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为什么喜欢俄罗斯民歌

为什么喜欢俄罗斯民歌

发布时间:2022-10-04 20:48:33

㈠ 苏联民歌风格特点

1、苏联歌曲多为叙述性的歌曲,歌词大多为听众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曲子的起伏也符合歌词情节的起伏。

2、时代性很强 苏联很多着名歌曲都是为当时社会环境所创造的 这和其他国家时代歌曲生命力短有很大区别。

3、苏联音乐工作者善于运用音乐,苏联很多歌曲实际上是只有曲子的 歌词是根据需要增加的

4、苏联歌曲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于传唱 这一点当然有苏联国立强大影响深远 俄罗斯民族喜爱音乐的因素 但更在于苏联歌曲曲子简单 即使是用简单的口琴 手风琴也可以奏出很好的曲子,而歌词简介 使得其容易被人民接受。

(1)为什么喜欢俄罗斯民歌扩展阅读

前苏联歌曲歌词多是颂扬理想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人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和目标。发自内心地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的生活,并用双手去建设美好的未来。

前苏联歌曲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口号,也不是单一轻佻的小调,它们总是带着深深的情感,和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多灾多难的历史以及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它反映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和生活,反映国家和劳动者息息相关的关系。

㈡ 苏联民歌《喀秋莎》很震撼,有什么历史由来吗

苏联民歌《喀秋莎》在中国十分有名,这首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候流行起来的,里面包含着对于爱情和正义的向往,对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战士们来说,这首歌就是在体现他们对于幸福和和平生活的向往不仅在当时温暖着俄罗斯的战士们也温暖着当时的中国军人,所以这首歌历尽多年仍然是俄罗斯最着名的歌曲的,并且为这首歌建立了一座纪念馆的。

《喀秋莎》可以在战争年代被大家记住的原因是因为战士们在无数个冰冷的夜晚,唱起这首歌就会有无数温暖的瞬间浮现在眼前。正如一个战士重要的不是力气还是武器,而是对于生的希望,战士们唱起歌就会鼓舞着自己的内心,对于战争的胜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神文明是可以震撼人们的内心的,在物质匮乏的时候精神上的动力会让人们更加的坚强,更加的无坚不摧的。

㈢ 为什么俄罗斯的民歌那么好听,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沙

的确好听,不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喀秋莎》都不是俄罗斯民歌……它们都是苏联歌曲,并非来自乡土的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作于1956年,是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的插曲,作者是有名的作曲家Михаил Матусовский,1956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从此风行全球。这是标准意义上的流行歌曲。
而《喀秋莎》作于1938年,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二战卫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曲,典型的苏联红歌。
俄罗斯民歌实际上指的应该是那些在沙俄时代甚至更古的时候就在俄罗斯民间传唱的,带有深厚的民族色彩的歌曲,是老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当作艺术养料的古老民歌。
而这些苏联歌曲现在在俄罗斯已经无人歌咏,老一辈的深受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压迫,现在回想当初都是沉痛压抑,很多人不愿回头,也不愿再听到这些勾人伤心的歌曲,而新一代的俄罗斯人也少有机会听到它们,如今俄罗斯一些民谣歌手要么翻唱古老的真正俄罗斯民歌,要么创作新的俄罗斯民谣(俄罗斯香颂,带有一定的政治讽喻色彩),而大部分的歌手都投身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得行业之中了。
要是喜欢传统俄罗斯民间音乐,可以听听Олег Погудни的唱片,这位年轻的歌手用非常纯净的嗓音翻唱了很多美妙的古老歌谣,非常动人。

㈣ 俄罗斯名歌的特点是什么

在11一16世纪,随着俄罗斯民族力量的壮大,“史诗歌曲”广为流传,其中包括“壮士歌”、“历史歌”。它们由民间说唱艺人传唱,内容大都是叙述古代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类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深沉庄重,节奏从容不迫,具有男性豪迈勇猛的气质。流传至今的《话说伏尔加和米库拉》、《就像京城基辅》就是鲜明的例子。

