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拉丁美洲都包括哪些国家它和南美洲北美洲有什么区别
拉丁美洲包括: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西、玻利维亚、厄瓜多爾尔尔、哥伦比亚、苏里南、圭亚那、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委内瑞拉、乌拉圭、牙买加、智利、海地、墨西哥、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巴西、圣卢西亚、巴拉圭、法属圭亚那、伯里兹、古巴
他们都是南美洲的一部分国家
❷ 地理考试分不清南美洲,巴西,印度,非洲地轮廓图,跪求高手指点
很好分啊!南美洲是狭长的,从北向南逐渐变小,非洲整体像个长方形,头部大一点,还有一个勾(几内亚湾) 。印度就像个锥子,巴西的东部是湾的,有点像个驼背,注、非洲和南美洲是刚好镶嵌在一起
❸ 巴西到底是属于拉丁美洲还是属于南美洲
都属于。
首先拉丁美洲大概是美国以南使用的官方语言为拉丁语系的国家的统称。
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葡萄牙语是拉丁语系,所以巴西属于拉丁美洲。
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巴西在巴拿马运河的南部,巴西属于南美洲。
❹ 谁能告诉我,巴西,亚马逊水域,和南美洲的关系是什么
看图.❺ 拉丁美洲,南美,北美有什么区别
一、历史不同
1、美洲
美洲对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新大陆,他们早在一万八千年前就已经到达美洲大陆,大约是在一万八千年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
哥伦布到达美洲只是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类,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发现新大陆,只是他们的发现的影响不大而已。不管是哥伦布还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陆,都不是“首先发现”,在他们来之前这里已经有几千万的居民。
2、北美洲
哥伦布于1492—1504年间曾4次率领西班牙船队到西印度群岛探险,4次航行分别到达巴哈马群岛、安的列斯群岛和中美地峡沿海地带。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达纽芬兰岛并进至圣劳伦斯河口沿岸。
约40年后,卡提埃率法国军队沿圣劳伦斯河上溯,到达蒙特利尔一带。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相继占领和殖民,对印第安人残酷掠夺、肆意屠杀,并把他们从世居的土地上赶往西部干旱地区。
3、南美洲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着名航海家。
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做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
4、拉丁美洲
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文明的开拓者。安第斯山脉中段高原地带是南美洲古文明发祥地。早在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这一带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建立了以秘鲁南部库斯科为中心的印加帝国。
到15世纪鼎盛时期,其疆域北起厄瓜多爾尔尔北部,南达智利的塔尔卡,人口约900~1200万。当时农业已相当发达,栽培玉米、豆类、马铃薯、木薯、昆诺阿等作物,驯养骆马和羊驼,在水利灌溉工程、交通驿道、建筑、手工业等方面也达到较高水平。
光辉的印加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哥伦比亚、智利南部和巴拉圭是印加帝国以外人口较集中的地区。
二、地理位置不同
1、美洲
“阿美利加洲”在西半球。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北濒北冰洋,南与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由北美和南美两个大陆及其附近许多岛屿组成。
巴拿马运河一般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在政治地理上则把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北美洲仅指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百慕大群岛。面积4200余万平方公里。
2、北美洲
北美洲总面积2422.8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北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
3、南美洲
南美洲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面积约1784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一个地区为法属圭亚那。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
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一个地区为福克兰群岛(又名“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英国争议)。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4、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070万平方公里。人口6.51亿人(2018年)。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三、气候环境不同
1、美洲
跨有不同的气候带:北美大部分属亚寒带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有面积辽阔的针叶林和大草原;中美和南美北部主要属热带气候,有广大的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南美南部则属温带气候。
2、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宜于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
3、南美洲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着。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均在0℃以上,占大陆主要部分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超过20℃。冬季远比北美洲暖和。
4、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四分之三的热带范围之内,在世界各大洲中,它的气候条件最优越。从气温来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以上,对比其他洲,具有暖热的特点,它既没有亚洲和北美洲那样寒冷,也不像非洲那样炎热。
从湿润来看,全洲年降水量平均多达1342毫米,相当于大洋洲的3.2倍,是世界上最湿润的一洲。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❻ 拉美和南美的区别
拉美和南美的区别如下:
拉美一般指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77亿人。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就居民的语言而论,西班牙语占统治地位(巴西为葡萄牙语),由于本区都隶属拉丁语族,因此美国以南的众多国家被称为拉丁美洲国家,这个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共有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巴哈马、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爾尔尔、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❼ 拉丁美洲和巴西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特点: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终年高温多雨。
南美巴西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河流:亚马孙河
一.政区和自然环境
1.范围:美国以南地区和国家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1)北部:黑西哥高原.
