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办公知识局 第六期 笔
这一期我们介绍一下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笔,通常行业定位为书写工具,那么我们开始吧。
公元前2000年中国人利用鼠尾毛制作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笔,利用煤烟、灯油,凝胶合成了最早的墨。
公元前223年蒙怙改良了毛笔其后经过历代改良沿用至今
公元700年罗马人发明了鹅毛笔
1809年英国开始有了贮水笔,1884年美国人刘易斯沃特曼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钢笔
1888年美国记者约翰·劳德设计了第一款圆珠笔,此后1943年和1945年匈牙利人和美国人又升级改良,1949年法国人马塞尔比希改良出来今天我们用的圆珠笔。
历史背景介绍完了我们就从笔的分类开始讲起
自来水笔: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笔,钢笔能够写字,不间断出墨,是利用毛细现象和水的表面张力达到平衡原理,通过笔内结构来完成的,笔尖分为EF(0.4-0.5mm)、F(0.5-0.6mm)、LH(0.7mm)、A(0.7mm)、M(0.7mm)、B(0.9mm)、1.1(1.1mm)、1.5(1.5mm)、1.9(1.9mm)笔尖黄金合金即称为金笔,如果是不锈钢材质则称为铱金笔。墨囊有活塞、拉杆、压囊、螺杆等。
较早时期的钢笔
圆珠笔
通过笔或笔芯前端的球珠滚动带出书写介质的油墨的书写工具,这种圆珠由黄铜、钢或者碳化钨制成,可在书写时将墨水释放到纸上。目前珠头已经发展出,单珠弹簧头,双珠弹簧头等,一般通过油墨的粘度来划分圆珠笔的种类,常见的有一次性封装直供液和替芯两种供墨结构
油性圆珠笔: 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圆珠笔,也叫作原子笔,走珠笔,比克笔,书写介质是油性油墨,常见的笔幅有1mm、0.mm、0.5mm,常见颜色蓝、黑、红三色,油性圆珠笔所用的油墨粘度高,所以书写手感相对重,不是那么顺手,而且因为油墨性质容易粘手
水性圆珠笔: 又称宝珠笔,采用水性油墨,分全塑、半钢、全钢,全塑一次性,半钢和全钢可更换笔芯式。笔尖分为子弹和针管两种,分别采用铜合金、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制成。滚珠多为不锈钢、硬质合金或氧化铝等材料制成,笔幅一般为0.7mm、0.5mm。储水形式分纤维束储水和无纤维束储水两种。颜色有红、蓝、黑、绿等。无味,笔尖不易干燥,笔迹耐光,不耐水,遇水会渲染开,容易损坏不耐摔
中性圆珠笔: 就是大家最常见的中性笔,起源日本,颜色较为丰富,不过用得最多的还是黑蓝红、笔尖分为子弹头(也有叫炮弹头)、全针、半针、保形等。兼具自来水笔和油性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油墨粘度较低,并增加润滑剂,书写介质的粘度介于水性和油性之间,因而比普通油性圆珠笔更加顺滑,是油性圆珠笔的升级换代产品。笔幅在0.25-1.0mm之间。
中油圆珠笔: 采用低粘度油性油墨,接近中性笔,也称为中油笔,书写感接近油性,也有中性笔的感觉,顺滑可靠,具备中性笔书写性能,速干不沾手,减少了中性笔断墨的现象可以反向书写
可擦圆珠笔: 通过化学成分隔离纸张和介质油墨,经过温度变化去除字迹,但如果温度降低,字迹会部分复现
近几年还出现了气压式圆珠笔,解决断墨问题,都属于创新技术
铅笔
1662年在德国纽伦堡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家铅笔厂施德楼,距今400多年历史。硫磺、锑作粘结剂与石墨加热混合制造铅芯,水洗石墨加工法,使石墨的纯度提高,粘土将石墨粘结制成笔芯的康德法,为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后来,法国人孔德经过反复试验,改用黏土作增固剂,笔芯比原先要坚实耐磨,适用于任何石墨矿,至今仍在使用。美国木匠叫威廉·门罗,有凹槽木条中,嵌入黑铅芯,粘合木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杆。铅笔的硬度标志,一般用“H”代表硬质铅,“B”代表软质铅,“HB”代表软硬适中的铅,“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间的铅,由软至硬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颜色也随着技术进步更多元,分类基本上分为,原木铅笔、磨尖铅笔、带帽铅笔等
