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巴西资讯 > 巴西什么节女人可以露胸

巴西什么节女人可以露胸

发布时间:2022-05-28 21:42:22

‘壹’ 简述巴西狂欢节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着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全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今年,阿根廷、委内瑞拉正式向国人开放旅游。至此,包括巴西、智利、乌拉圭在内,国人可以畅游南美五国。最热辣的狂欢节、最原始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壮美的伊瓜苏大瀑布、最有动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复活节岛“莫埃”石像……南美,这片地球南端壮美、原始、野性的大陆,终将会成为国人游走的热土。

‘贰’ 哪个国家的女人比较开放

从一个女性一年有15位性伴侣来看,就知道巴西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国家。荷兰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以下见解: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风俗文化。文化也会有自己国家独特的一部分。

一说到外国,老一辈的人都会说,外国人太开放。见面就亲,当然这是国外的自己国家的风俗。

记得我爷爷奶奶在家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外国外的一些情况就说过,这外国人打招呼怎么见面就亲,难道是都喜欢?

那不都乱套了,后来我给解释了说,那是国家的风俗习惯,就跟我们国家的人见面握手一样,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这我爷爷奶奶才真正明白了。

相对比起国外来说:
确实在我们国家比较保守,国外是开放的。在这一点上是毋庸置疑的。

那说到开放,肯定要有一个最开放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巴西。(相对比起荷兰的开放,对巴西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巴西这个国家是不仅是情感上的开放,连衣服的穿着打扮上也是如此的开放。

其实这也是跟巴西是一个处在热带气候的季节,这么热的天气,穿太多就热了,在室内还有空调,出门怎么办?索性就直接少穿点,这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风俗。

3大特色:

第一:足球

说到巴西很多人都会想到巴西的足球,着名的足球先生卡卡就是巴西的。连c罗都是他的粉丝。

第二:亚马逊雨林

再有神秘的亚马逊雨林,可惜的是亚马逊雨林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以后,没有以前那么神秘了。

第三:狂欢节

说到狂欢节,最具有特色的就属于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了。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去看一看,绝对是值得一看的。

说完这三大风俗,那么我们就要说说为什么巴西如此开放?
第一:本土人多是葡萄牙人(17世纪的时候很多葡萄牙人移民过来的)

对于我们中国的女性来说,有的时候离婚都不敢离,就怕别人在后面说坏话,各种戳脊梁骨,但是葡萄牙人不一样,这里的人思想都比较开放,尤其是女性的思想。

跟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就大不一样了,在他们的人生观念里:

活着开心最重要,可不管那么多。像爱情这种奢侈的,一般的女性都是玩玩就好,最主要的是自己开心。

在巴西有一项数据显示:

生活在巴西的女性,平均一年会有15位性伴侣。

从这点上就可以充分的看出来。开放到何种程度,这一年12个月,平均一个月就1个多。

这不仅仅是谈恋爱,就是给自己找乐子,寻开心的。

更加不可能像我们中国人,谈恋爱,有的时候闹分手,就伤心的不行,要哭的死去活来,有的时候甚至有自杀的,这对于巴西的女性来说不可能。

如果谈恋爱失败了,要分手了,就跟像换衣服一样,再找下一个了。心情不会受到影响,更加不会不开心。这点我们看国外的电视剧就可以看出。

爱情都不谈,就更别说是结婚了。

一般情况下来说,只要是自己不开心,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说离婚就离婚。这边的女性可以说是活的很自由,很舒服。不会说让自己受到委屈,这都是不存在的。

(当然这是大多数,可以说95%以上了都,也不排除有那么1个或者2个例外,对爱情忠贞不渝的)

第二:狂欢节
除了狂欢节之外的,还有就是平时他们穿的衣服也是各种各样的,跟我们中国的女性不一样,巴西的女性逛街购物,吃东西,都是很随性的,穿的少,穿的薄,那都是很正常的,毕竟在巴西这个地方是很热的。

那么平时都这样,狂欢节就更加不一样了。

说到狂欢节,本身这个节日就是一个开放的节日。最出名的就是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这个狂欢节最主要的就是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就是用来狂欢的。

在节日这一天:

很多的人会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然后出去狂欢,让你忘掉以前所有的烦恼,开开心心的过一天。

当然你也会看到有一些男性,穿着衣服各种各样的,花里胡哨的,甚至有异装癖。

就是男性打扮成女性化的装扮,这样的也有。

看到这些图片,有些人就会说:太开放了!

