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龜怎麼養成綠毛龜(80分急求好在加)
綠毛龜
開放分類: 動物
綠毛龜,古稱神龜,是綠藻和龜的有機結合體。正宗的綠毛龜系將龜背基枝藻接種在黃喉擬水龜或平胸龜、眼斑水龜等龜體體表上,綠毛長度在4~5厘米以上。綠毛龜的「綠毛」就是綠纓叢毛狀的基枝藻。
基枝藻:基枝藻屬綠藻門、綠藻綱、剛毛藻目、剛毛藻科。基枝藻植物體直立呈絲狀,基部分枝。植物體由多個細胞構成,細胞圓柱形,細胞壁較厚,近細胞壁四周生有網狀葉綠體。細胞核一個或多個,有一個大液泡。基細胞末端有假根狀突起,藉此可附著寄生在龜背上生活,從而形成「綠毛」。基枝藻為多年生藻類植物,性喜溫暖水域,分布在江河、湖泊、溪溝和井邊,一邊固著生活在富含鈣質的物體上,如龜背。
一、可供選擇的龜種
在我國自然界中,淡水龜類有23種,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滿足綠藻生長的條件,所有淡水龜均可用培育綠毛龜,但必須具行以下兩個條件:
1、基枝藻或龜背基枝藻是生活在水體中的藻類的植物,因此,必須具有電源。
2、龜生活的水中必須有基枝藻或剛毛藻的游動孢子。
我國常見培育的綠毛龜,一般選用的龜種有:烏龜、黃喉擬水龜、平胸龜、四眼斑龜和金頭閉殼龜等,其中黃喉擬水龜為常用的龜種。
二、藻種的選擇
藻種選擇的正確與否,是確保培育綠毛龜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培育綠毛龜之前,首先要了解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何物。經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基枝藻Basicladiacrassa、和龜背基枝藻Basicladia chelonyun、。它們隸屬於綠藻門、綠藻綱、剛毛藻目、剛毛藻科。基枝藻藻色碧綠,似水中翡翠,藻絲是一種絲狀體,厚實,不易斷裂,在野外通常分布於江、河、湖、溪、潭及澗中,但數量較少,而山區溪流的石塊上,井壁、船壁等處附著交多的基枝藻。自然界中生長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藻,它們也能附著在龜的背甲上,但有的藻絲細而脆,有的幼體時附著生長,生長後期過漂浮生活,這些藻均不宜培育綠毛龜,因此,在選擇藻種過程中,正確地鑒別藻種是關鍵的一環。
三、藻種培育羊的准備工作
1、容器
可用陶質缸、瓷缸等,但無論選用何種容器,其內壁應光滑,不宜有疵結或其他裝飾物,以避免操作綠藻,容器的大小以龜能在其中自由活動為宜。
2、龜的挑選與飼養
用於培養綠毛龜的龜,要求龜體健壯,主動吃食,背腹甲無破損,放入水中能迅速沉入水底。龜的大小依需要而定。若先把烏龜,則應選擇雌性,因雄性有腥臭味,不宜選用。龜在接種前,先將龜甲清洗干凈,尤其是背甲、腹甲上的雜藻,可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泡30分鍾,然後再用清水徹底沖刷干凈。最後,用2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刷洗後的龜需進行強化飼養,每天投喂2次食物,在接種前停食1~2周,使龜排盡糞便,以免在接種過程中污染水質。
3、龜甲的處理
接種前需對龜的背甲,腹甲進行處理,用砂輪或砂紙將龜的殼打磨粗糙,但不能將龜的表層損傷過度,避免引起炎症而千萬不良後果。
4、接種用的水
接種用的水,最好是飼養綠毛龜換下的水,經沉澱後,濾去污物再使用,若沒有,也可用井水、經曝曬的自來水,水的適宜PH為7.5~9.5。
5、藻種的清洗
在接種前,需將基枝藻上的雜藻清洗干凈,將纖毛蟲,車化蟲及搖蚊蟲用鑷子撿出。因為,有些基枝藻是無根的基枝藻段、有根基枝藻的殘段及基枝藻鮮綠色的幼體,它們不形成孢子囊,而是出芽生殖。
四、接種的時間
基枝藻屬水生植物,生長速度與光線,水溫等因素有關,基枝藻孢子散放在最低水溫為13.5攝氏度,最高水溫為28.5攝氏度,最適宜水溫為20~24攝氏度,因此,培育綠毛龜的接種時間最好在春、秋兩季。
五、接種方法
國內有關接種基枝藻的方法較多,現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介紹如下:
