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人有什么说法

巴西人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2022-05-12 12:49:22

1. 巴西人得风情是什么样的

在当地有一句俗语,称巴西人是“可爱、可亲、不可信”,可爱是指巴西人的身材都长得很好看,肉桂色的皮肤,因此,很多外国游客都喜欢到巴西去,找巴西姑娘聊天;可亲是指巴西人对人和蔼可亲,纯朴而没有心计,即便是对外人心里也不会设防,给人一种见面熟的感觉,而且很热心助人,因此,外国人到了巴西,绝不会有一种孤独感,很快就能与巴西人接交朋友;不可信是指巴西人不守时,往往约好时间会面,他会迟到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也不足为怪,也不用道歉,大家却都觉得很自然。
巴西位于拉丁美洲,是离我国最遥远的国家之一,有人说,如果从地心钻个洞,出口就到了巴西,因此,巴西的季节正好和我们的相反,我们现在进入了冬季,而巴西初夏即将来到,我们是晚上8点,巴西是早上点,如果从北京飞往巴西,光是飞行时间就需要一天一夜,因此,需要中途换乘飞机。巴西国土也很大,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差中国110万的领土,可是巴西的可耕地是中国的3倍,有3亿多公顷;巴西的原始森林面积有450万平方公里,因此,巴西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是全世界公认的“巴西是潜在的大国”,国民经济居世界第十位,仅次于西方七国集团,中国和俄罗斯;巴西是500年前葡萄牙人发现的,经历了300年的葡萄牙统治,葡萄牙人当初在巴西的红木,大量的运往欧洲,因此,巴西的国名也就是“红木”的意思。此后,葡萄牙人发现巴西非常适合种咖啡和甘蔗,因此,巴西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甘蔗生产国,一直保持到现在。19世纪末,英国人将足球带到了巴西,因此,巴西的足球也闻名天下,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巴西是世界上第二个发行邮票的国家,仅次于英国。
巴西还存在着种族歧视,主要表现在:黑人和混血种人的收入要低于白人,社会地位也低于白人,受教育的程度也低于白人;但是,巴西没有种族冲突,各国的移民都能和睦相处,从没发生过象印尼或欧洲那样的大规模的排斥移民的冲突,因此,人称巴西是人种的大熔炉,移民之间的通婚现象非常普遍。

在巴西的华侨大约有25万,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华侨移民巴西,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过程,1810年第一批中国人到巴西种植茶叶,50年代至60年代,香港和广东一带移民巴西较多,80年代以后,台湾和大陆移民增多。华人主要从事餐馆业。
巴西的美食代表主要是烤肉和煮豆饭,烤肉是南方菜的特色,南方有大片的牧场,养了很多的牛,所以吃烤肉很普遍,每逢周末都聚集烤肉吃。煮豆饭过去是奴隶吃的,用猪牛的下水和豆煮成,据说热量很大,耐饥,是奴隶的主食,现在加上了各种鲜美的肉,味道已经不是过去那样了,味道要鲜美得多。各地餐馆都有煮豆饭供应。巴西未婚同居很普遍,因为巴西的法律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结两次婚,第三次结婚就不许离婚。因此很多人就分居生活,造成了同居现象增多。
巴西人把教堂结婚视为最高尚的,只要有身份的家庭,都是在教堂举行婚礼,婚礼相当隆重。在神父前交换结婚戒子,都要与来宾共饮香槟酒。
巴西人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
巴西人老了一般都靠老夫老妻相伴,其次就是子女照顾,上敬老院的还是比较少;一般上敬老院的都是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巴西发放了养老金,一般还够用。
如果去巴西旅游 里约热内卢,它是世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那里有连绵不断的海滩,平坦细沙,也有原始森林,还有湖泊,据说,象里约热内卢那样,将海、山、湖都聚集在一个现代城市中是不可多见的。其次还有黑金城、奥林达和巴西利亚,这是三个荣获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前两年城市是巴西古城的代表作,巴西利亚是统一规划的现代化城市,还有萨尔瓦多,那里有很多的古老教堂,值得一看,还可以到巴西北部亚马孙河看看;在巴西的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伊瓜苏瀑布和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这些都是世界名胜。