中美洲(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2)南部:南美洲
2.政区:33个国家.巴西.
墨西哥.阿根廷等
面积较大人口较多.3.地形:(1)北部和南部:多岛屿
古巴岛北部最大.火地岛南部最大.
(2)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3)南美洲大陆东部
高原平原南北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4.河流
(1)亚马孙河
(2)拉普拉塔河
(3).巴拿马运河5.气候:(1)特点:湿热为主的气候.
(2)气候类型:多样.
热带雨林气候:最广.
热带草原气候:较广.
热带沙漠气候:西岸.
地中海气候: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岸.
高山气候:安第斯山区.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5.气候:(3)受地形影响显着:
热带平原都很湿热.
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
高山地区垂直变化明显.
南纬40度以南:
西侧迎风坡多雨.
东侧背风坡少雨.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主要成因:
(1)纬度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
五带中的热带,气温全年高温;
(2)海陆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3)地形因素:影响显着,表现为: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
(属西风带,西风来自海洋,湿润),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风来自大陆)
6.自然资源丰富
(1)矿产丰富: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石油
墨西哥高原:银矿.
巴西高原:铁矿.
智利和秘鲁:铜矿.
(2)水力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
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3)着名渔场:秘鲁渔场.
(4)热带雨林宝库:有红木.
乌木.纺锤树等珍贵树种.
(5)独特动物: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等.纺锤树二居民和经济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有的印欧混血.
有的黑白混血.
2.语言:大多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3.人口的分布:密度较小的洲.
(1)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
气候较好.
西印度群岛
巴西东南部和阿根廷沿海
(2)人口稀疏区:气候较差.雨林区内陆高原区沙漠区4.人口增长速度率很快.
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
5.发展中的民族经济
二居民和经济
(1)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2)矿业:智利的铜和硝石.
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石油.
巴西的铁矿.
(3)努力发展现代工业:
石油.钢铁.肉类加工等.
(4)农业: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香蕉.
甘蔗.剑麻产量居首位.
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食.
另有小麦和水稻.
(1)工农业发展迅速
A热带农业B.工业:部门:钢铁.汽车.
造船.飞机居前.
分布:重工业多分布在
东南部近铁矿和
海运便利的圣堡罗
.里约热内卢地区.
(2)城市:首都巴西利亚
❽ 南美洲和拉丁美洲有什么区别
南美洲: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1914年划分)
范围:大陆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
面积:约1 797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地理区域: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人口37 200万人(2000年)。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南美洲:位置位于西半球的南部,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濒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一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1914年划分)
范围:大陆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
面积:约1 797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 地理区域: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爾尔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❾ 南美洲咖啡树与巴西咖啡豆的区别
南美洲咖啡树与巴西咖啡豆的区别不大。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
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日常饮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种不同的烹煮器具制作出来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树果实里面的果仁,再用适当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标准的咖啡品尝起来的味道不应该是苦涩的,一名合格的咖啡师在制作咖啡时会严谨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最后为客人呈上的咖啡在味觉上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香醇度或是干净度。
常见的三种咖啡树种: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利卡。
在高海拔地区,阿拉比卡种咖啡生长得最好,这种咖啡的风味比其它咖啡要精致得多,这种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只占咖啡全部重量的1%。其全球产量约80至85%。
罗布斯塔种咖啡滋味醇厚,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单株产量也很高。该种咖啡生长在低海拔地区,多半被用在意式拼配豆中。其全球产量约15至20%。
利比里卡在我国极罕见,我国仅在海南省文昌迈号镇有少量种植。该品种有较强的焦糖风味,甜感强烈,且有较明显的菠萝蜜干风味。由于产量低、浓度高,难以商业化,市场几乎看不到其产品。其全球产量约1至2%。
刚炒好的咖啡豆并不适合马上饮用,一般来说,咖啡的最佳饮用期为炒后一周后,此时的咖啡最新鲜,香味口感的表现最佳。
此外,咖啡豆的风味也是另一个考虑因素。内行人选咖啡豆,倒不见得是看颗粒的大小,咖啡豆在品相上,有可能存在大小不一,例如埃塞俄比亚豆的特性大小不一属于正常现象。其次是色泽,日晒豆在颜色上不论生豆或是熟豆都会存在颜色不一,是正常现象,切勿单方面自行解读书中或是资料中的浅见,将所有咖啡豆都一概而论。相对来说,中深烘的咖啡豆相比浅烘豆更易出油,浅烘豆则不出油或少量出油。总之在选购咖啡时应注意其新鲜度、香味和有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