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位置优越,851万平方公里2.1亿人口,为何没成超级大国
相比于热火朝天的巴西足球、令人陶醉的巴西美女,巴西本质的特点:辽阔的疆域面积、富饶的自然地理、众多的国家人口常被忽略。作为南美洲东部的一大国家,巴西以85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成功跻身世界前五,领土面积是印度3倍,2.1亿的人口也处于世界前列。
巴西政府软弱的管控力量,就连首都的治安都无法维护,平均每年就有接近30人死于暴力凶杀案,更何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稳定国内其他地方的和平呢。即便巴西再过富饶,寸土寸金,也换不来国家的GDP,得不到政府想要的国际影响力。
Ⅱ 从发展到衰落,巴西是如何一步步迈入“资源陷阱”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震荡,对巴西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经济与资源的过度捆绑,自然也得接受经济随价格波动的命运,这也是巴西经济大起大落的背景,也是近十年来巴西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纯依赖资源输出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繁荣,但归根结底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赚钱的本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
Ⅲ 二战时期,巴西在干什末
巴西是盟军的一员,早在二战初期就被美国争取,加入了盟军并获取大量的军事援助.巴西陆军在意大利有出色战绩,巴西远征军第一师在1945年7月6日回国前,在远离故土的战场,巴西远征军奋战了239天,陆军部队一共俘获了敌方将军2名、军官892名和士兵19679名,其代价是阵亡13名军官444名士兵,2064名战伤,658名事故受伤,被俘1名军官34名士兵,失踪16人。空军部队共有48名飞行员执行了445次战斗任务,出击2546架次共计5465飞行小时,投弹约1010吨,击毁了1304辆汽车、12列火车、8台装甲车辆、25座铁路公里桥梁和31个燃料库和弹药库。大队的损失是,飞机被击落22架,飞行员当中5名在防空炮火下阵亡,3名在事故中丧生,3名被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西除了派遣远征军直接赴欧作战,还在空运中转以及大西洋船队的护航中也作出了贡献。虽然没有远征军那么引人注目,但是这些贡献对于保护大西洋航线的畅通、巴拿马运河的防卫、加勒比、南大西洋的反潜作战以及补给运输交通线路的巩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远赴重洋的那支远征军部队,虽然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在最早的战斗中发挥不佳,但是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也学会了本领,逐渐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可以说,对于在意大利的战斗,任何远征军将士都为此感到光荣。尽管从组织上看来,远征军是隶属于美军门下,从补给到作战几乎都听任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雇佣兵的色彩,但是他们的英勇行为以及从作战的历史来看,直到现在,巴西人还是以此为荣,并对远征意大利的行动进行着高度的评价。
虽然到了最后,几乎所有的南美国家都象征性地对轴心国宣战,但是只有巴西,才是对战争作出了有意义的贡献,通过与美国的深入合作,在巴西国内,瓦加斯总统所期待的经济军事各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参战以前所兴建的钢铁厂就是巴西的工业化所迈出的第一步,这以后,由于美国在巴西军事基地的建设,从客观上,巴西的铁道、机场、道路等交通设施比起战前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样,由于远征军获得的现代化武器以及在实战中取得的现在作战的经验,巴西的国防力量比起南美各国也有了巨大的差异。无形中,巴西在南美各国中的威望也上升到了不可动摇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远征军的士兵还在另一个意义上改变了巴西自身。由于巴西在战前和别的南美国家一样,还是一个独裁气息严重,等级差别森严的国家,这一次大规模的远征欧陆,所招募的士兵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然而到了意大利,隶属在美军这么一支民主气息相对浓厚的军队下,平等的思想在他们身上扎下了根,也为他们培养了一种自信和自尊以及对个性的认识。他们回到了国家以后,很快便成为了推动巴西民主化的先锋力量。战后的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和别的以军人当政的南美军事独裁国家有着不同,在国内动乱政变不绝的那些国家中,唯有巴西保持着一种相对而言安定和发展的状态,这一切,和那239天的远征都应该有着一定的联系。而新一代巴西总统中甚至也有原来远征军的成员。由此可见,那一支规模不大的远征军,对于战后所巴西起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Ⅳ 巴西国土面积大,平原也多,为何无法发展成超级大国
巴西是位于南美洲东部的一个大国,面积851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人口2.1亿,也是排名世界第五,无论是人口还是版图都是世界前列。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其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有些国家真的是“天选之国”,巴西就是如此。
巴西的自然环境非常好,自然环境和美国相比丝毫不落下风。这里的巴西高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阳光充足,种啥长啥。并且巴西资源也非常丰富,煤、铁、石油都很丰富,先天优势很明显,比印度、澳大利亚强多了。
巴西在立国之后,或许是由于环境太好了,巴西还是主要发展农业,其他产业依旧非常落后。直到二战后,巴西的工业才开始迅速发展,但目前除了支线飞机制造以外,巴西其他工业方面并没啥特别能拿得出手的成绩。虽然巴西在冶金、通讯领域、电子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距甚远。
Ⅳ 二战前,巴西经济最显着的特征是单一生产----产品,----不发达;二战后,加快----化步伐。
巴西二战之前经济曾长期把持在殖民主义者手中。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是这一时期巴西经济最显着的特征
二战后的经济特征: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1)铁矿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巴西最大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
(2)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3)主要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4)主要农作物——咖啡、甘蔗、柑橘
重要出口创汇产品——咖啡豆、 蔗糖、橘汁
