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華僑靠什麼賺錢

巴西華僑靠什麼賺錢

發布時間:2022-07-27 01:39:05

A. 為什麼東南亞華人富豪那麼多他們都靠什麼起家

引言:我們都知道東南亞國家是海外華人華僑比較多的地方,而且在這些地方,華人富豪會比較多,為什麼會出現這么多華人富豪呢?其實還要從歷史原因和經商兩方面去研究。

東南亞華人富豪多,主要是因為華人移民早,在東南亞,憑借著自己的經商頭腦以及經營理念,將生意越做越大。

B. 華僑在東南亞多數生活在哪個國家從事什麼職業,與家鄉有什麼聯系

現在海外華人約:
海外華人有多少?這個數字,可能什麼人也說不清楚。過去,有人估計有2000餘萬人,現在的說法是3000餘萬人,由於各地沒有正式進行登記,也就沒有準確的數字,2000餘萬和3000餘萬只是一個約略估計的數字而已,不過,多數人是持3000萬這個數字的。

別說全球的華人有多少難說,菲律賓的華僑有多少,華人又有多少,誰也說不準,沒有準確的數字。為什麼呢?同樣的原因,有關當局沒有進行正式的登記,哪裡有準確的數字。

過去,根據一般說法,每年向菲律賓移民局登記的華僑約有5萬人,與入籍的華人加在一起,全體華人大約有150萬至200萬人,占菲律賓總人口的2%左右。但是,根據慈僑基金會最近從移民局獲得的資料,每年向移民局登記的華僑有7萬餘人,如果連那些持旅遊證件而沒到移民局進行常年報到者算在內,菲律賓的華僑可能不止7萬這個數字。

最近20年來進入菲律賓的中國公民,大約有幾萬至幾十萬之多,雖然這些人有的已經改變了身份,但是保持中國籍的也不在少數,其中可能有一部分人沒有進行常年報到,如果連這些人加在一起,以10萬人來算大概不為過吧?

由於缺乏正式的統計,不但菲律賓的華僑和華人數字說不準,東南亞其它的國家也存在這個問題。一次到中國出席會議,碰到印尼泗水《千島日報》社長張明開先生,談話中涉及印尼華人數字。他告訴筆者說,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印尼的華人絕大部分都加入當地的國籍,但是華人有多少?印尼官方的說法是1000萬,但是根據當地華人自己估計,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大約有1600萬人。1000萬和1600萬,相差600萬人,由於沒有正式的統計,何者正確就難說了。

鑒於幾十年來各地對當地的華僑和華人沒有正式進行登記,要得到一個准確的數字是不可能的。菲律賓是這樣,印尼也是這樣,相信其它的地方也是這樣,全球華人的數字,也只能約略來說,大概有3000萬餘人。