但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风俗,都不一样的,所以说正确看待,自己过的舒服就好。

人生在世,开心就好。

‘叁’ 巴西的节日

狂欢节
狂欢节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举行。据说巴西狂欢节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下令封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宫前举行庆祝活动。教徒们轻歌曼舞、手舞足蹈,整个罗马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从此狂欢节被正式确定并在欧洲广为流传,后由葡萄牙人传入巴西。1641年,在萨尔瓦多举行了马队和花车的游行,从而开创了巴西欢度狂欢节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举行狂欢节化装舞会。到了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巴西奴隶贸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隶制的最后废除,广大黑人兴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欢节的游行大军,在非洲传统乐器的伴奏下,跳起带有浓郁非洲风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国后,狂欢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桑巴舞逐渐成为节日的主角。就这样,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今天这种盛况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联欢活动。
节日虽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节日前的一两个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团体就着手准备节日的庆祝活动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街道两边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约热内卢大看台最佳的包厢票价虽高达千余美元,但被早早地抢购一空。
狂欢节那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真可谓“谁也不属于谁,谁也管不了谁”。有钱人金装玉饰自不待言,就是穷苦人家凑热闹也要稍整衣帽,敲着空罐头盒子,叮叮当当地投入狂欢的人流,仿佛一年一度不狂欢一下,明天就没有好运气。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旅行者,不少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为热烈、紧张、欢快的要数桑巴舞。从16世纪时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随着黑奴传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乐舞蹈艺术的风格,演变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时,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抖动,因而不同于一般的轻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约热内卢就出现了被称为“桑巴舞学校”的表演团体。从那时起到现在,“桑巴舞学校”一直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桑巴舞大赛的主角。在狂欢节来临前的几个月内,各桑巴舞表演团体便要赶排舞蹈、创作乐曲、自制独特的服饰和彩车,进行精心排练,选出训练有素的舞蹈“国王”和“王后”。
桑巴舞化装游行时,为首的开路队员簇拥着自己所属团体的名称和标志,其后的游行队伍打头的由负责人、作曲者和彩车设计人等头面人物组成。他们身穿笔挺的礼服,微笑着频频向四周围观的人群招手致意。紧随其后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色彩纷呈的女子游行队伍。她们身着艳丽的宽摆衣裙,有的头戴羽头帽,也有的面戴假面具。女子游行队伍两侧或前后是数百人的男子打击乐队,乐手们身着由无数金属片镶成的衣裤,在灿烂的阳光下金光闪烁。他们兴高采烈地吹吹打打煞是热闹。再后就是彩车和桑巴舞队了,彩车上站着的是被选为“国王”和“王后”的俊男靓女,他们春风满面地笑着向人群频频抛飞吻。其后是让人欣喜若狂的桑巴舞队,舞者服饰各异,争芳斗艳,随着舞曲,边歌边舞,这是一种以腰、臀、腹剧烈抖动大幅度摇摆的舞蹈。舞者神采飞扬,观者如痴似呆,不论是舞者还是观者,人们忘记一切烦恼,忘却了姓啥叫啥,忘却了吃喝,其热烈痴迷的程度几乎达到了疯狂。

