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
及時清理死皮:巴西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有可能是在蛻皮,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巴西龜,蛻皮的頻率會高一些。這種情況飼養者只需要及時清理掉蛻下來的死皮即可。高錳酸鉀消毒、阿奇黴素葯浴:還有可能是因為得了水霉病,主要是水質太差引起的。飼養者可以先換水,然後用高錳酸鉀殺菌消毒,再投喂青黴素之類的抗生素葯物治療。B. [巴西龜問題]為什麼龜殼上總是有白色的毛毛
可能是因為龜殼不幹凈,換水時不能用鹽水
C. 求救!!我要的巴西龜身上起白色的絨毛,怎麼治!
、烏龜水霉病主要由水霉、綿黴菌引發。一般在越冬期和春季發生。主要特徵為:病龜體表局部發白,身上長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食慾下降,消瘦無力。嚴重時,頸部、四肢長滿水霉,部分病灶傷口充血潰爛,最後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養殖池水質要保持清新,池底忌硬而粗糙,應盡量避免龜體受撞傷或擦傷等機械損傷。二是對受傷後的龜應立即抗菌消炎,加快傷口癒合,投喂抗生素。三是用1%磺胺葯物軟膏塗抹病灶處,1~2分鍾後放入清水中漂洗去多餘葯物,再投入原池中飼養,3~4天後再重復用葯1次。四是用3%食鹽水和3%小蘇打液合劑浸泡龜體20~30分鍾,每天浸泡2~3次,直至痊癒。
2、水霉病(又叫白毛病)——養魚的朋友可能都遇過,其病原體主要是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病因主要是魚體受傷,鱗片脫落等,導致病菌侵入傷口。
發病原因:在捕撈、運輸時魚體受到外傷或寄生蟲使魚的皮膚受傷後被黴菌孢子侵入從而感染。
預防:在捕撈、運輸時小心一點不使魚體受傷,放養新魚的水族箱里可投放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霉的發生、投放活餌料時注意清潔消毒。水質保持清潔以隔絕水黴菌的生長。症狀和病變
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慾減退,最後死亡。一年四季皆會出現此病。
治療方法:
1、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於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鍾,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
3、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鍾。
4、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鍾。
5、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D. 我養的烏龜起白毛是怎麼回事
烏龜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而且它們的壽命是比較長的,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面養烏龜,當然養烏龜的寓意也是比較好的,最起碼它是長壽,多福多壽的象徵,不過養烏龜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烏龜的身上有這種白色的絮狀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水霉病
其實烏龜的龜殼上面如果出現了這種白色的絮狀物,是一種典型的水霉病,出現這樣的病症,千萬不要太擔心,其實這種病症往往是由於水霉,或者說是一些綿黴菌等等造成的,也就是說在平時的飼養過程中沒有注意,從而導致細菌滋生。一般來說出現了這樣的病症,應該先將這種烏龜給隔離起來單獨飼養,千萬不要傳染給別的烏龜,然後在裡面放上高錳酸鉀溶液,這樣能夠很好的消毒殺菌,另外還有就是給這種生病的烏龜吃一點抗生素之類的葯物,然後再將水換掉,慢慢的烏龜就能夠痊癒。
二、如何防治這種病?
這種病往往是由於平時生活中飼養,沒有經常讓烏龜曬一曬太陽,還有就是水質保持得不夠清晰,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飼養池裡面的水一定要聽聽,要經常換,尤其是池底一定要干凈整潔一些,千萬不要碰傷了烏龜,如果烏龜受傷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水霉病,受傷的烏龜一定要及時的抗菌消炎,這樣才能夠防止這種病症的出現。
所以大家如果在養烏龜的時候,面對它身上的這種白色絮狀物,不要太過於著急,按照上面這些方法治療,平時這些方法進行防治一般來說不容易出現。
E. 小烏龜身上怎麼長毛了
烏龜身上長的白毛是水霉病。
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病,所以提高水的溫度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稚、幼龜於春季最易發生此病。病原體是一種真菌,菌絲白色,柔軟,好似白色棉絮狀,寄生於龜頸部及四肢、腹板及背甲。病龜最初食慾減退.活動不安,消瘦無力,嚴重時背殼被腐蝕年軟變薄.以致停食,最後死亡。