1、天然接種法
天然接種方法是將綠毛龜和待培育的毛放在一起,藻釋放出的孢子在水中游動,有機會附著的待培育龜的背甲上。
具體操作方法為:將較大的容器用金屬網分割成4~5個小方塊,將綠毛龜、待培育的龜放入其中,經過2~3個月的培育,若待培育的龜背上將長出短小的綠絨毛,應立即分開培育,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時間長。
2、營養液浸泡法
將培育綠毛龜的水留存,沉澱24小時後,用膠管抽吸底層污物,倒掉2/3的上層水,將待培育的龜放入人工調配的營養液中浸泡24小時,促使綠藻回憶生長。
營養液的配製方法為:取白草根1株,白糖1克,白參1克,魚鱗烏魚鱗最好、5克,研磨粉碎,加入水攪拌均勻,在容器內加入一團與龜背大小相近的綠藻,在此期間,不換水,不餵食。10天之後,每2~3天換水1次,水溫差不超過3攝氏度。用此方法1個月內可培養出綠藻。
3、奈乙酸溶液浸泡法
奈乙酸NA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地培育綠毛龜的過程中,在培養的水中中入一定濃度的奈乙酸,對基枝藻孢子的形成有促進作用。將處理後的待培育的綠毛龜放入有孢子水的容器中,加入0.1~5毫克/升的奈乙酸溶液,培育方法同營養浸泡法,加入奈乙酸可使「冒絨」時間提前4倍。
一般從基龜接種基枝藻的游動孢子到綠毛長到4~5厘米長,成為合格的商品綠毛龜約需6~8個月,而如下技術可提前3~4個月即育成。在我國自然界中,淡水龜類有23種,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滿足綠藻生長的條件,所有淡水龜均可用培育綠毛龜,但必須具行以下兩個條件:
1、基枝藻或龜背基枝藻是生活在水體中的藻類的植物,因此,必須具有電源。
2、龜生活的水中必須有基枝藻或剛毛藻的游動孢子。
我國常見培育的綠毛龜,一般選用的龜種有:烏龜、黃喉擬水龜、平胸龜、四眼斑龜和金頭閉殼龜等,其中黃喉擬水龜為常用的龜種。
藻種的選擇
藻種選擇的正確與否,是確保培育綠毛龜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培育綠毛龜之前,首先要了解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何物。經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基枝藻Basicladiacrassa、和龜背基枝藻Basicladia chelonyun、。它們隸屬於綠藻門、綠藻綱、剛毛藻目、剛毛藻科。基枝藻藻色碧綠,似水中翡翠,藻絲是一種絲狀體,厚實,不易斷裂,在野外通常分布於江、河、湖、溪、潭及澗中,但數量較少,而山區溪流的石塊上,井壁、船壁等處附著交多的基枝藻。自然界中生長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藻,它們也能附著在龜的背甲上,但有的藻絲細而脆,有的幼體時附著生長,生長後期過漂浮生活,這些藻均不宜培育綠毛龜,因此,在選擇藻種過程中,正確地鑒別藻種是關鍵的一環。
A、基枝藻及其處理和強化培育
采自南寧、無錫等水域中的龜背基枝藻(Basicladia chelonum),收集採回後先用清水漂洗幾遍,置於不透光的瓷罐等容器內,做全黑殺雜處理,再放入24℃~26℃清水中漂洗,用1500勒克斯的光照射,同時加入特種營養鹽,強化培育20天左右,備用。
B、特種營養鹽
每1000毫升清水中加入藻甲0.5克,藻乙0.6毫克,藻丙0.5克,藻丁1.5克及適量VB��12�、VB��1�、鐵鹽、奈乙酸(NAA)2.5毫克,植物激素"2003植物動力"等,配好備用。
C、基龜及其處理
許多龜類都可做為基龜(著生"綠毛"的龜),但以黃喉擬水龜最合適,每隻龜重0.15~0.5千克為宜,入選基龜的條件是體形完整無損傷,活潑,膽較大,雙眼有神,肢體健壯。選好的基龜需經一月左右的強化培育,用龜專用飼料精心喂養,再停喂一周,使龜排空糞便後即可。此後,用高級香皂和紗布細心洗拭龜背、腹、四肢等各部;以清水清洗基龜,放入0.01%的高錳酸鉀葯水內浸泡整個龜體半小時。把龜體晾乾後,用80號砂紙在龜背(腹)面由前而後順向擦拭數次,用軟毛刷拂去龜體體表塵粉,放入當歸浸出液中(當歸與水的比例為2.8∶100),務使浸出液沒過龜背以上2厘米。經1天的浸浴,將龜撈出晾乾,准備接種。
