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俄罗斯 > 俄罗斯农村家里生活是什么样

俄罗斯农村家里生活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3-03-30 02:55:36

A. 俄罗斯农村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

地广人稀,这是我们对于俄罗斯的第一印象。我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而俄罗斯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8.6人。

尤其突出的是,俄罗斯的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东欧地区,在俄罗斯东北地区,每平方公里也就一个人。因此,俄罗斯有太多地方没开发出来,这也是中国农民喜欢去俄罗斯租地当农场主的原因。

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在俄罗斯很多地方还有着狩猎的习惯。他们主要分布在较为偏远的西伯利亚等地区。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用木头建设的房屋,大部分为独门独户,欧洲风情浓郁。这些房屋可以用外墙的颜色来区分主人的富裕程度,颜色越鲜亮,说明越有钱。

当然,俄罗斯偏远农村,也存在贫困户,日子过得比低保户还不如。

B. 总感觉去了一个假的俄罗斯,他们农村到底有多穷

俄罗斯作为我们北方的一个邻国,一直以为这样一个国家虽然随着苏联解体之后经济已经大不如前了,但是也没有想过,俄罗斯的农村其实也是比较贫穷的,去俄罗斯农村走过之后,突然有一种感觉是去了一个假的俄罗斯一样。有图有真相哦!

然后参观了他们的厨房,好吧,这样的环境虽然中国也依然存在,但是没想到俄罗斯这个曾经的大国,竟然也还有这样贫穷的地方啊。

C. 俄罗斯农村长什么样为什么去过的都说太普通了

以前,我认为旅游就应该去到当地最着名的景区,拍照打卡才算是到此一游。但也因为如此,常常都是走马观花的游历完了一个又一个景区。回首一想,才知道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错过了许多。

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国家最真实的面貌,便是去当地的农村感受感受。在农村里面,你会发现这个国家不一样的面貌。这不,就有一位中国游客,在去俄罗斯游玩的途中,前去农村探访。

这几年来,我们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都比以前要密切的多,我们中国游客也特别喜欢去俄罗斯游玩。不过,主要去的都是一些着名景区,在首都莫斯科观光。其实,如果有机会的话,来到俄罗斯感受感受也是一场不错的旅途!

D. 俄罗斯的家庭习俗

在俄罗斯,被视为“光明象征”的向日葵最受人们喜爱,她被称为“太阳花”,并被定为国花,拜访俄罗斯人时,送给女士的鲜花宜为单数。

俄罗斯人特别忌讳“13” 这个数字,13号和星期五被认为是不祥之数,因为在这一天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被视为凶险和死亡的象征,所以人们尽量避免说这个数字。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说九重天,而说七重天。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镜子碎了,意味着灾祸要来。盐撒了,会发生争执、吵架。家人出远门后忌讳马上扫地,否则他们就回不来了。姑娘坐在桌角,会嫁不出去。掉了刀,要来男客;掉了叉子或勺,会来女客;猫洗脸,将要去作客。打碎镜子,意味着个人生活中将出现不幸,而打碎杯子和碗,特别是盘子和碟子,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他隆重场合,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

亲人出远门之前,行者和送者都要坐下来,静坐几分钟。 考试 前不要理发,不然就会不及格。室内不许吹口哨,不然会把钱都吹走的。睡觉前不能扫地,否则会把钱都妇走。忌讳吃狗肉。俄罗斯学生 考试 时,习惯以反语相祝“祝你什么也打不着”,实际意思是祝你满载而归,祝你一帆风顺。以前,俄国猎人有一种迷信说法,认为祝贺胜利就一定不得手,因此习惯用反语相祝。闭慎穗这种祝贺方式也用于其他场合。俄罗斯人不同于中国人,孝棚喜欢用单数,如送花要送一枝、三枝、五枝等,双数反被认为不吉利。俄罗斯人自古有一种迷信,认为知道产期的人越多,出生就越困难,甚至会招来邪恶,因而在产前尽量保密。俄罗斯人认为生产是污秽的事,因而有在无人居住的地方生孩子的风俗,如在浴室、牛棚等地。遇到难产,有解扣、开锁等风俗习惯.

(2)服饰礼仪

俄罗斯大都讲究仪表,注重服饰。在俄罗斯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里,俄罗斯目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之后务请立即自觉地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这是一种礼貌。

典型的俄罗斯民族服装是:男子是斜襟长袖衬衣,通常在领口和下摆有绣花,穿时在衬衣外面系一根腰带。衬衣一般是用麻纱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鲜艳的花布做成。裤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在寒冷的季节,人们一般是穿厚呢子外衣或毛皮外衣,头戴毡帽,脚穿高阁皮靴。女子的服装,一般是用麻布做的有垫肩的长衬衣。在俄罗斯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已出嫁的女子在衬衣外面要穿一件无袖长衣一“萨拉方”,在南部地区则穿一种手工编的带有方格图案的毛料裙子。

姑娘不戴头巾,仅用头巾盖住头的一部分,但已婚女子必须戴头巾,以便把头发全部包起来。在冬季,女子一般穿厚呢子或毛皮外衣,高筒皮靴。现在男子多穿西服,戴呢帽、便帽、礼帽,冬天戴皮帽,穿皮鞋、皮靴或毡靴。女子穿连衣裙、西服上衣或西服裙。过去女子不穿长裤,现在也有人穿。女子穿高跟鞋,冬天也穿皮靴。秋冬戴呢帽或皮帽,夏天系花头巾。

