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變暖的解決措施
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此注意以下幾方面:
(1)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能源利用效率,進而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的使用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採用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核能、氫能等;也可以提高常規能源中水能的利用比重,間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先進經驗。
2、植樹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1)巴西怎麼應對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
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減少熱量排放:工業服務於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業自然減少。減少熱量排放應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濫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達到限量生產,限量加工,從而抑制工業泛濫,減少熱量排放。
B. 全球氣溫變暖,有多大危害 有什麼好的制止辦法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兩次波動,總的看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後,全球氣溫明顯上升。全球變暖的後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
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兩次波動,總的看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後,全球氣溫明顯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的後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出現全球變暖趨勢的具體原因是,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根據氣候模型預測,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估計將上升大約1.4-5.8攝氏度(2.5-10.4華氏度)。根據這一預測,全球氣溫將出現過去10,000年中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從而給全球環境帶來潛在的重大影響。
為了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全球變暖的歷史與預測
全球變暖是真實的,而且正在進行!
主流科學界一致對全球變暖是越來越清楚了,每天在改變我們的氣候都是真實的,他們也正在進行中。在20世紀末年初以來,表面平均溫度的地球增加了約1.1f ( 0.6攝氏度) 。在過去的40年中,氣溫上升約0.5f ( 0.2-0.3攝氏度) 。在過去400-600年,全球變暖,在20世紀是更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時間,
7分之10的年,在20世紀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由於其中一個最強勁的下午1998是最熱的一年,因為可靠的溫度測量開始的。
此外,變化,在自然環境支持的事實,即地球正在變暖; 山區giaciers也在逐漸消退; 在過去四十年裡,北極冰厚度已經下跌了大約40 % ;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快三倍超過了過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裡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植物和動物改變其范圍和行為回應氣候。
根據儀器記錄,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75度。自1979年,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25度,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13度)。根據衛星溫度探測,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與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2005年是最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記錄高了攝氏!!!
C. 全球變暖的建議
個人對全球變暖解決方法建議
毫無疑問,全球變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對地球、對人類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措施,實施有效、長期的解決方案,地球生命、人類生存都將受到極大的威脅!
解決全球全球變暖的手段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1、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植樹造林,提高全球森林覆蓋率;
3、採用其它未知的科技手段。
個人認為,其實咱們將溫室氣體的排放與綠化工程(吸納溫室氣體)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自發、高效、有序、長期的交易市場,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全球森林覆蓋率。
流程如下:
一、將全球分成國家進行管理。
二、每個國家,排放一定量的溫室氣體,則必須擁有一定量的森林面積(如排放
1
噸的二氧化碳,必須擁有吸收
1
噸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積)
三、如果某個國家,現假設是美國,在2010年排放
1
噸二氧化碳,但是它只擁有吸收
0.5
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積。美國可以採取的措施有:
1、向聯合國交納罰款(或者罰地);
2、與巴西等擁有大量森林面積,溫室氣體排放較少的合作,也即是說,巴西可以把部分的森林面積名義上租借給美國,提高名義上美國擁有的森林面積;
3、美國自己在國內開展減排措施,或者植樹造林(效果要在下一個年度顯現)。
我這時要說明一下,「向聯合車交納罰地」的意思,罰款意思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就是交錢;罰地是什麼,難道把國家土地上交給聯合國?