D、基龜接種
先鏡檢龜背基枝藻,有大量游動孢子時,立即接種。把基枝藻搗碎或剪碎,全部倒入綠毛龜培養容器中(一般每隻重0.3千克的龜需用5~6克基枝藻),該容器應透光且敞口,每隻基龜用一個容器培養,也可把數只接種基龜分別放入分格式同一容器內,容器應使龜能自由寬松地在其中游動。接種完畢,將龜置於光照強度1500~2000勒克斯、水溫22℃~24℃的環境下培育,並且每5~7天追施一次營養鹽和1%的光合細菌菌液。
E、接種基龜的飼養管理
從接種後第14~16天起,用黃粉蟲或串吊著的蚯蚓喂基龜(蚯蚓需事前漂洗干凈),以後每2~3天喂一次;注意及時觀測水溫、水位,有無蚊蟲等。經1個月的培育,基龜體表即可長滿1~2毫米長的"綠毛",3~4個月即長至4~5厘米,成為商品綠毛龜;在1個月後即可換注新水,一般每5~7天換等溫新鮮水一次(注意應在追加營養鹽之前換水);每周用軟毛刷梳理一次綠毛;忌烈日直曬綠毛。
F、病害防治
綠毛龜主要疾病有膚霉病、白眼病、腐甲病、綠毛斑禿症、綠毛衰敗症。膚霉病、白眼病、腐甲病的防治方法同烏龜一樣。
綠毛斑禿症:病龜部分背甲沒有絲狀藻類,並非脫落而像被割除,有時絲狀藻類叢中,當中禿了一塊。在禿斑處或絲狀綠藻叢中粘有呈長條形的臟物。實際上臟物是搖蚊幼蟲脫下的外皮,其上粘附著水中的雜屑,搖蚊幼蟲就藏在其中。
防治方法:應注意飼養綠毛龜的用水,最佳用井水,用其他水時應防止搖蚊的卵和幼蟲進入容器中;用水蚯蚓作為飼料時,事先要充分洗凈,仔細檢查,防止搖蚊幼蟲進入容器;清理綠毛龜的絲狀綠藻時,要仔細檢查,一旦發現搖蚊幼蟲,隨時用鑷子除掉。
綠毛衰敗症:病龜體的綠毛由墨綠、翠綠色逐漸褪色成為黃綠色、淡綠色甚至黃色。嚴重地絲狀綠藻大量死亡脫落。病因是光照不明和水質偏酸性或鹼性過強所致。
防治方法;調節水質至綠毛龜能適應的中性或微鹼性的水中,pH值在6.8—8.0之間,以7.0—7.5為最適酸鹼度水。
遇到長期陰雨的天氣,應該在室內採用人工補充光照的方法,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
② 怎麼才能培養出綠毛龜
正宗的綠毛龜是用「基枝藻」種植在「基龜」身上。
可以作為「基龜」的品種可以是草龜,花龜,黃喉,眼斑,甚至金頭閉殼。選擇的原則是適應深水,並且不常上岸,並且不能使褪殼生長的品種。
一般是用細砂紙打磨龜殼,之後用生薑和藻碎末塗抹,之後入水。溫度和環境都適合的話很快就會生根。
之後就逐漸生長,時間長了甚至會生長到頭部和四肢上。這就有了:五子登科等等的所謂綠毛龜品相問題。
其實基龜的選擇和藻的生長情況通常是決定綠毛龜價格的關鍵。
③ 巴西龜到底要怎麼養
巴西龜很好養的,平時你可以喂魚市賣的飼料魚就是泥鰍小蝦之類的,也可以是平時做菜的肉,各種肉,但是一定是要生的,龜糧也可以,你如果天天喂或者一周喂個3,4次一年夏天可以長5cm,同樣你如果不想讓他長太大就少點喂,因為巴西龜在自然環境里是很少有東西吃的,所以不用擔心
現在夏天氣溫高,龜新陳代謝快,可以每天喂一次,但一般建議隔天喂一次,因為龜不需要餵食太頻繁,他們是新陳代謝很慢的動物。當然如果你很忙,幾天喂一次都沒問題,他們是很耐餓的動物,甚至如果你旅遊外出,只要保證充足水份供應,他們半個月不吃東西也沒問題的,就是有點委屈你的寶貝龜了。11月份秋天來了龜就不怎麼吃食了,幾天才吃一次,直到冬天龜開始冬眠狀態而停食,在家養的話溫度冬天如果20度以下烏龜就不吃東西了,但是還不是完全的冬眠,這時候你不要喂它就好了,直到溫度升到20度以上,你也可以入冬的 時候在缸里放一條飼料魚,等什麼時候烏龜把魚吃了,就是開始進食了,一般是在24節氣里驚蟄那天開始吃東西
龜每次餵食量一般是他們頭部加頸部大小的份量就足夠了,不過龜是很能吃的,由於在野生環境中他們可能要幾天才找到食物,所以他們天生一次可以吃很多,以備日後沒有食物之需,所以龜的胃口很大,建議你不要遷就,他們吃太飽是對健康無益的,會影響壽命的。
養龜水深一般比龜背稍高的深度即可,無須太深,最好可以提供一塊高出水面的石頭,讓龜爬上去曬背;龜需要陽光,如果完全室內飼養,要經常讓他曬太陽,每天2~3個小時,並提供遮陽條件(可以在缸頂放一小塊木板部分遮陽),免得中暑。魚缸大小夠烏龜活動開就好,不用太大,一般是10cm長的烏龜用30cm長20cm寬的魚缸就行,如果您用烏龜專用的缸一定要高一些,就是不讓烏龜爬出來
本人親自憑經驗總結的,不是網上摘抄,望採納,謝謝!
最後祝你家龜龜健康可愛!
