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要中立

德国为什么要中立

发布时间:2022-07-07 20:35:15

‘壹’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想要入侵挪威这个中立国

二战中,挪威是中立国。但交战各国并不因此而忽视它的存在。德国更是对其虎视眈眈,早有侵占的野心。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挪威位于北欧,对英法和德日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德日若控制了挪威,就打破了英法对德日海军的封锁,德日舰队进入北海和大西洋便可畅行无阻了。一旦德国成功,英国海军将受控于德日,其本土也将受到严重威胁。一心称霸的德国当然不会放弃这块肥肉,它想方设法也要让挪威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贰’ 在二战时期,为什么瑞典和爱尔兰要保持中立呢

在二战时期,瑞典和爱尔兰要保持中立的主要还是在于它们本身的实力并不是很强,不过也是双方都想争取到的合作者,但是瑞典和爱尔兰明确知道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它们没有能够参与其中,不敢偏向于任何一方,所以中立对于它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们虽然实力并不突出,不过能够独善其身也是需要一定的实力的,其实它们的背景和军事实力在当时还是不错的,所以双方也不得征服它们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它们选择中立是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最好的办法。

‘叁’ 冷杉行动是怎么回事德军为什么要占领中立国瑞士又为什么放弃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几乎为他们每一次的大型军事行动都起上一个代号,例如发动对波兰闪电战的白色方案,对英国实施登陆作战的海狮计划,全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而冷杉行动就是德国人为征服瑞士策划的进攻方案。

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最后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为将它付诸实施。

德国为什么要发动进攻瑞士的冷杉行动

二战爆发后,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以武力征服波兰、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又甘愿成为德国的仆从国,此时可以说大半个欧洲尽在德国掌握之中,德国可以充分调用这些国家的资源为德国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服务。此时的欧洲,仅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中立国瑞士。

▲虽然瑞士表面上处于中立,但暗地里瑞士当局选择了对德国人屈从迎合

战后,瑞士自己都承认要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他们认为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

综上所述,军事上高度警惕并且表面中立暗地屈从德国为德国提供服务的中立瑞士更加符合德国的利益,所以德国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入侵瑞士。

‘肆’ 中立国有什么特权为什么二战时德国没有侵略瑞士

就是因为瑞士的“身份”是“永久中立国”,这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签署的协议。但是瑞士的中立身份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在1291年瑞士永远联邦建立开始,瑞士在欧洲历史上就一直扮演着中立国的角色,似乎从来没有过军事征服其他地区的行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却是瑞士在二战时期对德国采取了妥协屈服的态度,使得德国最终没有下定决心吞并瑞士。

至于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列强为了重新划分拿破仑战败之后混乱的欧洲版图,对瑞士中立国的身份的确立只是一个不很起眼的小协定。虽然维也纳会议是通过压制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主张在欧洲重新建立一套保守系统而遭到了历史学家的谴责,但是在一战之前,这次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欧洲维持了将近一百年的和平。

重新回到二战时期瑞士的中立国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瑞士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和平美好的中立地区。事实上,瑞士在二战中并不是完全中立的,虽然有资料说瑞士曾组织军队反抗德国,但是更多资料显示瑞士在二战期间其实是“助纣为虐”,不止在经济上对德国进行帮助,对犹太民族难民的间接迫害更是为后人所不齿。

下面是相关资料

瑞士是一个人口704万(二战期间为400多万),土地面积41284平方千米的中欧小国。但是在二战中,当希特勒的军队肆虐着整个欧洲时,它仍然能够免于战火的破坏。每当学习到这段历史时,很多学生就会问道:“瑞士在二战中为什么能保持中立?” 有的资料说,面对希特勒的威胁,瑞士曾于天内动员了43万大军[1],并迅速进入作战阵地,显现了坚强的防卫作战能力和决心,加之纳粹德国因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而放弃了入侵瑞士的意图。其实不然,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命运的大搏斗中,瑞士并未保持真正的中立,而是助纣为虐,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瑞士为什么要屈从希特勒?