(3)餐饮礼仪

俄罗斯人的主食有:以黑麦轿卜、小麦等面粉制成的面包、各种麦子煮成的粥以及养麦粥。养麦粥的标准烹调法是在粥中加人鸡蛋或各种肉类。养麦面经发酵后掺人奶酪、果品烤成薄饼。这种饼薄而松软,呈半透明状,营养丰富。俄罗斯人以面包为主食,肉、鱼、禽、蛋和蔬菜为副食,喜欢吃炯、煮、烩的菜,炸、烤也可。喜欢酸、甜、咸和微辣食品。他们不吃某些海味 (墨鱼、海蜇、海参)和木耳。

俄罗斯人吃饭时不用碗而用盘子,盛汤用深盘。吃饭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勺或刀子。如果只用叉子,可用右手。吃饭时不许刀又乱响,也不许嚼出声来。汤剩不多时,左手向外抬起盘子,右手用勺子向外盛汤而不是向里。喝茶时,茶勺用完后应放在茶碟上,不能把勺留在茶杯里喝茶。俄罗斯人多数爱吃鱼、虾、羊肉、羊肉串、羊肉汤、烤羊肉、炸羊排、炸羊肠、牛肉、万牛排、红烧牛肉,不太爱吃猪肉。爱吃烤鸡、油炸马铃薯,也喜欢吃中国的糖醋鱼和北京烤鸭。蔬菜有黄瓜、西红柿、薯仔、萝卜 生菜、洋葱等。俄罗斯人一般对早餐和午餐比较重视,晚餐则较为简单。其饮食特点为:爱吃带酸味的食品,面包、牛奶甚至莱汤都要吃酸的。喜食冷菜,在进午餐时,必须有冷盘,凉菜的种类很多.如红黑鱼子、各种香肠、火腿、红鱼、咸鱼、酸蘑菇等。

俄罗斯人爱喝酒,特别爱喝烈性酒,其中最爱喝伏特加。一般会喝酒的人酒量都很大。他们爱喝红茶。茶里一般放柠檬片和糖 。喝茶时吃果酱、面包、 黄油、点心等。水火壶是俄罗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自古以来,用水火壶煮茶喝一直为俄罗斯人所喜爱。俄罗斯人常说:“水火壶一开,就把客人留下来了”。

在饮食习惯上,俄罗斯人讲究量大实惠,油大味厚。他们喜欢酸、辣、咸味,偏爱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爱吃冷菜。总的讲起来,他们的食物在制作上较为粗糙一些。

一般而论,俄罗斯以面食为主,他们很爱吃用黑麦烤制的黑面包。除黑面包之外,俄罗斯人大名远扬的特色食品还有鱼子酱、酸黄瓜、酸牛奶,等等。吃水果时,他们多不削皮。

在饮料方面,俄罗斯人很能喝冷饮。具有该国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们最爱喝的酒。

此外,他们还喜欢喝一种叫“格瓦斯”的饮料。

用餐之时,俄罗斯人多用刀叉。他们忌讳用餐发出声响,并且不能用匙直接饮茶,或让其直立于杯中。通常,他们吃饭时只用盘子,而不用碗。

参加俄罗斯人的宴请时,宜对其菜肴加以称道,并且尽量多吃一些,俄罗斯人将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经吃饱。

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用手拿,一般只有在使用好久时才把刀放下。举杯饮酒请用右手。嚼东西时把嘴闭上,不能嚼出声来。吃水果一般不削皮。在宴会上男士要照顾身旁的女士。注意,习惯是照顾坐在自己右边的那位!散宴后,按礼节应主动问右边的女士是否需要送她回家。俄国人喝茶与其说是为了解渴,不如说是为了充饥。一般是早餐时或在午饭与晚饭之间喝茶。茶里可以放牛奶、鲜奶油和糖。喝茶时还端上果酱、面包、黄油、点心等。用完茶勺后,应放在茶碟上,不能把勺留在茶杯里,带着勺喝茶。老人喜欢用茶炊煮茶喝,他们用小菜碟喝茶,单独吃糖。

( 4 ) 婚俗

传统的俄罗斯人的婚姻习俗颇为繁多。说媒时讲究单日说媒,忌讳星期三、星期五和12号。相亲时要祷告,并还要围桌走三圈。订婚名堂更多,如喝糖水定终身,一牧师主持订婚仪式后双方才可开始筹备结婚,举办订婚舞会等。结婚时摆“门形”婚宴,在城市婚礼上要三吻双亲,婚礼后还有结婚拜访周;在农村讲究铃声驱灾,新婚夫妇乘坐的马车要用鲜花和小铃裆来装饰。在婚宴上,按照俄罗斯习俗。新婚夫妇要各掰下一块面包蘸盐后敬献给自己的父母,以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思。接着同自己的家长吻别,女伴们唱忧戚的送别曲。按照习惯,在宴会上新人不能多吃,而要当好第一次家庭主人,使来宾们尽情欢乐。一席间大家频频举杯,新娘新郎随着“苦啊、苦啊”的喊叫声,不断亲吻。人们时而高歌,时而起舞,整个婚宴充满喜庆气氛。现在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有“结婚登记宫”,亦称“幸福宫”。这种“宫”,多为两层的楼房。一层是表格登记室、女宾室和男宾室;二层是登记厅、宴会厅、礼品间、鲜花间和休息室。现代俄罗斯的婚礼,多由“幸福宫” 的工作人员主持。在国歌声中,婚礼宣布开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新人挽手前进,双方亲友踏着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缓缓进人登记大厅。接着,举行新人、证婚人签字仪式,众人在乐声中以掌声祝贺。一对新人把一名代表用盘呈上的戒指各为对方戴上,并接过结婚证书,在乐声中走出大厅。婚礼后,新婚夫妇到列宁纪念堂或无名烈士墓前献花默哀,以表示对前辈的怀念,然后乘彩车观光市容,举行喜宴等。