水霉病治療方法:
1、病魚數量少可局部操作的話,可以用含碘消毒劑浸泡,如濃度為20mg/L聚維酮碘溶液,或2mg/L的高錳酸鉀混合1%的鹽水浸泡病魚20~30分鍾。
2、或用800mg/L的食鹽與小蘇打合劑(1:1)全池潑灑。
3、或內服抗菌葯物(如磺胺類),防治細菌激發感染。
4、市面上常見其他的防治水霉病漁葯種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霉病
F. 烏龜身上白毛毛是什麼
烏龜身上白毛毛的是水霉病。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
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達到預防效果。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G. 為什麼烏龜會長毛
烏龜長毛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藻類,俗稱綠毛,另一種是白毛,叫水霉病。
"綠毛龜"的綠毛那不是「毛」,是一種「藻類」。 正宗的綠毛龜系將龜背基枝藻接種在黃喉擬水龜或平胸龜、眼斑水龜等龜體體表上,綠毛長度在4~5厘米以上。綠毛龜的「綠毛」就是綠纓叢毛狀的基枝藻。
烏龜身上長的白毛是水霉病。稚、幼龜於春季最易發生此病。病原體是一種真菌,菌絲白色,柔軟,好似白色棉絮狀,寄生於龜頸部及四肢、腹板及背甲。病龜最初食慾減退.活動不安,消瘦無力,嚴重時背殼被腐蝕年軟變薄。以致停食,最後死亡。
解決辦法是龜池完全換新水,並用0.015ppm孔雀石綠溶液浸洗龜體10~15分鍾。同時讓病龜曬太陽,多上陸地上活動,抑制水霉滋生。
綠毛龜,古稱神龜,是綠藻和龜的有機結合體。在唐朝,綠毛龜被列為宮殿里的5大寶物之一,是價值不菲的珍稀水生動物,也是極佳的觀賞動物。野生綠毛龜主要棲息在丘陵、山澗盆地和河流中,野生的綠毛龜注意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丘陵山區和有一些特殊的小生態環境中。比較有名的產地有江蘇常熟市和湖北蘄春縣,不過由於自然環境的變遷和野生龜資源的減少,目前也已經很難覓到它們的蹤影了。綠毛龜的取食范圍很廣,什麼魚啊蝦啊貝類啊蝸牛啊,甚至水草等,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
H. 烏龜殼上出現白色的毛狀物是怎麼回事
烏龜殼上出現白色的毛狀物,可能是水霉病,腐皮病或腐甲病。
背甲長白毛應該是黴菌病。可能是因為水質不好使龜殼上真菌,黴菌覆蓋過多,放在水裡看看,殼上像似有毛絨絨的白斑依附在殼上就是真菌等菌種的聚生而形成的。處理和治療飼養環境注意通風、保持乾燥飼養容器先清洗消毒,用高錳酸鉀兌水成紫紅色浸泡龜缸30分鍾消消毒,再沖洗干凈後干養,但必須每天泡澡2-3次,每次泡澡時間15分鍾,患處塗抹5%的聚維酮碘溶液,每天多次多曬曬太陽,但是不要曬太久,每次20至40分鍾可以每天曬``大熱天就給它們一周曬2次曬時給它一半有陽光的地方,一半陰涼的地方。
龜殼上出現的是白色的,能夠稍稍用指頭摳掉的可能是白色的水鹼。白色水鹼的產生原因也與其所在的水質環境有極大關系,水中含有鈣鎂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結合生成碳酸氫鎂和碳酸氫鈣,碳酸氫鎂不穩定最終轉化為氫氧化鎂,碳酸氫鈣轉化為所以就有了白色沉澱物的形成。
腐甲病,龜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現白色斑點,慢慢形成紅色斑點,用力擠壓有血水滲出,並有腐臭氣味。嚴重的甲殼表面會潰爛成洞,腋窩和胯窩鼓脹。病龜停食少動,有縮頭現象。處理方法是將患處挑破,擠凈血水,去除病灶,用食鹽或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患處,每天一次,一周左右可痊癒,但龜甲上會有永久性疤痕。
I. 巴西龜不吃東西,而且龜殼上長了白毛,是怎麼回事
哦,是嚴重一點的水霉病,千萬別放水養,如果龜殼幹了就淋一點水。你看一下症狀,我家小龜沒得過這種病,所以建議你還是帶它去北京野生動物醫院看看。水霉病
病因: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症狀: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中華花龜、巴西彩龜、納氏彩龜、錦龜易患此病。
防治: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達到預防效果。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祝你小龜早日康復!
J. 小烏龜身上長白毛是什麼病該怎麼辦
小烏龜如果只有皮膚上有白色絮狀物,說明它正在蛻皮,如果這種絮狀物遍布全身,背上也有的話,可能是患上了水霉病。如果是蛻皮則不用擔心,它自己就能解決,千萬認為幫忙,否則容易弄傷它。如果是水霉病,需要將其隔離,注意適當升溫,並用青黴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