木杆铅笔,就是普通的木质铅笔
杆铅笔,聚苯乙烯Polystyrene作为笔杆材料
纸杆铅笔,用纸浆或再生纸作为笔杆材料
涂头工艺
带橡皮擦
带帽铅笔
木工铅笔
活动铅笔
第一支自动铅笔于1822年由英国人制作。1915年早川德治也制作了一种自动铅笔,自动铅笔使用石墨铅芯,由盖子封闭。笔内有弹簧,按压出铅,笔幅一般为0.3mm、0.5mm、0.7mm、1.0mm、2.0mm等,铅芯有彩色芯和彩漆芯,就是说一种铅条是有书写颜色的,一种铅条是黑色外表上漆。出现方式也由以前的上下按动、书写自供、到现在的甩动、侧面按动等多种方式
塑杆
金属杆
涂卡笔,现在有一种专门用于考试答题卡涂卡的自动铅笔,使用的铅条也是匹配读答题卡设备的2B铅笔
记号笔
记号笔外文直接音译,马克笔markerpen,纸张、木材、金属、塑胶、陶瓷、玻璃等多种材料上做记号标识的都属于这个范畴。记号笔分为油性、水性、酒精混合性几种。油性不容易擦洗、水性易擦比如白板笔就属于前提是书写表面物理平滑不具备吸附能力差。笔尖材质主要是三种,发泡头、纤维头、高密度纤维头等,笔幅0.2至6.0mm不等。目前市面上颜色号称全色系,不过很多颜色肉眼看来没有明显变化。
耐久性记号笔: 油性、油性酒精混合,油性易于附着,酒精加速油性挥发,也是我们平常说的最多的记号笔,就是这种。开盖有刺鼻的油漆味伴有酒精味居多,都算是油性酒精油墨记号笔。多用于仓库、工厂、货运、箱头标记,也称为箱头笔、光盘笔、工业标注笔、物流笔说的都是油性记号笔。笔幅一般分粗细双头、大双头和小双头两种,大双头笔幅1.5mm、6.0mm左右,小双头笔幅0.5mm、1.0mm左右,颜色一般为黑蓝红,个别也有12色记号笔,用于颜色管理标注
彩色马克笔:
彩色马克笔分就是平时手绘使用最多的马克笔,也是记号笔一类的。分为如下种类,油性马克笔耐水、耐光性好,颜色多次叠加不会伤纸,柔和。酒精性马克笔速干、防水、环保,用于绘图、书写、记号、POP广告等。成分由染料、酒精、树脂等组成,挥发性好。水性马克笔颜色亮丽透明感强,多次叠加颜色后颜色变暗,伤纸。部分因为成分配方,干掉后会耐水。笔尖除了发泡头、纤维头、高密度纤维头、还有合成橡胶软头等,笔幅目前已经较为宽泛0.5-45mm等
荧光笔记号笔: 就是平时讲的荧光笔,与其他的记号笔区别就是油墨添加了紫外线激发的可见荧光化合物,也就是荧光剂,某种程度上荧光笔是有害的。
这里插一句,有一种叫做LED荧光笔的灯板笔,其实是添加了荧光剂粉末就是这种
油漆笔: 成分构成是颜料粉末和化学稀释剂构成的封闭式金属管,通过金属滚珠搅拌均匀,按压笔头释放挥发性油漆。类似于过去刷暖气片的银粉,通过快速挥发凝固。这种笔大多用来签字,8-10色。也有叫做,补漆笔的因为可以给手机和部分家具补漆。
油漆笔的工业用途,坐地铁的读者,你可以观察一下地铁门上的螺丝,都是通过这种标记方式,来判断螺丝状态的
勾线笔: 主要用于制图和手绘,笔幅丰富,目前除了黑色以外,已经发展出有彩色勾线笔,从事设计工作和手绘艺术的读者可以参考
固态笔
是通过通过介质在承载物表面摩擦,残留下染料粉末,形成书写轨迹的书写工具的统称。包括粉笔、油画棒、蜡笔、人体绘画染料笔等
粉笔: 粉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书写工具了,看看这个距今X万年岩画,就是古代人用粉笔的杰作。早期人类用木炭和硬黏土作画,远在文字发明前,在欧洲的岩画中仍然能检测出碳粉,中世纪,人们开始用石灰加水做成块状的物体书写,19世纪以前开始使用黑板,粉笔开始大量使用。现代的无毒粉笔,纯石膏加水凝固烘干,使用食用性石膏,今天还出现了液态粉笔。
用于服装剪裁的缝纫粉笔
油画棒
油画棒和蜡笔有一定的区别,是由不干性油、颜料、碳酸钙和软质蜡组成。蜡笔是将颜料掺在蜡里制成的笔。类似的形状和功能,化学成分有区别。
蘸水笔
