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支线航空飞机很发达,他自己能造发动机么
不能。不过民用航空发动机是可以随便进口的,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所以巴西的那个虽然是自行研发,但实际上是设计环节自己来,关键零件采用进口
② 巴西航空工业比我们还厉害啊人家能早出世界知名的飞机,我们却不能,为什么啊
航空工业中,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能力很重要了,几大制造商基本都是欧美的大公司,俄罗斯的民用发动机也不行。
尤其涉及到一些体系的问题,所以巴西航空工业的发展比我国要广阔,毕竟一些技术没有对巴西封锁,而我们就不行。
世界民用发动机有三大制造商,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R&R)、美国的通用电气(GE)和普拉特惠特尼(P&W),包括波音空客加拿大庞巴迪的发动机都是他们的。当一款飞机发动机只有一种选择时,那就看谁能制造就选谁。如果有多家公司的产品都满足,选发动机就由由买家决定。欧洲的买家就选英国罗罗的,美洲和东亚买家就选美国的了。但也有其他公司的,不过这些公司的都是一些小推力发动机。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商用喷气飞机分为两大系列:ERJ145喷气系列——共四款,分别为50座的ERJ145,50座的ERJ145远程型,44座的ERJ140和37座的ERJ135, 目前1100架基于ERJ 145平台生产的飞机交付使用,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600万小时。 E-喷气飞机系列——共四款,分别为70-80座的E-170,78-88座的E-175,98-114座的E-190和108-122座的E-195,
ERJ145 两台艾利逊公司AE3007A涡扇发动机(推力:7040磅)
E170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CF34-8E发动机
E175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8E发动机。
E190 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10E发动机。
E195 安装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F34-10E发动机。
③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成立于1969年8月19日。该公司现已跻身于世界四大民用飞机制造商之列,成为世界支线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近几年公司销售额年均增长55%,已连续两年成为巴西最大的出口商。2000年,公司出口总额已达24亿美元,纯利实现3亿美元,迄今,公司已向45个国家交付5300多架各类飞机,其支线飞机销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南非等20多个国家,占据了世界支线飞机45%的市场份额。截至2001年2月,公司已获得1561架民用喷气飞机订单(总价值241亿美元)。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下属的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和哈尔滨飞机工业公司合资在中国哈尔滨建立了合资企业—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公司,合资制造畅销世界的ERJ134/140/145飞机系列,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并且当年注册,当年建厂,当年下线。首架飞机已于2004年12月16日下线并成功首飞,并于2005年6月28日交付给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截至目前,哈尔滨安博威已经向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交付了6架ERJ145,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江苏分公司交付了5架订单中的3架,东航武汉分公司订购的5架也将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另外香港港联航空公司从GECAS租赁的4架Embraer170飞机已经有3架投入了运营,开辟了香港到中国内地二级城市的定期航班。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还于2005年向澳门的一个客户交付了一家Legacy 600型公务机。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不但向客户提供一流的飞机,还向中国的客户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务。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早在2002年3月4日就与中国航空器材总公司合资在北京建立了零备件仓库,支持中国的机队,目前备件库在扩大之中,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ERJ145系列和Embraer170/190飞机系列提供支援。ERJ145的全动模拟机也已经在珠海训练中心投入使用。 [编辑本段]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大事记 2000年5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北京正式设立了驻中国代表处 2000年9月中国四川航空公司订购了5架ERJ145飞机,并接收了首架飞机,成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家用户 2002年3月在北京建立了零备件寄售中心 2002年12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协商制定了巴中在航空领域合作的框架协议 2003年1月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的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组建合资企业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首架ERJ145在哈尔滨安博威下线并成功首飞 2004年6月合资公司向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交付了其定购的6架ERJ145支线客机中的首架飞机 2004年6月28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的首批两架ERJ145支线客机,正式向交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2005年7月ERJ145模拟机在珠海南航飞行训练中心投入使用 2005年8月合资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江苏有限公司交付了其订购的5架ERJ145喷气式支线客机中的首架飞机 2006年8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获得了海南航空集团订购的100架飞机订单,其中ERJ145支线客机共50架,100座E190喷气客机共50架 2006年12月合资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武汉分公司交付了其定购的5架ERJ145喷气式支线客机中的首架飞机 2010年展望及指南:净收入和息税前利润率 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且在2009年持续了近整年,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企业业绩,而这些又是商用航空和公务航空市场的主要风向标。但是,2009年第四季度的种种迹象显示,全球经济将要复苏。据Jetnet数据显示,几个月后,旅客流量将恢复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是二级市场上在售的喷气公务机数量仍在持续缓慢地减少。 