2. 美国人,英国人,巴西人,泰国人,日本人,埃及人等分别有哪些习俗,哪些禁忌(

我没有去复制粘贴,而是凭我在接触那些外国人当中的感觉回答你的。

美国人呢,其实很难说,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五湖四海的人哪里都有,但是要是仔细分析美国人独立性特别强,基本属于行动派的,这是因为其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的这样的性格,禁忌的话其实也分你所遇到的那个美国人具体是什么族裔,比方说华裔有华裔的禁忌,拉美裔有拉美的禁忌,总的来说美国人还是比较乐观和好客的,需要注意的是和美国人打交道见面你需要事先和人家约定,不能做不速之客,还有就是除非重大节日,否则的话礼物不需要送的话,即便送的话西方基本也遵循“礼轻情意重”这样的感觉,但是收礼的时候需要当面打开并表示开心……(其实现在国内年轻人也都是这样子,美国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比较务实,像很多美国人修个机器什么的都不在话下,他们喜欢和务实实在的朋友交往(貌似人人都这样……)。

英国的禁忌就比较多了,比方说英国人不吃狗肉,然后谈话要保持一定距离,饮酒很少劝酒,比较讨厌13这个数字,还有星期五,也把百合花看做不祥之物认为是亡者的象征……
还有比方说孔雀河山羊在英国的传统里都不是太好的动物,山羊代表着坏男人,而孔雀则比较类似于“祸鸟”……大概因为孔雀是自我炫耀的那种动物吧。再一个也比较讨厌黑猫(貌似中国也很讨厌,认为不祥)
一些习俗比方说第一次去英国人家做客应该先和女主人打招呼然后再和男主人,和女士握手的时候应该先登对方伸出来…其实现在全球化了,一些比较发达的民族的习俗都大同小异或者西化了。

巴西人的禁忌就是他们忌用拇指和食指联成圆圈,并将其余三指向上升开,形成"OK"的手式。认为这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表示 ……
还有很多很多,我仔细看了,其实大同小异,你要想看的话我给你在这里发个链接:http://..com/question/132659378.html?si=7
里面大概说了巴西人付款喜欢拖,认为紫色是代表死亡,(所以说送女士花的时候不能送紫色的)等等

泰国人的禁忌就很多,因为这个国家的国民比较宗教化,我是复制过来的你仔细看看吧。

泰国社交礼仪上的禁忌

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 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 而以双手合十, 状似祷告;泰国人称"wai"。一般来说, 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 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合十。

泰国人认为"头部"在字义上或象征上是身体上的最高部分。因此, 他们是不容许抚拍任何人的头部, 纵使是友善的表现。同样, 观察泰国人的社交聚会, 年青人会在年长人士前刻意地把头部垂下, 下至不高于年长人士的身高, 以免留下"看不起"他们的印象。诚然, 这不是经常可以做到的, 不过, 他们的努力是受到重视的。

公开宣示男女之间的爱意行为是难以接受的。你可能看过一些十分西化的年青夫妇, 手牵手的情景, 但是, 这样子只在开明的社群中常见。

在泰国, 发脾气是下下之策, 特别是公然地发脾气, 至于想要的也将无法得逞。泰国人认为这样子代表了卑劣的仪态。然而, 保持冷静和平抑情绪则是上上之策, 至于想要的也将得心应手。

若泰国人以你的名字代替姓氏称呼你时, 如:卜克先生或玛莉女士, 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因为, 他们是这样互相称呼的, 一般尊称"Kun"(先生、太太、女士)在名字前。在旅途上, 如果能做到入乡随俗, 您将可广结朋情。而且, 朋情越广, 重临的欲望就越大。