現在海外華人總資產有:
第六次世界華商大會,將於今年9月在華商們的母親國隆重召開了。屆時數千海內外華商才俊共聚一堂,這是何等歡喜。「華商攜手新世紀,和平發展共繁榮」。這不僅是全球商界翹楚們的一次盛會,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件盛事。但是海外華人華商的現狀如何,我們將從12個方面做一介紹。
話題1:海外華人究竟有多少?
中國人大規模遷移海外始自19世紀中葉。1999年的資料表明,海外華人至少有3455萬人。
中國人稱民國外的歷史雖然很長,但大規模遷移海外卻是發生在19世紀中葉以後的事情。據不完全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100年裡,中國人出國人數將近1000萬,足跡遍及五大洲數十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世界經濟際化的發展,由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移民政策的調整,歡迎國外移民流入,致使發展中國家人口大量移居發達國家;跟隨著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華裔人口,也向發達國家移動。世界各地的華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
東南亞各國是中華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區。據台灣報紙報道,截至1999年底,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以外的海外華族人口總數已達3455萬餘人,其分布以亞洲地區為最多,共約2678.8萬多人,佔77.63%。其次為美洲地區,約有601.3萬多人,佔17.43%;歐洲有96.8萬多人,大洋洲有65.5萬多人,非洲有13.2萬多人。
在亞洲的華族人口,新加坡約佔80%,馬亞西亞約佔30%,泰國約佔10%,在印尼和菲律賓所佔的比重很小。
近20的來,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華裔人口增加很快。華裔人口在美國的少數民族中數量是最多的。根據人口普查資料,1990年美國華裔人口已達160萬,自1980年以來10年間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國華裔達306萬人。
華族人口遍布全世界168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的科威特、伊拉克和孟加拉,美洲的尼加拉、阿魯巴和烏拉圭,歐洲的荷蘭、波蘭和盧森堡,大洋洲的諾魯、索羅門群島及塞班島,非洲的迦納、坦尚尼亞及莫三比克,天涯海角,處處有華人的足跡。
話題2:何謂「海外華人」?
「華僑」、「華人」、「華裔」各有所指。關於海外華人的稱謂,一般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海外華人如同上述是指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以外的華族人口,所以有「海外華人3000萬」這句口頭禪。
西方學者和中國大陸的人說海外華人,往往是指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具有中華民族血統的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海外同胞,因此大約就有5700萬多人,這是廣議的說法。
海外華人90%以上已經加入其所在國的國籍,他們因此成為有別於保留中國國籍的「華僑」的「華人」;所以對海外華人一般又聯稱「華僑華人」。在海外出生的華僑華人的子女為華裔,但往往又用「華裔」統稱所有的華族人群。
中國海外移民的老一代人,包括現在年紀較大的一代人,他們離鄉背井,多隨海水漂流,到海外謀求生計,艱難營生。也有一些大陸商人過海經商。還有許多人是被殖民者掠賣的華工。
其主要的移民地是福建、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沿江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藉中國人的勤勞、智慧與拼搏進取精神,艱苦創業,始於小本經營,逐步資本積累,在世界各地發展華族農工商企業。
郭芳楓先生1911年出身在福建省同安縣連花鎮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由於家境貧寒,14歲那年,他隻身抱著一卷草席下南洋,到新加坡謀生,先在一位親戚開的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勞作繁雜辛苦,晚上堅持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他被老闆晉升為五金店經理,小店日益紅火。當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後,請其三個兄弟也到新加坡,一起開辦了一家取名「豐隆」的小店,經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與發展,終於成為當今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所在國民族政策的一時調整和其他政治原因,有一部分在東南亞國家的華裔人口向鄰國或美、歐、澳地區遷移。
話題3:何謂世界華商?
這是對具有華族人特質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的泛稱。一般地,國內所稱的「海外華商」僅指中國境外的華商企業及企業家
顧名思義,世界華商是指在世界范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那一部分華族群體,其核心部分是指具有華族人特徵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泛泛地說,世界華商也泛指包括華族經濟界和非經濟界的各種機構、團體和人士。
1995年開始在北京連年出版的《世界華商經濟年鑒》認為,世界華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商,比較集中的東南亞各國的華商,散布在北美、澳洲及世界各地的華商。
