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法国资讯 > 华兹华斯为什么去法国

华兹华斯为什么去法国

发布时间:2022-07-02 10:06:30

‘壹’ 华兹华斯为什么对法国大革命失望

1、后来革命形势有变,华兹华斯在法国结交的朋友遭受镇压,随之而来的“恐怖时期”及各种骇人听闻的传说充斥英国。

2、自从拿破仑登上帝位,反拿破仑战争开始,华兹华斯对法国革命日趋失望,渐渐接受英国的传统制度。

‘贰’ 华兹华斯的简介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湖畔派诗人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指居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塞结成的诗歌流派。他们早年向往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向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封建宗法制。在文学上,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通过缅怀中古的淳朴来否定现实的城市文明。其中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他的代表诗作是《丁登寺》。柯勒律治的代表作是《古舟子咏》,充满神秘怪诞色彩。骚塞的长诗《审判的幻景》是谄媚英国王室之作。
http://..com/question/2085009.html?fr=qrl3

‘叁’ 谁能给我讲讲华兹华斯与法国大革命(详细问题有补充)

他本来是有热情的,可是后来的形势让他热情破灭,所以才要去湖边隐居变成“湖畔诗人”呀

‘肆’ 华兹华斯 孤独的收割人

孤独的收割人 华兹华斯

你看!那高原上年轻的姑娘,
独自一人正在田野上。
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
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
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你听!你听她的歌声,
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

在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
疲惫的旅人憩息在绿阴旁,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
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
在最遥远的赫伯利群岛,
杜鹃声声唤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辽阔的沉寂,
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

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
也许她在为过去哀伤,
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
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也许她唱的是普通的曲子,
当今的生活习以为常?
她唱生活的忧伤和痛苦,
从前发生过,今后也这样?

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
歌声好象永无尽头一样;
我见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
我见她边干活儿边唱歌。
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
直到我登上了高高的山冈,
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
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着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

‘伍’ 华兹华斯,湖畔派,自由诗相关资料

fox_abbey朋友,你好。以下分别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英国湖畔派诗人、以及自由诗相关资料,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对你写论文有所帮助。
首先是威廉·华兹华斯的相关资料: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与柯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少孤,就学于剑桥大学,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最后,终于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保守派。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在1800年《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详细阐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理论,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

其次是英国“湖畔派”的相关资料:
湖畔派诗人 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先后在格拉斯米尔和文德美尔两个湖畔居住,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之称。
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开端,是以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一七九八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为标志的。华兹华斯于一八OO年在诗集再版时撰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宣战的一篇艺术纲领。由于他们对古典主义传统法则的反抗,宣扬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故又将湖畔派诗人称为“浪漫派的反抗”。

湖畔派诗人起初都同情法国革命,随着革命的深入,由害怕革命而退却,进而逃避现实,迷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寄托。骚塞和华兹华斯曾先后被敕封为桂冠诗人,其中骚塞甚至公开与青年诗人拜伦、雪莱为敌。

当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日益明显的时候,青年诗人拜伦、雪莱开始登上文坛,向湖畔派诗人展开论争。拜伦在一八O九年完成的讽刺长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中,不仅回答了消极浪漫主义者操纵的刊物《爱丁堡评论》对拜伦诗作的攻击,而且还严厉地谴责了湖畔派诗人的消极倾向。由于他们敢于向湖畔派诗人作斗争,因而被英国绅土们斥之为撒旦(恶魔),所以文学史上称拜伦、雪莱和济慈为“撒旦派”。

一般说,湖畔派诗人代表消极浪漫主义倾向,撒旦派代表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虽然湖畔派诗人在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有过贡献,在诗歌的艺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但其历史地位远不及撒旦派重要。