在历史上,瑞士曾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小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为了限制法国,反法同盟通过了关于瑞士永久中立的声明,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然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瑞士的中立和独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纳粹德国的出版物称,所有以德意志人为始祖的人,即使在“第三帝国”的边界之外,也都是德国人。因此,它们把瑞士人称为“在瑞士的德国人”(瑞士人口中64%属于德意志民族)[2]。而纳粹德国绘制的地图更是公然把它囊括在“大德意志”的疆域之内。与这种反动的种族主义鼓噪相呼应,在瑞士德语区出现了亲纳粹社团,其中以“国民阵线”以及“瑞士国社党人”两个极右组织势力较强。得到希特勒政权支持的瑞士法西斯势力一时甚嚣尘上,对瑞士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威胁着瑞士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此外,德国还威胁要切断向瑞士的煤炭出口。
当二战已经迫在眉睫时,瑞士议会于1939年8月30日通过决议,重申它将恪守中立。而1940年,德国最高统帅部制订了以突袭方式迅速占领瑞士的几种方案,统称为“冷杉行动”。只是希特勒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最终未将它付诸实施[3]。
1940年6月,法国的半壁江山沦陷,小小瑞士转瞬间落入德、意强邻及其兼并或占领区的四面包围之中。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吞并野心,瑞士当局最终选择了屈从迎合的道路,演出了其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幕。

二战中,瑞士的中立有哪些猫腻?

1、在经济上向法西斯国家输血。
德国历来是瑞士的最大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了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大战爆发不久,瑞方向德方提供1.5亿瑞士法郎贷款,德方则允许瑞士商品经由德国转口。意大利亦从同瑞士的经贸关系中获益。瑞士还向德国卖电,让德国工厂保持生产,直至1945年3月德国败局已定时才停止。瑞士各大表厂还同向德国供应精密零件。苏黎世的军工厂提供的4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德国应付盟军空袭的重要防卫武器。[4]
2、二战时瑞士一直让贯穿阿尔卑斯山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15公里长的圣哥大隧道(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向德国和意大利开放。满载战略物资的火车不断穿过瑞士往来于两国之中[5]。
3、拒绝帮助受迫害的犹太人。
二战爆发前,纳粹政权一般并不阻挡犹太人移居国外,通常是剥夺其财产后迫使他们迁往别的国家。因此瑞士成了很多德籍犹太人流亡的首选地。但瑞士当局却采取对策阻挡他们的涌入,它明确规定,“犹太人不应当视为政治难民”。为此,当局采了取先堵后赶的措施:实行预先签证,制止难民入境;假如获准入境,则尽早将其逐出;对非法入境的难民,瑞方将其押到边界岗哨交与德方。战争年代,由于无法进入和被逐出瑞士的犹太人是难以计数的。1938年,瑞士出入境部门让德国在德国犹太人的护照上打上一个大大的“J”字印(犹太人的标记)。到正式开战时,瑞士已在边境拦截了10多万犹太人入境。瑞士有时甚至直接把这些人交到臭名昭着的党卫军手上[6]。为此,德国的报纸在战后也曾批评过瑞士的所谓“中立”。德国《周报》指出,瑞士的“中立”只差没有同第三帝国正式合作而已。
4、瑞士银行:侵吞犹太人财产,充当纳粹黄金保险箱。
瑞士银行在二战中的表现也有许多“猫腻”。据报道,在二战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德国犹太人在瑞士银行开户数达5万多户,存有价值为60亿美元的资金,而至今只有600万美元经瑞士政府交还给了犹太组织或赠与一些国际人道主义组织[7]。一些瑞士银行甚至以纳粹集中营没有发放死亡证的理由拒绝赔偿。所有这些资金都被瑞士银行侵吞了。
瑞士还是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以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的主要地点。瑞士银行则根本不问黄金的来路,一味从中赚取巨额差价。据称,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90%的黄金交易就是通过瑞士银行进行的[8]。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从而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9]
上述史实说明,瑞士在二战中的行为违反了永久中立原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瑞士联邦政府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反思。1995年4月3日瑞士外交部长科蒂首次代表政府为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作出道歉。他说:“我们不能、也决不否认瑞士在战时与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野蛮行为有牵连。”“虽然一个被纳粹和法西斯世界包围的小国要生存下去非常困难,但这也不应当使我们原谅自己当时严重丧失立场与软弱——我认为尤其不能原谅我们当时对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政策。” 当时他还发表了一个经联邦委员会(即瑞士政府)通过的声明,表示瑞士在二战中有负于纳粹受害者[10]。瑞士政治家勇于正视和承认本国政府半个多世纪以前所犯的严重错误并就此道歉,这一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伍’ 德国是不是中立国

