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国有哪些伟人他们有什么故事
孟德斯鸠
法国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1689—1775年)法国思想家 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拉勃烈德城堡一个达官显贵之家。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18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着《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着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31年回到法国后,潜心着述。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748年,他最重要的着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论者。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1755年,他旅途中染病,去世。
Ⅱ 僧侣与哲学家的介绍
藏传僧侣与法国哲学家,一对父子关于佛教、生命及宇宙万物的十日谈。由赖声川翻译。马修·理乍得,是法国着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的儿子,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法兰索瓦·雅各布的学生。曾经,马修是分子生物学博士,在巴黎巴斯特学院,倾力研究最尖端的西方科学;现在,马修是一名藏传佛教僧侣,隐居喜马拉雅山麓,潜心修学古老的东方智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给自己的人生来了这样不可思议的转变?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他体验到了怎样的真理与魅力?在父亲的诘问之下,马修逐一道来……
Ⅲ 着名的僧人有哪些
玄奘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
鉴真(687~763)
日文又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着名医学家。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日僧礼请,东渡传律,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道宣
唐朝高僧,俗姓钱,长城(今浙江省长兴)人(一说丹徒人)。幼年出家。除从慧頵和智首修学外,三十岁之前更多方广学。三十岁以后便开始从事着述,并曾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而他最主要的成就则在律学和佛教史的贡献。他是唐代律宗三派之一的南山宗开创者,撰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四分律拾毗尼义钞三卷、四分律删补随羯磨疏二卷等。在史学的着作以续高僧传三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大唐内典录十卷最有名。弟子千余人,世称南山律师。
六祖慧能
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达摩
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魏,到处以禅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Ⅳ 法国最着名的名人有哪些
巴尔扎克,维克多雨果。大小仲马。
Ⅳ 法华寺的高僧
据《庐山高贤传》记,法志门徒昙翼,七岁入寺学法,成为佛教史上着名高僧,曾在此山诵《法华经》十有二载,遂感普贤菩萨现法相,凌其空。郡太守孟公闻达于朝,故上勅建法华寺以表之。(据传说,普贤菩萨为了考验昙翼的道行,曾幻化成美女,深夜入寺去“调戏”过他呢。这故事远近流传,还被融入宋元之间无名氏的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之中)。宋建炎间,高宗驾幸西溪,改赐法华寺为龙归寺。后寺废。明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67~1619年),云栖寺高僧莲池大师弟子云间青莲居士郑昭服变卖住宅家产在法华寺旧址重建寺宇,号称云栖别院。莲池大师命其弟子济舟住持,为当时西溪最大佛院。崇祯时(公元1628~1644年)又改名古法华寺,修缮得极为壮观,设施相当完备。设有放生池,隔月有一次放生活动。
着名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其灵塔位于杭州北高峰北麓法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