俄罗斯农村婚礼又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结婚的当天早晨,三匹马拉着的迎亲车队已飞驰到新娘的家门前。大车用彩带。树枝、鲜花装饰得非常美丽,车上坐着身穿白色绣花民族服装的新郎和他的年轻伙伴们,伙伴们拉着手风琴,弹着七弦琴,歌声、呼喊声和悠扬的乐曲声在农村的田园上空飘荡。在欢笑声中,新娘走出来和父母拥抱、吻别,然后农女友们的簇拥下坐上了彩车。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把亲人送往村苏维埃,举行结婚登记仪式。仪式完毕,宾主一起来到新郎的家,新郎新娘下了彩车,踩着撒满各色鲜花的地毯徐徐走来,大家向他们身上抛撒象征生活富裕的金色麦粒,祝愿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能像地毯一样平坦,周围开满鲜花,生活富足美满。新婚当天举行酒宴。宴会上还会加上让新郎劈木柴和生火的内容。这是考验新郎是否会持家。火光同时也象征着爱情,给新人带来温暖和光明。这种婚宴一般要持续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俄罗斯,不同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特殊婚礼习俗。

(5 )社交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勇敢、耿直而着称于世。在交际场合,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须亲女方嘴。

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称名问好 在街上、商店、公共汽车等平常场合,你可称对方“您”(вы)或“同志”(товарищ)。如果进一步交谈,你可以按对方性别年龄,分别称“先生”(господин)、“小姐” (девушка)、“朋友”(друг)、“小伙(ребята)。与俄罗斯人在一个较正式的场合互相认识和交谈,要记住对方的全名,即要称呼他的名字还要加上父姓,以示尊敬和客气。而且,要称“您”(вы),不能称“(ты)

革命期间和革后,“同志” 一词具有褒义,因此对陌生人,根据外表认为其是自己人、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对熟人、战友也称同志。但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用这个称呼的,如买东西、问路等,常用“公民”、“小伙子”、“爷爷”、“婶婶”等词。

称呼对方一定要用他的正式头衔,除非他特意要求改用另一个称谓。

俄罗斯人的姓名通常排列为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别是在正式文件中。名字和父名都可缩写成第一个字母。一般口头称姓或名。尊敬时称名字与父名,对长者有的只称父名。对家人有爱称,如伊万,称万尼亚或瓦纽沙;谢尔盖,称谢宴沙等。依照俄罗斯民俗,在用姓名称呼俄罗斯人时,可按彼此之间的不同关系,具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只有与初次见面之人打交道时,或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才有必要将俄罗斯人的姓名的三个部分连在一道称呼。

妇女姓名多以“娃”,“姬” 结尾,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名字和父称保留不变。按照俄罗斯人的习惯,名字加父名是对成年人的尊称,而用它来称呼年轻人则显得滑稽可笑。彼此很熟悉的人习惯于直呼对方的名字,但年轻人直呼长者的名字是没有礼貌和不知分寸的表现。在家里,儿媳对公婆,女婿对岳父母不习惯叫“爸爸”“妈妈”时,可以叫老人的名字和父名,以示尊敬。在学校,学生对老师必须称呼名字和父名,表示尊敬和礼貌;而老师在课堂上叫学生时可以直接用姓。如果用名字称呼,则表示他对学生的友好、信任和器重;在工厂,师徒关系也是如此。农村和城市的称谓习惯不太一样。在农村里,老年人常用一个父名称呼对方,表示贴心和知已。关系密切的人,可用爱称,称呼伟人和名人则习惯于单用一个姓氏,如罗蒙诺索夫、普希金、列宁、高尔基、斯大林、普京等。

交换名片 最好随身带上大量名片。去会见俄罗斯官员时,要用其一面印有英文的名片,最好是一面印有俄文的名片。

拜访与邀请 到别人家做客,进屋要破门,得到允许才能人内。进屋先要脱去外套和帽子,然后向女主人鞠躬问好,并向男主人和其他人问好。主人见来访者进来时,会站起来迎上前去握手,请对方坐下后,再商谈工作。主客一起进客厅时,主人应走在前面,给客人开门;出门时应走在客人后面,以便随手关门。应邀,接到参加家宴的邀请后,可以送鲜花和酒、艺术品、书等礼物。不要到得过早,以免影响主人的准备工作,也不要到得过迟,让主人和其他客人久候是失礼的。

遵守时间 在俄罗斯赴约必须准时。最好先直接写信给自己要联系的机构,约定一个时间,并将自己想要讨论的问题告诉他们,附上有关贸易文件。同时民将这信的复印件递交本国大使馆的商务处,商务处则会协助你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取得他们的原则同意,这时方能前往有关机构进行访问。安排约会起码需要提前两三天。在任何情况下,约会无论是通过大使馆安排,还是自己直接安排,临去之前都德要再次得到对方的确认。

吸烟须知 公共场所不许吸烟,不许随地吐痰。在很空旷的大厅里,离人家很远抽烟,也会有人走过来“关照你”。俄罗斯人在这方面的公德意识是很强的。上烟时,一般要递上烟盒,让其自取,不能只给一支。特别注意不要一根火柴点三个人的烟。男士吸烟时,先要问问你身旁女士介意不介意。

交谈忌讳 一般俄罗斯人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言谈之间勿对其国家民族有轻侮之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经济情况不佳,国际地位也日下,对此俄罗斯人特别敏感。