不是
谓“中立国”,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完全置身于其他国家间所进行的战争之外,对交战双方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取得的法律地位。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在冲突里中立属于一种主权受限,和不结盟是有区别的。
1907年的海牙第五公约(《陆战时中立国及其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海战时中立国权利和义务公约》),规定了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援助。为此而付的种种义务称为回避义务;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也有把回避义务和防止义务合称为公平义务的);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护权),这类义务称为默许义务。

战争时,每个希望保持中立的国家应正式发表中立宣言,在交战过程中,中立国可以撤消、改变或修正其中立地位。交战各国不得使用中立国领土为其活动基地,不得在中立国领土上进行战斗。 .

中立国分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
战时中立国是指在国际战争开始后,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
永久中立国为根据条约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

目前国际承认的永久中立国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土库曼斯坦
瑞典
瑞士
梵蒂冈
新加坡

德国奉行与西方结盟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重点依次是:推动深化和扩大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以欧洲为核心传统友谊,巩固与北约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欧洲独立安全和防务体系。默克尔总理上台以后,加强同美国的紧密联盟,加强跨大西洋两岸经济合作,保持和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经济上大力开拓中东欧新兴市场,加强与中国,印度等有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谋求在以联合国为框架国际组织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附:
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
(1907年10月18日海牙第五公约)
(1907年10月18日订于海牙 )

(缔约各国元首称呼略。)

为了更明确规定陆战时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并规定在中立国领土内避难的交战者的地位;
同样希望在可能全面解决中立国个人同交战国的关系中的地位之前,明确“中立”一词的涵义;
决定为此目的缔结本公约并各自任命全权代表如下:(各全权代表名单略。)

上列全权代表提交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章 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条 中立国的领土不得侵犯。

第二条 禁止交战国的部队和装载军火或供应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

第三条 禁止交战国:

(一) 在中立国领土上设立无线电台或与交战国陆、海军联系的任何通讯装置;

(二) 利用战前交战国在中立国领土上设立的纯为军事目的、并且还没有公开为公众通讯服务的任何此类设施。

第四条 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组织战斗部队和开设征兵事务所,以援助交战国。

第五条 中立国不得允许在它的领土上发生上述第二条至第四条所指的任何行为。

中立国无须对违反中立的行为加以惩处,除非这种行为发生在该中立国的领土内。

第六条 中立国对某些个人独自越境为交战国一方效力的事实不负责任。

第七条 中立国没有义务阻止为交战国一方或另一方输出或运输武器、弹药以及一般对军队或舰队有用的任何物品。

第八条 中立国没有义务禁止或限制交战国使用属于它或公司或私人所有的电报或电话电缆以及无线电报器材。

第九条 中立国对第七条和第八条所指内容所采取的一切限制或禁止措施应对交战双方公正不偏地予以适用。

中立国应监督拥有电报或电话电缆或无线电报器材的公司或个人遵守同样的义务。

第十条 中立国即使用武力抵抗侵害其中立的企图行为也不得被认为是敌对行为。

第二章 在中立国领土内拘留交战者和治疗伤者

第十一条 中立国在它的领土内收容的交战国部队,应尽可能将其拘留于远离战场的地方。

中立国可将该部队看管在军营中,甚至禁闭在堡垒内或为此目的而设的适当场所。

中立国可决定在宣誓保证不经批准不离开中立国领土的条件下,是否给予军官们以行动自由。

第十二条 如无特别的专约,中立国应向被拘留者提供衣、食以及符合人道主义要求的救助。

因拘留而耗去的费用在缔结和平时应予以偿还。

第十三条 中立国应给其所收容的脱逃的战俘以自由。中立国如允许他们留在其领土内,可以为他们指定居住的地点。

在中立国领土内避难的部队所带来的战俘,适用于本规定。

第十四条 中立国可以准许属于交战国军队的伤病员过境,但以运载他们的火车不运输军事人员和军火为条件。在此情况下,中立国须为此采取必要的安全和监督措施。

交战国一方在上述条件下带进中立国领土的敌对一方伤病员应由中立国予以看管,务使他们不得重新参加作战行动。该中立国对委托给它的另一方的军队的伤病员也负有同样的义务。

第十五条 日内瓦公约适用于拘留在中立国领土内的伤病员。

第三章 中 立 人 民

第十六条 一个不参加战争的国家的国民应被视为中立人民。

第十七条 中立人民不得享有中立,如果:

