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级新区、经济特区、开发区、自贸区有什么区别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主要是行政区划调整的一种措施,由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并拥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新区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是一个市内的某一个区域。“国家级新区”的布局更多的会考虑怎么样通过新区的建设带动区域的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增长极,改变整个区域的发展态势,有辐射效应。
比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对长三角、东南沿海及沿江的经济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重庆的两江新区,对重庆整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❷ 中国先后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还有后来的什么经济开发区都是哪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
确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南通、连云港、青岛、威海、烟台、大连、秦皇岛等14个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❸ 中国有哪几个经济特区.按经济排.
你这列表的问题还是你自己解决吧!资料都给你了!
世界银行公布全球经济实力排名
我国民生产总值列第七位 增长速度为第三位
新华社华盛顿4 月2 7 日电(记者翟景升)世界银行最近发布了1 9 9 8 年全球
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列出了世界1 2 9 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排名表。
报告说,按照1 9 9 6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美国以总产值7 4 3 3 5 亿美元
位居世界首位,日本的总产值为5 1 4 9 2 亿美元居第二。
被世界银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总产值为2 3 6 4 6 亿美元。
法国居第四位,总产值为1 5 3 3 6 亿美元。排列第五和第六位的是英国和意大
利,总产值分别为1 1 5 2 1 亿美元和1 1 4 0 5 亿美元。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列为世界第七位。名列第八至第十位的是巴西、加拿大和西
班牙,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 0 9 6 亿美元、5 6 9 9 亿美元和5 6 3 2 亿美
元。
中国香港特区的总产值为1 5 3 3 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十六位。
据世界银行的另一项统计,世界各国中人均国民产值最高的是瑞士,为4 4 3 5
0 美元。排在前十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日本、挪威、丹麦、新加坡、德国、奥地利、
美国、比利时和法国。
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显示,从1 9 6 5 年到1 9 9 6 年的3 1 年里,博茨瓦纳的人
均国民产值年增长率平均为9 .2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韩国的年均增幅为
7 .3 %,中国为6 .7 %,分别为第二和第三位。其他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依次
还有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泰国、阿曼、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埃及、毛里求斯
和日本等。
我国科技竞争力在国际上排名下降
每年公布一次的瑞士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都会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大家看重的不仅仅是洛桑报告的排名,而是透过相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各自国家的问题。
在2000年瑞士洛桑《国际竞争力报告》报告中,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再次下滑,由25位降至第28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科技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指标,既包含了科技投入的基本内容,又从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方面直接测度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状况。各国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均十分重视这一指标。
在2000年度洛桑报告中,我国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参评的世界主要的46个国家中列第30位,这与我们原先的预期目标是有偏差的。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的战略性科技发展量化指标。而1999年,我国R&D/GDP为0.71%,如果科技统计口径和范围不做大的调整,按常规推算,2000年我国R&D/GDP指标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这对阻滞我国科技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影响巨大。
目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加快科技发展已成各国共识,各国都将加大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而在90年代,我国的经济仍然主要以外延扩张的方式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尚未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种状况反映到科技指标上,我国的R&D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0.6%-0.7%之间波动,没有实质性突破。尽管1991-1998年,我国研发经费从150.8亿元增至551.1亿,但1998年R&D/GDP仅为0.69%,1999年仅为0.71,与发达国家(2%-3%)和新兴工业化国家(1.5%-2%)相比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印度和巴西(0.9%-1%),仅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企业科技竞争力不足
洛桑报告中构成科技要素的26个单项指标中,与企业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指标有15个,与参评的其他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在这15个指标的排名普遍靠后。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企业科技竞争力不足呢?
首先是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除海尔、长虹等少数几家企业外,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创新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国企业的通病。我国企业R&D投入仅占全国的45%左右,与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科技投入约占全国70%-80%的情况相差甚远。这其中我国大中型企业R&D投入比例之低,及其他企业的外延式扩张模式,是导致该项指标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像我国大中型企业R&D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0.5%,而发达国家企业的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一般为3%左右,其中高技术企业一般为5%以上,有的达到10%。
其次,洛桑报告为反映企业技术开发质量而设计的软指标(通过问卷方式向各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征询意见)中,我国企业家对“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和“国内劳动力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两个问题的打分与上年度相同,分别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这既揭示了我国这两类人才紧缺的现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家对科技人才的渴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指标居世界前列(全国和企业总量排名均居第4位),而企业仍感人力资源不足。主要原因有:一、科技人才的大量外流,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三、我国教育方式及内容的落后,四、科技人才普遍的动力不足等等。
三、我国科技产出能力较弱
洛桑报告中,我国今年“本国常住者获取专利授权的增长率”出现负值,排名下降了8位,值得引起注意。仅拿1996年-1997年专利权件数做一对比,当年我国这一数字仅为1458件,而我国台湾省是19481件,韩国是11409件,差距十分明显。再拿这一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分析,1993-1997年,我国企业和公民获得专利的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为12.7%。
在专利绝对数量很小的基础上出现增长率下降,说明我国技术活动当中专利产出形势相当严峻,这反映出我国技术产出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
据专家分析,这与我国专利和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有关。另外,也和我们专利部门力量有限,每年不能认证太多专利有关。
专家们还提到了我国目前不太注意科技分工,大学和科研院所都面向市场,齐头并进,过于注重短期效益对中国科技长远发展的危害。参考资料:新闻
❹ 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有什么异同(简短一点)
区别:
1、三个区本身的概念不一样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由实行自治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行政区域。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根据宪法、法律设立的、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并实行特别社会制度的行政区域。
经济特区,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划出一定的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实行优惠的办法,以便更好的吸引和利用外资的特定区域。
2、三个区设立的地区不同。
民族自治区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的行政区域,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是指“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以及将来大陆统一的台湾等特定地区。
经济特区是指我国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地区。
3、三个区设立的目的不同。
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捍卫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下为了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经济特区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扩大开放,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4、三区享有的权限不同。
民族自治区享有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如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等等。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除外交权和国防事务权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此外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可以自行处理某些有关的对外事务。
经济特区不享有自治权,只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管理体制。
5、三个区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
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实施宪法和全国统一的法律、统一的司法制度。
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付诸实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6、三个区权限范围不同。
民族自治地方除行使一般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职权外,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除国防、外交由中央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经济特区有权在经济上实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体制。
相同点:
1、三个区都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设立的,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行使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都不具有独立主权的性质。
2、三个区设立都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❺ 我国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目前,国内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喀什经济、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说白了,特区就是一块实验田,是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做的一次实验。
❻ 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经济特区
不是只有我国有。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也不乏在陆地口岸和纵深腹地建设经济特区的成功范例。巴西的玛瑙斯地区,位于巴西的西北部,原是十分落后的原始森林,在亚马逊河中游平原,离亚马逊河出海口1700公里,没有铁路和公路,只靠亚马逊河与外洋相通。巴西政府为了改变国家经济偏重于东南沿海一隅的畸型状态,于1957年在玛瑙斯设立自由贸易区,1967年将玛瑙斯市改为自由港,建立经济特区。此后,特区建设突飞猛进,面积逐步扩展到221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整个亚马逊地区,占巴西的26%,并成为世界着名的发达的工业中心。80年代初,玛瑙斯生产的制成品占产品的一半以上,生产的彩电占全国的85%,手表占25%。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年出口产值高达100多亿美元。巴西采取在内地办经济特区的措施加快落后地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