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为什么出现雪地棉

俄罗斯为什么出现雪地棉

发布时间:2022-06-29 22:01:43

1. 零下71度的冬天,俄罗斯人竟是这样度过的,东北大汉为何都自愧不如

每当冬季来临,我们总会开玩笑地对朋友说“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又来了”,因为中国冬季的寒潮是由北部俄罗斯的西部利亚高原上的冬季风带来的,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要数纬度最高的东北地区了,满眼皆是白雪皑皑,东北大汉的貂皮棉袄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地方特色,提起东北,每个中国人都会承认它的冰雪王国地位,然而俄罗斯纬度更高,气温更低,他们又是怎么度过冬天的呢,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 俄罗斯雪地异象之谜,真的与外星人有关吗

假的,这是好几年前的新闻了,当时俄罗斯相关部门就辟谣了,只是一起恶作剧罢了。当时发现这具“外星人冰尸”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相当大的轰动,甚至引来了军方介入。乍看上去好像也蛮真的,体型干瘦,长手长脚长脖子,两只眼睛大而空洞。像极了…ET。

其实关于外星人、UFO等等事情,大家基本都听过。但眼见为实啊,又有几个人真的见过?再者,如果真的如传闻那般神奇,为什么我们人类还能生存的这般安稳呢?就算不被外星人侵略,那也早该出来露面了吧但是呢,宇宙如此宏大,地球,只是其中一粒小小小小的尘埃,即使有其他的文明在宇宙中存在,一方面不一定能够发现人类文明,另一方面即使知晓人类文明的存在,他们也未必愿意与我们沟通交流

3. 为什么俄罗斯人冬天穿大棉衣,而中东地区却穿白色长袍

我说的是的地方,地处严寒的北方,认为它非常寒冷,冬天所以人们就洗要穿棉大衣,不然的话会很冷很冷。而中东的地区穿米白色长袍。这只是中东地区的一种信仰,或者说是他的风格而已。也是伊斯兰教一种体现。

4. 俄罗斯莫斯科迎来大雪天气,俄罗斯冬天天气有多极端

对于我们这个不南不北的江苏徐州来说,是很难体会到俄罗斯的极端天气的,毕竟我们这边最冷,也只不过才零下10度而已。据说俄罗斯的冬天最低温度能够达到零下60℃,主要是因为他们那边更加靠近北极,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就连熊都有些受不了了。

而且俄罗斯人对于自己身体的抗寒能力也都会进行一定的训练,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相关的视频,比方说在寒冷的冬天,几个俄罗斯人会直接往自己的身上浇冷水。刚出生的婴儿会直接把他们扔到冰天雪地里,光是这个意志力都忍不住让人感叹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的慢慢适应,让俄罗斯人能够承受如此寒冷的天气。也许很多普通人想要去俄罗斯真正体验一下,去之前一定要做出准备,不然是很难适应如此极端的天气的。

5. 在严寒中浸泡冰水,为何俄罗斯主显节会有这样的传统

一、具体事件

每一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传统节日,而这些传统节日也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活动,也有一些活动较为特别,比如俄罗斯的主显节。

有媒体曾报道称,俄罗斯的总统普京参加了2021年的主显节,也进行了主显节这一节日的传统活动,其中就包括了洗礼仪式。这一项活动要求在这样严寒的天气下,全身都在冰水里浸泡。媒体也将当时的画面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看这段视频可以知道当时普京在池中,全身都浸泡在冰水中,而且还需要浸泡三次才算是完成仪式。普京的发言人对此表示普京一直以来都会参加主显节活动,他是一个忠于传统的人。

三、主显节的其它传统活动

主显节除了有浸泡的仪式之外,还有其它的活动,包括“洗礼”、“忏悔和领圣餐”。“洗礼”这一仪式指的是牧师会在水池中盛水赐予各位东正教信徒,意为为他们赐福。这种水称为圣水,各位信徒会上前亲吻十字架,之后就把圣水撒在身上,还会喝上一口。“忏悔、领圣餐”这一仪式指的是教徒进入教堂,并进行忏悔,之后可以领取圣餐,意为除去曾犯的过错。而且牧师表示其实这一个节日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活动其实是忏悔和领圣餐。