衣着打扮:

泰国寺院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请在进入佛教寺庙时衣着得体端庄, 身着任何的短裙、短裤或袒胸露背装都将不得入内。在进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时, 游客需要脱鞋, 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

泰国女性:

通常泰国女性都是比较保守的, 请不要在未经她们同意的情况下, 触摸她们(身体)。

左手不净:

泰国人认为人的右手清洁而左手不洁, 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 重要东西用左手拿会招来嫌弃。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 但在正式场合绝对不可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还要双手奉上, 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泰国人吃饭用右手, 给别人递东西时也用右手, 以示尊敬。如不得已要用左手时, 先应说声“左手, 请原谅”。

脚掌不净:

与左手一样, 脚掌也被认为是不净的。在入坐时, 应避免将脚放在桌子上。用脚尖撞人或指人都会被严厉地呵斥, 也绝对不能把脚掌冲向佛。泰国人认为脚部是卑贱的, 只能用来走路, 不能干其他事情, 例如用脚踢门和用脚指东西等。坐着时, 不要翘起脚和把脚底对着别人。妇女落座, 要求更为严格, 双腿必须并拢, 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文明, 缺乏教养。

公众场合的注意事项:

在泰国的公众场合, 不要做出有损风貌的举动, 如拥抱、亲吻或握手, 这被认为是不符合当地风俗的。另外, 仅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晒日光浴, 在其他地方, 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 尽管未构成犯法, 但是违背泰国人的佛教理念。泰国男女间讲究授受不亲, 即使在公开场合跳舞时, 身体也不可接触。

其他禁忌:

泰国人不用红笔签名, 因为泰国人死后, 要在棺材口写上其姓氏, 写时用的是红笔。泰国人喜爱红、黄色, 禁忌褐色。人们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为红色, 星期一为黄色, 星期二为粉红色, 星期三为绿色, 星期四为橙色, 星期五为淡蓝色, 星期六为紫红色。人们常按不同的日期, 穿不同色彩的服装。过去白色用于丧事, 现在改为黑色。

泰国有关佛教的禁忌

泰国民族热情和礼貌的性格早已闻名于世, 但泰国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 如果违犯了他们的禁忌, 会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满, 甚至会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入乡随俗, 来到泰国有必要知道的一些当地的风俗习惯。

佛教在泰国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任何冒渎的行为均可能会遭受到拘禁, 即使对于外国游客也是同样的。

应注意的事项:

游览佛寺前, 先检查一下衣着, 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裤、背心者是禁止入内的, 甚至衬衣没塞进裤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不准进佛寺的门。游客在进入佛殿前还要脱鞋,否则, 会被视为沾污佛堂。游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做出轻率的举动, 就被视为罪恶滔天。拍摄佛像尤其要小心, 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

不要触摸佛像,不要爬上寺院内外的任何一尊佛像。对所有佛像, 不管大小都要尊敬。不要把佛像放在裤袋内, 泰国人认为身体的下部接触佛像是对佛像的亵渎。不能手指僧侣, 不能接触(身体)僧侣。尤其女性不许与僧侣握手, 在汽车上不许与僧侣邻坐, 即使是僧侣主动前来打招呼(外国女性常遇到)也应礼貌地拉开距离。

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 宜托男士转交, 如果要亲手赠送, 那么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 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 过程中僧侣是不容许碰触女性的。

遇女尼时, 男子亦要小心不要触及她们身体。

遇见托钵化缘的和尚, 千万不能送现金, 因为这是破坏僧侣戒律的行为。

晴天路遇和尚时, 如果从和尚面前经过, 必须绕开和尚的身影。按佛教说法, 和尚的身影即和尚本人, 跨越和尚的身影, 等于跨越和尚, 这是对和尚不尊重的表现。

在给僧侣拍照前, 应先征得同意, 拍照后应有礼貌地表示谢意。

泰国法律中, 有部份是关于保护宗教的, 这些法例不单指佛教, 也包括国内其他信仰。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 即使并非故意侮辱宗教, 也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内, 男士要戴帽, 女士应穿长裤或长裙, 头发用领巾包扎。进入清真寺内也要脱鞋。

