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四国际的下属政党或组织
安地列斯:社会主义革命小组
奥地利:社会主义替代
比利时: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社会主义工人党
孟加拉国:孟加拉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
巴西:反叛派(社会主义与自由党中的一派)
英国:社会主义抵抗
加拿大:新社会主义小组内的第四国际党团
魁北克:社会主义左翼
丹麦:社会主义工人党(红绿联盟的成员党之一)
厄瓜多爾尔尔:社会主义民主倾向
德国:国际社会主义左翼
德国:革命社会主义者同盟
希腊:希腊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组织—斯巴达克斯
香港:十月评论社(中国革命共产党)
意大利:反资本主义左翼
意大利:国际主义团结
墨西哥:工人革命党
荷兰:社会主义替代纲领
菲律宾:棉兰老革命工人党
葡萄牙:革命社会主义政派(葡萄牙左翼集团中的一个派别)
波多黎各:政治教育研讨会
西班牙:反资本主义者协会(已加入我们能党)
加泰罗尼亚:全球反抗-反资本主义左翼
俄罗斯: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党中的第四国际成员集团
斯里兰卡:新社会平等党
瑞典:社会主义党
土耳其:社会主义民主—新路
乌拉圭:社会主义工人党
美国:第四国际党团(团结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希腊:希腊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者组织青年小组
比利时:反资本主义青年团
瑞典:社会主义青年团
美国:社会主义行动青年团 加拿大:社会主义行动
智利:革命社会主义倾向
香港:先驱社
爱尔兰:社会主义民主
日本:日本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
日本:国际主义劳动者全国协议会
黎巴嫩:革命共产主义小组
墨西哥:统一社会主义者同盟
挪威:挪威国际主义者同盟
美国:社会主义行动
美国:团结社 阿根廷:社会主义工人运动
澳大利亚:社会主义替代党
孟加拉国:孟加拉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
克罗地亚:工人斗争
法国:反资本主义左翼
法国:联合左翼
希腊:国际主义工人左翼
印度尼西亚:人民解放党
印度:激进社会主义社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民工人党
瑞士: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瑞士:反资本主义左翼
瑞士:团结党/瑞士革命马克思主义倾向
委内瑞拉:社会主义潮流 阿尔及利亚:社会主义工人党
巴西:社会主义与自由党(恩拉斯成员)
加拿大:新社会主义小组
哥伦比亚:
丹麦:红绿联盟
法国:新反资本主义党
法国:反资本主义与革命派(新反资本主义党内的派别)
巴斯克:起来(其中一个派别)
西班牙:革命反资本主义左翼
突尼斯:工人左翼同盟
乌克兰:左翼反对派 埃及:第四国际埃及支部
韩国:工人阶级政党推进委员会
日本:马恩列托组织
卢森堡:革命社会主义党
巴拉圭:第四国际支部
叙利亚:革命左翼潮流
突尼斯:革命共产主义组织 毛里求斯:Lalit
墨西哥:革命工人党—社会主义
南非:争取社会主义行动的工人组织
‘贰’ 巴西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未对此提出完整的、具体的、明确化的标准。
在巴西,执政的劳工党的执政目标就是致力于创建一个适合于巴西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而不是模仿其他国家的经验。
在巴西,推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推行民主化的组织体制,这一切是符合社会主义主要特征要求的。
一个国家是否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国际上的评判和认定,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而只在于执政党的执政理念。
换句话说,现实的巴西,正在走的何尝不是“有巴西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
‘叁’ 按照社会性质划分世界各国政党分为
目前,世界上约有100个国家127个仍保持原名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苏东剧变前 世界共产党总数是?80多个,剧变之初降到120多个。此外,还有20余个从过去的共产党改名或分裂出来的党),党员总人数约700多万(不包括中共),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0个,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约25个。共产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29个,非洲8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32个。从国外共产党力量现状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苏乐地区国家和越朝老古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各有不同。
(一)发达国家大多数共产党仍保持原名称,但力量有所下降,一些小党小组织还在为自己的生存问题而努力。
发达国家共产党受苏东剧变的冲击最为严重,力量损失很大。西欧地区尚有21个共产党,近百万党员,力量和影响较大的有法国共产党(现有党员约14万)、葡萄牙共产党(现有党员9万)、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现有党员9.6万)和意大利共产党人党(现有党员3.5万)、西班牙共产党(现有党员4万多)、希腊共产党(现有党员约3万)。还有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现有党员约7万),是原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的继承者,虽不是共产党称谓,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在德国东部有一定影响。在北欧地区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仍有多个共产党组织。这些党的党员数量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美国共产党(现有党员约8000人)主要是由一些左派和反政府人士组成,但是美国的合法政党。日本共产党(现有党员约40万)是目前日本所有政党中组织最为严密的政党,基本形成覆盖日本全国的组织网,党支部发展到2.5万多个。该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影响,在一些县、 町中的作用明显。
共产主义仍是多数发达国家共产党继续坚持的奋斗目标,但主张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通过民主的道路来改造蹦亏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主张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价值观。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在西欧许多共产党内部,存在着传统派与现实派两种势力的斗争,这种分歧导致一些分裂,有的正面临分裂的危险。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盛行的情况下,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很少能提出有吸引力的政策主张,影响力大为削弱。法共前主席罗贝尔·于等人认为,在欧洲,‘不管什么类型的共产党,无论其名