最后则是自由诗相关资料:
自由诗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学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的腐朽最为明显,反映在思想内容上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在形式上又死死坚守着陈腐不变的格律。为此,胡适明确指出: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近来的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适《谈新诗》)。这一主张,成为后来白话新诗创作的经典理论。
自由诗从旧式诗词格律的镣铐里脱胎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首先是破除僵化陈腐文言,以白话加入诗行。尤其是提倡以接近大众口语的简洁亲切的俗字俗语取代文言的艰涩滥调,实写社会状况,表现真挚的感情和崭新的思想。
其次是在音节韵律上破除旧体诗词的声韵、格律平仄,废除骈偶典故等僵化的束缚,讲究切合自然音乐而不必拘于音韵(康白情《新诗之我见》),诗歌的声气音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只求合乎诗人自身情绪感兴的自然消涨和语气的自然节奏。
另外,在体式上有意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表达方式。不为格律音韵所束缚,毫无顾忌的倾吐心里的东西,诗既不分行也不押韵,即使分节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内容而随意排列,以此形成了自由诗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自由诗在思想内容上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便是对被压迫被奴役的下层工农劳动者的悲惨命运,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和关怀。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篇幅,展现了他们现实人生的苦难,以此来揭示旧社会贫富尖锐对立和封建专制的本质特征。
另一显着特点是在反封建专制种种旧传统旧观念的精神禁锢和束缚的主题上更多地寄寓着渴求个性自由解放、独立不阿的意义。这一特点又集中地体现在以汪静之和冯至为代表的爱情婚姻题材的自由诗创作中。他们赤裸裸地表述男女青年在恋爱上的欲望和要求,毫无拘束地自由放肆地歌唱自己的青春爱情,清澈见底地倾吐和展露五四青年不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内心深处的自由向往和个性解放要求,表现出一种蔑视旧礼教的叛逆姿态和对婚姻对自由的如火如荼的热切向往,真正地显示出五四要求个性自我解放的时代主题。
自由诗中也有一些赞美劳动意义,歌颂劳动人民优良品质,抒写对理想社会和光明前景憧憬的作品,这些作品尤为可贵的思想特征是往往在赞美的文字里透露出反封建的主题和乐观明朗积极进取的倾向,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还有相当数量的写景抒情短诗,诸如冰心、宗白华的那些诗意幽美的小诗,虽然不如揭示劳苦大众悲惨命运和歌唱追求爱情自由反叛封建旧礼教的诗篇深刻动人,但它们开掘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并由此展示出这方面的苦恼迷惘感伤和愤懑,同样映照出时代的投影,并且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尤为真挚细腻新颖,显得别有意味。
自由诗的不足也非常明显:一方面诗的语言和形式自由自在地开放缺乏应有的约束,自由成章,语风散漫,总显得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这种过分直露和明快的毛病不仅使诗作本身缺乏应有的意境和充沛深刻的感情,也从整体的构成上丧失了诗歌的美感,并且损害了在冲破旧体诗词镣铐的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白话新诗的信誉和地位。另一方面以太多太盛的说理入诗,使理念多于情感,这亦反映出诗人体验生活的肤浅和对诗歌抒情特点的幼稚把握。与此相联系的是,那些描述社会人生苦难生活的诗作的写实手法也较肤浅,多以旁观姿态和一些生活表象的罗列堆集手法,因而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更深刻的分析,这些都是自由诗的通病。

‘陆’ 华磁华斯是哪国的人呀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华兹华斯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其父是个律师。华兹华斯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镑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但是他生活地区的美丽自然风光,疗救和补偿了他在物质与亲情上的缺失,因而华兹华斯的对早年的回忆并不觉得贫苦。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

--------------------------------------------------------------------------------

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学习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感到失望。1795年,他和妹妹多萝茜以及诗人柯勒律治居住在北部山地的湖区,并在此消磨了一生。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序言。

《抒情歌谣集》出版时,华兹华斯并未受到重视,《序言》出版后,更遭到批评家的反对。1807年他的两卷集出版时仍受到批评界的攻击。但从19世纪初叶起,他在诗歌上的成就逐渐得到承认,激进派诗人如利·亨特也称他为颂扬大自然的新型诗歌的开创者和领袖,说他的诗取代了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人们认为《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在艺术上华兹华斯对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