日本的:http://..com/question/24543558.html?si=3

埃及的:http://..com/question/14193560.html?si=6

其实事先做好一个提前量可以,但是实际上毕竟有不同的民族的差异,大家在接触过程中就逐渐了解了,完全不需要太认真的去看这些东西,只要是真心实意的交朋友,所有的民族都是一样的。

3. 巴西人是什么人种

巴西人种分为:混血、白人、黑人。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种族和文化差异显着。按照2010年的数据,巴西人口中47.3%的为白种人,43.1%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印第安人和其他黄种民族。

(3)巴西人有什么说法扩展阅读

发展过程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着。

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

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着,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

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这样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开始频繁混血。

以前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拥有这个地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黑白杂色被葡萄牙人认为是平安,并且开始向爱磨雷族人,后来引起了一场灾难,他们开始袭击并摧毁对内部的村庄,1532年,自从SAOVICENTE建立以后,葡萄牙人开始以殖民者的身份来到这块地方。

由于18世纪采矿业的发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开始纷纷来到这里,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从非洲安哥拉和米纳来的奴隶,他们都属于非洲土着人,从第一年的殖民统治开始,黑人的比例就开始极大的增长。

移民影响

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起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

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四大人种分类

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

亚洲人种

亦称黄种人。主要特征是黑色且较为硬直的头发,眼有内眦褶,体毛不甚发达,肤色中等,主要包括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东南亚人、东部的东亚人以及位于南北美洲的大陆上的印第安人。

非洲人种

亦称黑种人,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卷曲状的毛发,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两个类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鼻矮,通常为圆颅型,肤色相对较深,后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区,鼻高唇薄,总体肤色较深。

高加索人种

亦称白种人,主要特征是呈大波浪状且较为细软的毛发,毛发颜色主要有:白、金、红、棕、黑等主要的五种大色调,颧骨不明显,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较浅,白色人种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后的北非土着,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和定居,扩散到北非、西亚、中亚、南亚、欧洲以及16世纪以来逐渐扩散至整个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大洋洲人种

亦称棕种人,主要特征是黑色呈小波浪状且较为粗糙的毛发,鼻高唇薄,通常为长颅型,肤色中等,主要分布在位于远东大洋洲上的岛屿上,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例如新西兰北岛上的毛利人等。

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而在建筑物的周围则一般会采用石雕来做装饰,海岛文明显着,在文明上主要是继承了隶属于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根据基因库网站信息表明,2002年Hurles et al.和2006年Ghiani etal.论文显示:Y-Q1a3a存在于波利尼西亚群岛,包括东部岛屿,显示是美洲土着印第安人迁徙到了这个区域!而这也为几百年来的大洋洲人种的来源之谜的争论划上了句号。

4. 巴西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的特色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在巴西,沐浴礼是巴西的印第安人接待客人时的一种特殊礼仪,请客人到河里洗澡次数越多,越表示热情。熟人相见,男士之间互相拥抱,相互拍打后背,以示关系非同一般。女士之间,或女士遇到熟识的男士,则要亲吻面颊,嘴里还要发出亲吻之声,但嘴不接触脸,表示亲热。在一些社交场合,身份高的女士经常伸出手,让人亲吻。以吻手代替握手,是表示对妇女的尊重。当然,在巴西也有握手的礼节,这一般在初次见面或在不太熟识的人之间发生。身份较高的人、年长者、主人或妇女和别人见面,一般要先伸出手,身份低的人、年轻人、客人等不能抢先伸手,否则被认为不恭。
巴西人赠送礼物时,接受礼品的人要当面打开包装,不管喜欢或不喜欢,都要向送礼者表示谢意。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当做礼品赠送的,例如,巴西人忌讳把手帕当礼品。
与人交谈时要专注地倾听,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在非打断不可时,也要先向对方致歉。不向别人打听财产、工资等情况。对于25岁以上的女性,一般不问她们的年龄和婚姻状况。
巴西人喜欢饮酒,但一般不劝酒,也不灌酒。正餐过后,侍者端上甜点、水果、咖啡或茶。巴西人招待普通朋友,一般是到餐馆请客,只有知已或亲密朋友才邀到家用餐。客人应邀出席家宴时,都要带些礼物送给主人。

