开了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有时高达近百米。更有震耳欲聋的水声,为大瀑布壮威。据说在3O千米外,瀑布的巨响声还清晰可闻。
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这世外桃源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
2O世纪8O年代初,在瀑布上游建立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国家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已经逐渐枯竭,即使是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的雄奇与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许许多多的人感到震惊和痛心。这个曾经令多少人为之骄傲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即将永远消失。这个事实,令人们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他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纷纷加入到全世界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
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大瀑布。
这个行动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9月下旬,巴西当时的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骄做与欢乐,号召人何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分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自下而上所面临的大事。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变化前后景象的课件和一首叶圣陶的《瀑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条瀑布就是闻名于世的塞特达斯大瀑布,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经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然而今天巴西的总统却为这条大瀑布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要举行葬礼?为什么由总统举行葬礼?怎样举行的葬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2.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①抓关键词 ②联系上下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
3.分组合作
三.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汇报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1)瀑布雄伟壮观。它是世界是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看大瀑布流淌的情景课件,面对这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最想说什么?(①赞美一番②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过渡:这样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不仅让游人陶醉不已,流连忘返。就连叶圣陶先生也曾这样赞美(看课件,齐读《瀑布》)。
2.汇报九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心情。
(1)指名说,作者把它比作“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2)说说拟人句的好处。
(3)指导感情朗读(播放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课件)
(4)看到此情此景与前面的流连忘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难过,惋惜,遗憾,担心,生气)
(5)假如瀑布会说话,此时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3.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设计环保广告语
四.激发想象,表达情感。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会饱含觉悟地说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想想应怎么写悼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3.失学菲格雷特总统,到台前演讲。
4.记者招待会。
5.小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一直没有停止过,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到来的生态灾难中人类将首当其中,让我们一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总评:
这篇阅读课教学的成功在于:
1.导入新课从创设情境、质疑课题入手,直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为读课文明确了目标。
2.在学习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伟壮观时期的内容时,为体会作者的情感作了铺垫。
3.学生在读了大瀑布变化后的景象时,教者抓住这一点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复杂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人类自下而上环境的危机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写悼词作演讲,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另一方面,使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文实践综合,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Ⅸ 巴西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地处热带地区,降水多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Ⅹ 堪称全球奇观的伊瓜苏瀑布,为何会有275 条支流汇聚于此

伊瓜苏大瀑布被称为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有23千米处,是一个马蹄形的瀑布。高82米宽4000米,平均落差75米。它形成于1.2亿年前,在1542年被西班牙人发现。由275个瀑布组成,最大瀑布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除此之外,阿根廷这边分上下两条环线,下环线蜿蜒贯穿在密林之中,可自下而上领略每一段瀑布的宏伟或妩媚,可以说是十步一景。而上环线是自上而下感受瀑布翻滚而下的气势。很多游客一天之内两条环线都走,更加深度游览观看伊瓜苏瀑布。

乘坐直升飞机看大瀑布更为漂亮,直升机升空后马蹄形的峡谷风光一览无余,从低空观赏南美热带丛林景色非常的棒。

阅读全文

与巴西为什么那么多瀑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56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2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9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3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91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3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8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4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8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63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8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1021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4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89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307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5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6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