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及历史恩怨
关系:
①历史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由此种下了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冲突的祸根。
②宗教
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东巴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
恩怨
像这样根据宗教原则划分两个国家是史无前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许多是同一个民族,就是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仇视。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信仰印度教的留在了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遗留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的统治者信仰印度教,而许多群众信仰穆斯林。根据统治者的意志克什米尔加入了印度,但是当地许多人要求加入巴基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刚刚独立的时候就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爆发战争。以后又进行了两次,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1971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国土分成东西两部分的历史正式结束。
印度简介
【简 况】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创立了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把佛教定为国教。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国,同时仍为英联邦成员。
【政 治】 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1977年至1979年、1989年至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年后印度政局不稳,到1999年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了5届政府。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瓦杰帕伊任总理。2004年至2014年,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执政,曼莫汉·辛格任总理。2014年4月7日至5月12日,印度举行第16届人民院选举,印度人民党赢得人民院过半数席位,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纳伦德拉·莫迪出任总理。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历史:殖民体系崩溃是什么时候
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多种族大选,黑人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在选举中获胜,该党领导人曼德拉当选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种族主义统治在南非的终结,标志着殖民主义统治在非洲的最后结束。
-------------
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过程首先是从亚洲开始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45—1949年,民族独立浪潮在亚洲兴起。
在此期间,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1945年)、越南(1945年)、老挝(1945年)、菲律宾(1946年)、叙利亚(1946年)、约旦(1946年)、印度(1947年)、巴基斯坦(1947年)、缅甸(1948年)、斯里兰卡(1948年)等。在1948年建立独立国家的还有朝鲜、韩国和以色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亚洲90%以上的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亚洲大陆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本P11,……“有的国家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而大部分国家是通过殖民主义者移交政权的方式和平获得独立的。”)
2、1950—1959年,民族独立浪潮从亚洲向北非延伸。
此期间获得独立的国家有:利比亚(1951年)、柬埔寨(1953年)、苏丹(1956年)、摩洛哥(1956年)、突尼斯(1956年)、马来西亚(1957年)等。50年代末开始,民族独立浪潮进一步从中东地区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蔓延。被称为“沉默地带”的黑非洲开始觉醒,并拉开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的序幕。1957年,加纳赢得独立,从而宣告了第一个非洲黑人独立国家的诞生。接着,几内亚也于1958年获得独立。1958年4月15日—22日第一次非洲国家会议召开,这是非洲人民联合反殖反帝的新起点。
3、1960—1975年,以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为中心,亚非拉地区基本完成“非殖民化”。
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非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战场,由于非洲大陆摆脱了殖民统治,殖民体系的瓦解终成定局。1960年被国际上称为“非洲年”。因为在这一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非洲的新兴国家重视各国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在第一、二、三届全非人民大会的基础上,1963年5月22日—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及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章程》,成立了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简称“非统组织”),规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商讨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防务等方面的互助与合作。会议决定将非统宪章的签字日,即5月25日定为“非洲解放日”。非统组织的建立标志着非洲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这一时期,亚洲的独立国家体系也在进一步扩大。主要是中东和海湾地区出现一批新兴国家,如:科威特(1961年)、也门(1962年)、南也门(1967年)、巴林(1971年)、卡塔尔(1971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等。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则有马尔代夫(1965年)和新加坡(1965年)。
4、1976年以后,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进入最后扫尾阶段,原来处于托管状态的一些小国和岛国也纷纷独立。
亚太地区诸岛国的独立。在南太平洋,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1万多个岛屿长期处于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二战后改由联合国托管,随着托管制的结束,这些岛屿国家先后宣布独立,其中除在70年代中期以前已获独立的西萨摩亚(1962年)、汤加(1970年)、斐济(1970年)、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年),1976年后独立的还有:所罗门群岛(1978年)、图瓦卢(1978年)、基里巴斯(1979年)、瓦努阿图(1980年7月30日)等。文莱亦于1984年独立。