5. 巴西人的语言和宗教信仰是什么

巴西官方语言:葡萄牙语。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851.49万平方公里 。

6. 巴西是什么风俗

提起巴西的民俗风情,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桑巴舞和狂欢节,其实除了这些,巴西还有独具魅力的印第安文化,还有形形色色的礼仪习俗,多样而精美的音乐、引人注目雕塑建筑……走进巴西,一切都会呈现在你眼前。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众面前表露情感,他们慷慨好客,到他们家里做客,酒杯里永远有酒,盘子与咖啡杯里永远不空。

现在人们推崇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发家致富,赞扬贫穷的天主教会正在不断失去信徒。巴西民族勤劳、严肃、认真、自信,人们的观念正在日益加强,他们自知生活不容易,但对前途充满自信和乐观,相信巴西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强国

巴西:登山寻幸福见面揪耳朵

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7. 巴西人是什么人种讲什么语言

人种:

人口:1. 816亿(2004年),占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种人占54. 03%,黑白混血种人占39. 94%,黑种人占5. 39%,黄种人占0.46%,印第安人约占0. 16%。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语言:

葡萄牙语,因为巴西在成立之前被葡萄牙侵略,之后葡萄牙语就成为巴西的官方语言,在巴西境内也有讲印第安人自己的语言(很少的一部分)还有西班牙语,因为南美洲除了巴西外其他的国家以前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都讲西班牙语,所以在巴西和各邻国的边境会讲一点西班牙语,一点葡萄牙语。

8. 巴西人是什么人种

分几类人来看
巴西土着就是印第安人,是黄种人,也就是蒙古人种。
发现新大陆之后,美洲大陆进入了欧罗巴人种,同时欧洲人从非洲运来大量的非洲人,也就是尼格罗人种。现在的巴西人中以上三个人种都有基因存在,是多血缘的混合体。

9. 美国人,英国人,巴西人,泰国人,日本人,埃及人分别有那些习俗,那些禁忌

只是略微从网上整理了一些,希望对你有用=)

美国:
quote from (more on) http://..com/question/33305983.html
(一)礼仪

在美国社会必须“入境随俗”,必须了解并遵守美国社会中惯行的礼仪规则。

在穿衣方面,虽然美国人以随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会的场合, 仍是很正规,穿衣的规矩极多,但以适合时宜为主,例如参加婚礼、参加丧事,则应着黑色或素色的衣 服;女士在办公室应着裙装,避免穿牛仔长裤.

乘车方面,车内座位的大小顺序,要看主人开车或司机开车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 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

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 而司机旁的座位 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因此

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 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 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 者的安全.

在饮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应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开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压紧,切成小块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汤时不可出声,喝咖啡的小汤勺是用来搅拌奶品及糖的,切记不可用汤勺来喝咖啡,并避免在餐厅中喧哗,如接到请贴赴宴,要注意下面几点: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诉主人参加与否,有时也可用电话通知,如请贴上注明“regrets only”,则只有无法参加时才需通知,“rsvp”就应不论参加与否均寄上回帖或电话通知.

注意参加的宴会有无服装的规定.

准时,在参加酒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五时至七时)前往, 当然也不宜太 晚才到.

如果邀宴宾客,则主人应注意:

1.陪客:应邀请与主客关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应先了解客人有无忌嘴的食物,如是否为素食者,是否为不食猪肉及鳞鱼类的犹 太人.

