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黎铁塔被烧坏了吗
综述:没有确切资料能证实巴黎铁塔被烧坏了。
埃菲尔铁塔(法语:La Tour Eiffel;英语:the Eiffel Tower),矗立在法国巴黎市战神广场上,旁靠塞纳河,为举行1889年举行世界博览会,用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
特色:
埃菲尔铁塔是一个很轻的结构,如果把其看作是一个实体结构,它的等价密度只有周围空气密度的7~8倍,埃菲尔铁塔塔底至第二层平台之间的塔柱内装有斜电梯,第二层平台至塔顶则设有直升电梯,楼梯和电梯依照主体结构的线形整合到结构总体中,没有生硬附加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埃菲尔铁塔
‘贰’ 巴黎圣母院被烧,好多人在评论区里说:烧的好烧的好,这些人是什么心态。
说烧的好的人的心态和仇富的心态是一样的,这些人有很浓的民族情绪,把历史文物和民族仇恨混为一谈了,看到曾经敌对过的国家有点灾难,就拍手称快,没有同情心,也没有是非的辨别力。
巴黎圣母院不只是法国的历史文物,拥有850多年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雨果曾经因为这座写过着名的小说《巴黎圣母院》,里面珍藏了很多的艺术品,如今遭遇火灾,是一件非常沉痛的事情,就算是火灾后进行重建,那么也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意义。虽然巴黎圣母院不是我国的,我们感受不到那种悲伤的情绪,但我们也不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做人还是厚道一些比较好。
‘叁’ 卢浮宫被火烧过,烧的地方是哪里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当时公社决定烧毁的还有巴黎市政厅、王宫(Palais Royal)等标志性建筑)。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
========================
卢浮宫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重定向自罗浮宫)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卢浮宫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博物馆(Musée Louvre)是位于法国巴黎的着名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卢浮宫是原法国王宫,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卢浮宫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
目录
1 宫殿建筑
2 博物馆
3 着名藏品
4 参见
5 外部链接
[编辑]
宫殿建筑
卡鲁索凯旋门、马尔赞廊与杜伊勒里花园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
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赛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在他之后的法国国王再度搬出卢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筑师皮埃尔·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加以改建,于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卢浮宫建筑群最东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ée)。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后,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里宫及杜伊勒里花园,对卢浮宫的扩建工作再度停止。
波旁王朝开始后,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连接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的大长廊,又称“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时期曾令建筑师比洛(Claude Pr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对卢浮宫的东立面按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从1624年持续到1654年。
1830年巴黎市民攻打卢浮宫
1682年法国宫廷移往凡尔赛宫后,卢浮宫的扩建再度终止。路易十四曾计划放弃卢浮宫,并将其拆除,但后来改变了主意,让法兰西学院、纹章院、绘画和雕塑学院、以及科学院搬入卢浮宫的空房,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艺术家被国王邀请住在卢浮宫的一层和大长廊的二楼。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卢浮宫的计划。但由于宫廷开支过大,缺乏足够的金钱来雇佣拆除卢浮宫所需的工人,该宫殿得以幸存。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妇集群前往凡尔赛宫,将法王路易十六挟至巴黎城内,安置于杜伊勒里宫,该时期对卢浮宫进行了简单的清理打扫工作。法国大革命期间,卢浮宫被改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拿破仑即位后,开始了对卢浮宫的大规模扩建,建造了面向里沃利林荫路的北翼建筑,并在围合起来的巨大广场中修建了卡鲁索凯旋门(Arc de Triumph Carrousel),作为杜伊勒里宫的正门。拿破仑三世时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农庭院,完成了卢浮宫建筑群。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临失败时,曾在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内举火,试图将其烧毁(当时公社决定烧毁的还有巴黎市政厅、王宫(Palais Royal)等标志性建筑)。杜伊勒里宫被完全焚毁,卢浮宫的花廊和马尔赞长廊被部分焚毁,但主体建筑幸免。第三共和国时期拆除了杜伊勒里宫废墟,形成了卢浮宫今日的格局。
[编辑]
博物馆
卢浮宫地下室内的原城堡护城河遗迹
法国国王对艺术品的收集始于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弗朗索瓦一世曾从意大利购买了包括油画蒙娜丽莎在内的大量艺术品。至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王室已经收集了约2000幅油画、150多座雕刻、700多张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术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继续从意大利、佛兰德斯和西班牙购入艺术作品。法国大革命期间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决定将收归国有的王室收藏集中于卢浮宫,并将其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命名为“中央艺术博物馆”。11月8日,博物馆正式开放,展出了587件艺术品。此后共和政府又用从教堂、贵族和地方政府等处没收来的艺术品源源不断地补充博物馆收藏。