我們說到「海外華商」,當然是指中國境外的華商,或僅指中國大陸以外的華商企業及其經營者。
話題4:海外華人資產究竟有多少?
首先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它是各駐在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估計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在2.5萬億美元左右。海外華人資本或資產究竟有多少?這是人們在研究和了解海外華人的經濟成就或經濟實力時難免感興趣的問題 。
海外華僑華人大量聚居在東南亞各國,海外華商的資本和企業在東南亞國家也比較集中。1995年8月中旬,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發表了一份長達350頁的海外華人經濟網路研究報告,稱逾七成的東南亞上市公司由海外華商的資本控制。略同時期,日本東京的富士通研究所調查了亞洲5個主要國家的上市公司,發現其資產額中的絕大部分為華人所有。
除了上市公司的資產統計之外,分布在亞太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經濟細胞主要是成千上萬的中小型商貿企業,它們為當地社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就業機會。
近20年來海外華人資本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洲國家,也有相當的發展。來自東南亞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華人資本,大規模地向澳大利亞輸入,對那裡的經濟增長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研究和報道,涉及全球華人資本或資產的總量問題。進入90年代以後,據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和美國俄亥俄大學海外華人問題中心等估計,當時中國境外海外華人的資產約在1.2萬億至2萬億美元之間;據2000年9月台灣的報紙報道,一項關於海外華人狀況的研究估計當時海外華人的一年總所得約有2.65萬億至3.09億美元,其經濟總量相當於一個台灣或接近一個韓國,其資產總額可達2.5萬億美元。
這些估計雖然只是一種推斷的結果,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海外華人資本具有相當可觀的經濟實力。
有的研究者認為,海外華人資本不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將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計算。早在80年代,一些日本學者和媒體有意或無意地誇大海外華人擁有的資本或資產總額。他們提出這一觀點,是為了論證海外華人特別是在東南亞,華人正在同中國聯合「主宰」東亞經濟,這些華人資本就是所謂跨國家的「華人經濟圈」的基礎和根據。宣傳這種聳入聽聞的診斷,顯然不利於亞太地區的民族和諧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是值得大家警惕的。
有研究者分析,海外華人資本由兩大類組成。
第一類是華人在當地積累起來的資本。上文已經提到,早期移居各國的華人並沒有攜帶任何資本,他們中的一些人經過多年的艱苦勞動,甚至經歷幾代人的努力,才得以積累今日的資產。因此,他們的資本積累過程與所在國家民族資本的積累過程是一致的。特別是在50年代以後,東南亞各國原來的華僑已經陸續成為所在國的公民,他們的資本自然成為該國民族資本的一部分。
第二類華人資本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國內一些企業家,包括香港、澳門的華人企業家,在海外開始有少量的投資。60年代以後,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中國企業家在海外的投資額大量增加。這些華人的投資是一種資本輸出。它們在投資接受國內,很自然地被看作外國資本,而不是該國的民族資本。但是,其在海外建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是在投資接受國注冊的,它們的生產總值同樣被計入投資接受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它們以各種形式與投資接受國內民族資本相結合。所以,這一部分華人資本也成為當地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單純博士認為,海外華人政治上效忠於當地社會,經濟上是當地主流經濟中的一個有民族特色的補充部分,並可利用民族紐帶進行全球經濟合作。我們可以通過華人資本屬性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研究各國的華裔公民在該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促進世界各民族和睦共處與經濟合作,推動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
話題5;世界華裔網路有何特色?
由族群關系構成的華裔網路既可規避風險又便於搶占市場,它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
當代世界華商的經貿網路,主要是以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為基礎而發展、擴大起來的;而東南亞地區的華商網路的形成,更集中地體現華商網路的基本特點,它是依託於華族移民的族群關系,隨著地區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包容於各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區域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之中,而擴散到全球。