6. 俄罗斯号称不怕冻的战斗民族,俄罗斯真的没有被冻死的人吗

俄罗斯号称不怕冻的战斗民族,在俄罗斯,出现过冻死人的情况,在极度寒冷时,会出现冻死人的情况,是有的。

提醒你如果到俄罗斯度过冬天,一定要准备毛皮大衣。要知道,冬天最冷时,俄罗斯人从头到脚平均要穿十几件衣物。对于战斗型民族来说, 抗冻是必备技能,像冬泳和冰桶挑战之类,对于他们来说,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7. 什么是雪地棉

好:
雪地棉是很保暖的一种料子,适合寒冷冬季用的。

8. 俄罗斯现象是什么

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俄罗斯现象”这个词,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汇感到十分好奇促使我去查找了相关的资料。真正详尽的解释却是不多,最多终于在一位朋友的博客里找到了较为平白点的资料,贴上来吧,大家有兴趣就看,没兴趣不勉强。

尽管如此,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出现经济衰退的原因还是需要分析。那么,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分析起来,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内在的种种弊端之外,导致90年代俄罗斯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分工与合作体系的破坏。

前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并且把经济分工与合作的范围延伸到“经互会”组织的所有国家。“经互会”是一个跨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体。在这个跨国合作体中,经济上也实行了高度的计划化,“经互会”各国对某一产品的需要往往是在“大家庭”的说词下由某国的一家或几家专业化大型企业生产供应的。这样的国际分工有较高的计划和协调能力,发挥了跨国计划经济体系的最大效率,也有利于改善产品质量,但它却要求各国保持相同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服从核心国家的指挥调度,并时刻紧密维持着“经互会”国家分工合作体系的完整性。20世纪8、90年代,这一体系突然就瓦解了。自苏联转变成独联体后,原来的国内贸易变成了外贸,独联体成员国之间出现了国际结算、汇率、海关等贸易障碍;而“华约”和“经互会”解散后,东欧国家为了获得硬通货纷纷选择西欧国家为主要贸易伙伴,申请加入欧盟,参与欧洲经济一体化,割断或削弱了与俄罗斯的传统经济联系。这种情况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是非常惨重的,许多企业突然永久性地失去了大部份销售对象,而同时却要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用外汇来购买原料、零配件或急需的专用设备,这当然会导致生产的停顿与产量的下降。据一些经济学家分析,1991年至1995年间,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滑坡幅度中约有50%以上是以前的统一经济空间瓦解的后果。(苏文:《俄罗斯转轨启示录:评叶利钦时代》,《二十一世纪》(香港),2000年2月号(总第57期)。)万幸的是,由于建立起了新的更加灵活更加自由的经济机制,俄罗斯很开就从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进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2.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滞后。

前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把国民经济变成了一个大兵工厂,经济结构畸形发展。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算,苏联与国防有关的产品与服务接近GDP的40%。在苏联与美国签订核裁军和常规武器裁军协议,进而从阿富汗撤军、实现中苏和解、解散“华约”以后,苏军(俄军)几乎完全停止了军事采购。这样,大批国营军工企业不得不由军品转产民品,其结构调整不仅非常缓慢,而且相当艰难。这样,俄罗斯还未享到和平带来的“红利”,却先饱尝了生产过剩、工人失业和企业倒闭的苦痛,这其中,境况最为不堪的自然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国有”大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工人(阶级)。