称如何,无论其参政与否,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维持生存,对像北欧、英国等田的小党而言,始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原苏东地区共产党力量继续存在,一些党内部派别众多,情况比较复杂。
原苏东国家现有共产党约30个,有一定影响的只有俄罗斯共产党(党员约50万人)、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党员约14万人)、乌克兰共产党(党员11万左右)、阿塞拜疆共产党(党员约6万)、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党员1.6万)等。该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主要是由原来执政的共产党内不同意改变党的名称和性质、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派别组成,但多数共产党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共产党。除个别党外,绝大多数政党是合法政党,有一部分党进入议会。在没有改名的共产党中,大部分人数不多,影响较小。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总体而岂目前已渡过为生存而斗争的阶段,有的党员人数略有增长,但主要大党面临深刻危机。如俄共近年来,在中右翼势力的夹击下,社会支持率一再下跌,内部分裂,组织队伍进一步萎缩,党员老化,影响力明显不如以往。在国家杜马选举中仅获得12.9%的选票,不再是杜马中的第一大党,明显被边缘化。
(三)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继续在困难中探索。一些政党通过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一些政党仍未摆脱困境。
亚洲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数量较多,党的力量有强有弱。力量较强的首推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现有党员79.6万人,并有下属群众组织的会员4059万人,是全印最大的左翼政党。印度共产党现有党员50多万人,所属群众组织680多万人。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有党员11万左右。在本国有一定影响的还有叙利亚共产党(费萨尔派)、黎巴嫩共产党,但党员都只有数千人。东南亚有些国家的共产党由于主客观原因,力量一直下降,近年来逐渐消声匿迹。 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一直是左翼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本国政坛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巴西共产党(约有20多万党员)、智利共产党(约有4.7万党员)等。巴西共支持现在的卢拉政府,动员全党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取得参政地位,党的影响不断扩大。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的共产党的人数只有数千人,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共产党(党员约2.3万人),在其实现了由非法政党向合法政党、由在野党向重要参政党的两大飞跃后,近年来积极维护三方联盟,调整斗争策略,政策更加务实,党的队伍和影响不断扩大,在南非非种族化、和平民主变革、解决工人阶级贫困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多数共产党都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主张从本国实际出发,走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采取合法斗争方式,逐步积蓄力量,分阶段实现自己的斗争目标。实践证明,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自己的路,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而言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保守僵化、一成不变,可能引起党内分裂,导致内外交困、力量萎缩。
(四)越、朝、老、古执政党继续进行政策调整,执政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政治与社会保持稳定,但仍面临着外部敌对势力的严峻挑战。
越南共产党(现有党员247.2万人)、朝鲜劳动党(现有党员约400多万人)、老挝人民革命党(现有党员12.4万人)、古巴共产党(现有党员86万人)是国外几个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后,越、朝、老、古四党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变,保持了国内政局和社会稳定,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政策调整。相对而言,越、老经济调整力度较大,政治改革方面也有一些举措,但四国仍面临着西方国家分化和打压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矛盾突出,不得不把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作为党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朝、古两国,维护执政党地位和政局稳定成为头等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本国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进程。随着来自国内外要求政治改革的压力越来越大,四国在保持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会更多。
(五)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许多共产党强调不同形式的左翼联合并频繁参与地区和国际性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向的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为了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和适应政党特别是欧洲各主流政党建立地区性或国际性联盟的趋势,一些国家的共产党重视对外联系和交往,通过相互出席党代会、党报节,举行多边会晤和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相互借重、相互支持并交流情况,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联合自强的应对方略。
近年来,欧洲共产党举行了多次区域性会议,并在左翼论坛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欧洲左翼政党组织。2004年5月8--9日,来自欧洲14国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的300名代表出席了在罗马召开的‘欧洲左翼党”成立大会,意重建共、法共、德民社党、西共、希腊左联党等16个政党成为欧洲左翼党成员,卢森堡左翼、意共产党人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成为观察员。会议通过了欧洲左翼党宣言和党章,选举出党的领导机构,意重建共总书记贝尔蒂诺蒂当选为新党的主席。党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会议强调欧洲左翼党是开放的,是在尊重各成员党特性和各国实际的基础上成立的政治组织,其宗旨是推动左翼联合与振兴,捍卫民主权利,维护世界和平。