考虑到上述情况,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预计2010年定单数量将增加,定单总量将超2009年。正如公司于2009年10月所公布的,2010年的营业额预计将达到50亿美元,其中商用航空占26亿美元,公务航空占11亿美元,防务市场占6.5亿美元,剩下的6.5亿美元来自航空服务及其他业务。 鉴于2010年营业额有所下降,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2010年的营业毛利润率预计为6.0%。 2010年其他信息 2010年,投资额应达到3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计划为1.6亿美元;资本支出应达到1.4亿美元。预计2010年的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75亿美元,该项目利润率为7.5%。 商用航空预计将交付90架喷气飞机;公务航空预计将交付137架飞机,其中飞鸿100和飞鸿300共120架,莱格赛600、莱格赛650和世袭1000共17架。 启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目前巴西会计规范正实施变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将成为巴西新的会计规范。由于规范发生变更,所有巴西公司都将依据新的会计规范发布2010年年度报告。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属于巴西公司,因此公司计划,在2010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除了发布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报表外,还将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作财务报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2010年的年度报告将以美元为单位,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布,同时也会发布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所作的未审计财务报表供参考。过渡期结束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打算仅采用一种会计准则,所有财务报表均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美元为单位。公司认为,这将有助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两种准则之间的差异,同时将推动财务报表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过渡,同时不会影响读者对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理解。
④ 巴西在航空工业方面有中国先进吗‘
不去中国先进。巴西没有像中国这样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他只能诉诸于其他国家,如发动机就是欧美的产品。另外巴西主要是民用市场,军事应用也只停留在低端飞机,如巨嘴鸟攻击机。中国虽然发动机技术落后欧美,但是可以自主造出来。
⑤ 巴西航空公司的业务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致力于满足全球航空市场客户的需求,借此创造价值,为股东带来效益。这一核心理念保证了公司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公司一如既往地重视运营中的诚信原则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和市场:(1)、商用航空,(2)、公务航空,(3)、防务与政府市场。
⑥ 中国和巴西,到底谁的航空工业更强大更先进
中国的航空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当时苏联的全力支持下,中国建设了包括研发、制造等完整的航空体系。至本世纪初,中国的航空工业已能完全自主研发、生产各类军、民用先进航空器以及动力、电子等系统,这是巴西完全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
⑦ 巴西是如何崛起的
巴西是金砖五国成员之一。而这5个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金砖五国覆盖了亚、欧、非、美4大洲。这5个国家都是新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体量较大,那么巴西是如何崛起的呢?
第一、农业优势
在90年代中期,巴西的汽车市场完全开放,并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而在巴西空中客机和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民用飞机制造商。
总体来看巴西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出口,巴西经济如果是要长期发展,不仅是要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结构改革。
⑧ 发展中国家巴西的航空制造业为什么那么发达
谈起巴西,我们可能会想到2016年巴西里约举办的奥运会,可能会想到巴西实力强悍的足球,还可能会想到巴西的特色桑巴舞。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同样作为金砖五国之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巴西的航空制造业非常发达,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航空制造业这么发达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最后,善于整合优势资源。巴西充分的利用了全球化这项优点,许多部件都是从国外购买国外加工的,而自身只要做好技术研发就可以。这样就避免了各项活动分散而产生的风险和压力。
因此,综上所述,巴西航空制造业,综合利用多方面的优点,最终才能有这样发达。
⑨ 巴西航空公司的辉煌历史
热情奔放的桑巴、醇香的咖啡以及超世界一流水平的足球。不用详说,一听就知道是指巴西。但鲜为人知的是与波音、空客并列世界四大航空巨头之一的巴西航空公司。趁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携最新开发的EMBRAER 170商用喷气客机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六城市进行飞行表演之际,记者零距离地感受了巴西航空公司飞机的舒适且对巴西航空公司进行了采访。
早就有所耳闻,巴西拥有一流的飞机制造技术和支线飞机。但长期萦绕记者的一个问题就是巴西与中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况且成立于1969 年的巴西航空公司,到今天仅有35年的历史,却能跃居环球四大航空公司之一。是什么支撑着如此强劲的发展,随着采访的深入,谜底渐渐揭开。 巴西人造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随着第一架飞机研制,尽管它在技术上还很稚嫩,却有了巴西航空技术的雏形。随后巴西在联邦政府里设置了航空发展局,来开始制定国家发展航空事业的大政方针及规划。在此前提下,巴西政府又设置了航空科学研究机构,以贯彻实施政府发展航空事业的方针及规划。