近代中國的海外移民,是屬於國弱外流以謀生和追求和平的生存空間為目的,自發地依靠家族和鄉土關系的牽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他們漂洋過海,一人帶一人去一家帶一家去,父引子兄領弟,子代傳孫,形成一條民族移民的世代走廊。
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多來自廣東、福建兩省和江蘇、浙江一帶,那裡方言眾多,移民們來到移居地後形成了以方言和地域為主體的群體,結成商幫,主要有廣東幫、潮洲幫、福建幫、客家幫和海南幫,還有晉幫、徽幫、寧波幫等。並在幫內建立了以血緣、地緣為紐帶的宗親會和同鄉會組織,以便於他們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各幫移民很會經商做生意,各幫的商業活動也側重於一些地方和某些物產。例如米業,早期是由潮洲人在泰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操縱和控制。華商間的業緣和物緣關系得到發展。
隨著各幫移民經商生意越來越紅火,宗親與鄉親會館便成為華商集會的重要場所。中華商會逐步突破了親緣和地緣的限制,作為華商們業緣組織,便由此發展起來。由同姓宗親會到異姓同鄉會,由方言群的會館到中華商會和中華總會,一層層地擴大,不是由於政治統屬,而是由於族群關系的組合,構成了海外華人社會集合點和華商網路的一種形式。
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東南亞地區經濟的發展,華商企業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華商經貿網路的企業形態多種多樣。母公司之下設立分公司、轉投資企業等;在企業外部發展聯營,建立合資企業、聯營公司、聯系公司、聯號公司、控股公司、跨國公司等等。華商傳統的合夥制向股份制發展。特別是70年代以後,華人財團的崛起,在傳統夥伴制的基礎上互相摻股,組成具有實力的集團,進行多角跨國經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華人資本向世界范圍擴展的過程,對華商來說,既能有效地避開一個時期中一國國內政策對它發展的限制,或地區性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外部網路的辦法來分散風險;又能適時、有效地佔領世界市場。
世界性的華商網路對市場信號的反應和多元選擇,比單純依靠國際貿易和國際產業淘汰轉移要優越得多,它能直接參與新型產業上游產品的銷售並很快引進技術,進行高效投資生產。
華人企業通過網路尋求的是市場優先效益,這就是為什麼華人企業在規模、資金、技術甚至服務都無法與美、日企業抗衡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企業高效運傳的原因。世界華商經貿網路在全世界的拓展,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華商經貿網路及其在全世界的擴展,主要不是通過某種制度結構來體現,而是以族群聯系和人際關系為基礎,進而通過對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種資源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華商網路具有網狀開放性和共通性的特點。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把華商企業之間的關系比作當今電腦的互聯網網路。認為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特徵上二埂都十分相似。互聯網電腦網路中沒有統一的控制中心,任何一位入網成員都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獨立和自由,網路的價值來自於信息市場的擴大;在華人圈,企業網路也可以無限擴大,沒有權力中心。他說:「那是很隱形的、復雜微妙的網路。華人家族企業其實就是宗族和同鄉之網,許許多多小網交織成一大面鋪蓋全球的網路」。作為華商網路形態之一的華商社團,日益呈現國際化、經濟化的發展趨勢。華人社團、華文學校、華文報紙,歷來被稱為海外華僑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進入70年代以後,海外華人經濟活動迅速發展,海外華人社團組織也迅速增加,目前總數已發展到1萬個左右,其中工商社團有1000多個。
這些遍布全球多資多彩的華人社團,為所在地的華僑華人服務,通過它們不斷擴大華人族群與世界各國人民的聯系,為世界華商經濟活動的發展作出積極度的貢獻。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海外華人分布范圍的擴大以及華人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世界性的華人社團組織相繼成立。這些社團目前已多達70多個,其中近70%是80年代以後建立的。近10年來,各種國際性的宗親或同鄉懇親聯誼會紛紛召開。
潮汕人的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創始於1980年,每兩年在世界各地召開。2000年11月世界客屬第十六屆懇親大會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岩市舉行,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個客族社團的代表參加,其中境外代表1700多人。這些華人族親國際性聯誼聚會,進一步加強了華商的凝聚力,更為他們加強相互聯系與交流,發展世界各地區商貿關系,特別是發展廣大海外華商與其祖籍國的經濟關系與文化交流,發揮重要的作用國際性的華商組織,有在1963年4月成立的世界華商貿易會議。
由新加坡總商會,聯合香港中華總商會和泰國中華總商公共同發起的世界華商大會,從1991年開始,每兩年一次相繼在新加坡、香港、泰國的曼谷、加拿大的溫哥華、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以及即將在中國南京召開。世界華商大會把世界華商的國際網路聯系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C. 郭大浩的人物經歷

