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木的比重
國家紅木標准中各類紅木的重量是:
紫檀木類甚重硬,沉於水;
花梨木類重或甚重,大多數浮於水;
香枝木類重至甚重;
紅酸枝木類重至甚重,絕大多數沉於水;
黑酸枝木類重至甚重,絕大多數沉於水;
烏木類甚重,沉於水;
條紋烏木甚重,絕大多數沉於水;
雞翅木類重量中、重至甚重;
木材的重量是指木材的氣干密度。重-0.751—0.95 甚重->0.95克/立方厘米
⑵ 一立方紅木大概有幾噸
1.1噸到1.3噸之間。
紅心並不是指的是特定樹木,而且一種珍貴的樹類總稱,屬於一種檀屬類的植物,常見的種類有紫檀木類,香枝木類,花梨木類,黑酸枝木類,烏木類等,紅木是這些木材的核心部分,不僅帶有香味,耐腐性也很強。
紅木可以作為傢具使用,紅木吸引人的還有其健康和養生之效。紅木是非人工種植的大自然的產物,順其自然地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深山老林之中。
(2)巴西紅木的比重是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紅木傢具一般使用年代較長,所以平時要經常保護好傢具表面塗料,最好每隔三個月,用少許蠟擦一次,不僅增加傢具美觀,而且保護木質。
2、紅木傢具須藏物適度,櫥內存放物件,不要超過門框,如果經常硬擠硬塞,會造成櫥門變形,傢具的門子和抽屜應避免遭受衣物等擠壓而產生變形。
3、保持傢具整潔,日常可用干凈的紗布擦拭灰塵。不宜使用化學光亮劑,以免漆膜發粘受損。為了保持傢具漆膜的光亮度,可把核桃碾碎、去皮,再用三層紗布去油拋光。
4、防止酒精、香蕉水等溶劑倒翻。否則會使傢具表面長傷疤。遇到傢具表面染上污垢時,要用輕度的肥皂水洗凈,乾燥後,再上蠟一次,以恢復原貌,但切忌用汽油、煤油、松節油等溶劑性液體擦,否則會擦掉表面的塗料和漆的光澤。
⑶ 巴西紅木的形態特徵
巴西紅木木材極為珍稀,僅生長於巴西和蘇利南部分地區。樹高27~36m,直徑0.5~0.7m,樹干長可達10~15m。是一種極其稀少、珍貴的物種。氣干密度:可達1.02g/cm3。材質十分重、硬,結構細膩均勻,富含油性,耐磨、防潮性能極強、穩定型甚佳。
⑷ 紅木的氣干密度多少
大於0.76,很多的亞花梨就是因為密度達不到,所以才不歸於國家規定的紅木范疇。
⑸ 紅木分為幾種
國家根據密度等指標對紅木進行了規范,把紅木規范為。五屬: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鐵刀木屬。8類:紫檀木類、黑酸枝木類、
1、紫檀木
紫檀木又分為大葉紫檀、小葉紫檀、花梨紫檀、牛毛紫檀、雞血紫檀、金星紫檀,紫檀木生長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由於數量稀少,成長緩慢,而且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所以世人對此種木材倍加珍惜,其價格也會比較貴,其製成的傢具都是非常豪華大氣的,象徵雍容華貴,因為木種稀少,所以適合珍藏,市面上紫檀木傢具也比較少見。
2、酸枝木
結構緻密,紋理細膩,木質堅硬,密度大,重量重,根據其顏色又可以分為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他們在加工的時候會發出一種醋的味道,故而得名為酸枝,其味道濃郁。黑酸枝在酸枝木類中又比較少見,因而非常名貴,其色澤深、質量好、不易被腐蝕,經過處理過後其形態很像紫檀木。
3、烏木
烏木產自非洲、地區,其外形與紫檀木相似,因為其木質顏色陰沉,也多稱之為陰沉木。烏木種類繁多,主要有香樟樹、楠木(金絲楠木、小葉楠木)、紅椿木、紅豆杉、馬桑、黃柳木、黃柏、槐木、麻柳樹、青岡樹等。烏木木質堅硬其外形有許多裂紋,適用於製造小件的工藝品。
4、雞翅木
木材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狹,灰白色;心材淡黃紅色至赤色,曝露於空氣中時久變為紫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
5、花梨木
材色較均勻,由淺黃至暗紅褐色,可見深色條紋,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輕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強、硬重、強度高,通常浮於水。東南亞產的花梨木中是泰國最優,緬甸次之。
⑹ 紅木的密度,質量,kg/立方米
紅木的密度在760公斤/立方米~1000公斤/立方米之間。
也就是說,1立方米紅木質量在760公斤~1000公斤之間。