3.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

进餐时饮酒种类应视当日主食而定, 如吃鱼则饮用白酒,吃肉则喝红酒,红酒应与室温

相同,且不可强邀宾客“干杯”,至于威士忌及白兰地等烈性酒,则多于饭后或饭前饮用.

国际社交礼仪规定多如牛毛,以上所举仅是其中数端,要在美国社会中行止合乎礼仪,还 需平日多留心注意并虚心学习才可.

(二)礼节

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行鞠躬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将帽 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十五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

握手礼,是全世界通用的礼节。起源于欧洲,最初是表示手里没有武器或亲切的意思

行握手礼时要客人先伸出手时才能握手。握手时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贵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礼时忌交叉行礼,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紧。

点头礼,是同级或平辈人之间的礼节。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进间进行。如遇见长官 、上级或长者,不行点头礼,而行鞠躬礼。

举手注目礼,这是军人礼节。行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掌略赂外,手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受礼者,待对方答礼后将手放下。

吻手礼,是欧美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则将手掌轻轻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则不行吻手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

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吻。在高兴、喜庆或悲伤时,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或安慰。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抱,表示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一起进行。

(三)节日

1)感恩节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 美国人全家欢聚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美国人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地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事,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2)圣诞节

是美国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全国便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从感恩节过后的第二天,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滚滚,商人们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销他们的各种货物,普通人也愿意趁此机会弃旧更新。

圣诞夜是一个狂欢的夜晚。美国人常常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活动。人们在小杉树上或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树顶上还装上一颗大星。大人们站在一旁欣赏圣诞树,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围着圣诞树跳起欢快的舞蹈。在公共场所,贺年片上到处都有圣诞老我的形象。有时在家里也由一人扮成圣诞老人,为大家分发礼物。

美国人庆祝圣诞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狂欢。送礼物和装饰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庆祝方式。每个家庭,都放着大包的礼物。孩子们把袜子挂在火炉边,希望圣诞老人在深宵把礼 物带来,放进袜子里。

每一个家庭在12月中旬,便会在市场上选择一株称心满意的圣诞树并装饰得五彩缤纷。

青少年都爱在圣诞前夕和圣诞晚上举行派对,许多情窦初开的小伙子,视第一次参加圣诞舞会为人生大事呢!

3)元旦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元旦来临之际,喜欢把雄鹰,猫头鹰等飞禽的羽毛用来装饰衣鞋 帽,以示吉祥如意。

(四)其他

在欧美各国严禁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违者要罚款。违者必罚,没有例外。 有些西方人也忌三,特别是点烟的时候,不论你用火柴还是打火机给他们点烟,点到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的拒绝。

小费

搬运员:每件行李付费五十美分。 旅馆门卫:如为您唤叫出租汽车并照顾您上车时应给五十美分。 旅馆寝室打扫女工: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给小费。如住得久一点,每三天给二元 左右(高级旅馆应再多给一点)。放在床前柜上就可。 旅馆餐厅应该给15%左右的小费,放在桌上就行或根据餐厅服务情况,由顾客自己在账 单上填写给小费的百分数,一般可由10%至20%不等。自助餐馆不给小费。

电源规格: 美国的电力为110/120伏特;交流电,60赫兹.

办公时间: 各机构办公时间并无一致,通常: 政府:周一-周五,09:00-17:00 政府:周一-周五,09:00-15:00 公司:周一-周五,09:00-17:00 商店:周一-周六,09:30-18:00 美国部分地区银行开业时间较早,打烊时间较晚.每周各百货公司有一晚照常营业.
参考资料:http://www.tpbjc.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549

英国风俗
quote from: http://..com/question/14287528.html?si=1
三个禁忌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如果你问了一位女士的年龄,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个人都想永葆青春,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了。毫无疑问,每个女士的发型、化妆和衣着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年轻,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让人感到太刻意,那么别人就会带着非难的口吻说她“显得俗气”。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主人难堪。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在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 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
参考资料:出国旅游网

