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最大的森林是什麼
全球最大的森林是亞馬遜森林。
面積:550萬平方公里
。
森林類型:闊葉雨林
地理位置:南美洲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里。
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㈡ 巴西森林資源豐富,河流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植被),被譽為「地球之肺」
你好,
巴西森林資源豐富,亞馬孫河流流域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植被),被譽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肺指的是南美洲的熱帶雨林,現在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正面臨著被亂砍亂伐,燒林開荒,城市化,工業化的威脅,面積不斷的減少,
㈢ 巴西熱帶雨林
答案如下:
1.熱帶雨林的樹木生長很快,對促進光合作用起著重要作用。這些林木每年從空氣中攝取上百萬噸二氧化碳,有了雨林就可以保持大氣環境的平衡
2.砍伐和焚燒熱帶雨林加快了不凡,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這是一種連鎖反應。
3.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加大雨林所在地人民的教育,提高其素質,此外限制有污染的企業進入雨林;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特色化經濟。
此外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可以通過一下銜接獲取你要的信息: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11219/630312.html
http://2006fjnd.blog.163.com/blog/static/135629112007119102134613/
為了保護環境,更是讓我們廣大的網民更加了解,我在後面附上一部分內容: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O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主要是由於燒荒耕作、過度採伐、過度放牧和森林火災等,其中燒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個熱帶森林減少面積的45%。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亞馬遜森林,把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製造大量的氧氣,亞馬遜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僅O.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OO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對皿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摘自自然之友編《20世紀環境警示錄》
㈣ 世界上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1、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其森林面積達776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45%。俄羅斯的森林面積相當於澳大利亞大陸的面積,由於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亞寒帶和寒帶地區,其森林主要為亞寒帶針葉林。
2、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面積第五大國家,其森林面積達477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56%,超過其國土面積的一半。巴西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平原之中,主要為熱帶雨林。
3、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二的國家,其森林面積達310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31%。加拿大森林面積與印度(298萬平千米)的國土面積相當,由於加拿大地處亞寒帶及寒帶地區,所以森林以亞寒帶針葉林為主。
4、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四的國家,其森林面積達303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30%。美國國土緯度跨度大,森林種類豐富。美國本土主要地處亞熱帶和溫帶,主要森林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地處高緯度的阿拉斯加地區,主要分布亞寒帶針葉林。
5、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的國家,其森林面積達182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18%。中國主要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所以其森林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在中國低緯度熱帶和高緯度亞寒帶地區,分布有少部分熱帶雨林和亞寒帶針葉林
6、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森林面積達147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19%。由於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再加上大分水嶺對於太平洋水汽的阻擋,導致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以草原和荒漠自然帶為主,森林僅分布在其東部地區。
7、剛果(金)
剛果(金)地處赤道非洲,森林面積達121萬平方千米,占其國土面積的52%,佔比相當突出。剛果(金)地處剛果盆地,氣候為熱帶雨林氣候,所以主要分布熱帶雨林。
㈤ 巴西熱帶雨林的概況
南美洲的亞馬孫雨林(60%面積位於巴西)位於亞馬孫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要大,有7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茂密的熱帶森林,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但在過去30年,巴西政府將亞馬孫州轉為工廠區,及資助道路興建計劃、住屋及工業發展。
亞馬孫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1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還有至少27種甲蟲。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亞馬孫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這里已有幾個世紀。但大約500年前歐洲人來到這里後,許多土著人便淪為奴隸、死於疾病或被迫放棄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這里的雨林現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因為人們為了開闢土地來種莊稼,或飼養牲畜來供應美國的肉類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它濫伐濫砍!
亞馬孫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孫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亞馬孫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樹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這種氣體的大量存在使地球變暖,危害氣候,以至極地冰蓋融化,引起洪水泛濫。樹木也產生氧氣,它是人類及所有動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亞馬孫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孫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有些雨林的樹木長得極高,達60米以上。它們的葉子形成「篷」,像一把雨傘,將光線擋住。因此樹下幾乎不生長什麼低矮的植物。
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至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孫河流域的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孫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00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㈥ 巴西境內的原始森林應是()A.溫帶落葉林B.熱帶雨林C.亞寒帶針葉林D.針闊混交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亞馬孫平原覆蓋著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該地區有「動植物王國」之稱.
故選:B.
