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我国际言文之祖是什么

我国际言文之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0 05:37:23

A. 被称为我国际言文之祖的是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被尊为记言文之祖。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

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宅壁中发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尚书》四十五篇,谓《古文尚书》,后因战乱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二十五篇,又将原《今文尚书》二十九篇析成三十三篇,总成五十八篇
记事上起尧舜,下迄秦穆公,按虞、夏、商、周四部分排列。体例分为典(典范的经籍)、漠(通“谋”,讨论策划国事的文体)、训(教诲开导的文体)、诰(统治者对臣民训诫勉励的讲话)、誓(征伐或交战前的誓师词)、命(君主奖励赏赐臣僚的命令)六种。

B. 我国的记言叙事之文之祖是谁

我国的记言叙事文之祖是《尚书》和《春秋》。

1、《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2、《春秋》记事系统,有自觉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通称,后特指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并作大纲式叙述。



尚书价值:

《尚书》作为我国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除了有珍贵的上古文献价值,《尚书》也有非常深刻的思想。

书中如周公诸篇,对我国政治思想影响巨大,堪称儒家思想的渊薮。

C. 记言文之祖的作品是什么

记言文之祖的作品是:

《尚书·商书·盘庚》,《盘庚》三篇,是《尚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

相关如下

出处: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着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 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

《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 、 《夏书》 、 《商书》 、 《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

D. 记言文之祖是指

记言文之祖是指《尚书》。《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着作。

E. 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的作品分别是什么

记言的是《尚书》,叙事的是《春秋》

F. 散文的萌芽及记事叙事文之祖是什么

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 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 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 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 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 各方面的状况。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G. 中国古典散文之祖是什么着作

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1]。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4],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5],岸外而臼中[6]。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蘖、苦梀、侧柏之木[7],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8],地黄、游冬、葴、芑之菜[9],槠、栎、草斗之实[10],楛竹之笋[11],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12],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13]。其泄水皆啮石出[14],其源沸沸汩汩[15],瀄滵曲折[16],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17],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18]。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19],茹啖其草木之荑实[20]。间则蹑屐登崖[21],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22]。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23],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24],燕坐于华堂之上[25],口不尝荼蓼之味[26],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27],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28],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29],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30],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31],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32],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33],庸非昔日之乐[34],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35]。’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6]。’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38],夫差以酣酒亡[39],而勾践以尝胆兴[40],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41],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H. 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谁

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盘庚》。

《盘庚》是可靠的商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盘庚》三篇,是《尚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一般认为,它是盘庚当时的演讲辞。

专家点评

《盘庚》是先秦散文的名篇,文辞古奥,不易通读。韩愈曾经慨叹:“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进学解》)但借助前人的注解,再三阅读之后,我们尚可领略它特有的不假修饰的质朴之美。如:“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比喻质朴贴切,含义深沉,语言也很优美,富于音乐的美感,至今还以“有条不紊”、“星火燎原”等成语的形式在人们的口头流传。

I. 被称为我国记言文之祖的是什么

《尚书·商书·盘庚》。《盘庚》三篇,是《尚书》中史料价值较高的作品。三篇的内容都是有关殷王盘庚迁都的事情,记叙了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

出处: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着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 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

《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 、 《夏书》 、 《商书》 、 《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

J. 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七言之祖”的是

曹丕的《燕歌行》
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完整七言诗。以后汤惠休、鲍照都有七言作品。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不仅在诗歌内容上有很大扩展,同时还把原来七言诗的句句用韵变为隔句用韵和可以换韵,为七言体的发展开出了新路。从梁至隋七言体诗歌逐渐增多,至唐代七言诗才真正发达起来。七言诗的出现,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更大容量的形式,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曹丕的《燕歌行》,也因此被认为是“七言诗之祖”。

阅读全文

与我国际言文之祖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104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41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118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12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791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74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70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53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55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89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7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61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56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125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51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1143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50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3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103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