日本人
quote from (more on): http://..com/question/23304305.html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日本人姓名一般是三至六个汉字,姓在前,名在后。通常对人只称姓,不呼名。日本人在节庆日和某些重要场合爱穿传统服装——和服,配以木屐。

日本人给老人祝寿,是选一些有特定意义的年岁。如61岁为“还历”,意思是过了6O为1岁,返老还童;7O岁为“古稀”;77岁为“喜寿”;88岁为“米寿”,因汉字“米”拆开可变成八十八;99岁为“白寿”,因为“白”字上面加一横为“百”。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现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

日本人送礼时,送成双成对的礼物,如一对笔、两瓶酒很受欢迎,但送新婚夫妇红包时,忌讳送2万日元和2的倍数,日本民间认为“2”这个数字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万、5万或7万日元。礼品包装纸的颜色也有讲究,黑白色代表丧事,绿色为不祥,也不宜用红色包装纸,最好用花色纸包装礼品。

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法叫“正座”,即把双膝并拢跪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是女性的坐法。现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综合:
quote from: http://..com/question/55875281.html?fr=qrl&fr2=query&adt=0_207

介绍一些国家特殊习俗和忌讳

到欧洲人家里或接待欧洲客人,如果想送一支花,不要给德国人、瑞士人送玫瑰花,因为他们认为它意味着浪漫;不要给英国人送百合花,他们认为它意味着死亡;不要给意大利人送菊花,这种花他们只在葬礼上才用。

和美国人打交道时,要注意盯住美国人的眼睛说话让他放心,谈话中不必谦虚,否则他真认为你不行。在欧美上年纪的人上楼、爬山时,千万不要扶他们,否则他们认为你小看了他,他们不愿给人留下“老”的印象。英国人忌讳用大象装璜,瑞士人忌讳猫头鹰图案,他们认为那是死的象征。

苏联人视奇数为吉祥的象征。给南斯拉夫人送13以内的单数花回受欢迎。给捷克人送礼包装纸上不要出现红三角,以为在捷克,这是有毒的标志。罗马尼亚人忌讳过堂风。保加利亚人点头“不是”摇头“是”,与他们接触时别忘了这特殊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日本礼俗颇多,在此介绍几种他们的忌讳。

与日本人合影不要3人,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是死亡的预示,很不吉利。

日本人数字上忌讳“4”和“9”,日语发音中“4”与“死”相似,“9”与“苦”发音相似。故请客送礼中特别忌讳这两个数字。日本医院一般没有4楼、4号房间,电影院也没有4排4号。

日本人不喜欢荷花做图案,认为它意味着祭奠,是不祥之物。他们对饰物有狐狸和獾的物品也十分反感,认为这两种动物是狡诈、贪婪的象征。

巴西人

quote from: http://www.pkuschool.com/ask/q.asp?qid=216654

(1)社交礼仪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2)服饰礼仪

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群。在一般的共公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长裙。

(3)餐饮礼仪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欢饮咖啡、红茶和葡萄酒。

(4)习俗禁忌

国花:卡特兰
吉祥象征:蝴蝶
适于谈论的话题:足球、笑话、趣文等等。
与巴西人打交道时,不宜向其赠送手帕或刀子。
英美人所采用的表示“OK”的手势,在巴西看来是非常下流的。

泰国人

quote from : http://..com/question/10261179.html

1.泰国人习惯"合十礼"(即合掌躬首互向对方致礼),合十时常互致问候"沙瓦迪卡"(泰语"您好"的意思)。别人向你合十问候时,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则失礼。合十后,便不必再握手问候或告别,但僧侣对俗家则不必回礼。见面或告别时的握手礼,尚未普及流行于泰国社会。

2.泰国通常称呼人名时,在名字前加一个"坤"字,无论男女均可用,表示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