㈤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

俄罗斯境内有着广袤的国土,耸立的高山,还有着名的河流和湖泊。如伏尔加河,顿河,贝加尔湖,里海等;境内还有成片的白桦林,宽广的草原。俄罗斯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繁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古老的民族风情。俄罗斯民歌和一些民间歌谣,就反映了俄罗斯民间的生活风俗和劳动场景,刻画了俄罗斯民族性格里的质朴,坚韧,含蓄和忧伤等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俄罗斯民间歌曲和歌谣独有的特色,对于俄罗斯音乐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他的曲子就多以俄罗斯民歌里的忧伤情调作为基调,反映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情绪,展现知识分子犹豫,彷徨而又向往美好生活,追求进步的思想跟时代的矛盾,以及人们寻求心灵安慰,渴求未来幸福的憧憬。作品里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既希望又迷茫的情愫,给人以很美的感触和浮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和文化,音乐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俄罗斯民族有很多优秀的特点,那忧郁的民歌里面所蕴涵的思想和情感,无疑是该民族文化的最好展现。

㈥ 俄罗斯名歌的特点

俄罗斯音乐的黄金时代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其标志是俄罗斯音乐的先驱者格林卡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然而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肥沃的土壤上、在教会专业音乐获得发展和一系列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探索的前提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而结成的硕果。为了正确理解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成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俄罗斯民族属东斯拉夫民族的一个分支。她的文明史起源于东斯拉夫原始部落的生活。俄罗斯民族自古就有能歌善舞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最古老的音乐是同氏族社会偶像崇拜活动相关的“仪式歌曲”,其中由于崇拜偶像的不同,又分为“年历仪式歌曲”和“家族仪式歌曲”两大类。前者同依赖于天气的农业劳动密切相关,表现对太阳和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后者同部落繁衍生息的婚丧礼仪紧密相联,表现对氏族祖先的祭奠。这些仪式歌曲属于原始宗教活动的组成部分,带有戏剧表演的特点,旋律音域很窄,多数为三度音程,偶尔或上或下扩充一度,音乐具有朗诵的性质。流传至今的例子有《啊,我们等待谢肉节》、《好吧,教母,我们来结亲》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发展,劳动样式逐渐多样化,于是出现了伴随各种劳动样式的“劳动歌曲”。例如与农业劳动有关的是“播种歌”、“采集歌”、“收割歌”等;与畜牧业劳动有关的是“放牧歌,’;与苦力劳动有关的是“搬运歌”、“拉纤歌”等。这类歌曲节奏强烈突出,旋律铿锵有力,体现了劳动群众的集体意志和行动。代表歌曲有《木棒》、《伏尔加船夫曲》等。
在11一16世纪,随着俄罗斯民族力量的壮大,“史诗歌曲”广为流传,其中包括“壮士歌”、“历史歌”。它们由民间说唱艺人传唱,内容大都是叙述古代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类歌曲的特点是:旋律深沉庄重,节奏从容不迫,具有男性豪迈勇猛的气质。流传至今的《话说伏尔加和米库拉》、《就像京城基辅》就是鲜明的例子。
反映人民日常生活、民间风情的“生活歌曲”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伴侣。它们是“摇篮歌”、“儿歌”、“婚礼歌”、“舞蹈歌”、“轮舞歌”、“哭腔”等。这些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各种思想情感。例子有摇篮歌《啊,摇啊,摇啊,摇啊》、婚礼歌《在诺夫戈罗德城敲响了钟声》、舞蹈歌《我和蚊子跳舞》、轮舞歌《哎,田野里有棵小菩提树》等。
表达爱情和对大自然倾诉情怀的“抒情歌曲”在俄罗斯民歌中占有很大的分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形成于16一17世纪的“悠长歌”,它由妇女演唱,既有单声部,也有多声部(二至三个声部),这种多声部具有支声或衬腔复调的特征。这种歌曲旋律优美舒展,节拍自由徐缓,大小调式频繁交替,表情内在细腻。例子有《啊,田野里不只一条小路》、《沿伏尔加母亲河而下》、《小姑娘走遍草地和泥沼》、《离别的最后时刻》等。
以上各类歌曲大都产生和传唱在农村,可以统称为农村歌曲。18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反映城市人民生活的“城市歌曲”,它们有些是来源于农村或外国歌曲的变体,同时也有市民自己的创作。典型的样式是浪漫曲、叙事曲、圆舞曲、进行曲等。这些歌曲也有俄罗斯民族特色,浪漫曲和圆舞曲主要在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中流传,而进行曲则更多是在士兵、工人和学生中传唱。城市歌曲有别于农村民歌,往往附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吉他、巴拉拉依卡或手风琴),既有多声部的重唱与合唱,也有单声部的独唱。自18世纪末以来,城市歌曲典型的特征是采用重音节有规律交替的新型诗词谱曲,词曲同步,旋律和节拍规整。例子有《在平坦的盆地里》、《莫斯科大火呼呼响》等。
自19世纪20年代以来,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运动,在音乐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诞生了对俄国以及世界有深远影响的“革命歌曲”。这些革命歌曲大多用流行的俄国农村民歌、城市歌曲以及外国歌曲的旋律重新填词而成,同时也有少量是全新的创作。这些革命歌曲在俄国境内外广泛传播,体现了人民争取自由解放和建立新生活的斗争精神。代表性歌曲有:《我们的祖国在受难》(卡切宁词)、《我和你是精神上的兄弟》(普列谢夫词)、《同志们,勇敢地前进》(拉金词)等。
俄罗斯民间音乐除了人声演唱的民歌外,还有丰富的民间器乐。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乐器,其中有弹拨乐器古斯里、弓弦乐器古多克、竖笛杜德卡、横笛索别尔、号角罗格、鼓纳克雷等。近代流行的民族乐器有三角型的弹拨乐器巴拉拉依卡和纽扣键的手风琴巴扬等。由民间艺人演奏的民间器乐包含了独奏、重奏与合奏等形式。民间器乐大多与歌舞配合,作为歌舞的伴奏,同时也有独立的器乐曲广为流传,它们往往带有变奏炫技的特征。例子有《卡玛林斯卡亚》、《放牧调》等。