通用语言 全国各地的官员、企业经理和工程师都讲俄语。俄语也是技术文件的主要用语。 英语 教育普及,为第一外语,许多高级官员都会讲 英语 。

言谈举止 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能用左手抽考卷。妇女不能在男子面前摄裙而坐,露出大腿,也不能用裙子当扇子扇风,否则易造成引诱男人的误会。谈话时要看着对方,不能打断别人的谈话,以示尊敬。不应当着其他人与某人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说话。,在公众场合不能抠鼻孔、伸懒腰、抓痒、随地吐痰、大声咳‘嗽。若咳嗽时,必须用手帕捂住嘴,小声咳。与人交谈时不能用手指他人。在公共场所大声暄哗是不文明的,说话时指手划脚被看作是’缺乏教养。要上厕所时不能直说,而要说“对不起,请等一等” 或“对不起,我去打个电话,请等一等”。

几个中国人在一起,千万别用中文说“飞(fei)"或“惠(hui)”一类的字眼(包括其所有同音字, 如果中国人的名字有这两个音,念时要小声一点,因为与fei和hui相近的俄语词фуй是一个很不文雅的词,俄国人听了会觉得刺耳。

招待应酬 俄罗斯人的一个古老习俗,就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这一习俗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匈奴帝国称雄欧亚大陆,为了防备和消灭敌人,匈奴头领阿提拉破坏了现今俄罗斯欧洲疆域的大部分晒盐场。到公元9—10世纪的罗斯公国时,盐已经成为稀有的贵重品,只有款待贵宾时,人们才能在宴席上开开眼而由于中世纪农业生产力的低下,面包无疑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在落后的古俄罗斯尤其如此。因此用面包招待客人不仅是为了显示主人的富有,而且更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和热情。通常,主人手捧面包,客人躬身接过面包,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一点盐,品尝一下并表示感谢。当今,虽然面包和盐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来的珍贵价值,但仍然意味着善意和友情。另外,打翻了盐罐就表示要吵架。面包和盐是俄罗斯人友好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媒介。 应邀到当地人家中参加晚宴或作客时,给女主献上一束鲜花,将会使她感到非常高兴。给主人的孩子送一些彩笔、智力游戏玩具等也是必要的。俄罗斯人好客,有一句谚语说得最妥切:烤炉里有什么,桌上有什么。不管食品供应如何紧张,但在请你吃饭时,还是尽其所有,并且把难得的美味留与客人。如果你不豪爽地吃掉喝掉,反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

俄罗斯人好酒,世人均知。一般较高级的宴会都不上烈酒,但在招待会上,总会有几瓶伏特加(烈酒), 这是俄罗斯人喝酒的老规矩。在知识界是不劝酒的,但在农村主人常常率先干杯,一醉方休。此刻,如果你能喝上一些,马上会被引为“朋友”和“知已”。

尊重女性的风气 尊重女子是俄罗斯人的社会风尚。问候时,男子应先向女子问候;年轻者应先向长者问候;进屋的人应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问好。当妇女走进客厅时,男子应站起来表宗众挽,而男子走进客时,妇女可以不站起来,但必须面向来人,以示礼貌。 在介绍人们相识时,总是把妇女先介绍给男子,妇女在回答时应主动伸出手去握手并说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结识时,青年男女要说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则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妇女介绍某个人时,应先征求她同意后再介绍。 上公共汽车、进房间、上楼梯时,男子一般都让女子先行,并为其开门,即使对不认识的女子也需这样做。出门时男子帮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门;在影剧院里,男子应先找座位让女子坐下后,自己再坐。请女子跳舞后,应送她回原来位置,致谢后再离去。照像时,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着,男子不应坐着照。跟女子在一起时,吸烟前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三。 1.忌讳黄色,俄罗斯人认为黄色是不吉利的颜色,送礼时一般忌讳送黄色的东西,衣服也忌讳纯黄色的。

2.忌讳五月成婚。一般人忌讳在五月成婚。认为这个月里的婚姻是充满了苦难很失败的婚姻。

3.忌讳就餐时照镜子,就餐时不可以照镜子,也不能戴帽子做到餐桌旁,这些被认为会招来不幸。

5.忌讳送蜡烛。俄罗斯人通常把蜡烛认为是能带来死亡的不详之物,因而送此物等于诅咒对方早日死去。

6.忌讳学猫头鹰叫。这预示着人将受到死亡的威胁。

交际中的禁忌

1)忌交叉握手。
2)忌议论妇女长相。
3)忌询问妇女年龄。
4)忌过分赞美。
5)忌恭维身体健康。
6)忌隔着门槛交谈和握手。
7)忌一根火柴点3支香烟。
8)忌提前祝贺生日。
9)忌用手指点对方。
10)忌做“不速之客”。

送礼时的禁忌
1)忌赠送刀叉等有利刃或齿状物品。
2)忌送手帕。
3)忌送蜡烛。
4)忌送野花。
5)忌送黄色和三色以上混杂的花。
6)忌送活猫。
7)忌送空钱包。

数字禁忌
1)忌“13”。
2)忌“星期五”。
3)忌双数。

生活中的禁忌
1)忌黄色。
2)忌坐桌角吃饭。
3)忌看见兔子或黑猫横穿道路。
4)忌左脚先下床。
5)忌用死人触摸过的东西。
6)忌五月成婚。
7)忌结婚日下雨。
8)忌亲人离家远行时打扫房间。
9)忌打翻盐罐。1
0)忌就餐时照镜子。
11)忌把面包底朝天倒放。
12)忌把吃剩的主食留放在盛骨头的盘内。
13)忌用刀把食物送进嘴里。
14)忌在房屋里吹口哨。
15)忌学猫头鹰叫。
16)忌衣服穿在身上缝补钉或钮扣。
17)忌妇女妇女不戴头巾进教堂。
18)忌缝制衣服时线缠在一起。
19)忌反穿衣服。
20)忌考试前理发

E. 俄罗斯真实农村现状,为什么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增长,世界的人口都不断的上升,而如今很多国家都遇到了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而这个比例最为严重失调的是我国的邻国俄罗斯,为什么男女比例会严重失调了?