3.泰国人忌讳用脚指物或指人,即便是坐着时,也不允许将脚尖对着别人,此举被视为不礼貌的做法。抚摸对方头颅或挥手越过别人头顶,被视为有侮蔑之意,是禁止的动作。

4.泰国人认为右手高贵,而左手只能用来拿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因此,给别人递东西时都要用右手,以示敬意。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要双手奉上,用左手则会被认为是鄙视他人。女士若想将东西奉给僧侣,宜托男士转交。如果亲手送赠,那僧侣便会张开一块黄袍或手巾,承接该女士交来的东西,因为僧侣是不允许碰解女性的。

5.尊重宗教。寺庙是泰国人公认的神圣地方,因此凡入寺庙的人,衣着必须端庄整洁,不可穿短裤、迷你裙、袒胸露背装或其他不适宜的衣服。在寺庙内,可以穿鞋,但进入佛殿时,必须脱下鞋子,并注意不可脚踏门槛。每尊佛像,无论大小或是否损毁,都是神圣的,绝对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对佛像做出失敬的动作。

6.尊重王室。在泰国处处可以见到国王和王室的人像,如硬币、纸币、日历牌、挂图等,由此可见对皇室的敬重。游客要小心表现适当的礼仪,例如在公共场合有皇室人员出席时,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动作,跟着照做。

7.不要在公共场所做有伤风化的举动,例如在公共场合应避免和泰国人接吻、拥抱或握手。除在某些海滩允许裸体日光浴外,在其他地方,泰国人不喜欢这种行为,尽管未触犯法律,但是违背了泰国人的佛教理念。

埃及人:

quote: http://www.lvyou168.cn/_nation_amenity/2006_09_01_09/20069192437778.htm

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埃及伊斯兰教是国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宽容、好客。他们往往以幽默的心情来应付严酷的现实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发酵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奶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薯仔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们的佳肴。

他们习惯用自制的甜点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谢绝一点也不吃,会让主人失望也失敬于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除肝外)、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在埃及,进伊斯兰教清真寺时,务必脱鞋。埃及人爱绿色、红色、橙色,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也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喜欢金字塔型莲花图案。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图案的包装纸也不受欢迎,禁忌猪、狗、猫、熊。3、5、7、9是人们喜爱的数字,忌讳13,认为它是消极的。吃饭时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论送给别人礼物,或是接受别人礼物时,要用双手或者右手,千万别用左手。

不要打哈欠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喷嚏,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个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

而打喷嚏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他接着说:"真主宽怒我和大家"。

10. 巴西人说什么语言

巴西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9]),通称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于2亿,居世界第五。其国土位于南美洲东部,毗邻大西洋,面积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及美国。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

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国旗之含义为:绿色-广大的丛林;黄色-丰富的矿产;蓝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颗星分别代表26个州与1个联邦特区,首都为巴西利亚,一道国家格言“纪律与进步”横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信奉天主教及基督新教。

(10)巴西人有什么说法扩展阅读: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其他地区的移民。在音乐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现。

不管在艺术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乐均引起世人注目。十九世纪具有国际声望的作曲家安东尼奥·卡洛斯·戈麦斯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意大利风情,包括一出根据阿伦卡尔的《瓜拉尼人》写成的歌剧。二十世纪的维拉洛博斯也获得国际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题和乐器为基础。对巴西民间艺术重新燃起的兴趣,是与一九二○年代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发生的,在音乐方面为诗人小说家马里奥·安德拉德所提倡。巴西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为圣保罗艺术博物馆。

巴西普遍的音乐舞蹈时尚(如:桑巴舞)多来自民间,主要受非裔所影响深远。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乐训练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华会时蜂拥而出的新歌曲,有许多题材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或是周遭发生的事情,透过个人演出表现多姿多采的嘉年华会,发展旅游业和展现巴西的多元文化。

阅读全文

与巴西人有什么说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1134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51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27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36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88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83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79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622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650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95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869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708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67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1355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626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122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597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43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112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