我國高端、名貴傢具用材。紅木為熱帶地區所產,豆科,紫檀屬的植物。最初是指紅色的硬木,品種較多。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人們對紅木的需求日益增加,行業亟待規范,國家根據密度等指標對紅木進行了規范,把紅木規范為:二科、五屬、八類、二十九種。
紅木因生長緩慢、材質堅硬、生長期都在幾百年以上,原產於我國南部的很多紅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砍伐的所剩無幾,如今的紅木,大多是產於東南亞、非洲,我國廣東、雲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種栽培。
(6)巴西紅木的比重是多少擴展閱讀:
黃花梨、緬甸花梨、雞翅木等木材的顏色不會呈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紅木種類:
1、降香黃檀:
又稱「黃花梨」,為中國特有珍稀樹種。原僅產於海南島,有東西部之分,2003起,廣東一帶也有人工引進種植。木材有光澤,具辛辣滋味;紋理斜而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
2、檀香紫檀:
檀香紫檀僅產於印度,主要在邁索爾邦,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目前國內最大的紫檀原木在東陽市紫檀博物館,高3.8米,直徑達到40厘米,堪稱紫檀王。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木材有光澤,稀少具有香氣,久露空氣後變紫紅褐色,紋理交錯,結構緻密、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細膩。
3、花梨木:
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國海南、雲南及兩廣地區已有引種栽培。材色較均勻,由淺黃至暗紅褐色,可見深色條紋,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輕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強、硬重、強度高,通常浮於水。東南亞產的花梨木中是泰國最優,緬甸次之。
4、酸枝木:
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東南亞國家,木材材色不均勻,心材橙色,淺紅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條文明顯。木材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錯,密度高、含油膩,堅硬耐磨。
5、雞翅木:
分布於全球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和非洲,因為有類似「雞翅」的紋理而得名。紋理交錯、清晰,顏色突兀,木材本無香氣,生長年輪不明顯。形態特徵:木材心邊材區別明顯,邊材狹,灰白色;心材淡黃紅色至赤色,曝露於空氣中時久變為紫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
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紅木生於陽坡疏林或灌叢中,海拔500-3300米。
紅木的特點:
1、顏色較深,多體現出古香古色的風格,用於傳統傢具。
2、木質較重,給人感覺質量不錯。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發出的香味,尤其是紫檀木。
4、材質較硬,強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⑺ 巴花比重是多少
氣干密度約為0.80-0.86g/cm3
巴花密度不小
「巴西花梨」的氣干密度約為0.80-0.86g/cm3,濕材甚至有達到1.2g/cm3,木材具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斜至交錯,結構細而均勻。中文學名,古夷蘇木
⑻ 關於紅木的所有資料