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将被征服国家的艺术品大量运往法国,送至卢浮宫(此时已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展出,还增加了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品展厅。但随着1815年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卢浮宫藏品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
此后的100多年里,卢浮宫的收藏范围不断扩大,加入了东方(远东)、亚述、古埃及等时代的藏品。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多,展览空间越来越小。1981年,法国政府决定将卢浮宫建筑群的全部建筑划拨博物馆,并对卢浮宫实施了大规模的整修。由美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位于卢浮宫中央广场“拿破仑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整修后的卢浮宫于1989年重新开放。其展览区域划分为:
黎塞留庭院(Richelieu Wing):远东、近东、伊斯兰文物;雕塑;14世纪至17世纪的法国油画;德国、尼德兰和佛兰德斯油画;其他绘画和形象艺术
苏利庭院(Sully Wing):古埃及文物;近东文物;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文物及雕塑
德农庭院(Denon Wing):古希腊、伊特鲁里亚、古罗马雕塑;17世纪至19世纪的法国油画;意大利及西班牙油画
[编辑]
着名藏品
卢浮宫平面图
有翼圣牛,古波斯浮雕
米洛的维纳斯,古希腊雕塑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古希腊雕塑
垂死的奴隶,古希腊雕塑
蒙娜丽莎,达芬奇
圣母、圣子与圣约翰,拉斐尔
狄安娜出浴图,布歇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编花带的姑娘,弗美尔
美杜莎之筏,格里柯
掠夺萨宾人妇女,普瓦松
大宫女,安格尔
玛格丽特公主像,委拉克鲁兹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此网络条目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卢浮宫
[编辑]
参见
杜伊勒里宫
[编辑]
外部链接
卢浮宫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A2%E6%B5%AE%E5%AE%AB"
页面分类: 法国博物馆 | 巴黎 | 宫殿
Views
条目
讨论
编辑本页
历史
不转换
简体
繁体
个人工具
用户登录
导航
首页
社区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互助客栈
繁简转换
随机页面
联系我们
资助我们
帮助
搜索
工具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载文件
特殊页面
可打印版
永久链接
其它语言
Bosanski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ol
Suomi
Fran?ais
?????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语
???
Nederlands
Norsk (bokm?l)
Polski
Português
Roman?
Русский
Simple English
Српски / Srpski
Svenska
本页最后修改于16:29 2005年10月13日。
本站所有的文本内容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发布。(详情参看版权信息)
关于维基网络
免责声明
http://cache..com/c?word=%C2%AC%B8%A1%B9%AC&url=http%3A//zh%2Ewikipedia%2Eorg/wiki/%E7%BD%97%E6%B5%AE%E5%AE%AB&b=0&a=32&user=
‘肆’ 巴黎圣母院着火,国内外历史上还有哪些珍贵的建筑毁于火灾
其实,火灾,也就分两种,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灾。
在中国这里,最有名的建筑,莫过于故宫。其实,故宫从明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期间经历过无数次火灾。
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这边书中,曾经记录过这么一件事。
在1923年6月26日,西宫敬胜斋曾经发生过火灾。这场大火,烧毁建福宫花园范围内一大片建筑,所陈设和贮存的文物,统统烧毁无存。
这场大火,把收藏在敬胜斋里面的珍贵的文物都给烧没了。只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打个问号?这些收藏品,是真的烧没了,还是有人盗窃以后,为了掩人耳目,故意纵火的呢?
在溥仪的书中,他也怀疑过,他觉得这场大火是某些太监所为。只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我们常说,大火无情,只不过,有时候这些无情的大火,都是人类放出来的。
想要防火,可能没那么简单。
世界文化遗产和某些资源一样,都是不可再生。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好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不要留下任何火灾隐患,要不然,以后只能在图片上看到这些东西了。
‘伍’ 为什么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后人们会感到遗憾
在当地时间的2019年4月15日下午6点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这件事情的发生,令全世界的人都为此感到遗憾。
但是很可惜,有些国人思想过于偏激了,认为巴黎圣母院如此是天道有轮回。但我们不能狭义地开心得意。巴黎圣母院它是世界的瑰宝,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百年前雨果痛批圆明园的侵略者,百年之后的我们也是对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表示万分的遗憾。因为我们看到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我们会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加感同身受,毕竟谁愿意悲剧再次上演呢?