「向聯合國交納罰地」,即,美國可以將境內部分領土,一般是不毛之地,如沙漠、戈壁等;租借給聯合國(如租
50
年,100
年),以抵消罰款。「聯合國」在取得這些荒地後,可以向全世界的個人、公司、國家招租,並提供獎金鼓勵承租者在「罰地」上植樹造林,荒地造林一旦成功,其中,50%
的森林面積歸屬
美國
所有,另外
50%
的森林面積承租者可以出租給其它碳排放多而森林面積少的國家。
另外,世界上擁有大片荒地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可以出租
「荒地」
給美國這樣的國家,美國可以在這些
「荒地」
上造林,以彌補自己森林面積過少的問題。
效果分析:
1、這個方案將「溫室氣體排放」
與「溫室氣體吸收」
結合起來,規定只有吸收一定量的「溫室氣體」,才可以排放一定量的「溫室氣體」,如果排放量超過吸收量,這些國家必須向聯合國(以交罰款、罰地形式)、或向森林面積多餘國家(以租借森林面積形式)購買「溫室氣體」排放許可。這些國家在後繼行動中,可以採取減少排放、增加森林覆蓋率等行動。
2、擁有大量森林的國家,如巴西,可以租借森林給其它國家,目前森林是無主、無價值之物,所以被大量砍伐,但是一旦森林可以租借,森林像石油一樣,將變成一些國家的利潤來源,國家(或公司、個人)保護森林、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將大大增強。
3、由於森林跟石油一樣,變成一種可盈利的資源。也即是說,如果個人、公司、國家能夠擁有一片森林(或者將現在的荒地開發成森林),就好像擁有一座地產一樣,可以租借給其它國家,收取租金。它必將促使大量的資金、人力湧入到植樹造林這個行業,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並形成一個自發、長期、高效、市場經濟式的行業,間接促進科技在荒漠治理方面的進步。
D. 巴西對全球變暖是什麼態度
他們其實也很擔心 全球變暖 對他們也有很大的危害
比如水土流失 氣候異常等 但他們是被資本主義國家侵略過的國家
很敵視那些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倡導不要砍壞森林但發達國家卻走私發展中國家的木材 處與多種原因他會和西方國家作對 這是在顯示巴西是個主權國家
是個不受別人限制的國家 所以他們為了發展經濟 還是需要砍伐大量的森林
但從而也破壞了生態平衡 對全球都有深遠影響!
E. 如何減緩全球變暖的主要措施
1、改善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排放。
3、節約能源,倡導低碳消費。
4、植樹造林,增加碳匯。
為遏制全球變暖趨勢,聯合國於1992年專門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並於同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生效。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這些技術和信息,將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使用有限的生活方式來減少熱量的排放:工業為生活服務,有限的家庭用品,自然減少工業。為了減少熱量的釋放,應該把它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應該用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來發展固定的生活必需品。
應該使用固定的日用品,來限制日用品的濫用。利用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實現有限的生產加工,抑制工業洪澇災害,減少熱排放。
(5)巴西怎麼應對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1、人口激增
人口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也嚴重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由於人口眾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將是驚人的,這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加,由此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地球表面的氣候變化。
2、空氣污染因子
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進入21世紀,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明確指出,上世紀末以來,地球表面溫度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據有關專家預測,到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上升50厘米。如果不採取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
此外,大量的有毒化學廢物和土地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不斷排放入海,海水重大漏油事件和人類活動,對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破壞的主要因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球氣候變暖
F. 巴西政府對於氣候變化採取了什麼措施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指出,歷史上和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人均...