④ 綠毛龜的培養方法
培養綠毛龜,首先要在黃喉水龜中挑選出體制健壯、無病傷、甲板完整無缺的龜,一般以5~15齡、體重200~800克大小的龜為宜。之所以選擇黃喉水龜這個龜種,是因為這種龜除產卵時需上岸外,常年都浸泡在水中,而且,它在我國分布極廣,容易獲得 。
選好適當的龜之後,在接種之前,首先要把當選之龜進行養壯育肥,以增強龜的體質和增加龜背甲的營養,以利於基枝藻孢子的著生和萌發。每天要喂飼小魚蝦、瘦豬肉、蚌埠肉、蚯蚓、動物內臟等的碎粒飼料,並投喂少量的麥類、豆類、瓜果類的碎片,一般要喂1周左右。
接著要進行龜種處理,先用大頭針或縫衣針在龜背甲上間距2毫米輕輕劃成淺痕,以便於基枝藻的孢子能附著牢固,然後對龜種進行消毒,即用當歸50克投入20千克水中,將龜放入,浸泡2天後撈出當歸渣,再把龜種 放入消毒水中浸泡1天1夜,然後用刷子將消毒後的龜種洗刷干凈,並以吸水紙將龜身上的水漬吸干,即可接種基枝藻的孢子 。
也有人採用比較簡單的做法,在選好龜種之後,即用砂輪將黃喉水龜的背甲表面均勻的打磨一番,使其不太粗糙,然後用芋頭或淘米水在其背甲表面均勻的打磨一番,使其不太粗糙,然後用芋頭或淘米水在其背甲上擦抹幾次,曬干後放進飼養器內,加入清水,浸泡洗凈後即可接種基枝藻的孢子。
接種後放在陰涼處,每天將其放在陽光下照曬1~2小時,約經半個月後,龜背上就開始長出綠毛,經4~6個月後,龜背上的毛即可長達5厘米左右,1年後可長達15厘米左右,如果不受到特殊的氣候、溫度的影響,常可培育成其毛又長又綠的綠毛龜來。 。
⑤ 巴西綠毛龜的飼養方法
通常為肉食性的,如小魚、小蝦或精豬牛肉等。該龜幼體時對水的依附較強,大約有2/3以上的時間需要在水裡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水的依賴漸少,但還是需要生活在水源附近潮濕地帶。因巴西龜屬熱帶龜,日常飼養除了要注意水質、食物外,還要掌握水的溫度。水質變壞是導致巴西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飼養巴西龜的容器不能太小,水中可放置一小塊泡沫塑料塊給龜攀爬休息。保持每天換水(用魚缸飼養,有過濾系統的除外),水溫最好保持在25C°以上,更換的水必須經過除氯處理以保證水質。春秋兩季每天早晚可適當讓龜曬曬太陽,以增強龜的體質,但夏季切忌暴曬。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飼養可愛的巴西龜,尤其是家庭有學生的,在同學的攀比下,說不定哪天就會往家裡帶進一隻小烏龜來。雖然巴西龜比較容易養,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們吃的多,排泄也快也多,加上室內溫度高,剩餘的飼料和糞便混在一起容易腐敗,所以水總是發臭。才換過水兩天,又變成一池渾湯,甚至連巴西龜都幾乎看不見了。如果光線充足,還會滋生綠藻。尤其是有些人用比較小的玻璃缸或臉盆飼養,稍不注意,更是臭氣熏天,人煩烏龜也不健康。
解決此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完全換水。一般在餵食後四小時後把所有的臟水換掉。換水時先把龜撈出放在桶里,同時最好用刷子刷洗容器四壁和底面,然後注入溫度適宜的清水後再把龜放回水中。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種類的沼澤龜或水龜能適應完全換清水,但巴西龜很快就能習慣於這種作法和給它帶來的干擾。完全換水後,有可能誘使巴西龜加速排盡腸中糞便,把剛換過的水又弄臟了。所以有必要的話,最好在晚上臨睡前,再給巴西龜換一次水。這樣做雖然感覺有點麻煩,但卻能保證。
幼小的巴西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塑料盆,塑料槽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水不要太深。市售的一種平淺塑料槽,中間有個島和一棵塑料椰子樹是最不適用,因為(1)太小. (2)無法加裝電暖器.(3)誤導使用者把小島當喂飼料的地方。因為巴西龜完全在水中攝食,結果可能是島上堆著飼料,而巴西龜卻在挨餓。
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做個島,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把小龜卡住而遭淹死。
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5度;天冷時,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若水溫仍太低,可在水中加電熱管–盡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若現在就選購一支熱能較高的(一百到一百五十瓦)電熱管,等巴西龜較大之後,還夠應付較大的水槽。水族商店所售之電熱管應安置於水面下,裝置也應注意電熱器及電源線不要有卡住巴西龜的可能。