拉美国家的共产党定期举行地区性国际会议,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每年一次的“圣保罗论坛’,其中2007年12月在古巴哈瓦那召开的第十次会议规模最大,来自86个国家、138个政党和组织的3000名代表和观察员与会。’圣保罗论坛’已成为拉美地区左派政党和进步组织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左派政党的规模较大的重要聚会。这些多边交往活动推动了拉美和相关地区的左翼力量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配合。
南亚、中东及地中海地区的共产党和其他左翼政党,也不定期地举行了地区性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前景问题。
各国共产党在保持自主性基础上交流经验,团结合作,反映了它们希望通过相互协调与合作来反对资本主义、以国际斗争来反对资本国际化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这种团结联合的态势将进—步发展。
(六)国外共产党总体上走出困境还需较长时间,但这一批判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力量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在当前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风行的情况下,国外共产党力量还是比较弱小的,虽整体上从苏东剧变初的动荡、混乱、衰退中稳住了阵脚,但发展空间仍然有限,大多数国家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仍很艰难,少数国家共产党力量能保持过去水平,在探索中逐渐发展。总体而言,作为意识形态特征明显且历史较长的传统政党,国外共产党曰益边缘化,现实中的内外环境并不乐观,世界社会主义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潮。国外共产党要从整体上走出困境、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这一批判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力量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国外共产党普遍认为,当代世界是多样和复杂的,充满活力、对抗和矛盾,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和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的基本矛盾。发达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以批判精神探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认为社会主义作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社会运动,将伴随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始终存在下去,社会主义理想将仍然会成为西方国家不少有志者的奋斗目标。各种社会主义力量将继续以变革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使命,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里,由于新自由主义式的全球化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加剧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损害了一度相对平稳的劳资关系,激化了阶级矛盾,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冷战时期所未有的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些新矛盾新问题在给统治阶级造成新挑战的同时,也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某些新机遇,酿成了反对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新动力。目前,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国社会主义力量不仅大都看到了这一新情况,而且还试图充分利用这一新机会,以实现振兴本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性任务。从近年来西方左翼力量发起的一系列反全球化运动中,人们已不难看到这一发展趋势。
从共产党自身力量发展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有利因素。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产党,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时代浪潮,面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咄咄逼人的态势和自身当前的困难局面,都意识到加强联合、相互借重的重要性。一些共产党主张加强共产党之间的区域和国际联合,制定出’可行’、“有效’的联盟政策,并探索实行联合的方式和途径。还有一些共产党呼吁,要加强共产党、社会党之间的双边特别是多边合作,形成一个包括社会党、绿党在内的左翼联合阵线。有些共产党组织在分裂多年之后开始出现走向合并的趋势,纷纷联合起来以壮大自身力量。其次,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媒体的不断发展,国外共产党的宣传方式、活动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有利于加快党的现代化和扩大党的影响。再次,蓬勃兴起的反全球化运动、反战运动等也已成为除共产党之外批判资本主义的另一类政治力量。这些社会运动和政治力量扩宽了世界各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领域,为实现自我突破,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
‘肆’ 巴西政体是什么
政府体制
议会:称国会,有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由土着后裔酋长、土生白人贵族后裔或葡萄牙贵族后裔,以及有战功的将军、卸任的政府官员和当地重要领袖等组成。众议院由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及小资本家市民阶级组成。巴西的国会起源于巴西帝国时期,100年来机会没有大的变化。 总统:巴西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统帅,现任总统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政府委员会:巴西的政府机关,总统任主席,国务大臣(或译为国务部长)为真正的首脑,主持其一切工作。政府委员会原为巴西帝国时期的政府机关,其成员大多保留"大臣"称呼。丰塞卡执政后取消了国务大臣的职务,至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后,才有设立国务大臣(部长)作为政府首脑。巴西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总统均由选民直接选出,总统负责国防、外交领域,政府委员会负责内政、经济、文化领域。
‘伍’ 巴西有哪些政党
巴西是多党制国家,党派数不设上限,所以很多,如:工人党,民主党,运动党,社会民主主义党,执政的劳工党。【注:分左派和右派】
‘陆’ 巴西是什么制度(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国家
巴西是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欧美联邦制资本主义。
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
