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看鱼身上胎斑
孔雀鱼的胎斑有黑的也是有粉的 黑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有黑色 粉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没黑色 如果你不知道是不是胎斑,你就从上面看下来看它的肚子会不会大就可以了 要有直角不难 等它要生了就是了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
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孔雀鱼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
鱼妈妈的难产判别与解决方案
孔雀鱼妈妈在临产前与临产中,出现了环境的突然改变、受到撞击刺激、惊吓等等都很有可能会造成流产、早产、难产、子鱼体质不良、畸形、死胎、母鱼产后瘪肚、塌腰直至体弱感染发病、甚至死亡等恶劣情况的。
母鱼的生产时间不定,有些半小时就生完,有些可以拖到数天之久。但若遇到难产,就有可能造成母鱼死亡。
那么额如何判断额地鱼是否难产呢?
判断难产的方法是观察母鱼的泄殖孔,若是有小鱼的尾巴或是头露出半截在那边超过半小时,就有可能是难产。那只小鱼通常已经死亡,卡在母鱼泄殖孔,让母鱼无法顺利生产。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人工催产地方法:
最常见地方法是:
提高水温或放入加温棒缓缓提高水温,再移出加温棒,使其自然冷却,反复行之。
但仍然不行时,我们也可以采取比较极端地办法:
可以将水换掉1/2-1/3,换水时用水流轻冲母鱼周围,让母鱼能够有激烈游泳的动作。顺利的话能够让死鱼排出。因为有时母鱼能够自行排出,有时却会死亡,但冲鱼这个动作是很危险的,请小心使用。
② 孔雀鱼怎么看胎斑
孔雀鱼快生时胎斑明显肚子底下(靠近肛门处)呈方形。生产前先产白色的腺体。这时就得把它单独捞出来饲养,以防别的鱼打扰它,最主要的是保证小鱼的安全。
③ 如何看孔雀鱼快生幼仔时候的黑胎斑
雌鱼体内受精的卵成熟,腹部会很大程度的鼓起,腹部靠近尾巴的地方会膨胀变黑,这就是妊娠状态也叫胎斑。当孔雀鱼雌鱼在水族箱旁边上下游来游去,有异常行动出现且肛门突出以及不喜欢跟别的鱼接触总是独处,发现这种情况时,则是孔雀鱼即将产仔的征兆。这时常可以看到雌鱼的下腹部内有稚鱼的容姿及其大眼睛。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准备一个别的水族箱,且和雄鱼分开饲养,以免受到雄鱼的追逐干扰而难产或者跳出缸外。一般来说,健康的雌鱼确认受精后,就应该和雄鱼分饲养,当产仔期接近时,放入产卵专用的水族箱或产卵箱内,初产时腹部不是很大。
(3)巴西褶扇孔雀鱼怎么看胎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分开饲养:孔雀鱼在快要生小鱼的时候是建议分开来饲养,因为刚出生的小鱼如果生活在各种鱼种混杂的大鱼缸当中,是很容易被大鱼给吃掉的,所以当孔雀鱼要生小鱼的时候一定要分来饲养,这样能够保护刚刚出生的小鱼不被大鱼吃掉。
2、选择小缸:孔雀鱼生小鱼的时候需要分开饲养,但是分开饲养的时候应当选择比较小一点的鱼缸,因为鱼缸太大,喂食的时候孔雀鱼不容易吃到食物,小的鱼缸就能够满足怀孕的孔雀鱼以及即将出生的小鱼生存,用大的鱼缸不仅不方便喂食而且还占空间。
3、注意水质:人们在分开喂养怀孕的孔雀母鱼时,一定要注意喂养的水质问题,因为无论是怀孕的孔雀母鱼还是刚刚出生的小鱼,身体都会比较的脆弱,所以饲养的水质一定要注意,最好选择大缸当中的水来喂养。
④ 凤尾鱼的胎斑在哪里
腹部靠近尾巴的部位。
孔雀鱼怀孕以后,它们的腹部靠近尾巴的部位会出现胎斑。在孔雀鱼刚怀孕的时候,胎斑是不太明显的。如果饲养者不仔细观察的话,是很难发现的。但是进入怀孕的中期后,胎斑的颜色就会逐渐加深。
知道凤尾鱼怀孕的方法:
首先,胎斑是每个正常母鱼都有的,看见胎斑,只能说明母鱼发育正常,并不是怀孕了。其次,正常胎斑有两种颜色,白子是红色,其他是黑色。如果一条白子串了,它的子代母鱼在长大过程中,胎斑会由红变黑,这都是正常现象。
如果一条白子母鱼与其他公鱼繁殖,它的胎斑会变黑,但是是越接近临产越黑,怀孕初期时看不出来的。
而白子母鱼如果和白子公鱼、其他公鱼一起繁殖,胎斑在怀孕中期或者怀孕后期,会出现部分红、部分黑的情况。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小鱼眼睛和体色的关系,一般白子小鱼,眼睛是白色的,身体也是接近透明的,而其他的小鱼,眼睛是黑色的,身体可能也带有颜色,会使胎斑变色。
如果白子母鱼生完小鱼后,再与白子公鱼繁殖,那么它的胎斑依然是红色。所以,胎斑并不能帮助鱼友判断怀孕。
⑤ 如何看出孔雀鱼何时生得出小鱼
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1、体型见方。孔雀鱼母鱼的肚子会稍稍表现出平滑的方形。
2、胎斑的颜色比较重。一般的孔雀鱼胎斑为黑色,白子的胎斑为橘红色。
3、肛门凸出。临产时会发现孔雀鱼肛门明显外凸。
4、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孔雀鱼繁殖不分季节,即使是冬季也能正常生产。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因此也有“百万鱼”之称。