特別重要的是巴西龜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機會,可將養殖箱置於陽台或窗檯,如不可能的話,每周須給幼龜一、兩次紫外線照射,每次約三至五分鍾。紫外線燈不可太接近巴西龜,以免光線過烈而造成傷害。還是以日光照射最好,不過應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濾掉了所須要的紫外線。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台上。為防被鳥叼走,可在箱上覆網。絕對要預防巴西龜爬出養殖箱,否則不知那一天,你才會在床下或某個角落發現「木乃伊」電熱器的線路等甚至也可能為巴西龜逃生的橋梁,因為巴西龜的爬功很高明。
如果養殖箱上長了藻類(青苔),這倒無妨,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要緊的是應定期換水,否則因溫度高,水中又有排泄物和吃剩的飼料,幼龜便生活在一灘濃濃的臭水裡了,這種環境會促進病菌增長,故應至少每天換水一次。
如果不喜歡這么復雜 ,那就簡化點,它吃肉,最好是牛肉,什麼小蝦的我不建議,小魚的話有點麻煩,還是肉吧。冬天有陽光一定要給龜龜曬曬,順便換點水到龜裙就可以了,冬天3天換一次,夏天1天1次,吃飯時要泡水,比較好咽,吃完飯後換水讓龜龜呆在裡面排便。總而言之,龜龜要有肉,水和陽光。兩只在一起如果會搶食的話,最好隔開,要不讓會咬傷另一隻小龜龜。
可不要養死咯,看好你喲
⑥ 怎麼培養綠毛龜
培育綠毛龜的「綠毛」以基枝藻和龜背基枝藻最好,基枝藻、龜背基枝藻常分布於江、河、湖、溪、潭及澗中,但數量較少,而山區溪流的石塊上,瀑布下游邊常有生長,水中的木樁、河埠、船體等處的水線以下部位附生較多。 用黃喉擬作基龜培育出來的綠毛龜最好。因為黃喉擬水龜的背上有較多的含鈣基質,培育綠毛龜的基枝藻最適於附著含鈣基質的龜背上,而且生長快、質量好、無任何異味。 首先,把黃喉擬水龜的背殼用砂布擦粗糙放入龜缸,再用清水把龜淹沒至水表面距龜背3厘米左右。然後,從湖泊、河流或溪水中的石頭及其他固體上採集基枝藻,用錘子將其砸爛後放入龜缸中,這樣可增加藻孢子細胞的活動范圍,將藻細胞放入龜缸內一個月後,每6天換水1次,保持水質清潔,定時投入龜喜食的昆蟲、蚯蚓、小魚、小蝦等新鮮動物和豆類食物,並加入少量氮、磷、鉀化肥和維生素,使基枝藻萌發、紮根。龜缸每天在陽光下照射2小時左右,中午不宜曬。水溫以15-30℃為宜,冬季保持0℃以上。寒冷天氣應在容器上加蓋保溫物,或升高室溫。夏天龜缸水溫不能超過35℃,以免基枝藻變色。 一般通過35天培育,龜背上即可長出短綠絨毛,非常好看。此時,綠毛龜就算培育成功了。 巴西龜長大了會蛻甲,綠毛也會和甲一起脫落,所以巴西龜不適合被培育成綠毛龜。
⑦ 怎樣培養綠毛龜
綠毛龜的養殖 一、龜種的選擇 用於培育綠毛龜的龜種最好選擇黃喉水龜、四眼石龜、鷹嘴長尾龜,三線閉殼龜。所選擇的個體要健壯、無病、無傷、甲殼完整、行動敏捷,外形美麗的雌性個體作為培育的對象,個體大小以每隻體重為100~200g的為好,接種成功率較高,而且小巧玲瓏,十分好看。 二、龜甲的處理 為了便於藻體在龜甲上著生,接種前應進行龜甲的處理。處理方法是將種龜放養於盛有清水的臉盆等容器中,用刷子將龜體刷洗干凈,特別是要將龜背洗刷干凈,再用鋼絲刷子將龜背適當刮糙,然後用干棉布擦洗干凈,最後用新鮮的生薑將龜體表塗擦幾遍,並使龜殼上留有一定量的薑汁,再放入較乾燥的容器內、使龜體表的薑汁乾燥,以刺激龜甲分泌粘液質作為藻類著生的培養基。 三、接種藻類的鑒別 用於培育綠毛龜的綠藻種類很多,但以基枝藻最為適宜,基枝藻多著生於溫水水域,著生能力較強,水流湍急的山澗、溪流中的岩石上多有分布。此藻的鑒別方法是一看、二摸、三拉、四燒,即看顏色,以墨綠色,絲狀體,無分枝,藻體粗壯者為好;用手摸感覺微粗糙,較柔軟,無油膩感為好;用手拉藻體能拉直不斷,有一定拉力,拉斷而無脆響者為好;用火燒藻體上卷,除呈青棵味外有一股毛發燒焦的氣味者為好。將藻種採回後,應及時清洗,最好放於陶瓷缽內,放於自然光照強的地方,每3~5天換水一次,作為接種用。 四、綠毛龜的接種 因基枝藻為水生植物,其生長,繁殖均與水溫密切相關,因此接種時間應選擇在其繁殖季節,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最好是春季,因每年3~5月份是其繁殖高峰期,因各地氣候條件不一,應以水溫為基本參數,在水溫為16~25℃的季節接種最為適宜。當水溫低於16℃時,藻類細胞不易繁殖,而高於25℃,則藻體細胞易於腐爛死亡。 接種方法 1.