‘肆’ 六月节的巴西六月节

六月节早期起源于欧洲天主教国家,因三名天主教圣人圣约翰、圣佩德罗和圣安东尼奥均在六月份诞生,因此这些国家的民众习惯在每年的六月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后来渐渐的演变为六月节。 庆祝六月节的习俗后来随葡萄牙殖民者传到了巴西,使这个节日又融入了当地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文化特色,最终演变为富有巴西特色的六月节。在巴西东北部地区,当地民众视六月节为一重要的节日,因该地区常长达半年干旱,于是农民们就在每年的六月份为圣约翰和圣佩得罗举办庆祝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东北部地区贝南布寇州卡露阿露市(Caruaru)和帕拉伊巴州坎皮纳·格兰德市的六月节庆祝活动最具规模。六月节除了能给当地民众带来无限欢乐外,还能带动当地的旅游业。每年的六月节期间往往是东北部的旅游旺季,许多外地和外国游客慕名而来,到东北部城市亲眼目睹一下富有盛名的六月节庆祝活动,这个时候该地区的旅馆往往是爆满。在巴西东北部地区,庆祝六月节的庆祝人群会沿着大街小巷跳着唱着经过每家每户。
对于天主教徒来说,篝火是六月节庆典活动中最重要的象征,在六月节中,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又唱又跳,据说圣母玛利亚的表姐伊莎贝尔在产下圣约翰后在山丘上生起了篝火,她用这种方法来向玛利亚通知圣约翰的诞生。
葡萄牙殖民统治巴西时期,巴西受到了葡萄牙、法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国的文化影响。巴西民众在六月节庆祝活动中跳的典型舞蹈四对舞(dan?a da quadrilha)来源于法国贵族的一种舞蹈,(四对方舞,也叫四对舞,是一种古雅的欧洲宫廷舞。这种舞蹈源于英国,19世纪时在法国盛行,通常由8人一起跳,音乐节奏明快。)而六月节中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则来自最先发明火药的中国。除了在篝火旁边跳四对舞和放鞭炮外,人们还会释放热气球,但因为热气球经常会降落在屋顶上而带来火灾隐患,所以已被巴西政府明令禁止。在巴西的一些大城市中,教会、学校、工会和企业也会组织六月节庆祝活动,参加者戴着破草帽、穿着打有补丁的衣服打扮成一幅乡下人的样子,又唱又跳的庆祝六月节。
六月是巴西玉米丰收的季节,因此六月节中供人们享用的食品中也自然缺不了用玉米制成的各种甜点和蛋糕。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们可以尽情的品尝Pamonha(用包着皮的嫩玉米煮熟做成的玉米饼)、爆玉米花、煮玉米和玉米蛋糕,地瓜、热葡萄酒和花生蛋糕及花生酥糖、牛奶甜米粥等美食。
圣安东尼奥被公认为爱情圣人,天主教徒往往在六月十三日为圣安东尼奥举行庆祝活动,这天,许多天主教会都会向信徒分发象征圣安东尼奥的小面包,这块面包应被放在家中保存,这样可以保证衣食无忧,那些急求伴侣的女性则应该将这块面包吃下,传说这样会有助她早日找到意中人。

‘伍’ 巴西情人节应该怎么过

6月12日,又是巴西的情人节。这一天,也是巴西人一年中最浪漫的一天。

走在巴西利亚的商业街上,以浪漫情人节为主题的商品布展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做成“心”状的各式巧克力、以鲜红的精致花边内衣、以兰花为主的各式鲜花或花篮最为夺目耀眼,因为这是巴西人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情人节礼物。这些商品经过商家的精心打扮,更富有浪漫色彩。

许多巧克力专营店推出了情人节花篮,花篮里的各色巧克力的表面都浇上了“我爱你”的字样,板状的巧克力也换成了“心”状。一些商店推出情人节礼物套装,如三块巧克力外加一个精美镜框或是搭配一盆兰花。兰花象征爱情,需要精心的浇灌和呵护。在一家花卉店,各式花篮五彩缤纷,店员们也穿上了印有“6月12日情人节”字样的红色T恤衫。他们告诉记者,情人节里卖得好的是巴西兰花和进口的哥伦比亚玫瑰。巴西兰花品种多,花态雍容华贵,哥伦比亚红玫瑰花朵硕大,色泽厚重,很受情人的青睐,但这些花卉的价格不菲,从80雷亚尔到120雷亚尔不等。