雖已到了不惑之年,但台上的郭大浩看起來還是有如小夥子一般陽光開朗。這個「老小伙兒」從小就喜歡自行車騎行,心中一直有著一個騎自行車環游世界的夢想。29歲那年,他終於積累夠了一筆資金,從1999年開始了他的自行車環球之旅。歷時13年,他走遍了世界上的91個國家。期間雖然遇到過危險、受過傷,但他仍享樂其中。他現場表示道:「人就要勇於追求自己愛的生活和事業,才不枉活一生。理想不是用來說的,是用來做的。我是在波士頓偶然在網上看到了非誠勿擾,想來碰碰運氣。還有四個國家我就要結束旅行了,我也很期待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真愛。旅行途中,我收集了60多位駐外大使的美好祝福,國家博物館也將收藏這些文件。」樂嘉聽後不禁心生嚮往,現場說道:「你做的這些事是我一直嚮往沒有實現的,讓我追隨你去吧。」談及理想的女生類型,郭大浩說道:「我比較喜歡端莊大方、誠實善良的女孩,希望今天能夠遇到她,和她一起聽聽古典音樂、下下圍棋,逛逛博物館。」
備註:不喜歡外國女孩
巴西僑胞對郭大浩單車游世界宣傳北京奧運質疑
2007年10月27日
巴西僑網訊 以宣傳北京08奧運會單車環球旅行的北京青年郭大浩10月5日抵達巴西聖保羅,因到南美僑報做客並接受采訪,隨後幾天成了巴西僑界家喻戶曉的英雄,熱心的僑胞設宴招待,為他捐資買自行車並贈送捐款。面對僑胞們的一片熱情,這位英雄曾表示當離開巴西時,要留下感謝信,登報致意。然而事與諾違,他不但沒有留下什麼感謝信,臨走還不辭而別。巴西僑胞與他素不相識,幫助他本來就不圖回報,更不圖感謝。但針對郭大浩在巴西的表現,僑胞們對他環球旅行到底是宣傳北京「奧運」,還是游山逛水心存質疑。
以打著宣傳北京08「奧運」旗號單車環球旅行的北京青年郭大浩,於10月5日抵達巴西聖保羅市,當天傍晚來到南美僑報做客,受到李社長以及同仁們的熱情歡迎。當天晚上巴西華人協會體育部部長林旭,以華人協會名義在半畝園飯店為其洗塵,席間華協的理監事和報社編采人員陪同。當晚工作至9點的報社編輯肖敏,還放棄了一同去吃飯的機會,將郭大浩洗澡換下來的衣服洗好晾在報社。
第二天《南美僑報》在頭版登出郭大浩抵聖保羅的圖片新聞,並在16版上刊出介紹他環球旅行的文章,頓時成了巴西僑界家喻戶曉宣傳北京「奧運」的單車「英雄」。
郭大浩抵達聖保羅後被安排在聖保羅青田同鄉會居住,該會會長朱蘇忠與理監事們宴請了他,理監事們聽說他的自行車在南非騎壞了,於是決定為他捐資買一輛新車子。除此之外,一對青田籍僑胞兄弟還向郭大浩捐款1000巴幣(1巴幣約等於3.5元人民幣)。
在聖保羅期間,南美僑報、冀魯同鄉會、巴西中華婦女聯合會,以及一些個人,都請郭大浩吃飯,大家除了敬仰他的愛國舉動,還想聽聽這位單車旅行8年曾去過80多個國家的「孤膽英雄」的精彩故事,但是令僑胞遺憾失望的是他沒能講出像點樣子的沿途艱辛困苦或驚險的故事來。
郭大浩到達聖保羅的第二天是周六,巴西冀魯同鄉會會長王興全為了幫他修理壞了的自行車,放棄了休息時間開車載他到處找修車廠和自行車零件,因為找不到相配的零件,於是僑胞們決定捐款為他買一輛新自行車。巴西華人協會發起捐款活動,認捐金額接近一萬巴幣。
隨後在華協體育部長林旭的陪同下,郭大浩到聖保羅一家專業自行車商店,選中了一輛美國的專業自行車,價格為5000多巴幣,約合人民幣近2萬元。
郭大浩初到聖保羅受到僑胞熱情接待和捐款很受感動,他向報社表示臨走時要寫一封感謝信,刊登在《南美僑報》上以示感激,他自稱這一路走了80個國家,騎壞了十多輛自行車,巴西華人是第一個向他捐自行車和捐款的,實在令他感動不已。