在数十年积累的基础上,1966年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先驱者号问世,两年后进行了成功的首飞。1969年巴西联邦政府终于决定正式组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由巴西政府占有96.5%的表决股,因此这是以国家股份为主,少量私人股份为辅,因此在本质上是国家控股的公司。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成立之后,在最初的25年中,通过与具有先进航空技术的外国航空公司合作,从引进专利技术生产到开发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从开始购买其他航空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到向其他航空公司发放许可证,可以说有了质的飞跃。而最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开始研制、1990年试飞成功的 CBA-123,它虽然由于当时航空市场的萧条等多方面的因素,最终没有能成为正式产品,但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通过这个项目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支线飞机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民用航空市场随着经济的萧条而日渐萎缩。巴西政府认定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发展需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公司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产业结构也需要进行重大调整。1994年12月巴西政府签发了对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实行私有化的法令。巴西最大的投资财团控制了全公司60%的股份。1999年又同当时的法国航空航天集团(现更改为欧洲集团)实行战略联盟,向其出售了20%的控制股。该财团包括EADS、达索飞机公司、泰尔斯等着名公司。巴西政府拥有1.45%的黄金股,据说目前已减持到0.8%,它除了还握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生死牌”外,其他已全部交给企业。应当强调的是,法国航空航天集团入股加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表明欧洲航空界对巴西航空工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和对发展高科技产品的支持。
实现了私有化后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分别在美国纽约和巴西圣保罗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驻中国地区总裁、首席代表关东克坦言,私有化后引起了管理理念的变化,变过去以技术为导向为现在以客户为导向;而且私有化后资本的注入,就像注入企业体内的新鲜血液,赋予企业无穷的活力,这无疑促使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步入腾飞的时代,进入全球航空巨擘行列。 新的高层决策者们经过对航空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果断作出了全力发展支线喷气客机的战略决策。他们主推ERJ145喷气支线客机。ERJ145是系列化的双发涡扇喷气支线客机。事实证明公司高层的决策是正确并富有远见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世界航空市场对支线飞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由于50座的ERJ145飞机系列是专门为支线航空市场开发和制造的飞机,因此成为能够满足支线运输市场的最佳机型。到今年,ERJ145的销售已达800架。
在分析市场细分时,巴西航空公司发现在客机市场上,70座以上、100座以下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而且也避开了与波音、空客两大空中巨头的竞争。于是在1999年6月开始了EMBRAER 170/190系列的开发,而此系列便是70—110座的客机。不出所料,2001年10月一下线就受到市场的欢迎。事实上,EMBRAER 170受到如此的欢迎和关注还不仅仅是它弥补了市场的空缺,更重要的是,EMBRAER 170在各方面人性化的设计都与当今最先进的飞机旗鼓相当。 2000年5月,一架ERJ 145支线喷气飞机在中国的六个城市进行了飞行表演。这是在中国的蓝天上第一次看到来自巴西制造的飞机。灵活的操纵性能和良好的经济性能以及宽敞明亮的客舱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9月25日随着中国四川航空公司订购的5架ERJ 145飞机首架的交付,巴西飞机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2002年12月,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非常希望能够用自己性能优良、使用成本低廉的支线喷气飞机帮助中国拓宽支线航空事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合资形式与国外先进民机工业企业进行整机合作。合资公司采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同于与波音、空客的合作,为其生产零部件的生产方式,而是引进航空制造业的整机技术,组装生产ERJ 145系列涡扇支线客机,向国内和部分国际市场销售,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援和售后服务。生产能力为年产24架,合同期15年。2003年12月16日,中国与巴西合作生产的首架50座级ERJ 145喷气式支线客机首飞成功。2004年2月2日,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公布了其向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销售6架ERJ 145的消息,这项合同标志着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获得了首份来自中国航空公司的订单,而且成为黑龙江省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合作成功的第一个项目。
中国飞机市场对全球飞机制造业巨头有着非同凡响的诱惑。据业内专家预测,未来20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而支线飞机将是中国民航新的增长点。巴西航空公司十分看好中国的支线航空市场,关东克在分析了支线飞机在整个国际飞机市场的占有率后,认为中国的支线飞机市场潜力很大。CEPA的实施、内地城市间交往、西部大开发以及航空淡季,这种支线机都突显其优势。前几年欧美国家兴起支线飞机概念,目前中国航空市场的变化正符合这一国际潮流。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支线飞机将达396架。这个巨大的市场,正是巴西航空公司的目标所在。
巴西航空跟中航工业集团在哈尔滨成立了合资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份,在过去7年合作中,双方非常的满意,非常的成功,合作不仅仅在两个企业间是成功的,包括在航空制造业来讲也是非常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在两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和中国都是金砖四国,也是非常有代表性成功合作的模式。因为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当年燃油价格是每桶18美元,目前燃油价格已经达到了84美元,由于燃油价格的飙升,加上新一代飞机进入市场,例如E190进入市场,更加舒适,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的高效,航空公司就将重点转移到E系列飞机,对E25飞机的定单带来了挑战,经过跟中方合作伙伴的探讨,实际上准备将E190飞机的组装进入中国,类似的项目在中国进行组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审批核准,去年年底就向中国政府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因为种种原因的考虑,目前并未给我们明确的答复,我们还在等待,无论如何,我们对于合作是非常满意的。即使到今天,目前的合作可以说是合作的典范,无论如何巴西航空公司对中国市场是有信心的,除了E190外还有E191飞机,还销售公务机,这两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⑩ 巴西在航空工业方面有中国先进吗
巴西在支线飞机的生产领域拥有不俗的实力。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生产的ERJ系列飞机在国际支线飞机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