㈦ 巴西的森林屬於什麼林
亞馬遜河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驕傲。它浩浩盪盪,千回百轉,蜿蜒流經秘魯、巴西、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國,滋潤著80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孕育了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使亞馬遜河流域成為世界上公認的最神秘的「生命王國」。
亞馬遜河兩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和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森林面積為3億公頃,佔世界現存熱帶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繁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學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譽。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毫無節制的開發已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隨著巴西本國經濟的發展,大量移民湧入亞馬遜雨林邊緣地帶。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糧,人們使盡了各種手段和各種工具,奪林造田。隨著公路和鐵路干線的不斷延伸,農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燒墾殖。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森林,將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林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大多數養分並不在土壤里,而是儲存於活著的植物中。森林燒光後,大部分養料就隨風散去。在清理出來的土地上耕種,過一兩季後,土壤不是耗盡肥力就是被雨水沖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礫。跨國大企業則是看中當地豐富的鐵、銅、鋁土和其它礦產資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開采。
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亞馬遜地區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萬3000平方公里。在過去30年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區的1/6已遭到嚴重破壞。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專家指出,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濫伐亞馬遜的森林,並沒有給巴西人帶來更多的財富。他們只是填飽了肚子,帶來的卻是對大自然永遠的創傷和難以彌補的傷害。森林的過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蝕、土質沙化,水土流失嚴重。巴西東北部帕拉州、阿瑪帕州的一些地區由於林木被砍伐,生態被破壞,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
亞馬遜熱帶雨林植被豐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多達1200種。然而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數年後,至少有50萬至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對此,巴西政府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先後制定了多項環保政策,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林區環境的保護與監測。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成為政府的優先目標之一。
巴西政府先後頒布了全國環境法和亞馬遜地區生態保護法。在1988年所頒布的新憲法中,加入了有關環境問題的條文,規定亞馬遜地區是國家遺產,國家負責為該地區的持續發展尋求出路。同時出台了保護生態平衡的相關細則,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護環境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巴西國家林業發展局也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對毀林燒荒給亞馬遜森林造成嚴重災害的個人或機構,將以破壞生態環境罪予以起訴,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和巨額罰款。與此同時,巴西政府加大了相關資金投入。1991年—2002年,政府為保護亞馬遜地區生態和自然資源,累計投資近1000億美元。
亞馬遜———這片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上蒼賜予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藏。她是美麗的,而如何保存她動人的光彩,則是留給人們的永恆思考。
㈧ 世界面積最大的森林類型是什麼在哪兒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森林分布區在亞洲,尤其是俄羅斯。
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羅斯、中非和東南業。這4個地區佔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羅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剛果為最,4國擁有全球40%的森林。
俄羅斯2000年時擁有8.5億公頃森林,佔全球總量的22%,佔全世界溫帶林的43%.
南美洲共擁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熱帶森林。僅巴西一國就佔有世界熱帶森林的30%,該國每年喪失的森林高達230萬公頃。
中部非洲共擁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熱帶森林的16%.1990年森林總面積達3.3億公頃,2000年森林總面積3.11億公頃,10年間年均減少190萬公頃。
東南亞擁有世界熱帶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積為2.35億公頃,2000年森林面積為2.12億公頃,10年間年均減少面積233萬公頃。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該地區的森林資源消失速度更快。
㈨ 世界十大森林面積排名
亞馬孫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占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占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剛果雨林,即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它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盆地熱帶雨林,有「地球第二肺」之稱,它的一半以上 熱帶雨林金)國土面積達23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54%被森林覆蓋。剛果雨林擁有6000多種不同樹種和10,000種動物,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多樣性聚集區。
瓦爾迪維亞溫帶雨林是南美洲南部西海岸的一個重要生態區域,從智利延伸到阿根廷。該森林以瓦爾迪維亞市命名。這片溫帶雨林也是南美洲唯一的包含冰川的雨林,其垂直海拔的差異帶來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通加斯國家森林是美國最大的國家森林,佔地六百八十萬公頃,綿延橫跨過一個多島海、和一長條覆蓋阿拉斯加內灣航道百分之七十三土地的海岸。通加斯國家森林包含19個自然保護區、阿德默勒爾蒂群島國家紀念公園、以及薄霧峽灣國家風景區。森林內有棉田豪冰河,以及數個其它的冰河。阿拉斯加東南部約有5%的土地屬原住民部落或州政府所有,另有12.5%是冰川灣國家公園和禁獵區,其餘670萬公頃全屬通加斯國家森林。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位於西孟加拉的加爾各答東南部,它是恆河三角洲的一部分,與孟加拉灣相鄰。1973年,孟加拉虎保護區成立;1977年,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1984年印度政府建成了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孫德爾本斯(Sundarbans),其字面意義是「美麗的森林」,覆蓋面積1026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綜合體。 如同世界許多其他濕地一樣,它也遭受了過度開發,不斷為人類發展所侵佔,並導致這一重要的自然生態環境的毀壞。但是,近來對三角洲已獲得了應有的認識,印度宣布孫德布爾本斯的所有土地為老虎保護區,1295平方公里的地區內禁止各種類型的開發,同時孟加拉國已將整個地區作為森林保護區,包括佔地324平方公里的3個野生動物禁獵區。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景洪、勐臘、勐海3縣境內。總面積2420.2平方公里,它的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
丹特里雨林是澳大利亞昆士蘭東北海岸的森林,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熱帶雨林。丹特里雨林是濕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熱帶雨林之一,橫跨凱恩斯地區。
京那巴魯公園是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名勝之一。距離哥打京那巴魯83公里,俗稱神山公園,公園佔地754平方公里,森林內的生態保護得非常好,從熱帶植物到寒帶植物,使這片森林成為東南亞植物多樣性中心。
明多-南比洛雲霧森林是厄瓜多保護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積約為191平方公里,其海拔高度在1180至4780之間。該森林的植被主要由天然雲霧林組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之一,森林內有多達4500多種植物以及350多種鳥類。
辛哈拉加森林保護區是位於斯里蘭卡西南部薩伯勒格穆沃省和南部省交界的邊緣地區,核心保護面積85.64km,是斯里蘭卡最後的具備可持續生產能力的熱帶原始雨林。保護區有60%以上的樹種為本土物種,其中也不乏珍稀樹種;也有大量的本土野生動物,尤其是本地鳥類;此外,保護區還是50%以上斯里蘭卡本土哺乳動物和蝴蝶,以及眾多昆蟲、爬行動物和珍稀兩柄動物的棲息地。
㈩ 巴西林業的顯著特點有哪些
農作物
巴西農業部和巴西地理統計局的綜合信息顯示,2004年巴西的農作物總產量為119.294百萬噸,總種植面積5800萬公頃。包括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蔬菜、水果等在內的15種主要農產品分別是(以產值大小排序):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子棉、木薯、柑桔、煙葉、芸豆、香蕉、小麥、馬鈴薯、西紅柿、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