而小鱼在养殖3-4个月之后,就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繁殖温度应该保护在为26-28摄氏度,应比适宜温度稍高。
(5)巴西褶扇孔雀鱼怎么看胎斑扩展阅读:
孔雀鱼繁殖注意事项
1、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2、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3、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4、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6、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7、产后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地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
8、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⑥ 母孔雀鱼胎斑是粉红色的吗
孔雀鱼的胎斑有黑的也是有粉的
黑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有黑色
粉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没黑色
如果你不知道是不是胎斑,你就从上面看下来看它的肚子会不会大就可以了
要有直角不难
等它要生了就是了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
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孔雀鱼第一胎一般产的比较少,大约产10~80尾;第二胎大约产80~120尾。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
⑦ 孔雀鱼如何判断要产仔
1、体型见方。孔雀鱼母鱼的肚子会稍稍表现出平滑的方形。就是快要生产小鱼了。
2、胎斑的颜色比较重。一般的孔雀鱼胎斑为黑色,白子的胎斑为橘红色。
3、肛门凸出。临产时会发现孔雀鱼肛门明显外凸。
4、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孔雀鱼刚出生的子鱼,当天不喂,因为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
孔雀鱼产仔后注意事项
1、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2、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3、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4、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6、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7、产后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地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
8、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⑧ 孔雀鱼怎么判断要生小鱼了,小鱼苗应该怎么养
⑨ 孔雀鱼的胎斑是什么样子的
孔雀鱼的胎斑如图:
孔雀鱼的胎斑有黑的,也是有粉的。黑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有黑色,粉的是交配的公鱼或母鱼身上的鱼鳞没黑色。
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
(9)巴西褶扇孔雀鱼怎么看胎斑扩展阅读
雄性孔雀鱼臀鳍特化成生殖足,来供体内受精使用。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与雌鱼交配。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
怀孕的雌鱼特征是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四到六周的怀孕期后,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双亲都不会照顾幼鱼,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幼鱼(FishBase, 2006)。
孔雀鱼容易辨别雌雄。雌鱼腹部比较大,在肛门前方有一块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时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鱼的特点就是腹部较小,瘦长,最关键的就是其臀鳍演变出交接器,用于繁殖时候输送精子用。所以雄鱼的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