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为宫廷写了不少应景诗,艺术成就大不如前。

1850 年4月23日去世。

‘柒’ 华兹华斯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派诗人。生于英格兰北部湖区科克蒂斯。父母早逝,由舅父抚养,后妹妹多萝西终身与他做伴。1790年曾徒步旅游欧洲大陆。1791年剑桥大学毕业后再去法国。次年回伦敦,并出版第一部诗集,收有《黄昏信步》和《写景诗》。

他原来同情法国革命,英法战争爆发后认为法国人“自己转而成为压迫者”,于是改变了态度。在经济困顿时得到亡友赠予的一笔遗产,遂于1795年与妹妹迁居乡间。

同年结识柯尔律治,成为挚友,1798年合出诗集《抒情歌谣集》,他称这本诗是一种试验,试图以中下阶层的口语表达诗的情趣。其中最优秀的是他的《丁登寺》和柯尔律治的《古舟子咏》。1800年诗集再版,他写了序言,强调以乡村农民的生活和语言为诗更接近自然、更真实。诗集和序言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后来被认为是英国诗史的转折,开启了浪漫主义时代。

1798~1799年,兄妹俩与柯尔律治同去德国小住,他写了《露西》组诗,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1802~1804年写出诗《不朽的征兆》。1803年曾游览苏格兰,见到作家司各特,并写了《孤独的收割者》等诗作。随后的几年又写出一系列优秀之作,如《哀歌,为比尔城堡作》(1805年)、《天职颂》(1805年)、《快乐的战士》(1806年)等。1807年出版两卷本诗集,是他1797~1806“伟大的10年”的总结,集中收入《决心与自由》和他大部分优秀的十四行诗。他最重要的诗作《序曲》1805年完成,后又经修改,直至1850年去世后才发表。

长诗是他的传记,写他的成长过程和各个时期的感受与思想。它原为计划中的长诗《隐者》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漫游》1814年出版。第三部分只写了开头,于1888年以《隐者》为题出版。

后期佳作不多,较重要的有《雷阿德迈亚》(1814年)、《戴翁》(1816年)等,这两篇诗以古代神话为题材,对浪漫派诗歌有一定影响。1843年获英国“桂冠诗人”称号。