是傢具用材的一種。為熱帶地區所產,豆科,紫檀屬(pterocarpus)的木材。多產於東南亞一帶,我國廣東、雲南有引種栽培。木材心邊材區別顯明,邊材狹,灰白色;心材淡黃紅色至赤色,曝露於空氣中時久變為紫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為貴重傢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海南檀、格木亦屬此類。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材料學上的紅木 所謂「紅木」,從一開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樹種的傢具,而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傢具的統稱。 降香黃檀(海南黃花梨):為中國特有珍稀樹種。原僅產於海南島,有東西部之分,近十年廣東一帶也有人工引進種植。木材有光澤,具辛辣滋味;文理斜而交錯,結構細而勻,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強度高。 檀香紫檀(小葉紫檀):僅產於印度,主要在邁索爾邦,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木材有光澤,稀少具有香氣,久露空氣後變紫紅褐色,文理交錯,結構緻密、耐腐、耐久性強、材質硬重細膩。 香枝木(越南黃花梨):主產於越南與寮國交界的長山山脈(Giai Nui Truong Son)東西兩側。自古以來,人們觀念中的黃花梨只特指產於中國海南省的黃花梨,而現在市場上的所謂黃花梨則大多是產於與海南一海之隔、緯度相同的越南以及寮國、柬埔寨、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花梨木也就是香枝木,其顏色較艷、味道較濃,紋理、層次較亂。 花梨木: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國海南、雲南及兩廣地區已有引種栽培。材色較均勻,由淺黃至暗紅褐色,可見深色條紋,有光澤,具輕微或顯著輕香氣,紋理交錯、結構細而勻(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強、硬重、強度高,通常浮於水。東南亞產的花梨木中是泰國最優,緬甸次之。
酸枝木: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為東南亞國家。木材材色不均勻,心材橙色,淺紅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條文明顯。木材有光澤,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錯,密度高、含油膩,堅硬耐磨。 雞翅木:分布於全球亞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和非洲,因為有類似「雞翅」的紋理而得名。紋理交錯、不清晰,顏色突兀,木材本無香氣,生長年輪不明顯。
綜上所述:「紅木」傢具的特點為: 優點: 1)顏色較深,多體現出古香古色的風格,用於傳統傢具。 2)木質較重,給人感覺質量不錯。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發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 4)材質較硬,強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點: 1)因為產量較少,所以很難有優質樹種,質量參差不齊。 2)紋路與年輪不清晰,視覺效果不夠清新。 3)材質較重,不容易搬運。 4)材質較硬,加工難度高,而且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 5)材質比較油膩,高溫下容易返油。
老紅木,顧名思義就是經歷時間很長的紅木,《國標》中稱為酸枝,主要產於寮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中國在清末民初之前,廣西、雲南等省也有,但民國以後已完全絕跡了。其木質堅硬、細膩,可沉於水,一般要生長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區別於其他木材的最明顯之處在於其木紋在深紅色中常常夾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條紋,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 老紅木不僅生長時間長,而且在砍伐後又經過了上百年的歲月洗滌。現在說的老紅木一般指清代中期從南洋進口的紅木,老紅木材幅較寬大,棕眼細長,比重介於紫檀和黃花梨之間。 新、老紅木的材質顏色比較 在色彩上,老紅木顏色較深,大多呈紫紅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顏色較淺一些,紋理細膩,棕眼明顯少於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極佳。