3.分利集团在经济改革中的消极作用。

在前苏联时期“分利集团”便已形成,有的是行业型(如军工、能源集团、银行、铁路系统),有的是地区型,还有的是由中央机关干部与地方领导人组成的庞大的贪污网络(例如通过操纵棉花的生产、加工、贸易而大获其利的利益集团)。于是,在俄国的权贵资本主义化过程中,原来隐蔽着的“分利集团”摇身一变就转化为公开的寡头金融工业集团。着名学者麦德维杰夫指出:“无论在政权机关中,还是在俄罗斯的大亨中,目前占大多数的是那些80年代与党政机关、经济机关有密切关系的人。”俄罗斯的新闻媒体也直言不讳地说,俄国的暴发户中,61%的人是靠将国有企业化为私有而致富的,而十分之九的私有企业老板是过去的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工厂被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厂长,而“银行家”们的大多数银行都是靠政府资金建立起来的。在“分利集团”的强烈反对下,盖达尔政府所推行的“休克疗法”仅持续了半年。1992年7月,俄罗斯议会便推翻了政府的紧缩预算,大幅放松银根,靠大印钞票来弥补赤字、增加国企补贴,这些饮鸩止渴的措施使得经济更加困难。本来,价格自由化的目标是实现市场均衡价格,但俄罗斯由于“分利集团”势力强大,能源与原材料产业都控制在垄断寡头手中,他们操纵价格的结果使恶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正如奥尔森所指出的,“分利集团”使全社会采用新技术、新制度(即社会技术)延缓以及在生产情况变化时阻碍重新分配资源,从而降低了经济增长率。”(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1页。)

4.贸易条件的恶化。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能源价格暴跌,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出口商品的苏联(俄罗斯)每年减少几十亿至上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这对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具有重大影响。事实也是如此,当2000年世界石油价格强烈反弹时,俄罗斯就立即出现了外汇收入激增,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并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大幅度经济增长。

5.根深蒂固的旧体制的影响及其造成的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的影响。

始建于30年代的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度过了40年代的辉煌之后,到了50年代便弊端尽显。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苏联自身建立的这一体制更加完备,改革难度更大,维系时间更长,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一直维持到80年代末,严重阻碍了苏联的发展。到了1991年苏联剧变前夕,苏联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于崩溃,以至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要求西方紧急援助。

此外,俄罗斯的经济衰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集权体制和计划经济的消极作用。

在集权体制下,原苏联长期大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因而过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赫鲁晓夫下台后勃格烈日捏夫长达18年的僵化执政期间,苏联社会矛盾重重、腐败严重、农业及轻工业极度落后。戈尔巴乔夫掌权后,调整经济政策、解除政治高压、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这些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困难时期,根本上是在集权体制下产生的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危机迟早会爆发,“休克疗法”的推行,只不过加速了爆发的进程。

计划经济不仅遏制了苏联国家发展的生机,也闭塞了苏联国民的视听。“休克疗法”的基本理念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整体上已经失败这一认识上的,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它把自己的目标确立为市场调节。市场是“休克疗法”的核心,为了建立真正的、完全的市场经济,就必须彻底实行私有化。市场是绝对排斥“国有”或“公有”企业的,因为竞争机制对“国有”或“公有”企业不起作用,所以市场与“国有”或“公有”企业是不相容的,使用市场工具的前提是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这样的推理,在逻辑上并没有错。并且俄罗斯在实行私有化的过程中采取给所有公民平均发放股权证的办法,这也是很公平的。那么,“休克疗法”为什么在俄罗斯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呢?原因是俄罗斯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当时大多数俄罗斯民 众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股权证券基本没有感性认识,更不清楚政府分给他们手中的没有货币价值的股权证券所包含的意义。于是出现了纷纷抛售股权证券的情况。 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股权证券在一部分人手中集中。(实事求是地讲,这部分人中有的人可能对股权证券的意义略知一、二,多数人则肯定是一窍不通,他们或许只 是“下意识”地感觉到这个东西拿在手中没有坏处。大家可以联想中国当初发行企业原始股票的情况:又是宣传,又是鼓动,领导带头,职工分摊,总的是想大家都来买,结果买的人还是不多,买的人还是觉悟高的,大多抱有为“支援特区建设”、“支持改革”“作点牺牲”的想法。现在呢?试想一下,如果在今天的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俄罗斯现象”的政治原因。

