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二)巴西的面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三)巴西的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四)巴西的水系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五)巴西的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六)巴西的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Ⅱ 巴西地理特征和地理位置
地理特征:
1,地形:南为高原,北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地形高度差大
2,河流: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流量大
3,气候:为热雨和热草
4,植被:热雨和热草带
位置: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大约0~30S。40w~70W
Ⅲ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亿(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势平坦,以平源和低缓高原为主。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占国土面积的1/3。东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缓,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湿的湖沼泽地带。北部边界的圭亚那高原地势较陡,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是全国最高峰。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
地理位置 翻开色彩斑斓的世界地图,在西经34 °45ˊ—73 °59ˊ、北纬5°16ˊ—南纬33°°45ˊ之间有一块着金黄色版图,它北起地处赤道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南至美丽富饶的巴拉那平原,东迎大西洋,西邻巴拉圭和玻利维亚,总面积854万多平方公里,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8%,仅次于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这就是被人们誉为“南美巨人”的巴西联邦共和国。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国境线总长2.3万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爾尔尔外,巴西与南美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共同边界。北与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及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为邻,南与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接壤,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大西洋海岸线长达7000多公里,那延绵不断的沙滩,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每年吸引着数万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巴西虽然幅员辽阔,却并没有一般大国常见的大片沙漠,也没有长年冰雪覆盖的冻土带,大自然赋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无垠的天然牧场以及丰富的地下宝藏。
地形地势 巴西南北最大长度4320公里,东西最宽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点是高原多,约占领土面积的59%,但高度较低,超过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占全国领土面积的0.5%。第二个特点是多良港而少岛屿、桑托斯、里约热内卢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奥格兰德州近海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是巴西最大的一组岛屿,亚马孙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巴西第一大岛。从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北部圭亚那高原。南缘大致与赤道平行,占国土总面积的2%,是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两大河系的分水岭,平均高度超过巴西高原。与委内瑞拉交界处的内布利纳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亚马孙冲积平原。位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东小西大呈三角状,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称中央高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一半。着名的马尔山脉和曼蒂凯拉山脉等位于高原东部边缘,与海岸平行。其中马尔山脉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处巴西高原西南方,位于马托格罗索和南马托格罗索两州境内,亦称潘纳尔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泽地。
沿海平原从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贝伦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线为平坦肥沃的平原,宽度从数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经济发达,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热带气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处于赤道线与南回归线之间,只有占全国面积五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南回归线之南,因而巴西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根据气候特点,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相像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我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
参考资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
Ⅳ 巴西地理知识点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的地形主要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巴西的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草原气候气候;巴西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巴西的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热带经济作物出口量大;巴西资源丰富,工业发展迅速。
Ⅳ 关于巴西地理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因而气候潮湿,炎热,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和人的居住,由于潮湿,蚊虫孳生,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染,因而少人住。
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相对于亚马逊平原,农作物的生长较好,也适合人居住,所以
巴西的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地区,而西北部是人口很少的地区?
Ⅵ 巴西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巴西的地理位置及邻国
(1)地理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领土和人口皆居世界第五位的着名大国。
(2)邻国:巴西的邻国众多,主要有北部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西部的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阿根廷、乌拉圭等,可以说,南美洲大部分国家是它的邻国。
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占国土面积1/3,南部为巴西高原,占国土面积2/3。
(2)气候: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湿热。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l/3为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2/3为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旱季和雨季分明。
(3)河流:巴西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所有河流全部注入大西洋。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亚马孙河流域覆盖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之肺”。
(4)资源:①巴西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和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上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亚马孙平原内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动植物种类繁多,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王国”。
②巴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锰的储量也很大,是世界四大产锰国之一。但是煤、石油资源短缺。
③巴西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90%以上。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人口:巴西人口数量大约1亿7千万,是世界人口数量第五大国,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这里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适于人们居住;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2)人种:巴西的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随着黑人奴隶被贩卖到拉丁美洲。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通婚普遍,形成特殊的混血人种。在巴西,以自种人为主,占总人口一半以上;混血人种其次,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l%;黄种人最少,主要包括印第安人、日本人和华人。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以及独特的艺术文化。
在巴西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热情的桑巴舞、盛大的狂欢节以及世界一流的足球运动,无不透射着这个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3)居民语寿:通用葡萄牙语。
(4)居民宗教:多信奉天主教。
(1)二战以前,由于受殖民地主义的长期统治,巴西经济落后,以单一出口农矿产品经济为主,殖民初期出口木材,l6世纪种植甘蔗,17世纪出口矿石,l9世纪种植、出口咖啡等。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