毛笔: 中国传统书写绘画工具,用动物毛制笔,分硬毫、兼毫、软毫。制作流派有,宣笔、川笔、湖笔等。初用兔毛,后亦用羊、鼬、狼、鸡、鼠等动物毛。笔管以竹或其它质料制成。实物发现最早为战国时期。古人亦有用人的头发或者胡须制成毛笔,文房四宝之首。
油画笔: 是油画专用笔,一般笔杆木制,笔毛猪鬃,少数狼毫和化纤材质。按笔头形状分圆头笔、平头笔、扇形笔、排笔等按大小分为12种型号,从小到大分1#-12#
玻璃笔: 玻璃笔是通体由玻璃制成,蘸墨水来书写的一种笔。
羽毛笔: 中世纪到公元19世纪,羽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几乎所有的文字着作,都是依靠羽毛笔来完成的。第一支羽毛笔的由来无从查考。莎草纸表面不适宜书写细字,只有在羊皮纸问世之后才有可能,羽毛笔也许是罗马人意识到空心芦苇杆和飞鸟羽毛间相似,最早记录羽毛笔是在意大利罗维那发现的
非标笔
现代的科技发展衍生出一些非传统的笔类
触屏笔: 笔尖是硅胶,与触控屏幕更灵敏
3D打印笔: 其实是结合了增材打印的概念,改进了热熔胶枪设计而来的,一种熔融笔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您觉得用得上,请订阅、关注、收藏、转发,点赞。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有特别想了解的办公用品知识留言给我,工作愉快
② 为什么古代欧洲人要用鹅毛做笔呢
鹅毛笔是用大型鸟类的羽毛制成的,以往大部份是从鹅的翅膀取下来,经过脱脂、硬化处理后即可削切笔尖。在西方在还没有发明出金属笔尖的沾水笔、钢笔和圆珠笔之前,鹅毛笔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使用时要先沾墨水才能书写。手工切割的鹅毛笔是书写西方书法的首选工具,比金属制笔更能产生不同的笔触跟韧性。鹅毛笔杆能吸附墨水,在书写时能因毛细作用而有持续供水的效果。
中世纪之前大多用芦苇笔书写,但之后渐渐为鹅毛笔所取代,书写的材质为羊皮纸、莎草纸(或纸)。
鹅毛笔在大约西元700年时普及,最强韧的鹅毛笔大多取自于鸟禽类翅膀最外层的五根羽毛,左侧翅膀的羽毛更佳,因为其生长的角度较能符合右手写字使用者的握笔习惯。除了鹅之外,天鹅羽毛制成的鹅毛笔更是稀有且昂贵;若要书写精细的字体,乌鸦的羽毛最佳,接着是老鹰、猫头鹰、火鸡等。
鹅毛笔的笔尖制作有各种方式,依据书写的用途而不同,例如粗体字的话,就斜切较大的角度去制成。而写信等小字时,就削得较尖,如同现今钢笔有M、F、B等的分法。但鹅毛笔相当容易磨损,这也造成了西方书法的一些书写韵味。
http://ke..com/view/486799.html?wtp=tt
欧洲
主条目:泥金装饰手抄本
欧洲最早使用的是埃及传入的莎草纸,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羊皮纸,芦苇笔也为鹅毛笔所代替。3世纪—4世纪出现了册子本,5世纪时完全替代了卷轴。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作家们并不亲自执笔,而是由秘书代写。
进入中世纪,大量的教士成为专职抄写人员。美仑美奂的泥金装饰手抄本内容大多为《圣经》,由鹅毛笔写在羊皮纸上,并有精美的微型画作为装饰。最早为爱尔兰和英格兰在4世纪—6世纪抄写,在卡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及至文艺复兴时期均有大量的抄写,这些设计精良的手抄本对后世的书籍装帧设计和字体设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亦令人肃然起敬。皇家手稿使用的羊皮纸往往是染作紫红色、黑色,涂上金箔,并以金色或银色墨水书写的。
11世纪末,随着第一批大学的建立,手抄书从教士阶层走向民间。
而中国的印刷术在14世纪才传到西方。
在西欧,它指的是一种书写得漂亮和清楚的艺术,主要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编年史作者、书手、书籍抄录者有关,然后才是宫廷与政府部门的文书。这些人的书写工具和材料是羊皮纸、普通纸张、墨水和鹅毛笔。http://www.studa.net/meishu/070105/16104795.html