㈦ 为何大多数人都有喜欢前苏联歌曲的情结

>诞生于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烽火中,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首着名的军事歌曲。这是一首描写年轻的姑娘追随心上人,一起上战场抗击敌人的抒情歌曲,优美而不柔弱,情深而不缱绻,歌声中透着坚强和勇敢,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困难的勇气。作者简介弗拉吉米尔·格列戈列维奇·查哈罗夫(1901-1956),苏联人民艺术家(1944)、苏联国家文艺奖(1942,1946,1952)获得者。他生于顿巴斯矿区一个矿长的家庭。1927年毕业于罗斯托夫音乐学院,1927-1928年参加红军。从1932年至去世,一直是彼亚特尼茨基俄罗斯民歌合唱团的艺术指导。《沿着村庄》(1934)使他一举成名,随后又写出卓越的《小路》、《空旷的田野》、《有谁知道他》等作品。卫国战争期间,他创作了《雾啊,我的雾》、《光荣归于强大的苏联》和《卡秋莎大炮》等出色作品。查哈罗夫的作品旋律优美、明朗,具有浓郁的土生土长的俄罗斯民歌风格。他喜爱多声部音乐,大部分作品都类似民歌中的衬腔多声部歌曲,而且还需要用俄罗斯民间真嗓来演唱。

㈧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如何体现俄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㈨ 俄罗斯民歌的特点