加勒比海诸岛国的独立。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的加勒比海地区诸岛从60年代起也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大部分国家在70—80年代获得独立。如:巴哈马(1973年)、格林纳达(1974年)、多米尼加(1978年)、圣卢西亚(1979年)、伯里兹(1981年)、安提瓜和巴布达(1981年)等。
进入80年代,整个非洲只剩下南部非洲个别地区仍处在殖民主义的统治下。1980年,津巴布韦争得了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人民经过长期斗争也宣告独立。至此,非洲大陆终于清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
白人种族主义者统治下的南非,虽从1961年起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它奉行种族隔离政策,这种政策是殖民主义的延续和变形。南非人民为废除这一罪恶制度进行了数十年的斗争,国际社会也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进行了制裁。随着“非殖民化”运动在非洲大陆的推进,南非在90年代初不得不实施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政治改革。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多种族大选,黑人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在选举中获胜,该党领导人曼德拉当选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种族主义统治在南非的终结,标志着殖民主义统治在非洲的最后结束。
5、 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大批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到90年代末,188个联合国成员中,战后独立的国家占了大多数,这些国家已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参考资料:http://angelica.blog.hexun.com/2547950_d.html
C. 四大文明古国,国家产生时间和统一时间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
1、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
公元前21世纪下半叶,埃兰人灭乌尔第三王朝后,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虚而入,在苏美尔建立伊新和拉尔沙两个国家,其创立者均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长。
伊新和拉尔沙对峙达200余年 。公元前19世纪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纳努姆部落在巴比伦摆脱伊新的控制, 其首领苏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伦王国,又称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由于其位于两河流域商路的枢纽地区,境内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在位时期,先后征服伊新、乌鲁克、拉尔沙等国,并占据亚述南部,建立起从波斯湾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权制奴隶制帝国,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但汉穆拉比的统治并不巩固,其继承者萨姆苏伊卢纳在位时,先后遭埃兰和加喜特的侵袭,内部也发生反债务奴役斗争,导致了巴比伦第一王朝的衰微。
公元前1595年,赫梯统治者穆尔西里斯一世最后将其灭亡。
2、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
从那尔迈国王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始共经历了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期埃及时期7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领域有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
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
3、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3200年~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
4、中国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至今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至今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至今约有2240年。
四大文明古国简介
四大文明古国,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国内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国际上对此尚有争议。
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源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然而,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全部在历史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
古巴比伦王国早已经消失在沙漠中了。现在建立在当初那个古巴比伦文明发源地上的国家,被称为伊拉克共和国,与之没有半点关系。曾经无比繁华的空中花园,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
今之印度也非古之印度。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英国人先后侵入印度。
一直到1947年,印度才正式独立,建立共和国。古印度的文明在现今几乎没有得到保留。连考古发现的文字都无法解读。
D. 印度是怎么解体的边界线是谁画出来的
个人觉得:团体就是一个不断分裂变小和组合变大的一个群体。国与国之间互动,就是团体与团体之间互动。互动中有的自动解散了有的内部瓦解了有的被征服了有的乐意组合了……。如今的世界格局,都是这样相互碰撞的结果。至于边界线,除了暴力之外,有的是自然环境形成的,比如喜马拉雅山把中国和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等隔开了,再比如黑龙江乌苏里江把中国与苏联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隔开了,鸭绿江图们江把中国朝鲜隔开了……。有的是本民族不同势力集聚而形成的,比如内外蒙古,南北朝鲜,印度的各个帮……。有的是协商划分的。有的是强国老大哥中间人老好人好事者给划分的,比如非洲是欧洲殖民主义者给分的,再比如中印之间的澳柯玛红线,南北朝三八线,中不之间英国给分割的边界……。更多的是占领征服。你说印度各个邦有可能独立,就像前苏联解体一样,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一旦印度受到冲击,有可能有的邦会独立。就中国的利益而言,印度分裂是好事儿(使中国敌人变弱小),同时也是坏事儿(美国的代理人很容易出现在印度半岛,美国的触角可能从印度直接触及中国)。假如印度解体了,各个邦之间难免要扩张争夺资源,暴力肯定会出现了。以上个人看法。
E. 印巴分治是由美苏争夺势力范围造成的吗
不是。
主要是因为1942年,随着英国卷入二战,英国中断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1946年,由于二战对英国国力造成的冲击导致英国无法维持对英属印度的殖民。
在二战使大英帝国国力衰落无法继续维持对英属印度的殖民的前提下,在现代政治环境中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所导致。
F.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
是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同属于英国的殖民地。
G. 印度个和巴基斯坦先后在什么时候建立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协议还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门的资产、包括印度公务员、印度陆军、皇家印度海军、印度铁路和中央财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务。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