当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使用毛笔的时候,古埃及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此种方法始于公元前3000年,直到羊皮纸在中世纪(公元500年)出现而结束。虽然芦苇笔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他对后来的书写工具影响颇大。它的继任品,鹅毛笔,就具有受芦苇笔影响的明显烙印。在罗马的国衰败(公元476)以后,西欧人很难获得芦苇来制笔。在这种情况下,西欧人逐渐开始使用鹅毛笔(公元700)。从十九世纪开始,欧美开始使用蘸水钢笔.
1829年,英国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它经过特殊加工,圆滑而有弹性,书写起来相当流畅,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这种笔必须蘸墨水书写,十分麻烦。英国人布拉马用银制成笔杆,然后在笔杆裏装进墨水,使其从笔尖流出,似乎可以顺畅书写。可是,缺乏控制的墨水总是不听使唤,容易将纸面弄得一塌糊涂。布拉马又在笔杆里加上一个装墨水的囊管,又有人在笔尖上装一根细细的金属针,以控制墨水的通道,然而,漏水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http://user.qzone.qq.com/452786543/blog/1196228762
③ 欧洲中世纪人用什么写字
是鹅毛笔
中世纪欧洲主要有两种制造黑墨水的配方.第一种是碳墨
水,由煤或灯烟与胶混合而成.第二种是金属五倍子墨水,通常由
丹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制成,也需加胶,以使墨水更加粘稠,黑色
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④ 我很好奇法国的羽毛笔是怎么能够写字的
很简单,就是把羽毛管尖端削成斜尖形,然后醮上墨汁进行书写。不过羽毛笔的制作方法有一定讲究。 1.据说古代选择羽毛的标准是,鹅的翅膀最外层的五根羽毛,而且左翅上的最佳,这样一是羽毛够大,二是符合大多数人写字习惯(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2.给羽毛脱脂。古代的做法是把羽毛放在蒸笼上蒸。 3.热处理。把羽毛管插进温度180度的热砂里,等砂子自然冷却。(让羽毛管的管壁变硬,提高耐磨程度) 4.加工。管壁削尖,并在笔尖的中间位置用刻刀钻一个小孔,由小孔到笔尖的最尖端用刻刀划一条刻痕,(小孔和刻痕的作用都是让墨水能够顺利地流到笔尖),刻痕不划透,或者只在笔尖的最尖端划透一点。类似于今天的钢笔笔尖。
⑤ 笔是一种什么东西呀
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比书写表面大的特性在表面刻出符号或图画。
现今普遍使用的是签字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而古代,在中国,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
笔的种类
1、铅笔:1760 年,法国人法尔贝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支比较完美的木制铅笔。1790年,法国画家对石墨的材质进行分析、试验,分别制出了绘画用的和写字用的两种铅笔。
2、钢笔:1884 年,美国商人华特曼在英国人詹姆士和美国人古德伊尔的发明基础上,研制出比较理想的第一支自来水笔。
3、圆珠笔:1888 年,美国人劳德在华特曼的自来水笔启发下,在笔尖处装有一个圆珠,为以后的圆珠笔奠定了基础。
4、羽毛笔:从中世纪到公元19世纪,羽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记录欧洲文明进程的每一阶段。几乎所有的文字着作无不是依靠这种造价低廉的羽毛笔来完成的。
⑥ 欧洲人一般用什么笔写字的
早期的欧洲人是羽毛笔写字的。后来有了蘸水笔、钢笔、圆珠笔。现在大部人用签字笔书写。