然而,事與諾違,10月16日他離開聖保羅時,不但並沒有留下感謝信,也不提登報致謝之事,臨走時還不辭而別,就連那些日子天天在幫他為他聯系各項事宜的林旭,也說不清他究竟是哪一天離開了聖保羅。
郭大浩在聖保羅期間,幾乎天天在呆在南美僑報,使用報社的電腦和電話與國內外聯系,報社的編采人員也不知他何時離開聖保羅。原因就是因為他聽說華人協會為他捐款達近萬元巴幣,買自行車花去了5000多巴幣,他向華人協會催要剩下的4000多巴幣而華協沒有給他,所以一氣之下就不寫感謝信了,還恩將仇報,不辭而別。
巴西華人協會未給郭大浩那4000多巴幣事出有因:
其一,巴西華人協會的捐款是通過電話進行各僑團的認捐登記,有些款項並未實際到帳,這部分錢款要以後去催收。給郭大浩買自行車的款是華人協會先墊府的。而在這一期間,很多華人對郭大浩到底是單車游世界宣傳北京奧運會呢?或者完全是一次另有其他目的的世界周遊行為提出了諸多質疑。
質疑之一,郭大浩宣稱他單車游世界是宣傳北京的奧運會,然而他在巴西接受南美僑報記者采訪或與僑胞交往接觸中,並沒有看見他攜帶任何宣傳「奧運」的標志,更不要說有中國奧委會給他的授權書,甚至連一面在中國到處可以買到的「奧運」小旗子也沒有,連一張「奧運」的相關圖片及「奧運」吉祥物也看不到。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並不精通外語的郭大浩,拿什麼宣傳「奧運」?他走到哪,能亮出來的只有一面中國國旗。多位細心的僑胞在與他接觸中發現,他注重收集的是各國的錢幣和各國的購物發票,再就是拍一些異國的風光照片。
質疑之二,郭大浩說是他的全球游活動是中國外交部領事司組織的,但僑胞們並未看到相關的文件和證明,但是他乘飛機抵達巴西後,中國駐巴西的大使和駐聖保羅的總領事都為他獲得他國入境簽證給予了熱情的協助,原因當然是看他在為國家奧運作宣傳的份上。
質疑之三,郭大浩宣稱他是騎自行車周遊世界,但他所帶的行李重大三四十公斤,車上又沒有行李架,靠肩背如此之重的行李,騎自行車簡直令人難以想像。他對僑胞介紹說,一天他平均騎60公里的自行車,然而新華網上報道,10月25日郭大浩已到達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巴西僑胞聞訊驚訝不已。郭大浩是10月16日離開聖保羅,用了9天時間就穿過巴西、烏拉圭,到達了阿根廷首都。算算9天時間如果每天騎60公里,也不過騎了540公里,怎麼可能連走三個國家?540公里也就剛剛走出聖保羅州地界而已,因此對他到底是單車游世界還是乘汽車坐飛機游世界不得而知。
正是因為僑胞們對郭大浩存在種種疑問,巴西華人協會才沒有把尚未收集上來的4000多巴幣捐款交給郭大浩。而郭大浩為拿到這筆捐款,想方設法催要卻達到目的,於是以怨報德,撕毀承諾,不再給巴西華人寫感謝信,並不辭而別一走之。盡管這樣,我們給郭大浩算了一筆帳。他連得到的那輛自行車再加上青田同鄉會、巴西中華婦女會、巴西商貿仲裁總會、以及個別華僑的捐款,他在巴西也獲得了價值近萬元巴幣的資助。這還不算僑胞們請他吃飯,一些僑胞還犧牲了休息時間呀放下自己的生意為他服務。
其實,巴西華僑捐助郭大浩並不求回報、求出名、求感激。作為《南美僑報》來說,既然為郭大浩作了報道,又在文章中呼籲僑胞捐款,報社只想通過郭大浩的感謝信給熱心的僑胞一個交待而已。然而,只因為華協沒有滿足郭大浩的全部要求,因而他全盤抹殺了全體巴西僑胞對他的關心和幫助,這只能說明他心胸未免過於狹小。
最後,巴西僑胞只想對郭大浩說一句:郭大浩一路走好!既然你宣稱周遊世界是宣傳北京08「奧運」,那就名副其實地打出「奧運」的標志來,展示「奧運」的圖片,宣講「奧運」的口號和精神,光憑一面小國旗,僅能證明你是一個中國人而已,並不能證明你是宣傳奧運的中國英雄。