Ⅵ 二战后巴西的经济振兴
总量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废除原货币名称克鲁赛罗雷亚尔(废除时1美元兑2750克鲁赛罗雷亚尔),同时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4月5日汇率1美元兑2.2095雷亚尔。2009年GDP为15740.39亿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
巴西经济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美洲第2大经济体。
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其国内生产总值则达到1.8万亿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和美洲第2大经济体。
Ⅶ “巴西奇迹”是什么意思
巴西奇迹是指巴西引进外资,取得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奇迹。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西基本上不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不利用外资,而国内资金缺乏,技术落后,新兴工业无法建立,原有工业设备更新缓慢,经济停滞不前。60年代末,巴西改变对外政策,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引进外资,70年代中,外国投资每年递增2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4倍。到1979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达2000多亿美元,居拉美各国之首,人年平均生产值为1939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属佼佼者。但外资的大量拥入也给巴西等拉美国家带来许多问题,如国民经济重要部门被垄断,外国投资者干预本国内政,还债高峰到后引起的债务危机等,这些问题使拉丁美洲各国加强了对外资的立法和监督,在考虑本国偿付能力的基础上,对引进外资作长远的战略安排。
巴西奇迹指1948年至1979年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7.2%,其中在1968年至1973年间,更是取得10%以上的高速增长,让全球为之震惊,被称为“巴西奇迹”。巴西的工业化进程开始于二战以后。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美洲第二大经济体,是金砖国家之一。[2]
卢拉当政时期,巴西政府用在社会福利上的开支常年占到GDP的20%以上,巴西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慷慨的养老金制度”——只需缴费15年,女性到60岁、男性到65岁就可领取全额养老金,而如果缴费30年,男性53岁就可退休领养老金。
这种福利大派送的结果,是卢拉时代巴西产生了空前的消费繁荣,他执政的8年间,巴西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06%,为巴西近30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更难得的是,这8年里,巴西2000万人摆脱了绝对贫困,3000万人进入中产阶层。2010年卢拉卸任时,民意支持率高达87%,被巴西人亲切地称为“巴西之子”。
但是资源价格暴跌让巴西的高福利难以为继,而高福利“断奶”的后果则是大批贷款消费的民众破产,巴西“消费经济”解体引发更大规模经济危机,进而导致更多人失业。
面对困局总统罗塞夫采取了加息遏制高通胀的政策,希望避免重蹈当年军政府的覆辙。但这导致了个人和企业贷款更加困难,经济更加雪上加霜。2015年,巴西GDP萎缩达3.8%。
Ⅷ 金砖国家巴西如何在二战后快速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改变单一经济特征,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1、矿业。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例如淡水河谷,就是对中国出口矿石涨价的主要责任者。
2、工业。
在现代工业方面,发展钢铁,造船,汽车,飞机等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3、农业
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在品种众多的农作物种,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为巴西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4、经济
经济上摆脱美国等资本家的控制。
5、二战
巴西在二战中巴西远离欧亚战场,工业生产没有受到战火影响,而且资源丰富,他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扩大出口,使工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综上所述: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建设,巴西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拥有完
整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Ⅸ 躲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巴西,为何没有成为强国
因为巴西开始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5年独立后又进入封建帝制,从1889年开始,巴西国内就一片混乱。直到1985年军队政府才还政于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大战的时候,巴西国内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巴西最早的时候,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紧接着进入封建帝制独立之后,葡萄牙的贵族一啊,霸占着巴西的土地,沿用着过去的奴隶制度。接着军队又推翻了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就是由于一战的遗留问题,世界开始经济大萧条时期,巴西的内部也开始混乱不堪,又是政变,又是专权,又是君主立宪的。接着又变成了军政权。直到第2次世界大战都结束40年之后,巴西的政府才变成了人民的政府。
巴西的地理环境特别的好,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国内的生产总值也成为了全球第七大经济体系。更是全球五大金砖国家之一。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之一。所以巴西在世界的经济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好想参加巴西狂欢节,你们想去吗?
Ⅹ 巴西二战后迅速的经济发展由什么推动其经济结构有何特点
摘要 巴西经济结构:(二战前)单一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二战后)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