(一)对交战一方采取敌对行为;

(二)采取有利于交战一方的行为,特别是如果他自愿加入交战一方武装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交战国对于中立人民由于背离其中立而给予的待遇,不得比对其他交战国的国民由于同样行为而给予的待遇更为苛刻。

第十八条 下列行为不构成第十七条第(二)款所指的有利于交战一方的行为:

(一) 向交战一方提供物资或贷款,但供应者或贷款人既不居住于另一方领土,也不居住于另一方所占领的领土,且所供应的物资也不来自上述领土;

(二) 在警察或民政方面提供服务。

第四章 铁 路 材 料

第十九条 交战国对于来自中立国领土的铁路材料、无论属于这些国家,抑或属于公司或私人所有,既经认明属实后,除非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和必要的范围内,不得予以征用或利用。这些材料应尽速送回原地。

中立国必要时得在同样范围内,扣留和使用来自交战国领土的铁路材料。

这一方或另一方均应依照所使用的材料和期限长短,按比例支付赔偿。

第五章 最 后 条 款

第二十条 本公约各条款应在缔约各国之间,且只有在交战各国都是本公约缔约国时方能适用。

第二十一条 本公约应尽速批准。

批准书应交存于海牙。

首批批准书的交存应作成记录,由各加入国代表和荷兰外交大臣签署。

此后批准书的交存则以书面通知的方式通知荷兰政府,并附交批准文件。

首批批准书交存记录、前款提到的书面通知以及批准文件的经核证无误的副本,应由荷兰政府通过外交途径,立即送交被邀请出席第二届和平会议的各国以及其他加入本公约的国家。对前款所述的情况,荷兰政府应同时把收到通知的日期通知上述各国。

第二十二条 非签署国可以加入本公约。

愿加入的国家应将其意愿书面通知荷兰政府,同时向该国政府送交加入书,该加入书保存于荷兰政府的档案库。

荷兰政府应将通知和加入书的经核证无误的副本,立即送交所有其他国家,并注明收到通知的日期。

第二十三条 本公约对参加首批交存批准书的国家,于此项交存作成正式记录之日起六十天后生效,对此后批准或加入的国家,则于荷兰政府收到批准或加入通知起六十天后开始生效。

第二十四条 如一缔约国欲退出本公约,则须以书面通知荷兰政府, 由荷兰政府立即将通知的经核证无误的副本送交所有其他国家,并告以收到通知的日期。

退出只对发出退出通知的国家,并于通知送达荷兰政府一年后生效。

第二十五条 由荷兰外交部保管的登记簿,载明按照第二十一条第三款和第四款交存批准书的日期,以及收到加入通知(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或退出通知(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日期。

每一缔约国得查阅该登记簿,并可要求提供核证无误的摘录。

各全权代表在本公约上签字,以昭信守。

1907年10月18日订于海牙,正本一份,存于荷兰政府档案库,经核证无误的副本通过外交途径送交所有被邀出席第二届和平会议的国家。

(代表签字从略。——编者)

签署国:阿根廷、奥匈帝国、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保加利亚、智利、哥伦比亚、古巴、丹麦、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爾尔尔、萨尔瓦多、法国、德国、英国、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墨西哥、门的内哥罗、荷兰、挪威、巴拿马、巴拉圭、波斯、秘鲁、葡萄牙、罗马尼亚、俄国、塞尔维亚、暹罗、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

签署日期:1907年10月18日。

批准或加入书交存日期(R):奥匈帝国(1909.11.27)、比利时(1910.8.8)、玻利维亚(1909.11.27) 、巴西(1914.1.5)、中国(1910.1.15)、古巴(1912.2.22)、丹麦(1909.11.27)、萨尔瓦多(1909.11.27)、埃塞俄比亚(1935.8.5) 、芬兰(1922.4.10)、法国(1910.10.7)、德国(1909.11.27) 、危地马拉(1911.3.15)、海地(1910. 2.2)、日本(1911.12.13)、利比里亚 (1914.2.4 )、卢森堡(1912.9.5)、墨西哥(1909.11.27)、荷兰(1909.11.27)、尼加拉瓜(1909.12.16 )、挪威(1910.9.19)、巴拿马(1911.9.11 )、波兰(1925.5.9)、葡萄牙(1911.4.13)、罗马尼亚(1912.3.1)、俄国(1909.11.27)、暹罗(1910.3.12 )、西班牙 (1913. 3.18)、瑞典(1909.11.27) 、瑞士(1910.5.12) 、美国(1909. 11.27)。

‘陆’ 关于中立国的问题

入侵中立国是因为该中立国有战略价值.