而且这个国家的民风民俗都非常彪悍,因为地处北方气候寒冷无法全部城市化,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农村,这里的寒冬更是达到了零下二三十度,他们过冬的时候都会囤着非常多的粮食,在家度过这一段难熬的时间,而在比较偏远的农村,他们则是靠着狩猎而生,为了生存他们一般都是打着猎枪出去打熊和路一些野生的凶猛生物,这也就造就了他们凶悍的民族风情,而猎杀这些凶猛的生物也时常会有生命危险。

而导致比例失调之后,在农村都时常会看见女性在地理农耕,女人也开始干起了重体力活,在每年过冬之前他们都会开始囤粮,已保证正在寒冷的冬天里安全度过。

F. 俄罗斯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1、民宅
俄罗斯的森林资源丰富,所以传统的俄式民宅以木材为建筑材料,主要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由圆木搭建的,这种木屋十分坚固;另一种是由木板盖成的,这种木屋精致美观。
俄式传统木屋的屋顶呈“人”字形,因为俄罗斯的冬季降雪丰富,“人”字型的屋顶斜度大,便于积雪下滑。这种木屋有的有烟囱,有的没有烟囱。木屋上部建有阁楼,供储物或小孩居住玩耍用。木屋的地下还有半层,深约一人多高,主要用来储存食物,蔬菜和酒,还有防潮保湿的作用。木屋的门前是长方形的门廊,门廊下一般有四五级台阶。要想进入木屋,首先要走上台阶,经过门廊,才能进门。屋内一般有三四个房间,面积十几、二十几平方米不等,分别为起居室、卧室、餐厅和厨房,房间宽敞,地上铺着木地板。木屋的窗户一般朝南,窗框上装饰有三角楣饰或流水图案,窗户上还留有通气用的小气窗,窗台宽大,摆着一盆盆鲜花。正房旁建有侧房,用来存放家具或作仓库。木屋四周的院子用木栅栏围着,院内有菜园。
传统民宅中的炉子、条凳和上座别具一格。炉子又高又大,既可供暖,又可烤东西和烧饭,上面还可以躺人。条凳固定在墙边,供数人合坐。现在,这种俄式传统木屋在俄罗斯仍然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多数家民住进了2-4户的2层住宅,配有公共设施,每户居民有一片宅边地,可以种植瓜果蔬菜。
城市里,居民的住房非常紧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两代、三代“同堂”的大有人在。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为缓解住房矛盾建造了大批火柴盒式的5层简易楼房,现外观已破旧不堪,面临推倒重建的命运。近年来,为了合理使用土地,适应城市居民大幅增多的形势,修建了一批以12-19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群为主体的小区。小区有食品店、邮电部、储蓄所、幼儿园、学校、电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也尽可能恢复和保存城市里有价值的古建筑。

G. 俄罗斯这村庄,温度低至零下70度,村民是如何生活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面积422km²,因迪吉尔卡河上游,为北半球“寒极”之一。2018年1月中旬,奥伊米亚康村测得-67℃的极寒天气,几乎追平1933年2月测到的-67.7℃记录。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居住地之一,有500名村民常年生活在这里。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一个小镇,距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600千米,从雅库茨克出发到奥伊米亚康只有一条公路-----科雷马公路,被称为”白骨公路“
奥伊米亚康共有500名居民,很多住户的祖辈早已在此居住。大部分居民都以狩猎为生,或者饲养奶牛和驯鹿。这里曾有过一家牛奶加工厂,已于2007年10月关闭。为了防止奶牛被冻伤,人们用皮质袋子把奶牛的乳房包裹起来。尽管如此,当地居民并不缺少奶,他们把冷冻后的奶保存在地下1米的地窖中。
苏联时期,奥伊米亚康就已经闻名于世,因为这里居住着许多长寿老人。完全纯净的空气和水、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等传统因素很可能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地诊所的因诺肯季·诺夫戈罗多夫医生介绍说,当地的儿童死亡率一直很高,以前只有身体非常强壮和各方面都很健康的新生儿才能存活。诺夫戈罗多夫医生已经71岁,他的助手也已72岁。诊所没有专门的手术室,甚至没有X光机。仅有的11张床位已被患者占满,因为其他地区的医院不愿接收他们。人们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奇怪的是,当地人并没有营养不良,医生说,秘诀在于当地人摄入动物奶,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
在奥伊米亚康村,经历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纪录低温的村民仍在世的没几个了。不过85岁的耶果尔·维诺库罗夫就是一位。“当那个最可怕的冬天到来时,我还只有五六岁,”他说,“我们一连好几个星期不能出门。天是那么冷,鸟儿在空中也被冻僵了,掉到了地上。大地看上去像分裂了,在那种温度下,空气本身也像干草一样咯咯作响。整个冬天我们外出的惟一办法,就是将脸裹在兔子皮毛里。
尽管有着种种严峻情形,但许多人说他们热爱这种气候,渴望着过严冬。村民瓦伦京·阿特拉索夫说:“寒冷对你有好处。它能让你保持健康,能杀死细菌。我可以在莫斯科生活,但这里才是我想呆的地方,这里可以狩猎和捕鱼。这儿的生活对于你们来说看上去艰难,但我们拥有洁净的空气,干净的食物、蘑菇和浆果。我们很快乐。
通古斯人安德烈·达尼洛夫已是102岁的高龄。他一直以驯鹿为生。如今,通古斯人不再用驯鹿皮做帐篷,因此在户外温度达到-60℃的时候,安德烈可以住在帆布帐篷中。他的父母分别在117岁和108岁时去世。安德烈的朋友阿里扬和阿夫洛斯尼娅夫妇住在蒙古包中,没有孩子。不久前,90岁的他们收养了一个女孩子做养女。平时,他们以养牛为生。他们说,几乎从未生过病,都是因为经常食用名叫“哈耶克”和“乔尔切赫”的两种奶制品。哈耶克的味道和颜色会让人想到脂肪油,而乔尔切赫从其配方来看,更像是人们平时吃的冰淇凌,将鲜牛奶和浆果搅拌在一起,将糊状物经过冷冻之后制成饼形就成了乔尔切赫。
奥伊米亚康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生冻鱼片。当地人通常在冰下捕捉味道鲜美的鲟鱼、秋白鲑和宽鼻白鲑当原料。通古斯人捕鱼时,可以一击即中,然后将鱼冷冻。冷冻时,鱼要始终保持顺直的状态,否则很难切片。吃生冻鱼片有些像吃西班牙火腿。将在室外冻好的鱼拿进屋中后,立刻要切成薄片。剥鱼皮时要格外注意,要在每一层中都保留一层薄薄的皮下脂肪,这里富含有益心脏和延缓衰老的ω-3脂肪酸。
这些菜肴在任何一座俄罗斯南部城市都是无法烹饪的,甚至都无法运输。同炫目的阳光、百岁的驯鹿人和雅库特矮马一样,它们都是只属于北部寒极地区。
如此低温给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譬如钢笔墨水冻结、玻璃镜片冻裂、电池电量流失迅速。当地人说,汽车发动机必须保持全天候工作,熄火片刻后可能无法重启。虽然这里有手机网络,但手机在极端寒冷天气中根本无法使用。
冰冻天气给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扰是埋葬逝者,他们必须用煤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以便让泥土解冻,然后把滚烫的煤推至一旁,开始挖掘,挖下十来公分后,再次点篝火解冻,多次重复。挖一个足够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费3天。
村子里几乎没什么现代化设施,村民如厕大多需要走出家门,多数家庭仍然靠烧煤或木材取暖。供电依靠煤炭发电,一旦煤炭供应中断,村里的发电站就开始烧木材。如果断电,整个村庄会在5小时内陷入瘫痪,水管会冻裂。 许多村民有电脑,还有速度较慢的互联网,这里有进口的糖果和饼干,但村民的食物大体上还是传统的冻鱼条和马肉。它们被保存在从房子下面挖掘出的洞穴里,通过活门可以进入,通常是从厨房进去。雅库特人仍然固守着传统,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村里有一家小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