有学者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一度出现的政治混乱、经济衰退以及社会方面的种种问题统称为“俄罗斯现象”,并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的改革失败造成的。事实其实并不是这样,“俄罗斯现象”确实发生了,但这与改革没有关系,相反,正是由于社会变革建立起的全新的制度,为彻底消除“俄罗斯现象”提供了制度保证。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俄罗斯现象”的出现呢?回答是:是实行了多年的极权政治。

根据前苏共中央委员阿尔巴托夫的《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苏联的政治可以说是典型的极权政治。

极 权政治是指这样一种政治状况: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资源都被最高统治者所掌握,统治者的统治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等传统领域,而且对经济、 思想、文化、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密控制;全体社会成员不但被剥夺一切最基本的权利,而且还必须无条件地参与到统治者的意志中去,根据统治者的意志而工作、 生活甚至死亡,没有任何个人选择的余地;如果拒绝参与或者仅仅是不积极参与(有时甚至是仅仅被怀疑不积极参与)这个意志,就必然要受到迫害甚至镇压。有学 者认为,极权主义是亚细亚专制主义借助现代化统治手段达到的最高形式。

苏 联时期实行的是思想控制、舆论一律、压制言论自由、持异议即是刑事犯罪的政治制度,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成了政权用以维持其垄断地位的思想化石。官方媒体与教 科书上的说教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系统地培养并持续地强化说假话和两面派的社会风气。在这一僵化的体制下,整个社会完全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呈现出一种麻木 状态。

这样的极权政治导致了一系列恶果。

①极权政治的结果之一——政府无能。

政府无能被认为是所谓“俄罗斯现象”的最突出表现。

比较政治社会学的理论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机器能力的不是其专制的程度,而是其政府组织的能量、适应力和效力,即政府组织是否足够强。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专制的国家机器并不等于有效的政府组织;而一个受宪法制约的或“有限的”国家政权,虽然在压制民众方面相当“软”,但却可能有效地执行自己法定的正常职责和功能。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国家机器是一个矛盾的实体:既强硬又无能,对持不同政见者非常强硬,在经济与社会管理的决策方面却毫无作为,随波逐流,听凭“分利集团”的摆布。所以,这时的政府是典型的无能政府。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政府同样也是个相当“软”因而也是相当弱的政府。当叶利钦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后,实现了权威主义式的相对稳定的统治。但与此同时,他也从一个“闯将”逐渐变成了守成的政客,其政策与行事的价值取向逐渐为既得利益取向所替代。在这一过程中,权威主义下的转型经济为权贵资本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俄国建立的不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半犯罪特性的寡头统治,这种体制在原苏联时期就已基本形成。在苏共垮台后,它只不过改换了门庭,就像蛇蜕皮一样”。俄罗斯学者认为:那些金融工业寡头选择的是“官僚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官员并不非法占有国营企业的资本,而是在国营部门内部非法利用所有这一切”;“金融官僚资本并非私有制,而是由私人管理的国家所有制”,这些资本由于国家的民主程度不够而被官僚控制并用以谋私。由此可见,形成寡头的必要条件并非私有化过份了,而是民主化不够。(丁学良,“转型社会的法与秩序:俄罗斯现象”,鹭江出版社,《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2000年第2期。)

这一时期的苏联,政治腐败导致权贵“分利集团”的兴起,而权贵“分利集团”的 强大又进一步导致政府的无能与腐化。由于未形成有规模的反对派组织或运动,苏联解体之前的整个时期和解体之后最初的一个时期,执政者同属相同的权贵集团, 在这样的时期,国内政治表现出明显的寡头政治的特点,而政府则是受利益集团支配的无能的政府。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政府无能完全是传统制度的产物,与改 革毫无关系。

这种情况到普京时期才有了根本的改变,不过,如果不是叶利钦时期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实现了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普京时期的“政治光明”是无法出现的。

