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條件那麼好,怎麼就沒發展起來
一個國家的發展,人的因素占據主要地位,客觀條件則居次要地位。
眾所周知,經濟的發展需要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需要推行長期的有延續性的政策來規范引導經濟的發展,而巴西同拉美眾多國家一樣,上世紀後半葉國內局勢動盪不穩,政權更替過快,頻頻發生軍事政變,政府丑聞不斷,沒有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國家怎麼發展?
不過,近幾年隨著巴西政局的穩定,巴西政府採取調控措施,巴西已經走上恢復之路。
㈡ 拉美面積最大的巴西,當地的經濟有多麼的發達
國家通常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領土、民族和政府是國家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截止2017年全球總共有198個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國際政治舞台鮮明的一份子,值得我們品味研究。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墨西哥灣的鑰匙」古巴,加勒比海的肥沃之地,盛產雪茄和蔗糖,今天我們來介紹第7個國家,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
㈢ 坐擁全球第五大陸地國土面積的巴西,為何經濟會衰落
坐擁全球第五大陸地國土面積的巴西,因為對自身的情況認識不清,政策制定十分混亂,與國情不相符合,最後肯定會走向衰落。
另外則是,不論經過多久的發展,巴西的環境還是不好,不論是治安環境還是衛生環境都十分差,特別是在里約奧運會時期,更暴露了巴西的短板,壞境衛生十分差,病毒橫行,甚至舉行水上比賽的場地的水都如細菌培養皿一般,巴西的治安也不好,持槍搶劫更是常見,這樣的衛生環境和治安環境,怎麼能發展得好經濟?
巴西經濟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我國的發展也有一定警示意義
㈣ 巴西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巴西的農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可耕地面積約1.525億公頃,已耕地4660萬公頃,牧場1.77億公頃,2012農牧業產值同比下降2.3%,糧食總產量1.66億噸。主要糧食作物玉米,分布東南沿海一帶。
㈤ 自然條件優越的巴西,為什麼無法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之中
說到巴西,首先讓人想到的是足球王國,它不僅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還是金磚國家、20國集團成員國。
巴西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緊鄰大西洋,領土面積多達851.5萬平方公里,人口2億多,是世界第五大領土大國。境內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鐵、鎳、錳、鋁、鉛、錫,金等有色金屬,以及石油儲藏量均居世界前列。
(面對經濟萎縮的巴西人)
四、沉重的稅負。
在巴西,會計和律師成為最有錢景的職業,這是因為當地的稅法不僅復雜,還時常修改。沒有專業的財務和法律知識,稍有不慎就會違法。
巴西落後的工業基礎和高福利之間的矛盾,是靠高稅負來支撐的。在巴西,除了進出口貿易要繳納名目繁多的關稅,國內貿易買賣雙方也要繳稅。而且各個州的稅收政策還不相同,就連當地稅務局在處理稅務違法時,有時也難以查出問題根源,只能給出一個他們認為的漏洞,來判定有罪。
沉重繁雜的稅負,讓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只能把商品價格大幅提升,這也是巴西物價高得離譜的原因。而高物價帶來的消費低迷,形成惡性循環,加劇了國民經濟的萎縮。
正是因為有歷史和現實中這些問題,具有優良歷史條件的巴西,才難以實現經濟的騰飛,躋身發達國家之列。
當然,如果巴西大力改革,釋放潛能,利用先天的地理優勢,成為世界強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㈥ 南美洲第一大國巴西,為何就是無法崛起呢
巴西地大物博,物產豐盈,要領土面積有領土面積(850萬平方公里),有人口有人口(2億多),要資源有資源。巴西人民從來不知飢寒交迫為何物,首先他們是熱帶國家,不知道什麼是冷,其次他們日照充足,摘果子都能吃個飽,另外巴西美食可是一絕。
很長一段時間里,巴西只有兩大勢力,一派是大地主,一派是貧民,能夠接受良好教育,給社會注入理性和活力的中產階級還孕育在襁褓之中。這就導致了巴西獨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要麼是代表「大地主階級」的軍政府上台,要麼就是代表平民的民粹勢力上台,這些人能搞好經濟嗎?另外一些國家也不願意往這里投資,因為巴西太偏了,它在南美洲,無論距離東亞還是西歐,都太遠了。他們倒是離美國挺近的,但是美國怎麼可能是一個好鄰居,一直在明裡暗裡的壓制他們。
㈦ 作為世界第五大國家,為什麼巴西遲遲沒有發展起來
巴西是世界第五大領土國家,其國土面積多達85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我國和美國。同時,巴西的人口也多達2億以上,僅次於我國、印度、美國和印尼。因此從領土和人口上,巴西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五大國家,具有成為世界強國的先天條件。
但是巴西時至今日,都沒有成為世界發達國家,雖然巴西2018年的GDP總量達到1.87萬億美元,但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只有8940美元。而同屬於美洲大陸的美國,2018年的GDP總量達到20萬億美元,人均GDP更是高達42萬美元。
那麼,同樣靠發現新大陸起源的巴西,為何沒有成為像美國那樣的世界強國呢?