H. 俄罗期人现在的生活 水平怎么样

据统计,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其余居民只能购买较为廉价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达40倍。俄罗斯官方的正式统计数字表明,目前俄罗斯大约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俄低收入贫困户可分成四种:第一类是男主人为惟一劳动力,但收入低微;第二类为男主人失业,完全没有收入;第三类为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子女并负担生计;第四类是多子女家庭。这类家庭中有的属于赤贫。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农村,大多数老百姓的日子还不太好过。据俄国家统计部门调查,在靠近蒙古边境的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和毗邻格鲁吉亚的印古什共和国,是俄罗斯最贫穷的几个地区。在这些地区,除了来自半破产的集体农庄的一点收入,人民没有其他任何经济来源。在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仅为莫斯科的1/13。在俄罗斯一些地区,靠薯仔、面包等最基本食品维持生活的家庭达到两成以上。

在近几年俄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俄罗斯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即使在莫斯科这样繁华的大都市,穷苦百姓的身影也会时常进入你的视线。记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回忆起来让人感到内心酸楚。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记者在走出地铁车厢时看见一个老太太,手里提着一个破旧的布袋,正在艰难地上台阶。记者上前意欲帮忙,但她婉言谢绝了。然而走出好远后记者发现,老人还在原地,一个台阶都未登上。于是记者又回来搀起老人,从她手中接过沉重的布袋,帮她慢慢地登上台阶。这次老人没有拒绝,却流下了眼泪。原来,老人在雪地上摔了一跤,扭伤了本来就不太利落的脚。于是记者决定送老人回家。一路上,老人告诉记者,她60岁刚刚出头,但是因为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无依无靠,生活艰难,过早地衰老得像70多岁一样。正在交谈时,老人忽然住口,并吃力地向路边拐去,那里有一个啤酒瓶。老人赶紧把它捡起放进布袋。这时记者才发现,老人那沉重的布袋里原来装满了啤酒瓶!

在俄罗斯,有着类似境遇的老人绝不是一个两个。在莫斯科地铁出口或一些地下过街通道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妇人,或者举着两个柠檬,或者举着两件刚从批发市场里买来的质次价低的衬衫,神情疲惫、两眼无神地等待顾客,期待着能出手挣上几个卢布,来补充那捉襟见肘的退休金。据调查统计,现在俄罗斯生活最艰难的是孤寡退休老人或单亲的家庭。目前,俄罗斯1/4的孤寡退休老人和1/5的单亲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老百姓正在走出贫困

穷人在俄罗斯所占比例不小,但俄罗斯社会学家指出,这并不是俄罗斯社会的主流阶层。俄罗斯社会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动荡之后,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转。