新紅木一般顏色黃赤,木紋、色彩較之老紅木有一種「嫩」的感覺,質地、手感均不如老紅木。 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原來,木材的生命並不是因為被砍伐而終止,其內部細微結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只是人們很難察覺而已。隨著時光的推移,紅木內部的結構會越來越緊密,硬度和比重越來越高,入水即沉,而且抗變形能力也愈強。 而新紅木一般採用烘烤等方式令其達到使用要求,但人為的技術性的處理並不能動搖材料的內部結構,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細微的形變,從而影響收藏價值和品質。 近些年來,還有所謂巴西紅木、泰國紅木、緬甸紅木、寮國花梨、越南花梨等等。由於紅木傢具的用材有這許多種不同的名稱和類別,因此一般謂之紅木的傢具在用材上體現的品質和價值也有著很大的差異和區別。故而,無論是對以前流傳下來的紅木傢具作鑒賞或收藏,還是對現代紅木傢具進行選購,均需首先正確識別傢具採用是什麼材質的紅木。 一、酸枝(老紅木)酸枝即孫枝,又名紫榆。酸枝是清代紅木傢具主要的原料。用酸枝製作的傢具,即使幾百年後,只要稍加揩漆潤澤,依舊煥然若新。可見酸枝木質之優良,早為世人矚目。酸枝是熱帶常綠大喬木,產地主要有印度、越南、泰國、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先在中國福建、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出產。酸枝木色有深紅色和淺紅色兩種,一般,有油脂的質量上乘,結構細密,性堅質重,可沉於水。特別明顯之處是在深紅色中還常常夾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條紋,紋理既清晰又富有變化。酸枝傢具經打磨髹漆,平整潤滑,光澤耐久,給人一種淳厚含蓄的美。酸枝北方稱紅木,江浙地區稱老紅木,故酸枝傢具除廣東地區外幾乎都稱紅木傢具或老紅木傢具。清代的紅木傢具很多是酸枝傢具,即老紅木傢具。尤其是清代中期,不僅數量多,而且木材質量比較好,製造工藝也多精美。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它是真正的紅木傢具。 二、花梨木花梨又稱花櫚。史籍記載至少可分兩種,一種是明中葉王佐《新增格古要論》中所講的出南番、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的花梨木,即《瓊州府志》物產木類中所稱的花梨木,紅紫色,與降真香相似,有微香……的花梨,也就是被今人叫做黃花梨的花梨木,還曾有過海南檀等名稱。這顯然已不在紅木的觀念范圍。據多方面材料介紹,黃花梨主要產於中國的海南島和南海諸地,數量並不很多,是明式傢具最主要的用材之一。另外一種則是北方稱為老花梨,實則是新花梨的花梨木,這種花梨木台灣就稱紅木。它是一種高幹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直徑也可達1米左右,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泰國、緬甸和南洋群島等地均有出產。過去在中國海南和廣東、廣西地區也有相當數量的花梨木。這種花梨木在《博物要覽》中記載說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做器具,桌、椅、文房諸器。陳氏《分類學》中也說花梨木為紅豆樹屬,高可達一丈八尺至三丈……浙江及福建、廣東、雲南均有之。閩省泉、漳尤多野生……木材堅重美麗,為上等傢具用材。清代不少紅木傢具實質是這些花梨木製造的。現代從海外進口的花梨木大多也是這類品種,已成為紅木傢具最主要的用材。但據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中的記載,早就認為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於中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傢具。南檀即黃花梨,故明代除黃花梨傢具以外,應當也早有明代花梨木傢具,即今天我們所稱的紅木傢具。在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明代若有上述兩種花梨木和花梨木傢具,為什麼除黃花梨傢具以外,幾乎未見有花梨木傢具的介紹?清代除紅木傢具以外,也極少專門介紹花梨木傢具。