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岁以上公民有选举权等。1994年和1997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一次。
国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职能是制定一切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制定全国和地区性的发展计划,宣布大赦令。
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消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戒严令,审查总统及政府行政开支,批准总统签署国际条约,决定临时迁都等。
(6)巴西政党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巴西政党。
1、巴西社会自由党,执政党。1994年10月成立,党员约24万。2018年4月博索纳罗加入该党并于10月赢得总统大选,目前为众议院第二大党。
对内,主张进行政治改革,严厉打击腐败,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扩大市场开放,恪守传统社会观,强力打击犯罪。对外,主张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经济科技附加值的双边关系。主席卢西亚诺·卡尔达斯·比瓦尔。
2、巴西共和国党。执政联盟成员。2006年10月成立,党员约80万。主张贸易保护主义和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主席安东尼奥·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3、巴西民主运动。1965年成立,党员约236万,在军政府时期长期为唯一合法的反对党。对内,主张维护民主制度,实行土地改革和保护民族工业。主张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对外主张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决权。主席罗梅罗·茹卡。
‘柒’ 巴西资料
历史政治】
历史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2002年10月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
巴西曾受葡萄牙统治,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语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语言的影响,甚至有些地名、动植物名称,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语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为葡萄牙语在巴西,已经和发源地有很大的差异。巴西人通常都听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语,至于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捌’ 谁知道巴西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巴西是资本主义的国家 其是欧美联邦制资本主义 宪法: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8部宪法。新宪法有九章245条。1989年10月,各州议会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修改并通过了州级宪法。 议会:联邦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参院共81席,每州3席,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选1/3或2/3,参议长兼任国会主席。众议院513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四年。 司法机构:根据1988年10月5日颁布的新宪法,联邦最高法院、高等司法院、高等劳工法院、高等选举法院、高等军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权。联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必须是35岁以上,65岁以下的巴西公民,经参议院批准后由总统任命。 政党: 执政党: 社民党(PSDB)、民运党(PMDB)、自由阵线党(PFL)、进步党(PPB)、工党(PTB) 反对党: 劳工党(PT)、共产党(PCdoB)、社会党(PSB)、民主工党(PDT)、社会进步党(PPS) 主要社会团体: 工会组织:巴西劳动者统一中心、巴西劳工总联合会、巴西工会力量 妇女组织:巴西妇女联合会 工商组织:全国工业联合会(CNI)、全国商业联合会(CNC)、外贸商会联合会(FCCE) 青年组织:全国大学生联合会、巴西社会主义青年联盟
希望采纳
‘玖’ 巴西政治体制是什么
巴西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政体。
巴西帝国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1、议会:两院制议会,分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众议院)。
2、政府:又称内阁或政府委员会。由国务大臣(政府首脑)及37名部长构成,首任国务大臣为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
3、国家元首:国家元首为皇帝(Imperador),主要有两位:佩德罗一世和佩德罗二世。
4、司法机构:贵族院为司法机构,一般来说由贵族院组织王座法庭,由皇帝和大法官同时行使司法权。
5、枢密院:为咨询和决策机构,由25名皇帝的亲信组成。
6、督政府:为军事机构,由首相提名的军官组成。
7、摄政委员会:1831—1840年代行政府职能的机构,后失去了其职能。
8、政党:主要由联邦党和保守党,两党执政制。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发现巴西后才开始的。
巴西被葡萄牙发现后,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独立,成立了巴西帝国。1889年,巴西爆发了军事政变,巴西帝国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宪政体转为共和政体至今。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Pedro Álvares Cabral)到达巴西。随后的三百年里,葡萄牙人逐渐在此定居,一开始从事巴西红木的采伐,后来逐渐扩展到淘金、甘蔗种植,逐步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之后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并后,荷兰人一度占领巴西为己有(1624-1654年),但因为优秀的荷兰总督约翰·毛里茨于1644年去职,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战争后,重新夺取巴西。
1693年巴西发现大金矿,成为世界黄金的主要出产地,因此让葡萄牙国王极度富裕,建立王权强大的绝对君主制。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一世携王室贵族和政府迁往巴西,1821年归国。这期间,巴西开始对英国开放贸易港口,并成为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拾’ 在巴西首轮总统选举中被淘汰的席尔瓦所在的社会党是左翼政党还是右翼政党社会民主党是不是主要代表资本
社会党是搞社会民主主义的党,马克思时代由第二国际协调,历来是左 翼,至少是中 左。叫社 会民 主党名称的,通常也是中左或左 翼政党。巴 西的情况不了解,从他们的旗号上粗略判断如此,可能有出入,但偏差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