②极权政治的结果之二——“分封化”与“犯罪化”。

“俄罗斯现象”还包括“分封化”与“犯罪化”两种趋势。

“分封化”主要是指把原来的国有财产通过不那么明确的非法、但也不怎么合法的灰色方式,暗暗地转让给那些最有权势的寡头们,这个转手过程并非通常理解的私有化或私营化。例如,俄罗斯政府要求由银行或银行主持的投资基金来接管庞大的国有企业,但这些银行家和投资基金的主管们并没有什么资产,于是政府特许这些人成立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让他们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象征性地对政府付极少的一点钱,用“空手道”就接管了国有企业的资产。

“分封化”的另一表现是,政府把原材料的开采经营权和出口贸易权让给一些权势集团来垄断,这些人则把用俄国自然资源换来的外汇存在国外占为己有。像这种通过出口转移出去的国有资产,据比较保守的估计每年在250亿美元左右,从1991年到1999年至少已经有近2,000亿美元流出境外,而同期俄国吸引来的外国投资总额还不及这个大出血数字的十分之一!

对俄国经济的“犯罪化”,观察家们的评价是:“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俄国一样,有组织的犯罪和大型工商业相互渗透重叠到这种程度,以致于经常无法分清楚,犯罪行为到何处止,合法正当的生意从何处始。”俄国的国民经济整体有40%以上被控制在黑道手里,而在几个行业(比如银行界、房地产界和消费品市场)里,黑道更是不容争议的“龙头老大”。

分析原因,罪魁还是极权体制。首先,那些最有权势的寡头们大多是苏联时期掌握资源和国有资产的部门的官员,苏联解体的初期,他们利用原有计划体制崩溃、新的市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间歇,摇身一变就将“国有”资产化为私有,成为大企业主和财团寡头。这样的结果更加说明苏联长期实行的所谓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制”的虚伪,因为如果这些财富真的属于全民,能如此轻易地就为极少数人攫为己有吗?其次,“分封化”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把原材料的开采经营权和出口贸易权让给一些权势集团来垄断,这一切只有在政府完全掌控资源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政府完全掌控资源则是标榜“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极权体制的基本特征之一。

再说说俄国社会的“犯罪化”。社会的“犯罪化”前提有二,其一,法制的极度衰弱;其二,国民普遍的“野蛮化”。这两者都是极权制的结果,在极权制下,有人治没有法治,制度一旦崩溃,法律几乎是空白,当然犯罪盛行;有资料表明,尽管苏联时期对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共产主义”教育,但苏联解体时,其国民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比沙皇时期还低。所以,国民的“流氓化”和“恶棍化”自然会导致社会普遍的“犯罪化”。

再看中国,中国虽然没有出现“俄罗斯现象”,但中国的腐败和“犯罪化”并不比俄国逊色。目前中国的腐败真有“不尽长江滚滚流”之势。有的学者把中国现在的腐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税收流失型腐败,二是地下经济型腐败,三是公共投资和公共支出型腐败,四是寻租型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每年在9,875亿至12,570亿元之间,占全国GDP总量的13.2%至16.8%。(胡鞍钢:《腐败损失有多大:每年1万亿》,《南方周末》,2001年3月22日。)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来一再强调,中国改革的大关还未过,既得利益者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阻力;要避免滑入法治不行、公权不彰、腐败蔓延的权贵资本主义的泥坑。(吴敬琏:《改革的大关还没有过》)如果因为决策无能与政治僵化而使权贵“分利集团”坐大,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俄罗斯现象”很快就会在中国全幕重演,而由于中国的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要克服“俄罗斯现象”,消除“俄罗斯现象”发生的原因,会比俄罗斯困难得多。再看“犯罪化”。有学者做过统计,1979年到2003年,中国每万人刑事案件由5.5件增加至34.1件,增加了6倍,以年均7%的速度递增,此外,国民道德败坏、诚信尽失,坑蒙拐骗泛滥,制假贩假盛行,更有甚者,官黑勾结、警匪勾结的事也多有发生。所以,尽管我们不用“俄罗斯现象”这样的概念来描述中国,中国的情况也并不比当初的俄罗斯好多少。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今天的俄罗斯情况已经大为好转,而中国却还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

