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美洲植被類型分布
東部地區從北向南,主要植被—土壤類型依次是:奧里諾科平原的熱帶稀樹草原—紅壤,蓋亞那高原西部的熱帶半落葉林—紅壤、磚紅壤,亞馬孫平原的熱帶常綠林—磚紅壤,巴西高原(大部分)的熱帶稀樹草原—紅壤,南緯20°至南回歸線附近的熱帶半落葉林—紅壤、磚紅壤,巴西高原南部的亞熱帶濕潤森林—紅壤、黃壤,格蘭查科的熱帶乾燥森林和疏林—紅褐色土、紅棕色土,潘帕斯東部的亞熱帶草原—紅化黑土,巴塔哥尼亞的溫帶灌木半荒漠和荒漠—棕色荒漠土.
安第斯山以西地區各類型都是依南北向排列和延伸的,從北向南依次為:哥倫比亞西岸的熱帶常綠雨林—磚紅壤,經過范圍不大的熱帶半落葉林、熱帶乾燥森林和疏林,過渡到秘魯與智利北部的熱帶荒漠—原始荒漠土,智利中部的亞熱帶乾燥森林與灌木—褐色土以及智利南部的溫帶濕潤森林—棕壤.
⑵ 巴西高原處地面氣候景觀是
巴西高原地處南緯5°~30°之間,因為是海拔較低的高原(600~800米之間)因此地表植被主要是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其中又以熱帶草原為主,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⑶ 巴西高原氣候類型是什麼
巴西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
亞馬孫平原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廣袤(3多萬平方公里)、發育典型,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而同緯度的巴西高原的地勢南高北低,山嶽、地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因受海拔和地型影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
地形地勢:
巴西高原位於南美大陸東部,介於南緯5°~30°之間,北鄰亞馬孫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與拉普拉塔平原相連,東臨大西洋。
巴西高原為一古老高原,發育於巴西陸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組成。地表起伏比較平緩,地勢向北和西北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準平原特徵,海拔在300~1,500米之間。
⑷ 巴西高原的氣候類型與氣候特徵
巴西高原為熱帶草原氣候
亞馬孫平原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廣袤(3多萬平方公里)、發育典型,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而同緯度的巴西高原的地勢南高北低,山嶽、地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因受海拔和地型影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
⑸ 巴西的氣候,植被,河流,地形特點
巴西的氣候特徵是:
巴西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巴西的植被特徵是:
巴西植被分不同地域,北部亞馬孫平原以及東南部沿海平原是以熱帶雨林為主的,中西部的巴西高原則是以熱帶草原和稀樹草原為主!巴西的國花「毛蟹爪蘭」和國樹的「巴西木」。
這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硬木,樹干含有豐富的天然水溶性紅色染料,是製作小提琴琴弓的頂級木材。據介紹,25年樹齡以上的巴西木,需要8到10噸才能加工出一個上乘的七八十克的琴弓。
巴西的河流特徵是: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的地形地貌特徵是: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⑹ 巴西高原是什麼氣候類型
巴西高原是熱帶草原氣候。
巴西高原南跨亞熱帶,接近地球赤道,所以氣候熱,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且量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主要生長著熱帶稀樹草原植物,是南美洲杉的盛產地域。巴西高原分布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其次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小的是亞熱帶濕潤氣候。
巴西高原是南美洲東部位於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高原(僅次於南極的冰雪高原)。
⑺ 巴西高原的典型植被是什麼
熱帶草原
⑻ 巴西利亞什麼氣候
您好
巴西位於南美洲中部及東部,以熱帶氣候為主.其西北部位於亞馬孫和流域,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東南部以及西北部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所以屬於熱帶草原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