了解俄情况的人都知道,苏联解体后,俄人民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在苏联时期,国家几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种消费价格低廉,人们衣食无忧。而且当时卢布坚挺(1卢布一度可以兑换3美元),更使人们感到生活富足。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价格飞涨,而卢布价值却一落千丈,最低时甚至要1万多卢布才能兑换1美元。百姓手里成千上万的储蓄没用多久就变成了一堆废纸。20世纪90年代,人们生活刚刚开始稳定,很快俄又爆发了1998年金融危机,卢布一夜之间又贬值了4/5,人们手里的钱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俄半数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人民的生活从低谷开始逐渐恢复,特别是普京执政后,人民生活渐趋稳定,开始走出贫穷的阴影。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00年,俄罗斯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比例还达四成左右(贫困状态是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但今年这个比例已降到2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约为1795卢布(1美元约等于31.5卢布),比去年增长了近两成。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俄贫困居民的比例将逐年下降1到2个百分点,到2005年时这一数字将降到23%—25%。

普通职工需要挣外快养家

一位俄罗斯朋友在给记者描述俄社会阶层现状时,画了一个顶端很尖、基座很大的类似电视塔形状的图形,并从上到下划分成三段,然后形象地解释说:“现在俄罗斯社会就像这座埃菲尔铁塔一样,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的俄罗斯新贵,中间一小部分是中产阶级,下端庞大的基础部分是俄罗斯贫困老百姓。”

那么,大多数普通俄罗斯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记者的邻居瓦列里·罗日斯基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夫妇都是大学教师,他是高级讲师,每月工资4000卢布;他的妻子是普通讲师,每月3000卢布。他坦率地告诉记者,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太低了,只靠工资无法养家糊口,因此,他们夫妇在外都有兼职,其收入水平与工资收入大体相当,这样他们家月收入大约在1.4万卢布左右。家庭日常开支大致包括:每月的饮食开支约为4000—5000卢布;每月房租2200卢布;大女儿现在上十年级,为了准备高考,每月需要1000卢布的辅导费用(俄罗斯现在仍实行免费教育);小女儿住在奶奶那里,每月要付1500卢布的生活费。再加上其他非日常开销,大体算下来,他们每月需要花费9000—10000卢布。另外,他们每年夏天都要全家到海边休假,大约要花2万卢布。记者的邻居自认为,他的家庭收支状况在莫斯科是比较普遍的:生活不宽裕,平时很少购买衣物,饮食消费要算计着花,但一般会有点余钱每年去度假一次。

在其他城市,情况就要差一些。俄官方统计调查机构表示,俄罗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约为莫斯科的一半。但好在俄罗斯中小城市的居民一般都有私人住宅和一小块地,这样他们可以自己种些薯仔、黄瓜等蔬菜,节省食品开支中的一大部分,而食品开支往往是他们最重要的支出。

中产阶级开始出现

俄罗斯一些调查研究机关注意到,随着整体经济状况的逐步好转,俄罗斯已经开始出现中产阶级阶层。在两年前如果你问俄罗斯人,“俄国是否存在中产阶级?”大多数人会说:“不存在,俄罗斯只有两个阶层———极少数的富人和绝大多数的穷人。”但今天更多的人会给你指出:街上那么多舒适漂亮的进口轿车在跑,冬天到埃及度假的旅游专机是那么忙,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排队等待交款的队伍是那么长,所有这些事实都证明俄罗斯中产阶级是客观存在的。

俄国家经济分析局认为,目前俄中产阶级的数量大约占总人口的20%—25%,这个阶层基本由有高等学历的中年人组成,拥有私有住宅,强烈渴求稳定。一项调查数字显示,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目前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比例大约为总人口的15%,低于官方统计数字。“飞行”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雷日科夫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中产阶级应该拥有私有住宅,有汽车和普通别墅,甚至可能有时全家去国外旅行。”一家名为“中产阶级风格”的专门调查研究俄中产阶级的网站表示:目前在俄罗斯,一个家庭如果饮食消费少于家庭收入的1/3,那么就已经跨入中产阶级的行列。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俄中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存款和消费方面他们却占有半壁江山。例如,去年俄中产阶级存钱数额为100亿—130亿美元,占俄罗斯居民存款额的一半;去年俄中产阶级用于教育子女的花销大约也在30亿美元上下,占俄罗斯教育服务市场份额的65%—75%……

另外,俄社会学家发现,俄中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更崇尚独立、自由和对命运的自我掌控,而对遗留下来的苏联式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以及集体观念则不屑一顾。俄社会学家表示,中产阶级的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年轻一代的主流思想。

俄罗斯百姓看社会未来

俄罗斯人民的生活状况近几年来持续好转,这是否能代表俄社会的发展趋势,表明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稳定期了呢?全俄社会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俄社会学家尤里·列瓦德在年初曾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俄罗斯还没有摆脱危机”。

现在俄罗斯人的期待更为现实,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生活很艰难,但还能凑合”;有两成人认为,“生活没有那么糟糕”;而认为“无法生活下去”的人数则从四成半下降到两成。调查结果还表明,虽然俄罗斯百姓认为“贫富阶层差距悬殊令人难以忍受”,但是他们同时也知道,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人们正在调整自己,努力去适应“新生活”

I. 俄罗斯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1衣着习惯

俄罗斯人很注重仪表,很爱干净,衣着整洁。出门旅行总要带熨斗。参加晚会、观看演出,俄罗斯人习惯穿晚礼服,尤其是看芭蕾舞剧。,显得特别高贵。中国客人应该带最少一套西服或裙装,以在正式场合穿。 中国客人比较集中的莫斯科等城市冬季较长,所以保暖服装:裘皮、棉服等必不可少。冬季益穿皮靴或棉鞋。莫斯科夏季温度不高,但阴天较多,经常下雨,应必备雨伞,但不用雨衣。
2 饮食习惯