五、到底应该怎样评价“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由于主张私有制,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监管,提倡“绝对的”经济自由,因而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其中最大的消极后果莫过于造成了实行“休克疗法”的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的极度混乱。正因为如此,批评“休克疗法”的大有人在,其中不乏重量级人物,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就是其中之一。

斯蒂格利茨1998年年初在联合国大学发表荣誉性年度演讲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意见与建议,他的意见与建议基本是反“休克疗法”的,其主要内容有:①私有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促使市场更加有效率和活力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必须与监管的竞争政策相结合。在这里,“关键不在于是否私有化或自由化,而在于必须建立一个监管的框架,使金融系统有效地运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②如果不建立一个有竞争的市场,就不可能得到金融贸易自由化的好处。“私人垄断而无竞争对手,效率同样不高,也不会有创新。”③“政策应当成为市场的补充,采取行动使市场运行得更好,纠正市场的失效。”④政府有必要应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实现“更广泛的目标”,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只不过是成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的目标。所谓“更广泛的目标”,也就是“将发展和改造社会作为其核心目标”,包括提高生活水平,实现“持续发展”、“均衡发展”、“民主发展”,使所有社会集团都分享发展的成果。这些意见和建议中有几个关键词:监管、政策、政府、平等,其矛头,直指“休克疗法”所倡导的自由、市场、取消监管和去政府化。

斯蒂格利茨对“休克疗法”不满意,还因为“休克疗法”过于注重了对产权的私有化改造,而忽略了公平竞争,在他看来,提倡公平竞争比改革所有制更重要。斯蒂格利茨具有一定代表性。

应该承认,斯蒂格利茨确实准确地抓住了“休克疗法”的不足,他提出的意见也很有建设性。我在这里要说的只是,第一,“休克疗法”只不过是应付危机的临时措施,是一种应急方案,从来也没有人把它作为一种长久政策来坚持;第二,“休克疗法”也有成功的实例;第三,任何一个国家在制度转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某种程度的混乱,所不同的只是混乱持续的时间和混乱的程度。一般说来,旧的社会形态越落后、越顽固,转型就越困难,交替过程更长,混乱持续的时间更久,乱的程度更深。

这样来认识“休克疗法”,似乎更合适一些。

9. 俄罗斯数千条鱼冻在冰层中,俄罗斯天气严寒主要有哪些原因

一提到俄罗斯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而且俄罗斯被人们称之为是战斗中的民族。原因就是俄罗斯非常寒冷,而且是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的那种。俄罗斯人从小就会培养小孩不怕冷的精神,在零下很多度的情况下,带着自己的孩子不穿衣服在户外的雪地里玩耍。这样的做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是俄罗斯所特有的一种做法。根据俄罗斯记者的报道:每年冬天都会有许多的鱼被冻住在冰层中,造成俄罗斯天气寒冷的原因是什么呢?

万千世界的生物都会有自己的生存规则,即使在严寒地区,生物也有一套存活下来的法则,这就是大千世界的魅力之处。

10. 俄罗斯的习俗

1、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并以此为国教。

2、俄罗斯人见面一般行握手礼,见面或告别时,最好不要隔着门槛握手,俄罗斯人认为,门槛会把友谊隔断,所以,见面或告别时,一定要走进屋门或走出门槛后再握手。

3、初次见面称呼俄罗斯人时要称其名和父名,不能称其姓。俄罗斯人非常看重社会地位,对有职务、学衔、军衔的人,最好在姓名后加上其职务、学衔、军衔。

4、在迎接贵宾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礼遇,来宾必须欣然接受。

5、与俄罗斯人谈话避免谈及政治矛盾、经济难题、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前苏联解体、阿富汗战争以及大国地位等话题。

6、在乡间,已婚女子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女子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女子多穿西装或套裙。

7、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8、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用它做图标,非常崇拜盐和马,喜欢猫和狗,忌食狗肉。

9、俄罗斯人不愿意看到镜子被打碎,因为镜子在他们看来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就意味着灵魂的毁灭。

与俄罗斯为什么出现雪地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2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5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5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6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72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20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5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6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74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5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77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6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24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6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