‘捌’ 谁有华尔华兹的资料

你说的是湖畔派三诗人之一的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吗?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因曾都在英国远离工业区的湖边住过而得名,不是自发组成的文人团体。以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作为其浪漫主义的宣言(《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共同的集子)
浪漫主义文学大师不再用肉眼去观察世界,而是凭借着天使的幻想.情感的放纵也是培养浪漫主义的抒情诗的因素之一,华兹华斯把诗歌看成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完全集中在自我情绪的抒发,现实世界仅仅是个人表情的反射.此外,对于自然的追求也影响了诗歌的题材和语言.华兹华斯提出诗人应该:"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尽量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华兹华斯把"自然"二字大大地写在他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幅英国北部山川湖泊和乡村居民的图画,其细腻的程度并未影响自然的宏伟.而以历史小说着称的苏格兰作家司各特笔下的自然简直可以和植物学家所描绘的自然相媲美.济慈热衷于古代风格和希腊神话,同时又具有天生的感觉本能.在他的诗中,几乎动用了他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品尝,去呼吸,去感觉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灿烂的色彩,美妙和声音和芳香的色味.爱尔兰的浪漫作者穆尔简直是敏锐感觉的化身,他仿佛生活在大自然一切最珍奇,最美丽的环境之中.他笔下的阳光使我们目荡神迷,他诗中的夜莺使人们如醉如痴.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于 1770年 4月 7日出生在英国北部的律师家庭里.八岁丧母,随后被送到以湖山着称的寄宿学校,从此便与自然结上了不解之缘.13岁时,父亲又离开了人世,舅父和祖母负责照管几个孩子.华兹华斯与其妹多萝茜关系最密切,两人终生相亲相依一直是英国文坛上的佳话.
1787年,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熟读了希腊拉丁文学,同时掌握了意大利语,法语和西班牙语.1790年,他徒步旅行法国,瑞士和意大利.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他感受到法国革命和革命刚胜利时人民的欢欣鼓舞,并用这样的诗句来歌颂革命: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人更是如进天堂
这时的华兹华斯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他把它称为是一场表现了人性和完美的革命.在法国,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一年后,他第二次去法国时,认识了一位名叫安耐特 华隆的法国姑娘.次年,他们生了一个女儿.但这门亲事却遭到了他舅父的反对.1791年年底,法国革命激化,群众冲进国王的住所,逮捕了国王的同情者.一月以后,群众又冲进监狱杀了几百个保皇党人.华兹华斯见此情形,突然于1793年离开了自己的爱人,悄悄地回到了英国.回到英国后,华兹华斯经历了几年的痛苦时期.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外,他时常为回不到自己爱人的身边而沮丧.加之,法国内部斗争更加激烈,他的吉伦特朋友也因此而受到雅各宾派的镇压,一种双重的幻灭感袭扰着他.当他走投无路时,他的一位同学去世了,却留给他九百英镑.这使得他能与其妹迁居乡间,实现了他那从自然的灵魂中探讨人生意义的志愿.
1759年对于华兹华斯来说是个幸运的年头.这一年,他们兄妹俩首次遇到了柯尔律治.他们相见如故.于是兄妹俩决定迁到柯尔律治的地方居住.从此,三人一起散步,一起长谈,互相启发.1789年他们共同的成果《抒情歌谣集》问世.此书中华兹华斯所写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丁登寺旁》,这是他最优美,最深刻的诗篇之一.他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对自然的激情.他写道:
因为那时的自然,
(童年时代的粗犷乐事已成往事的欢快嬉戏)
就是我的一切.我那时的心境
难以说明.嚣喧的瀑布
像激情萦绕在心.巨石,
高山,幽深阴暗的丛林,
它们的色和形,都曾经
使我倾心;一种爱和感情,
不需要用思想赋予它们.
深奥的魅力,也无需增添
不凭借视觉直观的情趣.
华兹华斯描写自然时仿佛是在描写一种早已消失的感情,一种在转变期的年龄只存在过一瞬就化为反省和疑问的感情.华兹华斯不断地积累自然的印象,以便加以深思和完全吸收.以后,再把这类印象从灵魂的库存中取出,重新审视,欣赏.如他在这首诗中告诉我们,他在青少年时期从自然美中直接感受到的激发热情的欢乐,怎样在成熟后的年月里转化为对于自然的类似于人的情绪的宁静的吸收.但这首诗中最出色的一段是华兹华斯描写珍藏内心蓄意保存的自然印象对心灵产生的宁静影响,他写道:
这些美好的形体
由于我长时期离别,对于我
曾仿佛是盲人眼前的风景
然而,当我独处一室,置身
城镇的嚣闹声中,感觉到
疲倦的时刻,却常常使我
从血液,从心底尝到甘甜,
甚至进入我更纯净的思想
使我恢复宁静:还使我感受
未能记住的欢悦,那种欢悦
也许,曾以并非微小的力量
影响过一个善良人美好的岁月
和琐细,无名,早已忘怀
却充满爱和善意的行为
这一节诗说明他所熟悉的地方在他心中产生的不仅是转瞬即逝的快感,而且还成为了他未来岁月的精神支柱.除此而外,《抒情歌谣集》中还有许多其它优秀的诗篇,如写乡下贫民生活的《老猎户西门 李》,写儿童心灵的《我们七个》,直抒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其道》和《写于早春》等等.1801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又加了《露西之诗》.这一组诗是诗人所写的爱情诗.诗中的主人公露西究竟是谁,至今仍无一致的定论.组诗中有首叫《我有过奇异的激动》的诗,写的是如昼的月夜,情人骑马前行,最后突然的一声大喊,月亮下沉,死亡来临.幽静,快乐的情节嘎然而止,供读者回味无穷:
我有过奇异的激动
我不怕把它说出,
但只说给多情的人,
我曾有过的遭遇.
那时候我爱的姑娘
每天都像玫瑰一样鲜艳,
我在一个月明的夜晚,
骑马走向她的家园.
我看着头上的月亮,
它把广阔的草原照耀,
我的马快步而上
已到我喜爱的小道.
……
马儿继续前进,蹄声响亮,
不停地一直向前,
突然间那下降的月亮,
一头栽在她的屋子后面.
多么熟悉而奇怪的念头,
一下子钻进了情人的头脑,
"呵,慈悲的天"我对自己喊叫,
"也许露西已经死了".