衣服和鞋也是情人节最常用的礼物。记者看到许多服装店都在橱窗里最显眼的地方摆出成套的红色服装。在一家内衣专营店的门前橱窗里,红色的三角内裤、绣花胸罩、睡衣、睡裙和紧身背心鲜艳夺目。店经理告诉记者,情人节里卖出去最多的是红色内裤,因为红色本身就象征着火热的爱情,也是男孩子最喜欢送给女友的礼物。如果说,我们国内流行本命年穿红色衣裤,而巴西女孩子则喜欢在情人节穿上红色内衣。

巴西情人节始于1950年。那一年,一位名叫若奥·杜里亚的广告商人,为了刺激巴西人在每年6月的商业淡季的消费,就推出了情人节礼品。这一举措很快得到生性浪漫的巴西人的认可,大家都在情人节这天与自己心仪的爱人互换礼物。在整个西文国家,情人节是在每年的2月14日,而巴西选6月12日为情人节,除了商业促销的因素外,与这一天是天主教神父圣·安东尼奥的纪念日也有关。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葡萄牙姑娘非常想得到爱情,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她却没有碰到一个心仪的爱人,内心十分苦闷。有人就对她说,你要去求圣人安东尼奥吧!安东尼奥是一位神父,他有很好的口才,演讲起来富有情感,又善解人意,特别是热心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安东尼奥神父在6月12日“升天”后,被追捧为“圣人”。如果人们希望找到失散的亲人,得到外出旅行家人的消息,在安东尼奥神像前做祈祷,这些希望就会实现。于是,姑娘天天在安东尼奥神像前祈祷,让神父帮她找到爱情。

几年过去了,爱情却不曾光顾。姑娘失去了信心,一气之下,便将安东尼奥神像从窗户里向外扔去。谁知,正好打在一个过路年青人的头上。年青人气愤地走上楼找姑娘问罪,姑娘也自知理亏,一面道歉,一面热情招待。看到姑娘年青美貌,又体贴入微,年青人很快气就消了,两人越谈越投机。最后,这位过路的年青人竟然成了姑娘的终生伴侣。

从此,安东尼奥神像又被端端正正的供奉在祭台上,成为人们祈求爱情的“红娘”。安东尼奥神父“升天”后的次日,即6月13日也就成为年青人选定结婚的吉日良辰。当青年人恋爱受挫时,他们就会到安东尼奥圣像前做祈祷。还有一种风俗习惯是:在情人节里,未婚大龄姑娘将安东尼奥神父的圣像朝井里扔下去。据说,这样她就能实现愿望,得到爱情。

现在,巴西人则把安东尼奥的忌日6月12日作为情人节来庆祝,感谢安东尼奥神父暗中牵线做媒,使情侣们有缘相会相识。对于“情人”这个词,巴西人有两种理解:一个叫“namorado”,意为相互爱慕的人;另一个是“amante”,意为有性爱关系的情人。巴西情人节是“O Dia dos Namorados”,是为相互爱慕的人设立的,在情人节这一天,情侣们要相互送礼,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巴西人十分重视爱情,把它视为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情就是对自己所爱的人的付出和关心。情人节里,巴西人在送礼上自然是不惜花费的,把送情人礼物看成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人越多,送出的礼物越多,收到的也就越多,浪漫的情怀和乐趣也就越浓厚。我曾经认识一位电力工程师,32岁的他还是单身一人。他说:“尽管情人节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但是一想到‘情人节’这个浪漫的名称,想到自己还没有伴侣作陪,会倍感凄凉。”