二战结束后,巴西发展了多种经济结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基础部门。
(2)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巴西铁矿储存量大,质地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巴西主要的矿产资源是铁、锰、金、钨等;巴西水力资源丰富,能源矿短缺,为弥补煤和石油的不足,巴西和巴拉圭合作,在西南边境的巴拉那河上修建了着名的伊泰普水电站,年发电量达800亿千瓦时。
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纺织、钢铁、造船、石油、化工等。其中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之列,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它们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邻近铁矿区的地区。
(3)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咖啡、甘蔗、剑麻、香蕉、大豆等。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热带雨林的危机
(1)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湿热
(2)亚马孙河流域——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
热带雨林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气候也将受到影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保护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
巴西政府已经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城市化问题
(1)分布:巴西的人口9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2)城市:人口超过l 000万的特大城市有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圣保罗是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里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新建首部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
(3)城市化问题:巴西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4。人口高度集中,城市化速度过快,带来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污染严重等。
(4)解决措施:巴西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城市化问题,如把首都迁到巴西利亚,一方面加强了对内地的开发和管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城市规模过大所造成的城市化问题。
Ⅶ 巴西的气候特征一
巴西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北部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中部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全年高温,且分明显干季和湿季。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南部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地理: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自然资源: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探明储量153亿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区第二位(仅次于委内瑞拉)。2007年底以来,在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盐下油气田,预期储量500亿至1500亿桶。
Ⅷ 如何评价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很多国家所羡慕。
从巴西所处的纬度来看,巴西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热带地区,热带地区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合发展农业,而且热带农作物生长速度很快,一年可以多次收割。对于巴西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这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巴西农业的发展。
此外,巴西国内的自然资源也很丰富,比如巴西的铁矿资源,巴西的森林资源,巴西的水资源等。巴西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国家,这些自然资源对巴西的经济有很大帮助。巴西目前是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巴西能取得如今的发展成果,背后是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巴西有个好的地理位置。
Ⅸ 求地理巴西的主要知识,类似如图,初二的地理
“巴西”地理知识归纳
一、数字法
(一)是指:
一个新建的首都——巴西利亚。1956年,巴西决定将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亚。它位于热带,但海拔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一座建筑独特、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一种通用的语言:葡萄牙语。
一种需要进口的农产品:小麦。
一项重要的计划:1989年,巴西政府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重点保护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
(二)是指:
两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两大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两大人口分布区: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疏区和东部沿海人口稠密区。
两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铁矿和水能资源。
两条重要的纬线穿过国土:赤道和南回归线。
(三)是指:
三大工业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和贝洛奥里藏特。
三种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咖啡豆、蔗糖、橘汁。
(四)是指:
四大现代化工业部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五)是指:
巴西的面积和人口位居世界第五位。
二、特殊称谓法
1、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巴西咖啡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称。巴西人非常热爱足球运动。巴西的足球踢得好,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踏着桑巴舞的节奏一样,给人以一种在踢“艺术足球”的美的享受。
3、亚马孙河有“河海”之称。亚马孙河在洪水季节,河口地区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称。
三、“最”字法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巴西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3、巴西境内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4、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5、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
6、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7、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8、巴西是世界上咖啡、甘蔗、柑橘产量最多的国家。
四、关键字法
(一)、讲解国土面积和气候特征时,应抓住“大”和“热”这两个关键字来讲授。
利用巴西的国土面积为850万平方千米的数据和在世界各国的名次,说明它是一个国土面积大国;利用人口数字,说明巴西也是一个人口大国。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它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抓住巴西地理环境“热”这一重要特色,就为学习“热带雨林的危机”和热带经济作物做好了铺垫。
(二)、讲解亚马孙河时,应抓住“宽”、“广”、“长”、“大”这四个关键字来讲授它的水系特点。
亚马孙河的河面相当宽阔。在一般情况下,上游宽为700米,中游宽约为5000米,下游宽约为22000米,河口更宽达80000米。
亚马孙河的流域面积最广,长度为6400多千米,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
亚马孙河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亚马孙河的水源终年供应充沛,是世界大河之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我是参考http://tantao1970.blog.sohu.com/87919622.html
满意的话请采纳哈O(∩_∩)O
Ⅹ 巴西的地理内容
巴西
1.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西北角与中美地峡相连,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2.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五大国。
3.巴西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是由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在这个民族的大熔炉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文化融合的例子:桑巴舞、足球、狂欢节)。巴西通用语言为葡萄牙语,其他的拉美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4.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5.主要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面积占全国的比重 气候类型
巴西高原 2/3 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 1/3 热带雨林气候 6.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东南部是铁矿石主要分布地区,伊塔比拉露天铁矿石巴西最大的铁矿山。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7.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8.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调节全球气候。
9.受破坏的原因: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垦荒。
10.带来的后果:亚马孙地区的开发,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11.措施:巴西政府在1990年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2.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13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人口过渡集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