不過,離北京奧運會還有200多天,現在開始置辦你的「奧運」行頭還來得及!
(作者:鍾華仁)
附件:
首先。中國駐巴西大使和聖保羅總領事為他宣傳「奧運」
提詞予以鼓勵。
下面是巴西僑界為郭大浩支持贊助的各種活動記錄公開報道;
1.
聖市華人華僑踴躍捐款協助郭大浩完成環球壯舉
【本報訊】隻身一人騎車進行環球旅行宣傳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青年郭大浩10月5日到達聖保羅,受到聖市僑胞的熱情款待。在得知郭大浩的自行車需要全面修整後,聖保羅市各僑團和個人紛紛捐款相助。至本報截稿為止,首批捐款的僑團和個人名單如下:
巴西華人協會 :1000巴幣
巴西聖保羅青田同鄉會:1000巴幣
巴西廣東同鄉總會:1000巴幣
巴西中華總商會:1000巴幣
巴西溫州同鄉聯誼會:1000巴幣
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1000巴幣
巴西福建同鄉總會:500巴幣
巴西江蘇同鄉會:500巴幣
巴中工商文化總會:500巴幣
巴西廣州企業家協會:500巴幣
巴西東北同鄉會:100巴幣
巴西中華書法學會:100巴幣
葉康雄:500巴幣
葉碎勇:500巴幣
2.
聖市僑胞熱情相助單車環游世界北京青年
【本報訊】為宣傳2008年奧運會單車環游世界的北京青年郭大浩於10月5日到達聖保羅,受到聖保羅僑胞的熱烈歡迎和熱情相助。
巴西華人協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後,立即派遣該會體育部長林旭作為聯絡人,統籌安排郭大浩在聖保羅期間的食宿和活動。
巴西青田同鄉會會長朱蘇忠騰出青田同鄉會會館的會議室,作為郭大浩在聖保羅臨時的「家」。朱蘇忠會長和青田同鄉會監事長葉先端還召集該會副會長葉康雄、顧問葉碎勇和葉王永以及聯絡部副主任劉利彬,在「聚福樓第一分店」為郭大浩接風洗塵。席間,得知郭大浩的自行車需要修整,葉碎勇和葉王永兩兄弟當場決定資助1000巴幣,協助郭大浩購買需要的自行車零件。
巴西冀魯同鄉會會長王興全,犧牲星期六、星期日兩個休息日,連續兩天陪同郭大浩上街尋找合適的自行車零件。
精華電腦公司得知郭大浩需要傳送照片,免費提供該公司的寬頻業務。
目前,郭大浩一邊辦理烏拉圭和阿根廷的簽證,一邊整修他的自行車。這部自行車在非洲大陸經歷11個月的長途旅行之後,後軸斷裂,已經不能再繼續使用。比較理想的方式是購買一部新的自行車,再與原車的部分零件進行組裝。
3.
騎車環游世界宣傳2008年奧運會 北京青年郭大浩到達聖保羅
【本報訊】騎車環游世界宣傳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青年郭大浩於昨日到達聖保羅。郭大浩將在聖保羅進行短期休整,然後出發前往烏拉圭和阿根廷。
郭大浩出生於1970年,原是北京王府飯店的工作人員。他於1999年5月1日開始進行自費單人騎車環球旅行的壯舉,目前已經走過亞洲、歐洲、非洲的78個國家。
郭大浩於10月1日由南非的約翰內斯堡飛往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他美洲之行的第一站。他計劃從南美洲東岸往南行至阿根廷,然後從智利往北行穿越美洲大陸,並於明年7月從北朝鮮返回中國。
在談到環球旅行的感想時,郭大浩說:「中國駐外使領館的支持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善良是使我能夠順利進行環球旅行的保障。」
以上均為「南美僑報『發稿內容。