在巴西过情人节,不仅仅是那些单身男女,就连小孩和老人也会津津乐道。小孩子们会在情人节里向自己班上的好朋友送上礼物。不过,这个礼物很小很小,经常是自己所画的一幅画,然后写上一段祝愿的词。老年人也会像年青人一样,给自己过去的恋人发个电报,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对于情人们来说,除了交换礼物外,一起外出吃一顿晚餐也是必不可少的。餐馆和酒吧都会在这天为前来用餐的情侣们创造出一个温馨优雅的环境,在彩带、烛光、音乐和鲜花点缀的氛围里,陷入爱河的情侣们,成双成对地手拉手,面对面,或拥抱,或亲吻,在浪漫的情调中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度过一个值得回味的日子

‘陆’ 巴西狂欢节的习俗是什么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复活节是春分月 巴西狂欢节
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这一因素,导致了每年狂欢节的日期不确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欢节的活动从狂欢节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开始了,每天晚上进行,接连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着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从白天跳到黑夜,快乐可以传染,不满得以宣泄。狂欢节期间,数不清的罗曼史在发生,点亮人们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权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权发泄不满,表达抗议,一切都那么爽,于是你笑了。环顾四周,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中,桑巴舞小姐多么美,阳光多么好,开心最重要。里约热内卢每年的狂欢王、狂欢后及狂欢公主都是经过评选产生的。他们都是在各种桑巴舞表演中担任过领舞的桑巴能手,狂欢王的体重还必须在130公斤以上。 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由于沿途不断有人加入,游行队伍越来越长。人们极尽想象,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参加游行的人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亲肩头的儿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个个都在跳。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2摄氏度,虽然人人脸上都淌着汗水,但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大家都奇装异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极端。电视女演员安吉拉·比兹玛克在身体上涂满了巴西国旗的颜色,赤裸全身,随着游行队伍尽情欢跳,警察实在看不过眼,一定要她穿上点什么,否则就以"侮辱国旗"为由拘禁她。但是在电视采访中,安吉拉辩驳说:"这是表达对国家的尊敬。" 里约热内卢的海滩,随处可见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于游客也开始脱衣服。而在游行的桑巴舞彩车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车顶忘情欢跳。 巴西狂欢节
游行是表达政见的好机会,尽管此届狂欢节的主题极力弘扬爱国主义,但是,还是有彩车被装点上了土着印地安人、拿枪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运奴船,以抗议殖民历史,还有人举起牌子,抗议1964年至1985年巴西军政府的专制统治。 但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诋毁宗教被普遍认为不合适,这些行为,一般会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欢节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来的人。狂欢节的头两天,交通流量大增,许多内地人开车前往里约热内卢等海滨城市旅游观光,圣保罗等大城市的人们又纷纷开车前往内地探亲度假。巴西全国发生车祸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伤。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白天和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多数车祸原因是司机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 在游行队伍气氛处于高潮时,毒品交易比平时高出一倍。狂欢节期间,大量的风流韵事发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讳地提醒人们注意预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欢节吸引的游客创下了历史纪录,仅里约热内卢一地,就有31万多名游客。国家旅游局的官员恩伯塔估计,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亿美元的生意。出租车生意出奇地好。热心的组织者为了让游人尽兴,特地为外地游客开设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让他们也能边舞边乐,体会桑巴风情。

‘柒’ 巴西狂欢节的习俗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这一因素,导致了每年狂欢节的日期不确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欢节的活动从狂欢节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开始了,每天晚上进行,接连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着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捌’ 巴西的桑巴节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欲休难止。

桑巴舞起源于非洲。“桑巴”一词据说从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演变而来。"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顾名思义,这种舞蹈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种舞蹈动作,后来随着贩卖黑奴活动的兴起而开始向外传播。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1200万。在把黑奴塞进船舱运往新发现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时候,白人奴隶贩子担心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他们就每天把拥挤在船舱中的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样,殖民者本想增强黑奴这种特殊商品的竞价力的举动,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