自然繁殖接種法:取30g左右清洗干凈的藻種,將龜甲已處理好的龜種連同藻種一同放養於水缸等容器中,並加入干凈的培養用水,調節PH值為7.5~6.5之間,並將培養容器移至散射光較強的地方,讓藻體的動孢子自然釋放,並在龜甲上固著生長,一般經30天左右,龜背上會長滿一層薄薄的綠色絨毛,表明接種成功。 2.人工接種法:將藻種用剪刀剪碎,再用木棒搗爛,用紗布將搗亂的種藻包起,擰濾出綠色汁體孢子液。孢子液中含有大量的孢子。每公斤孢子液中加VB1溶液0.5mL、VB121mL並加入含有適量營養鹽的培養液、盛放於培養容器中,再放入已處理好的龜種。此法一般經25~30天,龜的體表會發現有綠毛,表明已接種成功。 3.培養基接種法: (1)培養基的配製:准確稱取去皮的馬鈴薯15g,澱粉20g,白糖5g,混均勻後放入燒杯內,加水至500mL,用火煮沸20分鍾,過濾取濾液加入16g瓊脂並加熱熔化,冷卻後即製成接種基枝藻的培養基。 (2)孢子液的製取:取500g藻種放於一盆清水中培養,約經10天左右,水即呈墨綠色,培養水溫保持在20~24℃,用血球計數板放於顯微鏡下計算培養液中孢子的濃度,當孢子濃度大於每毫升100個時過濾培養液,然後將過濾的培養液放入離心機中離心5分鍾轉速每分鍾1500轉即可得到孢子濃縮液。 (3)接種:將培養基加熱熔化,稍冷卻後用毛筆蘸取培養基塗擦於擦乾並處理好的龜背上,要塗得稀薄均勻,並趁龜背上的培養基尚未完全冷卻,用干凈的毛筆蘸取孢子濃縮液,均勻地塗在龜背的培養基上,涼干後,將龜種放入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容器內,置於散射光明亮的地方,或用20~40W的日光燈照射日光燈距水面1m。 4.接種應注意的事項 (1)接種用容器大小要適宜,接種100g的龜種,以玻璃罐頭瓶裝較為合適,一個容器裝一隻,龜背要浸沒於水中2~3cm,並用稀網布把瓶口包緊,以免龜爬出瓶外。 (2)在接種期間不能換水和餵食。因換水會換掉孢子、孢子的接種密度不夠,而餵食後龜會排出糞便,導致基枝藻孢子的腐爛變質。 (3)保持安靜:養接種龜的場所要盡量保持安靜,使龜保持靜伏狀態,有助於龜甲上基枝藻的著生。 五、綠毛龜的飼養 把龜背呈綠色的綠毛龜從罐頭瓶中取出,放入金魚缸內開始1個月精心飼養,控制水溫在26~28℃,最高不超過34℃,水質要清新,含氧充足,並適時換水,通常在水溫20℃左右時,每4天換水一次,水溫在26℃左右時,每2天換水一次,水溫在30℃左右時每天換水一次。換水時,前後的溫差不要超過5℃,換水前先餵食,待其吃完後再換水。餌料要新鮮,以小魚、小蝦、蚌肉,瘦肉、米飯等為主,每5~7天喂一次,每次投喂量為龜體重的3%~5%,動物性與植物性的餌料要搭配適宜,合適的比例為7∶3。綠毛龜飼養過程中,為保證基枝藻的營養應經常補充必要的營養鹽。營養鹽配方為每公斤水加硝酸鈣0.4g,硝酸鉀0.1g,硫酸鎂0.1g磷酸二氫鉀0.1g,2滴1%的氧化鐵。 六、綠毛龜的綠毛梳理及修剪 綠毛龜的綠毛著生後要經常梳理和修剪,接種剛成功的綠毛龜的綠毛較短,長短不一,可短時間內不梳理。梳理時,可將綠毛龜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瓷盆內,用小毛筆或小排筆梳洗,當綠毛長到5cm以上後,可用木製的小梳子在水中順水由頭部至尾部輕輕梳理,梳理時,動作要輕,以免拉斷、拉脫綠毛,在梳理的同時還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以保持綠毛的整齊,增加美感。
⑧ 巴西綠毛龜該怎麼養
通常為肉食性的,如小魚、小蝦或精豬牛肉等。該龜幼體時對水的依附較強,大約有2/3以上的時間需要在水裡生活,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水的依賴漸少,但還是需要生活在水源附近潮濕地帶。因巴西龜屬熱帶龜,日常飼養除了要注意水質、食物外,還要掌握水的溫度。水質變壞是導致巴西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飼養巴西龜的容器不能太小,水中可放置一小塊泡沫塑料塊給龜攀爬休息。保持每天換水(用魚缸飼養,有過濾系統的除外),水溫最好保持在25C°以上,更換的水必須經過除氯處理以保證水質。春秋兩季每天早晚可適當讓龜曬曬太陽,以增強龜的體質,但夏季切忌暴曬。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飼養可愛的巴西龜,尤其是家庭有學生的,在同學的攀比下,說不定哪天就會往家裡帶進一隻小烏龜來。雖然巴西龜比較容易養,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它們吃的多,排泄也快也多,加上室內溫度高,剩餘的飼料和糞便混在一起容易腐敗,所以水總是發臭。才換過水兩天,又變成一池渾湯,甚至連巴西龜都幾乎看不見了。如果光線充足,還會滋生綠藻。尤其是有些人用比較小的玻璃缸或臉盆飼養,稍不注意,更是臭氣熏天,人煩烏龜也不健康。