G. 如何解決全球氣候變暖
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方法是要圍繞地球建立一個由小微粒或太空飛船組成的人工太空環,遮蔽熱帶陽光,調節地球溫度。
減緩變暖:
地球誕生以來,大氣溫度曾經幾度升降,太陽輻射、雲層遮蔽和溫室氣體等各種因素都曾經或正在影響著我們的氣候。如果給地球圍上一個粒子或飛船組成的「腰帶」的話,赤道上空就會出現一個陰影,要部署這些粒子,就必須使用一些專門的控制飛船,像牧羊犬一樣照看粒子群。
全球氣候變暖:
1、海平面上升
地球上出現高溫天氣,並不意味著邁阿密的生活方式將向非洲看齊,但卻的確導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溫天氣怎麼會導致海平面上漲呢?原來氣溫過高會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極地冰蓋不斷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
2、融化的冰川
觀測冰川是否消融並不需要藉助特殊設備。原來覆蓋在苔原表面的凍土由於表面溫度升高而融化後,現在上面生長著植被。
3、熱浪侵襲
熱浪不僅抑制人體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圖為2008年受熱浪侵襲的紐約街頭,一個人試圖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溫。
4、暴風雨和水災
溫暖的海水增加了強烈風暴產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颶風席捲了德克薩斯州與墨西哥邊境。溫暖的海水給颶風提供了力量。科學家將海洋和大氣的溫度,與強暴風雨發生的幾率關聯起來。在過去幾年中,美國和英國都經受了超強風暴和洪水的襲擊,災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財產損失達數億美元。
5、乾旱
當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風暴和泛濫的洪水襲擊時,另一些地方卻遭受著乾旱的威脅。隨著氣候變暖,專家估計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縮,並且導致農作物生產的質量下降。這使得全球的糧食生產和供給處於危險之中,人們面臨飢餓威脅的危險越來越高。
6、疾病
伴隨著洪水、乾旱的高溫天氣,給病毒創造了極好的生長環境,蚊子、扁虱、老鼠等攜帶疾病的生物愈發繁盛。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新生的或復發的病毒正在迅速傳播中,它們會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國家中,一些熱帶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發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羅河病毒。
7、經濟問題
隨著溫度的增高,彌補由於氣候變化造成損失的花費越來越多。嚴重的風暴和洪水造成的農業損失多達數十億美元,同時治療傳染性疾病和預防疾病傳播也需要很多開銷。極端天氣也會造成極其嚴重的經濟滑坡。
8、沖突和戰爭
優質糧食、水源和土地的減少,會使威脅全球安全的隱患增多,從而引起沖突和戰爭。
9、生物多樣化喪失
全球氣溫的上升,對物種生存的危害越來越大。如果年平均氣溫保持1.1到6.4攝氏度的增長速度,到2050年約30%的現有動植物都會面臨著滅絕的威脅。這些物種會因為荒漠化、森林砍伐、海洋變暖、無法適應氣候等原因而滅絕。野生動物研究者注意到更多的彈性遷移,動物從遙遠的北方遷徙到遙遠的南方,尋找維持其生存所需的棲息地,如紅狐,曾經的北美居民,現在則生活在北極。
10、破壞生態系統
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增多是對人類生態系統的一項測試,它威脅著淡水,清潔的空氣,燃料和能源資源,糧食,葯品和其他對人類生存產生影響,而不是對生活方式產生影響的生存條件。
H. 國際社會在合作應對全球變暖方面有哪些方法或實例
應對全球變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實際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動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實現可能性。
2、保護森林的對策方案今日以熱帶雨林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為持續不斷的急劇破壞。有效的因應對策,便是趕快停止這種毫無節制的森林破壞,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
3、汽車使用燃料狀況的改善,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4、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類生活,到處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為最。因此,對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餘地。
5、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類生活,到處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為最。因此,對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餘地。
6、對石化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依比例課稅如此一來,或許可以促使生產廠商及消費者在使用能源時有所警惕,避免作出無謂的浪費。
(8)巴西怎麼應對全球變暖擴展閱讀: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I. 應對全球變暖的措施有哪些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實際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動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實現可能性。
2、保護森林的對策方案今日以熱帶雨林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為持續不斷的急劇破壞。有效的因應對策,便是趕快停止這種毫無節制的森林破壞,另一方面實施大規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進森林再生。
3、汽車使用燃料狀況的改善,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4、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類生活,到處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辦公室的冷暖氣設備為最。因此,對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餘地。
5、對石化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依比例課稅如此一來,或許可以促使生產廠商及消費者在使用能源時有所警惕,避免作出無謂的浪費。
(9)巴西怎麼應對全球變暖擴展閱讀: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裡約熱內盧簽署生效。
依據該公約,發達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佔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轉讓給發展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