据考证,桑巴舞最早流行于巴西的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一带。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陆殖民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办有大量种植园和采矿场。被贩卖到种植园里和采矿场的黑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以跳这种家乡舞苦中作乐。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来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后裔同来自欧洲各地的白人接触增多,同土着的印第安人逐渐融合。这样,他们的舞蹈也就逐渐吸收了来自欧洲的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来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当地流行的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渐形成现代的桑巴舞。据记载,20世纪初,是巴伊亚州的妇女们将这种舞蹈带到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从此,这种舞蹈开始从沿海流向内地,从贫民窟流向上层社会,从黑人、黑白混血的"穆拉塔人"传播到白人中间。同时,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为主伴奏的乐器,逐渐被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中的铜鼓、大锣、钹?等打击乐器所取代。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学校"让人去说闲话"在里约热内卢建立。1932年,巴西举行首次情人节桑巴舞游行观摩比赛,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现代桑巴舞很快就风靡巴西全国。

桑巴舞是一种集体性的交谊舞蹈,参加者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这种舞蹈以鼓、锣等打击乐伴奏。这种舞蹈的舞步简单,双脚前移后退 ,身体侧倾,前后摇摆。男女舞者成对原地或绕舞厅相伴而舞,也可分开来各跳各自的舞步。男舞者钟情于脚下各种灵巧的动作,两脚飞速移动或旋转。女舞者则以上身的抖动以及腹部与臀部扭动为主。桑巴舞可在舞厅和舞台上演出,而更多则是在露天的广场和大街上集体表演。舞者围成圆圈或排成双行,边唱边舞。舞者狂放不羁,动作幅度很大,节奏强烈,给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觉。而大鼓、铜鼓、手鼓等打击乐器同时并作,高亢激越,声浪滚滚,更烘托出一种紧张炽热、烈火扑面的气氛。在这种气氛达到高潮之时,乐声往往又戛然而止,高难的舞蹈动感一下子冷凝为万般皆寂的雕塑似的静态。动与静的瞬间变化,大起大落的惊人和谐,制造出一种特有的惊喜感与震撼美。

更为桑巴舞增光添彩的,是演员华美绝伦的服饰。演员无论男女,都身着色彩艳丽的服装。男演员足蹬长靴,穿着欧洲古代骑士一样的马甲,或披着非洲大酋长式的长袍。女演员的衣饰则更为讲究。她们要么穿着将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图案华美的拖地长裙,要么就只挂上小得再也不能再小的几近赤身裸体的"三点式",甚至胸部完全裸露,只在乳头上涂抹一点彩饰。她们的头饰更为别致,或戴华丽的王冠,或插五彩的鸟羽,或顶一团火似的翎毛。色彩艳丽的衣饰上还缀满五光十色的珠玉。每当舞曲声起,现代化的灯光闪亮,服饰即随舞步飘动,珠玉伴和灯光流转,似一团团火焰闪烁, 如一个个流星飞转, 形成一个似梦如幻的世界。置身其中,令人顿生飘飘欲仙、魂魄飞升之感。

巴西桑巴舞蹈分为两大类:

①群众性桑巴:舞蹈动作由舞蹈者随着节奏即兴创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灵巧的扭胯动作,男舞者除胯部动作外,常以脚下各种灵巧的动作变化来显示自己的舞技。表演时可围成圆圈而舞,也可一男邀一女在圈内表演,而其他人仍在原地随跳,还可由一人领先,其他人在其后排成一行,由后人扶着前人腰,众人按各种队形一致做扭胯动作。

②表演性桑巴:女舞者扭胯动作结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种步法的变化,同时根据舞蹈的人数创造各种队形,男舞者手执各种打击乐器边击边跳。

阅读全文

与巴西什么节女人可以露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8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2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023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09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53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59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53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3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38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7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58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46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3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101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342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98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30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15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86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