解決此問題,最簡單的辦法是完全換水。一般在餵食後四小時後把所有的臟水換掉。換水時先把龜撈出放在桶里,同時最好用刷子刷洗容器四壁和底面,然後注入溫度適宜的清水後再把龜放回水中。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種類的沼澤龜或水龜能適應完全換清水,但巴西龜很快就能習慣於這種作法和給它帶來的干擾。完全換水後,有可能誘使巴西龜加速排盡腸中糞便,把剛換過的水又弄臟了。所以有必要的話,最好在晚上臨睡前,再給巴西龜換一次水。這樣做雖然感覺有點麻煩,但卻能保證。
幼小的巴西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塑料盆,塑料槽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水不要太深。市售的一種平淺塑料槽,中間有個島和一棵塑料椰子樹是最不適用,因為(1)太小. (2)無法加裝電暖器.(3)誤導使用者把小島當喂飼料的地方。因為巴西龜完全在水中攝食,結果可能是島上堆著飼料,而巴西龜卻在挨餓。
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做個島,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把小龜卡住而遭淹死。
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5度;天冷時,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若水溫仍太低,可在水中加電熱管–盡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若現在就選購一支熱能較高的(一百到一百五十瓦)電熱管,等巴西龜較大之後,還夠應付較大的水槽。水族商店所售之電熱管應安置於水面下,裝置也應注意電熱器及電源線不要有卡住巴西龜的可能。
特別重要的是巴西龜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機會,可將養殖箱置於陽台或窗檯,如不可能的話,每周須給幼龜一、兩次紫外線照射,每次約三至五分鍾。紫外線燈不可太接近巴西龜,以免光線過烈而造成傷害。還是以日光照射最好,不過應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濾掉了所須要的紫外線。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台上。為防被鳥叼走,可在箱上覆網。絕對要預防巴西龜爬出養殖箱,否則不知那一天,你才會在床下或某個角落發現「木乃伊」電熱器的線路等甚至也可能為巴西龜逃生的橋梁,因為巴西龜的爬功很高明。
如果養殖箱上長了藻類(青苔),這倒無妨,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要緊的是應定期換水,否則因溫度高,水中又有排泄物和吃剩的飼料,幼龜便生活在一灘濃濃的臭水裡了,這種環境會促進病菌增長,故應至少每天換水一次。
如果不喜歡這么復雜 ,那就簡化點,它吃肉,最好是牛肉,什麼小蝦的我不建議,小魚的話有點麻煩,還是肉吧。冬天有陽光一定要給龜龜曬曬,順便換點水到龜裙就可以了,冬天3天換一次,夏天1天1次,吃飯時要泡水,比較好咽,吃完飯後換水讓龜龜呆在裡面排便。總而言之,龜龜要有肉,水和陽光。兩只在一起如果會搶食的話,最好隔開,要不讓會咬傷另一隻小龜龜。
可不要養死咯,看好你喲
⑨ 綠毛龜要怎麼培養啊巴西龜能行嗎
巴西龜不行,巴西龜生長是蛻殼的,一片片往下蛻,綠毛會隨著蛻下的殼一起蛻下來。
一、可供選擇的龜種
在我國自然界中,淡水龜類有23種,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滿足綠藻生長的條件,所有淡水龜均可用培育綠毛龜,但必須具行以下兩個條件:
1、基枝藻或龜背基枝藻是生活在水體中的藻類的植物,因此,必須具有電源。
2、龜生活的水中必須有基枝藻或剛毛藻的游動孢子。
我國常見培育的綠毛龜,一般選用的龜種有:烏龜、黃喉擬水龜、平胸龜、四眼斑龜和金頭閉殼龜等,其中黃喉擬水龜為常用的龜種。
二、藻種的選擇
藻種選擇的正確與否,是確保培育綠毛龜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培育綠毛龜之前,首先要了解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何物。經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綠毛龜身上的「綠毛」是基枝藻Basicladiacrassa、和龜背基枝藻Basicladia chelonyun、。它們隸屬於綠藻門、綠藻綱、剛毛藻目、剛毛藻科。基枝藻藻色碧綠,似水中翡翠,藻絲是一種絲狀體,厚實,不易斷裂,在野外通常分布於江、河、湖、溪、潭及澗中,但數量較少,而山區溪流的石塊上,井壁、船壁等處附著交多的基枝藻。自然界中生長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藻,它們也能附著在龜的背甲上,但有的藻絲細而脆,有的幼體時附著生長,生長後期過漂浮生活,這些藻均不宜培育綠毛龜,因此,在選擇藻種過程中,正確地鑒別藻種是關鍵的一環。