第一支羽毛笔的由来和出现时期却无从查考。粗糙的莎草纸表面不适宜书写小而精细的字体,那只有在羊皮纸和精制羊皮纸问世之后才可能,羽毛笔的出现也许是罗马人意识到了空心芦苇杆和飞鸟羽毛间有相似之处,而相信也是偶有所得的。
⑦ 欧洲人一般用什么笔写字的
写字一般都圆珠笔或者铅笔吧 =-=
画画神马要看话什么
⑧ 欧洲中世纪人用什么写字
欧洲中世纪是用笔墨写字的,是墨水。
中世纪欧洲主要有两种制造黑墨水的配方。第一种是碳墨水,由煤或灯烟与胶混合而成。第二种是金属五倍子墨水,通常由丹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制成,也需加胶,以使墨水更加粘稠,黑色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8)法国人写字用什么笔扩展阅读
金属五倍子墨水早在公元3世纪开始应用,12世纪早期才见于文字记载,中世纪羊皮书大都是用金属五味子墨水写成的,金属五味子墨水的发明很可能是受到橡树五倍子神奇特性的启发。
橡树五倍子是生长于橡树嫩枝上的球形树瘤,是五倍子黄蜂在嫩枝上产卵后,在幼虫周围形成的一个软软的深绿色球体。当内部的幼虫孵化为成虫,它就会在茧上钻洞,然后飞走,剩下的壳富含丹宁酸和五倍子酸。
在雨水、阳光作用下,这些壳极易破碎,有时人们用白葡萄酒或醋代替雨水,这就是金属五倍子墨水的第一种成份。
第二 种成份是硫酸亚铁盐,也称绿矾。16 世纪晚期,人们通过蒸发含铁泥土中的水分后自然提取的。到很可能还采用向废旧铁钉中注入硫磺酸,滤出液体,加入酒精的办法制造绿矾。之后在绿矾中加入橡树五倍子溶液,再用无花果树枝搅拌。
于是,棕黑色溶液慢慢变成黑色墨水。随后再加些阿拉伯树胶,以增加墨水粘性和浓度。鹅毛笔需要树胶的沾性,后来的钢笔则不需要。当羊皮书页暴露于空气中后,金属五倍子墨水的颜色会变深。它完全渗入羊皮纸页中,不象碳墨水那样容易擦掉,且更具光泽。
⑨ 笔的由来是什么
1、毛笔。始于中国,有“蒙恬始作秦笔”之说。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与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中发现的毛笔看,可以断定,秦朝以前就已使用兔子毛做成的笔了。
2、铅笔。1760 年,法国人法尔贝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支比较完美的木制铅笔。1790年,法国画家对石墨的材质进行分析、试验,分别制出了绘画用的和写字用的两种铅笔。这就是最早的铅笔。
3、钢笔。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4、圆珠笔。1888 年,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在华特曼的自来水笔启发下,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为以后的圆珠笔奠定了基础。1943年6月,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一位化学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个新专利,并生产了第一种商品化的圆珠笔——Biro圆珠笔。
⑩ 为什么上个世纪的外国人要用羽毛笔写字这样不费劲吗
几乎在中世纪的时候,外国人通常都会用羽毛笔来书写各种东西,并且在《哈利波特》里面也多次出现羽毛笔,其实这种笔用起来是非常省劲儿的。
一般来说,人们会用鹅、火鸡、天鹅身上最大、最长的羽毛做成羽毛笔,但是笔尖因为刚一开始制作不是很精致,所以损耗比较大,基本是一周要换一次,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人们发现由金属制成的笔尖更能长久保存,由此才开始逐渐应用金属的笔尖,但是因为鼻头的含水量有限,所以还要时常在里面加墨水,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作者创作都会在旁边放一个墨水盒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