‘玖’ 威廉·华兹华斯的诗人生平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了大革命的风暴。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后来她也成为了诗人。一直与他作伴,终身未嫁。

‘拾’ 威廉·华兹华斯的简介及其主要作品

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与柯尔律治、骚塞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少孤,就学于剑桥大学,1790年和1791年两次赴法。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年代,年轻的华兹华斯对革命深表同情与向往。回国后不久,局势剧变,华兹华斯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渐趋保守,最后,终于成为安享“桂冠诗人”称号的前浪漫主义诗人。
华兹华斯的诗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共同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在1800年《抒情歌谣集》第二版的序言中详细阐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理论,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此后,华兹华斯的诗歌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完成于1805年、发表于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到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他不仅创立理论,而且本人就实践理论。他与柯尔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这本小书所开始的,不止是他们两人的文学生涯,而是一整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对于中国读者,华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能读英文的人当然都看过他的若干小诗,如《孤独的割麦女》,但不懂英文的人却对他的诗没有多少印象,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哲理诗比叙事诗难译,而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也就更不好译了。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代表,因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就已对其人有了反感。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我国并不罕见,他的思想也类似老庄,因此人们对他无新奇感。但他是值得一读的。除了历史上的重要性之外,他有许多优点,例如写得明白如话,但是内容并不平淡,而是常有神来之笔,看似普通的道理,却是同高度的激情结合的。法国大革命就曾深深激动了他,使他后来写下这样的名句: 幸福呵,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人更是如进天堂! ——《序曲》第十一章 他的山水诗极其灵秀,名句如: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他的爱情诗,如与一位名叫露西的姑娘有关的几首,也是极其真挚,极其动人,无一行俗笔,用清新的文字写出了高远的意境。他能将复杂深奥的思想准确地、清楚地表达出来,民歌体的小诗写得精妙,白体无韵诗的运用更在他的手里达到了新的高峰,出现了宛转说理的长长诗段。用这样的诗段他写出了长诗《丁登寺旁》,表达了大自然给他的安慰和灵感;接着又经营多年,写出了一整本诗体自传,题名《序曲——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开创了自传诗的新形式。在十四行诗方面,他将密尔顿的豪放诗风发扬光大,用雄迈的笔调写出了高昂的激情,例如这样的呼唤: 啊,回来吧,快把我们扶挽, 给我们良风,美德,力量,自由! 你的灵魂是独立的明星, 你的声音如大海的波涛, 你纯洁如天空,奔放,崇高…… 这是过去以写爱情为主的十四行诗中罕见之笔,也说明两位爱好自由的大诗人如何心心相印!总之,华兹华斯诗路广,意境高,精辟,深刻,令人沉思,令人向上,而又一切出之于清新的文字,确是英文诗里三或四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只是他后期诗才逐渐枯竭,所作变得冗长沉闷,又使人无限惋惜。

阅读全文

与华兹华斯为什么去法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1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4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6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19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4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6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74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1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5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