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龜兩只一起養,一直趴在他的背上,不知是公是母,最近也不拉粑粑,給他們喂龜食,就吃一口,怎麼辦
區分公母需要看尾巴,公的尾巴粗,而且長,母的相反。不進食多是病態,不拉可能就是腸胃問題,消化不了食物,喂點土黴素給它吧,或者泡。
❷ 我有一隻母烏龜和公烏龜,母烏龜經常爬到公烏龜的殼上,但公烏龜不小
沒有,正常來說,交配是公的爬上母的背上,母龜不可能有蛋
❸ 為什麼兩個烏龜一個一定要趴在另一個上面
❹ 烏龜為什麼老趴在另一隻身上
烏龜有時候喜歡爬到高出水面的石頭上曬太陽和休息,它只是把另一隻龜當成石頭了而已。可以在龜缸里加一塊曬背石。
(4)公的巴西龜怎麼老是趴在母的殼上擴展閱讀
烏龜食性廣泛,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淡、海水魚類、軟體動物、蛋類、水生昆蟲,各種禽畜和野生動物的肉及內臟,蠶蛹、蚯蚓等;植物性飼料包括玉米、小麥、大豆、小米、稻穀、各種餅粕;青飼料包括各種瓜果、蔬菜、水生植物等;飼料添加劑包括礦物質飼料、復合維生素、魚肝油、麥芽以及乾酵母、食母生、種曲等健胃葯。烏龜對粗蛋白質的需求比較高,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一般要求配合飼料含粗蛋白質38%~42%,脂肪為3.5%~5%,澱粉的適宜用量為23%~26%,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4.0%左右,其中鈣和磷佔3/4,鈣磷比2.2∶1。尤其親龜產蛋前後,必須添加骨粉和復合維生素等。稚龜剛出殼時比較嬌嫩,頭兩天飼養在室內的盆內,以吸收自身內的卵黃為營養。兩天後開始投喂水蚤、蚯蚓、熟雞蛋黃等,再過兩天後開始投喂絞碎的魚、蝦、螺、蚌等,並摻入少量的米飯、麥粉等飼料。在室內暫養幾天後轉入稚龜池內飼養,以新鮮的魚、蝦、螺、蚌、畜禽內臟等為主,瓜類、蔬菜及小麥麩等為輔,充分混合均勻後投喂,或投喂粗蛋白質40%以上的配合飼料。幼龜投飼粗蛋白質40%左右的配合飼料,並經常拌入一些絞碎或榨成汁的瓜果和葉類青菜。一般飼養到8齡以上才性成熟,10齡以上進入繁殖期。烏龜是變溫動物,沒有調節體溫的結構和功能,其血液流速、體溫高低、活動能力和攝食量,隨著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烏龜攝食和生長的最適水溫為28~32°C,超過33°C,或低於20°C,烏龜的活動能力和攝食量明顯下降;當水溫下降至15°C後停止攝食;12°C以下則潛入水底泥土中冬眠。翌年春季,當水溫上升到15°C以上時從冬眠中蘇醒過來,開始活動、攝食。
❺ 兩三歲的巴西烏龜總是爬到另一隻巴西烏龜的殼上是什麼意思
這里有一種可能。就是巴西龜沒吃飽,所以才會愛咬東西。。過幾天就會咬l另一隻烏龜的腳。我家烏龜沒吃飽的時候也是這樣,,
❻ 烏龜為什麼會趴在背上呢
第一種情況:如果烏龜年紀小,要注意。 上面的烏龜要擦乾殼了。 可以考慮買一個帶小曬台的水箱給陸龜。
第二種情況:如果是一公一母,可能是在發情期,那麼就是交配了。
第三種情況:可能是沒有換水。 如果你養烏龜,不要放太多水。 淺的1-2cm就好了。 最好在盆里放一塊大石頭,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石頭上。
第四種情況:如果有外在的危險,烏龜會以一堆羅漢的形式逃跑,這也可能是遇到危險的表現。
擴展信息
1、龜類的生活習性:龜類是半水生、半陸生的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白天,它們常沉入水中,夏季炎熱時,它們成群結隊地尋找陰涼處。性情溫和,彼此之間沒有咬合。遇到敵人或受到驚嚇時,將頭部、四肢和尾部縮回殼內。
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昆蟲、蠕蟲、小魚、蝦、蝸牛、貽貝、幼苗的葉子、浮萍、瓜皮、麥粒、水稻、雜草種子等為食。 耐飢餓能力強,數年不食幾個月不會導致飢餓。
烏龜是一種溫度變化的動物。當水溫低於10°C時,它會在泥土或覆蓋鬆散的土壤中冬眠。冬眠期一般為一月至次年四月初。當水溫升至15°C時,穴位活躍,水溫18°C-20°C開始取食。
2、龜的年齡和成長:龜的壽命沒有定論。一般來說,它可以活100年。據相關研究,有300多年,有的甚至超過一千年。
海龜的生長相對緩慢。正常情況下,母龜的生長速度是這樣的:一歲的陸龜體重15克左右,二歲的陸龜50克,三歲的陸龜100克,四歲的烏龜200克,五歲的烏龜250-250克,六歲的烏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緩慢,最大的性成熟個體一般不到500克。