‘陆’ 我表达对巴黎圣母院被烧了的惋惜之情,我有错吗
巴黎圣母院是历史文化遗产。虽然这座建筑不是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然而巴黎圣母院在历史和文化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座历史建筑突然被大火烧毁,表达巴黎圣母院被烧了的惋惜之情没有错。除了一座百年丰碑的被毁,还有一件事大家都非常后悔,很多人应该把巴黎圣母院列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
文化古迹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护它们。”就像我们记得“抗日战争”不是让我们有一天像他们一样侵略别人的国家,而是让我们变得强大,这样别人就不能随意欺负我们,对吗?虽然这场火灾的起因与我们无关,但全世界对这场文化灾难幸灾乐祸的人,就像看到同学被欺负时无动于衷的人一样。希望你不要变成这样的人,远离这样的人。
‘柒’ 着火的法国“南特大教堂”究竟有何历史
南特大教堂或圣彼得和南特的圣保罗大教堂,是属于罗马天主教,哥特式建筑的大教堂,该教堂的地理位置在法国的南特卢瓦河地区,建筑工程在公元1434年还是建筑,结束于1891年。1862年以来它已被列为被法国文化部列为法国着名文物。
2020年7月18日凌晨,法国“南特大教堂”的三处地方发生了大火,其中一处在西端,是大教堂比较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由雅克·吉拉代(Jacques Girardet)于1621年建造,后来被摧毁,祭坛左侧也起火,不过火势不算大,位于祭坛右侧是第三处起火地点。
当天大火发生,法国派出了大约100名消防员扑灭了大火,法国警方调查了这起事件是属于纵火行为。消防局长Laurent Ferlay报告称,南特大教堂在大火中遭受的损坏少于2019年的巴黎圣母院
火灾发生后,一名39岁的教堂志愿者,来字卢旺达的难民(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法国生活)被拘留进行讯问,但没有受到指控。但是,此人后来被逮捕并供认纵火。被控纵火罪。他的律师告诉一家媒体,此人“对他的行为表示遗憾”。
‘捌’ 巴黎圣母院火灾2周年,烧坏多少文物
巴黎圣母院这个着名的古建筑物也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有不少的网友都觉得巴黎圣母院真的是非常的有观赏价值,他们也是非常的喜欢巴黎圣母院。在最新的网络平台当中爆料出,巴黎圣母院已经有两周年的时间了。很多的人们也都是非常心疼之前巴黎圣母院的毁坏,他们表示那场火灾也是烧坏了很多的文物,他们也都是非常的难过。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损伤,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的心痛。无论怎么样,也都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去看待这种事情。而且这种文物被烧毁的事情也都是非常的令人惋惜,毕竟这些文物都是非常的珍贵。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尽量不要将这些物品达到一个比较大的伤害,不然的话也会让这些文化古物没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玖’ 巴黎圣母院被烧毁仅半年,为何这么快就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呢
觉着这可能是让我们更多人都去能够记住巴黎圣母院这个历史性建筑。是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建筑,所以才要尽快的把它拍成电影。
巴黎圣母院当时被烧的时候可以说真的是令很多人都是很痛心的,因为它是我们全国性的标志性建筑。虽然是法国建筑。但是我们全国人都很敬仰。当它被大火燃烧的时候,很多人知道这个新闻都是感觉到既痛恨又惋惜,虽然也是没有办法去拯救的,所以只能让它这种美好藏在我们心里了。
巴黎圣母院虽然不再那么完美,但是我相信它给我们带来的记忆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拾’ 巴黎圣母院被烧了,被烧的中国古建筑你又记得多少呢
很多人对巴黎圣母院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对于这座教堂如果你想去看的话,恐怕还要等十年。但是古遗迹就是这样一旦被烧毁就难以再修复。
大火燃烧古城
在小编所讲的这些古建筑中他们的历史都是比较的深远持久的,和巴黎圣母院一样也是一位一场火而失去看最美丽的“肤色”,此外这些历史的古建筑中都有几百年的文化痕迹蕴藏其中,所以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古文明建筑,而不是失去了才来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