三、藻種培育羊的准備工作
1、容器
可用陶質缸、瓷缸等,但無論選用何種容器,其內壁應光滑,不宜有疵結或其他裝飾物,以避免操作綠藻,容器的大小以龜能在其中自由活動為宜。
2、龜的挑選與飼養
用於培養綠毛龜的龜,要求龜體健壯,主動吃食,背腹甲無破損,放入水中能迅速沉入水底。龜的大小依需要而定。若先把烏龜,則應選擇雌性,因雄性有腥臭味,不宜選用。龜在接種前,先將龜甲清洗干凈,尤其是背甲、腹甲上的雜藻,可用8毫克/升硫酸銅溶液浸泡30分鍾,然後再用清水徹底沖刷干凈。最後,用2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刷洗後的龜需進行強化飼養,每天投喂2次食物,在接種前停食1~2周,使龜排盡糞便,以免在接種過程中污染水質。
3、龜甲的處理
接種前需對龜的背甲,腹甲進行處理,用砂輪或砂紙將龜的殼打磨粗糙,但不能將龜的表層損傷過度,避免引起炎症而千萬不良後果。
4、接種用的水
接種用的水,最好是飼養綠毛龜換下的水,經沉澱後,濾去污物再使用,若沒有,也可用井水、經曝曬的自來水,水的適宜PH為7.5~9.5。
5、藻種的清洗
在接種前,需將基枝藻上的雜藻清洗干凈,將纖毛蟲,車化蟲及搖蚊蟲用鑷子撿出。因為,有些基枝藻是無根的基枝藻段、有根基枝藻的殘段及基枝藻鮮綠色的幼體,它們不形成孢子囊,而是出芽生殖。
四、接種的時間
基枝藻屬水生植物,生長速度與光線,水溫等因素有關,基枝藻孢子散放在最低水溫為13.5攝氏度,最高水溫為28.5攝氏度,最適宜水溫為20~24攝氏度,因此,培育綠毛龜的接種時間最好在春、秋兩季。
五、接種方法
國內有關接種基枝藻的方法較多,現選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介紹如下:
1、天然接種法
天然接種方法是將綠毛龜和待培育的毛放在一起,藻釋放出的孢子在水中游動,有機會附著的待培育龜的背甲上。
具體操作方法為:將較大的容器用金屬網分割成4~5個小方塊,將綠毛龜、待培育的龜放入其中,經過2~3個月的培育,若待培育的龜背上將長出短小的綠絨毛,應立即分開培育,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時間長。
2、營養液浸泡法
將培育綠毛龜的水留存,沉澱24小時後,用膠管抽吸底層污物,倒掉2/3的上層水,將待培育的龜放入人工調配的營養液中浸泡24小時,促使綠藻回憶生長。
營養液的配製方法為:取白草根1株,白糖1克,白參1克,魚鱗烏魚鱗最好、5克,研磨粉碎,加入水攪拌均勻,在容器內加入一團與龜背大小相近的綠藻,在此期間,不換水,不餵食。10天之後,每2~3天換水1次,水溫差不超過3攝氏度。用此方法1個月內可培養出綠藻。
3、奈乙酸溶液浸泡法
奈乙酸NAA、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地培育綠毛龜的過程中,在培養的水中中入一定濃度的奈乙酸,對基枝藻孢子的形成有促進作用。將處理後的待培育的綠毛龜放入有孢子水的容器中,加入0.1~5毫克/升的奈乙酸溶液,培育方法同營養浸泡法,加入奈乙酸可使「冒絨」時間提前4倍。
⑩ 綠毛龜怎麼養
1、人工飼養綠毛龜應使用潔凈的山泉水或井水,不宜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等凈化物、殺菌劑,這些物質會使烏龜身上的綠毛慢慢脫去。
2、水溫要控制在20~24℃之間。
3、飼料以富含動物性高蛋白食物為主,如新鮮的小魚、小蝦、蚌肉,瘦肉、米飯等為主,每5~7天喂一次,每次投喂量為龜體重的3%~5%,動物性與植物性的餌料要搭配適宜,合適的比例為7∶3。
4、長出的綠毛要常用塑料梳子梳洗,使藻類著生牢固。梳理時,可將綠毛龜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瓷盆內,用小毛筆或小排筆梳洗,當綠毛長到5cm以上後,可用木製的小梳子在水中順水由頭部至尾部輕輕梳理,梳理時,動作要輕,以免拉斷、拉脫綠毛,在梳理的同時還要進行適當的修剪,以保持綠毛的整齊,增加美感 。
5、立冬之後,烏龜進入冬眠,可弄些河泥放在瓮里,然後將烏龜置於泥中,頂端開些氣孔,再覆蓋些稻草保暖。翌年春天,取出烏龜,將泥土洗凈,飼養於敞口缸中。
6、綠毛龜飼養過程中,為保證基枝藻的營養應經常補充必要的營養鹽。營養鹽配方為每公斤水加硝酸鈣0.4g,硝酸鉀0.1g,硫酸鎂0.1g磷酸二氫鉀0.1g,2滴1%的氧化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