(里約熱內盧風光)
三、地理條件的困頓。
除了歷史迷茫和政治亂局,巴西的地理條件,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優越。巴西屬於典型的海岸山地貌。幾乎整個海岸線,都被崇山峻嶺阻隔於內陸之外,而炎熱赤道的附近,反而一馬平川。
這就造成巴西想利用海岸線,發展大工業,大物流,建設大城市,成為不可逾越的夢想。要知道,世界上大多發達國家,無不是出海便利,航運發達。
再看巴西最大的兩個海濱城市,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一個位於高山和深海之間的一塊小平地上,連山腳都密密麻麻布滿了房子。想發展工業或是大型航運業,幾無可能。而聖保羅則處於海拔700米的高山之上,比我國的山城重慶都高出600米。想要從海邊卸貨運到這里,山間的陡峭盤旋公路,同樣令人望而卻步。
這種地形地貌,使得各個城市間相對孤立。連修建高速公路、高鐵都異常艱難,只能靠飛機通行。想要像咱們一樣搞什麼深莞惠一體、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等令國人熱血沸騰高大上的名詞概念,簡直是痴人說夢。你還能指望巴西搞啥工業經濟!能在山上挖個礦,種下大豆,多出產點糧食就不錯了。
所以,在政治亂局和地形結構的先天條件限制下,巴西人也認命了,心累了。什麼超級大國的夢想,讓它隨風而去,還是看球要緊。
㈧ 巴西位置優越,851萬平方公里2.1億人口,為何沒成超級大國
相比於熱火朝天的巴西足球、令人陶醉的巴西美女,巴西本質的特點:遼闊的疆域面積、富饒的自然地理、眾多的國家人口常被忽略。作為南美洲東部的一大國家,巴西以851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成功躋身世界前五,領土面積是印度3倍,2.1億的人口也處於世界前列。
巴西政府軟弱的管控力量,就連首都的治安都無法維護,平均每年就有接近30人死於暴力兇殺案,更何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穩定國內其他地方的和平呢。即便巴西再過富饒,寸土寸金,也換不來國家的GDP,得不到政府想要的國際影響力。
㈨ 巴西國土面積大,平原也多,為何無法發展成超級大國
巴西是位於南美洲東部的一個大國,面積851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人口2.1億,也是排名世界第五,無論是人口還是版圖都是世界前列。
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其自然條件是密不可分的,有些國家真的是「天選之國」,巴西就是如此。
巴西的自然環境非常好,自然環境和美國相比絲毫不落下風。這里的巴西高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陽光充足,種啥長啥。並且巴西資源也非常豐富,煤、鐵、石油都很豐富,先天優勢很明顯,比印度、澳大利亞強多了。
巴西在立國之後,或許是由於環境太好了,巴西還是主要發展農業,其他產業依舊非常落後。直到二戰後,巴西的工業才開始迅速發展,但目前除了支線飛機製造以外,巴西其他工業方面並沒啥特別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雖然巴西在冶金、通訊領域、電子製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跟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差距甚遠。
㈩ 南美註定無強國為何說巴西的超級大國之路註定道阻且長
首先巴西的地貌環境很難進行開發,巴西雖然面積龐大,但是絕大對數的土地都屬於高原地帶,而大家都知道,高原地區的國家很難發展經濟,包括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都是例子,加上巴西工業水平比起一些發達國家,還差得遠,巴西至今依舊以農業產品出口為主,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
再者那就是巴西的工業科技水平相對比較落後,巴西和俄羅斯,美國完全不一樣,他們至今還是以一些農業產品的出口為經濟主體,還有就是煤礦資源,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工業體系和科技技術,也是不可能成為得了發達國家和超級大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