俄罗斯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沙拉。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薯仔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如:着名的俄式红菜汤。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俄罗斯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
俄罗斯人的主要食物有面包、牛奶、马铃薯、牛肉、猪肉和蔬菜。喜欢吃黑麦面包,鱼子酱、咸鱼、薰鱼、黄油、酸黄瓜、酸牛奶、西红柿、火腿、冻肉等。还喜欢吃用面粉、蜂蜜加香料作成的甜食。
饮茶是俄罗斯人的嗜好,尤其是红茶。每家几乎都备有茶炊,在城市里多用电茶炊。俄罗斯人的饮茶习惯与中国人大不相同,一般要放糖,喝茶时,还就着果酱、蜂蜜、糖果和甜点心。在许多地区,俄罗斯人一天到晚都喝茶。 俄罗斯人的餐具是刀、叉和勺,一般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蔬菜时,一般不炒,吃新鲜的。饮茶加点心不是正餐,在工间或课间进行,机关、厂矿、学校的工作人员都有在办公室饮茶的习惯。
重所周知,俄罗斯人善饮,通常男人喜爱伏特加酒,女人喜爱葡萄酒和香宾酒。
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黑面包与鱼子酱

到了俄罗斯,自然少不了要尝一尝那里的黑面包和鱼子酱。

黑面包是俄罗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来颜色像中国的高粱面窝头,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点儿酸,又有点咸。黑面包极富营养,又易于消化,这是因为,发酵黑面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据俄罗斯朋友介绍,烤黑面包挺费事的,光和面和发酵就得近两天时间。做好的面包坯,放入温度均匀的俄式烤炉里用文火焖烤,出炉时面包底部能敲得梆梆响,色泽黑光油亮,切开香软可口而又不掉渣,这才是黑面包的上品。由于工艺复杂,所以俄罗斯主妇们一般都不在家里自己做,而是到面包房去购买。

那天,我们在莫斯科俄罗斯大酒店的观光餐厅里吃到一种味道特别好的黑面包,一打听才知道它叫“波罗金诺黑面包”,是黑面包中的极品。烤制这种面包有一种独特的配方,主要是在黑麦面粉中加入天然香草籽。传说它的发明权属于莫斯科以西的波罗金诺村的村民。1812年俄罗斯人抗击拿破仑入侵期间,波罗金诺村修道院的修女们见受伤的战士吃饭没有胃口,就想法把一些开胃健脾的草籽放进揉好的面粉里去烤面包,结果烤出来的面包颜色黑黄、奇香扑鼻,使战士们的胃口大开。从此,“波罗金诺黑面包”便流传于世,并成为大城市食品店里价格不菲的名牌食品。当然,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黑面包,并不太贵,500克5.5卢布,约合人民币1.7元。

俄国的鱼子酱也是闻名天下的美食。第一次品尝鱼子酱,是在涅瓦河的游船上。船主为了款待外国游客,送上一些小点心,其中就有涂了一层薄薄的黑鱼子酱的面包片。一粒粒晶莹剔透、宛如小巧的珍珠般的鱼子酱,看起来赏心悦目,有的人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一尝觉得又腥又咸,难以下咽,看来还真享不了这个“洋福”。

鱼子酱顾名思义是用鱼卵制作而成,其实严格地讲,只有用鲟鱼卵制成的酱才能叫鱼子酱。据导游马克介绍,鲟鱼每年两次逆水而上,游到伏尔加河等内河产卵,而这时正是采集鱼子的大好季节。位于河口三角洲的古城阿斯特拉罕,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上最大的鲟鱼鱼子生产和加工基地。

鱼子酱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很高,且不含胆固醇,是补身养颜的食品。粒大、透明的黑鱼子酱为上品,它的颜色是闪光的黑色或深褐色,个头均匀,粒与粒之间不粘连。鱼子酱的制做方法很简单:从鱼膛中挖出鱼子囊,把鱼子同粘连的组织分离开来(成熟的鱼子容易与卵巢剥离),冲洗干净后加上适量的细粒食盐腌制即成。加盐的目的是为了保鲜,因为鱼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达30%,不加盐则容易变质。

尽管有的人吃不惯那股腥味,但许多中国游客还是要买上一小瓶鱼子酱,带回去让家人和朋友尝尝这举世闻名的“美味佳肴”。

J. 俄罗斯人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俄罗斯人的生活特点是:

一,俄罗斯人无酒不欢;爱喝酒且能喝酒。

俄罗斯天气酷寒,且冬天夜晚漫长;为了对抗寒冷和打发无聊的漫漫长夜,俄罗斯人爱上了喝酒。伏特加的含义是“生命之水”,俄罗斯人挚爱着伏特加等烈酒,饭可以不吃,但酒不能不喝。

18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提出无论贫富贵贱,私人均可酿酒。此后俄罗斯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酿造伏特加。彼得大帝还宣布了一道深受男人欢迎的法令:任何农妇如果在酒馆里强行带走她们正在喝酒的丈夫,就必须要接受鞭刑。

二,俄罗斯人的家庭很大。

俄罗斯人在家庭上更像东方人,集体观念强,爱群居;俄罗斯家庭父母和孩子甚至老人在一起居住。而且在俄罗斯家庭中,奶奶的地位是最高的。

三,俄罗斯人爱养熊当宠物。

俄罗斯人最早是渔猎民族,在森林中打猎和海边捕鱼为生,有养熊的传统,不过这些熊都是从小熊开始养起的。不过以后不让养了。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于2019年6月28日签署一项新法案,禁止俄罗斯人把鳄鱼、熊、狮子、眼镜蛇和蝎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和有毒动物作为宠物。

四,俄罗斯人很有音乐天赋、能歌善舞,几乎个个都会弹巴拉莱卡琴。

冬季,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弹起三角琴跳起欢快的舞蹈,再寒冷的季节也冰封不了滚烫的心。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农村家里生活是什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581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91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74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771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15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26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196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04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022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452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24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166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06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66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99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694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010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81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573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