纳粹德国为推行曼施坦因的黄色计划,必须要以装甲兵力高速突破阿登森林,这就不可避免的要路过卢森堡这个中立国家,故而才会对其发动侵略破坏他的中立地位.

反观瑞士,由于瑞士境内多山地不适宜于装甲部队的高速突击,并且入侵瑞士肯定会招致意大利的不安,很可能会失去这个本就不太可靠的盟友.再加上瑞士由于在维也纳会议被定为永久中立国,入侵瑞士很可能会引起其他未参战的主要国家(如美国)的强烈反对,甚至引发美国参战等可怕的结果.德国自然会避免入侵毫无战略价值可言的瑞士了.

至于瑞典楼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瑞典在二战中是带有明显的亲纳粹色彩的,对德国瑞典是保持友善的中立态度的.具体表现就在瑞典不顾英国等同盟国的强烈压力下依旧向德国出口德国急需的铁矿石和煤等战略资源,并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允许德国通过瑞典境内直接进入芬兰与苏联作战.加上瑞德两国长久以来的友谊,瑞典这个亲纳粹的中立国自然不会有任何威胁.

‘柒’ 二战的时候,德国为什么不攻打瑞士,仅仅是因为中立国吗

不光中立国,德国可以通过瑞士的银行进行金融业,另外瑞士的军队素质很高,又没有对德国的威胁,干嘛打他

‘捌’ 二战欧洲很多小国宣布中立,为何还被入侵呢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二战开战之前,丹麦、挪威、芬兰、瑞典、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结成“奥斯陆同盟”,决定中立。又有什么命运等待着它们呢?

战争终于开始了,苏联投入了26个师,芬兰却只有9个师;苏联飞机2500架,芬兰只有300多架。然而芬兰作战意志坚定,战术执行到位,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伤亡68480人的代价,击毙苏军20万人以上。在沉重的损失面前,两国最终求和。虽然芬兰战果辉煌,让之前轻视它的世界都大吃一惊,但是再打下去芬兰也支持不住,只能以割让领土(占全国面积15%)的代价停战,以准备更加严酷的在苏联和德国夹缝中生存的时期。

德国对苏战争初期势如破竹,然而芬兰始终不为所动,在实质上已经不再中立的情况下仍然不肯作为德国同盟国,拒绝帮助德国侵略列宁格勒。等到苏联反攻时期,苏联和芬兰关于驱逐德军的谈判破裂,苏联要求芬兰无条件投降,芬兰不答应。苏联再次入侵芬兰,又遭失败,于是不再强迫芬兰无条件投降。芬兰随后对德宣战,驱逐领土内的德军,最终在二战结束时本国领土内没有外国军队存在,维护了主权尊严。

芬兰虽在一开始遭到大国轻视,但通过战争中的表现赢得了主权尊严,然而即使如此也未能保住中立,领土受到了损失。

‘玖’ 德国为什么帮助中国抗日

在抗战前夜和抗战的最初阶段,德国在中日冲突中竭力保持中立,这一点是从前甚少披露的。德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需要,注定了德国根本不可能站到受害的正义的中国一方,而是要最终与同样是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日本携手挑战文明世界,最终与中国为敌。但发展到这一步有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德国并不是自始至终都与日本沆瀣一气,在中日冲突的早期,德国还保持着相对清醒的头脑。德国传统的政治精英认识到,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尽管还不是很强大,但不容忽视。德国需要同中国保持密切联系,使之既可以从中国获得德国从任何别的渠道所无法获得的扩充军备所必需的战略物资,而且可以向中国扩大商品输出以带动德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政治上为丛驱雀,即避免把中国逼上绝路而迫使中国与苏联结盟,以此来最终避免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化。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德国传统的政治精英和他们主持下的德国外交部、德国国防部、德国经济部,对日本侵华政策是持异议的甚至是明确反对的。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要中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1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4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6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19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4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6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1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