D. 安徽一村上千人在歐洲掙錢回鄉蓋別墅,他們在歐洲是如何賺錢的

這個村是安徽的槐塘村,號稱皖南第一華僑村,村裡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歐洲工作,他們從事著各行各業,有做餐飲的,有做批發的還有從事皮具工作的。

不管是第幾代的華僑,他們的心中始終心系著自己的家鄉,只要手中有錢就願意為家鄉投資。現在槐塘村的大部分家庭建設了獨棟別墅,真正做到了把錢賺回家。

E. 請問一下,加入外國籍都是賣國賊嗎,那巴西踢球人加入中國也是賣國賊

加入外國籍不能說明他是賣國賊。
只要他沒有做出賣國家利益的事情,出賣國格的事情,他就不是賣國賊,國籍並不能說明什麼。
巴西踢球加入中國主要是咱們國家
對球員待遇非常高,掙得錢多。

F. 民國時期誰運黃金去了巴西

民國時期只有老蔣權力最大,沒有他的權力誰敢運,民國時期,中國與巴西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中國抗日戰爭年爆發後,巴西華僑就組織了「巴西華僑抗日救國後援會」,並踴躍捐款支援中國抗戰

G. 巴西有多少華人華僑

巴西,目前有30萬華人居住在這里,華人人數在世界各國中排在第二十名。整個巴西華人最密集的地方,是聖保羅的25街,這里雖然沒有中式牌樓和建築,但在很多人眼中是聖保羅的「唐人街」。

H. 巴西有多少華人華僑

6月26日,巴西總統特梅爾在總統府簽署「中國移民日」法令,將每年8月15日定為「中國移民日「。

除了巴西設「中國移民日」,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七天(5月16日),秘魯政府頒布最高政令,宣布5月19日為「全國哀悼日」,以悼念中國在汶川地震中的遇難者。根據這項政令,在哀悼日,秘魯高級官員通過中國駐秘魯大使館向中國地震中的死難者誌哀,全國所有政府機構、軍事設施、警察機關,以及所有秘魯在國外的外交機構都降半旗。

I. 華人華僑對東南亞經濟做出建設的貢獻的事例

一、華僑對僑居國經濟的貢獻 
(一)、對馬來西亞橡膠業和錫礦業的貢獻 
馬來亞橡膠原產於巴西亞馬遜河流域,1877年開始引種到馬來西亞。19世紀90年代,華僑林文慶(「橡膠種植之父」)和陳齊賢(「橡膠藝祖」)合資開始商業性種植,取得很大成功。1906年,陳嘉庚開始涉足橡膠種植,1925年擁有1.5萬英畝橡膠園。馬來亞橡膠業的四大功臣都是華僑——黎德利、林文慶、陳齊賢、陳嘉庚;後起之秀有陳六使、李光前等。 
1920年佔世界橡膠總產量的50%。是馬來亞出口貿易中最大宗的商品,在輸出總額中佔50%左右。橡膠業的發展,促進了馬來亞社會經濟的繁榮。 
馬來亞橡膠業的開拓者是華僑,但英國人染指後,對華僑橡膠業實施吞並,華僑在橡膠業中的優勢地位逐漸喪失。 
錫礦業。19世紀初,華僑開始開發馬來亞錫礦,經過長期艱苦的採掘,形成了雪蘭莪、霹靂、森美蘭、馬六甲等主要礦區。 (二) 、農業與傳播農業技術 
新加坡在開發前是荒島,華僑進入後變成新興城市;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一帶,經過華僑開墾,經濟日益繁榮;菲律賓華僑開辟荒野,種植稻米、藍靛、椰子、煙草;華僑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的沼澤地變為良田,等等。

閱讀全文

與巴西華僑靠什麼賺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3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60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4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7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9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3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6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