如果說是因為混淆了用材品種的識別,花梨木傢具在明代已確有生產,又有遺物傳世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對紅木傢具這一文化現象的認識過程,將會具有更深刻的意義。 三、香紅木(新紅木)花梨木的一種,北方稱新紅木。色澤比一般花梨木紅,但較酸枝淺,重量也不如酸枝,不沉水。紋理粗直,少髓線,木質純,觀感好。20世紀六十年代大批進口,當時常用來製作出口傢具。四、紅豆木(紅木)紅豆木系豆科,古時也稱相思樹,王維詩去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古時,紅豆木主要生長於中國廣西、江蘇和中部地區,木材堅重,呈紅色,花紋自然美麗§豆木傢具見於清朝雍正年所制傢具的有關檔案材料,有紫檀木牙紅豆木案二張,紅豆木轉木桌、紅豆木條桌、紅豆木袖床各一張,紅豆木矮寶座二張。朱家先生註明紅豆木即紅木。1982年我在浙東地區進行明清傢具考察,發現過一件小書桌,似紅木,但物主卻告訴說小桌系祖傳,是用紅豆木做的。可見在民間流傳的紅木傢具中,還有紅豆木製五、巴西紅木巴西紅木因產於巴西,材色又為紅色或紅紫色而名。中國用它來製造傢具只是在於20世紀70年代以後。巴西紅木的品種較多,其中有巴西一號木,深色心材,結構均與花梨木同,且比花梨木略硬,但性燥易裂,尚浮於水;巴西三號木,結構細密,心材為紫色,材重質硬,強度大,能沉於水;三號木與老紅木有時相似,但做成傢具後,容易變形開裂。六、其他品種的紅木近年來,根據產地不同,有所謂泰國紅木、緬甸紅木、寮國紅木等各種新的名稱。所謂泰國紅木,其實就是香紅木或花梨木;緬甸紅木簡稱緬甸紅,廣東地區稱緬甸花梨;寮國紅木廣東地區稱寮國花梨。這些品種多以產地命名,尤其是後者,常常樹種混雜,質地差別很大,其最明顯的特徵是色澤呈灰黃和淺灰白色,質地松,重量輕,其中有些已無法與紅木相提並論,也說不上屬優質硬木,更不能歸屬於貴重木材。自古以來,有關木質材料優劣的判斷和識別,慣以木材的大小和曲直,木質的硬度和重量,木色的品相和紋理,木性的堅韌和細密,纖維的粗細或松緊以及是否防腐、防蛀,有列香味等為標准,因此,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各種木材已有相當的認識和了解,古籍中關於訟木的經典,現代著述的科學介紹,都為我們識別傢具用材提供了許多寶貴的依據。我們在鑒別紅木傢具的木材時,可以運用各方面的知識和經驗。酸枝與花梨木是傳統紅木傢具的兩大主要用材,它們好似製造紅木傢具的一對孿生姐妹。許多紋理交織、條紋清晰美麗的花梨木,雖與黃花梨有差別,但構造與酸枝十分相近,若對兩者作更深入比較的話,可進一步從木質肌理的變化中加以判別。一般來說,酸枝肌理的變化清而顯,花梨木肌理的變化稍文且平。肌理是物質通過視覺或觸覺等使人產生的一種審美感受,它常常可以幫助人們確切地了解物體的本質屬性。因此,從木材材質的肌理中去獲得某些特殊的直感,往往可以更直接地認識和區別它們的差異。
⑼ 巴西紅木的介紹
巴西紅木(學名:Caesalpinia echinata),又稱巴西蘇木,豆目豆科蘇木屬的一種物種,盛產於巴西。生長速度緩慢,木紋直而且木質非常緻密堅韌,樹干富含水溶性的紅色染料成分,古時候主要被當作染料,也是高級的傢具材料,是製作小提琴的琴弓的上佳材料。 行業領先的瑞麗志文紅木認為在15、16世紀時是珍貴的紅色染料來源,結果大片林木被砍伐運離巴西本土,令此物種幾近在其原生地區消失殆盡。近年巴西政府嘗試在適當地區重新種植此物種。通常說到瀕危物種時,許多人馬上會想到珍貴的野生動物。而在巴西,一個國寶級的樹種正面臨瀕危,這就是世界上用來製造琴弓的最上乘的材料——巴西紅木。葡萄牙探險家稱之為「Pau-brasil」 ,葡萄牙語別稱Pau-de-Pernambuco (Pernambuco,伯南布哥是巴西東北部的一省;Pau是木頭的意思),豆科、雲實屬,落葉喬木,羽狀復葉,果實為莢果。16世紀葡萄牙的航海家發現新大陸有一個大量生長巴西紅木(brazilwood)的國家,便大舉開采、運回歐洲,久而久之大家都忘了當初的命名,而將這個國家稱為為巴西(Brazil)。【特註:巴西的國名源自巴西紅木,而不是巴西紅木以巴西國名命名】
⑽ 一噸紅木大概是多少立方米
一噸紅木由於品種的不同,密度不同,其體積也會不同。根據國家標准,一噸紅木的最大體積不會超過1.32立方米。
紅木國家標准-2000明確規定了紅木五屬八類及33個樹種的氣干密度。八類的氣干密度是:
紫檀木類>1.00克/立方厘米;
花梨木類>0.76克/立方厘米;
香枝木類>0.80克/立方厘米;
黑酸枝木類>0.85克/立方厘米;
紅酸枝木類>0.85克/立方厘米;
烏木類>0.90克/立方厘米;
條紋烏木類>0.90克/立方厘米;
雞翅木類>0.80克/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