俄罗斯民歌特点 俄罗斯民歌是俄罗斯劳动人民世代传唱的歌曲,它那深沉、质朴的旋律具有丰富深刻的音乐内涵

㈩ 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俄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艺术天分极高的民族。广袤的大地,悲壮的历史,为无数特立独行的天才作曲家创造独特旋律提供了素材;漫长的黑暗统治,恶劣的自然环境,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动力与激情。
回首那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在一个不知自由为何物的国度,即便是用以抒发心声的音乐,也被统治者限制在僵化的条文之中而难逃专制的魔掌。较之西欧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俄罗斯无疑后起之秀。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俄罗斯对西欧古典音乐几乎是闻所未闻。
当时的东正教会定下严厉教规,使得莎士比亚以后两百年,印刷术出现后三百年,教会仍然牢牢控制着所有领域。他们禁止民众涉足音乐,对教会音乐亦横加限制,乱挥斧钺,艺术和音乐的传播皆在被操控甚至随意篡改之列。在圣歌演唱中,教会有意剔除了乐器与和声,理由是神圣的上帝不能被器乐所干扰,更不能被和声对位所淡化。东正教文化坚决反对文艺复兴,抵制宗教改革和骑士时代任何新知识的传播与发散。
另外,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也为沙皇遗留下了歧视妇女的东方传统。这一切大大阻碍了欧洲音乐技法在俄罗斯的传播。由于自我封闭,俄罗斯人孤陋寡闻,只了解古罗马的舞者,却对十一世纪以来歌唱爱情的游吟诗人和十二世纪以来德国的诗人音乐家一无所知。而在天主教或新教国家,这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常识。那些用竖琴演唱诗歌的流浪艺人的即兴表演,通常会被教会作为异教徒和魔鬼的诱惑而被处罚;其乐器往往被包裹起来浇上油焚烧;政府官员有责任仔细审查他们的每一行歌词,以寻找“魔鬼”的蛛丝马迹。这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不堪回首的梦魇。
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下半叶,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形成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出现了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格林卡。米.伊.格林卡(1804-1857)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马德里之夜》等是俄罗斯交响乐较早的代表作,以其奔放豪迈有别于西欧音乐,对后来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俄国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说过,整个 “俄罗斯派交响乐部孕育于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雅》之中--有如橡树之出生于橡实”。格林卡的重要作品有爱国歌剧《伊凡.苏萨宁》和古典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作曲家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曲调都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歌颂人民的功绩和美德。作品一经问世,立刻使他跻于世界着名作曲家之林,至今声誉犹存。
继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着各作曲家是亚.谢.达尔戈梅斯基(1813一1869)。他创作了许多声乐作品,最好的作品是歌剧《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脱胎于俄罗斯民歌,后来成为俄国民间最流行的歌剧之一。
但历史的演进有其自身的规律,人文主义的脚步无法阻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逐步发展,欧洲文化的影响不断深入的俄国的各个领域。俄国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知识精英们越来越无法接受自身民族一直是欧洲文化殖民地的事实。俄罗斯音乐伴随着非宗教音乐的流行过程而发展起来,朝野双方对音乐的普遍兴趣,引发并促进了音乐界民间歌曲的收集和创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上演,标志着民族音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形成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米·伊·格林卡(1804-1857)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马德里之夜》等作品,是俄罗斯交响乐的早期代表作,初步形成奔放豪迈的独特风格,与欧洲音乐分道扬镳,对后来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俄国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评价道:整个“俄罗斯派交响乐都孕育于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雅》之中——有如橡树之出生于橡实”。格林卡的重要作品还有爱国歌剧《伊凡·苏萨宁》和古典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他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不同风格的曲调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歌颂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作品一经问世,立刻使他跻于世界着名作曲家之林,至今声誉犹存。
伴随着一场解放农奴,降低中央集权,重整军队和法律的伟大改革运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一场对音乐民族性的争论就此引发。艺术团体和艺术家把注意力转向新兴的俄罗斯公民。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第一批欧洲风格的艺术院校的成立使音乐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阵地。在音乐研究的小团体中,什么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问题一直在争论和探索之中。而俄罗斯的传统音乐多是具有固定模式的民歌,是形成“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素材和基础。而它的节奏和和声尚未被直接而准确地描述,欲写成乐谱,就必须借鉴欧洲的音乐传统。采用哪一种欧洲音乐传统,音乐界则见仁见智。
以作曲家鲁宾斯坦(Rubinstein)为代表的泛欧洲主义者喜欢炫技的钢琴,他要求弟子们研究维也纳音乐经典,并奉为经典而仿效。以贝拉科诺夫(Balakirev)为代表的音乐激进派,亦被称作“五人组”或“强力集团”,则推崇李斯特,贝多芬和柏辽兹辈自由奔放的旋律,并将其移植为本民族音乐的旋律和主题。两个派别都非常活跃,而分歧明显。但无论如何,俄罗斯音乐在对民族性的争论和构建中横空出世,势不可当。
尤其是“强力集团”更是颇有作为。其以格林卡的学生米 阿巴拉基列夫(1836一1910)为首组成,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金、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和居伊,他们的活动得到着名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弗?瓦?斯塔索夫(1824一1906)的支持和肯定。“强力集团”以倡导现实主义,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创作多取材于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和文学名着。他们注意吸取和运用民间曲调,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革新。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被称为俄国音乐的“狂飙突进”时代,“强力集团”功不可没。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喜欢俄罗斯民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18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4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60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6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198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4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4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67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7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1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